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绪论教案

合集下载

中医诊断学完整完全版(新增:全程电子教案)55812ppt课件

中医诊断学完整完全版(新增:全程电子教案)55812ppt课件
完全版,附全程电子教案
赵岩
整理版课件
1
❖绪 论 Introduction
整理版课件
2
【目的要求】Purposes and requirements 1.掌握中医“诊断”、“诊法”、“诊病”、
“辨证”、“病案”、“证”、“症”等概 念的含义。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2.熟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 3.了解中医诊断的发展概况。
❖ 整体审察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诊法 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时,就必须从整体上进行 多方面的考察,而不能只看局部。
整理版课件
16
❖ 诊法合参 指四诊并重,诸法参用,综合收集病 情资料。
❖ 病证结合 “病”和“证”是密切相关的不同概 念,中医诊断要辨病,又要辨证。

病为全过程的基本矛盾,辨病有利于从全
整理版课件
14
❖ 见微知著 意即通过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 体的状况。机体的某些局部,包含着整体的生 理、病理信息。
❖ 以常达变 是指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通过观 察比较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从而认识 事物的性质及变动的程度。
பைடு நூலகம்整理版课件
15
❖四.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CM diagnosis
整理版课件
9
❖ 二.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TCM diagnostics ❖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
❖ 诊法--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主要 包括望、问、闻、切四方面,合称“四诊”。
❖ 诊病--又称辨病,即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 得出病名的诊断。
整理版课件

高中教案:《绪论》教案

高中教案:《绪论》教案

在生物科学发展过程的讨论中,激发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在对生物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在问题的讨论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知识体系图解章节地位和作用本节为起始课,既是整个高中生物学学习的起点,同时生物的基本特征也是高中生物学学习的主要内容,因此应该是全书学习内容的概括,在整个高中学习占具有统领作用。

重点分析(一)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基本特征是高中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既涵盖了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也是高中生物学的主要教学内容。

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命本身的特征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两个方面,生命本身的特征主要是新陈代谢和繁殖,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主要是生物与环境的相互适应。

这部份内容的学习将有助于形成总体的概念,,对高中的生物学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是教学的重点。

(二)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中所包含的科学研究基本程序,既是学习和探索生物学问题的基本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和得出结论等基本程序,在具体的问题探索过程中体味和学习这些基本方法,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三)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是绪论课的重要目标,激发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将非常有利于高中生物学的学习,绪论课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能否激发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因此是教学的重点内容。

难点分析(一)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生物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属于绪论中没有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上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在教学中可采用案例法,即以一个需要研究的生物学问题的研究过程来体验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语言表达等各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完成高中生物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法建议(一)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或者班级可采用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诊断学教案

诊断学教案


1、对一个发热的病人,我们通常应该想到哪些问诊要点?
2、发热的分度是怎样的?
3、感染性发热最常见的病原体:(A)ﻫA. 细菌 B.病毒 C .真菌 D. 支原体 E.衣原体
4、体温39℃,为 (B)
A、低热 B、中等度热 、高热 D、超高热 E、以上都不对
5、非感染性发热是(E)
A、胆囊炎 B、支原体肺炎 C、疟疾 D、痢疾 E、风湿热
A、稽留热 B、弛张热 C、回归热 D、间歇热 E、波状热
教 学主要内 容
时间
分 配
绪论
40分钟
一、何谓“诊断学”
2、作用:防治疾病
3、方法:将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等结果,根据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再经过分析、综合、推理,对所获得的有关健康状态和疾病本质进行判断并提出可能的诊断。
4、内容:
二、临床诊断的种类和步骤:
5、临床诊断的种类:
(1)病因诊断
(2)病理解剖诊断
(3)病生诊断
6、 临床诊断的步骤(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直接诊断
7、 问诊详细的体格检查(不典型的)借助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做出诊断
三、学习诊断学的目的、方法和要求
40分钟
发热大课:(具体分配见下)
50分钟
1、发热的概念、正常范围及其生理变异
七、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检查是将被检者心电活动用心电图机描记下来的曲线图即心电图
八、诊断的种类
病因诊断根据致病以素所作出的诊断,它能明确提出致病的主要以素和疾病的本质
病历解剖诊断是对病变的部位、性质、组织结构或细胞水平的病变均能提出明确的诊断
病理生理诊断反映疾病时器官或机体功能状态的诊断
九、基本要求
独立问诊、系统体检

