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铁卢战役与谁有关系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6课《滑铁卢之战》斯蒂芬·茨威格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简介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
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斯蒂芬·茨威格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他善于运用各种体裁,写过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还从事过文学翻译。
他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但他的作品中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最为著称。
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
其作品在世界范围都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
国内多家出版社在近年内出版过几乎所有他的传记著作和小说文集。
他的文章(编者加名《伟大的悲剧》)被收录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编者加名《列夫·托尔斯泰》)被收录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中。
其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混乱的感觉》《人的命运转折点》又译《人生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又译《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滑铁卢之战》《危险的怜悯》等;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异端的权利》《麦哲伦航海记》《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同精灵的斗争》《三大师》《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三作家》、《罗曼·罗兰》、《断头皇后》(或《断头艳后》,《断头女王》)、人物传记《列夫·托尔斯泰》等一些极好的作品。
他的作品《伟大的悲剧》(选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被选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列夫·托尔斯泰》被选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滑铁卢战役的最大赢家

滑铁卢战役的最大赢家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指挥的法国军队和英国将军惠灵顿指挥的反法联军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近郊的滑铁卢村展开大战,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滑铁卢战役。
黄昏时分,反法联军控制了战场的主动权,拿破仑的军队败局已定。
这时,一个名叫罗斯伍兹的商业情报员悄悄地撤离战场,骑快马奔向布鲁塞尔,然后又转到奥斯坦德港。
深夜时分,他跳上了一艘有特别通行证的快船。
6月19日清晨,他在英国的福克斯顿上岸。
他的老板正在那里亲自等候。
老板接过信件,快速打开信封,浏览了一下战报标题,然后就策马直奔伦敦的股票交易所。
老板名叫内森罗斯切尔德,而这个名叫罗斯伍兹的人,则是受雇于罗斯切尔德商业家族的情报员。
罗斯切尔德商业家族的创始人是梅耶罗斯切尔德,他原本是法兰克福的一名金匠。
后来涉足银行业。
到1800年的时候,罗斯切尔德家族已经成为法兰克福最富有的犹太家族。
内森罗斯切尔德是梅耶罗斯切尔德的第三个儿子。
1798年,他被父亲从法兰克福派到英国开拓罗斯切尔德家族的银行业务。
内森是一个城府极深行事果决的银行家,到1815年,他已成为伦敦首屈一指的银行寡头。
与此同时,内森的大哥阿姆斯洛在法兰克福打理罗斯切尔德家族银行的大本营,他的二哥所罗门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建立了家族的另一家分支银行。
