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的收缩原理21页PPT

合集下载

骨骼肌的收缩-ppt课件

骨骼肌的收缩-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47
2.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单收缩 不完全强直收缩 完全强直收缩
可编辑课件PPT
48
四、影响肌肉收缩效能的因素
肌肉的负荷
可编辑课件PPT
50
张力-速度关系
可编辑课件PPT
51
要到达顶峰,锻炼你的肌肉吧!
谢谢!
可编辑课件PPT
52

小结与思考题
1 学时
一、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
可编辑课件PPT
骨骼肌的构成
4
1.肌原纤维和肌小节
2.0-2.2m
可编辑课件PPT
5
1.肌原纤维和肌小节
“三线三帯”
Z
M
Z
H Zone
可编辑课件PPT
6
2.肌丝的分子组成
可编辑课H件-ZPPOT NE
7
2.肌丝的分子组成
可编辑课件PPT
8
2.肌丝的分子组成
细肌丝 肌动蛋白
肌球蛋白 横桥
? Ca2+
I C Ca2+ T 原肌球蛋白
横桥位点 可编辑课件PPT
肌动蛋白 29
横桥位点
3.兴奋-收缩偶联
兴奋收缩偶联:兴奋导致收缩联系或中介过程 (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
结构基础:肌管系统;三联体(三联管)
可编辑课件PPT
42
2.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可编辑课件PPT
43
2.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可编辑课件PPT
44
2.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可编辑课件PPT
45
2.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可编辑课件PPT
46
2.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生理学——骨骼肌的收缩功能ppt课件

生理学——骨骼肌的收缩功能ppt课件
化学接收
电刺激神经纤维达阈值 神经纤维兴奋,产生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形式传到神经末梢 Ca²+进入轴突末梢 轴突末梢量子式释放递质ACh 递质经过接头间隙与终板膜上N2受体结合
兴奋 收缩 耦联
收缩 过程
终板膜对Na+(还有K+)通透性增高而产生终 板电位
ACh被胆碱酯酶破坏 邻近肌膜去极化达阈电位而产生肌膜动作电位 肌膜动作电位沿横管传到细胞内部 肌质网终末池释放Ca²+入肌浆 Ca²+与肌钙蛋白结合,暴露肌纤蛋白上与粗肌 丝结合的位点 粗、细肌丝间形成横桥连接,细肌丝沿粗肌丝 向M线滑行,使肌小节缩短
2、肌管系统 (sarcotubular system)
横管系统(transverse tubule)
{ 纵管系统(longitudinal tubule) 肌质网 (sarcoplasmic reticulum)
三联管结构:由每一横管与来自两侧的纵管的 终末池组成的结构。其作用是把横管传来的电 信号与终末池Ca2+释放两个过程联系起来。完 成横管向肌浆网的信息传递。
舒张 过程
没有动作电位传来时 Ca²+被泵回肌质网
Ca²+脱离肌钙蛋白
粗、细肌丝间的相互作用停止, 细肌丝弹性回位
二、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一)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1、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 等张收缩( isotonic contraction)
2、单收缩和复合收缩
终板电位引 发动作电位
电压依从性 Na+通道开放
阈电位
Na+
3、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特征
(1)单向性传递 (2)1对1传递 (3)兴奋传递有一定的时间延搁。 (4)易受药物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骨骼肌收缩的分子机制课件

骨骼肌收缩的分子机制课件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在神经和肌肉之间传递 信息,如乙酰胆碱,可以触发肌 肉收缩。
内分泌调节
激素调节
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骨骼肌,影 响肌肉的收缩状态,如睾酮和皮质醇 。
自分泌调节
肌肉本身产生的激素或代谢产物,如 乳酸,可以影响肌肉的收缩。
自身调节
肌肉内代谢
肌肉内的代谢过程,如能量物质(ATP) 的生成和消耗,直接影响肌肉的收缩。
重时可能导致瘫痪。
治疗肌肉萎缩症的方法包括药 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 等,但目前尚无根治方法。
肌肉强直症
肌肉强直症是一种肌肉疾病,其特征 是肌肉持续性的僵硬和强直。
肌肉强直症的症状包括肌肉僵硬、疼 痛、活动受限等,严重时可能导致畸 形。
肌肉强直症的病因可能与遗传、神经 、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
治疗肌肉强直症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但目前尚 无根治方法。
骨骼肌收缩机制的基因组学研究
基因组学研究为骨骼肌收缩机制提供 了更广阔的视角。通过研究基因组中 与肌肉收缩相关的基因及其变异等位 基因,可以深入了解肌肉收缩的遗传 基础。
VS
基因组学研究主要关注与肌肉收缩相 关的基因,如钙离子通道基因、肌球 蛋白基因等,以及它们在不同个体和 环境中的表达和调控。这些基因的表 达和变异情况,可以影响肌肉收缩的 特性和表现。感知肌肉的长度 和张力变化,进而调节肌肉的收缩。
04
骨骼肌疾病与骨骼肌收缩机制
肌肉萎缩症
01
02
03
04
肌肉萎缩症是一种肌肉疾病, 其特征是肌肉体积缩小和力量
减弱。
肌肉萎缩症的病因有多种,包 括遗传、神经、免疫和代谢等
多种因素。
肌肉萎缩症的症状包括肌肉无 力、易疲劳、肌肉疼痛等,严

