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对比研究 替换与重复共63页
汉英对比论文

汉英对比论文替换与重复摘要:替换与重复是汉英两种语言都很常见的现象.本文讨论汉英翻译中词语的替换与重复。
这是因为替换与重复在英语中是实现语篇衔接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英语里语篇衔接是依靠代词、近义词替换和省略句的使用。
英语中替换与重复只是一种强调式的修辞手段。
由于汉英在重复上的这些差异.翻译中就必须区别对待。
关键字:替换重复一般说来,除非有意强调或出于修辞的需要,英语总的倾向是尽量避免重复。
在能明确表达意思的前提下,英语宜尽量采用替代、省略或变换等方法来避免无意图的重复。
这样不仅能使行文简洁、有力,而且比较符合英语民族的语言心理习惯。
潘文国根据韩礼德对词汇手段的分类对汉语进行了重新分类:(1)使用同一词语称为“重复”;(2)使用代词或者近义词统称为“替换”。
这种新的划分反映了汉语和英语语篇衔接上的差异,那就是汉语倾向于用重复手段。
而英语则倾向于用替换。
替代被认为是为了避免重复而采用的一种手段。
一、替换用替换的形式来代替句中或上文已出现过的词语或内容这是用英语说话或写作的一项重要原则。
替代的形式主要有:1.名词性替换(1)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Ours is no longer a nation subject to insult and humiliation.(2)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 is not so easy as that from English into French.英译汉不如英译法容易。
(3)A chemical change is one in which the structure of particles is changed and a new substance is formed.化学变化是改变粒子结构、形成新物质的一种变化。
2.动词性替换(1)Y ou don’t want to lag behind.Neither does she.你不愿意落后,她也不愿意落后。
汉英语言对比 第十讲 替换与重复

2)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鲁迅《呐喊》自序)Silence! (鲁迅《呐喊》自序)Silence! Silence! Unless we burst out, we shall perish in this silence. 3)We have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我们必须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关于“衔接” 关于“衔接”
七项标准中, 衔接” 七项标准中,“衔接”和“连贯”是最重要的, 连贯”是最重要的, 因为这是实现其它标准的基本手段。 衔接是语篇特征的重要内容, 衔接是语篇特征的重要内容, 它是一个语义 概念, 概念,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 衔接是将语篇不同部分联系在一起的语法、 词汇和其它手段的统称 。
译例举偶
1.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 制订规划。
In everything we do we must proceed from this reality, and all planning must be consistent with it.
2.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走社会主义道路, 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 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 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 裕。……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 裕。……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 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
3)省略法:省略相同的词来避免重复。如:
I like strong tea. I suppose weak (tea) is better for you. They are not known to retreat. They never have (retreated) and never will (retreat). A: Would you like to go with me? B: Yes, I'd like to (go).
英汉修辞对比_修辞“重复”在英汉口译中的应用研究

英汉修辞对比_修辞“重复”在英汉口译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重复”是英汉口译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和得力的翻译工具,文章从英汉两种语言的自身差别入手,分析重复的理论依据,着重阐述如何运用重复的方法解决顺译中的语义衔接和表达不清等口译问题。
关键词:重复;口译;顺译;语义翻译策略;功能对等翻译策略一、引言口译(“Interpret”一词来自拉丁语,表示to explain)作为翻译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人类在跨文化、跨民族交往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的语言交际工具”[1],在各种交际场合屡见不鲜。
它是指用口头表达的形式,即时、准确地在不同语言间实现意义转换和重新表达的交际行为。
口译现场的即时性特点十分突出,且等待翻译的信息源源不断地涌来,译员要边听、边记、边说,其中同声传译则要求译员听和说几乎同步进行。
口译时,译员为节省时间和缓解翻译压力,会尽量不变动原句的语序,用顺句驱动的方法(简称顺译:syntactic linearity),把听到的信息按意群进行句子分切。
顺译在“及时储存信息和实际调整语序上最省时省力,也是在词序差异较大的语言组合间传译的显著策略”[2]。
原信息被断成若干意群或概念单位,这样做是为了方便理解和记忆,然后再连接起来,进行翻译处理。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笔译的断句一般比较自然,口译断句往往不够自然,需要进行一些修补才能比较自然地衔接,才能准确传达原文的思想和情感”[3]。
原因是口译由于受制于时间和听到话语的顺序,断句后往往会产生许多语义衔接问题。
常用的口译衔接方法有转换、重复、增补、省略、反说和归纳等,本文认为重复作为口译的一种重要手段,除了处理信息及时和缓解译员压力方面外,更能较好地解决口译采用顺译后出现的语言连贯问题和表达不清问题,并探讨其理论依据和实际运用策略。
二、口译中运用重复的理论依据修辞“重复”(repetition)存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但结构上,英语和汉语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性。
具体表现在英语注重外在形式衔接的形合(hypotaxis);汉语注重内在意义连贯的意合(parataxis)[4]。
最新英汉对比研究-替换与重复精品文档

