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级聚合物合成工艺学复习题 改

合集下载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习题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习题

1.简述四种自由基聚合生产工艺的定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优缺点。

(教材P37-38、P48、P51、P56、P60)2.举例说明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分类,在高聚物生产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引发剂。

(教材P38-41、P44-45)3.在聚合生产工艺中如何控制产品的分子量,举例说明常用的分子量调节剂。

(教材P46-47)4.自由基悬浮聚合生产中的分散剂种类并举例,以及它们的作用机理。

(教材P53-54)5.简述自由基悬浮聚合生产工艺。

(教材P55-56)6.自由基乳液聚合中乳化剂的分类并举例说明,并简述不同乳化剂的稳定性作用原理。

(教材P62-66)8.简述自由基悬浮聚合生产工艺。

(教材P72、74、75、78、79)9.简述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的工业应用。

(教材P84-85)(教材P87)10.什么是Ziegler-Natta催化剂,它的组成如何。

(教材P88)11.分别简述线型缩聚物和体型缩聚物的定义、应用和生产方法。

(教材P107)12.简述四种线型缩聚物生产工艺的定义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教材P113)13.聚氨酯的定义和反应通式。

(教材P132)14. 从分子结构进行分析说明为什么异氰酸酯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

(教材P132-133)15. 简述一步法和两步法合成聚氨酯树脂的原理。

(教材P135-137)16. 分别举例说明合成聚氨酯的原料异氰酸酯、多羟基化合物、扩链剂、催化剂的类型。

(教材P138-146)17. 从大分子结构方面阐述聚氨酯为什么会有广泛的应用和优异的性能。

(教材P147)18.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分类,其成泡原理是什么,发泡工艺有哪些。

(教材P150-151、教材153-154)19.何为活性聚合物?为什么阴离子聚合可为活性聚合?举例说明阴离子聚合的应用。

20.为什么缩聚物的分子量一般都不高?为提高缩聚物的分子量生产上通常采取那些措施。

21.叙述Natta双金属机理和Cossee-Arlman单金属机理是如何解释丙烯配位聚合的,它们的不同点及各自的不足是什么?22.简述乳液聚合原理,讨论乳液聚合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并举例说明乳液聚合生产工艺的应用。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期末复习资料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期末复习资料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期末复习资料1. 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的来源:石油化工路线、煤炭路线。

2. 连锁聚合反应的工业实施方法有: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缩聚反应的工业实施方法:熔融聚合、溶液聚合、界面聚合。

3. 聚合过程中常用干燥设备有:厢式干燥器、气流式干燥器;常用分离设备:闪蒸罐、振动筛。

4. 乙烯高压聚合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过程分为:压缩、聚合、分离、造粒。

5. 聚氯乙烯悬浮聚合过程中温度控制非常关键,为了有效提高传热效率,可以通过:及时清除黏釜物、减薄釜壁、及时清除水垢途径来提高传热效率。

6. 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7. 聚丙烯腈生产过程的主体原料有:丙烯腈、第二单体、第三单体。

8. 聚酯纤维的生产方法:酯交换缩聚法、直接酯化缩聚法。

9. 高浓度合成乳胶制备在工业上主要有浓缩法合直接合成法,其中浓缩法最常用的三种实施方法是:喷雾干燥法、膏化法、蒸发法。

10. 从乳液聚合所得的胶乳分离出橡胶的方法有:电解质凝聚法、冷冻凝聚法。

从溶液聚合的胶液分离出橡胶的方法有:直接干燥法、水凝析法。

11. 顺丁橡胶生产中,采用的典型Ni系引发体系中的主引发剂是环烷酸镍,助引发剂是三异丁基铝,第三组分是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

12. 在高分子合成工业中通常聚合合成过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与精制过程、催化剂(引发剂)配制过程、聚合反应过程、分离过程和聚合物后处理过程、回收过程六个工序。

