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18种皮肤病联合用药方案
13类夏季常见皮肤病治疗大全

13类夏季常见皮肤病治疗大全1手癣疾病简析手癣俗称“鹅掌风“,皮损与足癣大体相同,手癣多为水疱型和角化过度型,常见单侧发病。
夏季可发生水疱,常有瘙痒,病程慢性,可多年不愈。
冬季患部皮肤变粗厚,易发生皲裂,门店接待一些老年人来买愈裂贴膏其原因可能也多是手癣引起。
用药方案1、硝酸咪康唑乳膏+特比萘芬片+护肝片+黄苦洗液+消毒棉签。
2、百廯夏塔热片+盐酸特比萘芬乳膏+复方黄藤洗液+维A酸软膏+葡萄糖酸锌。
3、百廯夏塔热片+酮康唑乳膏+湿痒洗液+β-胡萝卜素。
用药注意1、渗液明显者应先进行湿敷收干,可用利凡诺、依沙丫啶溶液,2、无明显糜烂的,可用抗真菌霜剂或凝胶、癣药水。
3、角化增生型可加用维A酸软膏。
4、有湿疹化倾向的可使用含糖皮质激素的复方制剂5、合并细菌感染的,可用氧化锌软膏加莫匹罗星、夫西地酸、诺氟沙星等软,待感染控制后再用抗真菌制剂。
6、对泛发型或慢性迁延型应口服抗真菌药物。
可选用:特比萘芬250mg/日,或伊曲康唑200mg/日或氟康唑50mg/日,疗程2~4周。
健康提醒1、手癣患者要特别注意不良理化因素的刺激。
2、外用药物应在症状消失后继续使用1方可停药,以免真菌未消灭干净,反复发作。
2足癣疾病简析足癣是指发生于手足皮肤且除开背面以外部位的皮肤癣菌感染,是十分常见的皮肤真菌病。
病原菌主要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
足癣发病率的高低与环境因素和个体特征关系密切,气候湿热和足部多汗、局部欠透气是足癣的重要易感因素。
整体免疫功能低下,如糖尿病、HIV感染等是足癣的高危患者。
足癣分型1、浸渍糜烂型也称间擦型。
特征为多汗、瘙痒、异臭味;4与5趾间浸渍、糜烂,有时可继发细菌感染,严重者可导致淋巴管炎、蜂窝组织炎等感染。
2、水疱型表现为瘙痒、继发感染、水疱、脓疱,有时可见裂隙,损害可由趾间区向周围扩展。
3、角化增生型以糠状鳞屑、角化过度为主要特点,常与甲癣伴发。
常可见到弥漫于整个足底及侧缘的在增厚红斑基底上的片状银白色鳞屑,冬季常有皲裂。
夏季过敏皮肤病联合用药方案(第十五课时)

夏季过敏皮肤病联合用药方案夏季是皮肤过敏高发期,很多敏感性皮肤体质类型顾客常年复发,瘙痒的痛苦难耐,不抓吧,很痒!抓吧,越抓越痒,甚至抓破皮感染发炎。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从而为更多皮肤过敏患者提供良好的药学服务。
常见病因:从西医学角度讲,皮肤过敏主要是指当皮肤收到各种刺激,如化妆品。
化学制剂,花粉,海鲜,某些植物,被污染的空气等等,导致皮肤出现红肿,发痒,脱皮及过敏性皮炎等异常现象。
中医认为,皮肤过敏的发生主要原因由于肺,脾,肾三脏腑功能失调而造成的。
脾主运化,因运化代谢不良,聚湿成痰,阻滞肌肤经络,造成皮疹瘙痒等。
在中医学理论里,皮肤瘙痒大多归于“风瘙痒”,大病过后,产后,体虚或者是阳亢偏盛都会导致“风瘙痒”在临床中大致可以分为五类,血热风盛型,湿热犯表型,血虚风燥型,阴虚风动型,气滞血瘀型。
常用药物:1·抗组胺类药:马来酸氯苯那敏,盐酸西替利嗪,氯雷他定,苯海拉明2·激素类药:口服药:泼尼松,强的松,糠酸莫米松,氰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
激素药膏: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地奈德软膏货或糠酸莫米松乳膏。
