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训练:《大道之行也》
中考专栏5.大道之行也

这样一来,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 不发生。
2.成语积累 天下为公:原意是不把公物当作一家的私有物。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借用来作为对“民权主 义”的解释,意思是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公有。 老有所终:年老者能有个合适的归宿。 矜(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 的人。 物尽其用: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都要尽量利 用。指充分利用资源,一点也不浪费。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 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 信,培养和睦(气氛)。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 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 是为自己牟私利。
浙江新中考
语文
5.*大道之行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重点词语解释
(1)大道.之行.也 道理,道义;推行,施行 (2)讲信修.睦 培养 (3)天下为.公 是 (4)选贤与能. 能人 (5)男有分. 职分,指职业、职守 (6)货恶.其弃于地也 憎恶 (7)是故谋闭而不兴. 发生
2.通假字 (1)选贤与能 与通“举”,选举,推举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4.文章中心概括 文章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 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 这个 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谢谢观看
3.古今异义 (1)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古义:幼 而无父的人;今义:常用于“孤单”“孤苦”等义
中考文言文复习大道之行也含答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大道之行也含答案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训练:《大道之行也》一填空题1 《大道之行也》选自,大道,古代指。
2 《礼记》是经典之一,是(朝代)对以前各种着作加以辑录、编撰而成,共49篇。
二解释下列词语1选贤与能()2故人不独亲其亲()()3讲信修睦()()4不独子其子()()5矜()6寡()7孤( )8独( )9废疾者()10男有分()11女有归()12货恶其弃于地也( )13谋闭而不兴( )14盗窃乱贼而不作( )( )( )15故外户而不闭()16是谓大同( )三问答题1 “大同”社会的纲领是什么?2 哪句话体现了贷尽其用,人尽其力?3 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儒家提出的“大同”社会是不满于当时社会的现实?4写出能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
5 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6 你对文章所描写的“大同”社会有怎样的认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大同”社会能存在吗?7 “大同”社会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有相似之处吗?请你对“大同”社会、“世外桃源”做出评价。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2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是西汉(朝代)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着作加以辑录、编撰而成,共49篇。
二解释下列词语1选贤与能(与通举)2故人不独亲其亲(动词,以-----为亲)(父母)3讲信修睦(诚信)(和睦)4不独子其子(动词,以----为子女)(子女)5矜(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6寡(老而无夫的人)7孤( 幼而无父的人 )8独( 老而无子的人 )9废疾者(残疾人)10男有分(职分)11女有归(女子出嫁)12货恶其弃于地也( 憎恶 )13谋闭而不兴( 发生 )14盗窃乱贼而不作( 指造反 )( 指害人 )( 兴起 )15故外户而不闭(门)16是谓大同( 指理想社会。
初中语文中考 课内文言文阅读 大道之行也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 同“鳏”,老而无妻
第26篇
大道之行也
二、重点实词
1.选贤与能
贤:
能:
2.讲信修睦
信:
修:
3.故人不独亲其亲 亲:
亲:
4.不独子其子
子:
子:
第26篇
大道之行也
二、重点实词 1.选贤与能 2.讲信修睦 3.故人不独亲其亲 4.不独子其子
贤: 品德高尚的人 能: 才干出众的人 信: 诚信 修: 培养 亲: 动词,以……为亲 亲: 名词,指父母 子: 动词,以……为子 子: 名词,指子女
第26篇
大道之行也
【全文主旨】
本文通过阐述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我国古代 劳动人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第26篇
大道之行也
【实词释义】 一、通假字
1.选贤与能
与: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
第26篇
大道之行也
【实词释义】 一、通假字
1.选贤与能
与: 同“举”,推举
知识
第26篇
大道之行也
【作品拓展】 本文是《礼记·礼运》中的一段,是孔子对学生言偃说的一番话。
第26篇
大道之行也
【原文呈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 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 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 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二、重点实词
7.盗窃乱贼而不作 乱贼: 作:
8.故外户而不闭 外户: 闭:
2020部编版八年级文言文专题06 《大道之行也》(实战训练)(解析版)

《大道之行也》实战训练一、(2019年贵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曱)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乙)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______)(2)不独子.其子(_______________)(3)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4)寻.病终(_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文构想的大同社会理想包含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专题06 《大道之行也》(实战训练)(解析版)

《大道之行也》实战训练一、(2019年贵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曱)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乙)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______)(2)不独子.其子(_______________)(3)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4)寻.病终(_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文构想的大同社会理想包含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 《大道之行也》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大道之行也》中考试题及答案试题1: 《大道之行也》阅读练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1.解释加色的词语。
①男有分.,女有归②是. 谓大同2.翻译句子。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对你有什么启示?答案:1.①职分、职守②这2.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3.示例:这句话体现了一种社会的博爱精神,启示我们要想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就要从自己做起,真诚地关爱、帮助他人,为营造社会的博爱、互助氛围而努力。
试题2:《大道之行也》(2021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选贤与. 能与:同“举”,推举B.故人不独亲. 其亲亲:亲人C.女有归. 归:女子出嫁D.是故谋闭而不兴. 兴:兴起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大道之.行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吴广者. ,阳夏人也C.不必藏于.己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D.力恶其.不出于身也其.如土石何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选自《礼记》。
《礼记》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B.文中“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C.本文描绘了一个普遍仁爱、安定和谐的太平盛世,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
《大道之行也》含答案

