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件 8.《世说新语》二则(人教版) (共43张PPT)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件 8.《世说新语》二则(人教版) (共43张PPT)

形似
撒盐
咏雪
意蕴
柳絮
4、“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 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两种理解: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 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 絮”一喻而“笑乐”。文章没有具体的 交代,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 看出,作者分明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 谢道韫的才气。
5、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 份,有什么用意?
拓展延伸 咏雪名句欣赏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沁园春 雪》毛泽东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 李白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吴判官归京》岑参
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 陆游《夜大雪歌》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古代笔记小说集,分德 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 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间士大夫清高 放诞的言谈逸事,也记载有一些古人的正 道直言,善行美德的故事。《世说新语》 的语言简练含蓄而又隽永传神,对后世小 品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被鲁迅评为“一 部名士的教科书”。
咏雪
拓展延伸 (古人称呼)
称呼
(亲属)
别人的
自己的
父母:
尊君,令尊 令堂,令母
儿女:令郎,令爱
妻子: 尊夫人,贤内助
父母: 家父,家母 儿女: 犬子,小女
妻子: 拙荆,内人
拓展延伸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 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对这件事感到很为难, 王朗说:“船上恰巧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 呢?”
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
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

人教版七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关于学生小组讨论,我觉得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们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但在引导与启发环节,我发现自己提问的开放性程度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提出更多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我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以提高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对于某些知识点的掌握仍不够扎实。因此,我考虑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世说新语》的背景知识,了解魏晋时期的文人风貌。
(2)阅读理解两则故事,掌握文章主旨和寓意。
(3)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量和阅读水平。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人的智慧与品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咏雪》通过描写雪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
2.教学难点
(1)古汉语词汇、句式的运用:对于古汉语词汇和句式的运用,学生往往难以掌握。教师应采取有效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举例:通过对比现代汉语与古汉语的句子结构,使学生理解宾语前置、省略句等句式特点。
(2)人物形象、性格特点的深入分析:学生往往难以把握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的深入分析,需要教师引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世说新语》的基本概念。它是一部记录魏晋时期文人言行的著作,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它对于了解古代文化和提升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4.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习俗的了解,提高文化自信,激发爱国情怀。
5.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升文学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文言文词汇、句式及修辞手法: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如“期行”、“绝决”等),特殊句式(如省略句、倒装句等),以及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等)的理解和应用。
4.了解古人的道德品质和交往礼仪,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5.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与尊重。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升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
3.强化学生对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的基本内容、古代交往礼仪和道德观念。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诚信、守时、礼貌等道德准则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成为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以及诚信、守时、礼貌等道德观念。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古代交往礼仪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古代交往场景,演示古代礼仪的基本原则。
-文章深层含义的把握: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文章背后所蕴含的深刻道理,需要教师引导和分析。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笔记

世说新语二则——读后感一、世说新语背景介绍1. 世说新语是什么?——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文学家刘义庆所撰的一部记述名人轶事和谈论言论的作品。

2. 为什么要读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曾被誉为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读后对于拓展知识面和文学修养都有极大的裨益。

3. 我的阅读心得——在读《世说新语二则》时,我深深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不禁对古人的聪慧和睿智肃然起敬。

二、《世说新语二则》的内涵解读1. 第一则:阿义赞曹:世人多一得之见而忘千里深远- 简要概括内容——这则故事讲述了一位名叫阿义的人因为一得之见而错怪了曹植,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和悔恨。

- 深度解读——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不要以偏概全,一得之见,容易使人产生片面的观点,导致对事物的错误认知,最终可能走入误区。

- 与生活的联系——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会因为一时的主观臆断而对他人或事物下定论,从而错失更深层次的了解和体验。

2. 第二则:羊腸岘赏桃:事生因缘,和顺为贵- 简要概括内容——这则故事讲述了羊腸岘在赏桃时碰巧遇到诸葛亮,诸葛亮因为羊腸岘的礼貌得体,遂和顺相待,并因此结交得志隆名的诗人杜甫。

- 深度解读——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待人接物需要和顺有礼,事生因缘,若能顺其自然,也许能够结识到更多的朋友和伙伴。

- 与生活的联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学会待人接物,随遇而安,和顺以待,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友谊和情谊。

三、对个人成长的启示1. 人生感悟——阅读《世说新语二则》,我深刻体会到了待人接物、处理人际关系的智慧,也让我明白了学会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的重要性。

2. 对自身学习的影响——此次阅读,让我对古代文学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兴趣,也增加了我的诗文修养和人文素养。

3. 对未来的期许——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用更加宽广的胸怀去对待世界,尊重事物的多样性,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

总结:通过阅读《世说新语二则》,我对待人接物有了更深的体悟,并且懂得了和顺之道。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八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54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八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54张ppt)