3·钙剂: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钙口服液4·维生素类: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5·中成药:百塔夏塔热片,皮肤病血毒丸,湿毒清胶囊,清风止痒颗粒,血毒丸,防风通圣丸,花蛇解痒胶囊,肤痒颗粒,润燥止痒胶囊,祛风止痒口服液,荨麻疹丸,乌蛇止痒丸,金蝉止痒颗粒(胶囊)等6·外用制剂:炉甘石洗剂,消炎廯湿软膏,丹皮酚软膏,金蝉止痒软膏,皮肤康洗液等。
典型症状:红斑,紫癜,水肿,丘疹,斑疹,风团,疼痛,瘙痒,皮疹多是红色斑疹,丘疹,也可融合,常见于面部,颈部,上胸部,自觉瘙痒,有轻度灼热感。
联合用药:治疗原则:远离过敏原,及时应用抗过敏,抗感染等药物治疗。
西医治疗皮肤过敏主要是使用抗组胺药物治疗,也称“抗组胺药物疗法”用药原则:抗敏药+维生素C+驱风止痒药*钙剂具体用药方案举例1·轻度皮肤过敏(轻微的红斑,少量细小鳞屑,无明显水肿,瘙痒不明显者)联合用药:狼毒乳膏+胶原蛋白+葡萄糖酸钙注意事项:如果皮肤轻微过敏,可以使用含中药成分的药膏抑菌消毒,医学护肤品保湿,让机体自行修复;只要不抓挠引起损伤,机体有自行修复能力,一般情况,不会留下疤痕;但是需要一段时间。
皮肤科协定方

1、风热汤(银屑病1号方):大青叶15 板蓝根15 生石膏30 知母15 银花15 连翘15 蝉衣9 牛子152、血热汤(银屑病2号方):水牛角30 生地20 丹皮30 赤芍20 生槐花15 元参15 白蒺藜30 蜂房93、湿热汤(银屑病3号方):土茯苓50 茵陈30 黄柏15 栀子9 白鲜皮15 苍术15 地肤子15 山慈菇94、变应性皮炎汤:桑叶9 丹皮30 银花15 连翘15 浮萍9 凌霄花15 黄芩9 莲子心95、痤疮方:土茯苓40 茵陈30 猪苓30 白头翁15 萆薢20 黄芩15 黄柏15 蛇舌草306、清热解毒汤:双花30 连翘15 公英15 地丁157、活血化瘀汤:苏木9 赤芍9 白芍9 红花6 桃仁9 鬼箭羽15 三棱9 莪术98、脱发方:女贞子30 旱莲草30 首乌30 当归15 生熟地15 侧柏叶20 桑椹309、多皮饮汤:地骨皮15 五加皮9 桑皮9 干姜皮9 大腹皮9 白鲜皮15 丹皮9 赤苓皮9 冬瓜皮9 扁豆皮9 川荆皮610、健发汤:炒白术12 泽泻9 猪苓15 川芎9 车前子9萆薢15 赤石脂12 白鲜皮15 桑椹15 生熟地15 首乌藤151、银屑病1号(风热型)大青叶板蓝根生石膏知母银花连翘蝉衣牛子薄荷马勃北豆根白鲜皮蛇舌草半枝莲重楼2、银屑病2号(血热型)羚羊角粉水牛角生地丹皮赤芍元参白蒺藜蜂房乌蛇白茅根桑叶银花炒槟榔生槐花3克3、银屑病3号方(湿热型)土茯苓茵陈黄柏生栀子白鲜皮苍术地肤子山慈姑黄药子苦参秦艽紫草4、银屑病4号方(血燥)白芍30克当归9克赤芍9克天麦冬各15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桑椹15克五味子15克火麻仁15克黑芝麻15克苍术9克生苡仁30克白鲜皮9克地肤子15克蛇床子15克苦参10克蛇舌草15克5、变应性皮炎1号方桑叶9克丹皮30克银花15克浮萍9克凌霄花15克黄芩9克莲子15克牛子15克白蒺藜15克元参10克生地10克天麻9克白鲜皮9克薄荷9克防风6克6、变应性皮炎2号方丹皮30 水牛角30 黄芩9 黄柏9 山栀9 桑叶9 银花15 连翘15 大青叶9 浮萍9 木贼9白蒺藜30 荷叶9 当归9 赤芍9 丹参15益母草9 鸡内金307、痤疮方土茯苓40 茵陈30 猪苓30 白头翁15 萆薢20 黄芩15黄柏15 大黄6 蛇舌草30 银花15 公英15 当归9 赤芍9 甲珠98、白癜风(1)当归9 柴胡9 郁金9 川芎9 沙苑子30 白蒺藜骨碎补10 山慈菇9 红花6 黄药子6 丹皮15 黑蚂蚁9 生山药9 茯苓9 女贞子30 