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2018年考博真题考博试卷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完整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完整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完整版)姓名:层级: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阴阳之间不是静止的.不变的,而是在一定时间,一定的范围之内,处于彼此不断的相互消长中,保持其动态的平衡。

() [单选题] *A.阴阳的对立制约B.阴阳的互根互用C.阴阳的消长平衡(正确答案)D.阴阳的相互转化2下列不属奇恒之腑的是() [单选题] *A女子胞B.胆C.三焦(正确答案)D.脑E .骨3、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的是() [单选题] *A.胆(正确答案)B.胃C.小肠D.大肠E.膀胱4、;六腑的生理功能的共同特点是() [单选题] *A 传化水液B.传导糟粕C.传化水谷(正确答案)D.泌别清浊E.排泄水液5 、气机是指() [单选题] *A.气的升降B.气的变化C.气的运动(正确答案)D.气血津液互化E、气的运动形式6、来自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是水谷精气中性质骠悍.运行滑利,反应迅速的部分() [单选题] *A.元气B.营气C.卫气(正确答案)D.脏腑之气E、宗气7、血液的生成与哪个脏腑的关系最为密切() [单选题] *A.心B.脾(正确答案)C.胃D.肝E 肾8、与肾相表里的腑是( [单选题] *A、胆B.胃C.小肠D.火肠E、膀胱(正确答案)9、按照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手少阴经下交() [单选题] *A、.肺经B.肾经C.膀胱经D.小肠经(正确答案)E、脾经10、具有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的屈伸运动的是() [单选题] * A.十二皮部B.十二经别C.十五别络D.奇经八脉E、十二经筋(正确答案)11、燥邪最易伤:() [单选题] *A、.心B.肝C.脾D.肺(正确答案)E.肾12、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特点的是() [单选题] *A.火邪B.风邪(正确答案)C.湿邪D.暑邪E.疫疠13、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同一疾病出现了不同的病机,即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方法也不相同。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试题.doc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试题.doc

(修改)中药学试题库★一、单选题【01】知识点序号001 试题难度难中昐层次本★教纲要求0001现存最早皀药学专著是( )A.《山海经》B.《五十二病方》C.《神农本草经》D.《神农本草经集注》E.《唐本草》0010002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基础皀药学文献是( )A.《五十二病方》B.《神农本草经》C.《唐本草》D.《神农本草经集注》E.《本草纲目》0010003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药物皀书是( )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新修本草》D《证类本草》E《海药本草》003★0004主要介绍外来药皀本草是( )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新修本草》D《本草拾遗》E《海药本草》001★0005首创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皀是( )A.《神农本草经集注B.《唐本草》C.《证类本草》D.《本草纲目》E.《海药本草》0010006世界最早皀药典专著是( )A.《本经》B.《新修本草》C.《证类本草》D.《五十二病方》E.《本草纲目》003★0007《海药本草》主要介绍皀药物是( )A海洋药B青海地区药C植物药D外来药E动物药002★0008《炮炙论》皀作者和成书年代是( )A.不详B.上古雷公C.南朝刘宋时期雷学文D.汉代雷学文E.唐代孟诜0010009《证类本草》皀作者是( )A.赵学敏B.陶弘景C.李时珍D.苏敬E.唐慎微005★0010最早应用雕版印刷出版本草专著皀朝代是( ) A唐代B宋代C金元D清代E明代0010011《本草经集注》皀作者是( )A李时珍B唐慎微C赵学敏D陶弘景E苏敬【02】0070012宜于在花期采收皀药材是( )A叶类B根类C根茎类D树皮类E根皮类0070013多数全草类药物皀采收时间是( )A幼苗期B萌芽期C开花期D结果期E叶枯期0060014人参B三丂C黄连D阿胶E地黄★(1).河南皀道地药材是( )★(2).亐南皀道地药材是( )006★0015广东皀道地药材有( )A黄连B苍术C附子D人参E砂仁006★0016东北皀道地药材是( )A人参B三丂C黄连D阿胶E地黄006★0017.四川皀道地药材是( )A人参B三丂C黄连D阿胶E地黄0070018正确皀采收方法是( )A桑叶在春夏采B槐花在花开后采C青皮在果皮成熟后采D辛夷在含苞欲放时采花蕾E之梅在果实成熟后采0070019可以随时采收皀药材是( )A矿物药B根类植物药C树皮类植物药D动物药E叶类植物药0070020经常在清明至夏至间采收皀药材是( )A全草类B叶类C花类D树皮类E根类【03】0090021属于水火共制法皀是( )A炒B炙C煅D煨E蒸0090022不属于水火共制法皀是( )A蒸B煮C水飞D弹E淬0090023以下何种药物用发酵法制成( )A大豆黄卷B麦芽C西瓜霜D神曲E阿胶010★0024以下哪项不是炮制“炙”皀辅料( )A 姜汁B盐水C蜜D醋E 蛤粉010★0025以下哪项不是炮制“炒”皀辅料( )A土B面C米D砂E姜0080026A降低或消除药物皀毒副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集(附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集(附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附)一、填空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是。

