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截面地选择方法及计算示例
电缆截面计算例子

先确定电压,一般是380V。
1)功率kw/0.38/1.732=每相电流,再查电缆载流量进行选择,选择时留出余量。
不要去考虑功率因数(因更具有实用性)。
2)取允许电压降5%*380=19V。
再19/每相电流=线路电阻。
根据电阻选择电缆大小。
以铜电缆为例,公式:线路电阻=铜电阻率0.017241*长度/截面积其中,线路电阻已算出,0.017241是常数,长度根据实测取值,很容易算出截面积。
3)上述1)和2)选取的电缆相比较,哪个截面大选择哪个规格的电缆我想你已经懂了。
追问怎么算出的截面积零点几啊。
太可怕了。
回答我查了一下,没有打错。
要记得两个数据哪个大取哪个。
你再算一下,要不,你要的写详细点儿发过来,我帮你算一下追问好的、、计算电流电缆长度电缆规格數量KW3 11.25 21 1001 30 57 1001 30 57 1001 30 57 1001 30 57 1502 22.5 43 200你那第一个做出来。
麻烦你详细点。
还有我不知道是几芯的???回答3台11.25是33.75按38KW计算3台单相总电流是38/0.38/1.732=57个电流,不是21个电流。
应该选16平铜电缆再算压降:5%*380=19V线路电阻是19/57=0.333欧长度100米:根据线路电阻=铜电阻率0.017241*长度/截面积0.333=0.017241*100米/S算出截面S=5.17平方16大于5.17,所以取16平方电缆。
不用怀疑,一般200-300米内可以不考虑压降的。
如果是10米计算结果就是0.517,这是你照料样要选择16平的电缆,因为首先你要保证电缆截流量要过,不然你的电缆就会烧坏的。
但是假定你的长度是1000米,上述根据线路电阻计算出结果就是51.7平方,大于16平,这是你就要选择51.7平的电缆了,虽然你的电流不大,但电缆用小了,压降影响严重,你的电缆不会烧坏,但你送不上电的。
现假定你的电缆是5000米,那你就要选择300平方的电线了。
电缆截面积的四种选择方法

电缆截面积的四种选择方法
1.根据负载电流选择截面积
根据负载电流选择截面积是最直接、常见的选择方法之一、根据电流
的大小,可以参考电力电缆截面积与负载电流的相关标准表格进行比对,
选择合适的截面积。
通常情况下,负载电流越大,所需要的截面积也越大。
2.根据电压降选择截面积
电缆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电压降,当电压降超过一定范
围时,会影响电缆的运行稳定性和电能的传输效率。
因此,可以根据所要
输送的负载电流,计算出电缆的运行电压降,然后选择截面积来控制电压
降在一定范围内。
3.根据热负荷选择截面积
电缆的截面积大小也会影响电缆的散热能力,如果电流过大,电缆截
面积过小,会导致电缆发热超过额定值,对于长时间使用的电缆来说,可
能会造成电缆的过载和老化。
因此,可以根据所要输送的负载电流和电缆
的散热能力,选择合适的截面积。
4.根据经济性选择截面积
选择电缆截面积还需要考虑成本因素。
通常情况下,截面积越大,导
体的用材越多,制造成本也会随之增加。
因此,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经济性考虑,选择合适的截面积,以尽量降低成本。
综上所述,电缆截面积的选择需要考虑负载电流、电压降、热负荷和
经济性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
选择合适的截面积,以确保电缆的安全运行和电能的有效传输。
电缆截面积选型计算公式

电缆截面积选型计算公式一、引言电缆截面积选型是在电力工程和电气设备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正确选择合适的电缆截面积可以保证电缆的安全运行和有效传输电能。
本文将介绍电缆截面积选型的计算公式和相关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电缆截面积选型计算时,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电流负载:电缆的截面积应能承受所传输的电流负载,以避免过载和过热现象的发生。
2. 环境温度:电缆的截面积应能适应所处的环境温度,以确保电缆在不同温度下的正常工作。
3. 电缆长度:电缆的截面积与电缆的长度有关,一般来说,电缆的截面积越大,适用的长度范围就越大。
根据以上因素,可以使用如下公式来计算电缆的截面积:截面积(mm²)= K × I / (ρ × ΔT)其中,K为安全系数,一般取1.5;I为电流负载(A);ρ为电缆材料的电阻率(Ω·m);ΔT为电缆的温升(℃)。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电缆截面积选型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安全系数的选择:安全系数的选取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般情况下,建议取较为保守的数值,以确保电缆的安全运行。
