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真菌复习课
细菌和真菌复习PPT课件

菌落
什么叫菌落?一繁__个殖_细后__菌形__或成真的菌肉
眼可见的集合体
细菌和真菌菌落区别
大小: 形状: 颜色:
分布:土__壤_、水__里_、空__气_乃至_我_们__的__身_体__,寒冷的极地,
很热的温泉等
生存的基本条件
① 水分 ② 适宜的温度
③ 有机物
第1页/共22页
A是:细胞壁
B是:细胞膜
D
B
C是:鞭毛
D是: DNA
E是: 细胞质
C
第16页/共22页
(2)细菌的结构与动物细胞相比,没 有 成形细胞核 ,只有 DNA 集中的区域。
(3)细菌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 叶绿体 ,因 此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 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
把 有机物 分解成 简单的无机物
。
(4)图中 C 的功能
14、 真菌在自然界中的意义是 A.提供无机盐 B.参与物质循环
(D)
C.分解有机物 D.B+C
15.下列不属于共生现象的是 A.人与体内的蛔虫 B.地衣 C.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D.帮羊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和羊
(A )
第19页/共22页
16、连线
A.真空包装法 B.脱水法 C.罐藏法 D.巴斯德消毒法 E.烟熏法 F.冷冻法
发现
17世纪后叶,列_文__._虎_克_发现了细菌 19世纪中叶,法. __巴_斯__德___“鹅颈瓶”试验 现象
证明了_肉__汤__的_腐__败__是__来_自__空__气_中__的__细__菌_造__成_。的。
被后人称为__“_微__生__物__学__之_ 父”
细 形态结构 菌
大小:__大__约_1_0_亿__细__菌_才__一__颗_小__米__粒__大_。_ 形状:_球__菌_、__杆_菌_、___螺_旋菌
细菌、真菌、病毒(复习)---

类别 结构
球菌、杆菌、 单细胞、多细胞 动物病毒、植物
螺旋菌
(霉菌、蘑菇等) 病毒、噬菌体
无成形细胞核
(原核生物)
生活方式
生殖 其它
细
DNA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菌
5
的
结
构
6
示
意
鞭
图
4毛
3
2
细
1
荚 膜
细 胞 质
细
胞
胞
壁
膜
细菌的营养方式:异养
现细 _ 的成_菌 无的没机_有有物_机_。_物叶_ 它生绿_ 们活体 , 是,大 生并多 态把数 系有细 统机菌 的物只 _分观观分能_解解察察者利_为形结用。简态构_单
细菌菌落
霉菌(真菌) 菌落
培养基
3、学以致用:
(1)腐败肉汤表面上的白斑 (2)馒头上的绿色毛斑 (3)发霉的花生米 (4)长绿毛的鞋子 属于细菌菌落的是_1_____ 属于真菌菌落的是_2_、_3_、_4 _
二、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①配置含有营养物质的_培__养_基__; ② 制作培养基常用的材料是琼_脂___
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2、细菌、真菌的菌落区分:
类别 大小
形态
颜色
细菌菌落
较_小__
表面或光__滑__粘__稠_, 或_粗__糙_干__燥_
多呈_无__色
真菌菌落
较_大__
霉菌形成的菌落 常呈_绒__毛__状、 _絮_状__或_蜘__蛛_网_ 状
呈现_褐__、 _红__、_黄__、 _绿__、_黑__等 不同的颜色
类别 结构
球菌、杆菌、 单细胞、多细胞 动物病毒、植物
螺旋菌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总复习

1.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加生物 圈中的物质循环;
2.动植物的细菌和真菌病; 3.共生; 4.保存食品的办法; 5.细菌与环保。
本章知识构架
细菌和 真菌在 生物圈 中的作 用
真菌和细菌 在自然界的 作用
人类对细菌 和真菌的运 用
作为分解者参加物质循环 引发动植物和人患病 与动植物共生 食品的制作
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 运用
1.运用细菌和真菌能够制作食品
如用乳酸菌制作酸奶、用醋酸菌制造醋等。
2.避免食品腐败
原理:杀死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或克制它 们的生长和繁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防治疾病——抗生素、转 基因药品
抗生素:有些真菌能够产生杀死某些致 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抗生 素能够用来治疗对应的疾病。
转基因药品:用当代技术手段,把其它 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某些细菌内部,用细菌 生产药品。
4.细菌与环保——解决生活 污水和工业废水
污水解决原理:运用微生物, 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使污水得 到净化。
食品的保存 疾病防治 细菌与环保
一、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 中的作用
1.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加 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2.细菌和真菌能引发动植物和 人患病
如链球菌使人患扁桃体炎、某些真菌使人 患足癣、引发棉花枯萎病。
3.细菌和真菌能与动植物共生
共生: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 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 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 这种现象叫做共生。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细菌、真菌》复习教案

《细菌、真菌》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识图、分类等方法描述细菌、真菌的形态结构等特征及与其他生物的相同点和
不同点。
2.举例说出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3.能说明细菌、真菌的相关知识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及原理。
