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伯赞《中国史纲要(增订本)下》配套题库-章节题库-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时期【圣才出品】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4章~第15章【圣才出品】

一、单项选择题 1.乾嘉有三大考史名著,不在其列的是( )。 A.《十七史商榷》 B.《廿二史札记》 C.《廿二史考异》 D.《文史通义》 【答案】D 【解析】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赵翼的《廿二史札记》对 历代正史作了系统的考索、整理、归纳,并称为乾嘉三大考史名著。同时期的章学诚的《文 史通义》未在其列。
6.下列说法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战国时期新兴城市的兴起 B.五代宋元时期风俗画的出现 C.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汉唐以来人头税被废除 【答案】B 【解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战国时期,商业兴盛,封建城市兴起;明朝江南一些城 市出现的手工工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汉唐以来税制改革的特点就是逐渐取 消人头税,在雍正帝在位时,“摊丁入亩”正式取消人头税,废除人头税让农民的封建依附
11.明清时期,经济领域里的“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的现象产生的突出后果 是( )。
A.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 B.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使自由劳动力缺乏 C.农民购买力低,缩小商品销售市场 D.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答案】A 【解析】“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意思是指地主和商人把赚来的钱又用于旧的投 资方式——够买土地,导致手工业缺乏扩大再生产的资金。
9.明代宋濂在《銮坡集》中指出:“自贡举法行,学者知以摘经拟题为志,其最所切 者惟四子一经之笺是钻是窥,余则漫不加省,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本强不能对。”造 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实行八股取士 D.大兴文字狱 【答案】C 【解析】明代成华年间,科举考试之法大大变更,改为八股取士。八股取士只在四书五 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 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 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究实际问题。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增订本)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5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5.1复习笔记一、三国鼎立和西晋短期统一(一)割据势力混战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1.董卓之乱和割据势力混战(1)东汉末年混乱的政治形势①豪强地主武装加强在镇压黄巾农民起义的过程中,豪强地主原有的私家武装由隐蔽转为公开,并且大大加强了。
②州郡官吏实力加强州郡官吏也纷纷扩充势力,同东汉王朝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
长期以来地主经济发展所导致的分裂形势,进一步明朗起来,东汉王朝实际上已无法维持对全国的统治。
③州牧的设置加剧了封建割据为了防范农民军和加强对州郡的控制,东汉把一些重要地区的刺史改为州牧,改设州牧不但没有加强中央的控制,反而使某些地区的分散的割据势力按地区集中起来,更便于实行割据。
④外戚宦官斗争激烈在农民反抗斗争转入低潮的形势下,东汉统治集团中外戚、宦官的斗争又趋激烈。
(2)董卓之乱①董卓专横独断董卓进京尽揽东汉朝政。
他废黜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汉献帝),并逼走袁绍、曹操等人。
董卓的专横,洛阳的混乱,使各地的分裂割据活动迅速扩大。
州郡牧守各树一帜,招兵买马,讨伐董卓,混战立即在北方各地展开了。
②诸侯讨伐董卓初平元年(190年),关东各路讨伐董卓的军队以袁绍为盟主,进屯洛阳周围各地。
董卓为了躲避关东兵锋,避免并州黄巾截断后路的危险,挟持汉献帝西迁长安,并驱迫洛阳一带百姓西行。
关东联军本来都是乌合之众,尔虞我诈,彼此并吞,很快就分崩离析了。
不久以后,长安发生政变,董卓被杀。
(3)割据势力混战,群雄逐鹿经过五六年复杂的分合过程后,全国逐渐形成许多割据区域:①袁绍占据冀、青、并三州;②曹操占据兖、豫二州;③公孙瓒占据幽州;④刘备、吕布在陶谦之后相继占据徐州;⑤袁术占据扬州的淮南部分;,⑥刘表占据荆州;⑦刘焉占据益州;⑧孙策占据江东;⑨韩遂、马腾占据凉州;⑩公孙度占据辽东。
(4)曹操统一中原①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在当时的割据者中,曹操对东汉黑暗统治和农民起义威力有较深的认识,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个有远见的人物。
2019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史考研623中国史基础考试重难点、名校真题答案详解与强化冲刺题库

