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血管封堵器在介入治疗中的优点
Angio-seal血管封堵器在心导管术后的临床应用

Angio-seal血管封堵器在心导管术后的临床应用谢伟;刘俊明;黄文军;高霞;李科;李辉【摘要】目的:评价Angio-seal血管封堵器在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术后股动脉封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血管封堵器(VCD)组(58例)和人工压迫(Mc)组(62例),观察止血成功率、止血时间、卧床时间、腰背不适及血管性并发症.结果:VCD组止血时间、卧床时间及腰背不适明显低于MC组(P<0.05).2组止血成功率、腹股沟皮下血肿及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io-seal血管封堵器对股动脉穿刺点能快速、有效地止血,缩短卧床时间,且不增加血管性并发症,可广泛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手术后的病人的股动脉穿刺口的处理.【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8(031)001【总页数】2页(P51-52)【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血管封堵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作者】谢伟;刘俊明;黄文军;高霞;李科;李辉【作者单位】新疆兵团医院内一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2;新疆兵团医院内一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2;新疆兵团医院内一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2;新疆兵团医院内一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2;新疆兵团医院内一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2;新疆兵团医院内一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R815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已广泛用于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目前国内对术后股动脉穿刺口的处理,多采用人工压迫(manual compression,MC)止血法,该方法经济、简单、易行,但有较多的并发症发生。
为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和减少穿刺局部的并发症,各种缝合和以胶原为基础的封堵装置已应用于临床。
经皮股动脉穿刺点采用血管封堵器止血患者的护理

经皮股 动脉穿刺是 血管性介 入诊 断 和治疗 最常用 的途径 , 目前 对 股 动脉 穿 刺点 的处 理 主要采 用 人 工压 迫止血后 , 再让患者 卧床 1 ~2 。近年 来 , 院采 用 2 4h 我 血管封 堵器 ( sua lsr ei , C ) 闭股 动 Vacl CoueD vc V D 封 r e 脉穿刺点 , 取得 了满 意效果 , 护理介 绍如下 。
例中男 2 1例 、 3 女 4例 , 龄 3 ~ 6 年 1 2岁 , 均 4 . 平 60 岁 。其 中诊 断性 血管 造 影 1 2例 , 宫 动脉 栓 塞 术 2 子 3
例, 肝动 脉化疗 栓塞 术 1 4例 , 脉球 囊 成形 或 支架 术 动 ( 肾动脉 、 髂总 动 脉 和锁 骨 下 动脉 ) 6例 。并 存 高血 压
病 1例; 1 患者 均无 出血 性疾 病 。
2 1 术 前护 理 .
2 1 1 心 理 护 理 向 患 者 及 家 属 详 细 说 明 植 入 . . VC D的 目的 、 法 、 果及 与 人 工 压 迫止 血 比较 的优 方 效 点, 帮助 患者 消 除 顾 虑 。本 组 4 3例 患者 存 在 不 同程 度焦 虑 、 惧心 理 , 恐 经管 床 护士 耐心 劝 导 , 进行 及 时心 理 沟通 , 并请 已接 受过 VC D植 入 、 果满 意 的患 者与 效 其交 流 , 最终 消 除 患者 心 理 压 力 , 之 以乐 观 的心 理 使 接受 治疗 , 得术 中 良好 的配合 。 取 2 1 2 严格选 择适 应 证 术 前配 合 医生 仔 细询 问过 .. 敏史 , 积极控 制高血 压 , 纠正贫 血 、 小板 减少 等 , 了 血 为
提高成 功率 , 减少并 发症 , 严格 选择 适应 证 。 目前 一般
Angio—seal封堵器用于脑血管介入治疗后股动脉穿刺点封闭的应用

随着 介 入 治 疗 技 术 的发 展 ,经 股 动 色 多普 勒 超 声 随 访 . 察 有 无 动 脉 狭 窄 、 方 法 止 血 时 间 及 平 卧 时 间 的 比 较 见 表 观 脉 途 径 穿 刺 的 患者 数 量 逐 年 增 加 ,特 别 假 性 动 脉 瘤 、 静 脉 瘘 等 。止 血 时 间 : 动 从
异。
1 观 察 指 标 :观 察 患 者 的 止 血 时 间 、 . 2 平卧时间和止血成功率 , 血管 并 发 症 , 对
陈献 东 孙 军 巴华君
【 摘要 】 目的 了解血管封堵器在脑 血管病介入诊断治疗 中的使用情况 。 方法 2 0 0 6年 7月至 2 0 0 7年 6 , 12 经皮股 动脉穿 月 对 0例
刺行 血 管 介 入 诊 断 和 治 疗 术 后 病 人 。 别 进行 血 管封 堵 器 ( C 分 V D组 ) 人 工 压 迫 股 动 脉 穿 刺 点 止 血 。观 察 患 者 的止 血 时 间 、 卧 时 间 和 止 血 成 或 平
卧 时 间 .n l—el 堵 器 在 支 架 成 形 术 的 患 者 有 更 强 的适 应 征 。 A g sa 封 o
V CD
使 用 A go sa 封 堵 器 可 以 大 大 缩 短 患 者 止 血 时 间 及 平 nl— el