他的四弟卡尔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建立了一个银行,他的五弟杰姆斯也在法国巴黎建立了一家银行。
罗斯切尔德家族由此成了金融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国际银行集团。
早在滑铁卢战役之前,罗斯切尔德家族就建立了自己的战略情报收集和快递系统。
他们的情报人员派驻欧洲所有的大城市。
更关键的是,这个情报系统的效率和准确度远远超过了官方的信息网络。
正因如此,罗斯切尔德家族才能在第一时间得知了滑铁卢战役的结果。
滑铁卢战役的结果不仅在军事上意义重大,而且对金融界的影响同样深远。
如果拿破仑的大军取胜,则法国就会成为欧洲的主宰,英国公债的价格就将大跌;相反,如果拿破仑战败,则英国主导欧州英国公债就会大涨特涨。
滑铁卢战役失败之因

三、兵力分散,调动不及 在滑铁卢决战 时,拿破仑未集中全部兵力,而是分出三分 之一的兵力,由格鲁西带领去追击去向不明 的普军,致使该部脱离战场。
四、法军将领的不称职 内伊元帅在里 尼迂回时,不分主次,与2万英军纠缠,致 使8万普军未被歼灭。 格鲁西元帅墨守成规, 听到滑铁卢炮声,却以没接到命令为由不回 援。
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失败有如下原因:
一、军队素质差,指挥员缺乏 整个部 队仓促组建,缺乏训练,枪械、弹药、马 匹也十分缺乏。部队的高、中级指挥员更 是缺乏。 二、没有及时歼灭普军 法军先于滑铁 卢决战前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里尼击溃布吕歇尔的普军。 但因1军团迷路,没有及时赶到战场,拿破 仑也没有组织追击普军,使普军最后与英军 会合。
滑铁卢战役——精选推荐

滑铁卢战役1815年6月18日爆发的滑铁卢战役,是世界军事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
1815年初,拿破仑在厄尔巴岛获悉反法联盟在维也纳会议上由于分赃不均而几乎分裂,率旧部逃离厄尔巴岛回巴黎,重登帝位。
英、普、奥、俄等国君主停止争吵,结成第七次反法联盟,集结了70万重兵,准备分头进攻巴黎。
6月18日,拿破仑率兵10万余抵达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南的滑铁卢村,与盟军中英国将军惠灵顿所率的6万兵相遇。
拿破仑判断,英军阵地的弱点在中段。
他决定佯攻英军右翼,重点攻中段。
上午11时,法军开始攻击英军右翼的乌古蒙堡,形成对峙。
午后一时,正当拿破仑想以主力猛攻英军中段阵地时,忽然获得布吕歇尔集结的普军来援英军的消息,拿破仑被迫从总预备队中抽出两个骑兵师阻滞普军。
同时,火速传令原负责追击普军的格鲁希立即回师支援滑铁卢,一面猛攻中段。
英军顽强抵抗,双方伤亡很大。
下午6时,拿破仑占领了中段的圣拉埃村。
由于争夺战异常激烈,英军开始支持不住,法军也难以再扩大战果,双方都等待援兵。
最后,英军盼来了布吕歇尔的3万援兵,而法军的援军却没来,于是战局急转直下,拿破仑腹背受敌,最后大败。
在这个战役中,法军损失3.2万人,联军损失2.3万千人。
滑铁卢战役后,联军很快攻占巴黎,拿破仑再次退位,被放逐到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
平津战役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第三个战略性进攻战役,也是战略决战的最后一个大战役。
在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正在胜利发展之际,1948年12月上旬至1949年1月31日,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共一百万人,联合发动了平津战役。
当时,华北国民党傅作义集团除有5万余人分驻归绥和大同外,有兵力50余万人,位于东起北宁路的山海关、西迄平绥路的张家口的约500多公里的狭长地带上,并以塘沽为海上通道口。
在这部分军队中,属傅作义系统的有17个师(旅),属蒋介石系统的有25个师(旅)。
《滑铁卢之战》

02
拿破仑的霸权引起欧洲其他国家的警惕,英、俄、奥等国组成
反法同盟对抗法国。
均势格局的打破
03
拿破仑通过外交手段和军事力量,不断打破欧洲列强之间的均
势格局。
拿破仑的军事策略与欧洲国家的应对
拿破仑的军事思想
强调快速机动和集中优势兵力,善于 利用地形和兵种协同。
战略与战术的调整
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各国不断调整 战略和战术以应对拿破仑的挑战。
普鲁士的反击
下午两点左右,普鲁士军队在拿破仑 两翼的进攻下开始反击,法军陷入困 境。此时,拿破仑的救兵未能及时赶 到,形势对法军极为不利。
