2019年高考历史核心考点知识强化总结

2019年高考历史精准复习资料高分战略秘诀

历史学习心法

1

一、总认:死去活来,得意忘形,神龙活现;

二、具体方法:细腻分析,水平思考,整体把握;

三、过程: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

四、目的:自作自“授”;

历史学科认识

一、史观:

1、文明史观

2、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3、阶级史观、革命史观

4、社会史观

5、唯物史观

二、历史学中的几个概念认识

1、历史史实

2、历史叙述

3、历史阐释

4、历史观点

5、历史评价

三、对同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不同的历史评价的原因

1、受时代的影响: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2、立场的不同:政治立场、国家立场、阶级立场等。

3、史观的不同;

4、个人因素的影响;

2

5、对历史史料的选取和辨别不同;

四、历史学习的三个层次:

1、白描式历史;

2、反思式历史;

3、哲理式历史;

五、史书的类别:

1、通史与断代史的区别:

2、纪传体与编年体的区别;

3、国别史与世界史的区别;

六、历史学习中常见的思考方式:

1、政府或个人越是提倡的,就是社会上越缺乏的;政府或个人越是反对的,就是社会上越泛滥的;

2、统治者所采取的任何措施,都是为维护政治统治的需要;

3、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即任何一个时代的政府或是个人提倡古代的人物和历史事件,是赋予了当时的时代含义的,都是符合当时的时代需要;

4、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必然作用于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必定要反映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

5、一定时期的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必定是受到一定期的时代背景的影响;且政府制定的任何政策,都要关注民生;

高考考查的核心知识

中国史部分(必备识记核心)

一、先秦史部分

3

(一)、先秦史的历史分期(图示):(略)

(二)、夏商西周: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贵族政治

1、尚未形成高度集权;

2、具有神秘化色彩,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3、具有宗族色彩;(家国一体,家国同构,家国同治)

4、突出等级,注重血缘;

5、为后世的大一统奠定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认同;

(三)、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大动荡、大转型和大变革——根源:铁制农具与牛耕的大量推广和使用,生产力大大提高

(1)、政治上:奴隶社会逐渐瓦解,封建社会逐渐形成;

①、奴隶主贵族阶级的衰落,封建地主阶级的兴起;

②、分封制逐渐瓦解,郡县制逐渐推行;

(2)、经济上:

①、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

②、工商食官制逐渐被突破,私营工商业发展,但官营工商业占主导;

③、重农抑商政策形成;

④、集体农耕向个体农耕转变;

(3)、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思想繁荣(轴心时代,早熟文明)

①、私学兴起,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②、儒家思想的形成:周孔之道

③、新兴地主阶级的价值取向和观念的形成;

(4)、阶级上:士阶层的兴起;

(5)、军事上:诸侯之间争霸战争到诸侯之间兼并战争;(分裂中孕育统一)二、两汉历史知识部分

4

(一)、汉初:

1、政治上:汉高祖刘邦为强化中央集权推行郡国并行制,后期导致诸侯王问题,汉景帝实施削藩措施解决诸侯王问题,酿成“七国之乱”,部分解决诸侯王问题,将诸侯国的行政任免权收归中央,但未能彻底解决诸侯王问题。

2、经济上: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提倡节俭,创造“文景之治”。

3、思想上:黄老之术,“无为”的道家治国思想。

4、对外、民族关系:匈奴问题——汉高祖实行剿灭政策,但均告失败,后转为和亲政策。

(二)、汉武帝时期:汉武帝继承大统时汉朝面临的问题:

(1)、政治上:相权制约皇权,地方诸侯王问题削弱中央集权;

(2)、经济上:土地兼并问题严重,影响政府财政收入;

(3)、思想上:思想不统一,无为思想不能适应时代需要;

(4)、民族关系:匈奴犯边,骚扰北部边疆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三)、汉武帝的治国措施:

1、政治上:

(1)中央:强化皇权,调整中央官制

①、设置内朝:强化皇权,削弱相权;