【 关键 词】 脑血管病 ; ni—el A go sa 封堵器 【 中图分类号】 R 1 85 【 文献标识码 】 A
1 一 般 资 料 :0 6年 7月 至 2 0 _ 1 20 0 7年 准 差 ) 表 示 。用 t 验作 差 异 显 著 性 检 脉 瘤 两 组 均 未 发 现 。 两 者 在 血 管 并 发 症 来 检 6月 .对 12例 经 皮 股 动 脉 穿 刺 行 血 管 验 ; 数 资 料 用 x 检 验 作 差 异 显 著 性 检 的发 生 率 方 面无 明显 统 计 学 差 异 。 0 计 介 入 诊 断 和 治 疗 术 后 病 人 ,分 别 进 行 血 验 。< . P 00 5为 差 异 显 著 性 。 管 封 堵 器 ( C 组 ) 人 工 压 迫 股 动 脉 VD 或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应用 A g —el ni sa 血管 闭合器 的临床观察 o
孙 艺 刘 洪珍
( 阴市人 民 医院心 内科 . 苏 2 4 0 ) 江 江 14 0
摘
要 目的 : 讨 冠心 病 介 入 治 疗术 后 使 用 A g — el 探 ni S a 经皮 血 管 闭 合器 的并 发 症 与舒 适 度 。方 法 :4例 经 o 8
关键词
血 管 闭 合 器 ; 心 病 ; 入 治 疗 ; 发症 ; 适度 冠 介 并 舒
R 4. 51 4 文 献标 识 码 B
中 图分 类 号
经 皮 冠状 动 脉 介 入 治疗 ( I 是 冠 心 病 治疗 的 PC)
重要方 法之一 。介 入术后 常规 的股动 脉压 迫止 血患
径> c 者 。3迷走 神经 反射 : 4m () 表现 为心率减 慢 , 压 血
3 讨
论
在冠脉 造影 和介入 治疗 术后 ,必 须对股 动脉 穿
刺 部位 进行 止血 , 要求 患者 术侧 下肢 长时 间制 动 , 并
器 , 口以 2块 无 菌纱 布 覆 盖 , 需加 压包 扎 , 切 无 卧床
4 h下地 活动 , 卧床 期 间 , 术侧 肢体 无 需严 格制 动 , 平 卧或侧 卧均可 。 l 评价 指标 - 3 () 肢 制动 时 间 : 止 血结 束 至解 1 下 从 除下肢 制动 的时 间 。 ) 部血 管并 发症 : 括局 部 出 (局 2 包 血和血肿 , 局部 出血 指创 口有 新鲜 血 液渗 出 , 液渗 血
闭 合 器组 126 2 52 0 0 126 12 )3 (94 (.) (.) () (.) (. 4 8 _) 6
与对 照组 比较 ,900 , 尸 00 *< .5 “ l .1 / <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护理

解封 堵效果 及 有无其 它分 流 , 测压后 撤除所 有鞘管 ,
局 部 加 压 包 扎 。 术 中静 脉 注 射 肝 素 0 5 1mg k , . ~ / g 术 后 静 脉 应 用 抗 生 素 , 续 3d 术 后 2 连 ; 4h行 超 声 心 动 图和 X 线平 片检 查 , 解封堵 效果 。 了 1 3 结 果 . 6例 封 堵 成 功 , 1例 因 P DA 过 小 ( 径 仅 2 内
主控 钢丝 顶端 , 透视 下经输 送鞘管送 至 降主 动脉 . 将 封 堵 器腰 部 准确 放在 P A 最 窄处 , D 听诊 无 杂 音后 1 n重 复 主 动脉 造 影 , 认 位 置合 适 , 时 针 旋 0mi 确 逆
转 主 控 钢 丝 将 其 释 放 。 途 取 血 测 血 氧 饱 和 度 , 了 沿 以
维普资讯
・
1 2・ 8
应 用 Ampazr 堵 器 介入 治疗 动 脉 导 管 未 闭 的护 理 lte 封
金葵花 袁 琰琴 赵 品婷 刘 群
第 四军 医 大 学 唐 都 医 院 心 内科 ,西 安 7 0 3 108
关键 词 : 脉 导 菅 耒 闻 ; 放 射 学 介 八 性 } A l zr 堵 嚣 ; 护 理 动 mp a e 封 t
中 图 分 类号 : 1. i 7. R8 2R4 3 5 5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1 10 一
动脉 导管 未 闭 ( DA) 常 见 的先 天 性心 脏 病 , P 是
以 往 治 疗 采 用 开 胸 法 着 介 人 医 学 的 发 展 , 开 胸 随 非 治 疗 P A 先 后 经 历 了 P rt n D o sma n法 、 a h id法 、 R s kn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现状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现状1. 引言1.1 现代医学发展背景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在过去,传统的心脏手术往往需要开胸手术,风险较大且创伤较大。
但随着经皮介入技术的发展,包括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在内的心脏介入手术逐渐成为治疗心脏病的重要手段。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作为一种介入手术,不需要开胸,仅需在患者的腹部或腹股沟部位进行小切口,通过导管将封堵器具送入左心耳,从而达到封闭左心耳的目的。
这种微创手术方式不仅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而且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康复时间,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得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成为治疗房颤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选择,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研究的深入,相信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1.2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定义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简称PLA,是一种介入治疗心房颤动的手术方法。
