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素依赖型肾性高血压治疗方法

合集下载

依伦平在肾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依伦平在肾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依伦平在肾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作者:程震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第23期程震,男,1976年出生,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副主任医师,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博士,中华肾脏病学会会员。

在黎磊石、刘志红两位院士指导下,从事肾脏病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10余年。

联合用药是肾性高血压合适的选择首先,在肾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机制方面,患者普遍存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激活,RAS阻断剂(如厄贝沙坦、贝那普利)可以抑制RAS,有效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是首选的降压药物。

此外,肾病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水钠潴留,因此,应考虑使用利尿剂。

其次,肾性高血压降压达标率很不理想,是公认的难治性高血压类型之一。

因此,不论是按个体化原则,还是按联合用药的原则,肾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联合利尿剂的方案都是较为合适的选择。

肾性高血压患者应用利尿剂分析近年来,利尿剂导致的不良反应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那么,肾性高血压患者能否、如何应用利尿剂?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回顾人们应用利尿剂降压的历史过程。

20世纪50~80年代前半期,以噻嗪系列利尿剂为代表的降压利尿药物曾长期是高血压治疗的一线药物。

80年代后由于钙离子拮抗剂、ACEI抑制剂等广泛使用,同时人们发现利尿剂具有导致低钾血症、糖耐量异常、脂质代谢异常、高尿酸血症等不良反应,利尿剂用于降压明显减少。

多项研究显示,利尿剂对心血管疾病有更佳预防效果。

因此,利尿剂被多种指南列为首选降压药物。

然而目前利尿剂的临床应用仍明显不足,对其不良反应(血糖升高、高尿酸血症、低钾等)的担心是主要原因。

这些不良反应究竟有多大,利弊如何权衡?研究发现,利尿剂的不良反应具有剂量依赖性。

低剂量(12.5 mg/日)噻嗪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可获得满意降压疗效。

依伦平将双氢克尿噻和厄贝沙坦联合应用,强化了降压疗效,抵消了利尿剂对代谢的不良反应,从而实现了更好的靶器官保护,取得“1+1>2”的协同效应。

高血压肾病和肾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健康必备常识】

高血压肾病和肾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健康必备常识】

高血压肾病和肾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文章导读
\n
最近可能高血压肾病和肾性高血压,这种疾病的发病率都非常高,给我们很多人都带
来了很大的影响,高血压这种疾病不光给我们身体带来的影响,还会出现一系列的衍生疾
病相,头晕,头疼,等很多疾病,所以尽快治疗,非常关键,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一下高血压肾病和肾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吧。

1. 讲究治疗原则。

根据标本虚实的具体情况,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或寓攻于补,或寓补于攻,灵活立法,辨证施治。

攻邪以平肝潜阳,活血化瘀,祛痰蠲饮为主;补虚以滋补肝肾,温补脾肾,益气养血为要。

2. 辨证要点在早期多为肝火上炎,肝阳偏亢;在中期由于阳虚阳亢,可逐渐发展为肝肾
阴虚:后期由于阴损及阳,常表现为阴阳两虚。

但其中又有挟痰,挟瘀之分。

高肾素型高血压诊断标准

高肾素型高血压诊断标准

高肾素型高血压诊断标准
一、血压升高
高血压是指血压持续高于正常范围的上限,即收缩压≥140毫米汞柱(mmHg)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mmHg)。

高肾素型高血压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其血压升高的程度通常较高,需要采取特殊的治疗措施。

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是调节血压和血容量平衡的重要生理机制。

当此系统激活时,会导致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升高,从而引起血管收缩、心率增快、水钠潴留等一系列反应,进而导致血压升高。

高肾素型高血压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通常处于激活状态。

三、肾功能受损
高肾素型高血压患者往往存在肾功能受损的情况。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高滤过,进而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功能受损。

此外,肾功能受损也会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正常功能,进一步加重高血压。

四、注意事项
在诊断高肾素型高血压时,需要注意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压升高、肾功能受损等情况。

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血管性高血压等都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和肾功能受损,需要在诊断时加以鉴别。

此外,还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如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等指标。

总之,高肾素型高血压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诊断需要结合血压升高、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肾功能受损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注意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压升高和肾功能受损,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肾病内科肾上腺素性高血压的治疗

肾病内科肾上腺素性高血压的治疗

肾病内科肾上腺素性高血压的治疗肾上腺素性高血压是一种由于肾上腺素分泌异常导致的高血压病症。

肾病内科在治疗肾上腺素性高血压时,需要综合考虑病情和患者个体差异,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控制血压、维持肾功能稳定的目标。

一、药物治疗1. 选择适当的降压药物:对于肾上腺素性高血压患者,首先应该选择能有效降低血压的降压药物。

常见的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利尿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

2. 考虑使用α受体阻滞剂:因为肾上腺素性高血压患者肾上腺素分泌异常,过多的肾上腺素会刺激α受体,导致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

