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双测过关(四)中古时期的亚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合集下载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双基巩固学考突破一、选择题1.7世纪,穆罕默德顺应阿拉伯社会的发展趋势,创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其创立地点是( )A.亚历山大B.麦地那C.麦加D.大马士革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在那里建立政权,故选B项。

2.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

该书( )A.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B.把古代戏剧艺术推向成熟C.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D.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该书生动地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故选D项。

3.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苏丹,他是帝国的某某领袖;在帝国中,某某上层和封建主是统治阶级。

这表明奥斯曼帝国( )A.实行封君封臣制B.具有政教合一的特征C.信奉伊斯兰教D.处于基督教会的统治之下答案:B解析: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苏丹既是某某领袖也是国家的统治者,所以奥斯曼帝国具有政教合一的特征,故选B项;A项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典型特征;C项符合史实,但材料并未提及;D项不符合史实。

4.奥斯曼帝国手工业者由国家管理,产品的种类、数量与分配由国家控制;同样,商业也受国家的监督,商品的质量和价格都由法令规定,盐、肥皂、蜡的贸易由国家垄断。

由材料可以看出奥斯曼帝国( )A.实行国家垄断工商业的政策B.工商业发展比较落后C.实行重农抑商政策D.国家政权的力量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奥斯曼帝国的手工业和商业受到国家的管理,产品的价格由国家规定,反映了帝国实行国家垄断工商业的政策,故A项正确;从材料中无法看出帝国工商业的发展情况,故B项错误;国家控制商业并不意味着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做法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

5.在笈多帝国统治时期,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成的新某某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某某。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检测卷: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检测卷: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

中古时期的亚洲一、选择题1.伊斯兰教禁止活埋女婴,主张妇女有财产继承权,提倡赈济贫民,向孤儿、乞丐和过路人施舍;主张停止部族之间的血亲复仇;限制高利贷,善待和释放奴隶。

这些主张( )A.形成了氏族部落统一的民族力量B.促进了社会生活的繁荣安定C.结束了教派仇杀并实现信仰统一D.超越了伊斯兰教诞生的时代2.奥斯曼帝国崛起影响了亚非欧交汇地区的社会发展进程。

其主要表现在( )A.造成意大利城邦国家的衰落B.阻碍了英法等西欧国家经济发展C.造成巴尔干地区关系复杂化D.控制地中海,推动亚欧商路兴盛3.为了反抗封建官吏的层层盘剥,加上班田制的破坏和水利工程难以维持,农民或虚报户籍,或逃匿他乡,或将土地献纳给豪门势家,自己成为他们的庄民。

各地豪族也乘机兼并土地,隐匿外来农户耕种,建立庄园。

这说明日本庄园的建立主要是由于( )A.中央集权制的瓦解B.阶级矛盾的激化C.土地私有制的发展D.地方豪强的扩张4.678年,唐高宗一度想再次起兵讨伐新罗,但侍中张文认为:“今吐蕃为寇,方发兵西讨;新罗虽云不顺,未尝犯边,若又东征,臣恐公私不堪其弊。

”高宗只好作罢。

由此可见( )A.唐朝因吐蕃而断绝了与新罗的关系B.唐政府注重轻重缓急处理外交事务C.客观上为新罗内政建设提供了条件D.双方关系经历了冷淡到缓和的过程5.适应稳定社会和统一国家之需要而产生的宗教是( )A.道教B.基督教C.佛教D.伊斯兰教6.花剌子密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

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7.恩格斯指出:“伊斯兰教这种宗教是适应于东方人民的,特别是适合于阿拉伯人的,也就是说,一方面适合从事贸易和手工业的市民,另一方面也适合于贝都因游牧民族。

2019-2020学年历史部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册随堂小练: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2019-2020学年历史部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册随堂小练: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1、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苏丹,他是( )①宗教领袖②国家和军队的主宰③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④全国主地的最高所有者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2、穆罕默德说:“他是真主,是唯一的主。

”这句话应该出自( )A.《荷马史诗》B.《圣经》C.《古兰经》D.《神曲》3、5月29日,君士坦丁堡城陷,土耳其人烧杀抢劫,6万居民被俘为奴。

存在了一千多年的帝国终于灭亡。

这个帝国是( )A.罗马帝国B.阿拉伯帝国C.拜占庭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4、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广泛进行商业活动,当时的都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它是( )A.开罗B.巴格达C.麦地那D.亚历山大5、花刺子密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