黄柏9 菟丝子10 桑白皮7 桑叶9 乌梅15(2)苍术9 黄柏9 当归9 桑椹30 生薏苡30 郁金9 女贞子30 旱莲草30 乌梅15 丹皮15 赤小豆15 白蒺藜40 乌蛇9 红花69、过敏性紫癜生山药30 生地炭30 黄芩炭15银花炭30 炒蒲黄9 水牛角30 赤芍15 丹皮30 藕节炭30 血余炭30 大小蓟各15 炒黄柏9 女贞子15 旱莲草15 地榆炭15 炒白术1510、扁平疣大青叶15 板蓝根30 紫草15 当归10 莪术10 蝉衣9 薄荷9 牛子15 二花15 连翘15 生薏苡40 木贼15 香附10 夏枯草9 海藻1511、脂溢性皮炎丹皮15 水牛角15 赤芍15 当归15 白鲜皮10 地肤子10 苦参10 银花15 连翘15 大青叶9 天麻9 土茯苓30 猪苓30 白蒺藜15 薄荷9 赤小豆30 蛇床子15 12、神经性皮炎1号方荔枝核15 枳壳30 升麻6 柴胡9 桔子核10 白蒺藜15 蝉衣9 当归9 白芍15 郁金9 珍珠母15 白鲜皮15 地肤子15 蛇床子15 黄芩9 蛇蜕913、神经性皮炎2号方当归9 赤芍9 丹参15 川芎15 柏子仁30 炒枣仁15 苍白术9 白蒺藜30白鲜皮15 地肤子15 蛇床子15 苦参10 郁金15薄荷9 天麻1514、带状疱疹后遗症板蓝根30 大青叶15马齿苋15 木贼15 香附15 鬼箭羽10秦皮15 元胡15 红花10 桃仁10 陈皮10 丹皮20 柴胡12 甘草6 川楝子15 龙胆草15 大黄(后下)9 忍冬藤1515、斑秃(血热型)女贞子15 旱莲草30 桑椹30 天麻9 桑叶9 桑白皮9 莲子心9 黄柏9 知母9 当归9 生地15 首乌15 丹皮15 生山药15 鸡内金1516、脂溢性脱发土茯苓30 猪苓30 萆薢20 丹皮15 白鲜皮15 茵陈20 天麻9 桑叶9 旱莲草30 女贞子15 首乌15 合欢花1517、急性牛皮癣18、日光性皮炎石斛15 天麦冬15 生地15 天花粉15 沙参15 黄芩6 黄连9 灯心草5 淡竹叶6 蝉衣9 薄荷6 姜蚕9 白蒺藜1519、黄褐斑当归15 赤芍10 柴胡9 郁金10 川芎15 红花6 桃仁9 泽兰6 枸杞子9 巴戟天10 龙胆草20 黄芩9 玫瑰花10 代代花10 茯苓15 冬瓜仁30过敏性紫癜急性牛皮癣挂金灯9 射干9 马勃9 青黛9 双花15 连翘10 大青叶9 板蓝根15 苍术15 土茯苓30 茵陈30 蛇舌草10 半边莲10 半枝莲10 重楼15 炒三仙15扁平苔癣全虫6 蜈蚣2条白蒺藜30 僵蚕30 莪术20 三棱20 当归15 赤芍40 防风9 荆芥9 丹参30 生苡仁30 蝉衣9 地龙9 白鲜皮30 地肤子30干燥性湿疹天麦冬30 元参30 生地15 生苡仁30 生山药30 五味子15 乌梅15 火麻仁20 黑芝麻30 白鲜皮15 地肤子15 丹皮10 乌蛇15 蝉衣10 白蒺藜15 防风10结节性红斑苍术黄柏忍冬滕红藤当归赤芍丹参莪术三棱土贝桔核生苡仁生山药怀牛膝荔枝核白茅根干燥性湿疹荆芥9 防风当归15 白芍20 首乌15 柏子仁30 炒枣仁30 黄精15 乌蛇15 薄荷9 白鲜皮10 地肤子10 丹皮5 丹参15 桑椹15 火麻仁10神经性皮炎3号白蒺藜30 僵蚕15 当归10 赤芍10 川芎10 生山药30 鸡内金30 白鲜皮10 地肤子10 白术9 茯苓9 合欢花9 苦参9 夜交藤15 蛇蜕6 乌蛇9慢性荨麻疹(晚上起)当归9 赤芍9 防风9 首乌15 白芍30 女贞子15 枳壳15 茯苓皮15 干姜皮15 五加皮15 桑白皮9 白鲜皮9 大腹皮15 青陈皮15 秦皮9 薄荷9干燥性湿疹苍术9 厚朴9 陈皮6 茯苓6 泽泻9 女贞子9 白鲜皮9 地肤子9 蛇床子9 滑石30 甘草6 薄荷9 煅龙牡15 黄柏9 徐长卿9 生苡仁30 生山药30 乌贼骨9 