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粤教版)讲课教案
粤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5篇2023

粤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5篇2023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积极性,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非浅。
因此,平时,我紧抓备、教、改、辅、查等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粤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粤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1一、教学目标共同完成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任务,让学生掌握各类基础地理知识,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学习潜能,增加对世界各地地理知识的认识,让学生们养成互助、合作、共同进步的良好精神状态。
二、教材分析第一章认识大洲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学习并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知识。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
难点是比较七大洲的气候以及影响七大洲气候的因素。
第二章了解地区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并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及南北两极的有关的地理知识。
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的地形与气候,以及南北两极的地理概况。
难点是以上各地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差异对农业的影响。
第三章走近国家本章主要是学习并掌握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
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经济文化等。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以上各国的地形特点和典型的气候特点,掌握各国重要的自然资源。
难点是美国的农业带的分布。
三、重点、难点:1、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2、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能简单分析人—地内在关系;3、初步学会国家和地区的分析方法;四、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理清知识结构和教学思路,把握教材重点、难点。
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等,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下)教案(全套)

第七章知识要点第一节1、亚洲地理位置:(1)亚洲位于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面印度洋,北接北冰洋,西濒地中海。
亚洲所跨的纬度约90度,经度约164度。
(2)亚洲西部以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部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连,东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3)亚洲的面积为440万平方千米,是大洋洲面积的4.8倍,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2、亚洲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1)亚洲陆地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大、最低最悬殊的大洲,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低平辽阔——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2)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死海(海拔-400米)。
(3)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4)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耸,四周较低,受地形影响,河流呈放射状流向。
3、亚洲的气候:(1)亚洲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季风气候典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2)亚洲受地形因素影响,近海洋降水量多,内陆较少。
(3)东南亚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地,与夏季风密切相关。
(4)上海冬、夏季节的盛行风向改变影响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
夏季,盛行东南风,气候高温多雨。
4、亚洲分区:按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5、亚洲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总数超过35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0.5%。
全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10个国家中,亚洲就有6个(东亚—中国、日本;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东南亚—印度尼西亚)。
6、人口众多加剧了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成为亚洲部分国家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是亚洲很多国家都必须关注的问题。
第二节1、东南亚的复杂地形:东南亚主要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组成。
2、马来群岛火山、地震活动相当频繁。
【34页精品】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

粤教版七年级下册全套教案第七章知识要点第一节1、亚洲地理位置:(1)亚洲位于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面印度洋,北接北冰洋,西濒地中海。
亚洲所跨的纬度约90度,经度约164度。
(2)亚洲西部以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部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连,东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3)亚洲的面积为440万平方千米,是大洋洲面积的4.8倍,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2、亚洲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1)亚洲陆地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大、最低最悬殊的大洲,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低平辽阔——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2)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死海(海拔-400米)。
(3)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4)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耸,四周较低,受地形影响,河流呈放射状流向。