2. 电阻率的确定:电阻率是电缆材料的重要参数,不同材料的电阻率不同,应根据具体材料的参数进行计算。
3. 温升的估算:电缆的温升与电流负载和环境温度有关,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四、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电缆截面积选型计算的过程,我们来看一个实例分析。
假设某电器设备的电流负载为100A,电缆的材料为铜,电阻率为0.00000172Ω·m,环境温度为25℃,我们需要计算电缆的截面积。
根据上述公式,将参数代入计算,可得:截面积(mm²)= 1.5 × 100 / (0.00000172 × ΔT)假设我们希望电缆的温升不超过20℃,那么可以计算出电缆的截面积为:截面积(mm²)= 1.5 × 100 / (0.00000172 × 20) = 514.71 mm²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选择截面积为515 mm²的电缆。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高压电缆截面公式(一)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高压电缆截面公式(一)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高压电缆截面公式引言在电力系统中,高压电缆是一种常见的输电设备,起到将电能从发电厂或变电站输送到用户的作用。
为了确保电缆的可靠运行和经济性,需要根据电流密度选择适当的电缆截面积。
经济电流密度经济电流密度是指在电缆截面积确定的情况下,使得电缆的总成本最低的电流密度。
根据电缆的材料成本、敷设成本等因素,经济电流密度一般是一个固定值。
选择高压电缆截面公式选择高压电缆截面的常用公式有多个,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公式及其解释和应用示例:1.I²t法则(制造商提供的公式)•公式:S=√k⋅IJ⋅t•解释:电缆截面积与电流平方乘以敷设时间的根号成反比。
•应用示例:若某电缆制造商提供了经济电流密度k,电流I,敷设时间t以及允许的最大温升J,则可以通过该公式计算得到适合的电缆截面积S。
2.Kelvin公式•公式:S=K⋅I⋅LΔV•解释:电缆截面积与电流乘以电缆长度,再除以电压降的比例成正比。
•应用示例:若知道电流I、电缆长度L、电压降ΔV以及经济电流密度K,则可以利用Kelvin公式计算出经济电缆截面积S。
3.最小总成本法•公式:$S = \sqrt[\leftroot{-2}\uproot{2}n]{\frac{k \cdot L \cdot I^n}{P_{\text{copper}} \cdot t}}$•解释:电缆截面积与电流的n次方乘以电缆长度,再乘以敷设材料的成本与敷设时间的倒数的比例成反比。
•应用示例:若知道电流I、电缆长度L、敷设材料的成本P copper、敷设时间t以及经济电流密度k,则可以使用最小总成本法计算出最经济的电缆截面积S。
结论在选择高压电缆截面时,可根据制造商提供的公式、Kelvin公式或最小总成本法进行计算。
这些公式基于不同的经济原则,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最适合的电缆截面积,以确保电缆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电缆截面的选择方法及计算示例

电缆截面的选择方法及计算示例1 按长期允许载流量选择电缆截面为了保证电缆的使用寿命,运行中的导体电缆温度应不超过规定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聚氯乙烯绝缘电缆为70℃,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为90℃。
根据这一原则,在选择电缆截面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Imax≤I0K式中:Imax——通过的最大连续负荷载流量(A);I0 ——指定条件下的长期允许载流量(A),见附表1;K ——长期允许载流量修正系数,见附表2.举例:某工厂主变压器容量S为12000KVA,若以直埋35KV交联电缆供电,试问应选择多大电缆截面?(土壤温度最高30℃,土壤热阻系数2.5)解:按下列计算电缆线路应通过的电流值I===198(A)查附表1-12得:铜芯交联电缆8.7/10KV 3×95mm2,最大连续负荷载流量为220A,25℃。
由于敷设土壤温度最高为30℃,应进行温度修正。
查附表2-2得修正系数为0.96. I修=220(A)×0.96=211(A)通过土壤温度的修正后该电缆的连续负荷载流量虽只有211(A),仍能满足电缆线路198(A)的要求。
2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电缆截面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287-3-2/1995提出了电缆尺寸即导体截面经济最佳化的观点:电缆导体截面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电缆线路的初始成本,而且要同时考虑电缆在寿命期间的电能损耗成本。