2.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是。

3.《伤寒杂病论》即后世的和。

4.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由代医家等编著。

5.温病学理论源于、、等书。

6.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7.中医学包括、、三部分。

8.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法有、、、四大方面。

9.昼夜的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多呈旦、昼、夕、夜。

10. 是中医诊疗理论体系的一大特点。

11.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以为主宰,为中心的整体;同时认为人和以及有密切联系,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12.人体自身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两大方面。

13.人身之“三宝”中,精为 ,气为 ,神为。

二、判断题1.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概括。

()2.中医认识治疗疾病,着眼于辨证而不辨病。

()3.个人社会地位的改变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也属于整体观念的范畴。

()4.中医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首先着眼于整体。

()5.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

()6.秦医医和提出了“六气病源说”。

()7.人身之“三宝”即精、气、神。

()三、名词术语解释1.中医学2.整体观念3.百骸4.人气5.证 6.辨证论治7.同病异治8.异病同治9.五脏一体观10.形神一体四、简答题1.何谓中医学理论体系?其特征是什么?2.《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主要成就是什么?3.《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成就是什么?4.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什么?5.简述形与神各自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6.何谓中医基础理论?其课程的主要内容有那些?7.中医学理论的创新思路主要可概括为几个方面?8.现代中医学理论发展的特点是什么?9.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如何?10. 简述辨证的具体内容。

11.辨证与论治有何联系?五、论述题1.如何理解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有何指导意义?2.病、症、证的含义有何不同?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3.你对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如何认识的?4.试述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如何形成的?5.如何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6.怎样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7.如何理解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8.如何理解辨证与辨病的关系?答案一、填空题1.《黄帝内经》2.《脉经》3.《伤寒论》《金匮要略》4.隋巢元方5.《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6.整体观念辨证论治7.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预防医学中医临床医学8.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医药知识的积累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9.慧安加甚10.辨证论治11.心五脏自然界社会环境12.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13.基础动力主宰二、判断题1.×2.×3.√4.√5.√6.√7.√三、名词术词解释1.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近5年 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

近5年 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

2016—2020年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2019年考博真题试卷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共20分)1.土爱稼穑2,阴病治阳3.审证求因4.湿性黏滞5.塞因塞用论述题(5题,每题8分,共40 分)1.营气与卫气有何异同,营卫失和的临床表现2.水湿痰饮的区别与联系3.何为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其特点与其意义如何?4.外燥与内燥的异同5.脾与精,气,血,津液的生理联系湖南中医药大学2018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注意:所有答案-律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律不给分。

、名词解释1.肝主疏泄2.肺主治节3.循经取穴4. 内生五邪5.塞因塞用6.阴病治阳7.精血同源8. 心肾不交二、简答题1. 脾胃的关系。

2. 饮的分类。

3. 药邪的形成及致病特点。

4.风邪致病的特点。

5.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的认识。

6. 三焦的认识。

7.脏腑之别。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2018年考博真题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注意:所有答案-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论述题: .1.试述心与肾的关系。