1-绪论-解剖教案

1-绪论-解剖教案

1-绪论-解剖教案第一章:解剖学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解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

2. 掌握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3. 理解解剖学在医学和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解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解剖学的研究方法3. 解剖学的应用领域4. 解剖学在医学和生物学中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解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2. 教学难点: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解剖学参考书籍2. 投影仪或白板3. 解剖学图片或视频资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人体解剖图或实物模型,引发学生对解剖学的兴趣,提问学生对解剖学的了解。

2. 讲解:讲解解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通过示例或案例来说明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3. 互动:分组讨论解剖学的应用领域,让学生举例说明解剖学在医学和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材料或练习题,加深学生对解剖学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和讲解解剖学的基本概念,使学生对解剖学有了初步的了解。

通过分组讨论和举例说明,学生能够理解解剖学在医学和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第二章:人体的基本结构一、教学目标1. 掌握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及其功能。

2. 理解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之间的关系。

3. 学习人体的解剖学姿势和术语。

二、教学内容1. 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2. 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之间的关系3. 人体的解剖学姿势和术语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及其功能,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功能的理解,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解剖学参考书籍2. 投影仪或白板3. 人体的器官系统图或模型五、教学过程1. 复习: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通过提问或小测验来检查学生的理解。

《绪论》教学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绪论》教学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绪论》教学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绪论》教学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绪论的定义、作用和写作要素。

2.掌握绪论的写作方法及其展开方式。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文章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绪论的定义、作用和写作要素2. 绪论的写作方法及其展开方式3. 绪论的例题分析及写作三、教学重点1. 绪论的写作方法及其展开方式2. 绪论的例题分析及写作四、教学难点1. 如何将绪论与文章主体内容紧密联系起来2. 如何用简练的语言描述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现状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让学生转述前几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2.知识呈现(20分钟)2.1 什么是绪论及其定义2.2 绪论的作用2.3 绪论的写作要素2.4 绪论的案例分析3.示范讲解(20分钟)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示范,全面解析绪论的写作方法和展开方式。

4.练习任务(20分钟)4.1 请分析已经给出的绪论的优缺点,并进行修改。

4.2 请撰写一篇自己的绪论,内容为一篇介绍自己所在学校的文章,要求用到已经学习到的知识点。

5.讲评(10分钟)老师将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讲评,让学生了解学习的不足和进步。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一册2. 教学案例:《绪论》教学案例附件列举如下:1. 学生练习库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列举如下:1.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是指对中国的证券市场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法律。

2.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是指对中国公司经营、组织、监督与管理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3. 债权人:指拥有债权的人,他们可以向债务人追收债务。

本文档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1. 学生写作能力较弱,难以完成绪论的写作。

解决办法:可以利用案例分析等方式辅助教学,同时可以针对性地安排一些练习任务。

2. 学生对绪论的概念理解不够充分,难以掌握其写作方法。

解决办法:可以针对性地进行多次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到绪论的重要性并能够理解其写作方法。

一张诊断书教案

一张诊断书教案

一张诊断书教案教学目标:1. 学会阅读和理解诊断书的内容和格式。

2. 学会分析和解释诊断书中的医学术语和指标。

3. 提高学生对自身健康的意识,学会正确对待和解读诊断结果。

教学内容:一、引入1. 引入教学话题,提出问题: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诊断书?你们知道它是做什么用的吗?2. 解释诊断书的定义和作用:诊断书是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医学检查结果等综合评估得出的诊断结论和治疗建议的书面文档。