2019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史考研623中国史基础考试重难点、名校真题答案详解与强化冲刺题库《中国史纲要》考试重难点与经典习题/名校真题详解(翦伯赞·共两册)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为参加2019上海交通大学考研的考生量身定做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中国史纲要》考试重难点与经典习题/名校真题详解本书依据以下参考书目:《中国史纲要》(翦伯赞·增订本上下册)-----------2018上海交通大学官方指定参考书目------------翦伯赞:《中国史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本书旨在帮助报考上海交通大学考研的同学通过教材章节框架分解、配套的课后/经典习题讲解及相关985、211名校考研真题与解答,帮助考生梳理指定教材的各章节内容,深入理解核心重难点知识,把握考试要求与考题命题特征。
通过研读演练本书,达到把握教材重点知识点、适应多样化的专业课考研命题方式、提高备考针对性、提升复习效率与答题技巧的目的。
同时,透过测试演练,以便查缺补漏,为初试高分奠定坚实基础。
适用院系:人文学院:中国史适用科目:623中国史基础内容详情本书包括了以下几个部分内容:Part 1 - 考试重难点:通过总结和梳理《中国史纲要》(翦伯赞·增订本上册)、《中国史纲要》(翦伯赞·增订本下册)等教材的各章节复习和考试的重难点,建构教材宏观思维及核心知识框架,浓缩精华内容,令考生对各章节内容考察情况一目了然,从而明确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效率。
Part 2 - 教材配套习题与解答:针对《中国史纲要》(翦伯赞·增订本上册)、《中国史纲要》(翦伯赞·增订本下册)等教材的习题配备详细解读,以供考生加深对教材基本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做到对上交考研核心考点及参考书目内在重难点内容的深度领会与运用。
Part 3 -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汇编:根据《中国史纲要》(翦伯赞·增订本上册)、《中国史纲要》(翦伯赞·增订本下册)教材内容和考试重难点,精选本专业课考试科目相关的名校考研真题,通过研读参考配套详细答案检测自身水平,加深知识点的理解深度,并更好地掌握考试基本规律,全面了解考试题型及难度。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增订本)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第6章【圣才出品】

第5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5.1 复习笔记一、三国鼎立和西晋短期统一(一)割据势力混战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1.董卓之乱和割据势力混战(1)东汉末年混乱的政治形势①豪强地主武装加强在镇压黄巾农民起义的过程中,豪强地主原有的私家武装由隐蔽转为公开,并且大大加强了。
②州郡官吏实力加强州郡官吏也纷纷扩充势力,同东汉王朝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
长期以来地主经济发展所导致的分裂形势,进一步明朗起来,东汉王朝实际上已无法维持对全国的统治。
③州牧的设置加剧了封建割据为了防范农民军和加强对州郡的控制,东汉把一些重要地区的刺史改为州牧,改设州牧不但没有加强中央的控制,反而使某些地区的分散的割据势力按地区集中起来,更便于实行割据。
④外戚宦官斗争激烈在农民反抗斗争转入低潮的形势下,东汉统治集团中外戚、宦官的斗争又趋激烈。
(2)董卓之乱①董卓专横独断董卓进京尽揽东汉朝政。
他废黜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汉献帝),并逼走袁绍、曹操等人。
董卓的专横,洛阳的混乱,使各地的分裂割据活动迅速扩大。
州郡牧守各树一帜,招兵买马,讨伐董卓,混战立即在北方各地展开了。
②诸侯讨伐董卓初平元年(190年),关东各路讨伐董卓的军队以袁绍为盟主,进屯洛阳周围各地。
董卓为了躲避关东兵锋,避免并州黄巾截断后路的危险,挟持汉献帝西迁长安,并驱迫洛阳一带百姓西行。
关东联军本来都是乌合之众,尔虞我诈,彼此并吞,很快就分崩离析了。
不久以后,长安发生政变,董卓被杀。
(3)割据势力混战,群雄逐鹿经过五六年复杂的分合过程后,全国逐渐形成许多割据区域:①袁绍占据冀、青、并三州;②曹操占据兖、豫二州;③公孙瓒占据幽州;④刘备、吕布在陶谦之后相继占据徐州;⑤袁术占据扬州的淮南部分;,⑥刘表占据荆州;⑦刘焉占据益州;⑧孙策占据江东;⑨韩遂、马腾占据凉州;⑩公孙度占据辽东。
(4)曹操统一中原①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在当时的割据者中,曹操对东汉黑暗统治和农民起义威力有较深的认识,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个有远见的人物。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增订本)下》配套题库-章节题库-近代时期中【圣才出品】

10.下列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B.洋务运动起了诱导作用 C.自然经济的解体为其产生提供了条件 D.小农经济破产为其产生提供了劳动力 【答案】A
5 / 7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A.空前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 B.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强敌入侵 C.外国资本主义的枪炮利器是前所未有的 D.面临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不可抗拒的潮流 【答案】D 【解析】李鸿章这句话是在西方列强入侵的背景下提出的,这里的“奇局”指的是资本 主义政府世界的潮流,面对这种“奇局”,李鸿章作为清朝洋务派代表主张向西方学习,开 展“洋务运动”,建千年未有的“奇业”。