它通过在左心房内植入一种特殊的封堵器材,可以有效地阻止左心房内血栓形成和脱落,从而预防卒中的发生。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技术,但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通过该手术,患者可以降低卒中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历史发展、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手术步骤及术后护理、并发症及处理方法以及临床应用和疗效评价,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参考。
1.3 本文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在当今医学领域的现状和发展情况。
通过对该手术的历史发展、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手术步骤及术后护理、并发症及处理方法以及临床应用和疗效评价进行详细分析,旨在揭示该手术在治疗心脏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本文旨在总结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优势,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关于该手术的知识和经验,以促进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医学界对于心脏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Angio-Seal血管封堵器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卧床时间及舒适度的影响

作者 简 介 : 彦梅 ( 9 0 ) 女 , 刘 17 一 , 副主 任护 师 , 内科 护 士长 , 心 主要 研 究方 向为 护理管 理 。
lo o
10 0
10 0
10 0 0 O 0
10 4 0
腰 酸 背 痛
腿 酸 痛 腹 胀
0
3 3) (
文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7 9 8 ( 0 2 0 — 1 5 0 10 — 6 8 2 1 )2 0 8 — 3
关键 词 : 冠状 动脉疾 病 ; 血管 封堵器 ; 血管成 形术 , 腔 , 经 经皮 冠状动 脉 ; 卧床制 动时 间 ; 适度 舒
中 图 分 类 号 : 5 14 R 4.
O
0
2 ( 4 ~ 42)
注 : 封堵器 组 比较 , < .1 与 ~P 00
行 排 尿 或需 行 导 尿 。 神 紧 张 、 虑 是指 患者 主 诉 精 焦
)
O 2
{
2 1 1
:
2 2
( (
心 在床 上 不能 自行 小 便而 不 敢 多饮 水 , 至担 心 排 甚 尿 时 穿 刺 口出 血 、鞘 管 脱 落 或 移 位 而 出现 排 尿 困 难 。 工压 迫 止血 组 中有 1 经导 尿解 决 尿潴 留 , 人 4例
ptas医学名词解释

ptas医学名词解释PTAS是指经皮经动脉腔内扩张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with Stenting)的缩写。
PTAS是一种介入性血管手术,主要用于治疗狭窄或阻塞的动脉,特别是颈动脉和脑动脉的狭窄和阻塞。
PTAS手术通过腔内操作,使用导丝和导管将支架植入在动脉狭窄或阻塞的位置上。
支架可以恢复动脉的正常血流通道,减轻或消除血管阻塞所引起的症状,避免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PTAS手术通常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在血管内插入导丝和导管、扩张狭窄部位以及植入支架时都可以通过X射线或血管造影实时监视。
PTAS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治疗颈动脉和脑动脉狭窄的方法。
它可以改善血液供应,减少症状,降低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PTAS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
PTAS手术适用于一些特定的疾病和病情,如:颈动脉狭窄、脑动脉狭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动脉狭窄等。
医生在决定是否进行PTAS手术时,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动脉狭窄程度、患者的年龄、病史、健康状况等。
PTAS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并发症。
术后可能会出现血管再狭窄、血栓形成、血管损伤、出血等一些并发症。
因此,在手术前患者应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准备,术后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并及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总的来说,PTAS是一种介入性血管手术,用于治疗颈动脉和脑动脉狭窄和阻塞。
它通过植入支架来恢复正常的血液供应,改善症状,降低脑卒中风险。