3、亚洲的气候:(1)亚洲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季风气候典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2)亚洲受地形因素影响,近海洋降水量多,内陆较少。
(3)东南亚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地,与夏季风密切相关。
(4)上海冬、夏季节的盛行风向改变影响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
夏季,盛行东南风,气候高温多雨。
4、亚洲分区:按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5、亚洲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总数超过35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0.5%。
全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10个国家中,亚洲就有6个(东亚—中国、日本;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东南亚—印度尼西亚)。
6、人口众多加剧了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成为亚洲部分国家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是亚洲很多国家都必须关注的问题。
第二节1、东南亚的复杂地形:东南亚主要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组成。
2、马来群岛火山、地震活动相当频繁。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套)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套)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七章知识要点第一节、亚洲地理位置:(1)亚洲位于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面印度洋,北接北冰洋,西濒地中海。
亚洲所跨的纬度约90度,经度约164度。
(2)亚洲西部以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部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连,东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3)亚洲的面积为440万平方千米,是大洋洲面积的4.8倍,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2、亚洲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1)亚洲陆地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大、最低最悬殊的大洲,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低平辽阔——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2)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死海(海拔-400米)。
(3)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4)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耸,四周较低,受地形影响,河流呈放射状流向。
3、亚洲的气候:(1)亚洲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季风气候典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2)亚洲受地形因素影响,近海洋降水量多,内陆较少。
(3)东南亚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地,与夏季风密切相关。
(4)上海冬、夏季节的盛行风向改变影响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
夏季,盛行东南风,气候高温多雨。
4、亚洲分区:按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5、亚洲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总数超过35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0.5%。
全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10个国家中,亚洲就有6个(东亚—中国、日本;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东南亚—印度尼西亚)。
6、人口众多加剧了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成为亚洲部分国家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是亚洲很多国家都必须关注的问题。
第二节、东南亚的复杂地形:东南亚主要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组成。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造就地理思维实力,是初中地理课程的重要目标,对中学生学好地理特别重要。
下面我给大家共享一些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盼望能够协助大家,欢送阅读!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1、比拟亚洲和欧洲:亚洲欧洲纬度位置大局部在北半球,少局部在南半球全部在北半球海陆位置东南北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西、南、北临大西洋、地中海和北冰洋地形特征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②地面起伏大,凹凸悬殊③中部高、四周低①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较低;②地面起伏较小;③南北高、中间低。
气候特点①气候困难多样,(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大陆性特征和海陆差异特征显著①、温带气候显著(热带气候没有);②、海洋性气候显著。
河流特点①发源于中部高山高原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②、河流长,水量较大。
③、多内流河。
如长江,湄公河,塔里木河。
①、发源南部山地、是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②、河流短小,水量丰富。
如:多瑙河、莱茵河、伏尔加河等。
人口特点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36.73亿)人口过亿的国家有6个东部、南部人口稠密人口居世界其次位(7.27亿)人口增长率最低,西部人口最稠密。
2、须要识记的一些内容⑴、亚、欧两洲的分界限: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⑴、亚洲、北美洲的分界限:白令海峡。
⑴、“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400米)。
⑴、北半球的“寒极”奥伊米亚康(俄罗斯);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印度)。
⑴、亚洲最长的河流---长江(世界第三长河,注入东海),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湄公河(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注入南海。
⑴、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注入里海;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流经8个国家),注入黑海。
⑴、亚洲、欧洲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世界最深的湖泊;里海(中亚)——世界的湖泊;死海(西亚)——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巴尔喀什湖(中亚)—一半咸水,一半淡水其次节、非洲1、地理位置:⑴、地理位置:赤道从中部穿过,地跨南北两半球。