(二)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实验分析,学会描述实验现象、概括科学的结论。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进一步形成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新课的学习,对细菌、真菌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不能从宏观的角度,将已经学过生态系统的成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生物技术的应用与原理等知识联系起来,形成整体认识。
学生在应用学科术语、知识进行口头表述和笔述等方面的能力比较弱,本节课教学策略的采用上将关注学生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
板书设计
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分解者
(二)与人类的关系
培养方法:1. 2. 3. 4. P56 1实验室培养生存条件:水分、适宜温度、有机物2生产生活:
有利:食品制作:
抗生素
共生
环境保护
有害:致病
食品腐败→食品保存。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复习课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学情分析
在进入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的复习课前,学生已经具备了生物学习的基本方法和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细菌和真菌的初步概念、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繁殖方式有了基本的了解。然而,由于微生物世界的抽象性和微观性,学生在理解上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识不够深刻。
(3)在复习课结束时,进行总结性评价,检验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程度。
4.教学活动设计:
(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细菌和真菌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教学:按照教学重难点,逐个讲解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3)巩固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4.思考题:讨论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生态系统的意义。
5.实践活动:分组进行以下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a.制作酸奶,观察乳酸菌的发酵过程;
b.观察青霉菌在面包上的生长情况,了解其防腐作用;
c.调查生活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6.拓展阅读:阅读与细菌和真菌相关的科普文章,了解微生物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拓宽知识视野。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及其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难点:细菌和真菌的微观结构和繁殖过程的理解;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深入认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细菌和真菌复习课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
(噬菌体)
1. _细_菌__的菌落
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 稠,或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干燥,颜色 较浅,一般为黄白色
2._真__菌__的菌落
较大,其中的霉菌常呈绒毛 状、絮状或蜘蛛网状,颜色 一般呈红、褐、绿、黑、黄 等色。颜色较深
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步骤:
配制 培养基
高温 灭菌
接种
恒温 培养
DNA
鞭毛
细胞膜
细胞质 荚膜 细胞壁
病毒的结构 没有细胞结构
病毒的结构简单,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DNA或RNA)组成。
蛋白质 外壳
遗传物质
病毒的基本特征
非常微小----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看见 没有细胞结构 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生活
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将病毒分为三大类:
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 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 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
蛋白质蛋白质外壳外壳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没有细胞结构病毒的基本特征非常微小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看见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生活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将病毒分为三大类
菌落: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 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从菌落的_大__小____、____形__态____、___颜__色_______可
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
【中考复习】总复习 细菌真菌病毒复习课

二 细菌和真菌
1 类群、形态 2 结构 3 营养方式 4 生殖方式
细菌的结构
D5NA 鞭6毛
细胞4质 荚1膜 细胞3膜 细胞2壁
种类 大 小 细胞核 叶绿体 营养方式 生殖方式
细菌
个体微小
无成形的 细胞
无
真菌
个体较大 有
无
异 养 分裂生殖 异 养 孢子生殖
四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 参与物质循环(腐生) 2 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寄生) 3 与动植物共生(共生)
