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14年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2014年高考北京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4年高考北京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12.读图8,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④产生的代表性著作是图8A.《春秋》B.《孟子》C.《荀子》D.《离骚》13.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
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
属于它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A.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B.《九章算术》、罗马法C.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D.《春秋繁露》、《理想国》14.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
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使C.设枢密院D.施行将兵法15.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A.《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B.《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C.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D.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16.《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
结合所学判断,该书图9A .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B .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C .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D .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17.图9是民国时期描绘北京社会生活的风俗画。
画中最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有①墙上画作的风格②人物的发型③照明手段④饮食方式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8.“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
”这首歌谣反映了A .人民公社化运动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 .中共八大经济方针19.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
这一“重大改革”是A .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B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C .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D .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20.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意大利企业家阿格涅利提出,欧洲要想和平、强大,就必须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超越邦联阶段,建立联邦制的“欧洲合众国”。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北京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北京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分)读图,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④产生的代表性著作是()A.《春秋》B.《孟子》C.《荀子》D.《离骚》2.(4分)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
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
属于它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A.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B.《九章算术》、罗马法C.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D.《春秋繁露》、《理想国》3.(4分)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
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使C.设枢密院D.施行将兵法4.(4分)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A.《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B.《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C.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D.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5.(4分)《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
结合所学判断,该书()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6.(4分)如图所示是民国时期描绘北京社会生活的风俗画。
画中最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有()①墙上画作的风格②人物的发型③照明手段④饮食方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4分)“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
”这首歌谣反映了()A.人民公社化运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8.(4分)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
2014年北京卷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2.读图8,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④产生的代表性著作是图8A.《春秋》 B.《孟子》 C.《荀子》 D.《离骚》13.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
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
属于它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A.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 B.《九章算术》、罗马法C.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 D.《春秋繁露》、《理想国》14.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
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图9A .文官任知州B .设三司使C .设枢密院D .施行将兵法15.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A .《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B .《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C .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D .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16.《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
结合所学判断,该书A .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B .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C .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D .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17.图9是民国时期描绘北京社会生活的风俗画。
画中最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有①墙上画作的风格②人物的发型③照明手段④饮食方式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18.“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
”这首歌谣反映了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19.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
2014高考文综历史全国Ⅱ卷有答案word版

2014年新课标2文综历史部分(含参考答案)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学科网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
学科网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
这表明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学科网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
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学科网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学科网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
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
”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30.1932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
2014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 文综试题

1 2i 1 i
.
. . ;表面积
12. 由两个四棱锥组合而成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体积是 是 .
2
2 正视图 侧视图
2
2/9
2 俯视图
(第 12 题图)
13.设一列匀速行驶的火车, 通过长 860 m 的隧道时,整个车身都在隧道里的时间是 22s .该列 车以同样的速度穿过长 790 m 的铁桥时,从车头上桥,到车尾下桥,共用时 33s ,则这列 火车的长度为___ m . 14.在如图所示的棱长为 2 的正方体 ABCD A1B1C1D1 中,作与平面 ACD1 平行的截面,则 截得的三角形中面积最大的值是___; 截得的平面图形中面积最大的值是___.