七年级地理第二学期复习提纲 粤教版

七年级地理第二学期复习提纲第七章亚洲一、1、“亚细亚”意为“东方日出之地”;“欧罗巴”意为“西方日落之地”。
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
是地势起伏最大、高低最悬殊的大洲。
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有“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也有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3、亚洲气候的特点是:(1)气候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
二、1、东南亚主要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组成。
2、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态势。
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3、东南亚是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十字路口的咽喉。
4、新加坡是“狮子城”的意思,是著名的“花园城市”。
5、东南亚以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高温多雨。
6、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
著名的矿产有锡和石油。
(泰国的天然橡胶居世界首位;马来西亚的锡矿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7、东南亚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三、1、南亚次大陆指喜马拉雅山、苏来蔓山脉到印度洋之间的地区。
2、南亚的三大地形区分别是: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3、孟买是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加尔各答是印度的麻纺织工业中心。
4、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中心,是世界软件大国,软件出口量信次于美国。
5、南亚是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祥地。
四、西亚(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P231、西亚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自古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
2、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地区。
所产石油90%输往西欧、北美和日本。
3、西亚五大产油国是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4、西亚石油的海上运输路线主要有三条(记P24图)A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西欧和美国B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非洲好望角→大西洋→西欧和美国C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5、西亚的石油一般具有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成本低的特点。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粤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未复习第七章亚洲第一节亚洲概述1、亚洲地理位置:(1)亚洲位于半球,东临,南面,北接,西濒。
亚洲所跨的纬度约90度,经度约166度。
(2)亚洲西部以山脉、河、山脉、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部隔运河与非洲相连,东部隔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依次是: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2、亚洲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1)亚洲陆地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大、最低最悬殊的大洲,既有“世界屋脊”——,也有世界陆地最低点——。
(2)珠穆朗玛峰(海拔米),死海(海拔米)。
(3)亚洲的地形以、为主,地势以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倾斜延伸,高,低,受地形影响,河流呈状流向。
3、亚洲的气候:(1)亚洲主要以气候为主,气候典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课本6页图7.7)(2)亚洲受地形因素影响,近海洋降水量多,内陆较少。
(3)东南亚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地,与夏季风密切相关。
(4)上海冬、夏季节的盛行风向改变影响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
夏季,盛行东南风,气候高温多雨。
4、亚洲分区:按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将亚洲分为、、、、、。
5、亚洲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大洲,总数超过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
6、人口众多加剧了对和的压力,成为亚洲部分国家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和是亚洲很多国家都必须关注的问题。
第二节东南亚1、组成:包括和(世界最大的群岛)两大部分(识记课本11页图7.19)2、东南亚的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的特点。
山脉由北向南延伸,河流由北向南流,其中湄公河是流经东南亚国家最多的河流,上游是中国的澜沧江。
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原因:土壤肥沃,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源丰富。
是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农业区)3、马来群岛、活动相当频繁。
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4、位置重要性:东南亚处于与、与之间的“十字路口”,是世界航海和航空的重要枢纽。
(完整word版)粤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龙源期刊网 新平县采取PPP模式解城区学校建设难题作者:来源:《云南教育·视界》2018年第03期本刊讯(通讯员董维彬)“通过采取PPP模式,新平县两年就可完成城区学校建设,满足城区群众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使城区学校不再挤,群众入学不再难。
”在近日玉溪市召开的全市学校建设PPP模式现场会上,新平县副县长王丽娟介绍说。
据介绍,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国家二孩政策的实施,城区教育资源紧张的问题已初步显现。
新平县提早谋划,做出规划,对城区教育资源从幼儿园到高中进行调整,通过迁建新建、改扩建等方式建设学校。
经过测算,为解决新平县城区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需要对9所中小学和幼儿园进行扩建和迁建重建,建设面积16.89万平方米,计划投资8.76亿元。
面对如此大的资金需求,财政无法承受,然而群众对教育资源的需求却摆在面前。
新平县创新思路,积极谋划,提出用PPP模式解决建设资金难题,由政府出资人代表与中标后的社会投资人出资组建项目公司,政府出资人代表以实物或货币出资持股30%,社会投资人以货币出资持股70% 。
项目公司对项目的资金筹措、建设实施、运营管理、债务偿还、资产管理和项目移交等全过程负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通过可行性缺口补助方式获得合理回报,并在PPP项目合同规定的特许经营期满后,将全部项目设施及相关权益按合同约定的条件和程序,无附加任何条件的基础上无偿移交给政府方或其指定单位。