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6、恩格斯指出:“伊斯兰教这种宗教是适应于东方人民的,特别是适用于阿拉伯人的,也就是说,一方面适合从事贸易和手工业的市民,另一方面也适合于贝都因游牧民族”,这表明伊斯兰教()A.缓和了阿拉伯半岛复杂的矛盾B.满足了社会各阶层的共同愿望C.顺应了社会发展趋势和需求D.是阿拉伯人生活的精神支柱7、下列属于封建时代日本和朝鲜的共同点是( )A.推行土地国有制度B.学习中国隋唐文化C.形成特殊的武士阶层D.长期实行锁国政策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6世纪下半叶,圣德太子派遣大量使节出使中国,全面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

646年,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一系列改革,改革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唐朝政治经济制度的模仿。

材料二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检测卷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检测卷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

中古时期的亚洲一、选择题1.伊斯兰教禁止活埋女婴,主张妇女有财产继承权,提倡赈济贫民,向孤儿、乞丐和过路人施舍;主张停止部族之间的血亲复仇;限制高利贷,善待和释放奴隶。

这些主张()A.形成了氏族部落统一的民族力量B.促进了社会生活的繁荣安定C.结束了教派仇杀并实现信仰统一D.超越了伊斯兰教诞生的时代2.奥斯曼帝国崛起影响了亚非欧交汇地区的社会发展进程。

其主要表现在()A.造成意大利城邦国家的衰落B.阻碍了英法等西欧国家经济发展C.造成巴尔干地区关系复杂化D.控制地中海,推动亚欧商路兴盛3.为了反抗封建官吏的层层盘剥,加上班田制的破坏和水利工程难以维持,农民或虚报户籍,或逃匿他乡,或将土地献纳给豪门势家,自己成为他们的庄民。

各地豪族也乘机兼并土地,隐匿外来农户耕种,建立庄园。

这说明日本庄园的建立主要是由于()A.中央集权制的瓦解B.阶级矛盾的激化C.土地私有制的发展D.地方豪强的扩张4.678年,唐高宗一度想再次起兵讨伐新罗,但侍中张文认为:“今吐蕃为寇,方发兵西讨;新罗虽云不顺,未尝犯边,若又东征,臣恐公私不堪其弊。

”高宗只好作罢。

由此可见()A.唐朝因吐蕃而断绝了与新罗的关系B.唐政府注重轻重缓急处理外交事务C.客观上为新罗内政建设提供了条件D.双方关系经历了冷淡到缓和的过程5.适应稳定社会和统一国家之需要而产生的宗教是()A.道教B.基督教C.佛教D.伊斯兰教6.花剌子密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

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I,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7.恩格斯指出:“伊斯兰教这种宗教是适应于东方人民的,特别是适合于阿拉伯人的,也就是说,一方面适合从事贸易和手工业的市民,另一方面也适合于贝都因游牧民族。

新教材2024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同步测试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新教材2024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同步测试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1.“他引导全阿拉伯人走正道,既为阿拉伯人民避开了流血与牺牲,又为他们开拓了一条文明进步的大道,他应受人们的敬重与仰慕。

”“他”是 ( )A.孔子B.汉谟拉比C.伊凡四世D.穆罕默德解析: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在那里建立政权,势力范围渐渐扩大。

到他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所以穆罕默德在团结阿拉伯人民走向统一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2.阿拉伯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是在 ( )A.7世纪初B.7世纪中期C.8世纪中期D.9世纪中期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到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故选C项。

答案:C3.最终攻陷君士坦丁堡,灭掉持续千年的拜占庭帝国的是( )A.亚历山大帝国B.奥斯曼帝国C.阿拉伯帝国D.笈多帝国解析: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占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故B项正确。

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C两项错误;笈多帝国统治区域主要为恒河流域,且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B4.大化改新后,日本的庄园逐步建立并盛行起来,庄园主爱护庄园的主要途径是 ( )A.组建武士集团B.大肆兼并土地C.宣誓效忠天皇D.建立自治政府解析:10世纪,日本的中心集权体制起先瓦解。

贵族及庄园领主为爱护财产豢养武士,武士集团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故A项正确。

答案:A5.受中国政治文明影响较深,曾仿照中国建立中心集权体制的政权是 ( )A.阿拉伯帝国B.奥斯曼帝国C.笈多帝国D.高丽王朝解析:高丽王朝位于朝鲜半岛,其受到中国政治文明的影响,建立了中心集权体制,D项正确。

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都是政教合一的帝国,并未受到中国政治文明的影响,解除A、B两项;笈多帝国位于南亚,受限于地理阻隔,并未受到中国政治文明的影响,解除C项。