战役的转折点与决定性时刻
格鲁希的失误
拿破仑派遣格鲁希元帅率领三万大军追击撤退的普鲁士军队。然而,格鲁希未 能及时找到普鲁士军队的主力,使得拿破仑在战役关键时刻缺乏足够的支援。
拿破仑的决策失误
在战役的关键时刻,拿破仑未能果断采取行动,错失了扭转战局的良机。这使 得普鲁士军队得以重新集结,最终击败了法军。
03
滑铁卢战役的影响与结果
对欧恢复
滑铁卢战役后,欧洲各国 重新回到均势状态,避免 了单一国家霸权的出现。
民族国家兴起
战役的结果促进了欧洲各 民族国家的兴起,推动了 欧洲民族主义的兴起和传 播。
呼吁和平
滑铁卢战役的历史教训呼吁人们珍 惜和平,避免战争的发生,通过和 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尽管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失败,但他的军事才能和统治理念对 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后来的战争与和平的影响
1 2
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滑铁卢战役的结果引发了欧洲各国对战争与和平 的深入思考,促进了欧洲和平主义思潮的兴起。
滑铁卢战役拿破仑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滑铁卢战役拿破仑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滑铁卢战役,1815年6月18日,由法军对反法联军在比利时小镇滑铁卢进行的决战。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滑铁卢战役拿破仑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滑铁卢战役拿破仑失败的原因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被第七次反法联盟打败,从此之后法国失去了其欧洲霸主的地位,拿破仑个人更是成为了反法联盟的阶下囚,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终其一生都没有能够再次的东山再起,所以说滑铁卢战役对整个欧洲的影响是深远的,对拿破仑本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滑铁卢战役失败的原因一共有四个。
滑铁卢战役失败的原因一:滑铁卢战役法军整体素质比较的差,而且缺乏必要的指挥员。
拿破仑从厄尔巴岛逃回巴黎之后,仅仅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就组织起了这支军队,这支军队人员素质比较差,缺乏训练,枪械、弹药、马匹也十分缺乏,而且队伍中有很多的老弱,部队的高、中级指挥员更是缺乏,以至格鲁西这样的平庸之辈也要独当一面。
滑铁卢战役失败的原因二:滑铁卢战役开始之前拿破仑主动出击,在里尼击溃了普鲁士军队,但是只是做到了击溃,而没有能够及时的将其歼灭,这使得这支普鲁士军队能够在后来支援威灵顿的英盟军,从而在滑铁卢战役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完全是由于拿破仑指挥的失误,而且拿破仑在后来分出了自己三分之一的部队去追击这支部队,可以说普鲁士军队的存在是造成拿破仑惨败的重要因素。
滑铁卢战役失败的原因三:拿破仑的兵力比较的分散,调动不及时。
拿破仑先是分出了三分之一的军队去追击不知道在哪里的普鲁士军队,被敌人牵制,致使这支军队脱离战场,在决战的时候没有能够派上任何的用处,这是其遭遇滑铁卢惨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滑铁卢战役失败的原因四: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的将领们非常的不称职。
特别是格鲁希元帅,率领着法军三分之一的兵力,却不能在战场之上随机应变,及时的支援拿破仑,拒绝了自己的部下的劝谏,最终使得这支军队完全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格鲁希的无能直接导致了拿破仑在滑铁卢的惨败。
滑铁卢战役为什么在世界历史上有名滑铁卢战役在历史上非常的有名,现在人们还将导致人一蹶不振的事件称之为“滑铁卢”。
滑铁卢战役简介

滑铁卢战役简介滑铁卢战役是战争史上的著名战役,此战最终决定了拿破仑及其帝国的命运,对欧洲有着深远的影响。
此战过后,拿破仑宣布退位并被放逐至圣赫勒拿岛,自此退出历史舞台。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滑铁卢战役简介,希望你喜欢。