6.清政府 1885 年成立海军衙门,担任总理海军事务大臣的是( )。 A.李鸿章 B.丁汝昌 C.奕訢 D.奕譞
3 / 71
圣才电子书
【答案】D
十万种考研 年(光绪十一年)10 月清政府设立海军衙门。醇亲王奕譞
【解析】明朝中后期以来资本主义萌芽的进程被列强的入侵所阻断,并非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产生的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外商企业刺激和洋务运动诱导下产生的。而小农经 济的破产,使得破产后的农村劳动力不得不流向民族工业领域,这就为其提供了劳动力。
11.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A.没有坚决反对西方列强侵略 B.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中国旧的社会生产关系 C.创办的近代企业采用落后的生产方式 D.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破坏 【答案】B 【解析】洋务派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的统治, 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中国的旧的社会生产关系——封建生产关系,导致了欲“自强”而不强 的结局。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增订本)下》配套题库-章节题库-近代时期下【圣才出品】

第11章近代时期下(1901~1919年)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近代最大的一部数学丛书是1898年上海算学书局出版的()。
A.古今算学丛书B.中西算学丛书C.科学丛书D.西学富强丛书【答案】A【解析】1898年上海算学书局出版的“古今算学丛书”收录了从《周髀算经》到《代微积拾级》等中西著作97种,成为我国近代最大的一部数学丛书。
2.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修建的铁路是在()。
A.洋务运动期间B.戊戌变法期间C.清末新政期间D.辛亥革命期间【答案】C【解析】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修建的铁路京张铁路是1905年至1909年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这条铁路是在英国和俄国的激烈争夺之下由中国人自行设计修建的,打破了帝国主义对我国铁路修建的垄断,属于清末新政时期。
3.清末的“预备立宪”与维新派主张的君主立宪的主要区别在于()。
A.维护君主制度B.缓和国内矛盾C.加强君主专制D.引进欧美政体【答案】C【解析】1901年,清政府终于宣布实行“新政”。
之后又推出“预备立宪”。
试图通过法律的变革和“宪政”的允诺最终实现“皇位永固;维新派提倡资产阶级新文化,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
4.1907年10月,梁启超在日本发起成立的立宪团体是()。
A.国民宪政会B.宪政筹备会C.爱国社D.政闻社【答案】D【解析】政闻社是清末立宪运动中成立的一个颇有影响的政治团体。
1907年10月17日,由梁启超、蒋智由、徐佛苏等人在日本发起成立,以配合清政府“预备立宪”。
梁启超等提出“实行国会制度,建立责任政府”等四大政纲。
创办机关刊物《政论》,鼓吹君主立宪。
5.清末“新政”与洋务运动的不同点是()。
A.在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内外危机的背景下开始B.有向西方学习的内容C.统治阶级内部对出台措施存在着严重分歧D.对资本主义发生和发展客观上起了诱导和刺激作用【答案】A【解析】清末“新政”是清政府面临严重内外危机的情况下不得已而实行的,洋务运动是洋务派主动向西方学习维护封建统治的运动。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增订本)下》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增订本)下》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名词解释题1.漕宪帅仓答:漕宪帅仓是宋代官职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的合称。
北宋统一后陆续在各路设四司,即转运使,管理财政兼监察地方管理,简称“漕司”;提点刑狱司,简称“宪司”,主管地方刮法;安抚使,简称“帅司”,管理地方军事;提举常平,简称“仓司”,熙宁初年设置,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
故四司义称“漕宪帅仓”,其设置消除了地方割据的一切基础,使宋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以高度强化。
2.郭守敬答:郭守敬字若思,是元代科学家、数学家和水利学家。
擅长水利和天文历算,曾担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
l276年修订新历法,经4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通行三百六十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
为了纪念他,邢台市将一条主要的街道命名为“郭守敬大街”。
为纪念郭守敬诞辰750周年,国际天文学会以他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