闭合性痤疮1号当归15 赤芍15 莪术15 半夏9 土贝15 海藻15 夏枯草15 土茯苓30 猪苓30 益母草9 地丁10 皂刺10 山慈菇9 制南星9 生苡仁30 银花15闭合性痤疮2号方海藻15 昆布15 青陈皮15 浙贝9 土茯苓30 茯苓30 猪苓30 茵陈15 土贝15 制南星9 山慈菇9 白鲜皮9 薄荷9 蛇舌草15 半边莲15 当归9 益母草9 郁金9 柴胡9结节性痒疹苍术9 白术9 丹皮30 蛇舌草10 莪术10 天麻9 黄柏9 马齿苋30 滑石30 甘草6 白鲜皮15 地肤子15 蛇床子15 赤芍15 白蒺藜30 藿香15 佩兰15 (胃复安10mg 肌注)干性神经性皮炎(手部)湿疹白蒺藜30 僵蚕15 当归10 赤芍10 生山药30 鸡内金30 川芎10 白鲜皮10 地肤子10 白术9 茯苓9 合欢花15 苦参9 夜交藤15 蛇蜕6 乌蛇9(7剂,效佳)紫癜样皮炎乌蛇15 白蒺藜30王不留15 防风炭9 当归15 川芎15 赤芍15 白茅根15 丹皮炭15 棕榈炭15 红花6 桃仁9 大小蓟15 荷叶炭15 薄荷9 白鲜皮15 地肤子15 仙鹤草10手足癣皲裂型(泡)蛇床子10 土荆皮10 地肤子苦参10 车前子15 黄精20 丁香6 五味子12 黑芝麻15 五倍子6 石榴皮10(加醋5勺)干性神经性皮炎(手部)白蒺藜30 僵蚕15 当归10 赤芍10 生山30 鸡内金30 川芎10 白鲜皮10 地肤子10 白术9 茯苓9 合欢花15苦参9 夜交藤15 蛇蜕6 乌蛇9(7剂,效佳)扁平疣(7剂愈合)桔更10 薄荷10 牛子10 大青叶15 板蓝根15 浮萍9蝉衣9 半夏9 黄芩9 马齿苋30 败酱草30 夏枯草15 木贼20 香附20 红花6 当归9(人工荨麻疹)荆芥6 防风9 生地9 赤芍9 当归15 川断9 白芍30 旱莲草15 女贞子15 薄荷9 柏子仁20 炒枣仁15 鹅不食草15 徐长卿9 辛夷9 细辛3慢性荨麻疹(与冷热无关)藿香15 苏叶6 白芷6 半夏9 陈皮9 厚朴9 桔更9 薄荷9 葛根9 防风9 荆芥9 白鲜皮10 桑白皮9 羌活6 川断10 海风藤15慢性湿疹苍术15 黄柏15 牛夕19 薏苡仁30 生山药30 白鲜皮15 地肤子15 蛇床子15 苦参10 徐长卿15 鹅不食草15 滑石30 藿香15 佩兰15 煅龙牡30 海螵蛸15 青蒿15过敏性紫癜(紫癜肾尿蛋白潜血)女贞子30 旱莲草30 生地炭15 生山药30 芡实30 覆盆子15 海螵蛸15 丹皮30 水牛角15 赤芍9 银化炭10 甘草9 桑椹30 菟丝子15 蛇舌草10 五倍子6 荷叶炭15 大小蓟炭各15 炒黄柏15 黄芩炭10急性牛皮癣挂金灯9 射干9 马勃9 青黛9 双花15 连翘10 大青叶9 板蓝根15 苍术9 土茯苓30 茵陈30 蛇舌草10 半枝莲10 半边莲10 重楼15 炒三仙各15白癜风紫草10 白芍当归10 女贞子10 首乌15 桑椹15 木瓜15 旱莲草15 补骨脂10 菟丝子10 五味子10 龙牡各20 枸杞子10 桑寄生10 木香10扁平疣方海藻15 薄荷9 昆布15 当归9 半夏9 元参15 银花15 连翘15 桔更10 夏枯草9 牛子15 蝉衣9 黄芩9 大青叶15 板蓝根15 马齿苋30荨麻疹(养血祛风)丹皮15 地骨皮15 女贞子15 旱莲草15 当归15 防风10 羌活9 薄荷9 蚕沙9 威灵仙9 老鹳草10 白鲜皮10 知母9 木蝴蝶9白癜风柴胡10 白芍10 当归10 女贞子10 首乌15 桑椹10 木瓜15 旱莲草20 补骨脂10 菟丝子10 五味子10 龙牡各20 枸杞子10 寄生10 木香10急性湿疹7剂愈马齿苋30 黄柏15 五倍子6 土茯苓15 煅龙牡15 海螵蛸15 白鲜皮10 地肤子10。
10种常见皮肤病的联合用药,每个人都可能...