13. HDPE工业生产主要采用低压聚合,聚合机理是阴离子配位聚合。

LDPE工业生产主要采用高压聚合,聚合机理是自由基聚合。

14. 在聚乙烯、聚氯乙烯聚合工业生产中,分别可采用控制压力、温度等手段控制聚合物分子量。

15. 丁苯橡胶生产过程中分子量分布和支链的多少主要与停留时间有关,工业上采用8~12台聚合釜串联方法,可使分子量分布窄和支链少。

1. 液体橡胶的定义:液体橡胶是一种在室温下为黏稠状流动性液体,经过适当化学反应可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从而获得和普通硫化胶具有类似的物理机械性能的低聚物。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复习题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复习题

聚合物合成⼯艺学-复习题填空题1.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被称为三⼤合成材料。

2.五⼤通⽤塑料是聚⼄烯、聚丙烯、聚苯⼄烯、聚氯⼄烯和ABS树脂3.五⼤⼯程塑料是聚酰胺(尼龙)、聚甲醛、聚碳酸酯、聚苯醚和热塑性聚酯。

4.塑料的原料是合成树脂和添加剂(助剂)。

5.制造橡胶制品时加⼊硫化剂的作⽤是使线形合成橡胶分⼦变成松散的交联结构6.离⼦聚合及配位聚合反应实施⽅法本体聚合、溶液聚合和淤浆聚合。

7.⾼分⼦合成⼯业的任务是将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经聚合反应使之合成为⾼分⼦化合物。

8.废旧塑料回收利⽤的⽅式及其特点。

作为材料再⽣循环利⽤:再处理后降级使⽤;作为化学品循环利⽤:降解,⾼温裂解或催化裂解;作为能源回收利⽤:粉碎作燃料9.⽯油裂解⽓经分离可得到⼄烯、丙烯、丁烯、丁⼆烯;⽯油炼制产⽣的液体经加氢催化重整可转化为芳烃,萃取分离可得苯、甲苯、⼆甲苯等。

10.炼焦(⾼温⼲馏):煤在焦炉内隔绝空⽓加热到1000℃,可获得焦炭、化学产品和煤⽓。

11.⾼分⼦合成材料可分为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涂料、粘合剂、离⼦交换树脂等。

12.三⼤合成纤维是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聚酰胺纤维。

13.⾼分⼦合成材料最主要的原料是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

14.塑料⽣产中稳定剂的作⽤是防⽌成型过程中⾼聚物受热分解或⽼化。

润滑剂的作⽤是在⾼聚物成型过程中附着于材料表⾯以防⽌粘着模具,并增加流动性。

15.⼤型⾼分⼦合成⽣产装置的过程可分为:原料准备及精制、催化剂配制、聚合反应、分离、聚合物后处理、溶剂回收等。

核⼼是聚合反应过程。

16.⾃由基聚合的实施⽅法主要为本体聚合、乳液聚合、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

17.⾼分⼦合成⼯业的任务是将基本有机合成⼯业⽣产的单体,经过聚合反应合成⾼分⼦化合物,从⽽为⾼分⼦合成材料成型⼯业提供基本原料.18.⾼分⼦化合物⽣产流程评价的内容包括:⽣产⽅式、产品性能、原料路线、能量消耗与利⽤、⽣产技术⽔平考查。

19.⽯油是⽣产重要基本有机化⼯原料⼄烯、丙烯、丁⼆烯、苯、甲苯、⼆甲苯(通称“三烯三苯”)的原料。

聚合物成型工艺学复习重点及习题分析

聚合物成型工艺学复习重点及习题分析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与材料的使用密切相关的材料有四大类,即木材、水泥、钢铁、塑料。

2、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纤维、橡胶、粘合剂、涂料、离子交换树脂等。

3、塑料工业包括塑料生产和塑料制品生产两个部分。

4、塑料制品生产主要由原料准备、成型、机械加工、修饰和装配等连续过程组成。

5、压缩模塑又称模压成型或压制成型。

6、挤出成型的优点:生产具有连续性、产率高、投资少、收效快。

7、合成树脂在常温常压下一般是固体,也有为粘稠状液体的。

8、酚醛树脂,俗名电木,它是由苯酚和甲醛在催化剂作用下制得的。

9、人类最早使用的天然树脂是松香、虫胶。

10、常用压缩模的热固性塑料有:酚醛塑料、氨基塑料、不饱和聚酯塑料、聚酰亚胺等。

二、名词解释:1、成型:成型是将各种形态的塑料(粉料、粒料、溶液或分散体)制成所需形样的制品或坏件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最为重要,是一切塑料制品或型材生产的必经过程。