建设时间为2年,运营期为28年。
目前,新平二幼、新平一中、新平三中、新平一小等项目已开工建设。
今年,新平县还将对县第三幼儿园、漠沙小学、水塘中学、新平职中等项目进行打包按PPP模式建设。
麻栗坡县:以抓党建引领教育各项工作本刊訊(通讯员邓国辉李光林)近日,麻栗坡县教育局召开2018年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暨校园长工作会议,强调要以抓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引领教育各项工作,推进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未复习第七章亚洲第一节亚洲概述亚细亚:东方日出之地欧罗巴:西方日落之地。
为什么亚洲是第一大洲1)面积最大 2)跨纬度最广 3)东西距离最长1、亚洲地理位置:(1)亚洲位于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面印度洋,北接北冰洋,西濒地中海。
亚洲所跨的纬度约90度,经度约166度。
(2)亚洲西部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部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连,东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3)亚洲的面积约为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依次是: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2、亚洲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1)亚洲陆地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大、高低最悬殊的大洲,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低平辽阔——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2)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死海(海拔-415米)。
(3)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4)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形影响,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3、亚洲的气候:(1)亚洲气候具有: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2)亚洲受地形因素影响,近海洋降水量多,内陆较少。
(3)东南亚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地,与夏季风密切相关。
4、亚洲分区:按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
5、亚洲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全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11个国家中,亚洲就有6个(东亚—中国、日本;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东南亚—印度尼西亚)。
6、人口众多加剧了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成为亚洲部分国家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是亚洲很多国家都必须关注的问题。
第二节东南亚1.位置:东南亚在亚洲的东南部,地处亚洲与大洋州,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2 马六甲海峡:1)位置;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2)重要性: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3东南亚组成: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两大部分(识记课本12页图7.20和13页图7.21)4东南亚的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山脉由北向南延伸,河流由北向南流其中湄公河是流经东南亚国家最多的河流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原因:土壤肥沃,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源丰富。
是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农业区)5、马来群岛火山、地震活动相当频繁。
印度尼西亚欧大陆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6、新加坡是著名的“花园城市”,新加坡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良港。
7、东南亚以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高温多雨,适合种植水稻和天然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
8、泰国——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菲律宾——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印度尼西亚——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泰国、越南、缅甸——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印度尼西亚、文莱——东南亚主要的石油输出国;马来西亚——锡矿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9、华人、华侨:中国人旅居国外,取得所在国国籍的称为华人;仍保留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
东南亚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主要来自中国的广东省和福建省。
第三节南亚1、南亚因喜马拉雅山脉等高大山体与亚洲其他地区隔开,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被称为“南亚次大陆”,也称“印巴次大陆”或“印度次大陆”。
2、南亚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印度河平原和恒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印度半岛)。
斯里兰卡岛是一个岛国。
3、南亚的加尔各答是麻纺织工业中心,孟买是棉纺织工业中心和印度最大的港口。
4、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属发展中国家,核技术较发达,是世界软件大国,软件出口量仅次于美国,掌握发射卫星技术。
5、南亚是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祥地。
恒河被印度教视为“圣河”。
6、南亚的气候以热带季风为主,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是西南季风的强弱和持续时间长短不稳定。
第四节西来——世界石油宝库1、西亚有“五海三洲”之称,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周边濒临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
霍尔木兹海峡和土耳其海峡是海上交通要冲。
2、西亚石油生产国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地区,波斯湾及其岸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石油产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地区。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储油量最丰富的国家。
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是重要的产油国。
西亚所产石油主要输往西欧、北美、日本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国家。