10种常见皮肤病的联合用药,每个人都可能...
10种常见皮肤病的联合用药,每个人都可能用到,建议收藏。
1,湿疹——联合——丹皮酚软膏、湿毒清片、百湿康新肤蛇脂凝胶
2,痤疮——联合——米诺环素(多西)+芦荟胶囊+维A酸乳膏
3,接触性皮炎——联合——丹皮酚+氯雷他定+维生素C
4,脂溢性皮炎——联合——曲咪新乳膏+维生素A/维生素B6
5,药物性皮炎——联合——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维肤膏+复合维生素
6,慢性荨麻疹——联合——氯雷他定+维生素C+盐酸赛庚定乳膏
7,单纯疱疹——联合——口服阿昔洛韦+阿昔洛韦软膏+板蓝根
8,毛囊炎——联合——氧氟沙星凝胶+阿奇霉素+复合维生素
9,体癣——联合——益康倍松乳膏+氟康唑胶囊+癣药水
10,花斑癣——联合——益康倍松乳膏+康王洗剂+氟康唑胶囊。
联合用药方案大全

霉素软膏
皮肤各种真菌感染
唯达宁+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两者同用,抗菌效果增加
真菌引起的各科炎症
龙马益肤宁+复方地塞米松+氟 康唑
对皮肤瘙痒等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脚气
联苯苄唑乳膏(天津)+足光粉 先浸泡三天之后再擦上药膏,杀灭各种真菌及霉菌,治疗更彻底,
(广东)
不易复发。
用于“香港脚”,脚癣
龙马益肤宁+足光粉+脚立爽 三管齐下,深层杀菌,药力直达真皮层,可有效预防复发
37 皮肤病(过敏) 皮肤痒,风疹,湿疹。
邦诺+肤痒颗粒+苦参洗剂+益肤 邦诺可缓解过敏反应,肤痒颗粒清热燥湿,止痒益肤宁增强皮肤抗
宁
菌力。
38 皮肤病(过敏) 用过後性皮肤病,皮肤瘙痒,荨麻疹 氯雷他定+肤痒颗粒+液体钙+维C 增强体质抵抗过敏原形成.
39 皮肤病
皮肤干燥, 脱皮
龙马益肤宁+胡萝卜素(大保 龙)+维生素C(题码多)
27 皮肤过敏
脚臭有异味,脚出汗,起泡、化脓 脚立爽+龙马益肤宁+复方维生 脚立爽、马益肤宁可杀菌止痒清洁,也可预防角质脱落等真菌、霉
、骚痒、增生、溃烂、破裂。
素B片+大保龙蜂胶胶囊
菌感染,对皮肤有抑菌、抗菌效果,增强皮肤抗菌能力,对皮肤透
皮抑杀多重皮肤致病菌,清凉止痒、抗过敏,有效抗菌除臭,能较
强抑杀脚气等多种皮肤有霉菌。维生素B可预防B族维生素缺乏所致
香雪兰洗剂(北京)
效解除外忧。三者合用,迅速解除皮肤问题。
邦诺(氯雷他定)+肤痒冲剂+ 中西结合,内外兼治邦诺抗过敏,配合中药成份肤痒冲剂能祛风活
常见病用药组合方案

常见病用药组合方案
10种常见病用药组合方案,医生,护士经常用,建议收藏备用
1,青春痘——丘疹,红肿,疼痛——排毒养颜胶囊+金花消痤丸+维A酸乳膏
2,皮炎湿疹——皮肤瘙痒,丘疹——皮肤病血毒丸+艾洛松
3,脚气——下肢脚底异味大,难闻——达克宁+消克舒+蛇脂维肤膏+足光散
4,疤痕——影响美观——口服积雪苷片+外用康瑞保+或外用芭克硅胶软膏
5,疱疹——皮肤疼痛,水泡,瘙痒——丽珠威+片仔癀软膏
6,荨麻疹——红肿丘疹,瘙痒,风团——荨麻疹丸+地氯雷他定片+消风止痒颗粒
7,红斑狼疮——赛能+曲安西龙片+狼疮丸
8,烧烫伤——红肿,热痛——湿润烧伤膏+解毒烧伤软膏
9,灰指甲——真菌感染——罗每乐搽剂+亮甲
10,感冒发烧——头痛,流鼻涕,打喷嚏上感症状——连花清瘟胶囊+抗病毒口服液。
皮肤病药配方大全

皮肤病药配方大全一、癣症药剂1、手足癣药剂(1)复方苯甲酸酊配方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苯甲酸600.1%苏丹Ⅲ乙醇适量水杨酸30乙醇(75%)加至1000ml制备将苯甲酸和水杨酸溶于适量乙醇中,再加乙醇至全量,搅匀。
含量测定合格后,加入0.1%苏丹Ⅲ乙醇液,着色,搅匀即得。
说明用于治疗干燥未破裂的手足癣及叠瓦癣等症。