因此,使用α受体阻滞剂可以起到减少肾上腺素作用、扩张血管的效果,有助于降低血压。

3. 考虑使用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可通过阻断β受体,减少肾上腺素对心脏和血管的作用,进而降低血压。

尤其适用于伴有心血管并发症的患者。

4. 考虑使用抗凝药物:肾上腺素性高血压患者往往存在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在合适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以预防血栓的形成。

二、手术治疗1. 肾上腺素瘤切除手术:对于肾上腺素性高血压的病因是肾上腺素瘤的患者,手术切除是一种常规的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能够有效去除肾上腺素瘤,降低体内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从而达到降压的效果。

2. 水剖术:对于难以手术切除的肾上腺素瘤患者以及无法手术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水剖术。

水剖术是通过插入导管,将药物直接注入肾上腺素瘤部位,以达到降低肾上腺素分泌、降压的效果。

三、膳食调理1. 限制盐摄入:高盐饮食会导致体内钠离子增加,从而使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

因此,肾上腺素性高血压患者应限制食盐的摄入。

2. 增加膳食中的镁含量:镁能够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降低血压。

患者可通过增加食用豆类、坚果等富含镁的食物来达到提高镁摄入量的目的。

3. 保持适当的体重:体重过重会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进而导致血压升高。

因此,患者应合理控制饮食,保持适当的体重,有助于控制血压。

肾性高血压

肾性高血压

定义



1、由于肾脏实质性病变和肾动脉病变引 起的血压升高,在症状性高血压中称为 肾性高血压; 2、按解剖部位可分为:肾实质性和肾血 管; 3、按其发病机制可分为:容量依赖型高 血压和肾素依赖型高血压二种。
肾实质性高血压

主要是由各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 病肾病、慢性肾盂肾炎、结缔组织疾病、 多囊肾等肾实质性疾病引起,与同等水 平的原发性高血压相比,其药物疗效较 差,眼底病变更重,心血管并发症多, 易进展为恶性高血压。肾实质性高血压 又将反过来危害肾脏,明显加重肾实质 损伤过程,形成恶性循环。
血管性



1、药物:首选CCB(较少引起肾功能损 害) 2、手术:肾切除、肾血管重建及自体肾 移植 3、放射介入: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型术 (PTRA)、肾动脉支架植入术
实质性高血压


治疗原则:早期及时、注意水钠平衡、 降压药一种到多种,剂量逐渐增大、达 到靶目标值 用药原则:首选ACEI及ARB,慎用а受体 阻滞剂,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以ACEI、 CCB、BB和利尿剂为主
肾性高血压(renal hypertension )
背景



1、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高血压的发病 率逐年升高,我国发病率约为13.6%; 2、肾性高血压分肾实质性高血压、血管 性高血压、内分泌性高血压,其中以肾 实质性高血压最常见(约占高血压的 5%-10%); 3、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时,8090%的患者出现高血压。
肾实质性高血压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高血压发病率主要取 决于原发病:肾小动脉硬化和糖尿病肾 病几乎100%;多囊肾和慢性小管间质性 肾炎为60-70%;慢性肾小球肾炎为1580%,且依病理类型不同而有区别,其 中局灶性节段性硬化子性肾小球肾炎和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高,其次为膜性 肾病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 变型最低。

肾病内科肾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肾病内科肾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肾病内科肾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肾性高血压是一种由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通常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有关。

这种形式的高血压一旦发生,常常变得难以控制,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肾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第一,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肾性高血压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不同的药物。

例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可以减轻血管紧张素对血管的收缩作用,降低血压。

利尿剂可以增加尿液排出,减少体内液体潴留,从而降低血压。

钙通道阻滞剂可以阻断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减轻血管收缩,降低血压。

此外,β受体阻滞剂和α受体阻断剂等药物也可以用于治疗肾性高血压。

患者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药物,并定期进行血压监测。

第二,控制饮食。

饮食控制对于肾性高血压患者非常重要。

患者应该减少高盐、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此外,适量摄入富含钙、镁和钾的食物,如牛奶、豆类和蔬菜,可以有益于降低血压。

同时,减少酒精和咖啡因的摄入也是必要的。

第三,减轻体重。

肥胖是肾性高血压的一个主要风险因素。

减轻体重可以降低血压,减少对肾脏的负担。

患者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度的运动来减轻体重。

此外,合理的规划饮食和运动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

第四,积极治疗肾脏疾病。

肾性高血压通常与肾脏疾病相关,因此,积极治疗肾脏疾病是改善高血压的关键。

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病情,医生可能采用药物治疗、净化疗法(如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或肾移植等方法来治疗肾脏疾病。

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进行规范的治疗。

总之,肾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对于控制血压、减轻肾脏负担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

通过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减轻体重和积极治疗肾脏疾病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肾性高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为靶点的高血压治疗新方法

以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为靶点的高血压治疗新方法

以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为靶点的高血压治疗新方法蔡晓娜;屈百鸣【摘要】高血压是全球共同的健康问题。