2、机械加工:机械加工是指在成型后的工件上钻眼、切螺纹、车削或铣削等,用来完成成型过程所不能完成或完成得不够准确的一些工作。

3、修饰:装配是将各个已经完成的部件连接或配套使其成为一个完整制品的过程。

4、挤出成型:挤出成型是将塑料在旋转螺杆与机筒之间进行输送、压缩、熔融塑化、定量地通过机头模子成型。

5、合成树脂:合成树脂是由低分子量的化合物经过化学反应制得的高分子量的树脂状物质。

6、过程集中制:过程集中制是将塑料制品的加工工序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分别集中起来进行生产的机制。

7、过程集中制:按照一种产品所需要的生产过程实行配套成龙的生产。

三、问答题1、塑料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答:塑料主要应用于农牧渔业、包装、交通运输、电气工业、化学工业、仪表工业、建筑工业、航空工业、国防工业、家具、日用品、玩具、医用等方面。

2、塑料制品生产目的是什么?答:塑料制品生产是一种复杂而又繁重的过程,其目的在根据各种塑料的固有性能,利用一切可以实施的方法,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形状有价值的塑料制件和型材。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部分复习题的参考答案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部分复习题的参考答案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部分复习题的参考答案一、针对工业上悬浮法聚合生产聚氯乙烯的的生产工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聚氯乙烯向单体转移终止的反应式。

2、简述悬浮法生产聚氯乙烯的工艺过程。

(1)准备:计量去离子水→聚合釜→开启搅拌→依次加悬浮剂溶液、水相阻聚剂硫化钠溶液、缓冲剂碳酸氢钠溶液。

(2)聚合:聚合釜内升至规定温度→加溶有引发剂的单体溶液→开始聚合(严格控温,温度波动≤±0.2℃,冷凝器用于单体蒸发冷凝回流排出聚合热)→釜压达规定值→结束反应→加链终止剂→贮液罐。

(3)分离单体:贮液罐→减压脱除大部分未反应单体→含 2-3% VC 的 PVC 浆料→热交换器预热→单体剥离(汽提)塔顶,PVC 浆料与塔低通人的热的水蒸气做逆向流动,VC 与水蒸气一同逸出→ PVC 浆料(10-5 - 10-6 VC 质量分数)→塔底→热交换器冷却。

(4)聚合物后处理:经冷却的 PVC 浆料→离心机,脱除盐水,得到含水 20-30%的滤饼→螺旋输送机→气流干燥器,热风干燥→旋风分离器,除去湿的空气→沸腾床干燥器,挥发物 < 0.3%-0.4% →滚筒筛,筛分除去大颗粒树脂→料斗→成品包装。

3、氯乙烯的沉淀悬浮聚合只到转化率 70%后才有明显的自动加速现象,为什么?转化率 70%之前,体系内存在含 VC 27%的PVC 树脂颗粒(凝胶体)和单体液滴,聚合热由单体液滴的蒸发冷凝排除,同时由于凝胶体内 PVC 分子链堆砌疏松,能进行正常的链增长和向单体转移的链终止反应,自动加速现象尚不明显。

转化率达 70%时,体系内单体液滴已近乎消失,同时由于转化率的提高,凝胶体内 PVC 分子链堆砌较紧密,链终止反应受阻,而凝胶体内尚能进行正常的链增长,因此自动加速现象明显,转化率 80%后聚合反应速率逐渐降低。