(2)复方甲醛洗液配方组分用量/ml组分用量/ml水杨酸80g薄荷脑10g甲醛溶液5乙醇730液化苯酚20蒸馏水加至1000制备取水杨酸和薄荷脑溶于乙醇中,再加入液化苯酚、甲醛溶液,同时搅拌,加蒸馏水至1000ml,搅匀,即得。
作用本品具有杀菌、止汗、止痒等作用。
用于治疗水泡型及角化型足癣。
(3)松针治癣液配方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新鲜松针10水40食用醋9制备把新鲜松针剪断后置于水中,加热,煮沸15min左右,再把食用醋加入其中,搅拌混匀即得治癣药液。
说明本品用于手癣治疗。
使用时,将患手浸泡于药液中,半小时左右,2次/日,2~3d见效。
(4)复方锌硼散配方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氧化锌140枯矾30硼酸140樟脑10水杨酸60滑石粉620制备取樟脑加少量乙醇研细,再加少量的滑石粉研匀后,依次加入预先研细的枯矾,水杨酸、硼酸、氧化锌粉末混匀,再加剩余的滑石粉使成1000g,过筛,混匀,即得。
说明本品可吸湿收敛,止痒,抑制霉菌生长。
用于治疗手癣、足癣等。
(5)足粉配方组分w/%组分w/%十一烯酸锌25十一烯酸5薄荷脑2水杨酸3香精1滑石粉64说明本品用于治疗香港脚。
2、牛皮癣药剂(1)抗银屑涂膜剂配方组分用量/ml组分用量/ml水杨酸60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煤焦油溶液100羧丙纤维素30g甘油50乙醇加至1000制备取羧丙纤维素溶于适量乙醇,搅匀。
另取水杨酸加乙醇溶液,滤入上液内,加入煤焦油溶液、甘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搅匀,加乙醇使成1000ml,搅匀,即得。
说明本品具有止痒及角促、角剥作用。
常见病联合用药手册

常见病联合用药手册皮肤类用药(一)痤疮(青春痘)常识判断: 痤疮多由螨虫感染引起,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皮脂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导管内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
用药原则: 外用抑螨药+抗生素+清血药(除螨)。
一般用药: 清热暗疮片,维生素 B6 片,人参皂,硫磺皂,复方珍珠暗疮片。
联合用药:维生素 B6 片+清热暗疮片(皮肤病血毒丸)+人参皂。
建议顾客: 用含硫磺或其他去脂消炎成份的香皂或洁面乳洗脸。
少吃油腻、刺激性食物和甜食,不要挤压粉刺,以免继发感染和留下疤痕。
选用水质柔和的化妆品或卸妆油。
(二) 皮炎常识判断: 皮炎多指各种原因导致的皮肤特异性及非特异性炎症,例如湿疹、皮肤过敏等。
皮炎有多种不同的种类,如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剥脱性皮炎等。
典型症状有:局部皮肤发红、肿胀、瘙痒、丘疹、水疱或增厚、干燥、脱屑、裂口。
用药原则: 对症外用药+口服抗真菌药+保肝药+钙剂。
一般用药:联合用药:⑴曲咪新+抗菌癣湿。
建议顾客:干性皮肤或容易出现皮炎者应该使用低敏化妆或护肤品。
避免接触可引起皮肤过敏的刺激物,以预防接触性皮炎。
不要用指甲抓挠发痒处,以免将皮肤抓破和继发感染。
(三)皮肤细菌感染常识判断: 常见的皮肤细菌感染有:疖、痈、脓疱病。
疖 (疖子)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一个毛囊及周围组织发炎,导致皮肤上出现小脓肿。
病变部位非常疼痛。
痈是多个毛囊及周围组织的严重炎症,此病多见于免疫力低下的人和糖尿病患者。