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着圣城。
石油输出路线:A: 运向日本、东南亚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东南亚B:运向西欧、美国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C:运向西欧、美国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第五节樱花之国——日本一、位置:属于东亚,位于太平洋的西北部的岛国。
东面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同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相望二、组成: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等四大岛组成,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本州岛,(将位置和组成中的海洋和岛的名称在书上28页图7.50找到位置并记住)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神户和横滨是日本最大的两个对外贸易港口,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三、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富士山是日本国的象征,也是全国的最高峰。
最大的平原为关东平原,首都:东京四,多火山,地震。
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很不稳定。
也有“火山国”之称。
富士山是著名的活火山。
六,经济类型:加工贸易型经济(或“进口—加工—出口”型为主的经济)。
特点:对外依赖严重,对外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品不利条件: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有利条件:依靠科学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优良的港湾七,工业区的分布: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及濑户内海沿岸地区,被称为“临海型”工业布局。
原因:为便于运进原料和输出产品,减少运费。
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
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八,文化:民族构成单一,以大和民族为主,既有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第八章欧洲第一节欧洲概述欧洲在东半球,欧洲东部与亚洲的大陆部分相连,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欧洲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大洲欧洲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大洲,欧洲的地形以平原为主,主要平原(自西向东)有西欧平原、波德平原、和东欧平原,其中东欧平原是欧洲面积最大的平原。
欧洲河网稠密,水量丰富,伏尔加河是俄罗斯的母亲河,也是欧洲最长的河流;多瑙河是欧洲第二大河,也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
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1.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最典型的气候,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中部的大西洋沿岸地区。
2.温带大陆性气候:欧洲分布最广的气候,主要分布在欧洲东部,温差较大。
3.地中海气候:欧洲比较典型的气候,分布地中海沿岸地区。
第二节欧洲西部1、欧洲西部指东欧平原以西的地区,占欧洲面积的一半多,人口稠密,有30多个国家,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2、欧洲西部有个区域性组织,叫欧洲联盟(欧盟),其成员国有27个,都是发达国家,人们使用统一的货币叫欧元3、英国的首都是伦敦,法国的首都巴黎,德国的首都柏林,意大利首都罗马。
4、欧盟进出口居世界首位,是世界贸易最大的地区。
欧洲西部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是把原料进行加工,制造成各种工业产品的工业部门。
5、欧洲的运输业居世界各洲之首。
6、荷兰、丹麦等国是世界上主要的乳畜大国。
7、主要的旅游地及其所在国家:伦敦塔桥(英国),风车与郁金香(荷兰),峡湾风光(挪威),阿尔卑斯山滑雪(瑞士),巴黎埃菲尔铁塔(法国),西班牙斗牛,比萨斜塔与水城威尼斯(意大利),雅典巴特农神庙(希腊)。
第三节俄罗斯1.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上最大,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
2.俄罗斯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特点: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1,在书上找出下列的知识点,并记住位置:临海洋:北面—北冰洋,西面—波罗的海,东面—太平洋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由西到东依次是: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山地:乌拉尔山,大高加索山河流:伏尔加河,被喻为母亲河,注入里海;欧洲第一长河;五海通航;2,在书上找出下列的知识点,并记住起位置:工业区由西向东依次是:圣彼得堡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矿产中心由西向东依次是: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3,交通:俄罗斯在欧洲部分的铁路网非常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亚洲部分的铁路网比较稀疏,有一条横跨亚欧的铁路称为“亚欧大陆桥”在俄罗斯这部分称西伯利亚大铁路。
4,在书上找出下列主要的港口:摩尔曼斯克(北极圈以北的不冻港),圣彼得堡(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和主要港口,临波罗的海),符拉迪沃斯托克(又名海参威,亚欧大陆桥的起点)5,莫斯科是俄罗斯的首都,最大的城市,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这里有著名的红场,克里姆林宫。
6,俄罗斯的客运以铁路和公路运输方式为主,货运以管道和铁路为主俄罗斯领土的大部分在亚洲,为什么却说它是传统的欧洲国家呢?这是因为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大部分城市都集中在其欧洲部分。
资源: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丰齐全,储量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一工业发展特点:重工业发达,航天工业水平高,轻工业薄弱,需大量进口。
第九章美洲第一节美洲概述美洲全称阿美利加洲。
属于西半球。
位于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接北冰洋,南靠南极大陆。
美洲大陆是一个纬度跨最大,海岸线漫长的大陆。
世界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15000公里),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9000公里)。
划分:1、按自然地理划分:以巴拿马运河为界,美洲分为南美洲和北美洲。
1、按政治、经济地理划分:美洲可分为北美和拉丁美洲,其中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称为拉丁美洲。
2、美国的灾害性天气:龙卷风。
3、气候:北美分布最广的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贫富悬殊的大陆:(一)丰富的各种资源:1、北美洲的森林面积约占全洲面积的30%,沿岸渔场面积约占世界渔场面积的20%。
2、委内瑞拉的石油、巴西的铁矿储量居世界前列。
3、智利的铜矿储量居世界第二位。
(二)、美洲经济:1、北美的美国、加拿大是经济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