②、重用外戚。——汉代的一个传统做法

(2)地方:削弱地方权利,强化中央集权

①、颁布推恩令,彻底解决诸侯王问题。化诸侯国为郡县。

②、设置刺史,监察地方,强化中央集权。东汉末年,刺史权力扩大,成为地方最高长官,行使地方行政权,军权和财权,演变为州牧,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

2、经济上:

①、实行盐铁酒官营;(国家资本主义)

②、币制改革:推行五铢钱;

5

③、抑制土地兼并,实行“宅田逾制”方法,迁富豪到中央辖区进行监管,打击豪强地主势力;

3、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新儒学:外儒内法,济之以道,兼采百家,将儒家思想政治化。——“周孔之道”

4、民族关系上:远征匈奴,张骞出使西域,后建立西域都护府,班超任西域都护。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一)、政治上:

1、大动荡,大分裂;

2、豪强地主势力增强,形成门阀政治;门阀氏族成为魏晋时期的政治统治基础。——九品中正制。

(二)、经济上:

1、佛教盛行的寺院经济发展;

2、豪强地主的庄园经济繁盛;

3、小农经济衰退,土地兼并严重,政府财政收入减少;

4、社会动荡,政府更迭频繁,人们对政府发行的货币失去信任,导致商品经济萎缩,以物易物现象出现。

(三)、思想上:

1、三教合一,儒家思想受到佛道的冲击,但儒家思想的地位仍然稳固,处于正统地位。

2、魏晋玄学兴起:越名教而任自然,形成“魏晋风度”。

(四)民族关系:五胡乱华,民族融合。少数民族汉化,汉族的文化,生活习俗受到少数民族的深刻影响。

四、隋唐时期

6

一、政治上:

1、科举制的产生和发展;(意义)

(1)、扩大了统治基础;

(2)、推动了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3)、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提高行政效率;

(4)、有利于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5)、一定程度上体现社会的公平、公正;

(6)、有利于强化皇权,巩固统治;

(7)、促使门阀士族的衰弱,寒门庶族的兴起;

(8)、局限:忽视道德要求;后期僵化,束缚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2)、三省六部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3)、唐朝中后期,安史之乱后出现藩镇割据的现象,中央集权的削弱,地方权力增强;(注意,唐朝前期都有藩镇存在的,为了维护和巩固边疆地区的统治,但中央政府是能够有效控制藩镇的。)——这个与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运动,出现地方团练是类似的。

二、经济上:

(1)、抑制土地兼并,实行均田制、限田制;

(2)、厉行重农抑商政策:虽然法律贱商人,但是商人已富贵;唐朝商业已经有一定的发展;

(3)、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4)、海上对外贸易的发展:唐朝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市舶司进行管理。

三、思想上:

(1)、三教并行,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2)、韩愈提出复兴儒学运动;

五、两宋时期

7

(一)、宋初:宋太祖财、权、兵三大措施解决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问题

1、政治上:①、重文轻武;②、设置通判;③、分化事权: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2、经济上:设置转运使,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

3、军事上:重文轻武,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基本上解决地方割据问题,但中央对地方管理过于绝对化,使地方发展失去积极性和活力,且导致宋朝三冗现象,积贫积弱。

(二)、宋代总体知识

1、政治上:(1)、在三省六部基础之上,设置二府三司,进一步分割相权,将宰相的财权兵分割开,强化皇权,并且参知政事是临时设置的,枢密院的枢密使由文官出任。

(2)、监察官员不再监察皇帝行为,专门监察百官;

2、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商业革命”)

(1)、政府采取宽松的经济政策;

(2)、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①、交子纸币的出现;

②、广告商标等出现;

③、海上丝瓷之路兴起,对外贸易繁荣;

④、城市贸易的市坊,时空格局打破;

⑤、工商业市镇兴起;(补充:工商业市镇的兴起,促使市民阶层的兴起,进而出现市民文化,例如词、瓦子、勾栏、话本等)

⑥、经济重心南移;

(3)、农业上:不抑兼并,租佃关系繁荣,自耕农衰退;

