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紫金山地区中生代岩浆岩成因_锆石Hf同位素证据_梁清玲
紫金山金铜矿二元铜硫化物成分特点的初步研究

紫金山金铜矿二元铜硫化物成分特点的初步研究刘羽;刘文元;王少怀【摘要】文章在电子显微成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XRD、振动光谱等研究手段,对高硫型浅成热液形成的紫金山金铜矿床中铜硫化物的成分、物相特点进行了研究.首次在该区找到了久辉铜矿(Cu1.97S)、雅硫铜矿(Cu1.25S)等铜硫二元组分系列矿物,并发现了铜蓝被蓝辉铜矿明显交代的现象,进而推断它们基本上是同期形成的,但其所处的氧化-还原环境有所差别.这些铜硫系列矿物主要是热液蚀变对早期原生硫化物进行交代所形成的产物.%In this paper,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ome binary Cu sulfides from highly sulfidized epithermal Zijin-shan Au-Cu deposit was investigated, and mineral phases in the ores were determined with electron microprobe analysis, X-ray diffraction and vibrational spectroscopy. Djurleite (Cu1.97S)and yarrowite(Cu1.25S)from this ore deposit were recogniz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addition to the replacement of digenite (Cu1.80S) by covellite (Cu1.01S), some covellite was replaced by digenite and anilite (C111.75S). These phenomena imply that these Cu sulfides were formed contemporarily from the same hydrothermal solution, but under different oxidization-deoxi-dization conditions. The formation of these minerals resulted from the alteration of the earlier primary sulfides by Cu-rich hydrothermal solutions.【期刊名称】《矿床地质》【年(卷),期】2011(030)004【总页数】7页(P735-741)【关键词】矿物学;二元铜硫化物;显微分析;紫金山金铜矿【作者】刘羽;刘文元;王少怀【作者单位】福建省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福建福州350108;福建省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福建福州350108;福建省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福建福州3501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P618.41紫金山金铜矿床的主要矿石矿物为铜蓝-蓝辉铜矿-硫砷铜矿,广泛出现在已探明的各个铜矿体中,而在其他类型铜矿床中常见的原生铜矿物,如黄铜矿、斑铜矿,在该区则比较少见。
闽西南地区紫金山岩体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闽西南地区紫金山岩体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赵希林;毛建仁;陈荣;许乃政【期刊名称】《中国地质》【年(卷),期】2008(35)4【摘要】笔者通过锆石SHRIMP定年,精确厘定了紫金山岩体的成岩成矿时代.紫金山黑云母化岗岩中锆石CL图像显示锆石分为3种形态,定年结果显示这3种锆石有不同的年龄,具有不同的地质意义.第一种锆石晶形发育、具有核一边双层结构.核部的锆石呈磨网状,这类锆石为继承性锆石,年龄为1000 Ma左右;第二种锆石晶形发育良好,但是呈不完整形态,有不清晰的生长环带或者无生长环带,呈现岩浆锆石的特征,年龄为168±4 Ma(n=13,MSWD=0.97),这一年龄应代表了岩石的结晶年龄,属于中侏罗世;第三种锆石晶形发育良好,有清晰的生长环带,这种锆石受后期改造作用,年龄为(119±15)Ma,属于早白垩世.(168±4)Ma时本区并未发生大规模的成矿事件,因此紫金山岩体主体并非含矿岩体,仅有轻微的锡矿化.紫金山花岗岩锆石SHRIMP定年的第三组年龄为(119±15)Ma是大规模成矿作用的记录,可能正是这一期的热液作用开始了本区大规模的长时期的多期次的岩浆热液作用的序幕,从而为本区铜金成矿作用奠定了基础.【总页数】8页(P590-597)【作者】赵希林;毛建仁;陈荣;许乃政【作者单位】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6;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6;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6;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7.+3【相关文献】1.湘东南茶陵地区锡田岩体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J], 马铁球;柏道远;邝军;王先辉2.甘肃北山地区黑山铜镍矿化基性-超基性杂岩体SHRIMP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J], 杨建国;王磊;王小红;谢燮;齐正广3.