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基础类型及构造精品
常见的基础形式介绍

常见的基础形式介绍
一、箱型基础适用范围:适用于软弱地基上的高层、重型或对不均匀沉降有严格要求的建筑物。
箱型基础是由钢筋混凝土的底板、顶板、外墙和内隔墙组成的有一定高度的整体空间结构.与筏形基础相比,箱型基础有更大的抗弯刚度,只能产生大
础阀板刚度无限大不考虑柱底弯矩作用)进行内力分析。
四、条形基础简介及适用范围:条形基础简介:是指基础长度远远大于宽度的一种基础形式。
按上部结构分为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
基础的长度大于或等于
10倍基础的宽度。
条形基础的特点是,布置在一条轴线上且与两条以上轴线相交,有时也和独立基础相连,但截面尺寸与配筋不尽相同。
另外横向配筋为主要受力钢筋,纵向配筋为次要受力钢筋或者是分布钢筋。
主要受力钢筋布置在下面。
适用范围:无筋扩展基础适用于多层民用建筑和轻型厂房。
无筋扩展基础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较低,因此必须控制基础内的拉应力和剪应力。
结构设计时可以通过控制材。
基础结构形式

基础结构形式一、基础得分类基础分为浅基础与深基础两种类型。
浅基础一般指基础埋深3-5m,或者基础埋深小于基础宽度得基础,且只需排水,挖槽等普通施工即可建造得基础。
其基础竖向尺寸与其平面尺寸相当,侧面摩擦力对基础承载力得影响可忽略不计。
浅基础根据结构形式可分为扩展基础、联合基础、柱下条形基础、柱下交叉条形基础、筏型基础、箱型基础与壳体基础。
深基础就是埋深较大,以下部坚实土层或岩层作为持力层得基础,其作用就是把所承受得荷载相对集中地传递到地基得深层,而不像浅基础那样,就是通过基础底面把所承受得荷载扩散分布于地基得浅层。
因此,当建筑场地得浅层土质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与变形得要求,而又不适宜采用地基处理措施时,就要考虑采用深基础方案了。
深基础有桩基础、墩基础、地下连续墙、沉井与沉箱等几种类型。
二、浅基础类型1、按基础刚度分类(1)刚性基础刚性基础就是由砖、石、素混凝土或灰土等材料做成得基础。
(2)扩展基础图1 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当刚性基础不能满足力学要求时,可以做成钢筋混凝土基础,称为扩展基础。
柱下扩展基础与墙下扩展基础一般做成锥形与台阶形。
对于墙下扩展基础,当地基不均匀时,还要考虑墙体纵向弯曲得影响。
这种情况下,为了增加基础得整体性与加强基础纵向抗弯能力,墙下扩展基础可采用有肋得基础形式。
2、按构造分类浅基础按构造类型可分为四种:(1)独立基础:在建筑中,柱得基础一般都就是独立基础。
(2)条形基础:墙得基础通常连续设置成长条形,称为条形基础。
(3)筏板基础与箱形基础:当柱子或墙传来得荷载很大,地基土较软弱,用单独墙下条形基础与柱下独立基础统称为扩展基础。
扩展基础得左右就是把墙或柱下得荷载侧向扩展到土中,使之满足地基承载力得要求,扩展基础包括无筋扩展基础与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3、各浅基础形式介绍(1)墙下条形基础1)刚性条形基础:就是墙基础中常见得形式,通常用砖或毛石砌筑。
为保证基础得耐久性,砖得强度等级不能太低,在严寒地区宜用毛石;毛石需用未风化得硬质岩石。
建筑工程构造-基础、地下室构造

2 基础和地下室构造一、地基基础的基本概念基 础上部结构地 基地基(subgrade,foundation soils):建筑物的全部荷载都由它下面的地层来承担,受建筑物影响的那一部分地层就称为地基。
基础:建筑物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结构(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基础埋置深度基础的埋置深度是指基础的底面至室外设计地面的距离。
p实质:选择合适的持力层。
p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持力层的情况;建筑物的结构、使用功能;建筑结构及环境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基冻融条件。
墙下条形基础柱下独立基础由砖、毛石、砼、毛石砼、灰土、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无需配置钢筋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俗称“刚性基础砖:强度等级不低于MU10。
砂浆:不低于M5。
在地下水位以下或当地基土潮湿时,应采用水泥砂浆砌筑。
适用于6层及6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和砖墙承重的厂房。
(1)砖基础(2)毛石基础毛石是指未经加工凿平的石料。
应采用未风化的硬质岩石,禁用风化毛石。
(3)灰土基础石灰和土料按体积比3:7或2:8拌和均匀,在基槽内分层夯实(每层虚铺220~250mm,夯实至150mm)。
毛石基础灰土基础(4)三合土基础由石灰、砂、骨料(矿渣、碎砖、碎石)加水混合而成。
体积比1:2:4或1:3:6。
用于4层和4层以下的民用房屋。
(5)砼基础C15。
抗压强度、耐久性、抗冻性较好。
毛石砼基础:在砼基础中埋入体积占25%~30%的毛石,石块尺寸不宜超过300mm。
可节省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
Ø适用:上部结构荷载大、地质条件差及承受水平力和力矩时采用。
Ø在墙或柱之下设置的水平截面向下扩大的钢筋混凝土基础。
2)钢筋砼扩展基础(简称扩展基础)Ø形式:ü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用于柱基、烟囱、水塔等。
ü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分带肋与不带肋两种。
(a)(b)图2-3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a)无肋的; (b)有肋的底板肋垫层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a)阶梯形基础; (b)锥形基础;(c)杯口基础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a)无肋的; (b)有肋的柱下条形基础支撑同一方向(或同一轴线)上若干根柱的长条形连续基础。
第八章建筑基础基本知识