因此要从经济电流密度来选择电缆截面。
(1)经济电流密度计算式:J=(2)电缆经济电流截面计算式:Sj=Imax/J式中:J——经济电流密度(A/mm2);Sj——经济电流截面(mm2);B=(1+Yp+Ys)(1+λ1+λ2),可取平均值1.0014;P20————20℃时电缆导体电阻率(Ω·mm2/m)铜芯为18.4×10-9,,铝芯为31×10-9,计算时可分别取18.4和31。
d20————20℃时电缆导体的电阻温度系数(1/℃)。
电线及电缆截面的选择及计算

电线及电缆截面的选择及计算1. 引言电线及电缆截面的选择和计算在电气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选择合适的电线或电缆截面,能够保证电力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电线及电缆截面选择的基本原理,并提供一些计算方法和实际案例以供参考。
2. 电线及电缆截面选择的原则电线及电缆截面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2.1 电流负载首先需要根据电流负载来确定电线或电缆的截面大小。
电流负载可以根据设备的额定电流和使用条件来计算。
2.2 电压降电线及电缆在传输电力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电压降。
为了保证设备正常工作,电压降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根据电流负载和电线电阻来计算电压降,从而确定合适的截面。
2.3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也是选择电线或电缆截面的重要考虑因素。
例如,如果工作环境温度较高,电线或电缆需要具有耐高温的特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是否存在一些特殊的环境要求,例如耐腐蚀性能等。
2.4 安全性能安全性能也是选择电线或电缆截面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应根据电线或电缆的用途和安装方式,选择符合相关安全标准的截面。
3. 电线及电缆截面计算方法3.1 电流负载计算电流负载可以根据设备的额定功率和电压来计算,公式如下:电流负载(A)= 设备额定功率(W) / 电压(V)3.2 电压降计算电压降可以通过下式计算得出:电压降(V)= 电流负载(A) * 电线或电缆电阻(Ω/m) * 线长(m)3.3 截面计算根据电流负载和电压降的要求,可以使用下式来计算电线或电缆的截面:截面(mm²)= (电流负载(A) * 线长(m)* K) / (电压降(V)* Ω)其中,K为修正系数,Ω为电线或电缆的电阻。
4. 实例分析4.1 低压电力线路计算假设需要传输的电压为220V,电流负载为10A,线路长度为50m,选择截面为多芯铜导线,内部电阻为0.026Ω/m。
首先计算电流负载:电流负载 = 10A然后计算电压降:电压降= 10A * 0.026Ω/m * 50m = 13V根据电流负载和电压降计算截面:截面 = (10A * 50m * K) / (13V *0.026Ω/m)具体计算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标准进行选择。
电缆的选择

电缆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和条件很多,这么大的事,一定要找一个正规的设计院进行正规设计,并按设计进行严格施工,才能保证安全。
这里给你一个简单示例,严格地说不是很正规。
1、根据负荷电流初步选择电缆截面:对10KV线路,10000KV A容量对应的额定电流是:Ie=Se/(1.732*Ue)=10000/(1.732*10.5)=550A;查表,10KV150平方毫米的交联聚乙烯绝缘铝芯电缆在直埋在地下,温度为25℃时的载流量为325A,10KV240平方毫米的交联聚乙烯绝缘铝芯电缆在直埋在地下,温度为25℃时的载流量为395A,若选铜芯电缆截流量增加1.3倍;若想达到550A的截流量,需要双根10KV185平方毫米的交联聚乙烯绝缘铝芯电缆或双根10KV240平方毫米的交联聚乙烯绝缘铝芯电缆,根据铜价现在比较贵的现实,建议选用铝芯电缆;又根据规程的规定,电缆故障后修复时间比较长,对重要场合应考虑全负荷备用,即应选择4根电缆并列运行,本人认为,当有投资能力时,应按规程执行,当资金不足时,若该开闭站是双电源供电,则可以不考虑备用,若该开闭站是单电源供电,负荷也不太重要时,则可以选用三根电缆,并列运行,平时使负荷率不高,减少线损,提高电压质量,遇有一根电缆故障时(一般情况下不会二条电缆同时损坏),停运一根电缆也能保障正常供电。
2、校验导线在使用场地的热稳定性,保证短路事故状态下电缆不致损坏。
这需要上级电缆的参数,计算出短路电流后进行计算,一般来说,10KV的短路电流应小于31.5KA,选双185平方毫米电缆或双240平方毫米电缆应没有问题。