二、诊断书的内容和格式1. 介绍诊断书的基本结构:诊断书通常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主要症状、体格检查结果、辅助检查结果、初步诊断或印象、治疗建议等内容。

2. 阅读并解释诊断书的各个部分:逐步讲解每个部分的含义和作用,并配以实例进行解读。

三、医学术语和指标的分析和解释1. 介绍医学术语的基本概念:医学术语是医学领域特有的专业术语,它们通常由拉丁语、希腊语、专有名词等组成,对于理解和解读诊断书非常重要。

2. 解读常见医学术语和指标:选取一些常见且重要的医学术语和指标,如血压、血糖、肌酐、白细胞计数等,进行讲解和解读。

四、正确对待和解读诊断结果1. 强调诊断结果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诊断书的结论是经过医生严格的专业评估得出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2. 教导学生正确对待诊断结果:学生在接受诊断结果时应保持冷静、理性,并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进一步解读和治疗建议。

五、课堂练习和讨论1. 给学生分发一份模拟的诊断书案例,要求他们独立阅读、理解和解读。

2.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分享他们的理解和解读,并指导他们互相纠正和补充。

六、总结和评价1. 总结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2. 评价学生对诊断书的理解和解读能力的提高。

3. 提醒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正确对待个人健康问题。

课后作业:请学生针对自己或家人的健康情况,模拟一份诊断书,并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解读和分析。

本文共计1062字。

中医诊断学教案

中医诊断学教案

中医诊断学教案
一、课程名称:中医诊断学
二、授课对象:[具体专业和班级]
三、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运用中医诊断学知识进行临床实践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的内容和方法。

2. 难点:如何将中医诊断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临床实践中。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操作法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5 分钟)
- 简要介绍中医诊断学的历史和重要性。

2. 新课呈现(70 分钟)
- 详细讲解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的内容和方法。

-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的操作方法。

- 结合临床案例,讲解如何将四诊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准确的诊断。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望、闻、问、切四诊的理解和应用体会。

3. 课堂总结(10 分钟)
-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中医诊断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4. 课后作业
-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七、教学评价:
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作业:通过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八、教学反思:
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反馈,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绪论》教案

《绪论》教案

第一章《绪论》教案教学目标:1. 明确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 掌握心理现象都有哪些3. 掌握遗传与生理发展是怎样影响幼儿的心理发展的4. 了解环境和教育对幼儿的心理发展的影响和作用5. 明确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教学重点:1.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学难点:1.心理现象都有哪些导入:经典气质类型测验授新课:一、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心理现象与心理1.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是个体心理活动或与他人交往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属于主观精神现象。

人的心理现象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动机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是在某种内部动力的推动下进行的。

这种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就是人的活动动机。

动机的基础是人的内在需要。

需要不同,动机的性质也不同。

(2)心理过程(3)个性每个人由于个体遗传特性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心理活动也就表现出差异。

心理的个别差异是相对稳定的,而且是经常出现的。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方面。

2.心理的实质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体来说体现在下列三个方面:①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心理活动是由于大脑活动而产生的;②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内容与源泉;③人的心理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心理主动地加以选择地反映周围事物。

(二)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幼儿心理学就是研究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特点、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行为活动的目的性及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以及幼儿个性心理特征形成与发展的特点。

研究幼儿的心理活动,掌握其特点,可以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二、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遗传、生理成熟、环境和教育等,现代心理学主要关注这些因素是如何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

(一)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1.遗传遗传是指祖先的生物特性传递给后代的生物现象。