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拜仁达坝矿区闪长岩体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J], 刘翼飞;江思宏;张义4.湘东南茶陵地区锡田岩体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J], 马铁球;柏道远;邝军;王先辉5.福建省上杭地区才溪岩体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J], 赵希林;毛建仁;陈荣;曾庆涛;于胜尧;许乃政;叶海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福建漳浦复式花岗岩体的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及Nd-Hf同位素制约

程 尚存在 争议 。由 于花 岗质岩 石所 表现 出 的地 幔 地
球化 学信 息 既可 由壳 幔 岩浆 混 合 形 成 , 可 由幔 源 也
岩浆 底侵 形 成 的初 生 地壳 经 部 分 熔 融 产 生 , 因而 对 参 与花 岗岩形 成 的幔 源物质 的演化 方式 尤为关 注 。 闽浙 沿海地 区广泛 发 育 晚 中生代 花 岗质 岩浆 作
邱 生李 ,亮 赵 龙 检 ,真 刘 ,娇
南京 大 学 内生金 属矿 床成 矿机 制研 究 国家重 点实验 室 , 南京 ,1 0 3 2 0 9
内容 提 要 : 浦 复 式 花 岗 岩 体 位 于 福 建 东 南 沿 海 , 一 由 多 期 岩 浆 作 用 形 成 的 大 岩 基 , 露 面 积 大 于 1 0 漳 为 出 50 k 。按 岩 性 特征 , 复 式 岩 体 可 肢 解 为 长 桥 黑 云 母 花 岗 岩 、 溪 碱 长 花 岗 岩 和 湖 西 花 岗 闪 长 岩 3 单 元 。锆 石 m 该 程 个 L I P MSU— b定 年 结 果 表 明 , 个 单 元 岩 石 的 成 岩 年 龄 分 别 为 1 9Ma1 1M a 9 。化学 组成 上 , 单 元 A- — P C 3 1 、0 和 6Ma 各 岩石均具有亚碱 、 准铝 或 弱 过 铝 、 磷 特 征 , 们 的 A/ KC值 均 在 1 1 贫 它 N . 0以 下 , 量 均 低 于 0 2 , 可 归 为 PO 含 .0 均 钙 碱性 的 I 花 岗岩 。各 单 元 岩 石 均 富 C 、 b Th U、 b和 轻 稀 土 , B 、rP T , 长 桥 和 程 溪 单 元 较 之 湖 西 单 型 sR 、 、 P 贫 aS 、 、 i但 元 岩 石 R / rRbB b S 、 / a比值 高 , R K/ b比值 低 , 表 现 出 更 显 著 的铕 负 异 常 , 并 指示 各 单 元 岩 石 的分 异 演 化 程 度 各 不 相 同 。3 元 岩 石 具 有 较 均 一 的 Nd同 位 素 组 成 ,N() 一 2 4 ~ 一3 2 ,D . ~ 1 1 a 但 锆 石 Hf 位 素 单 ed £= .3 . 4 t 一1 ¨ M . 6G , 同
福建平潭岛花岗质岩石成因:来自锆石U-Pb定年、O-Hf同位素及黑云母矿物化学的约束

10000569/2020/036(04)099514 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
doi:1018654/10000569/20200402
福建平潭岛花岗质岩石成因:来自锆石 UPb定年、 OHf同位素及黑云母矿物化学的约束
张博1,2 郭锋1 张晓兵1,2 ZHANGBo1,2,GUOFeng1 andZHANGXiaoBing1,2
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1StateKeyLaboratoryofIsotopeGeochemistry,GuangzhouInstituteofGeochemistry,ChineseAcademyofSciences,Guangzhou510640,China 2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 20191014收稿,20200217改回
本文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525006)和 NSFC广东省联合基金集成项目(U1701641)联合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张博,男,1991年生,博士生,地球化学专业,Email:zhangbo@gig.ac.cn
福建北东沿海高分异型花岗岩的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NdHf同位素制约

福建北东沿海高分异型花岗岩的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NdHf同位素制约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福建北东沿海高分异型花岗岩的成因,通过综合运用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Nd-Hf同位素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花岗岩的形成时代、物质来源和成因机制进行精细制约。
高分异型花岗岩作为地壳中一种重要的岩石类型,其形成与演化过程对于理解地壳增生、壳幔相互作用以及大陆地壳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福建北东沿海地区作为华南地块的一部分,其地质背景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是研究高分异型花岗岩成因的理想区域。
文章首先通过锆石UPb年代学分析,确定花岗岩的形成时代,揭示其时空分布规律。