二、针对工业上丁基橡胶的生产工艺,回到下列问题:1、设计合成丁基橡胶的大致生产配方。

异丁烯/ 异戊二烯:质量比为97 : 3 ;异丁烯的质量分数为25%-40%;溶剂氯甲烷,质量分数为50%-70%;引发剂AlCl3 :0.2% - 0.3% (以单体量计算);共引发剂水:0.002%(以AlCl3 量计算);分子量调节剂:乙烯或丙烯。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作业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作业

1.1.用方块图表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生产过程用方块图表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生产过程用方块图表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生产过程,,说明每一步骤的主要特点及意义。

2.2.如何评价生产工艺合理及先进性。

如何评价生产工艺合理及先进性。

3.3.开发新产品或新工艺的步骤和需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开发新产品或新工艺的步骤和需注意的问题有哪些?4.4.简述石油裂解制烯烃的工艺过程。

简述石油裂解制烯烃的工艺过程。

5.5.如何由煤炭路线及石油化工路线生产氯乙烯单体?如何由煤炭路线及石油化工路线生产氯乙烯单体?6.6.如何由石油原料制得芳烃?并写出其中的主要化学反应及工艺过如何由石油原料制得芳烃?并写出其中的主要化学反应及工艺过程。

第三章思考题1.1.简述四种自由基聚合生产工艺的定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优缺点。

简述四种自由基聚合生产工艺的定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优缺点。

3.3.在聚合生产工艺中如何控制产品的分子量在聚合生产工艺中如何控制产品的分子量在聚合生产工艺中如何控制产品的分子量,,举例说明常用的分子量调节剂。

5.5.自由基悬浮聚合生产中的分散剂种类并举例,以及它们的作用机自由基悬浮聚合生产中的分散剂种类并举例,以及它们的作用机理。

7.7.自由基溶液聚合生产中溶剂聚合反应的影响。

自由基溶液聚合生产中溶剂聚合反应的影响。

8.自由基乳液聚合中乳化剂的分类并举例说明,并简述不同乳化剂的稳定性作用原理。

1.简述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的工业应用。

2.什么是Ziegler-Natta催化剂,它的组成如何。

3.复习配位聚合生产工艺。

第五章思考题比较熔融缩聚、溶液缩聚、界面缩聚的工艺特点。

1.1.比较熔融缩聚、溶液缩聚、界面缩聚的工艺特点。

线型缩聚反应的终点如何控制?2.2.线型缩聚反应的终点如何控制?在熔融缩聚和界面缩聚中如何控制缩聚物的分子量?3.3.在熔融缩聚和界面缩聚中如何控制缩聚物的分子量?第六章思考题,对比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生产工艺有一步法及两步法两种,1.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生产工艺有一步法及两步法两种两种方法的特点,,并说明为什么一步法是目前的主要生产两种方法的特点方法。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复习资料笔记考题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复习资料笔记考题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1聚合反应釜中搅拌器的形式有哪些?适用范围如何?①常用搅拌器的形式有平桨式、旋桨式、涡轮式、锚式以及螺带式等;②涡轮式和旋桨式搅拌器适于低粘度流体的搅拌;平桨式和锚式搅拌器适于高粘度流体的搅拌;螺带式搅拌器具有刮反应器壁的作用,特别适用于粘度很高流动性差的合成橡胶溶液聚合反应釜的搅拌。

2简述合成树脂与合成橡胶生产过程的主要区别。

—合成橡胶生产中所用的聚合方法主要限于自由基聚合反应的乳液聚合法和离子与配位聚合反应的溶液聚合法两种。

而合成树脂的聚合方法则是多种的。

合成树脂与合成橡胶由于在性质上的不同,生产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分离过程和后处理过程差异很大:①分离过程的差异:合成树脂,通常是将合成树脂溶液逐渐加入第二种非溶剂中,而此溶剂和原来的溶剂是可以混溶的,在沉淀釜中搅拌则合成树脂呈粉状固体析出。

合成橡胶的高粘度溶液,不能用第二种溶剂以分离合成橡胶,其分离方法是将高粘度橡胶溶液喷入沸腾的热水中,同时进行强烈搅拌,未反应的单体和溶剂与一部分水蒸气被蒸出,合成橡胶则以直径10—20mm左右的橡胶析出,且悬浮于水中。

