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血液和血型》教学设计
2024秋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与血型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血液与血型相关的拓展资源,如医学文章、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3.行为习惯:大部分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但部分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在作业完成方面,大部分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但部分学生对作业中的问题不求甚解,缺乏钻研精神。这些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纠正。
4.对课程学习的影响:基于学生的学情分析,我认为对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血液与血型”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真实案例,引出血液与血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管理上,我尽力保持课堂秩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然而,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这可能是因为我对课堂纪律的监管不够严格,或者是因为课堂内容不够吸引学生。因此,我需要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监管,并尝试采用更多有趣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的学习效果上,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血液与血型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然而,部分学生在血型鉴定和输血原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惑。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讲解这些知识点时,没有提供足够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提供更多的实例,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10.1 血液和血型 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下)

10.1 血液和血型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下)血液和血型教学目标: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3.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向学生进行义务献血的教育,增强学生社会、对人类献爱心的自觉性。
4.学会用显微镜观察血永久涂片。
教学重点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教学难点1、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2、说明血型鉴定的过程。
教学准备1、或家畜的鲜血,做好演示实验。
2、血液组成的投影片或彩色挂图。
血永久涂片3、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教学过程本节采用演示实验、学生动脑、动手,师生谈话等教学方法,在实验室完成教学任务。
引言:人体不断的从外界摄取养料和氧气,怎样将这些物质送到各个组织细胞中,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其他废物又怎样运走?血液又如何在心脏和血管里川流不息地流动,完成着物质运输的任务。
师:血液对人体非常重要,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有什么功能?第 - 2 - 页第 - 3 - 页现红色?因为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的特征是:在氧含量高的环境,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环境,又容易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此外,红细胞还能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后,血液呈鲜红色,叫动脉血。
血红蛋白与氧分离后,血液呈暗红色,叫静脉血。
血液里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都要有一定的数量,含量过少时会出现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这是“贫血”。
应该多吃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
师:白细胞有多种(示课本彩图四)。
它的功能是吞噬病菌(示白细胞吞噬病菌的示意图,并讲其吞噬原理)。
联系学生有时身体某部位受到病菌侵害时出现红、肿、热、疼的“发炎”症状。
小结白细胞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师:演示实验。
观察凝固的血(试管B)试管B中的血液为什么凝固了呢?血块周围出现的液体是什么?(使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楚。
)学生认真观察试管B中的现象。
师:血块周围出现的淡黄色、透明的液体叫血清。
10.1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掌握血浆和血细胞的特点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2.了解血型的分类,掌握ABO血型和Rh血型的基本知识,学会进行血型鉴定。
3.掌握输血的原则和方法,了解输血时应注意的事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评价标准:
a.内容完整、准确,符合题目要求。
b.语言表达清晰,逻辑性强。
c.设计新颖,具有创意。
d.按时提交,字数符合要求。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它们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2.血型的分类、遗传规律,以及血型鉴定方法。
3.输血原则和方法,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血液知识,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自己的生物学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血液,关爱生命,尊重他人。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题目:
1.血液的组成包括哪两部分?它们各自有哪些功能?
2. ABO血型和Rh血型各有哪些分类?请举例说明。
3.输血时应遵循哪些原则?请举例说明。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强调以下几点: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识阶段,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介绍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以及它们在人体中的作用。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血液分层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血液的组成。
2.血型的分类及遗传规律:讲解ABO血型和Rh血型的分类、遗传规律,以及血型鉴定的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血型鉴定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血型知识。
《血液和血型》参考教案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说出血液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说出它们的主要功能。
2、通过实验观察红细胞和白细胞。
3、说出三种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功能。