答案:D课堂建构【基础巩固】1.(2024·肇庆高一期末)《一千零一夜》的核心部分是波斯故事集《赫佐尔·艾夫萨乃》,最初可能来源于印度,一部分则源于以巴格达为中心、10—11世纪编写的阿拔斯王朝的故事,还有一部分源自埃及麦马立克王朝时期流传的故事。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桥梁作用的中世纪帝国是( C )A.罗马帝国B.西罗马帝国C.阿拉伯帝国D.查理曼帝国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把中国的古代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文化,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A、B、D项与题意不符,C项符合题意,故选C。

2.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台阿里巴巴以排名第23位居2017年度全球500强品牌榜单上。

该名称出自哪个国家(地区)的民间故事集( D )A.古代希腊B.古代巴比伦C.古代印度D.古代阿拉伯解析:本题通过现实热点,考查学生对阿拉伯文化掌握情况。

“阿里巴巴”出自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3.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哈里发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它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哈里发不仅独揽国家的军政大权,同时也是伊斯兰教的最高领袖。

这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实行( C )A.封建专制统治B.奴隶主贵族统治C.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D.资产阶级统治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既是帝国最高元首,又是全体穆斯林的某某领袖,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实行政教合一的哈里发专制集权统治,故C符合题意。

“封建专制统治”只涉及材料的部分含义,故A不符合题意。

题干没有提到奴隶主贵族压迫奴隶的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资产阶级统治”是在近代欧洲兴起,与阿拉伯帝国无关,题干也没有提到资产阶级统治的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故选C。

4.由剑桥大学出版的《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一书,在大量西方同类专著中,结构清晰,考据严谨,文笔典雅,篇幅适中,已成为此领域备受推崇的权威著作之一。

这部著作所描写的战争双方是( A )A.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B.亚历山大帝国和拜占庭帝国C.西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D.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描述的是发生在公元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战役,是由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拜占庭帝国的攻城战,所以交战双方是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人教版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同步练习(wd无答案)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人教版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同步练习(wd无答案)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人教版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同步练习(wd无答案)一、单选题(★) 1 . 阿拉伯人通过扩张,到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关于阿拉伯帝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阿拉伯人的家乡是阿拉伯半岛B.穆罕默德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C.阿拉伯帝国各部门中以掌握宗教的部门最为重要D.阿拉伯人在东西方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 .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这些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

由此不能判定A.《一千零一夜》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B.阿拉伯文化是对古代世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C.阿拉伯帝国疆域一度相当广阔D.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3 . 阿拉伯人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

下列关于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不包括A.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为文化发展提供条件B.阿拉伯人征服地区文化的深厚积淀C.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和创造D.阿拉伯文化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 4 . 历史也会出现错觉和失误。

如印第安人、西印度群岛因哥伦布的错误判断而永远的错了下来。

阿拉伯数字是西欧人对什么文化的错误认知导致的A.中国数字B.印度数字C.埃及数字D.希腊数字(★) 5 . 一些政权,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不断的对外扩张,一度横跨欧亚非三洲。

下列政权不属于“中古时期”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的是A.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帝国(★) 6 . 他是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他被称为A.法老B.哈里发C.苏丹D.国王(★) 7 . 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都是中古时期亚洲的重要国家。

下列关于二者的表述错误的是A.都信仰伊斯兰教B.都曾地跨亚非欧三洲C.都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D.在中古时期先后存在(★) 8 . 1453年,奥斯曼军队攻陷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统编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同步测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统编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同步测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统编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同步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据记载,源赖朝一方面先把武士一一叫到自己家里,对每个人表示:“你是我唯一信得过的人”等等,另一方面派人去联络源氏子孙和可争取的关东武士,向他们宣布,如果他们跟随他,他将保护他们领地的安全。

源赖朝的这些做法有利于他( )A.重新统一日本B.赢得所有武士的支持C.组建强大的军队D.推翻天皇,掌握实权2.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面对游牧民族的入侵,印度社会中能参战的人仅限于“刹帝利”,即武士阶层。

其他人都未经训练,而且对作战也毫无兴趣,漠不关心。

这说明他认为印度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A.种姓制度使社会缺少凝聚力B.印度人民不重视军事训练C.游牧民族的骑兵力量强大D.印度社会制度的落后性3.“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对欧洲的现实威胁使得基督教国家必须同时面临来自国内、其他基督教国家和基督教世界之外的多重压力,国家的生死存亡是崛起中的民族君主国最应优先考虑的和最高的国家利益。

”材料所蕴含的观点是奥斯曼帝国的扩张( ) A.加重了欧洲各国的民族危机B.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C.促进了欧洲国家间的联合D.加强了欧洲国家的君主专制4.阿拉伯帝国各王朝的统治者都重视商业,他们掌握着经济垄断权,集最大的地主、商人、生产者和消费者于一身,他们办工场、经商,除少量奢侈品外,基本自给。