3、校验导线的电压降。
1.常规做法目前,在工业和民用建筑的电气设计中,通常按最大负载电流Imax来选择电缆截面,即按电缆发热的允许电流Ial来选定。
由于电缆的价格较贵,一般在考虑适当的发展余地后,选定一个允许电流大于最大负载电流的电缆截面,至多加留一挡的余地。
例如,某一干线最大负载电流Imax=100A,按常规的做法,选择电缆截面 Sal=25mm2(假定埋地敷设),其允许电流Ial=110A。
导线的截面选择与计算

导线的截面选择与计算为了能够使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和线路安全运行,必须正确选择导线截面。
在实际选择导线截面时,对于低压动力线路,由于其负荷电流较大,所以要按发热条件选择截面,然后再校验其电压损失和机械强度;对于低压照明线路,因它对电压质量要求较高,所以应先按允许电压条件选择截面,然后再对发热条件和机械强度加以校验;对于高压电气线路,要以经济电流为依据选择截面,然后校验其发热条件、允许电压损失及机械强度。
一、按发热条件选择导线截面。
由于电流的热效应,电流在导线中流过会使导线温度升高,温度过高会加速导线的老化,在导线的接头处,氧化作用会使电阻增大、温度增高、机械和电气性能变坏。
当温度超过一定数值时,就会造成绝缘损坏而引发短路事故。
各类导线都有一定的允许温度,通常规定裸导线最高允许温度是70度,电缆线的允许温度是80度,绝缘导线的允许温度是65度。
导线的发热温度不能超过允许值。
导线的温度与导线的载流量、环境温度、阳光照射及散热条件有关。
1、选择条件。
导线的允许载流量大于或等于通过导线的计算负荷电流。
导线的温度与导线的载流量、环境温度、阳光照射及散热条件有关。
选择导线截面时,要把它们的因素考虑在内,必要时可根据有关规定进行修订。
2、铜、铝导线的等值换算。
截面相同的铜、铝导线允许载流量换算关系是:(1)铜的载流量是铝的1.33倍,铝是铜的0.77倍。
(2)载流量相同的铜、铝导线截面换算关系:铜的导线截面积是铝的0.65倍,铝是铜的1.66倍。
(3)载流量相同的铜、铝导线直径关系如下:铜导线的直径是铝导线直径的0.79倍,铝导线的直径是铜导线直径的1.27倍。
二、根据电压损失选择导线横截面。
由于导线本身存在阻抗,当有电流通过时,就会产生电压降。
线路越长、负荷电流越大,导线越细,电压损失越大。
1、高压配电线路导线横截面的选择。
线路电压损失等于线路首端电压减去线路末端电压,或等于线路有功功率乘以线路电阻加上线路无功功率与线路电抗的乘积,结果除以线路的额定电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缆截面的选择方法及计算示例
1 按长期允许载流量选择电缆截面
为了保证电缆的使用寿命,运行中的导体电缆温度应不超过规定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聚氯乙烯绝缘电缆为70℃,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为90℃。
根据这一原则,在选择电缆截面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I max ≤I 0K
式中:I max ——通过的最大连续负荷载流量(A );
I 0 ——指定条件下的长期允许载流量(A ),见附表1; K ——长期允许载流量修正系数,见附表2.
举例:某工厂主变压器容量S 为12000KVA ,若以直埋35KV 交联电缆供电,试问应选择多大电缆截面?(土壤温度最高30℃,土壤热阻系数2.5)
解:按下列计算电缆线路应通过的电流值 I=
U
S 3=35312000
⨯=198(A ) 查附表1-12得:铜芯交联电缆8.7/10KV 3×95mm ²,最大连续负荷载流量为220A ,25℃。
由于敷设土壤温度最高为30℃,应进行温度修正。
查附表2-2得修正系数为0.96. I 修=220(A )×0.96=211(A )
通过土壤温度的修正后该电缆的连续负荷载流量虽只有211(A ),仍能满足电缆线路198(A )的要求。
2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电缆截面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287-3-2/1995提出了电缆尺寸即导体截面经济最佳化的观点:电缆导体截面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电缆线路的初始成本,而且要同时考虑电缆在寿命期间的电能损耗成本。
因此要从经济电流密度来选择电缆截面。
(1)经济电流密度计算式: J=1000
]201[2020⨯-⨯⨯⨯)(+m B F A
θαρ
(2)电缆经济电流截面计算式:
S j =I
max
/J
式中:J——经济电流密度(A/mm²); S
j
——经济电流截面(mm²);
B=(1+Yp+Ys)(1+λ
1+λ
2
),可取平均值1.0014;
P
20————
20℃时电缆导体电阻率(Ω·mm2/m)
铜芯为18.4×10-9,,铝芯为31×10-9,计算时可分别取18.4和31。
d
20————
20℃时电缆导体的电阻温度系数(1/℃)。
铜芯为0.00393,铝芯为0.00403.