3.庚戍之变答:庚戍之变是指明代嘉靖年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因“贡市”不遂而发动的战争。
该年为庚戌年,故名。
俺答汗为对付瓦剌,更好地统率各部,迫切要求与明贸易。
他向明称臣纳贡,希望扩大和增加交易。
但明廷害怕土木之变重演,加以拒绝,并杀来使。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俺答率军犯大同、宣府,大同总兵仇鸾以重金贿赂俺答,使移寇他塞。
八月,俺答移兵东去,入古北口,杀掠吏民无数,明军一触即溃,俺答长驱入内地,京师震恐。
明世宗朱厚熜急集兵民及四方应举武生守城,并飞檄召诸镇兵勤王。
明援军虽五万余人,但皆怯战,又缺少粮秣。
严嵩也要求诸将坚壁勿战,听凭俺答兵在城外掳掠。
俺答兵自白河渡潞水西北行。
此前,俺答已引兵夺白羊口,以西走塞外,而留余众于京城外,以为疑兵。
但白羊守将扼险防御,俺答不得出,乃复东向南,仍由古北口出塞。
九月初,蒙古兵全部撤退。
4.秘密立储制答:秘密立储制是指清代雍正帝以后皇位继承制度。
清朝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初无定制,至雍正,遂创行秘密立储制。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增订本)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 秦汉时期)【圣才出品】

第4章秦汉时期4.1复习笔记一、秦统一的专制国家的形成(一)秦始皇建立专制统治和巩固统一的活动内容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了全中国,为了统治这个前所未有的大帝国,秦王政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树立了绝对皇权,巩固了统一。
1.建立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秦王政兼采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尊号,宣布自己是统一的专制国家的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他规定皇帝自称曰“朕”,并制定了一套尊君抑臣的朝仪和文书制度。
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显示统一国家最高统治者的无上权威,表示秦的统治将万世一系,长治久安。
2.设立郡县制廷尉李斯主张废除分封,全面地推行郡县制度。
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36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
这些郡完全听命于中央和皇帝,是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
中央集权的制度,从此就确立了。
3.调整行政官制秦始皇把战国时期的官制加以调整和扩充,建成一套适应统一国家需要的新的行政机构。
(1)中央①在中央机构中,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②丞相有左右二员,掌政事;太尉掌军事,不常置;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贰,掌图籍秘书,监察百官。
③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以下,是分掌具体政务的诸卿。
(2)地方①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
②郡设守、尉、监(监御史)。
③县按大小设令或长,领有丞、尉及其他属员。
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和调动。
④县下有乡,乡设三老掌教化,啬夫掌赋税诉讼,游徼掌治安。
⑤乡下有里,是最基层的行政单位。
里有里典,后称里正、里魁。
⑥此外还有司治安、禁盗贼的专门机构,叫做亭,亭有长。
4.完善户籍制度战国后期,秦国建立了以“告奸”为目的的“户籍相伍”制度,以图加强统治。
秦始皇在农民的户籍中增加了年纪和土地占有状况,这利于国家的政治统治,而且也便于征发租赋兵徭。
户籍制度从此成为国家把农民牢牢地固着在土地上进行统治和剥削的依据,成为国家“庶事之所自出”的一项重要制度。
5.建立细密严苛的法律与刑罚制度(1)细密的法律秦律已具备了刑法、诉讼法、民法、军法、行政法、经济法等方面的内容,对农田水利、山林保护、货币流通、市场交易、徭役征发、官吏任免、军爵赏赐、物资账目、军队训练等,都有具体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北宋在统一南方割据势力过程中,特设( )把征南所得的财富统一存放,以 作以后恢复幽云之费。
A.常平仓 B.军械库 C.回洛仓 D.封桩库 【答案】D 【解析】封桩库,是宋代京师用于收缴各割据势力所藏金帛的存储库,每年节余亦存入 此库。传宋太祖曾拟以此库存钱赎回燕云十六州。宋太宗先改名右藏库,太平兴国三年(978) 又改内藏库。南宋孝宗时再置封桩库,分上下二库,收存各种杂税收入,以备急用。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7 章 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时期
一、单项选择题 1.五代十国时期,在钱塘江边修筑海塘的政权是( )。 A.南唐 B.吴 C.吴越 D.南汉 【答案】C 【解析】吴越王钱缪当政时期,曾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又在太湖流域,普造堰 闸,以时蓄洪,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有利于这一地区的农业经济,两浙 百姓都称其为海龙王。