他们的行为( )A.推动商品经济良性发展B.旨在维护自然经济C.导致官商勾结现象出现D.有效维护了封建统治5.花刺子米是阿拉伯杰出的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

这套数码传入欧洲,后被广泛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阿拉伯人( )A.发明了这套数码B.为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C.数学成就领先世界D.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6.高丽开国后,王建通过与功臣豪族的政治妥协,维持豪族联合政权的形态,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豪族有黄州皇甫氏、忠州刘氏等,因此高丽初期无论是专制王权还是中央集权都相当脆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双测过关(四)中古时期的亚洲A级——学业水平达标练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适应稳定社会和统一国家之需要而产生的宗教是( )A.道教B.基督教C.佛教D.伊斯兰教解析:选D 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处于内忧外患之中,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应运而生,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故选D项。

2.花剌子密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

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解析:选B 题干中“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信息,表明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故选B项。

3.恩格斯指出:“伊斯兰教这种宗教是适应于东方人民的,特别是适合于阿拉伯人的,也就是说,一方面适合从事贸易和手工业的市民,另一方面也适合于贝都因游牧民族。

”这表明伊斯兰教( )A.缓和了阿拉伯半岛复杂的矛盾B.满足了社会各阶层的共同愿望C.顺应了社会发展趋势和要求D.是阿拉伯人生活的精神支柱解析:选C 由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伊斯兰教的产生适应了阿拉伯半岛的发展,对市民经济和游牧民族产生了积极影响,有利于阿拉伯半岛的发展,顺应了社会发展趋势和要求,故C项正确。

4.中世纪后期位于东西方之间的某个军事强国,占据了重要的地理位置,控制了亚欧商路。

这个国家是( )A.西罗马帝国B.法兰克王国C.拜占庭帝国D.奥斯曼帝国解析:选D 中世纪后期,当时基本上西亚地区都是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它横跨亚、欧、非三洲,把东西方交往要道牢牢地控制住;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亚欧商路,故D项正确。

5.笈多王朝时期国王赐给官吏、贵族、寺院的封地逐渐演变为世袭的私有领地,封地领有者往往将君主封赐的领地再分封赏赐给自己的臣属。

由此可知( ) A.等级制的附庸臣属关系形成B.土地封赐程序极其严格C.君主由此确立权力至尊地位D.预示着分裂割据的隐患解析:选A 由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笈多王朝对土地的层层分封,以土地为纽带,形成了国王封赐臣属的等级关系,故A项正确。

6.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6世纪末7世纪初,在东亚大陆,隋、唐帝国的先后建立既给日本提供了学习样板,也使大和朝廷倍感“国际压力”;而新罗灭“任那日本府”并交好大唐王朝,进一步加深了其“民族危机感”。

这预示着( )A.隋唐的发展经验增加了日本紧迫感B.国内外形势发展需要进行社会变革C.新罗与唐朝友好关系造成严重威胁D.挽救统治危机以跻身东亚强国行列解析:选B 由材料“国际压力”“民族危机感”等信息,并结合文章《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名称可以推知,日本需要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进行一场变革,以推动日本社会转型,故B项正确。

7.唐朝时期,新罗频繁更换年号。

根据考古学的发现,在庆州雁鸭池出土了刻有“调露二年”字样的砖铭,在月城附近的望星里瓦窑遗址发现了“仪凤四年皆土”的铭文板瓦,在庆尚南道蔚山郡的川前里“摩崖石刻”周围发现了“上元二年铭”和“上元四年铭”。

这反映了( )A.新罗年号借鉴了唐朝年号B.唐新顶层关系友好往来的见证C.新罗接受了唐中央政府的册封D.新罗和唐朝往来日益频繁解析:选B 材料信息的含义是新罗受唐朝的影响,学习和借鉴了唐朝的年号,反映了两国政府关系往来密切,故B项正确。

8.下表为新罗统治时期的记载。

材料信息表明( )A.C.政治统治趋向衰败D.君主权力逐步得到强化解析:选C 由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新罗统治时期叛乱频繁发生,这表明新罗政治统治不稳,逐渐走向衰败,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14分)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

因此,历代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

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

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被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

——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材料二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带去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隋唐时期,中日主要通过互派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遣大批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

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

——摘编自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

(6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隋唐时期中日交流的变化,并概括日本民族的主要特点。

(8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归纳即可。

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从交流的形式和交流的内容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在第一小问的基础上,从日本国家改革与创新的角度回答。