4、正确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并依据各项数据说出它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教学重点: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2、正确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教学难点: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2、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教学教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血液标本、吸管、模拟配制的“A型血”、“B型血”、“O型血”、“AB型血”和“A型标准血清”“B型标准血清”教学过程:一、引入人体的循环系统通过遍布全身的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为组织细胞运送氧气的养料,并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它们主要是依靠什么来运送的呢?它们主要是依靠血液来运送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第十章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二、新授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blood)是一种结缔组织,是人体内重要的组成物质,它在人体内不停地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取一定量的人的新鲜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柠檬酸钠溶液(防止血液凝固)试管里。
静置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血液就会发生分层现象。
分成三层,最上面是血浆,它的密度最小,中间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层是红细胞。
人的血液是由血细胞(blood cell)和血浆(plasma)组成的。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red blood cell)、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和血小板(blood platelet)。
血浆占血液总量的55%,其中90%以上是水,其余为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等。
实验:人血涂片日的: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比较这两种细胞在血液中的含量。
器材:人血涂片玻片标本,显微镜。
指导:1.对照书上图10—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玻片标本。
2.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比较它们的相对数量。
《血液和血型》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苏教版 (5)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血型发现的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并能认同同型输血原则;2、了解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的关系;3、学会运用所学的ABO血型知识,尝试“模拟”血型鉴定,增强动手能力;4、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拟血型鉴定”的模拟实验,了解ABO血型的鉴定,并认同同型输血;2、通过“献爱心”游戏,巩固同型输血原则,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3、通过观看案例视频,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输血与血型的了解,激发学生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2、通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通过我自身的献血实例以及丰富的图片,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够情感,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二、教学过程尝试画图。
五、血量1、展示问题:是不是血型匹配,抽多少都没事?2、展示问题:正常成年人血量: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危及生命一次失血800—1000毫升头晕心跳眼发黑出冷汗一次失血小于400毫升2-3周得到补充而恢复观看视频。
思考、回答。
及时评价,充分发挥鼓励性评价的积极效应,促进学生自觉、热情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体现新课标下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无偿献血与情感升华1、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句献血宣传语,为社会尽一份义务,奉献一点爱心、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观点。
明确无偿献血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参与,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结合我自身的献血实例,借助平时生活中积累的图片来帮助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深化重点和突破难点。
血的观念。
学生思考、回答。
将课堂推向又一个高潮。
课堂练习题贫血因为红细胞量不足、烧伤病人主要是血浆量减少、出血性疾病主要是血小板量少三、板书设计传染病单元、章、节第25章第1节教学内容传染病需课时: 1 课时第 1 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常见的传染病的病因及其特点。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4.10.1 血液和血型8

第十章第一节血液和血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说出ABO血型的类型。
2.理解ABO血型鉴定的过程。
3.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
能力目标:通过观看“血型鉴定”的实验视频,培养学生理解实验过程以及提高对血型鉴定的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献血知识的学习,认识到作为一个健康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血型鉴定的过程;(2)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3)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学生具有无偿献血的意识。
2.教学难点:(1)理解血型鉴定的过程;(2)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向父母了解自己的血型;2.教师准备:(1)准备“血型鉴定”实验视频;(2)收集资料,做好课件。
四、教学过程:[引入]:事件分析:2011年7月23日晚20时27分,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行驶至温州路段时,与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追尾,造成D301次列车4节车厢从高架桥上掉落。
赵、钱、孙、李4位乘客在事故中失血过多,急需救治。
[提问]:作为医护人员,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学生代表)回答]:输血。
[讲述]:失血≤血液总量的10%(400ml),对健康没有影响;失血≥血液总量的30%(1200ml),影响人生命活动,甚至危及生命,此时就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
[小故事]:血型发现史的探索。
提问:你知道小故事中提到的ABO血型吗?[提问]:你知道你自己是什么血型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视频]:播放“血型的鉴定”的视频资料。
[讲解]:ABO血型系统鉴定的情况[出示图片]:红细胞凝集成团[学生活动]:刚才“7.23”事故中的四名伤者赵钱孙李的血型鉴定情况如下:[讲解]:ABO血型鉴定的原理含有A型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A凝集素相遇或者含有B型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B凝集素相遇时,就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
[讲述]:除了ABO血型系统外,人类还有一些其他的血型系统,比如Rh血型系统等。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教案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内容本节是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的第一节《血液和血型》第一课时,在学习了第九章《人的食物来自环境》中的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消化系统后,学生知道了营养物质的运输离不开血液,而血液又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血液循环系统的基础。
所以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除此之外,血液的组成及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