随后,结合地球化学数据,探讨花岗岩的岩石学特征、主微量元素组成以及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揭示其岩浆源区性质、演化趋势和岩浆混合作用等关键信息。
文章还利用Nd-Hf同位素示踪技术,探讨花岗岩的物质来源,包括地壳和地幔的贡献,以及地壳物质的再循环过程。
通过对福建北东沿海高分异型花岗岩的成因进行综合分析,本文旨在揭示该区域花岗岩形成的动力学背景、岩浆作用过程和地壳演化历史,为理解华南地块乃至全球大陆地壳的生长和演化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的研究成果也有助于深化对花岗岩成因机制的认识,推动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
二、地质背景与样品描述福建北东沿海地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其地质背景极为复杂,涵盖了多个构造单元和地质时期。
这一区域广泛分布着高分异型花岗岩,这些花岗岩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一直是地质学家们研究的热点。
本区域的高分异型花岗岩主要以浅色花岗岩、花岗岩斑岩和伟晶岩等形式出现,它们构成了这一地区独特的地貌景观。
为了深入研究这些高分异型花岗岩的成因,我们选择了多个代表性样品进行详细的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NdHf同位素分析。
这些样品分别采自于不同的地质环境和构造单元,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采样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地质采样规范,确保样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对每个采样点的地理位置、地质环境和岩石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解释。
闽西南紫金山矿田英安玢岩同位素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成矿意义

闽西南紫金山矿田英安玢岩同位素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成矿意义紫金山矿田位于中国闽西南部,是一座重要的金矿田。
英安玢岩是紫金山矿田的主要成矿岩体之一,其在成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英安玢岩的同位素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进行研究。
首先,英安玢岩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该岩体形成于中生代早期,具体年龄约为124 ~ 126 Ma。
这一结论主要基于锆石U-Pb年龄测定方法得出,通过对锆石中铀、钨、铈等元素的同位素比值测定,可以精确地确定岩石形成的年龄。
其次,英安玢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岩体具有较高的金含量,同时还富含其他金属元素如铜、铅、锌等。
这些金属元素的分布与岩体中的矿物组分密切相关,可以为我们了解岩体成因和成矿过程提供重要的线索。
最后,英安玢岩在成矿过程中的意义非常重要。
根据其地球化学特征可以推断,该岩体可能是金的主要成矿岩体之一,并且可能还含有其他金属元素的矿床。
同时,英安玢岩的年龄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成矿时期的重要信息。
通过对岩体中矿物组分的分析,我们还可以了解岩体在成矿过程中所处的地质环境,从而进一步推断成矿机制。
总之,英安玢岩的同位素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是研究紫金山矿田的重要方面。
通过对英安玢岩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岩体的成因和成矿过程,还可以为矿区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指导。
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考虑对英安玢岩进行更多的地球化学分析,以确定其中矿物组分的组成及其分布情况。
此外,也可以进行岩石场地实验,以模拟成矿过程并研究岩体中金属元素的析出机制。
这些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英安玢岩在紫金山矿田的成矿意义,并为矿区勘探和开发提供更多的依据。
另外,我们还可以考虑对其他紫金山矿田的岩体进行研究,以比较英安玢岩与其他岩体的区别和相似之处。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紫金山矿田的地质构造特征,并为矿区的未来发展提供建议。
总的来说,研究英安玢岩的同位素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是紫金山矿田研究的重要方面。
华南中生代与同熔型花岗岩有关的铜_省略_金属矿床时空分布及其岩浆源区特征_李晓峰

* 本文受国家基础研究重点规划项目( 2012CB4167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272112) 和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联合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 李晓峰,男,1971 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工作,E-mail: x-f-li@ hotmail. com