答案:(1)重视人才;翻译、研究、摄取东西方文化;整合东西方文化。

(2)变化:形式上: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隋唐时互派使节来往;内容上:隋唐之前向日本传播生产工具和技术,隋唐后以学习中国制度文化为主。

特点:善于学习,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锐意进取。

B级——选考能力提升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伊斯兰教禁止活埋女婴,主张妇女有财产继承权,提倡赈济贫民,向孤儿、乞丐和过路人施舍;主张停止部族之间的血亲复仇;限制高利贷,善待和释放奴隶。

这些主张( )A.形成了氏族部落统一的民族力量B.促进了社会生活的繁荣安定C.结束了教派仇杀并实现信仰统一D.超越了伊斯兰教诞生的时代解析:选D 材料中关于妇女的权利、赈济贫民、限制高利贷等措施,在当时半岛纷乱的状态下,这些主张具有超前性,故D项正确;材料中伊斯兰教的主张有利于缓和复杂的社会矛盾,有利于使各氏族部落形成统一的民族力量,但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该作用,故A项错误;B、C两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的主旨,排除。

2.奥斯曼帝国崛起影响了亚非欧交汇地区的社会发展进程。

其主要表现在( )A.造成意大利城邦国家的衰落B.阻碍了英法等西欧国家经济发展C.造成巴尔干地区关系复杂化D.控制地中海,推动亚欧商路兴盛解析:选C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逐渐征服巴尔干半岛和东南欧部分地区,实行军事封建统治,造成巴尔干地区及周边地区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更加复杂化,故C项正确;随着帝国版图的扩大,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交流的要道,由于帝国对过往商人征收重税,阻碍了亚欧商路兴盛,导致了意大利城邦国家的衰落,但这仅仅是奥斯曼帝国崛起产生的一个表现,而不是主要表现,故A、D两项错误;英法等西欧国家不是亚非欧交汇地区,故B项错误。

3.为了反抗封建官吏的层层盘剥,加上班田制的破坏和水利工程难以维持,农民或虚报户籍,或逃匿他乡,或将土地献纳给豪门势家,自己成为他们的庄民。

各地豪族也乘机兼并土地,隐匿外来农户耕种,建立庄园。

这说明日本庄园的建立主要是由于( ) A.中央集权制的瓦解B.阶级矛盾的激化C.土地私有制的发展D.地方豪强的扩张解析:选C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土地私有制得到发展,日本国有封建土地制度遭到破坏,在此基础上,“庄民”和“庄园”产生,故C项正确;中央集权制的瓦解与庄园的建立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阶级矛盾激化的原因在于土地私有制的发展,B项错误;地方豪强的扩张是庄园形成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D项错误。

4.678年,唐高宗一度想再次起兵讨伐新罗,但侍中张文认为:“今吐蕃为寇,方发兵西讨;新罗虽云不顺,未尝犯边,若又东征,臣恐公私不堪其弊。

”高宗只好作罢。

由此可见( )A.唐朝因吐蕃而断绝了与新罗的关系B.唐政府注重轻重缓急处理外交事务C.客观上为新罗内政建设提供了条件D.双方关系经历了冷淡到缓和的过程解析:选B 由材料信息“今吐蕃为寇,方发兵西讨;新罗虽云不顺,未尝犯边,若又东征,臣恐公私不堪其弊”可见,由于唐朝为吐蕃所累,对朝鲜半岛已是有心无力,表明唐政府注重轻重缓急处理外交事务,故B项正确;唐政府停止了对新罗的战争而非断绝了与新罗的关系,A项错误;C项在材料没有体现,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双方的缓和关系,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14分)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

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

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

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

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材料二当时,阿拉伯地区因敌对部落和联盟的纷争而陷于分裂状态,大门洞开,对外来影响不加任何防备,像波斯、信奉基督教的埃塞俄比亚、叙利亚和拜占庭帝国所属的埃及进行殖民活动的种种努力打开大门。

没有穆罕默德,它永远不会实现统一。

——摘编自布罗代尔《文明史纲》材料三(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两大帝国的扩张。

这两大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

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4分)(2)材料二中布罗代尔说,没有穆罕默德,阿拉伯半岛“永远不会实现统一”。

你如何评价这句话。

(4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两大帝国的共同特点,并谈谈你对古代世界扩张的认识。

(6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可以从对欧洲近代自然科学、文艺复兴和社会转型的角度加以分析。

第(2)问,结合穆罕默德的活动和贡献,运用唯物史观客观评价作者的观点。

第(3)问第一小问,可从地理位置、文明成就、世界影响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运用辩证的观点认识古代世界扩张的影响。

答案:(1)影响: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将被中世纪湮没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果保存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