第四节肌肉的收缩功能 PPT

第四节肌肉的收缩功能 PPT
新形成位阻,阻断myosin与actin结合 • →联(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
AP 从肌膜传到T管 L-钙通道构象改变,激活JSR膜上得ryanodine受体
内钙释放后进入胞质,胞质Ca2+浓度升高
与肌钙蛋白结合,原肌球蛋白构象改变,肌细胞机械收缩 耦联得关键物质——Ca2+ 耦联得关键结构——三联管
胞浆中Ca2+ 浓度升高 激活肌质网上得Ca2+泵 将胞浆中Ca2+泵回肌质网 胞浆中Ca2+ 浓度下降 肌肉舒张
(四)骨骼肌得收缩形式及影响收缩得因素
1. 收缩形式: • 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 • 等张收缩(isotonic contraction)
2、 影响因素: (1)前负荷(preload),初长度(initial length)
两列肌纤蛋白得单体聚合成球状,形成细丝 得主干,每一个单体上具有一个与肌凝蛋白结 合得位点。
肌纤蛋白与肌凝蛋白为收缩蛋白。
原肌凝蛋白在安静就是疏松得附在肌纤蛋 白丝上,覆盖了其与肌凝蛋白结合得位点。
肌钙蛋白有与Ca2+结合得作用,调节原肌凝 蛋白得变构,暴露肌纤蛋白得结合位点。
肌钙蛋白与原肌凝蛋白为调节蛋白。
• 相关药物:
• 新斯得明、有机磷农药:抑制胆碱酯酶; • 筒箭毒碱、 α-银环蛇毒等:阻断胆碱N受体。
(二)骨骼肌得收缩活动
1、 骨骼肌得超微结构:
•肌原纤维(myofibril) •肌管系统(sarcobutubular system) (1)肌原纤维得结构与分子构成: •粗肌丝与细肌丝及其排列:
横桥摆动及与细动蛋 白解离快,所以速度快。 瞬间处于产生、维持 张力状态得横桥少。

《骨骼肌的收缩》课件

《骨骼肌的收缩》课件

骨骼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 相关检查进行诊断,如肌电图、 肌肉活检等。
治疗方法
针对不同的骨骼肌疾病,治疗方 法也不同,包括药物治疗、物理 治疗、手术治疗等。
骨骼肌疾病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增 强肌肉力量和耐力,预防骨骼肌疾病 的发生。
康复训练
目前,科研人员正在研究如何通过药物或物理疗法促进骨骼肌的损伤修复,并取得了一些 重要的研究成果。
骨骼肌与代谢疾病的关系研究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骨骼肌的功能状态与代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这为预防和 治疗代谢疾病提供了新的方向。
骨骼肌研究的未来方向
骨骼肌细胞分化与再生机制的深入研究
01
未来,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骨骼肌细胞分化与再生的调控机
训练与适应
通过适度的训练,肌肉能 够适应更高的负荷,提高 疲劳阈值。
骨骼肌的力量与耐力
力量表现
骨骼肌的力量表现为肌肉在短时 间内产生的最大收缩力,与肌肉 的横截面积和神经募集能力有关

耐力表现
耐力表现为肌肉持续收缩的能力, 与肌肉的能量储备、血液供应和肌 肉纤维类型有关。
训练提升
力量和耐力的训练可以通过渐进式 的重量训练和有氧运动来实现,增 强肌肉功能和提高运动表现。
基于对骨骼肌结构和功能的了解,可以为运动员制定更加个性化 的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果。
预防运动损伤
深入了解骨骼肌的损伤机制有助于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保证运动 员的训练和比赛。
康复治疗
通过对骨骼肌损伤修复的研究,可以为受伤运动员提供更加有效的 康复治疗方案,缩短恢复时间。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骨骼肌的收缩原理课件