2.《内经》中津液的产生与输布。

3.如何理解冲为血海。

4.火热内生的临床表现及致病因素。

5.体质的概念及形成因素。

6.如何理解大实有赢状,至虚有盛候。

7.试述”阴病治阳,阳病治阴”与”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有何异同?8.试述湿邪致病特点,及与外湿有何异同?9.谈谈对益火补土法的认识及临床中的应用。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1.风邪性质和致病特征,为什么说风为百病之长?2.从病机转化角度说明寒证转化为热证的转变形式?3.虚实的病机机制?2018年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试题1.试述心与肾的关系。

2.《内经》中津液的产生与输布。

3.如何理解冲为血海。

4.火热内生的临床表现及致病因素。

5.体质的概念及形成因素。

6.如何理解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含答案】(12)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含答案】(12)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1、气对津液的作用表现为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气能摄津D.津能生气E.津能载气【答案】A B C2、阴阳互济的补虚方法有A.阴病治阳B.阴中求阳C.阳病治阴D.阳中求阴E.扶阳制阴【答案】B D3、后人尊称为“金元四大家”的医家有A.刘完素B.张从正C.李杲E.张元素【答案】A B C D4、814:便溏泄泻,小便不利,苔白滑,多是A.肾虚水泛B.湿犯上焦C.湿阻中焦D.湿滞下焦E.寒从内生【答案】D5、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生血B.脾主升清C.脾为后天之本D.脾主统血E.脾能运化水谷精微【答案】E6、劳力过度,易损伤的内脏是A.心肺C.心脾D.肝脾E.心肾【答案】B7、某男,35岁。

前日受凉,自觉恶寒怕冷,浑身肌肉酸痛,鼻塞,喷嚏,咽喉干痒不适。

今日又加咳嗽,咯痰,口渴,舌尖稍红,脉浮。

其病位是A.心B.肝C.脾D.肺E.肾【答案】D8、影响人体的外环境因素有A.气候变化B.地域特点C.生活环境D.工作环境E.社会环境【答案】A B C D E9、在五神脏中,肾所藏的神是A.神B.魂C.魄D.意E.志【答案】E10、“用温远温,用热远热”所体现的治则是A.正治反治B.治病求本C.因人制宜D.因地制宜E.因时制宜【答案】E11、“热者寒之”适用证候是A.虚热B.实热C.虚寒D.实寒【答案】B12、对增强体质有积极作用的是A.劳作不休B.养尊处优C.房劳过度D.劳逸结合E.思虑劳神【答案】D13、“寒因寒用”适用证候是A.真寒假热B.表热里寒C.真热假寒D.上热下寒E.恶寒发热【答案】C14、368:“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强调血液生成的物质基础是A.水谷之精B.卫气D.肾精E.自然界清气【答案】A15、某女,45岁。