经过滤、洗涤得到胶粒。

②后处理过程的差异:合成树脂后处理方框图:干燥干燥的粉状合成树脂包装粉状合成树脂商品潮湿的粉状稳定剂等合成树脂粒状塑料均匀化干燥干燥的粉状合成树脂混炼造粒包装粒状塑料制品合成橡胶后处理方框图:潮湿的粒状合成橡胶干燥压块包装合成橡胶制品3、高分子合成工业的“三废”是如何产生的?怎样处理?什么是“爆炸极限”?①高分子合成工业所用的主要原料—单体和有机溶剂,许多是有毒的,甚至是剧毒物质。

由于回收上的损失或设备的泄漏会产生有害或有臭味的废气、粉尘污染空气和环境。

聚合物分离和洗涤排除的废水中可能有催化剂残渣、溶解的有机物质和混入的有机物质以及悬浮的固体微粒。

这些废水如果不经过处理排入河流中,将污染水质。

此外,生产设备中的结垢聚合物和某些副产物会形成残渣,因此高分子合成工业与其他化学工业相似,存在着废气、粉尘、废水和废渣等三废问题。

《聚合物合成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聚合物合成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聚合物合成工程》复习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高分子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哪几类,并简述其一般的生产工艺过程。

答:高分子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三大类,此外还包括涂料、粘合剂、离子交换树脂、功能高分子材料等。

高分子合成材料的一般生产工艺过程如下:原料精制与配制过程、聚合过程、聚合物分离、洗涤、干燥、造粒(压块)过程以及溶剂回收再利用过程等。

2.当今,高分子合成材料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请列举至少五种高分子材料制品,并简述高分子合成材料的一般的生产工艺过程。

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制品有塑料盆(桶、碗、瓶、杯、凳子等)、电视机外壳、电脑机箱、汽车外壳、衣服、皮鞋、尼龙袋、保鲜膜等。

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分子合成材料的一般生产工艺过程如下:原料精制与配制过程、聚合过程、聚合物分离、洗涤、干燥、造粒(压块)过程以及溶剂回收再利用过程等。

3.高分子科学发展至今包括哪两个方面,二者什么关系?答:高分子科学发展至今,形成了学科基础研究(包括“高分子化学” 、“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工程”三个分支学科)和高分子材料研究(包括“功能高分子”,“通用高分子材料”两个分支领域)两格局。

二者为密切联系,互相渗透,互为依托的关系。

4.高分子科学是从何时真正萌芽并得到发展的,而我国高分子科学研究又是何时起步的呢?答:高分子科学的真正萌芽要追索到1920年前后,由德国化学家 H. Staudinger在1919年瑞士学术会上,提出的“高分子化合物是由共价键连接而成的长链分子”观点,并发表了“聚合反应”的著名论文。

此时,建立了大分子链的学术观点,高分子科学渐渐萌生和发展。

而我国高分子科学研究起步较晚,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初。

5.影响所生产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布、结构与性能以及牌号的因素有哪些。

答:所生产的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布、聚合物结构与性能以及不同产品牌号与聚合反应设备、聚合反应机理、聚合反应实施方法、物料组成、聚合反应操作方式以及聚合反应工艺条件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复习题一、重要的基本概念1、高分子材料发展史上,第一个工业化的合成树脂是酚醛树脂。

2、为防止单体在贮存运输过程中发生自聚,应在单体原料中添加少量的阻聚剂,它的用量大致是单体质量的 0.1 – 5 %。

3、搅拌器的桨叶形状目前工业上常用的有锚式或平桨式、涡轮式、螺轴式或螺带式等。

4、熔融缩聚制备 PET 的反应中常伴有的副反应有环化反应或基团消去反应、化学降解反应或脱羧反应或链交换反应等。

5、聚合物在聚合釜中分批产生的聚合操作方式称为间隙操作;原料连续进入聚合釜,聚合物连续出料的聚合操作方式称为连续操作。

6、白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族烷烃混合物。

7、脲醛压塑粉也称电玉粉。

主要用于压制各种颜色鲜艳的日用品如纽扣、瓶盖、食品盒等。

8、除去与聚合物不相溶的液相介质可采用离心分离,除去少量水分和少量有机溶剂的操作方法是气流干燥方法。

9、Carothers 依据聚合后是否生成小分子副产物将聚合反应分为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而Flory 将聚合反应分为连锁聚合和逐步聚合则是从反应机理的角度进行分类的。