骨骼肌的收缩原理课件
短和力量。
肌丝滑行理论是目前对骨骼肌收缩机制 最广泛和最被接受的科学模型之一。
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和机制
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包括缩短收缩、延长 收缩和等长收缩。
不同形式的肌肉收缩涉及不同的机制和 能量转换过程,对于运动和日常活动中 的肌肉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等长收缩则是指肌肉在收缩过程中长度 保持不变,常见于稳定姿势或固定关节 时。
02
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与参与收缩 的肌纤维数量、粗细肌丝之间的 相互作用力以及肌肉的力学特性 有关。
骨骼肌的肌丝滑行的能量转换
肌肉收缩过程中,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其中ATP是主要的能源物质,通过其水 解提供肌肉收缩所需的能量。
当肌肉收缩而使ATP浓度减少时,肌细胞中的ATP浓度过高,会将其中的特殊化 学键转移给肌细胞中的特殊化学物质,生成ATP。这种生成ATP的方式是动物体 内ATP形成的一个途径。
06
CATALOGUE
骨骼肌收缩原理的应用与实践
骨骼肌收缩原理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力量训练
通过骨骼肌的收缩原理,进行力 量训练,提高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增强运动表现。
耐力训练
通过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结合,利 用骨骼肌的收缩原理,提高肌肉耐 力和持久力。
柔韧性训练
通过拉伸和动态运动,利用骨骼肌 的收缩原理,提高肌肉柔韧性和关 节灵活性。
钙离子的回收
钙离子被重新摄入到肌质 网中,等待下一次兴奋刺 激。
骨骼肌的机械兴奋过程
机械兴奋过程
骨骼肌细胞内的肌肉纤维受到外力作 用时,产生机械变形,引发肌肉收缩 。
肌肉纤维的收缩
肌肉纤维的舒张
外力消失后,肌肉纤维舒张,恢复原 状。
当骨骼肌细胞受到外力作用时,肌肉 纤维缩短,产生机械变形。

实验六骨骼肌单收缩、复合收缩和强直收缩ppt课件

实验六骨骼肌单收缩、复合收缩和强直收缩ppt课件
• 6、调节对话框的数据,如刺激强度(一般为5— 7.5V)、刺激频率增量(一般为1、6、10、15、 20、30Hz)的设置,直至做出满意的肌肉收缩曲 线图形,即记录出几个单收缩曲线和一段不完全 强直收缩及完全强直收缩曲线,见图1。
实验六骨骼肌单收缩、复合收缩和强直收缩
图1骨骼肌的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上:收缩曲线 下:刺激标记
实验六骨骼肌单收缩、复合收缩和强直收缩
• 3、将张力换能器用双凹夹固定于铁支台上,其换 能器的输出线插入计算机的信号输入插口。
• 4、将腓肠肌跟腱结扎线的一端与换能器的簧片相 连。注意:不能拉得太紧。

实验六骨骼肌单收缩、复合收缩和强直收缩
• 5、打开计算机等待自动进入智能型生物信息采集 处理系统主页界面,在空白处双击后进入主页界 面,于顶级菜单“实验项目”处单击,打开子菜单后 点击“肌肉神经实验”,再选择“刺激频率与反应的 关系”项单击,出现对话框后选择现代或经典实验 进入实验的监视。
实验六骨骼肌单收缩、复合收缩和强直收缩
• [材料用具] • 蛙(蟾蜍),解剖器械,任氏液、计算机、生物
信息采集处理系统(或二道生理记录仪,电子刺 激器)、张力换能器、肌动器、铁架台,双凹夹、 锌铜弓,培养皿,烧杯,任氏液,棉花,线等。
实验六骨骼肌单收缩、复合收缩和强直收缩
• [方法及步骤]
1、按实验五的方法制备坐骨神给腓肠肌标本,在任 氏液中浸泡10~20min。 2、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固定在肌动器上,并将神 经搭在肌动器刺激电极上,把刺激的输出线与肌动器 刺激电极的接线柱连接,或在接线柱上再接两根细漆 包线(其两端漆皮要去掉),直接插入腓肠肌的两端 作刺激电极用。
实验六 骨骼肌单收缩、 复合收缩和强直收缩
• [目的]

生理学 骨骼肌收缩功能护理课件

生理学 骨骼肌收缩功能护理课件

药物治疗与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抗 炎药、止痛药等。- 注意事项
04
CATALOGUE
骨骼肌收缩功能护理的实践应用
老年人的骨骼肌收缩功能护理
总结词
预防摔倒、增强平衡能力
详细描述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骨骼肌收缩功能逐渐减弱,容 易导致摔倒和骨折。因此,对于老年人,应注重骨骼肌收 缩功能的护理,通过锻炼和康复训练来增强平衡能力和肌 肉力量,预防摔倒和骨折。
疼痛护理
疼痛评估
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了解疼痛的性质、部位和持续时间,以便制定合适 的护理计划。
疼痛缓解措施
采取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如冷敷、热敷、按摩、分散注意力等,以减轻患者的 疼痛感。- 药物治疗:在医生的建议下,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性质,给予适当 的药物治疗,如非处方药或处方药。
康复训练
肌肉力量训练:针对骨骼肌收缩功能 障碍的患者,进行适当的肌肉力量训 练,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关节 活动度训练:通过关节活动度训练, 改善关节僵硬和活动受限的情况,提 高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日常生 活能力训练:针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需 求,进行相应的训练,如步行、上下 楼梯、捡拾物品等,以提高患者的自 理能力。
骨骼肌收缩的功能
维持姿势
骨骼肌收缩有助于维持 身体的姿势和平衡。
运动
骨骼肌收缩是实现肢体 运动的基础。
保护关节
通过骨骼肌的收缩,关 节得到保护,防止过度
活动和损伤。
维持体温
骨骼肌收缩产生热量, 有助于维持体温的稳定

02
CATALOGUE
骨骼肌收缩功能的护理原则
保持适当的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