脓疱病俗称黄水疮,为-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可经直接接触病变处而传染,多见于儿童。
用药原则: 抗生素+小儿专用对症药膏。
一般用药: 百多邦、氧氟沙星乳膏,环丙沙星乳膏,盐酸左氧氟沙星,牛黄消炎片,栀子金花丸,蒲公英片。
联合用药:⑴栀子金花丸+百多邦。
(严重者可酌加抗生素)。
建议顾客:不要弄破、挤压疖子,以防感染。
如果疼痛剧烈,可服用止痛药,使用外用抗生素抑制细菌感染。
糖尿病患者应经常检查尿糖或血糖,防止并发症的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湿疹
典型症状:湿疹病因复杂,易反复发作,三期皮损可互相转化或共存,一般分布对称,有瘙痒。
诊断要点:皮肤损害多样性、分布对称性、急性期有渗出倾向、剧烈瘙痒、慢性、反复发作。
代表药物:丹皮酚软膏、湿毒清片、百湿康新肤蛇脂凝胶
联合用药案一:丹皮酚软膏、湿毒清片、百湿康新肤蛇脂凝胶
联合用药方案二:儿童:肤宝+氯雷他定胶囊+炉甘石外用
2、痤疮
典型症状: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
青春期好发(15-18岁),25岁以后逐渐缓解。
代表药物:甲硝唑凝胶、勒马回注射用、点舌丸
联合用药方案一:米诺环素(多西)+芦荟胶囊+点舌丸外用
联合用药方案二:勒马回外用+芦荟胶囊+多种维生素
3、接触性皮炎
典型症状:强刺激立即发病,变应性有一定潜伏期。
瘙痒、灼热感,有接触病史皮损特点:在接触部位发病,皮损边界清楚,皮损较单一,有一定形态。
去除接触物后,很快痊愈。
代表药物:复方地塞米松乳膏、益康倍松乳膏
联合用药方案一:丹皮酚+氯雷他定+维生素C(儿童:肤宝+氯雷他定颗粒)
联合用药方案二:复方地塞米松乳膏+盐酸西替利嗪胶囊+葡萄糖酸钙片
4、脂溢性皮炎
典型症状:由卵形糠秕孢子菌引起,精神因素、饮食习惯、B族维生素缺乏和嗜酒,对本病的发生发展均由影响。
主要发生在头皮、眉弓、耳后、前胸、背部等皮脂腺分布丰富的部分。
淡红色斑丘疹上腹上片状灰白色糠秕样鳞屑或油腻性鳞屑,严重者伴有渗液和结痂。
常有不同程度瘙痒。
病程慢性,反复发作。
代表药物:维A酸乳膏、维生素B族
联合用药方案一:曲咪新乳膏+维生素A/维生素B6
联合用药方案二:维A酸乳膏+维生素B族+芦荟胶囊
5、药物性皮炎
典型症状:发病前有用药史,有一定的潜伏期,首次用药5-20天发生,重复用药常发生在1-2日或数小时,多数药疹发病突然,皮疹泛发,常对称,色泽鲜明,自觉瘙痒。
停药后,症状很快消退。
代表药物: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胶囊
联合用药方案一:氯雷他定+维生素C+盐酸赛庚定乳膏
联合用药方案二: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维肤膏+复和维生素
6、慢性荨麻疹
典型症状:由于各种因素引起,以一过性风团为特征,伴有剧烈瘙痒的皮肤及粘膜的限局性水肿反应。
病程长超过2月以上,风团时多时少,症状较轻,病因不明。
代表药物:氯雷他定
联合用药方案一:氯雷他定+维生素C+盐酸赛庚定乳膏
联合用药方案二: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维肤膏+六和维生素+湿毒清胶囊/消风止痒颗粒7、单纯疱疹
典型症状:初期红斑或簇集成小水疱,灼热,发紧,痒痛,破后糜烂,渗液、结痂。
多发口角、唇缘、鼻孔附近,易复发。
代表药物:阿昔洛韦片、点舌丸
联合用药方案一:口服阿昔洛韦+点舌丸外用+点舌丸内服
联合用药方案二:泛昔洛韦胶囊+勒马回注射液外用+夏桑菊
8、毛囊炎
典型症状:葡萄球菌感染引起。
初起为栗粒大毛囊性丘疹,逐渐形成脓疮,大多分批出现,互不融合,自觉瘙痒或灼痛,多发头部、颈项、背部,亦可见于四肢、腋窝等,病程一周左右,易复发。
代表药物:甲硝唑凝胶