一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 菌落
类型 项目
细菌菌落
真菌菌落
形态
光滑粘稠、粗糙 绒毛状、絮状
干燥
、蜘蛛网状
大小
小
大
颜色
一般乳白
红、褐、黑、 绿、黄
2.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
1.配制培养基 2.高温灭菌、冷却 3.接种 4.恒温培养
3.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基本条件 1.水分 2.适宜的温度 3.有机物质
腌制法
干香菇
晒制烟熏法
果脯
真空包装法
咸鱼
罐藏法
巴氏消毒法
腊肉
牛奶
零食
水果
六 病毒
小
大小
营养方式 异养
种类
动物、植物、细菌病毒
病毒
生活方式 寄生
蛋白质、遗传物质
结构
繁殖方式 自我复制
七 生物的分类
1 生物分类依据 2 生物多样性
41.(13分)下图所示为某些微小生物的形态图,请据图回
答下列问题
(1)A与D的结构相比,A的细胞内有DNA集中的区域,却
五 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 与食品的制作(无氧) 2 防腐(原理) 3 疾病防治 4 清洁能源
细菌、真菌和病毒(复习课)

湘波中学八年级生物复习课——细菌、真菌和病毒班级小组姓名复习目标:掌握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结构特点。
复习流程:一、知识回顾【背完者加18分】1、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称为菌落。
细菌的形态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细菌的细胞由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等部分构成,没有成形的_______。
2、细菌的培养方法:①先配制好含有的培养基,②灭菌,③接种,④培养皿放在中进行培养。
3、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细菌是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只能用和才能观察到细胞形态,有、螺旋菌等不同的形态,属于核生物。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有、,细菌细胞内没有,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因此营养方式属于。
靠进行生殖,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的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是细菌的,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细菌、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4、细菌对自然界起着________的作用。
蘑菇的地上部分,上面是一个圆形盖叫________,盖下面柄叫_________,地上部分好像一把伞叫_________。
地下部分叫__________。
5、枯草杆菌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这种生活方式叫_________;肺炎双球菌可使人患肺炎,这种生活方式叫__________;以上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叫__________。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体的细胞内,离开了宿主细胞会变为。
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其结构简单,由和组成。
因没有结构,使得它行的繁殖方式。
6、我们平时吃馒头有许多孔隙,这是由于酵母菌分解面粉里的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_____遇热膨胀而成。
真菌的主要特征:真菌具有多样性,有的单细胞,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真菌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构成的,分为菌丝和菌丝,直立菌丝上长有,故可进行生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 和真 菌的 分布 细菌
菌落
知识网络构建
分布:分布广泛几乎无处不在
形态:个体十分微小,球状、杆状、螺旋状
基本结构:壁、膜、质、DNA 结构
特殊结构:鞭毛、荚膜 单细胞
生殖方式:分裂
营养方式:异养 类群:酵母菌(单细胞)青霉曲霉(多细胞) 真菌 生殖方式:孢子
营养方式:异养
下面是细菌结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图,请你认 真观察,填写结构名称
DNA
1
鞭毛 2 作用:运动 细胞质 3 荚膜 作用:保护 4
细 6 胞 膜
细 5 胞 壁
我来挑战
1.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 体成为( ) A菌体 B菌集 C菌落 D菌苔 2.培养细菌或真菌时,一般首先进行的操作步骤 是( ) A高温灭菌 B配置培养基 C接种 D恒温培养 3.用泡菜坛制作泡菜时,要严格密封的原因是( ) A隔绝空气 B防止阳光照射 C防止水分蒸发 D防止泡菜香味散失
9、酵母菌比细菌的结构高等、复杂,主要是 因为酵母菌具有(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细胞核 10、馒头的蒸制和泡菜的制作分别是什么微 生物作用的结果( ) A.细菌和酵母菌 B.酵母菌和乳酸菌 C.细菌和乳酸菌 D.乳酸菌和细菌 11、细菌的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缺少的 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成型的细胞核
让我们用随手可得的材料做一个探究实验: 找两个馒头和两个干净的塑料袋,在蒸锅里多放 一些水,蒸30分钟以上。尽快用你的手在其中一 个馒头上按一下;然后认真洗一下手,在另一个 馒头上按一下。然后将两个馒头分别用塑料袋封 好,一起放在温暖湿润的地方。过一段时间,看 一看两个馒头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你进行探究活动之前,请先分析一下: (1)为什么要在蒸锅里蒸30分钟? 。 (2)用手在馒头上按一下,是在做么? 。 (3)能不能只做第二个馒头的实验? 。在 实验中,第一个馒头叫 组,第二个馒头 叫 组。
李彬同学为探如何保鲜肉汤做了以下实验:将甲乙装置 安装好后,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然后都放在25摄 氏度的环境中,若干天后,得到了肉汤保鲜的方法。请 问:
1、乙装置的肉汤为什么能保持新鲜?