3、思想上:儒学吸收佛道的哲学思辨思想发展成理学,儒家思想成熟。将儒家的封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天理化,哲学化。

(原因:(1)、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社会上个人私欲膨胀,贪图享乐之风盛行,道德沦丧,三纲五常绝;(2)、儒家思想本身的缺陷,回答不了有关于人的终极关怀。)

8

4、文化上:市民文化的兴起;市民的价值取向,市民价值观念。

5、科技上:四大发明完成;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对西方近代化的影响。

补充: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1)、重经验,无理论。——古代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经验的积累(2)、重实用,无实验

六、明清时期的时代大特征(僵化)

(一)、政治上:

1、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1)、明朝:

①、中央:废宰相,裁中书,设内阁,权分六部,皇帝直统;

②、地方:废行省,设三司。明成祖时,设置巡抚和总督,来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③、设置六科给事中,弹劾各部官员。

(2)、清朝:设置军机处——皇权达到顶峰。

2、出现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二)经济上:

(1)、小农经济根深蒂固,政府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2)、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提倡工商皆本的思想;

(3)、私营工商业发展,明中后期占主导地位;

(三)、思想上:

(1)、宋明理学思想僵化;

(2)、早期启蒙思想兴起;

(3)、西学东渐,产生一定影响,但微小

(4)、天朝上国心理严重;

(四)、对外:明朝海禁、清朝闭关锁国

9

(五)、科技:进入总结时期,少创新

补充:在君主专制强化的政治体制下:

1、官员的自主权小,官员行政积极性差;

2、官员行政流于形式,行政效率低下;

3、官员务虚,空谈严重;

七、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1、冲击封建经济观念:使人们的财富观念增强等

2、冲击封建等级观念;

3、改变市民的价值观念;

4、促进城市化;

5、促进文化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文化中心的南移;

6、促使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

7、使得古代人身依附关系减轻;

八、古代史的总特征(受古代政治、经济和思想的影响)

1、政治专制,强化皇权——限制皇权

2、实施人治,人性本善——人性本恶,人性相近

3、强调等级,社会各个方面都体现——等级受到冲击,淡化

4、民本思想,人文色彩;

5、强调集体,忽视个体,否定个人私欲和利益,束缚人的个性自由发展;

6、忽视自然科学,重视人文科学。即忽视科技,重视伦理道德;

10

九、儒家思想的注意点

1、具有理想化色彩;

2、注重依据人伦关系来维护统治;

3、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的法治化

4、轻视科技,视科技为奇技淫巧,不重视自然科学的研究,关注的是人文社会关系;

5、忽视工商业发展,鄙视工商业者;

6、突出等级,注重礼法,维护男权;

7、具有宣传教化的功能;

十、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

1、皇帝的“三号”:年号、庙号和谥号;(古代大臣也有谥号)

2、姓氏、名字的由来,避讳制度

3、古代节日的产生,由来

4、墓葬制度和墓葬文化

5、古代服饰的变化与服饰文化;

11

中国近现代史

一、近代前夜的中国: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二.近代化问题:

三、近代历史分期图:

四.近代政治史:反帝求民族独立,反封求民主==政治上的民主化,近代化

——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腐败无能,沦为两半社会;

戊戌变法(康梁变法、百日维新)

一、背景:(变法图强的一次绝佳机会)

1、政治上:(1)、甲午战争之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

重,两半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2)、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封建势力强大;

(3)、洋务运动的破产,给知识分子的启示,只学技术不学制度不能救亡图存;

2、经济上:民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民资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3、思想上:(1)、早期维新思想传播奠定思想基础;

(2)、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3)、民族意识的觉醒;

二、性质: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三、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

1、康有为:

(1)、创办万木草堂宣传变法维新思想;

12

(2)、代表作:《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托古改制;中西结合:将西方的启蒙思想和儒家的思想相结合——减轻改革的阻力;政治需要,为政治服务,没有学术意义;《俄彼得变政考》、《日本变政考》——要求强化皇权,进行君权变法;即告诉光绪把权力从慈禧那里全部拿过来,因此这些书遭到慈禧的厌恶,列为政府禁书。