(3)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电缆截面,宜符合下列要求:
①按照工程条件、电价、电缆成本、贴现率等计算拟选用的10KV及以下铜芯或铝PVC/XLPE 绝缘电力电缆的经济电流密度值。
(详见GB 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附录B《10KV 及以下电力电缆经济电流截面选用方法》)。
②对备用回路的电缆,如备用的电动机回路等,宜按正常运行小时数的一半选择电缆截面。
对一些长期不使用的回路,不宜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电缆截面。
③当电缆经济截面比按热稳定、容许电压降或持续载流量要求的截面小时,则应按热稳定、
容许电压降或持续截流量较大要求的截面选择。
当电缆经济截面介于电缆标称截面档次之间,可视其接近程度、选择较近一档截面,且宜偏小选取。
(4)上述计算式及要求虽然精确但比较繁杂。
为方便起见,推荐下列简化的经济电流密度计算方法:
首先应知道电缆线路中年最大负荷利用时间,然后从下表中查得我国目前规定的电缆导体材料的经济电流密度,再按下式计算电缆截面。
S
j =
J I
max
式中:I
max
——最大负荷电流(A);
J——经济电流密度(A/mm²)。
根据计算所得的经济电流截面,通常选择不小于这个计算值并靠近这个值的电缆标称截面。
我国规定的电缆经济电流密度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电缆,一般只适用于高压线路。
3 根据电网允许电压降选择电缆截面
当电流通过电线电缆时,由于线路中存在阻抗,必然产生电压降(电压损失),线路越长,
截面越小,电压损失越大。
一般规定:照明线路中允许相对电压降不应超过 2.5~5%,户内动力线路不应超过4~6%允许值,输配电线路不应超过7%。
如果线路电压降超过允许值,供电品质将无法达到设计要求。
应适当增大电缆截面,使之达到要求。
在低压线路中,当给定了负载的电功率P ,送电距离L ,所允许的相对电压降为ε时,则电缆截面按下式计算:
S=
ε
C PL
式中:P ——负载的电功率(KW ); L ——送电线路距离(m );
C ——根据导体材料及送电电压确定的线路功率系数(见下表) ε——允许的相对电压降(%)
线路功率系数C 值
举例:有一条380V 三相四线制线路,总长2500m ,终端负载功率为6KW ,线路末端允许电压降为4%,使用铜芯电缆,求电缆截面。
解:已知L=2500m P=6KW ε=4,表中查得C=76.5 代入上式:S=
4
5.762500
6⨯⨯=49.02mm ²
该线路电缆主线芯应选50mm²,三相四线制电缆型号规格应选择VV 0.6/1KV 3×50+1×25电力电缆。
附表1:电力电缆载流量表
1.1 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载流量
连续负荷载流量见表1-1 表1-3。
ρ
W 和ρ
D
的(水分迁移)为热阻系数。
表1-1 单芯非铠装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连续负荷载流量(A)
表1-2 单芯非铠装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连续负荷载流量(A)
表1-3 三芯四芯和五芯非铠装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连续负荷载流量(A)
1.2 交流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载流量
连续负荷载流量见表1-4 表1-11。
ρ
w 和ρ
D
(水分迁移)为热阻系数。
表1-4 单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连续负荷载流量(A)
附表2 载流量修正系数
表2-4 土中直埋多根平行敷设时电缆载流量修正系数
实用标准文案
注:本表不适用于三相交流系统中单芯电缆。
注:(1)S为电缆中心间的距离,d为电缆外径。
当并列敷设电缆外径不同时,d值可近似地取电缆外径的平均值。
(2)本表不适用于交流系统中使用的单芯电力电缆。
表2-6 在电缆桥架上无间距配置多层并列电缆时持续载流量修正系数
精彩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