滑铁卢战役分析中文名称:滑铁卢战役参战部队:法国,第七次反法同盟战争结果:反法同盟胜利时间:1815年6月18日地点:滑铁卢(今比利时境内)人物:拿破仑威灵顿布吕歇尔滑铁卢战役详情分兵追击拿破仑认真分析了强大的对手,决定以攻为守。
先集中主要兵力对付比利时方面的联军,对莱茵河、意大利方面的联军只派少量兵力牵制。
同时趁联军尚未会齐,率先打败威灵顿和布吕歇尔。
6月15日凌晨3时,他的先头部队进入比利时。
16日在林尼将普军击败,这一击厉害却不致命。
未被消灭的普军向布鲁塞尔撤退。
这里,拿破仑犯了整个一生中最大的灾难性的战略错误,这一错误最终导致他的垮台。
虽然他认识到布吕歇尔的军队已被击败并正向莱茵河撤退,但他仍然单纯为了侦察敌情而派出了三万三千人和九十六门火炮,几乎占其可动用兵力的三分之一,尽管他是十分勉强地派出这支兵力的。
其实,一个骑兵军再配属一个步兵师是完全可以完成这项任务的。
拿破仑随即动身前往卡特尔布拉斯,从此,他再也没有见到过不幸的格鲁希。
法军意图拿破仑的意图是以其左翼追击并摧垮威灵顿的军队。
由于内伊在6月17日整个上午消极怠战,这一意图大大落空。
尽管戴尔隆军已与拿破仑会合,尽管拿破仑已下令向卡特尔布拉斯强行推进,但直到下午二时,拿破仑已抵近卡特尔布拉斯,而内伊的部队依然停在弗拉斯尼斯附近的宿营地。
过了一阵子,内伊和戴尔隆才赶到。
内伊辩解说他之所以未能占领卡特尔布拉斯是“因为威灵顿全军占领了该地”。
事实上,当威灵顿最后获悉布吕歇尔在林尼遇挫时,曾于上午十时,令其步兵撤入滑铁卢以南二英里处,他预先选好的防御阵地。
而卡特尔布拉斯的阵地现仅由尤布里奇勋爵的六个骑兵旅组成的后卫据守,每个旅均配属有一个皇家乘骑炮连。
滑铁卢战役拿破仑失败的原因

滑铁卢战役拿破仑失败的原因内容摘要:滑铁卢战役以拿破仑的失败告终,是有深刻原因的:作战指挥上犯致命错误,双方实力对比,拿破仑处于劣势(军队素质、武器、资源供应);国内王党分子的叛乱牵制拿的西路军,等于给欧洲同盟军在最后关头帮忙;拿破仑军事思想没有新发展,而联军却学会其一整套战术;战争性质是失败的根本原因;也有其偶然因素。
任何妄图建立世界统治霸权的野心必会破灭,战争终会走向失败。
关键字:实力战争性质偶然因素必然性军事战略1815年滑铁卢一役,让东山再起的拿破仑的政治生涯彻底画上了一个句号。
在古战场的那座小山丘上,矗立的那头威武的雄师便是对他制服的纪念,欧洲王室至此才算是松了一口气,重新在这里抬起了高傲的脚步。
这场短小、激烈的成为失败代名词的战役,究其结果(拿破仑的失败)是有诸多原因的,不管是拿破仑作战指挥上,还是国内局势都一定程度上影响此战役的走向,而双方实力的差异是他失败的主因,战役的性质则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
拿破仑发动的战争有保卫和巩固法国大革命胜利成果的进步作用。
第七次反法同盟是在维也纳分赃会议上欧洲强国们得知拿破仑登陆法国并被拥立就迅速决定组建的,它是以扑灭法国大革命为目的的,以免这场革命动摇欧洲封建秩序,威胁到各国现政权,他们要彻底打垮在其眼中已成为体现大革命的这个人。
滑铁卢战役仍是这种状况下的产物。
但拿破仑后期企图称霸欧洲,大肆侵略扩张,穷兵黩武之行径引起国内外人民的普遍不满和反抗,滑铁卢之役有着欧洲被压迫人民摆脱法国统治的性质。
因此可以说反法同盟利用人民的力量去和拿破仑应战。
战争性质是这般,便注定他的失败结局。
如二战中法西斯的失败,以其非正义侵略的的性质,“激起众怒”——全世界期望和平的人们联合起来反抗奴役,轴心国的阴谋家们怎能不遭致最后的失败与惩罚呢。
从“百日王朝”建立到滑铁卢战败的历史,说明了一种冒险主义:任何妄图建立世界统治的野心必遭破产[sup]⑥[/sup]。
它是一个鲜明的例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铁卢战役与谁有关系
滑铁卢战役已经成了拿破仑的代名词,此次战役拿破仑战败,这是他最后一场战役,拿破仑帝国也随之覆灭,拿破仑本人则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滑铁卢战役与谁有关系,希望你喜欢。
滑铁卢战役有关系的人物滑铁卢战役与拿破仑息息相关。
说起滑铁卢,人们除了联想到失败之外,稍懂历史的人一定还会想到一个地方和一个人。
这个地方就是比利时的滑铁卢镇,而这个人就是欧洲的历史巨人拿破仑;波拿巴。
这次战役是拿破仑从称霸整个欧洲到彻底失败的关键所在,滑铁卢失败以后,拿破仑的政治军事生命彻底走到尽头。
另一方面,当时反法联盟中的英国将领威灵顿将军却因此战的胜利而在历史上写下重重的一笔,实际上他与滑铁卢也是息息相关的。
对于他,滑铁卢是成功的代名词!
滑铁卢战役格鲁希不救拿破仑的原因格鲁希是拿破仑的下属,在滑铁卢战役中举足轻重。
有人将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的失败归咎于,格鲁希没有对拿破仑出兵支援。
那么,格鲁希为什么不救拿破仑?当时不明就里的一个小细节,居然成为改变战争格局的重大要点。