联合用药方案一:甲硝唑凝胶+左氧+夏桑菊颗粒
联合用药方案二:氧氟沙星凝胶+阿奇霉素+复合维生素
9、体癣
典型症状:皮肤真菌感染引起,邻近外生殖器和肛门周围的也称体癣。
好发于成人潮湿多汗部位。
初起为红色小丘疹、丘疱疹、小水疱,等距离向四周扩展,形成环状损害,中央有自愈倾向,边缘活动,围堤状,多环状、形如铜钱。
活动性边缘,境界清楚,不同程度瘙痒,夏天发病或加重,冬天缓解。
代表药物: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盐酸特比奈酚乳膏
联合用药方案一:益康倍松乳膏+氟康唑胶囊+癣药水
联合用药方案二:癣宁搽剂+联苯苄唑乳膏+盐酸特比奈酚片
10、足癣
(1)水疱型:深在性水疱,疱壁厚不易破裂,数日后疱液干涸、脱屑,伴有剧痒,可因搔抓而继发细菌感染。
(2)糜烂型:主要发生在趾间,角质层浸渍、发白、松离,剥脱后露出鲜红色糜烂面或蜂窝状基底,渗液多,有异臭,瘙痒难忍。
(3)鳞屑角化型:皮肤角化过度,角质层增厚,粗糙、脱屑、干裂、无汗。
冬季发生皲裂疼痛,夏季间发水疱。
代表药物:癣宁搽剂、默氏足康喷雾、默氏足康
联合用药方案一:硝酸益康唑喷剂(唯达宁)+足光散+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联合用药方案二:联苯苄唑乳膏+癣宁搽剂+多种维生素
11、甲癣
典型症状:指(趾)甲远端失去光泽,甲板底层肥厚或萎缩发白,甲板凹凸不平,与甲床分离,若为念珠菌感染,伴有明显甲沟炎。
代表药物:亮甲、伊曲康唑
联合用药方案一:伊曲康唑+酮康唑乳膏+护肝片+维生素B族
联合用药方案二:氟康唑胶囊+亮甲+护肝片
12、手癣
典型症状:与足癣大致相同,多呈鳞屑角化型表现,损害多限于一侧,初期于掌心或二、三指的尖端发生水疱,数目不一,疱液干涸后脱屑。
代表药物:20%尿素乳膏、癣宁搽剂
联合用药方案一:氟康唑口服+苦参洗液+20%尿素乳膏涂敷
联合用药方案二:硝酸益康唑喷剂+联苯苄唑乳膏
13、花斑癣
典型症状:由圆形糠秕孢子菌引起的皮肤浅部真菌病,多与夏季出汗有关俗称汗斑。
好发前胸、后背、颈部、腋下及面部。
皮疹初起为黄豆大的斑疹,逐渐扩大,融合成片,边界清楚,呈深褐、黄褐,无自觉症状或偶痒。
夏重冬轻。
代表药物:益康倍松乳膏、盐酸特比奈酚乳膏
联合用药方案一:益康倍松乳膏+康王洗剂+氟康唑胶囊
联合用药方案二:康王洗剂+联苯苄唑乳膏
14、晒伤
典型症状:日晒史,暴露部位皮肤红肿或出现水疱,发病与季节关系大,自觉烧灼及刺痛感,严重者可出现水肿。
代表药物:炉甘石洗剂、VE霜、番茄红素软胶囊
联合用药方案一:炉甘石洗剂+氯雷他定+维生素C
联合用药方案二:胶原蛋白+番茄红素+VC补水面膜
15、轻度烫伤
典型症状:表面红斑状,干燥、烧灼感或水疱状。
代表药物:湿润烧伤膏
联合用药方案一:湿润烧伤膏+阿莫西林+维生素C
联合用药方案二:京万红软膏+左氧氟沙星+维生素C
16、蚊虫叮咬
边典型症状:水肿性红斑、丘疹或风团,在损害中央有一针头大暗红色瘀点,压疹时不能完全退色,在疼点周围出现苍白圈是其特征。
代表药物:丹皮酚、蚊不叮水
联合用药方案一:丹皮酚+防蚊液
联合用药方案二:绿药膏/蚊不叮水+维生素C
17、痱子
典型症状:夏天最多见的皮肤急性炎症。
痱子是由汗孔阻塞引起的,多发生在头颈、胸背、肘窝、腘窝等部位。
代表药物:痱子粉
联合用药方案一:金银花露+六神花露水(洗澡)+痱子粉
联合用药方案二:宝宝金水+炉甘石洗剂+绿药膏
18、腋臭
典型症状:是分布在体表皮肤如腋下、会阴、背上部位的大汗腺分泌物中产生散发出的一种特殊难闻的气味。
夏季更甚,多在青春期时发生,到老年时可减轻或消失。
代表药物:金桂花除臭液、羚锐西施露
联合用药方案一:腋香液+爽生粉
联合用药方案二:金桂花除臭液+隆力奇/蛇胆玉米爽身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