B E F C D A P
2 AD , 2
求证:平面 PAB 平面 PCD . 18.(本小题满分 13 分) 已知函数 f ( x)
a ex ( a R , a 0 ). x
(Ⅰ)当 a 1 时,求曲线 f ( x) 在点 1, f (1) 处切线的方程; (Ⅱ)求函数 f ( x) 的单调区间; (Ⅲ)当 x 0, 时,若 f ( x) 1 恒成立,求 a 的取值范围. 19.(本小题满分 14 分) 已知椭圆 C 的中心在原点 O , 焦点在 x 轴上, 离心率为 (Ⅰ)求椭圆 C 的标准方程; ( Ⅱ ) 若 直 线 l : mx y 1 0 与 椭 圆 C 交 于 A, B 两 点 , 是 否 存 在 实 数 m , 使
A1 B1 D1 C1
D
C
A
B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8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5.(本小题满分 13 分) 在
2014 北京朝阳高考二模语文(有答案)-推荐下载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语文试卷2014.5(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本试卷共6页。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6题。
人们常把人生看成一种占有物,必欲向之获取最大效益而后快,因此多有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行径。
但人生是占有不了的。
毋宁说,它是侥幸落到我们手上的一件暂时的礼物,我们迟早要把它交还。
在终极的意义上,人世间的成功和失败、幸福和灾难,都只是过眼烟云,彼此并无实质的区别。
从呱呱坠地开始,人们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
但是,“人有旦夕祸福”,(既然/即使)生而为人,就得有承受旦夕祸福的精神准备和勇气,否则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甲。
布施的本义是教人去除(贪鄙/卑鄙)之心,由不执著于财物,进而不执著于一切身外之物,乃至于这尘世的生命。
正如佛家的一幅对联所说:“身心放下于当下,乙”。
佛教把布施列为“六度”之首,即意欲把人从迷惑的此岸(渡/度)向觉悟的彼岸。
俗众借布施积善图报,寺庙靠布施敛财致富,这实在是小和尚念歪了老祖宗的经。
我始终把佛教看作是古今中外最透彻的人生哲学,对它后来不伦不类的演变实在是刮目相看。
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这话的立足点是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满足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
如果把立足点移到创造上,以审美的眼光看人生,我们是可以反其意而说的: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品位)和体验。
(选自周国平《不占有》,有删改)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加点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暂时(zàn) B.呱呱坠地(gū) C.一幅 D.敛财致富2.文中黑体字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贪得无厌 B.过眼烟云 C.一蹶不振 D.刮目相看3.文中括号内词语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即使贪鄙度品位B.既然卑鄙度品位C.既然贪鄙渡品味D.即使卑鄙渡品味4.填入文中横线甲处的过渡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要么被动失去,要么主动布施B.为了习惯失去,有时不妨主动失去——布施C.习惯布施,就是习惯失去D.几乎所有宗教都倡导布施5.将下列句子填入文中横线乙处,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2分)A.名利超然即泰然B.真入法门圣默然C.迷津总在利当前D.看穿世事意清闲6.针对萧伯纳和周国平对人生的认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萧伯纳从占有的角度论述人生,看到了人生有两大悲剧。
2014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文综地理历史试卷及答案

图3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文科综合试卷2014.5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5小题,共140分)1.图2中,圣若阿金地区A .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多B .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C .受自南向北的暖流影响,湿度大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分布范围广2.图2为南亚某岛示意图,图中 A.该岛的东、西岸各有一山脉纵贯 B.甲地1月份降水量比7月份的多 C.该岛的南北距离超过600千米 D.乙河水位季节变化小,水流平缓3.我国江南某林场有一树桩,一群大雁正向树桩M 侧方向 长途飞行(图3)。
此季节我国 A .华北沙尘暴天气频发 B .湖南省盛行西北季风影响 C .西北山地雪线逐渐降低 D .东北昼长夜短且昼渐短读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图4),回答4~5题。
4.丹江口地区较北京A .进入雨季晚B .年降水量少C .下渗作用弱D .水资源丰富5.大量调水后,汉江的丹江口下游 A .水体污染减轻B .河流对地下水的补给减少C .航运能力提高D .河流对河道侵蚀作用增强图 3M光热足,年轮疏图4图1读丹霞地貌景观图(图5)及其形成示意图(图6),回答6~7题。
甲(甘肃张掖) 乙(广东韶关)图5图66.丹霞地貌形成过程是A.固结成岩—风化、侵蚀—地壳抬升B.固结成岩—地壳运动、裂隙—侵蚀C.地壳下沉—侵蚀、搬运—固结成岩D.变质作用—风化剥蚀、搬运—堆积 7.关于丹霞地貌的类型A.甲为干旱峰林型B.甲为湿润山地型C.乙为湿润峰林型D.乙为干旱峡谷型读图7,回答8~9题。
8.若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历史阶段人口增长特点, 则其发展顺序是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④→①→②→③ D. ④→③→②→①9.若①②③④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则 A. ①人口老龄化B. ②适宜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C .③城市化处于高水平的后期阶段 D .④人口迁出量大于人口迁入量读某公司推出的旅游线路图(图8),回答10~11题。
2014 北京朝阳高考二模(含解析)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语文试卷2014.5(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本试卷共6页。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6题。