虽然近年来降压治疗取得了可喜进展,但血压控制达标率不尽如人意,有必要积极寻找更有效的抗高血压新方法。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是参与高血压发病及维持不可或缺的环节。

现就RAAS的新药和新治疗方法做一综述,包括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剂、肾胺酶、肾素(原)受体、肾脏去神经支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等。

【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5页(P63-67)【关键词】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新方法;综述【作者】蔡晓娜;屈百鸣【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 310053;浙江省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R255.3作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高血压是造成心血管疾病和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

尽管近三十年来降压治疗取得了很大进步,仍有15%~20%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不能从中获益[1]。

因此,必须积极寻找更有效的抗高血压新方法,以进一步降低高血压引起的危害。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由一系列酶、肽类、激素及其受体所组成,在血压稳态、体液平衡、心血管发育和重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更是参与高血压发病及维持不可或缺的环节。

现有的临床常用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R)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都以它为靶点。

近年来与RAAS相关的各类新药和新治疗方法的研发,为抗高血压治疗提供了新手段,现简要综述如下。

肾素是RAAS链起始的特异性限速酶,它的作用底物是血管紧张素原(angio tensinogen,AngG),作用有高度特异性。

肾素裂解血管紧张素原释放血管紧张素Ⅰ(angitensin,AngⅠ),产物再经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 rting enzym e,ACE)作用生成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

高血压可根据肾素水平用药

高血压可根据肾素水平用药

高血压可根据肾素水平用药作者:陈金伟来源:《家庭医学》2016年第01期高血压的发生与神经、内分泌、心血管、肾脏等组织器官有关,但确切机理未明。

研究发现,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其中源自肾脏球囊细胞、胃促胰酶、组织蛋白酶等组织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是最重要的活性成分,其主要作用是通过与受体结合使血管收缩、醛固酮分泌增加、水钠潴留和增强交感神经活性,最终升高血压。

此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和醛固酮还是组织生长刺激因子,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靶器官组织的重构、并发症的出现等诸多环节都起重要作用。

因此,Lanagh根据血中肾素水平和尿醛固酮高低,把高血压分为高肾素低血容量型、低肾素高血容量型、正常肾素正常血容量型三型。

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有不同的特点,需要采用不同的用药方法。

高肾素型高血压包括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如恶性高血压、肾素分泌瘤、口服避孕药等)、非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同上述疾病伴钾丢失)。

本型的病理生化特点是交感张力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多,外周小动脉强烈收缩,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损害早且严重,常合并冠心病、肾动脉硬化、急性脑血管病变等,预后差。

临床症状可有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出血、脑梗塞;尿少、无尿、浮肿等。

除此之外,本型因血容量不足,血液粘稠度高,组织器官供血减少,可诱发肾素分泌增多,病情恶化。

用药上宜选用β-受体阻滞剂,代表药普萘洛尔(心得安)。

本药可阻断心脏β-受体使心输出量减少;阻断肾脏β-受体抑制肾素释放;阻断中枢β-受体使兴奋性神经元活动减弱;阻断突触前膜β-受体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使血压下降。

对本型高血压伴冠心病、脑血管病及夹层动脉瘤者尤其适宜。

成人口服10~20毫克/次,3次/天;或用3~5毫克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毫升中静脉点滴。

不良反应可有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眩晕、乏力、嗜睡、腹胀、关节痛等,偶有皮疹。

心动过缓、运动员慎用;心衰禁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肾素依赖型肾性高血压治疗方法
导语:肾素依赖型肾性高血压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而且这种疾病近年来的发病率日益升高,可能是由于人们的自己增加,工作节奏变快,加之人们对自
肾素依赖型肾性高血压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而且这种疾病近年来的发病率日益升高,可能是由于人们的自己增加,工作节奏变快,加之人们对自己的身体没有得到一个更好的保护,使这种疾病近年来的发病率非常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肾素依赖型肾性高血压治疗方法吧。

1、偏高的患者应该少吃或不吃动物内脏、蛋黄等胆固醇含量极高的食物,控制饮食中的胆固醇摄入(每天少于300毫克)。

2、偏高的患者少吃肥肉和荤油,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

3、偏高的患者多吃蔬菜水果和菌藻类食物。

因为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胆固醇的排泄。

4、的患者可在日常饮食中与豆油、花生油等植物油搭配食用。

因为橄榄油、茶油、玉米油和菜子油中含有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作用。

5. 饮食清淡,包括低脂、低糖、低盐。

低脂包括两点,其一不吃肥肉、动物的皮;其二不吃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和无鳞鱼类,包括蟹黄、虾脑、鳗鱼、乌贼等。

低糖包括控制米饭和高糖食品,因为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超过人体的消耗,多余的部分将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转化为甘油三酯。

由于晚饭后消耗较少,故更需控制主食。

低盐即严格控制有形和无形的盐分摄入,人体对盐分的生理需求一天为5克左右,而国人的平均摄入量大大超标。

高脂血症患者除菜肴应吃得清淡外,还需忌食酱瓜、松花蛋、腌肉等高盐食物。

一般中华小号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