2、实验中的变量是 ,
甲组起到
3、酒精灯加热是
作用。
消毒法。 甲 乙
4、实验后,李彬将乙装置的玻璃管取走并把乙装置放 到冰箱中,若干天后肉汤还是新鲜的。你能否得出另一 结论?为什么?
5、你认为保存食物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为了观察柑橘皮上的青霉,某班的同学制作6份相 同的培养基,大家还设计了3种实验方案,如下表, 请分析作答: 方案 接种前的培养基 甲组 乙组 方案一 未做灭菌处理 放在无菌 在无菌 条件下 方案二 甲组灭菌乙组未灭菌 条件下 接种青 方案三 甲乙都灭菌 霉菌 (1)以上三个方案中,哪一个方案的试验设计最合 理?并说明理由。 方案三最合理,因为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所处的 条件完全相同;在实验中,除了单一变量(接种与 不接种)外,对照组与实验组又处于相同的条件下。
12、下列生物不属于真菌的是( ) A.酵母菌 B.木耳 C.黄曲霉 D.乳酸菌 13、下列生物不能产生孢子的是( ) A. 细菌 B.酵母菌 C.霉菌 D.蘑菇 14、咸鱼能保存较长时间,其原因是( ) A.咸鱼肉已煮熟营养很少,不利于细菌、 真菌的生长繁殖 B.细菌、真菌不喜欢分解有腥味的鱼 C.鱼肉内加入了盐以外的防腐剂 D.咸鱼表面缺水、鱼肉内有大量的盐分, 不利于细菌、真菌的生存繁殖
(2)找出方案一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15、大部分细菌真菌属于异养生物,原因是( )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进行无氧呼吸 C不能直接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D进行有氧呼吸 16、在探究细菌和真菌分布的试验中,不正确的 操作是() A培养基要经过高温灭菌处理 B在接种后迅速盖好培养皿 C若探究手上的菌类要放在37℃恒温培养 D这个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17、下列生物主要进行异养生活的是 。 A植物 B动物 C细菌 D真菌
4、对细菌的芽孢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细菌的以形成芽孢的方式繁殖 B、芽孢的含水量,抗热性弱 C、芽孢是细菌细胞形成的休眠体 D、芽孢是由细菌细胞壁裹上厚壁而形成 5、影响细菌、真菌生存的条件是 ( ) A、适宜的温度 B、水分 C、空气 D、以上三项均对
6、剩菜剩饭可以用保鲜膜包起来短时间储存, 保鲜膜的作用是 ( ) A、隔绝空气,避免空气中的细菌进入食物 B、挡住灰尘 C、隔绝空气,把食物中的细菌闷死 D、释放出化学物质杀死细菌 7、依靠分解动植物遗体并从中吸收有机物来 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是() A自养 B腐生 C寄生 D共生 8、区别青霉和曲霉的可靠方法是观察() A营养方式 B孢子的颜色 C菌丝形态 D孢子着生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