反复感冒,动则汗出,神疲,健忘,其病机是A.卫气虚弱B.营气虚弱C.宗气虚弱D.营卫不和E.元气不足【答案】D16、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医家是A.吴又可B.王孟英C.薛生白D.吴鞠通E.叶天士【答案】E17、锻炼身体的要点有A.形劳不倦B.循序渐进C.运动适度D.因人而异E.持之以恒【答案】A B C D E18、手太阴经分布部位是A.上肢内侧前缘B.上肢外侧前缘C.上肢内侧后缘D.上肢外侧中线E.上肢外侧后缘【答案】A19、过食辛辣刺激食物,易形成的体质是A.气虚B.阳虚C.痰湿D.阴虚E.气郁20、不属于湿邪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A.其性重浊B.易袭阴位C.其性凝滞D.易伤阳气E.易阻气机【答案】C21、防止病邪侵害的内容有A.顺应四时B.药物预防C.避免疫毒D.适度运动E.避其虚邪【答案】A B C E22、致病原因,不属于情志内伤的是A.暑热扰神B.亲人亡故C.家庭纠纷E.工作焦虑【答案】A23、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论依据是A.心主血B.心主神明C.心主喜D.心主脉E.心总统意志【答案】B24、人体内部形态结构包括A.脏腑B.经络C.精气D.气血E.津液【答案】A B C D E25、为人体气血生化之源的脏是A.肝B.心C.肺D.脾E.肾【答案】D26、《内经》概括上.中.下三焦功能特点包括A.上焦如雾B.中焦如沤C.上焦如羽D.下焦如渎E.下焦如权【答案】A B D27、逸出脉外的血称为A.血府B.瘀血C.离经之血D.坏血E.以上都不是【答案】C28、“寒从中生”是指A.寒邪伤人B.寒邪直中脾胃C.寒邪直中少阴D.寒邪从肌表而入,伤及内脏E.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答案】E29、具有“贯心脉”“行呼吸”作用的气是A.心气B.中气C.宗气D.营气E.卫气【答案】C30、某男,10岁。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1]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1]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1]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试题及答案中医药类专业本科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结业考试试卷⼀(A1)(答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计20分)(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E)A.隋唐时期B.⾦元时期C.明清时期D.战国⾄秦汉时期E.春秋战国时期 2.⾦元四⼤家中,“养阴派”的代表⼈物是(A)A.刘完素B.李杲C.张从正D.朱震亨E.张元素 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C)A.⼼B.脾C.肝D.肾E.肺 4.“佐⾦平⽊”法确⽴的理论依据是(C)A.五⾏相⽣B.五⾏相克C.五⾏相乘D.五⾏相侮E.五⾏制化 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C)A.胆B.胃C.三焦D.脾E.脑 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B)A.⿐B.⽿C.⼝D.⾆E.⽬ 7.“罢极之本”是指(A)A.肝B.肾C.脾D.胆E.⼼ 8.五脏中,与全⾝⽓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A)A.肝与肺B.⼼与肺C.脾与肺D.肾与肺E.⼼与肾 9.具有“贯⼼脉⾏⾎⽓”功能的是(E)A.元⽓B.⼼⽓C.宗⽓D.营⽓E.卫⽓ 10.“吐下之余,定⽆完⽓”的理论基础是(D)A.⽓能⽣津B.⽓能⾏津C.⽓能摄津D.津能载⽓E.津能化⽓ 11.内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A)A.宗⽓虚B.胃⽓虚C.脾⽓虚D.肾⽓虚E.肺⽓虚 12.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B)A.正经B.经别C.经筋D.别络E.奇经 13.⼿少阴⼼经与⼿太阳⼩肠经的交接部位是(D)A.拇指端B.⾷指端C.中指端D.⼩指端E.⽆名指端 14.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的体质类型属于()A.偏阴质B.偏阳质C.痰湿质D.阴阳平和质E.⽓虚质 15.六淫邪⽓中,具有伤津⽽不耗⽓致病特征的是()A.风邪B.⽕邪C.暑邪D.燥邪E.以上都不是 16.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怒则⽓上B.思则⽓缓C.悲则⽓消D.惊则⽓乱E.劳则⽓耗 17.疾病发⽣的内在依据是()A.正⽓不⾜B.邪⽓侵袭C.正邪相争D.体质虚弱E.⽓候异常 18.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A.阴损及阳B.阳损及阴C.阴盛格阳D.阳盛格阴E.阴盛转阳 19.临床上⽓虚病变以下列哪项为多见()A.脾肾B.肺肾C.⼼肺D.脾肺E.⼼肾 20.阳病治阴的⽅法,适⽤于下列哪种病证()A.阴偏盛B.阳偏盛C.阴偏衰D.阳偏衰E.阳胜则阴病 ⼆、多项选择题(21~40题,每题1分,共20分)(答题说明:下列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少有2 个是正确的。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题库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题库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题库及答案1. 元气是()。

A. 先天之精命门处化生,水谷之精滋养补充B. 水谷之气的精华部分C. 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结合D. 一身之气分布到脏腑或脏腑之精化生【答案】A2. 治疗血瘀证,常酌配补气、行气药物,其机制是()。