10、聚氯乙烯不溶于氯乙烯单体,因此本体聚合过程中生成的聚氯乙烯以细粉状态析出,这种聚合称之为非均相本体聚合。

11、乳化剂的三相平衡点是指分子状态、胶束状态、凝胶状态三相平衡时的温度点。

乳化剂在高于三相平衡点温度时起乳化作用。

12、制备丁苯乳液的配方中添加一定量的歧化松香酸钠的作用是乳化作用。

13、生产聚丙烯腈的配方中引入质量分数为 5%-10%的丙烯酸甲酯,目的是为了改善聚丙烯腈的脆性,增加其柔韧性和弹性。

14、制备脲醛树脂的反应中,尿素的官能度是 4 。

15、计算三聚氰胺单体的摩尔质量。

126(C3H6N6)16、工业上常用的二异氰酸酯单体有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等。

17、20世纪50年代,Ziegler-Natta 等发明了有机金属引发体系,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合成了高密度聚乙烯和全同聚丙烯,因此获诺贝尔奖。

18、六次甲基四胺是常用的胺类固化剂,也称为海克沙或乌洛托品。

19、目前工业上合成双酚 A 环氧树脂的主要原材料有双酚 A 和环氧氯丙烷等。

20、生产单体的原料路线目前主要有石油化工路线、和煤化工路线或煤炭路线等。

21、体型缩聚的单体中至少有一个单体官能度大于 2 。

22、合成封闭型异氰酸酯中间体常用的封闭剂有苯酚、甲酚、乳酸乙酯等。

23、本体聚合体系由单体和聚合物组成,反应后期工艺难控,若控制不好局部过热,导致分子量分布加宽,甚至温度失控,引起爆聚。

24、工业上合成不饱和聚酯树脂常用的不饱和酸类单体有顺酐等。

25、人类直接使用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有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等。