• 我们村过去有3000人口。旧社会里死的死,逃的逃。
• 哈利德放下烟斗,两手交叉着放在脖子后面,转过头去看窗子。
Halliday put his pipe down,crossed his hands behind his neck ,and turned his face towards the window.(“The Apple Tree”)
• 1)However, we actually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much faster than we do our mother tongue.
• 然而,事实上我们学习一门外语比学习母语快得多。 • 2)…in other words, you were studying the language all day long! You did this for
five years,… • 换句话说,你整天在学习语言,你这样学习已经五年了。 • 3)You should help him since you have promised to do so. • 你答应了要帮助他就应当帮助他
• 4)你晚上不想去电影院,我也不想去。 • You don`t want to go to the cinema tonight, neither do I. • 5)我喜欢读小说,他也喜欢读小说。 • I like reading novels, so does he. • 6)---狗正在抓门。 ---是的,总是抓门。 • ---The dog is scratching the door. ---Yes,he always does it /does that. • 7)---玛丽要去参加竞赛。---简也要参加竞赛。 • ---Mary will enter the competition. ---So will Joan . • 8)你要求我离开我就离开了。 • You ask me to leave , and so I did.
英译汉替换与重复

19
One cannot learn to produce a sound from an explanation only, or get a correct idea of a flavor from a description: a sound must be heard, a color seen, a flavor tasted, an odor inhaled. 人不能只从讲解中学会发音,也不能光靠描述而 体会某种滋味。声音必须耳闻,颜色必须眼见, 滋味必须口尝,气味必须吸入。
替换与重复
Substitutive vs. Reiterative
除非修辞的需要,英语一般要避免重复
Never use the same word or write the same thing twice in a sentence unless you are repeating intentionally for emphasis or for clarity.
7
汉语则通过重复强化行文的语气和修辞, 使语言生动有力。 英语宜采用替代、省略、变换等避免重复, 使行文简洁、有力,符合英语民族心理习 惯。
8
一、替代 1 名词性替代 英译汉不如英译法那么容易。 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 is not so easy as that from English into French.
11
3 分句性替代
中华民族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 只是在近代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帝国 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 The Chinese have always been a great, courageous and industrious nation; it is only in modern times that they have fallen behind, which was due entirely to oppression and exploitation by foreign imperialism and domestic reactionary governments.
替换与重复的对比

省略(omission)
• 省略和替代一样,也是避免重复的手段,语 言学称为“零位替代”(zero-substitution)。 英语常省略已经出现的词,而汉语则重复这 些词语。
阅读训练人的眼睛,说话训练人的口齿,写作训练 人的思维。 Reading exercises one’s eye’s; speaking, one’s tongue; while writing one’s mind. (F.Bacon)
你不愿意落后,她也不愿意落后。
You don’t want to lag behind. Neither does she.
The
Americans are reducing their defence expenditure this year. I wonder if the Russians will do so.
– 2)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 中灭亡。(鲁迅《呐喊》自序) Silence! Silence! Unless we burst out, we shall perish in this silence. – 3)We have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我们必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一个人的工作,究竟是三分成绩七分错误,还是 七分成绩三分错误,必须有个根本的估价。 We must have a fundamental evaluation of a person’s work and establish whether his achievements amount to 30 percent and his mistakes to 70 percent, or vice versa.
英汉对比研究(2)