8
翻译课文《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 在一起,跟子侄辈们讲解诗文。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一会儿,雪越下越大,太傅高兴地 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 跟把盐撒 在空中差不多。”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做 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公大笑乐。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 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 1.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 2.撒盐空中差可拟
• 3.末若柳絮因风起
19
• •
请同学用“表现情景法”朗读课文,运用 语音的急缓高低来再现故事情景。 指定几名同学朗读人物对话,集体揣摩对 话的语气、语调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活动,作好演读准备:分小组,分角 色(叙述者、谢太傅、谢道韫)。
学生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上台演读课文, 并对文中人物作出评价。
20
《咏雪》描写了人物群像, 侧重表现了谢道韫的文采。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 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 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走,却把别人 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 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 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 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 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 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 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气氛? 答:融洽、欢快、轻松。 古代“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精析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精析 新人教版

《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精析咏雪一、课文译评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重点字词(1)寒雪:这里指在下着寒雪的季节,即寒冬。

(2)与:跟,和。

(3)讲论:讨论讲解。

(4)文义:这里泛指诗歌文章等的创作与欣赏的理论。

(5)俄而:不久,一会儿。

(6)骤:急。

(7)欣然:愉快的样子。

(8)纷纷:指白雪纷飞的样子。

(9)何所似: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

“何所似”即“所似何”,宾语前置。

(10)差:差不多。

(11)拟:相比。

(12)未:不。

(13)若:像。

(14)因:乘,通过。

(15)起:飘起。

(16)乐:高兴。

(17)即:就是。

(18)大兄:大哥。

译文:在一个寒冷的雪天,太傅谢安举行家庭聚会,跟他的子侄辈们谈论诗文。

不久,大雪下得急了,谢安十分高兴地问:“白雪纷飞像什么?”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像)柳絮乘着大风飘起。

”谢安大笑,非常高兴。

(道韫)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评析:本文客观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虽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由衷地欣赏谢道韫以“柳絮因风起”喻雪,表明了他赞赏道韫的聪敏与才气。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与:和,跟。

(2)期:约定。

(3)日中:正午时分。

(4)中:即前句的日中时分。

(5)至:到。

(6)舍:放弃。

(7)去:离去。

(8)乃:才。

(9)时年:那年。

(10)戏:嬉戏。

语文七年级上册必背古文

语文七年级上册必背古文

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作者】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太傅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作者:刘义庆【宋代】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

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

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

”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

”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第11课《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译文: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了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文及教案一、课文原文1. 孔子见南子南子者,鲁人也,少时隐居,不市采,不与时接,精精神焉。