第八章建筑基础基本知识建筑基础是建筑工程中最基本的部分,它是建筑物的基础,承载着整个建筑物的重量。
建筑基础的设计和施工对于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建筑基础的基本知识,包括建筑基础的种类、设计原则、施工工艺等方面。
一、建筑基础的种类建筑基础的种类主要包括浅基础和深基础两种。
1.浅基础浅基础是指基础埋深小于等于基础宽度的基础。
常见的浅基础有筏式基础、板式基础、带式基础、隔离基础等。
筏式基础是指基础底部为一整块混凝土板,它能够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荷载均匀分布到地基上。
板式基础是指基础底部为一系列相互连接的混凝土板,它能够承受建筑物的部分荷载,并将荷载均匀分布到地基上。
带式基础是指基础底部为一条混凝土带,它能够承受建筑物的部分荷载,并将荷载均匀分布到地基上。
隔离基础是指基础底部为一系列相互独立的混凝土块,它能够承受建筑物的部分荷载,并将荷载均匀分布到地基上。
2.深基础深基础是指基础埋深大于基础宽度的基础。
常见的深基础有桩基础、墙式基础、箱式基础等。
桩基础是指将混凝土桩或钢筋混凝土桩打入地下,通过桩与土壤的摩擦力或桩的端阻力来承受建筑物的荷载。
墙式基础是指将混凝土墙体埋入地下,通过墙体与土壤的摩擦力来承受建筑物的荷载。
箱式基础是指将混凝土箱体埋入地下,通过箱体与土壤的摩擦力来承受建筑物的荷载。
二、建筑基础的设计原则建筑基础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选址建筑基础的选址应考虑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土壤承载力等因素,选择地质条件良好、地下水位较低、土壤承载力较高的地点。
2.合理布局建筑基础的布局应考虑建筑物的荷载分布情况,采用合理的基础形式和尺寸,使荷载能够均匀分布到地基上。
3.合理设计建筑基础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地质条件、土壤承载力等因素进行合理计算,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建筑基础的施工工艺建筑基础的施工工艺包括基础开挖、基础处理、基础浇筑等环节。
1.基础开挖基础开挖是指将建筑基础所在的土壤挖掉,使基础能够埋入地下。
浅谈基础的类型和构造

底面标高:按埋深确定; 顶面标高:不高于地面和最低水位。 基础厚度=顶面标高-底面标高 一般大中型桥墩、台砼基础厚度1.0~2.0m。
剖面形式:矩形或台阶形。 基础较厚(>1m),成台阶形状; 基础悬出总长度(包括襟边和台阶 宽度之和):由刚性角确定。 刚性角: 墩、台底截面边缘至基础 边缘与垂线间的最大夹角θmax
项目3
浅基础施工
浅基础的类型与构造
1 常用类型及使用条件
天然地基浅基础的分类
刚性基础
柔性基础
刚性基础
刚性基础是指用混凝土、粗石料和片石 等材料组成。
刚性基础的特点是稳定性好,施工简便, 能承受较大的载荷。但自重大,需要特 定的地基。
柔性基础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系指柱下钢筋混凝 土独立基础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具 有结构强度高、抗冻性好耐久性高等优点。 这类基础常用于荷载较大或地基土质软弱的 情况。
砖石砌体M5以下砂浆: θmax≤30º 砖石砌体M5以下砂浆: θmax≤35º 素混凝土: θmax≤40º
a/2 l/2 d b h
H
c1
α
c2
c3
t1 t2 t3
ti一般取 0.5~1.0m
三、地基承载力验算
验算内容:持力层强度验算、软弱下卧层验算、地 基容许承载力验算。 1、持力层强度验算
刚性基础与柔性基础的区别: 刚性基础:抗压强度大而抗弯、抗剪 强度小的材料做基础(受刚性角的限制)。 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好、压缩性较小的中小 形民用建筑. 柔性基础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差、上部 荷载较大、设有地下室且基础埋深较大的 建筑.
浅基础的构造
刚性扩大基础
建筑设计知识:建筑基础有哪些类型