2005,2010; 裴 荣 富 等,1999,2008; 周 新 民,2003; 舒 良 树, 2012) 。其中,在花岗岩成矿专属性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 进展,如: 华南地区 W、Sn、Mo、Bi、Nb、Ta、Be、U 主要与“改 造型”花岗岩有关,而 Cu、Pb、Zn、Au、Ag 主要与“同 熔 型” 花岗岩有 关 ( 南 京 大 学 地 质 学 系,1981; 徐 克 勤 等,1982, 1983) 。
4
银山
Cu-Au
英安斑岩
锆石
5
桐村
Mo-Cu 花岗闪长岩 锆石
6
村前 Cu-Pb-Zn 斜长花岗岩 锆石
7
永平
Cu-W-Mo 石英斑岩
锆石
SHRIMP U-Pb 170. 6 ± 1. 8 辉钼矿
SHRIMP U-Pb SHRIMP U-Pb
171. 3 ± 1. 7 172. 0 ± 2. 1
辉钼矿
在地质 文 献 中,华 南 地 区 一 般 指 的 是 华 夏 地 块 及 其 邻 区,主要包括 华 夏 地 块 全 部 和 扬 子 地 块 东 部 的 江 南 造 山 带 ( 如赣东北地区) 。它是我国重要的有色、稀有、稀土和贵金
属矿产资源集聚地,并以发育大量多时代、多旋回花岗岩类 和独特的中生代铜钼钨锡铌钽铍等大规模成矿作用而闻名 于世。华南不同时代花岗岩不仅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
福建紫金山矿田五子骑龙铜矿床矿化与蚀变分带研究

福建紫金山矿田五子骑龙铜矿床矿化与蚀变分带研究薛凯【摘要】The Wuziqilong copper deposit is a transitional-type between porphyry-and epithermal-type deposit located inside of the Zijinshan Au-Cu-Mo polymetallic ore field.Alter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in the deposit are pervasive and intensive,which show typical zonation both horizontally and vertically.Based on the sulfide assemblages,the depos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South,Middle,and North mineralization zones.Ore bodies mainly occur between the elevation of 300~480 m in the Middle mineralization zone,and was controlled by the Northeast-and Northwest-trending faults and fractures.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technique was utilized for identifying alteration minerals in drill cores and determining the alteration zones in the mining bining with the drill core logging and geological mapping,alunite-dickite-silicic alteration zone,dickite-sericite-silicic alteration zone,and sericite-silicic alteration zone were recognized.The type of mineraliz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different alteration types,i.e.,the typical pyrite-covellite-digenite assemblage is constrained in the alunite-dickite-silicic zone,while the pyrite-chalcopyrite-bornite assemblage is pervasively observed in the dickite-sericite-silicic alteration zone.The overprinting zones of the forementioned two alteration types host high-grade ores,which was used for exploration of"bonanza" ores.These two alteration zones and their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mineralization were used as indicators for exploration and deepprospecting in the area.%五子骑龙铜矿床是紫金山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铜钼多金属矿田的一个重要矿床,属于斑岩型矿床和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矿床的过渡类型.该矿床矿化和蚀变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根据金属矿物共生组合,五子骑龙铜矿床自南往北、自下往上可划分为南、中、北三个矿化带.矿化地段相对集中在中矿带的480~300m标高之间.矿体严格受北西向、北东向断裂和裂隙带控制,断裂及裂隙密集地带为成矿的有利部位.本次研究引进近红外光谱测试技术,利用该技术对矿区钻孔岩心进行了蚀变矿物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结合钻探工程地质编录和地质填图成果划分出了绢云母化-硅化蚀变带(Ms-Q)、地开石化-绢云母化-硅化蚀变带(Di-Ms-Q)和明矾石化-地开石化-硅化蚀变带(Alu-Di-Q).