当时拿破仑派格鲁希带领重兵去侦察敌情,而这也成为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的作战部署上所作出的最大的一个错误。
军队的大量派遣之为
了侦察敌情,这本身就消弱了法国军队的作战力量。
说到格鲁希为什么不救拿破仑,就不得不先分析一下格鲁希的性格了。
格鲁希元帅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只知道严格遵守纪律,执行命令,丝毫不懂变通。
当时,拿破仑先是让他追击普军,后来才命令他在下午火速支援滑铁卢。
怎奈,后来下达命令的便条在事后才被延迟送达。
在此之前,格鲁希对自己的判断没有信心,也不敢擅自对拿破仑进行支援。
所以,并非格鲁希违抗命令,不对拿破仑进行支援,而是应该把这这一点该归咎于格鲁希本身的性格弱点之上。
滑铁卢战役中两军实力对比滑铁卢战役是拿破仑一世的最后一战,此战过后,这位曾经万人敬仰的大英雄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并最终过完了自己传奇曲折的一生。
接下来看看滑铁卢战役中两军的实力对比。
兵力总体对比
(以实际赶到战场参战的为准,不包括格鲁希等未及时赶到的部队,以下皆同)
1、参战的英盟军(英国、荷兰、比利时、纳索、布伦瑞克、汉诺威、英王德意志军团)共编为第一军、第二军、后备军、骑兵军、荷兰-比利时骑兵师这几支部队。
参战的英盟军总兵力68424人(含炮兵),其中英军人数23584人、英王德意志军团人数7393人、荷兰9476人、比利时4118人、纳索5629人、布伦瑞克6151人、汉诺威12073人。
2、参战的普鲁士军共编为第一、第二、第四军,总兵力56412(含
炮兵)
3、参战的法军共编为第一军、第二军、第六军、近卫军、第三骑兵军、第四骑兵军,总兵力70156人(含炮兵)
骑兵力量对比
1、英盟军骑兵总数15132人,共编成32个骑兵团,其中:
骠骑兵6538人:英军骠骑第7、10、15、18团,英王德意志军团骠骑第1、3团,荷兰-比利时骠骑第6、8团,汉诺威的坎伯兰公爵的骠骑兵团、布莱梅/费尔登骠骑兵团、吕讷堡骠骑兵团,布伦瑞克的骷髅骠骑兵团。
枪骑兵235人:布伦瑞克骷髅枪骑兵团。
轻装龙骑兵4337人:英军第11、12、13、16、23轻装龙骑兵团、英王德意志军团第1、2轻装龙骑兵团、荷兰-比利时第4、5轻装龙骑兵团。
龙骑兵1957人:英军1、2、6龙骑兵团(联合旅),禁卫第1龙骑兵团。
卡宾龙骑兵(Carabiniers)1237人:荷兰-比利时第1、2、3卡宾龙骑兵团。
近卫重骑兵828人:英军Life Guard第1、2 团、皇家近卫骑兵团。
2、普军骑兵总数7824人,共编成18个骑兵团,其中:
骠骑兵2974人:第3、4、5、6、8、10团。
枪骑兵3995人:第1、3、6枪骑兵团、第1、2库马克后备骑
兵团、威斯特伐利亚后备骑兵团、第1、2诺伊马克后备骑兵团、第1、2波美拉尼亚后备骑兵团、第1西里西亚后备骑兵团。
龙骑兵855人:第2、5龙骑兵团。
3、法军骑兵总数14857人,共编成38个骑兵团,其中:
骠骑兵439人:第7骠骑兵团。
猎骑兵4064人:第1、3、4、6、9、11、12猎骑兵团、近卫第1、2猎骑兵团。
枪骑兵2859人:第1、2、3、4、5、6枪骑兵团、近卫第1、2枪骑兵团。
龙骑兵1736人:第2、7龙骑兵团、近卫第1、2龙骑兵团。
胸甲骑兵4206人:第1、2、3、4、5、6、7、8、9、10、11、12胸甲骑兵团。
卡宾龙骑兵847人:第1、2卡宾龙骑兵团。
掷弹骑兵706人:近卫第1、2掷弹骑兵团。
炮兵力量对比
1、英盟军总共24个炮兵连,其中包括9个徒步炮兵连、14个骑乘炮兵连和1个火箭炮连,共计3017名炮兵,拥有火炮如下:6磅加农炮65门,9磅加农炮55门,5.5英寸口径榴弹炮27门、火箭炮6门,合计各类火炮共155门。
2、普鲁士军总共20个炮兵连,其中13个徒步炮兵连、7个骑乘炮兵连,共计炮兵2991人,拥有火炮如下:6磅加农炮84门,12磅加农炮30门,7磅榴弹炮36门,10磅榴弹炮10门,合计各
类火炮160门。
3、法军总共35个炮兵连,其中23个徒步炮兵连、12个骑乘炮兵连,共计炮兵4579人,拥有火炮如下:6磅加农炮142门,12磅加农炮42门,5.5英寸榴弹炮56门,6英寸榴弹炮14门,合计各类火炮254门。
对比小结
除了普军,法军在重骑兵数量上远超英盟军(骠骑兵、猎骑兵、枪骑兵、轻型龙骑兵都算是轻骑兵,而龙骑兵、胸甲骑兵、卡宾龙骑兵、王室重骑兵、掷弹骑兵等都算是重型骑兵,实际上卡宾龙骑兵在法军中属于超重型骑兵,而在英盟军中只能算中型骑兵)。
法军的重型骑兵几乎是英盟军和普军的总和,炮兵也比英盟军多出很多,不过英盟军的骑乘炮兵比例很高,机动性比法军要好。
总的来说,法军单独面对英盟军还是有优势的,可普军赶到后,法军力量明显不足。
滑铁卢战役与谁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