26、工业上、逐步聚合的实施方法有熔融缩聚、溶液缩聚或界面缩聚等。

27、聚苯乙烯可溶于单体苯乙烯中、苯乙烯采用悬浮聚合可得到透明聚苯乙烯珠状的聚合物产品。

28、铸塑本体聚合制备有机玻璃的后期采用退火工艺目的是为了减少或消除制品的内应力,防止制品使用过程中开裂。

29、目前工业上采用界面缩聚方法生产的聚合物产品有聚碳酸酯(PC)等。

30、考虑到溶剂的回收工艺难度大、成本高,工业上溶液聚合多用于聚合物溶液直接的场合,例如涂料、粘合剂、聚合物纺丝液等。

31、聚氨酯泡沫塑料根据孔结构可分为开孔和闭孔两种。

32、我国北京燕山石化在聚丙烯生产中采用的四组分高效引发体系为三氯化钛、乙基二氯化铝、氟钛酸钾、烯丙基正丁醚。

33、乙烯、丙烯、1-丁烯、1,3-丁二烯、异戊二烯单体的沸点依次升高34、本体聚合就是单体中加有少量引发剂或不加引发剂依赖热引发,而无其它反应介质存在的实施方法35、在管式反应器中进行乙烯高压气相自由基本体聚合,因为采用氧气为引发剂,所以反应温度必须高于200℃36、自由基溶液聚合所选取的溶剂,应该是一定能溶解单体37、乳液聚合聚合体系属于多相体系38、合成聚甲醛工程塑料,采用三聚甲醛与少量二氧五环共聚,是因为防止聚甲醛解聚39、线形缩聚的反应程度对分子量的影响是反应程度越高、分子量越高40、发生聚合反应的单体必须具备含有二个及以上能够发生聚合反应的活性官能团41、全馏程石脑油(沸点小于220℃的直馏汽油)经过裂解,兼催化重整可以得到苯、甲苯、二甲苯、乙烯、丙烯42、本体聚合体系为透明、均匀一相,说明生成的聚合物完全能溶解在单体中43、高压气相自由基本体聚合工艺制备的聚乙烯,分子侧链上常常含有乙基和丁基短支链45、非均相自由基悬浮聚合过程中,形成的初级粒子、次级粒子、聚合物产品粒子的直径范围依次为0.2-0.4 μm、2-10 μm、100-180 μm46、自由基溶液聚合,溶剂的作用一定有溶解单体47、乳液聚合制得的丁苯橡胶是丁二烯与苯乙烯的无规共聚物48、采用阴离子机理制备凝胶渗透色谱分级用的标准试样聚苯乙烯,是因为分子量分布窄49、合成PET 的工艺路线有DMT酯交换法、TPA直接缩聚法50、甲醛与苯酚不能发生反应生成酚醛树脂的pH 值范围为3.0~3.151、聚合物生产的一般过程,顺序正确的是原料准备与精制、引发剂配制、聚合、分离、后处理、回收52、由1,3-丁二烯为单体原料可以制备的聚合物有顺丁橡胶、氯丁橡胶、丁苯橡胶53、铸塑本体聚合法生产有机玻璃,板材厚度与聚合温度/聚合时间的关系是板材厚度越厚、聚合温度越低、聚合时间越长54、氯乙烯非均相本体聚合工艺,当单体转化率达 70%-80%就结束反应,是因为兼顾产物结构与性能,以及生产效率55、氯乙烯自由基悬浮聚合过程的链终止主要是向单体氯乙烯转移终止56、乳液聚合制备丁苯橡胶工艺中,采用乙二胺四乙酸的二钠盐的主要作用是与 Fe2+形成螯合物,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 Fe2+的存在57、线形缩聚合成PET过程中,加入添加剂草酸二苯酯的作用是扩连60、氨基树脂合成过程中的羟甲基化反应速率较快的情况是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二、重要的名词及术语1、聚合反应器:进行聚合反应的设备叫做聚合反应器。

2、破乳:乳状液的分散相小液珠聚集成团,形成大液滴,最终使油水两相分层析出的过程。

3、调节聚合:通过链自由基向溶剂或链转移剂的转移,可制备分子量低的聚合物,也称低聚物,或调聚物,此过程称为调节聚合。

4、悬浮聚合:溶有引发剂的单体,借助悬浮剂的悬浮作用和机械搅拌,使单体分散成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介质水中的聚合过程。

5、逐步加成聚合反应:单体官能团之间通过相互加成形成而逐步形成高聚物的过程称之为逐步加成聚合。

6、粘釜壁现象:聚合时,被分散的液滴逐渐变成粘性物质,经桨叶甩向釜壁上而结垢的现象.7、核/壳乳液聚合:第一单体先进行乳液聚合形成聚合物乳胶粒核心,再加入第二单体在此核心乳胶粒外层继续聚合,形成乳胶粒的外壳,这种溶液共聚合称之核/壳乳液共聚合。

8、C4馏分:丁烷、丁烯、丁二烯及其异构体组成的混合物。

9、萃取精溜方法:用于分离恒沸点混合物或组分挥发度相近的液体混合物的特殊精溜方法。

基本原理是在液体的混合物中加入较难挥发的第三组分溶剂,以增大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度的差异,使挥发度相对地变大的组分可由精馏塔顶馏出,挥发度相对地变小的组分则与加入的溶剂在塔底流出分离。

10、压塑粉:是指以具有反应活性的低聚物为基本材料,添加粉状填料、着色剂、润滑剂、固化剂等组分,经浸渍、干燥、粉碎等工艺过程制得的供模压成型制造热固性塑料制品的粉状高分子材料。

