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题

文学理论复习题
填空:
1先秦时代诗歌性质《尚书-尧典》中“诗言志”说“兴、观、群、怨”说,孟子的“以意逆志”说。
魏晋南北朝时期被鲁迅称为“文学的自觉时代”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
唐宋时期皎然的《诗式》白居易的《与元九书》司空图的《诗品》严羽的《沧浪诗话》
元明清李渔的《闲情偶寄》王夫之的《姜斋诗话》
2美国学者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学活动四要素理论。
3再现说代表人物赫拉克拉特、苏格拉底、柏拉图
表现说代表人物华兹华斯、雪莱
实用说贺拉斯
4文学的独特功能以审美为核心,主要包括了审美认识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和审美愉悦功能三大方面。
5文学独特功能的特点:寓教于乐、动人以情、潜移默化
6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中指出,悲剧是由情节、性格、思想、言语、唱段、戏景六部分构成。《论语-雍也》记载“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曰“物镜”二曰“情景”三曰“意境”
名词解释
1文本:它泛指一切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的、具有某种释意可能性的符号系统,不管这个系统是否由自然语言构成。人们用“文学文本”来指那种已经作者创造出来,但还未经读者阅读和阐释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2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反应社会生活,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或艺术样式。
3题材:广义的题材泛指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某一社会生活领域。狭义题材是指作家对社会生活进行选择、加工、提炼后、写进文学作品中、用已构成艺术形象、表现思想感情的一组相对完整、存在着有机联系的具体生活材料。
4描写:描写是作家用形象化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等作具体描绘和刻画,它的作用是使对象的形态和特征生动具体的显示出来。
5叙述:是用故事叙述人的口吻,对人物活动、事件发展所做的具体说明和介绍。
6抒情:就是作家在作品中抒发他对生活所激起的某种感情,表现他对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感受。
7议论:就说作者在作品中发表对人物、事件等认识和看法,对某种事物所蕴含的本质意义进行直接揭示。
8文学体裁:是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它是由作品表现对象的特征、作家情感体验的方式以及结构布局、语言运用、表现手法等诸种因素有机综合而呈现出来的文学作品的外部形态。
9文学体裁: 二分法:韵文和散文 三分法:叙事类和抒情类和戏剧类 四分法:诗

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 五分法: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影视文学
10诗歌:是产生最早的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文学样式
11小说:是一种侧重以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广泛深入的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12戏剧:是一种在一定空间中由演员扮演角色,表演故事,并在观众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综合艺术。
13影视文学:包括电影文学和电视文学,它是指电影电视剧本。
14蒙太奇: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后被人借用到电影理论上,用来指电影镜头的切分与组合,也即镜头组接。
15现实型文学:是侧重以写实的手法对现实人生进行客观再现的文学状态
16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17象征型文学:一种侧重以象征暗示的手法寄预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18灵感:就是人们心灵意象的高度综合,是头脑中信号的瞬间链接也就是刹那间的顿悟。
19典型:是指以鲜明独特的个性形式揭示、概括了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和普遍规律的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
20意境:是艺术创造特别是诗歌创造中所达到的一种及感受领悟玩味无穷却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艺术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寄生于象外又蕴蓄象内
21文学接受:是文学活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信息的传递和接受活动
22审美比值:接受者对审美对象的愉悦满足的程度
23文学批评:是以文学接受为基础,以文学理论、美学思想为指导,以文学创作为主要对象的理性评价活动。
简答
1现实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关注现实的精神2客观再现的方式3写实的手法和逼真的效果

2理想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理想主义的精神2主观表现的方式3想象、夸张的手法和虚幻的效果

3学习文学理论的目的是什么?1.准确而系统的理解和掌握有关文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基本命题、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逐步形成和树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切合文学实际的科学的正确的文学理论观点2.为学习文学史、文学批评以及其他文学课程打下理论基础3.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文学接受及鉴赏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能力,特别是文本解读的能力,为今后从事语文教学打下基础4.有助于提高文学创作的能力

4文学的审美性质有哪些?1.文学的独特内容 2.文学的独特方式 文学作为审美,它的基本特点,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3.文学独特的思维方式 文学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的有一个重要区别在于科学理论是用抽象思维,而文学艺术使用形象思维。4.文学的独特功能 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

同其他意识形态一样,具有社会功能

5语言艺术的特点是什么?1.形象的间接性 形象的间接性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指形象不能直接作用于欣赏者的感官,不能由人的感官直接接受到。第二层是指形象的模糊性与多义性。2.表现社会生活的广阔性 语言是心灵的直接现实人的心灵的领域是及其宽广的,因而,语言活动的领域也是极其宽广的 3.思想的深刻性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它所蕴含的思想往往比其他艺术更深刻