人们常把人生看成一种占有物,必欲向之获取最大效益而后快,因此多有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行径。
但人生是占有不了的。
毋宁说,它是侥幸落到我们手上的一件暂.时的礼物,我们迟早要把它交还。
在终极的意义上,人世间的成功和失败、幸福和灾难,都只是过眼烟云,彼此并无实质的区别。
从呱.呱坠地开始,人们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
但是,“人有旦夕祸福”,(既然/即使)生而为人,就得有承受旦夕祸福的精神准备和勇气,否则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甲。
布施的本义是教人去除(贪鄙/卑鄙)之心,由不执著于财物,进而不执著于一切身外之物,乃至于这尘世的生命。
正如佛家的一.幅.对联所说:“身心放下于当下,乙”。
佛教把布施列为“六度”之首,即意欲把人从迷惑的此岸(渡/度)向觉悟的彼岸。
俗众借布施积善图报,寺庙靠布施敛财致富....,这实在是小和尚念歪了老祖宗的经。
我始终把佛教看作是古今中外最透彻的人生哲学,对它后来不伦不类的演变实在是刮目相看。
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这话的立足点是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满足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
如果把立足点移到创造上,以审美的眼光看人生,我们是可以反其意而说的: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品位)和体验。
(选自周国平《不占有》,有删改)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加点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暂时(zàn) B.呱呱坠地(gū) C.一幅 D.敛财致富2.文中黑体字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贪得无厌 B.过眼烟云 C.一蹶不振 D.刮目相看3.文中括号内词语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即使贪鄙度品位B.既然卑鄙度品位C.既然贪鄙渡品味D.即使卑鄙渡品味4.填入文中横线甲处的过渡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要么被动失去,要么主动布施B.为了习惯失去,有时不妨主动失去——布施C.习惯布施,就是习惯失去D.几乎所有宗教都倡导布施5.将下列句子填入文中横线乙处,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2分)A.名利超然即泰然B.真入法门圣默然C.迷津总在利当前D.看穿世事意清闲6.针对萧伯纳和周国平对人生的认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萧伯纳从占有的角度论述人生,看到了人生有两大悲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
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5小题,满分14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有35道题,第1~11题是地理题,第12~23题是历史题,第24~35题是政治题。
12.观察《讲经图》,所讲内容最有可能是
A.《诗》《书》《礼》《易》《春秋》
B.《伤寒杂病论》
C.《四书章句集注》
D.《天下郡国利病书》
13.唐太宗把各地都督、刺吏及其他重要官吏的名字写在
屏风上,“得其在官善恶之迹,皆注于名下,以备黜陟”。
其目的是
A.压抑士族,广辟才路
B.加强考察,赏功罚罪
C.精简机构,提高效能
D.惟才是举,用人所长
14.观察下图,从根本上反映了 A.完善中央集权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弥合君相矛盾
15.轮船招商局创办的宗旨是:“发展中国航运事业,促进对外贸易,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等业务。
”据此可知,轮船招商局
①以发展民族航运为中心 ②提供“一条龙”的业务服务
③有可能与外商形成竞争 ④是当时中国最早的洋务企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严复说:“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
”这表明严复主张
A.争取民主平等
B.实行君主立宪
C.实现国家独立
D.重视个人自由
17.观察近代中国部分地区示意图,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包括①和④
B.②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
C.19世纪70年代第一条电报线在④处架设
D.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在③诞生
18.“各种‘主义’开始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各阶级、各阶层的代表人物纷纷登台亮相,各种名目的政纲、政论、宣言遍布报刊。
……中国开始走出家族统治和王朝更替的社会形态。
”(《中共党史·第一卷》)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甲午战争的刺激
B.戊戌变法的促进
C.辛亥革命的影响
D.北伐战争的胜利
19.“去年年初国内战局毫无开朗现象,如今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已是一片光明的远景,大半个中国今年绝对可以在安定中开始建国工作了,同时民主与反动势力的实力也是越见优劣分明了。
炼污的政府,反动的集团,……让它们都随着旧年滚到后面去吧!”(《钱家骏日记》)材料表明作者当时看到了
A.共和取代帝制的现实
B.袁世凯军阀统治的彻底失败
C.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
D.解放战争即将赢得全国胜利
20.副总理李先念说:“1954年入秋以来,……农村里食油、粉条、豆腐、熟食等供应不足。
特别严重的是,不少地方,农民杀牛、杀母猪小猪的现象相当普遍;积肥不热心,春耕准备不积极,生产情绪不高。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
B.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援建项目的撤销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存在过急过粗问题
D.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21.《十二铜表法》第七表第八条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
①
②
④
③ ● ● ●
●
●
厦门 ●
长沙
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
”这表明罗马法