A. 气能生血B. 气能行血C. 气能摄血D. 血能载气【答案】B3. 连结“肺主呼吸”和“心主血脉”的中心环节是()。

A. 经脉的相互连结B. 气血的相互关系C. 心主营,肺主卫之间的相互作用D. 宗气的贯通和运行【答案】D4.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说明下列哪两者的关系?()A. 气与血B. 气与津液C. 津液与血D. 津液与汗【答案】C5. 全身“元气”和“水液”运行的通道是()。

A. 三焦B. 肺、脾、肾C. 十二经脉D. 奇经八脉【答案】A6.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气和津液的关系?()A. 气能载津B. 气能生津C. 津能化气D. 气能摄津【答案】A7. “气随液脱”的原理是()。

A. 气能行津B. 气能生津C. 津能载气D. 气能摄津【答案】C8. 《金匮要略心典》所云“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病机是()。

A. 气不固津B. 气随液脱C. 脾胃气虚D. 津停气阻【答案】B9.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宗气的作用?()A. 行呼吸B. 行血气C. 资先天D. 温养全身【答案】D10. 与语言、声音及心脏搏动等密切相关的是()。

A. 元气B. 宗气C. 卫气D. 中气【答案】B11.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暨南大学2019研]A. 隋唐时期B. 金元时期C. 战国至秦汉时期D. 春秋战国时期【答案】C12. 金元四大家中,被称为“攻下派”的医家是()。

[暨南大学2019研]A. 刘完素B. 李杲C. 朱震亨D. 张从正【答案】D13.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暨南大学2019研]A.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B.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C.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D. 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答案】C14. 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确立奠定基础的书籍是()。

中医药大学博士历年真题整理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药大学博士历年真题整理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2005年1请结合阴阳学说得观点,谈一下您对唐王冰注解《素问。

至真要大论》时所提出得“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得认识。

2请简述气得主要来源。

3《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请谈谈您得认识、4请用简单得表格,说明十二经脉得名称、分类、简要循行部位。

5请简述疠气形成与疫病流行得原因。

6何谓五行得相生与相克?五行得生克制化对事物有何作用?7试述肝脾在生理病理上得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指导意义?8何谓“辨证求因”?辨证求因在临床上有何重要指导意义?9试述整体观念在医学模式转变中得作用?10中医体质学说在临床辨证治疗方面有哪些应用?2006年1《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基础理论得形成有何贡献?2何谓七情?简述七情致病得特点就是什么?3试述十二经脉得走向交接规律与在四肢得分布规律、4试分析脑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得地位及其意义、5试述内生“五邪”学说得主要内容。

6《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请据此简述您对三因制宜基本治则得认识。

7《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请阐释其含义,并说明其临床指导意义、8《难经七十七难》曰“见肝之病,则知肝传脾,故先实其脾气、”请结合五行学说,谈谈您得认识、9请简述气得生成与脏腑得关系。

10请谈谈您对肾藏精得认识。

2007年1试述阴阳自与得含义及其意义。

2“肺与秋气相通应”有何临床意义。

3请阐述痰饮致病得特点。

4试从整体观念得角度论述中医学得形神统一观。

5如何应用中医体质学说指导临床辨证治疗。

6在中医脏腑学说中,“脑”得地位及其意义就是什么?7试述标本得内涵及治标与治本得缓急取舍?举例说明。

8张介宾说:“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

”能用精气分阴阳来解释实寒、实热、虚寒、虚热等寒热性病证不?解释这些寒热性病证得“阴阳”所指各就是什么?简述之。

9试述肾精、肾气、肾阴、肾阳得概念及其之间得逻辑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攻 读 博 士 学 位 研 究 生 入 学 考 试 试 卷
医学考博真题试卷
第1页 共1页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8 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 1. 心肾不交 2. 宗脉 3. 刚脏 4. 食复 5. 通因通用 6. 痰饮 7. 反治 8. 湿性黏滞 9. 精血同源 10. 气随血脱
二、大题 1. 亡阴亡阳的机制?相互之间的关系? 2. 肝与脾、肝与肾的关系 3. 血液与脏腑的关系 4. 复发机理及诱因 5. 风邪的致病特点 6. 肺气肃降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