通过观察血液分层现象、人血涂片和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使学生对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形态结构及功能有更准确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和红细胞。
(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的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血液的分层实验,描述分层现象,概述血液的组成。
(2)观察人血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观察它们的大小及形态特点。
(3)能够看懂血常规化验单,运用所学的血液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诊断疾病,关注人体健康。
(2)体验实事求是,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血液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二、学情分析: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七年级学生已经对生物这门学科有一定的认知水平。
而本节知识血液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许多学生可能经历过流血和血液化验的检查,但是对检查的结果——化验单和血液的成分,学生一般不清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有所了解。
让学生对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升华,上升到理论层次。
三、教学方法:直观教学、引导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四、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五、教学准备及课时安排:多媒体课件1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节血液和血型运载血细胞血浆(功能)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血液的组成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血细胞白细胞:吞噬病菌血小板:止血和凝血七、教学反思:亮点:1.本节课是血液循环的基础部分,又贴合实际,学生比较感兴趣,课堂气氛相对活跃;2.课堂结构相对完整,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抽象化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3.充分体现新课标要求,师引导,生主体;4.在教学中能够强调考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苏教版初中生物血液和血型教案

苏教版初中生物血液和血型教案推荐文章高中生物优秀教案总结热度:苏教版七年级生物种子的萌发教案热度:人教版高一生物核酸教案热度:人教版初一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案热度:人教版初一生物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热度:血液和血型是初中生物的一个重点知识。
下面店铺给你分享苏教版初中生物血液和血型教案,欢迎阅读。
苏教版初中生物血液和血型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了解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1、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了解贫血、化脓以及伤口血液逐渐凝固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消除学生对血液的恐惧,加强学生对血液重要性的认识和关注。
二教学设想1、重点、难点重点: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难点:血细胞的功能。
教会学生看血常规化验单。
2、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课型:新授课。
基本教学思路:本节安排了资料分析和一个分组合作的活动。
如何组织好小组讨论,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是本节教学成功的关键。
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阐明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使学生获得血细胞形态和功能的理性认识。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深化所学知识,巩固重点。
三媒体平台1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流动的组织——血液)四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流程1.情境导入欣赏一张图片(立交桥、桥上许多来往的车辆、车上的人和货物),城市中每天都有许多繁忙的运输线,运输线上运动的车辆就将人和物品运输到相应的地点。
而在你感觉不到的情况下,你的身体里(手比身体)同样也有着一条条繁忙的运输路线(请看,展示PPT),遍布全身的血管;血管中流动的血液就将来自消化道的营养物质和来自肺部的氧气,运往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并将细胞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及时运走。
2.课前热身现在有三种液体供你选择,分别是血液、葡萄糖注射液和生理盐水注射液,如果你是医生,你会选择哪种液体对失血过多的病人进行抢救呢?3.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血液中有大量能够完成物质运输等功能物质,血液又是一种组织,属于结缔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 10 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共给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 知识: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 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4、说出 ABO 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5、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理解血型和输血的关系 二、 能力: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实验的规范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的思维方式。
三、情感: 通过对人体血量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无偿献血、义务献血的教育。
教学重点: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 ABO 血型的类型及鉴定 教学难点:1、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2、说明血型坚定的过程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创设情境,引入 课题 观察血液的组成 教师活动 提问: 在我们人的血 管里流动的是什么? 演示实验: 血液的组 成成分 学生活动 讨论,交流,进入课题
观察教师的操作, 注意发现问题, 学习实验的规范操作 观察量筒内分层现象,注意颜色 及所占体积
血液中血浆及血 细胞的组成 认识红细胞和白 细胞 红细胞的正常 值,血液为什么是红 色 贫血的概念 了解发炎 血小板与凝血 教师讲解、巡视、指 导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知识和图 10—2 人的血细 胞 如何对待补铁的问 题? 讲解什么是发炎 巡回演示比较
实验:观察血涂片
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和白细胞的 颜色和数目以及结构上的差异,观察 血小板的形状 阅读补充资料讨论交流 学习白细胞的作用和正常值 观察血块周围的液体和使用抗凝 剂的血液有什么不同
认识化验单,知 道血常规检测内容 学习内容
展示几张化验单, 分 发给学生 教师活动
学生分组阅读,讨论化验单上几 项指标的不同 学生活动
(第二课时)输 血和血型 输血原则 我过无偿献血制 度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如果你医生, 面对失 血过多的病人, 你如何抢 救? 巡视并适时指导 讲解我国无偿献血 制度 通过这节的学习, 你 有什么收获? 布置课堂练习
讨论,交流
分组活动,模拟“血型鉴定” 查找有关无偿献血资料(课逅 讨论,交流 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血浆(功能) 1、血液的组成 血细胞
运载血细胞 运输养料和废物 防御保卫
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 :运输氧气 白细胞:吞噬病菌 血小板:加快血液凝固
2、输血和血型 (1)血型:A 型、B 型、AB 型、O 型 (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好,紧急状况下,O 型血的人可以给任何人输血。
AB 型血的人可以接受任何人的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