蚀变分带与矿化类型关系密切,铜矿化严格受蚀变带控制,如:Alu-Di-Q蚀变带的矿化类型为铜蓝+蓝辉铜矿矿物组合,Di-Ms-Q蚀变带的矿化类型为黄铜矿+斑铜矿矿物组合.两种蚀变带叠加部位矿化更好,是富矿体的找矿标志.以上两种蚀变分带及其与矿化富集的密切关系可作为本区深部找矿预测的重要理论依据.【期刊名称】《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年(卷),期】2013(037)003【总页数】8页(P463-470)【关键词】蚀变分带;五子骑龙铜矿;紫金山;福建【作者】薛凯【作者单位】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上杭364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2紫金山矿田是我国东部重要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矿集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2卷 第3期2013年5月 岩 石 矿 物 学 杂 志ACTA PET ROLOGICA ET M INERALOGICAVol.32,No.3:318~328 M ay,2013福建紫金山地区中生代岩浆岩成因———锆石Hf同位素证据梁清玲1,江思宏1,王少怀2,刘翼飞1,白大明1,陈春良1(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37;2.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摘 要:对福建紫金山地区中生代岩浆岩进行了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中-晚侏罗世与早白垩世岩浆岩具有不同的Hf同位素组成。
中-晚侏罗世花岗岩体具有低的εHf(t)值(-13.5~-2.9),Hf同位素的二阶段模式年龄(t C DM)峰值介于1.7~2.0G a,表明其主要来源于古元古代基底。
早白垩世侵入-次火山岩分为四方花岗闪长岩体和紫金山次火山岩、悦洋次火山岩以及温屋次火山岩。
四方岩体εHf(t)值介于-2.3~0.4,t C DM峰值介于1.3~1.4G a;紫金山次火山岩εHf(t)值变化范围大(-8.9~5.6),t C D M峰值介于1.1~1.5G a,表明两者均形成于中元古代基底和地幔物质混合作用的环境;悦洋和温屋次火山岩具有相对较低的εHf(t)(-2.7~-9.6)和较高的t C D M(峰值为1.4~1.7G a),表明二者来源于中-古元古代基底和少量幔源物质的混合物。
早白垩世岩浆岩Hf同位素特征显示,紫金山地区的侵入-次火山岩体形成于同一岩浆源区,但岩浆源区随着时间的演化各组分及组分含量在不断变化,显示了该时期复杂的壳幔作用过程。
紫金山地区中生代岩浆岩中锆石Hf同位素特征表明,中-晚侏罗世岩体与早白垩世侵入-火山岩来源于不同源区,为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不同阶段的产物。
关键词:锆石Hf同位素;中生代;岩浆源区;华夏板块;紫金山中图分类号:P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524(2013)03-0318-11Petrogenesis of the Mesozoic magmatic rocks in Zijinshan area:constraints from zircon Hf isotope evidenceLIANG Qing-ling1,JIANG Si-hong1,WANG Shao-huai2,LIU Yi-fei1,BAI Da-ming1andCH EN Chun-liang1(1.Institute of M ineral Resources,CAG S,Beijing100037,China;2.Zijin College of Mining,Fuzhou U niversity,Fuzhou350108,China)A bstract:Zircon in-situ Lu-Hf isotopic analysis of the M esozoic mag matic rocks in Zijinshan area w a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laser ablation multicollector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LA-MC-ICP-MS)to re-veal their protolith o rigin.The results show that M iddle-Late Jurassic and Early Cretaceous magmatic rocks have different H f iso topic compositions,suggesting that they originated from different sources.The M iddle-Late Jurassic g ranites exhibit obviously negativeεHf(t)values from-13.5to-2.9,w ith the peak values of two-stage model ages(t C DM)ranging from1.7to2.0Ga,indicating that the m agma was mainly sourced from the partial melting of Paleoproterozoic basement.The Early Cretaceous intrusive-volcanic rocks include Sifang gran-odiorite,Zijinshan,Yueyang and Wenw u volcanic rocks.The Sifang granodio rite and Zijinshan volcanic rocks have similar zircon H f isotopic compositions,with a wide range ofεHf(t)values(-2.3~0.4and-8.9~5.6)收稿日期:2012-12-04;修订日期:2013-03-18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11007-1-17)作者简介:梁清玲(1986- ),女,汉,硕士研究生,矿床学专业,E-mail:liangqinglingcdut@;通讯作者:江思宏(1968- ),男,汉,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金属矿床成矿规律研究,E-mail:jiangs ihong1@。