(3)、主张:君主立宪制;开议会,设制度局、咨议局;兴民权,开民智;提出“通三统,张三世”等

2、严复:翻译《天演论》,借助进化论思想宣传变法思想,(社会达尔文主义)

四、过程:

1、1895年第一次“公车上书”:拒和、迁都、再战;变法图强

2、组建“强学会”、“保国会”、“保种会”——具有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3、办报纸宣传变法思想:《时务报》、《国闻报》等

4、1898年6月11日颁布《定国是诏》,标志变法开始;

5、1898年9月23日,慈禧进行训政,光绪被软禁,维新人士被抓发动戊戌政变,戊戌变法失败;

五、变法内容:

1、政治上:(1)、建立君主立宪制;

(2)、裁撤机构,裁撤官员,废除满清贵族特权;——造成封建势力的严重反对;

(3、)任人唯才,官员要有专门知识;

(4)、整顿吏治,健全官员负责制;

(5)、改革法制:效仿西方法律,建立陪审员和律师制度;

(6)、设咨议局和制度局,改革中央官制;

2、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鼓励工商业发展;

3、思想文化上:(1)、学习西方科技同时,学习西方的启蒙思想,“开民智,兴民权”;

(2)、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

13

(3)、废除科举制,取消八股取士;——造成当时学生的反对

4、社会生活上:(1)、剪发易服,改变正朔;——慈禧最反对

(2)、讲卫生,修道路,建立近代城市制度;

5、军事上:重建海军;编练新军;

六、变法失败的原因:

1、根本: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薄弱;(“跪着造反”)

2、社会性质决定的,两半社会下,民族不独立,难以独立进行政治变法;

3、封建势力太强大,改革阻力大;(封建传统政治文化的压力大)

4、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5、缺乏政治经验,操之过急,不讲究策略;

6、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7、当时中国社会上流行满目排外的思想和抵制洋务的行为。(如早期的义和团运动)

七、影响:

1、政治上:有利于推动中国政治的近代化进程;

2、经济上:有利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思想文化:(1)、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传播了西方启蒙思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2)、促进近代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八、启示:在两半社会下的中国,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不能救中国;

九、四.中国近代经济史:

(一)、图示近代六种经济形态:

14

(二)、1840年,外资入侵,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原料场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三)、洋务经济:内忧外患有人管,师夷长技谋发展,创办两类工业厂,先要自强后求富,不学制度学技术,传统思想太顽固,画皮画虎难画骨,甲午一战终破产,留给后人再去想。

(四)、民资发展的各阶段的原因和表现:

(五)、统制经济(1937—1945)——战时经济体制

1、含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前提下,国家为从战争的需要,依靠行政手段,直接干预或管制生产、流通、分配等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统一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抗战的胜利,是战时经济模式。

2、时间:抗战前期已有雏形,主要大力推行于抗战时期。

3、原因:

(1)、受苏联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启示;

(2)、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3)、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4、内容:成立专门的经济管理部门

(1)、依靠外援,大量借债和发行国内债务;

(2)、垄断金融;

(3)、扩增税收;

(4)、实行专卖制度;

(5)、实行统购统销;

(6)、大量发行纸币,通货膨胀;

5、影响:

(1)、为抗战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保障了抗战的胜利;

(2)、阻碍了民资的发展;

(3)、导致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

15

(4)、对人民的掠夺,引起人民的不满;

(五)官僚资本主义:1927年——1937年产生,1937年——1945年迅速膨胀,挤压民资的发展;1945年——1949年,导致民资萎缩;

五、近代思想史发展的一条线:冲破贵华夏,贱夷狄,天朝上国

的观念和心理,正确认识自己和正确认识别人的过程;

六、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反映一定时期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思想解放;

一定时期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思想解放,促进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先沿海后内陆;先城市后农村;先社会上层知识分子后社会底层民众;