建筑设计知识:建筑基础有哪些类型建筑基础有哪些类型?从基础的材料及受力来划分,可分为刚性基础(指用砖、灰土、混凝土、三合土等抗压强度大、而抗拉强度小的刚性材料做成的基础)、柔性基础(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抗压、抗拉强度均较大的基础)。
从基础的构造型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基础的构造特点。
(一)刚性基础由于刚性材料的特点,这种基础只适合于受压而不适合承受弯矩、拉拉力和剪力,因此基础剖面尺寸必须满足刚性条件的要求。
一般砖混结构房屋的基础常采用刚性基础。
1.砖基础用做基础的砖,可采用页岩烧结砖,其强度等级一般在MU10以上,砂浆强度等级一般不低于M5。
基础墙的下部要做成阶梯形,以使上部的荷载能均匀地传到地基上。
阶梯放大的部分一般叫做大放脚。
砖基础施工简便,适应面广。
为了节省大放脚的材料,可在砖基础下部做灰土垫层。
2.毛石基础一般采用未经雕琢成形的石块,不小于M5砂浆砌筑。
毛石形状不规则,一般应搭板满槽砌筑。
毛石基础厚度和台阶高度均不小于100mm,当台阶多于两阶时,每个台阶伸出宽度不宜大于150mm。
为便于砌筑上部砖墙,可在毛石基础的顶面浇铺一层60mm厚、C10的混凝土找平层。
毛石基础的优点是可以就地取材,但整体性欠佳,故有震动的房屋很少采用。
3.毛石混凝土基础为了节约水泥用量,对于体积较大的混凝土基础,可以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入20%~30%的毛石,这种基础叫毛石混凝土基础。
毛石的尺寸不宜超过300mm。
当基础埋深较大时,也可用毛石混凝土作成台阶形,每阶宽度不应小于400mm。
如果地下水对普通水泥有侵蚀作用时,应采用矿渣水泥或火山灰水泥拌制混凝土。
(二)柔性基础柔性基础柔性基础柔性基础柔性基础一般指钢筋混凝土基础。
这种基础的做法需在基础底板下均匀浇筑一层素混凝土垫层,目的是保证基础钢筋和地基之间有足够的距离,以免钢筋锈蚀,而且还可以作为绑扎钢筋的工作面。
常见基础类型

常见基础类型和构造一.浅基础一) 扩展基础1.无筋扩展基础2.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二) 柱下条形基础三) 柱下交叉条形基础四) 筏形基础五) 箱形基础六) 壳体基础二.深基础一) 桩基础二) 沉井基础一.浅基础按结构形式分为:扩展基础、联合基础、柱下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和壳体基础等。
一) 扩展基础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独立基础。
分无筋和钢筋两种。
1.无筋扩展基础定义:无筋扩展基础指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刚性材料组成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特点:抗压强度高,抗拉、抗剪强度低。
组成:可由两种材料叠合组成,如上层砖砌体下层混凝土。
适用:多层民用建筑和轻型厂房。
(1)砖基础定义:采用砖砌体材料砌筑而成。
要求:首层室内地面以下采用水泥砂浆砌筑(即±0.000标高以下);底面以下一般设垫层,垫层多为素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
砌筑方式:等高式(两皮一收式),不等高式(二一间隔收)两皮一收式:每层台阶为2皮砖高度120mm挑出1/4砖长(即60mm)二一间隔收式:台阶面宽为1/4砖从底层起一层高度为2皮砖(120mm)其上一层的高度为1皮砖(60mm)以上以依次类推,间隔选用相同的高度尺寸(2)灰土或三合土基础灰土基础:定义:用一定比例的石灰与土,在最佳含水量情况下,充分拌和,分层铺筑夯实或压实面成的基础。
材料要求:石灰:新鲜的块灰或生石灰粉。
使用前经过1-2d的充分熟化并过筛,粒径不大于5mm。
土料:优先采用基槽中挖出的粉质粘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使用前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
配合比:石灰与土的体积比一般为2:8或3:7。
施工要求:一步灰土,每层虚铺厚度200-250mm,夯至100-150mm后再铺上一层。
可铺2-3步,即厚度300或450mm。
三合土:定义:由石灰、砂和骨料(矿渣、碎砖或碎石)按体积比1:2:4或1:3:6加水泥混合而成。
厚度:不应小于300mm。
地基与基础的类型和构造PPT课件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4
化学注浆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5
水泥土搅拌桩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6
润扬大桥冻结法施工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7
二. 基础的埋置深度
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称为基 础的埋置深度,简称基础的埋深,如图2-2所示 。埋深大于等于5m为深基础,小于5m为浅基础。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5
砖基础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6
混凝土基础\毛石混凝土基础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7
图2-4 柔性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8
柔性基础可以做薄、标高可以浅一些
H H
差别 好大 呀!
精选2021最新课件
柔性基础 埋深浅、厚度小
29
(二).按基础的构造形式分类
1.独立基础 独立基础呈柱墩形,有台阶形、锥形、杯形、折
度高而抗拉、剪强度低)制成的基础,如图2-3所示 ,主要有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毛石混凝 土基础等。
2.柔性基础:指通过向侧边扩展成一定的底面积,能起 到应力扩散的作用的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墙下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如图2-4所示。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4
(a)
(b)
(c)
(d)
图2-3精选刚202性1最基新课础件
扩大,它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 并把这些荷载连同本身的重量一起 传到地基上 ,如图所示。
精选2021最新课件
3
防潮层 (按要求设置)
室内标高
室外标高
基顶标高
上
部
结
构
基础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