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训练:《大道之行也》一填空题1 《大道之行也》选自,大道,古代指。
2 《礼记》是经典之一,是(朝代)对以前各种着作加以辑录、编撰而成,共49篇。
二解释下列词语1选贤与能()2故人不独亲其亲()()3讲信修睦()()4不独子其子()()5矜()6寡()7孤( )8独( )9废疾者()10男有分()11女有归()12货恶其弃于地也( )13谋闭而不兴( )14盗窃乱贼而不作( )( )( )15故外户而不闭()16是谓大同( )三问答题1 “大同”社会的纲领是什么2 哪句话体现了贷尽其用,人尽其力3 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儒家提出的“大同”社会是不满于当时社会的现实4写出能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
5 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6 你对文章所描写的“大同”社会有怎样的认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大同”社会能存在吗7 “大同”社会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有相似之处吗请你对“大同”社会、“世外桃源”做出评价。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2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是西汉(朝代)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着作加以辑录、编撰而成,共49篇。
二解释下列词语1选贤与能(与通举)2故人不独亲其亲(动词,以-----为亲)(父母)3讲信修睦(诚信)(和睦)4不独子其子(动词,以----为子女)(子女)5矜(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6寡(老而无夫的人)7孤( 幼而无父的人 )8独( 老而无子的人 )9废疾者(残疾人)10男有分(职分)11女有归(女子出嫁)12货恶其弃于地也( 憎恶 )13谋闭而不兴( 发生 )14盗窃乱贼而不作( 指造反 )( 指害人 )( 兴起 )15故外户而不闭(门)16是谓大同( 指理想社会。
同,有和、平的意思 )三问答题1 “大同”社会的纲领是什么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 哪句话体现了贷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文言文大道之行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大道之行也阅读练习及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14题。
(7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不必为己叹为观止为富不仁碌碌无为B.幼有所长拔苗助长茁壮成长草长莺飞C.讲信修睦信以为真信口开河通风报信D.废疾者大声疾呼疾风劲草讳疾忌医13.翻译文中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翻译: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的人都是替大家着想的。
理解:这句话言简意赅地阐明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以此为纲,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其具体表现。
B.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翻译:因此奸邪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
这就是所谓的理想社会。
理解:这两句是顺承前文得出的结论,“大同”社会中,现实社会的黑暗现象不复存在,从而形成“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局面。
14.从下面两则链接材料中任选一则,找出材料所展现场景与上文相对应的句子,判断其形成原因是否与上文相近,并阐明理由。
(3分)【链接材料一】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链接材料二】上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
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训练:《大道之行也》
一填空题
1 《大道之行也》选自,大道,古代指。
2 《礼记》是经典之一,是(朝代)
对以前各种著作加以辑录、编撰而成,共49篇。
二解释下列词语
1选贤与能()
2故人不独亲其亲()()
3讲信修睦()()
4不独子其子()()
5矜()
6寡()
7孤( )
8独( )
9废疾者()
10男有分()
11女有归()
12货恶其弃于地也( )
13谋闭而不兴( )
14盗窃乱贼而不作( )( )( )
15故外户而不闭()
16是谓大同( )
三问答题
1 “大同”社会的纲领是什么?
2 哪句话体现了贷尽其用,人尽其力?
3 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儒家提出的“大同”社会是不满于当时社会的现实?
4写出能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
5 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6 你对文章所描写的“大同”社会有怎样的认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大同”社会能存在吗?
7 “大同”社会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有相似之处吗?请你对“大同”社会、“世外桃源”做出评价。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大道,古代指政治上
的最高理想。
2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是西汉(朝代)戴圣
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撰而成,共49篇。
二解释下列词语
1选贤与能(与通举)2故人不独亲其亲(动词,以-----为亲)(父母)
3讲信修睦(诚信)(和睦)4不独子其子(动词,以----为子女)(子女)
5矜(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6寡(老而无夫的人)7孤( 幼而无父的人)
8独( 老而无子的人)9废疾者(残疾人)10男有分(职分)
11女有归(女子出嫁)12货恶其弃于地也( 憎恶)13谋闭而不兴( 发生)14盗窃乱贼而不作( 指造反)( 指害人)( 兴起)
15故外户而不闭(门)16是谓大同( 指理想社会。
同,有和、平的意思)
三问答题
1 “大同”社会的纲领是什么?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 哪句话体现了贷尽其用,人尽其力?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3 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儒家提出的“大同”社会是不满于当时社会的现实?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4写出能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5 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第一方面:人人都能受得社会的关爱。
第二方面: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第三方面:贷尽其用,人尽其力。
6 你对文章所描写的“大同”社会有怎样的认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大同”社会能存在吗?
文中描述的“大同”社会是一个至善至美的社会,那里的人们有着
纯洁无邪的心理,互助合作,和睦相处,没有勾心斗角,更没有盗窃乱贼,
人与人之间平等,公正,互爱。
这样的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7 “大同”社会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有相似之处吗?请你对“大同”社会、“世外桃源”做出评价。
“大同”与“世外桃源”有相似之处。
人与人之间都是自由,平等
互爱,和睦相处,是一个理想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