置市舶司,由于万邦交流,通婚,在中国聚居,做官,后来在元时形成了回族。经济交流圈 主要活跃在海上丝绸之路,不像汉唐以陆路丝绸之路为主。航海技术的提高,发明了指南针, 促进了海上贸易。
A.契丹与汉族的民族矛盾尖锐 B.皇帝与汉族官僚谋求妥协 C.境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中原先进政治制度的吸引
4 / 50
圣才电子书
【答案】C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辽太祖掠夺中原的人口,收留因河北战乱的流民,在草原上按照中原风格建立
城敦以安置他们。并且任用韩延徽、韩知古、康默记与卢文进等汉人为佐命功臣。
5.“元祐更化”发生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期?( )
2 / 50
圣才电子书
A.宋神宗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B.宋理宗
C.宋哲宗
D.宋光宗
【答案】C
【解析】元丰八年(1085 年)神宗去世,其子哲宗即位,改元元祐。时哲宗年仅十岁,
由其祖母高太后临朝听政,重用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文彦博等。除教育和科举的部分改
11.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对《诗》、《书》、《周礼》三部古代典籍重新加以注释, 通称( ),以此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
A.《三经新义》 B.《诗注》 C.《书注》 D.《周礼新解》 【答案】A
5 / 5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北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主持完成了对儒家经典《诗》、《书》、《周礼》经义的 重新训释并颁布大下,即有名的《三经新义》。
革内容外,其他新法全部被废除,变法派官员或被贬官或遭流放,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这
在历史上称作“元祐更化”。
6.宋代教育行政最高机构为国子监,京师的学校皆隶属国子监,主要有( )。 ①国子学 ②四门学 ③太学 ④宫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国子监管理的京师学校有国子学、四门学、太学。宫学是宋朝宗室子弟的学校。
12.宋初的土地政策是( )。 A.禁止买卖 B.禁止兼并 C.控制集中 D.不抑兼并 【答案】D 【解析】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宋史・食 货志》),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
13.与汉唐相比,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①经济重心移至江南地区
②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纸币
4.金石学是宋代史学新开拓的领域,我国现存最早的金石学研究的专著是( )。 A.赵明诚的《金石学》 B.欧阳修的《集古录》 C.赵明诚的《集古录》 D.欧阳修的《金石学》 【答案】B 【解析】北宋欧阳修的《集古录》收集了历代古器物和石刻的铭文拓本 400 多种,是 我国现存最早的金石学研究的专著;其他名作还有赵明诚的《金石录》,吕大临的《考古图》。
③对外贸易频繁,转为海路为主 ④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有从地理区域看南方经济已开始超过北方;手工业发达,
交易频繁,不在受制汉唐时坊市规制划分;宋元时代对海外经济贸易更加频繁,宋朝专门设
6 / 5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刻印行的封建法典是( )。 A.《开皇律》 B.《唐律疏议》 C.《宋刑统》 D.《后周刑统》 【答案】C 【解析】宋太祖命人以《后周刑统》为蓝本,编成《宋建隆详定刑统》30 卷,简称《宋 刑统》,这是宋朝第一部正式法律,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刻印行的封建法典。
1 / 5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南宋书院的复起,是由朱熹开始的。他重建白鹿洞书院,亲自到书院讲学,还亲手 制定( )。
A.《九经》 B.《白鹿洞学规》 C.《白鹿洞定则》 D.《书院守规》 【答案】B 【解析】朱熹亲手制定《白鹿洞学规》,对于当时和后世均有重大的影响,是我国教育 史上的一份重要文献。白鹿洞书院的复起对于书院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此后书院设立逐渐 遍于州郡。书院所颁布的教条学规,是指导学生做人治事的最高原则,而白鹿洞书院学规最 具有代表性。
8.王安石变法中,有利于稳定物价与商品交流的措施是( )。 A.均输法 B.市易法 C.青苗法 D.方田均税法 【答案】B 【解析】市易法为宋王安石新法之一。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 缺时再卖出。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 的财政收入。
9.契丹建国后,曾经采取“一国两制”(以国制待契丹,以汉制待汉人),主要是因为 ( )。
7.南宋时期( )取代广州成了最大的外贸基地。 A.泉州 B.明州
3 杭州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D.温州
【答案】A
【解析】南宋政府鼓励外贸,因此对外贸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泉州取代广州成为最大
的外贸基地。临安,温州等地也设有市舶司,负责对外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