中国现代经济史

一、现代经济史历史分期图

二、现代经济史的整体脉络:

1、1949年—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2年底国民经济彻底恢复,为后面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2、过度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1)一化: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发展生产力——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2)、三改:三大改造(1953年——1956年)改革生产关系——①、实行统购统销,为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②、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③、仍然有部分私有制存在即“公私合营“

总结:一化三改的完成,出现了“冒进”的趋势

16

3、1956年中共八大:分析正确,成功探索,未能坚持

——周总理主持召开的,坚持综合平稳发展,既反冒进,又反保守的经济发展方针;

4、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总路线——左错开始:只强调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数量

(1)、大跃进:发展生产力——①、造成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②、不利于农业发展,造成农业减产;③、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④、造成环境破坏,资源浪费;

(2)、人民公社:改革生产关系——①、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②、建立绝对单一公有制度,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③、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

(1983年人民公社体制被撤销,实行乡镇地方管理体制)

5、1959年——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饥荒出现

6、1961年纠正经济上“左错”实行八字方针——“调整”:调整农轻重比例的严重失调局面——如减少基建投资、让农民回乡从事农业生产等措施;

①、1962年经济恢复和发展;

②、1965年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7、1966年——1976年:十年经济浩劫——左错泛滥

(1)、1971年周总理恢复调整:1973年经济复苏;

(2)、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经济回升;

总结:计划经济体制

1、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原因:

(1)、为了保障工业化需要;

(2)、国家物资短缺;

(3)、一边倒,受苏联的影响;

(4)、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经济封锁;

2、形成发展过程:

17

(1)、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2)、1958年人民公社: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3)、1979年改革开放:开始逐渐改变经济的高度集中性;

(4)、1992年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5)、2001年加入世贸:标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3、影响:

(1)、前期取得成功: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2)、后期僵化:阻碍生产力发展;

8、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

(1)、改革: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期受到阻碍,受到质疑,后1983年向全国推广,普遍承认

1、原因:①、农村受到左错的影响大;②、农村已经出现改革的趋势;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内容:

(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发展乡镇企业;

(3)、政治上:撤销人民公社体制,实行乡镇管理;

3、实质:下放权力,扩大农民自主权,增强农民生产积极性;

(二)、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的活力——国企改革: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思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2、1992年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共识)

18

3、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

4、1997年十五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理论;

5、2001年加入世贸,标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开放:

1、目的:引进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

2、过程: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

(1)、1980年,开放四个特区;

(2)、1984年,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3)、1985年,开放三个沿海开发区;

(4)、1990年,上海浦东开放,标志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

(5)、1992年,内陆省会城市开放,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6)、2001年,加入世贸,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中国现代外交史

核心补充:新时期的中国时代特征

1、政治上:民主和法制不断发展完善;

2、经济上: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思想上:恢复“双百”方针,提出“双为”方针;

4、社会生活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追求精神生活;

5、外交上:实行多变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19

苏联经济史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战时经济政策——否定市场和货币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利用市场和货币,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引进外资、技术;

三、斯大林模式(1936——1991):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一)、政治:高度集权,个人专断,个人崇拜

(二)、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1925年,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1)、前两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1928—1932)和二五计划(1933—1937)

①、在经济大危机期间:引进外资、技术、设备和技术专家——苏联经济建设缺少高精尖技术,具备的是基础性技术;(借鉴了某些新经济政策的做法)

②、第聂伯河水电站的修建:得到大量美国的田纳西水利工程的建设专家援助;

③、为完成工业化资本的积累:手段毒辣——过度牺牲农业:实行农产品交售制,加大粮食的出口;压低农产品价格,提高工业产品价格;对农业实行高税收(贡赋论);

(2)、影响:开创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①、迅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实现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④、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⑤、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⑥、注重经济发展的数量和速度,属于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高消耗,低效率;

2、1927年,提出农业集体化方针:建立集体农庄——为了配合工业化发展的需要;——苏联人民为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斯大林模式体制的弊端:

1、高度集权,个人崇拜;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