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幼儿正是在这种生物的物质前提下形成了自己的心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策:通过引入病例诊疗过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明确正确的诊断思维在疾病的诊断过程的重要性;展示医生对所获取的各种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推理判断的魅力以及医生在其中所获得的成就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愿意在今后学习临床知识点的同时,逐步构建和完善临床诊断思维。
备注(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新进展,板书设计,课后体会等)
难点分析:大学3年级医学学生尚未正式进入临床,对各种疾病的相关临床表现知之胜少,对疾病的诊疗过程缺乏感性认识,甚至少数学生认为医生看病就是通过各种医疗设备检查完成,在学习中忽视了临床诊断思维的建立和完善;加之传统医学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擅长“接纳知识点”的学习方法,自行重构知识体系的能力不足,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如何建立正确的诊断思维成为本课堂教学的难点。
理论课教案(范例)
授课章节
诊断学绪论
授课对象
临床本科
授课时数
0.5学时
授课时间
2016-2-29
授课地点
第三阶梯教学楼1教室
教学
目的
与要

掌握诊断学的学习内容: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内窥镜检查,病历书写并建立正确的诊断思维方法;
了解诊断学的学习方法及作用;
掌握建立和完善1.绪论
2.主要症状
3.体格检查
心电图检查
实验室诊断
选用教材
《诊断学》(第8版万学红、卢雪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
参考书目
《内科学》(第8版葛均波徐永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
《临床技能学》(沈守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思考题
1.诊断学的内容包括哪些?
2.了解西方现代医学发展史,分析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状下,为什么误诊率居高不下
2.陈文彬等主编《诊断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3.王建枝,殷莲华主编《病理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4.柏树令,应大君主编《系统解剖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5.马明信、贾继东主编《物理诊断学》第3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
6.波拉、史蒂曼等《临床诊断学教程》(中英对照)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年
7.Andreoli TE, Carpenter CC, Griggs RC, et al. Cecil Essentials of Medicine. Sixth Edition. Philadelphia : W.B. Saunders, 2004
8. Joseph K.P, Eugene.B. Physical Examination of the Heart and Circulation . 5th Edition 1997.
熟悉学习诊断学的要求。
教学
重点
与难

(重点)1.诊断学的学习内容2.建立正确的诊断思维。
(难点)难点与对策:如何建立正确的诊断思维?
教学
方法
大课讲授为主,介绍各种概念和定义;
教具
多媒体幻灯为主要的授课工具;对本课堂中较为抽象内容,结合板书及绘画便于学生能理
授课
提纲
诊断学的学习内容
诊断学的学习方法
建立正确的诊断思维
对教
师的
要求
1.密切结合临床,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法
2.广泛应用现代教育和信息技术
3.网络教学推动“学生为主,教师为导”教学新理念的实施
4.“循证医学”和“批判性思维”
教材
选用
《诊断学》第八版主编万学红,卢雪峰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
书籍
与常
用网
地址
参考书籍:
1.葛均波、徐永健主编《内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教案
系部
临床医学系
教研室
诊断教研室
任课教师
贾俊青郭晓萍
课程名称
诊断学
授课班级
51301-10班
授课时间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
名称
中文名称
诊断学绪论
英文名称
Diagnostics
课程
说明
诊断学是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系统地体格检查和器械检查达到正确地认识疾病和诊断疾病的一门学科。它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是疾病发现和研究的先导,掌握诊断学理论与方法的程度是临床医生水平高低的标志,是解决医疗危机、医患矛盾的有效措施。临床基本技能是医师所必须掌握并要终生实践和应用的一种技能,也是衡量医师医疗技术和医疗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诊断学在医学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不能跨越、不能停滞的地位。我院诊断学的教学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用理论课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分组讨论(Workshop)、Case-base learning(以病例为先导)和Problem-based learning(问题以基础)等交互式教学方法;作为实践环节的实验课,则以分组形式,相互进行操作练习,标准化模拟人仿真系统为基本形式的“诊断学教学实验平台”和CAI课件的应用等方法。在临床见习及实习时,以床旁教学为主,结合“标准化病人”进行讲授及训练。教学改革一直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提高素质融为一体,重视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