A.保护私有财产
B.维护平民利益
C.袒护贵族特权
D.体现政治民主
22.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23.20世纪70年代欧洲流行一幅“乞丐行乞”的漫画,反映
了
A.美欧关系恶化
B.美元退出欧洲
C.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D.欧元的冲击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大题,满分160分)
37.(34分)人类文明是多元、平等和包容的,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主题在于记述希波战争中希腊人的胜利,但其涉及的范围,包括地中海地区、多瑙河外、两河流域、波斯,以及在此以北的草原地带,就是当时希腊人已知世界的历史。
比希罗多德晚出的中国古代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全书的主体是汉天子统治之下的中国。
但其所记史事的地理范围东起朝鲜,西迄大夏、安息,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
这是一部当时中国人已知世界的历史。
⑴据材料一,分析两部史学著作记述的共同点。
(3分)结合所学,分析他们这样记述“世界历史”的原因。
(6分)
材料二 在欧风东渐的历史大潮中,西洋历法逐渐以各种途径进入中国人视野和日常生活之中。
魏源较早地接受了西方传过来的“地球”和“经纬度”等概念。
1877~1882年出使日本的黄遵宪对日本放弃沿用千年之夏历遽然改用阳历的做法颇不认同;十几年后,遍历亚欧美三大洲的黄遵宪,既认同阳历优于中历但又以为历不必改。
1896年,开明的知识分子、近代出版家高梦旦从世界大同的国际化视角倡导改历。
1897年,在思想界引领风骚
的梁启超著文《改用太阳历法议》,大力鼓吹改历。
1907年,在日本研修经济学的孟森发表《历法议》,从统计学角度论证阳历之便利,提出改用阳历的主张。
民国肇建后历行改历,阳历最终成为全国一体遵行的官方历法。
1912年8月,《教育杂志》发表文章,呼吁教育界应承担起引导民众改变旧思想、旧习惯以适应新历法的责任。
⑵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解读从晚清到民国西方历法在中国传播的变化历程。
(14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语言表述符合学科用语。
】
材料三“文明的发展与借鉴”
⑶阅读上表,从“文明的发展与借鉴”的某个侧面,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
运用这4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
(11分)【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
39.(8分)能源开发利用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⑵以“能源与社会进步”为题,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
(8分)
40.(10分)
汉武帝时期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唐宋以后逐渐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
经由丝绸之路,中外政府使者、商人络绎不绝。
元朝时,马可〃波罗沿丝绸之路来到大都,明代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中国输出的大多是丝绸、瓷器、茶叶等,输入的多是胡椒、香料、珠宝等。
四大发明随之传入西方,世界三大宗教也陆续传到中国。
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丝绸之路的特点和历史影响。
(10分)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参考答案
37.(34分)
⑴(9分)共同点:以本民族历史为中心,观察周边世界;把已知地理范围视为“世界历史”。
(3分)
原因: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交往范围相对狭隘;地理知识和民族意识的局限;古代世界文明处于分散隔绝的状态。
(6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
⑵(14分)从晚清到民国(近代时期),伴随着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侵入和中国国门的洞开,西洋历法(阳历/公历)逐渐以各种途径进入中国,中国经历了从认识到接受再到采用的变化历程。
从鸦片战争时期的魏源到19世纪末的黄遵宪,逐渐接受了西方传过来的“地球”“经纬度”等自然科学概念,开始认识到西方历法(阳历/公历)优于中国传统历法(阴历/农历)。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版、思想、经济、教育等社会各界不仅提出改行公历(阳历),而且从国际化(或世界化)、政治性、工具化、思想解放等角度宣传历法知识,终至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行公历,阳历成为全国一体遵行的官方历法。
上述材料表明,由于历法在中国所具有的特别政治和文化意义,使得国人在接触阳历之初,很自然地以一种“正统”眼光视之。
但是,当中西接触日深以及知识分子走出国门,亲身体会到阳历的优点和长处后,人们逐渐抛弃了一开始的政治性眼光,而从工具性角度更客观地看待阳历。
⑶(11分)示例:
39.【参考答案】
⑵(8分)
①能源开发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2分)
例1:以煤为燃料的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例2:以石油能源为动力的内燃机的出现,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便利了人们的交流。
(任举一例得2分)
②人类科技进步推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2分)
例1: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使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成为可能。
电力开始成为新能源,电灯、电话、电报等相继问世,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例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原子能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平利用原子能,建立核电站服务于人类。
(任举一例得2分)
40. ⑴(10分)
特点:海陆并举、由陆路为主逐渐转为海路为主;政治、经济、文化等全面交流;中西贸易互通有无,品种多样。
(6分)
影响:促进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人民的生活;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推动了中西文明的碰撞和交融;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