6文学话语的特征:1.文学活动的情感性 按照实用语言学的特点,人们运用语言有两种最基本的功能,人们既可能为了指称事实世界,引导真假判断使用语言文学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话语系统,它的目的不在于为人提供关于世界的客观知识,而是要表达人对世界的审美认识和感觉2.文学话语的内指性 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它既具有情感性,也是有虚构和想象的特征3.文学语言化 文学语言和“陌生化”是与普通语言的自动对立的,所谓自动化的语言也就是指那种由于反复使用而习惯化,再也引不起人的注意和过分熟悉的语言

7文学文本的形象层有哪些特征?文学形象是人类创造的产物是“人心营构之象”它是作家在内在情感的驱动下,依据自己的审美理解和想象对生活现象进行艺术加工和提炼,用语言创造和描绘,具有情感色彩和审美感染力的具体生活情景和画面。1.具体可感性 是指文学形象都是个别的、具体的、生动可感的形象2.形象概括性 指文学形象以个别具体的感性形式蕴含某种普遍概括的内容的特点3.间接朦胧性 指文学形象是读者通过对文学语言的解读,在大脑中间接唤起的形象,它不具有物理实体性,也具有非直观的不确定的特征

8结构的原则 1.结构要服从主题的需要2.结构要为塑造艺术形象服务3.结构要适应不同文学体裁的要求4.结构必须做到完整和统一,符合美的规律

9文学创作客体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客体对象的社会性 客体对象是文学艺术重要的根源之一,是文学创作的前提条件2.客体对象的整体性 文学的客体对象与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对象不同,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对象不是从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生活,而是把整体生活分割成许多的方面和领域,每门学科只截取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研究3.客体对象的审美性 一般来说,现实对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审美价值的另一类是不具有审美价值的

10简述文学创作过程的几个阶段?1.艺术积累 是指文学主体在有关知识、经验和能力以及文本素材等方面的准备。艺术积累包括直接社会经验和间接社会经验两个方面

,前者指的是作家通过本人的亲身经历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后者指的则是作家通过各种传播媒介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2.艺术构思 就是作家通过对所获得的材料的艺术思考,然后为人本的主旨设立恰当的充分的形象体系,从而深入的富有独创性的揭示社会生活本真方面的思维过程3.艺术传达 作家在艺术构思的基础上通过话语系统等物质媒介的手段,使存在于作家头脑中的文学意象明确起来固定下来的把审美意象转化为可供人观赏的艺术形象就是艺术传达

11形象思维的特点:1.形象思维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表象活动 表象就是在大脑中所保持的客观外在事物的映象2.形象思维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想象活动 艺术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3.形象思维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活动 情感是人们对与之联系的客观外在事物以及人自身状况的主体心理态度,它具有价值性和生命色彩

12典型的基本特征 1.典型的个别性 2.丰富复杂性3.典型的独创性4.普遍性

13意境的审美特征 1.情景交融的生命空间 所谓“意”,指的是艺术家有感而产生的主题思想情感,所谓“境”,指的是外在的客观事物 2.发散式的情感表现性 意境与文学典型各自依据于自身民族文化的根基之中,因此他们之间有很大的不同,不同之一就是文学典型再现式的、内收式的;而意境则是表现式的、外射式的3.含蓄蕴藉、意蕴深厚 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尤其是在诗歌以及意境中更加明显

14文学风格的表现1.独特的题材选择和处理 在题材的选择上作家总是要寻找与他的创作个性相一致相适应的题材,他总是根据自己的生活道路、思想倾向、艺术趣味等等选择不同的生活侧面而使之进入创作过程。在题材处理上,作家的选择倾向一旦固定,他必然将选择的题材与自己的创作个性联系在一起,将题材纳入创作个性的轨道,两者最终同意起来,协调起来,共同作用与文学风格2.独特的艺术形象和艺术的创作3.独特的创作原则和艺术手法的运用4.独特的文学的语言的实用

15风格的多样性包括什么? 1.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必然要求文学风格的多样性 社会生活是繁复多变的,人类的实践活动也体现在许多方面,而且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等等,这都要求有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来表现。2.大众审美要求的多样性,必然要求文学风格的多样性 大众不同的审美趣味要选择不同的文学风格,同时文学风格也会应不同审美趣味的需求而向多样性方面发展3.作家创作个性的多样性也是文学风格显示出丰富和多姿 文学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的显现,而作家创作的个

性构成是多方面的,创作个性的这些多方面构成因素势必影响作家的风格并使之绚丽多彩,成熟的作家在一种鲜明独特的创作主调的贯穿下,同时又使自己的创作显出极大的优势性

16批评主体的素质是什么?1.多元的知识结构 文学表现的是丰富而多样的社会生活主体,它包含各个生活侧面的描写与评判,包括思想和情感的表达与评判2.高度的理论修养 文学批评是一项理论的理性活动,是把感性的感知上升到理性高度的严肃的理论工作,因此,理论的修养就是文学批评家诸种修养中最为重要的3.高度的艺术修养 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欣赏和文学感受基础上的理性批评活动,而要把握住对象的社会属性和审美属性,触摸到作品的形象、抓住作品所传达思想情感的精髓,批评家的艺术素养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