and tw o-stage model ages(1.3~1.4Ga and1.1~1.5Ga),suggesting that they originated from the same source,w ith the mixing of partial melting of the M esoproterozoic basement and m antle-derived melts.The nega-tiveεHf(t)values from-2.7to-9.6and tw o-stage model ages ranging from1.4to1.7Ga of Yueyang and Wenw u volcanic rocks indicate that they were deriv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the Meso-Paleoproterozoic base-ment w ith mino r mantle com ponents.It is held that the Early Cretaceous intrusive-volcanic rocks of Zijinshan area w ere derived from the same m agma source,and the evolution of mag ma source w ith continuous variation of components and com positional content reveals a complex crust-mantle interactio n.Therefore,the difference of Hf isotopic compositions between the Middle-Late Jurassic and Early Cretaceous m agmatic rocks could be attributed to different m agma sources,and these rocks w ere produced at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paleo-Pacific Plate subduction beneath the Eurasian continent.Key words:zircon H f isotopes;Mesozoic;magma source;Cathaysia block;Zijinshan 华夏板块位于扬子克拉通东南侧,华南东南部,呈北东向展布。
中生代时期板内岩浆活动强烈,根据构造环境的差异性,分为东西向的南岭带和北东向的沿海带。
中生代时期,华夏板块经历了构造体制的转换,即由古特提斯构造体系向古太平洋构造体系的转换,但不同学者对体系转换的时间界定不一(徐夕生等,1999,2005;Zhou and Li,2000; Zhou et al.,2006;舒良树,2012;张岳桥等, 2012),而北东向的中生代火山岩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有着密切关系。
福建紫金山地区中生代岩浆岩属于华夏板块北东向的沿海带,著名的紫金山超大型Cu-Au矿床发现于此。
研究表明,紫金山多期次岩浆活动使得该地区能形成以紫金山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Cu-Au矿床为中心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So et al.,1998,毛建仁等,2002, 2004;张德全等,2003,2005;Jiang et al.,2013),因此,探讨该地区中生代岩浆源区及演化对识别该地区构造域的属性和多金属矿床的形成也就有着重要意义。
前人利用Nd同位素对福建乃至华夏地区显生宙火成岩源区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黄萱等,1986;沈渭洲等,1993,2000;Gilder et al.,1996;Chen and Jahn,1998;邢光福等,1998;凌洪飞等,1999;邱检生等,2008)。
近年来,也有学者结合锆石U-Pb 年龄通过Hf同位素来探讨华夏板块的演化(Xu et al.,2007;Yu et al.,2009;Sun et al.,2011)。
除了广泛应用于研究壳-幔演化(Patchett and Tatsumo-to,1981a,1981b;Patchett et al.,1981,2004;Au-drey et al.,2008;Catherine et al.,2008),Lu-Hf 同位素在研究岩体的演化和源区问题上比Nd同位素更具有优越性(吴福元等,2007)。
Jiang等(2013)在利用元素地球化学和Nd-Sr-Pb同位素对紫金山地区中生代岩浆岩岩浆源区进行探讨时,发现岩石CIA指数非常高(54.8~98.4,而花岗岩类新鲜样品为54~55),且有一个样品εNd值出现异常。
因而,本文利用LA-MC-ICP-MS测定分析锆石Hf同位素组成,进一步明确福建紫金山地区中生代岩浆岩岩浆源区及演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