及长,游大夫之门,以一篑之直,一琴之雅,报之。

大夫未之知也。

孔子自鲁游吴,至南子门,谓门者曰:“有南子在此乎?”门者曰:“无之。

”孔子曰:“善哉!吾闻其人善,而未之识也。

”言毕,去,张琴而歌。

南子闻之,曰:“孔丘来矣!”即出迎之,揖而让入。

孔子曰:“有言乎?”南子不对。

孔子又问,南子曰:“君自来何所?”孔子曰:“游。

”南子曰:“何游?”孔子曰:“吴。

”南子曰:“何为?”孔子曰:“求买八扇生。

”南子乃告孔子曰:“八扇生已死矣。

”——《世说新语》2. 鲁迅离婚信大长今到我家来吓我女人,她要问昨天的事。

因为昨天我给她拍了一个耳光,这是三十年的夫妻,我从不出手打人,这一回打她只因为太气了。

她不讲觉悟,一向站在日本人方面瞪眼看人,光明哇叫,真不怕钱能装到死。

我忍受到今天,已经忍受得不行,我希望她一个月不要来。

我再也不想见到她,也不想看到她写的信,所以请你们不要再传阅给我。

请代我去找张光楷,把所有钱交给她。

明天我也写信去找她,要她自己取钱请她赶快走,立刻走,我当然不会阻止。

其实我一心一意的工作和造反都没有造成今日的状况,都是她搅和的。

我没有再去见上海警察和国民党,不会去的。

鲁迅——鲁迅《信》二、教案1. 语文知识重点词汇1.游:旅游,指外出观光游玩。

2.篑(kuì):民间常用来举行儿童成人礼的仪式,篑指用糯米粉做的一种饮食。

3.琴之雅:指琴声幽静、柔和的音乐。

4.八扇生:初唐著名画家吴道子的代表作品,以描述一位美女与八扇子之间的故事。

5.大长今:韩国电视连续剧《大长今》,故事辑自朝鲜民间传说,是一部历史类的喜剧。

语言点1.名词性从句2.比喻手法2. 阅读分析《世说新语》是作者刘义庆在东晋时期整理的一部鲁迅企鹅解密班资料群语录。

这个故事中的孔子发现了一个对琴艺、礼仪等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南子,他虽然从未谋面,却对南子十分敬仰,张琴而歌,偶然得以见南子,最后了解到他想要找的画家已经去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它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课堂小结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承发扬这 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让我们以天地为心,真诚为 骨,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诚实有信的人,我们相信:诚
信相伴,一生无悔!
随堂练习
鲁迅说《世说新语》是“一部名士的教科书”,请 课外阅读《世说新语》(如《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等 名篇),文学阅读课交流。
疏通文义
相约同行。期,约定。
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弃。去,离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
约定正午时分。日中,正午时分。
令尊在不在?
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
(友人)才到。乃,才。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不,同“否”。
A:不失礼(友人失信又失礼,行事不端,态度恶劣;元方
必须用“入门不顾”的态度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这是坚持
原则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给“友人”一个难忘的教训。) B:失礼(元方批评友人无礼,自己更应该做到有礼——友 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使有错,也应以礼 待之。)
读了这则文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在人际交往
“(尊君)非人哉!( 尊君)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
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君)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君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友)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课文中“君” “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尊君在不
君与家君
令尊(对别人父 亲的尊称)
您(有礼 我的父亲(对 貌地称呼 人谦称自己的 对方)
走近作者
刘义庆(403—444),南宋文学 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 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 文学,招纳文士。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 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
/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
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 王凝之/妻也。
驿亭之外,断桥 之旁,寂寞绽放, 无人作主。每当 日色西沉,孤独 愁苦,更有风雨 来侵。 不想争芳斗春, 听凭百花嫉妒。 凋零成泥,碾踏 为尘,唯有芳香 依旧如故。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跟侄儿侄女谈论文章的义理。一会儿雪下得急,太傅
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
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
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而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
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疏通文义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文章的义理。 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
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 侄儿侄女 不久,一会儿。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
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
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
趁、乘。
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等您很久没有来,已经离开了。”这位朋友便发火骂道:
“真不是人!和朋友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元方说 道:“您和家父约定正午时分,到了正午您却不来,这是不守 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这是没有礼貌。”朋友听后感到 惭愧,便从车上下来牵拉陈元方(道歉),元方进入大门不回 头看。
重点积累 通假字: 尊君在不 古今异义: 1.陈太丘与友期 2.太丘舍去 3.下车引之 “不”同“否” 古: 约定 古: 离开 古: 拉,牵拉 今: 日期 今: 前去,前往 今: 引用
父亲)
重点解读
1.“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
是个不守信用,没有时间观念的人。 2.元方指出了父亲友人的哪两个错误?(用原文句子回答)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 聪明、勇敢、明理(或:懂礼识仪,机智聪明,刚正不阿。)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飞扬之态 柳絮因风起 轻盈之雅 文学之韵
形 神 韵
文示,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你怎样理解“公大笑乐”?
(1)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2)“笑”前喻,“乐”后喻。
(3)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板书设计
起因
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发展
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咏 雪
新课导入
相关介绍
《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
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 逸事。以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分 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 夙慧等36篇。《咏雪》选自《言语》 篇,这部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的 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炼、人物形
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
4.元方入门不顾
5.相委而去
古: 回头看
今: 照顾或顾客
古: 丢下、舍弃 今:把事交给别人去办
把文中缺少人称的句子补充完整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友 )过中不至,太丘
舍去,(太丘)去后(友)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家君)待
君久(君 )不至,(家君)已去。”友人便怒曰:
拓展延伸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春柳如同碧玉妆扮分外娇娆,
万条垂下绿丝绦。 垂下的万千枝条好像绿色的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是谁把这柳叶裁得如此精致,
原来二月春风——它恰似一把灵巧 二月春风似剪刀。 的剪刀。
卜算子· 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语气词,表示感叹。
丢下我走了。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委,舍弃。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
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拉,牵拉。 回头看。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正中午时分。过了正午(朋 友)仍然没到,陈太丘(便)丢下(他)而离开。(陈太丘) 离开后朋友才到。(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才七岁,正在大 门外玩耍,朋友便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回答说:
结果
公大笑乐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重点积累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 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欣然: 高兴地样子。 未若:不如,不及。 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即:是,就是。
特殊句式
(1)白雪纷纷何所似? 宾语前置句,即“所似何”。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常见的判断句标志,翻译时要加判断动词“是” 。
整体感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
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
时间
寒雪日 谢太傅、儿女
地点
内(集) 讲论文义
人物
事件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 等词语营造了一
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融洽、欢快、轻松。
“撒盐空中” “柳絮因风起” 两个比喻,哪一个更
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 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它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 “撒盐”却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这样一来仅有物 象而无意蕴。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 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 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 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 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