PTAS手术安全有效,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患者和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和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皮血管封堵器在介入治疗中的优点(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经皮血管封堵器;介入治疗;优点
目前,介入治疗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其特点是创伤小、伤口愈合快,大大减少了病人的身心痛苦。
但介入治疗术后要求患者术肢平卧制动24h,绷带加压包扎,随着卧床和制动时间的延长,常出现腰酸背痛等不适症状。
而经皮血管封堵器是一种用于血管封闭的新型止血可吸收装置,术后患者平卧制动4h,即可在床上适当活动[1],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我科从2006年用经皮血管封堵器进行伤口止血后,明显缩短了患者卧床时间,减少了术后不适感,提高了其舒适度。
1 临床资料
2007年6月—2008年12月,收集病例90例,根据术后是否用血管封堵器止血,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
应用血管封堵器组:男32例,女13例,年龄35~60岁;未用血管封堵器组:男38例,女7例,年龄40~70岁。
应用血管封堵器组的患者,手术操作完后放置血管封堵器用无菌纱布覆盖,无须加压包扎。
卧床4~6h后可下床活动,在床上可侧卧或平卧。
未用血管封堵器的患者,术后拔除动脉鞘管加压股动脉穿刺点20~30min后,覆盖15块左右无菌纱布,
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术侧肢体平卧制动24h。
结果应用血管封堵器组患者4~6h便可下床活动,无腰背酸软和排尿困难等[2]。
未用血管封堵器组患者均有腰酸背痛,12例患者有尿潴留发生。
2 讨论
经皮血管封堵器由锚泊装置和递送装置组成,其中锚泊装置包括3个可吸收组成,即丙交酯和乙交酯构成的可在血管内展开的锚,覆盖于血管外壁的明胶海绵及一段可吸收缝线,在冠状动脉介入操作完成后置入,使管腔内侧壁的锚和外侧的明胶海绵夹住并紧贴管壁,从而牢牢封闭股动脉穿刺点伤口,达到止血处理,缩短卧床时间,从而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3],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3 优点
3.1 体位不适的改善传统加压包扎的方法常要求患肢制动24h,而长时间卧床会造成患者腰酸背痛、身心疲惫、腹胀、烦躁等,用血管封堵器的病人术后平卧4~6h后就能在床上适当活动,大大缩短了患者肢体制动的时间,有效地减少了病人的痛苦,也极大地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3.2 减少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的发生介入治疗大多需穿刺股动脉来完成,若术后对穿刺局部加压止血不当,会导致淤青、疼痛、血肿及假性动脉瘤等股动脉并发症的发生[4]。
而血管封堵器则基本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因血管封堵器能紧密地缝合于伤口处并能快速止血,使其减少伤口出血的可能性,也避免造成股动脉并发症的发生。
3.3 减少迷走反射的发生发生迷走反射的原因多为拔除鞘管对血管的刺激、局部效果不佳或病人的精神状态等[5],而血管封堵器一般在介入治疗术后立即拔管,这样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精神紧张及局麻效果不佳等情况,从而减少了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3.4 防止血栓的形成传统的加压包扎要求术侧肢体制动24h,长时间不能自主活动容易导致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肢体麻木、皮肤颜色及温度的改变而致血栓形成,而用了血管封堵器的病人由于缩短了卧床时间,从而减少了血栓形成。
3.5 减少感染的可能性传统的加压包扎长时间平卧位,肢体制动所致排尿姿势的改变及患者担心穿刺处出血而造成排尿困难而行其导尿术,但导尿容易发生感染,而血管封堵器缩短了卧床时间,患者能自行排尿,从而避免感染发生。
4 总结
介入治疗术后穿刺血管的止血是影响手术和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我们的临床观察也显示经皮血管封堵器使用安全、有效、止血效果好。
因此,介入治疗应用血管封堵器缩短了患肢制动时间,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平均住院日,从而节省了住院费用。
【参考文献】
1 胡向荣,何华英.51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血管封堵器应用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189-190.
2 韩艳萍.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应用血管封堵器患者舒适度的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1(1):9.
3 任亚娟,丁守良,英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血管封堵器的临床疗效.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4):341.
4 李保华.简易加压装置在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中的应用.实用护理杂志,2002,18(2):17.
5 刘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股动脉出血的发生及相关因素分析.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