英译汉时,这种“化虚为实”可以添文采,增加译文的可读性; 汉译英时,“化实为虚”可以化症结、消梗滞,提高转换的可译性。 他这一阵心头如同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老是宁静不下来。 His mind was in a turmoil these days and he was quite unable to think straight.
二、英语有丰富的词义虚化手段,也大大方便了抽象表达法的使用。
前缀:trans- 跨,multi- 多,retro-后,
ultra-超
后缀:-ity 表示性质、状态、程度。 calamity, purity, humanity, gravity -tion 表示动作、状态、结果。 occupation, decor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realization
Both we and the Chinese approached that first opening toward each other with caution, uncertainty, even trepidation. 我们和中国人双方都是怀着谨慎、不安甚至是惶恐的心情来互相探讨 这初次的接触的。 What they wanted most was an end of uncertainties. 那时他们最渴望的就是结束这摇摆不定的局面。
敬辞用来褒扬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人、事物或行为,以表示恭敬,如:
令尊 your father 尊夫人 your wife 惠顾 your patronage
奉告 Inform
光临 your presence 府上 your home 久违 I haven’t seen you for ages.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中替换与重复的对比分析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中替换与重复的对比分析作者:丁小芝来源:《学习导刊》2014年第01期摘要:语篇衔接作为语篇重要的组成部分,逐渐应用到翻译的研究。
连淑能教授在《英汉对比研究》中,对中英衔接手段中的替换和重复进行了详尽的对比。
本文基于前人关于衔接理论的研究上,尝试着以连淑能教授关于语篇衔接中的替代和重复两方面的研究为出发点,对沈从文先生的散文《鸭巢围的夜》以及其英译文中英汉衔接手段的使用进行定性分析,以了解英汉语篇在衔接手段—替换和重复上的使用情况,并探讨了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根据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的差异,处理翻译中语篇衔接的问题。
关键字:衔接理论;替换;重复;《鸭巢围的夜》;翻译一引言语篇衔接理论的建立,以韩礼德和哈桑1976年的著作《英语中的衔接》为标志,对语篇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胡壮麟(1995)、朱永生(2001)、张德禄(2001)等学者都对衔接理论进行了补充研究。
而目前,仅有少数学者将英汉语篇衔接理论应用于翻译语篇分析,如左岩(1995),对比分析了《背影》及其英译文的部分语篇衔接手段;彭明强(2008),主要从形合与意合角度,谈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差异及翻译策略;宋燕(2012)以《想北平》汉英两个版本为例,对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的对比,进行实证研究。
他们的尝试证明了将语篇衔接理论分析引入翻译研究的可能性,也给英汉语篇对比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鸭巢围的夜》是沈从文《湘西散记》中的名篇,体现了沈先生散文创作的特点及最高成就。
该散文基于沈先生1934年回家探亲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不仅描写了鸭巢围冬天漫长寒冷、美丽迷人的夜,更是通过对水手和吊脚楼妇女等人物细腻深入描写,集中表达了沈先生对湘西世界的思考和感情。
“汉语文学英译巨匠”杨宪益和戴乃迭(Gladys Yang),较为成功地翻译了该散文。
译文文字优美、地道,较好地再现了原文的风貌。
本文试图对《鸭巢围的夜》及其英译文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角度,拟从Halliday衔接理论出发,着重采用连淑能教授对英汉语篇衔接手段中的替换与重复分类标准,对《鸭巢围的夜》原文及其英译文中,出现的替换与重复的运用,进行实证分析,从而验证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篇衔接—替换与重复方面的使用异同,并且尝试着从语篇衔接手段角度,再次解读欣赏《鸭巢围的夜》及其英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