11、种子乳液聚合:在已有乳胶粒的乳液聚合体系中,加入单体,并控制适当条件,使新加入的单体在原有的乳胶粒中继续聚合,乳胶粒继续增大,但乳胶粒数不变。

产品有聚氯乙烯糊状树脂等。

12、浇铸(铸塑)本体聚合:在模具中进行的聚合,聚合和成型一次完成。

随模具不同有板材、棒材、管材等型材。

13、聚合物后处理过程:包括聚合物的输送、干燥、混炼、造粒、贮存、均化、包装等过程与设备。

14、悬浮剂:使聚合反应能渡过危险期,消除处于分散—聚集动态平衡状态中发粘液滴的聚集趋向,防止因相互粘结而引起的凝聚结块,使单体分散得更均匀,产物粒径均匀。

15、分离过程:包括未反应单体的分离、脱除溶剂、催化剂、低聚物、机械杂质等过程与设备。

16、聚氨酯:聚氨酯全称为聚氨基甲酸酯,是主链上含有重复氨基甲酸酯基团的大分子化合物的统称。

它是由有机二异氰酸酯或多异氰酸酯与二羟基或多羟基化合物加聚而成。

17、界面缩聚:是指在两种互不相溶, 分别溶有两种单体的溶液的界面区域进行的缩聚反应。

18、反相乳液聚合:将水溶性单体制成水溶液,在油溶性乳化剂(HLB值为 0-8)作用下,与有机相介质形成油包水 (W/O) 型乳状液,引发聚合形成油包水型聚合物胶乳的过程。

19、跃升反应:先在聚合反应中直取低分子良聚合物,以利于反应进行,反应后期,添加跃升剂,使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在短期内成倍提高,这种反应称为跃升反应。

20、扩连反应三、问答、计算及综合分析题1、简述聚合物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来源。

废气:主要来自易挥发性单体和有机溶剂;在加料、分离、后处理过程、以及清釜及设备泄漏等过程中均会产生废气。

废水:主要来源于聚合物分离和洗涤操作排放的废水和清洗设备产生的废水。

废渣:来源于聚合物分离、洗涤及清洗设备过程中产生的引发剂残渣、乳化剂、悬浮剂、盐质、机械杂质等,此外在干燥过程中还会有粉尘污染。

2、讨论溶液聚合体系溶剂对聚合物分子链形态和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对产物分子链形态的影响(1)良溶剂,链自由基处于伸展状态,形成直链形大分子;(2)不良溶剂,链自由基处于卷曲或球形状态,高转化率时,以溶涨状态析出,形成无规线团;(3)有溶剂存在时,减少向大分子的转移,形成支化或交联大分子的机会减少,特别是对含有叔氢原子的单体如聚丙烯酸酯、聚乙酸乙烯酯和聚丙烯酰胺的聚合。

溶剂对产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自由基溶液聚合的特征是链转移反应。

由于链转移反应,将导致聚合物分子量较低。

注意:自动加速现象和向溶剂链转移的共同作用,会使分子量分布变宽。

链转移反应与溶剂性质及温度有关。

溶剂的链转移能力和溶剂分子中是否存在容易转移的原子有密切关系。

若具有比较活泼氢或卤原子,链转移反应常数大。

3、简述封闭型聚氨酯涂料的生产原理,写出相关反应式。

4、铸塑本体聚合法生产有机玻璃为什么要预聚合?缩短生产周期,使自动加速现象提前到来;预聚物有一定粘度,灌模容易,不易漏模;体积已经部分收缩,聚合热已经部分排除,利于后期聚合。

5、以乙炔为起始原料可以生产哪些重要的单体,写出相关反应式。

目前我国大部分氯乙烯单体和部分醋酸乙烯、丙烯腈等单体以乙炔为原料生产的6、自由基本体聚合工艺中往往采用先预聚合的工艺方法,为什么?预聚合反应温度控制在 62℃以上,以便保证聚集体的内聚力。

预聚合温度也影响聚集体网状结构的展开程度,即影响孔隙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