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城市地域结构和等级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城市地域结构和等级

【高三地理学案】—20必修二第二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编制:王建兴审核:肖春明审批:刘卓民编制日期:2010-11-05 【考纲解读】1、了解各种城市地域形态的特点及成因。

2、理解城市各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3、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4、理解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考情分析】1、从考核内容看,侧重考查某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2、从考核形式看,多以某城市的形态图和城市规划图为背景材料,考查相关知识。

3、从能力考查上,注重考查对基本理论的掌握和理解,以及读图、识图能力。

【基础回顾】一、城市形态1、概念:每个城市总是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这就是城市形态。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

三大功能区的形态、特征及位置如下: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定义:城市中 构成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功能分化的主要因素,城市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 。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有 和 。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1) ,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2) 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知名度 (3) 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4) 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四、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 ,服务范围比较 ;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 ,服务范围比较 。

五、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 ,相距较 ;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相距较 。

【课堂检查】1、 城市形态的三种常见类型及影响因素?2、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在城市中的位置和特点?【知识结构】【合作探究】一、城市形态的类型读下图,回答1~3题。

1.该城市从地域形态上看属于 ( ) A.组团式 B.集中式 C.条带状 D.放射状2.根据图2信息可知,甲城市的火力发电 站适合选择在①~④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3.适合K 点布局的企业是 ( )A.火电厂B.印染厂C.污水处理厂D.自来水厂二、地租等值线的判读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必修2第2章第1节复习学案

必修2第2章第1节复习学案

必修2第2章第1节复习学案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学习目标:1.会进行城市区位因素分析2.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3.了解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4.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城市功能区以及它们的特点5.识记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和主要模式6.理解不同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特点以及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因素。

学习重难点:学习目标2、41.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一般可以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交通用地等。

2.功能区的形成:按照城市内部 的不同,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 和往往是相同的,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1.城市地域结构: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 ,构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2.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有以下三种3.影响因素:①最主要的因素: 。

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利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有②除了经济因素以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如: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课后练习:单选:1.市中心的远近,对下列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 )A .住宅B .商业C .工业D .文娱2.下列地区,城市地域形态主要以条带式为主的是: ( )A .华北平原B .成都平原C .珠江三角洲D .兰新铁路沿线3.从城市形态上看,与下图西宁市同属一类的是A .成都B .合肥C .兰州D .重庆4.在该城市市中心附近也会出现住宅,原因是A.在市中心,住宅的付租水平最高B.住宅首先选择交通便捷,最繁华的地段C.市中心某些地段远离公路,交通不便D.在市中心地理位置好,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56.美国许多大城市出现唐人街,这是因为A 收入不同B 知名度不同C 宗教团体占优势D 华人影响较大7.关于商业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多呈点状、带状分布,在城市用地中占小部分B 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街角路口处C 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D 商业区的区位不一定要有广阔的市场8.商业区靠近市中心布局的主要原因是()A.市中心的地租最高 B.市中心环境较好C.市中心交通最便利,便于商业职员上、下班D.市中心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群体9.城市内部职能分区中,一般来地价最高的是()A成片住宅区 B 中心商务区 C 大型绿地区 D 招商引资的工业小区10.有关城市功能区的正确叙述是A 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B 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形成了功能区C 一个城市通常只有一个工业区D 商业区的区位需求是要有便捷的交通读“某城市交通线路分布”图,回答8—9题11.图中各点按其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12.在该城市市中心附近也会出现住宅,原因是A.在市中心,住宅的付租水平最高B.住宅首先选择交通便捷,最繁华的地段C.市中心某些地段远离公路,交通不便,租金较低D.在市中心地理位置好,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13、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城市的人口规模B、城市经济规模C、城市用地规模D、城市地域位置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城市的服务范围没有明确的界线B、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固定的C、城市的服务范围是不固定的D、任何城市都有其一定的服务范围15、在一个区域中,高级别城市与低级别城市相比()A、服务范围大B、彼此距离较近C、数目多D、提供服务级别低16、大中城市比一般县城多出的职能机构有()A、政府机会B、医院C、汽车站D、高等学校17、下列关于德国南部城市体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城市数目最多 B、小城市数目最少C、大城市间相距较远D、小城市间相距较远双选1.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市外移动是为了①靠近交通干道②拓展城市范围③降低生产成本④保护城市环境A.① B.② C.③ D.④2、下列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A、广州B、中山C、福州D、汕头。

学案

学案

第三节城市空间结构第1课时城市功能区及其成因课型:新授课时间:2011-5-20 制作人:孙祥后(1)图中D区是科学教育园区。

将图中其他代号填入下表适当空格内。

小区职能代号出口加工区基本无污染工业区商贸、金融、和对外服务区城郊农业区港区和保税仓库区)超高层商贸大厦宜布局在____小区,石油化工厂宜布局在____小区。

典例感悟(08江苏地理)图为“我国1990—年某城市各区人口密度变化示意。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图例代表商业用地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 ①④(2)图中英文字母ABCD分别代表不同地块的地租,它们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一X一、单项选择题读下图,回答1—2题。

1.若X 轴表示距市中心距离,且a=10km ,Y 轴表示土地利用租金,且b=100元/m 2,则图中四地点最可能为商业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2.若X 轴表示出生率,且a=4%,Y 轴表示死亡率,且b=4%,则图中四点表示人口“低速增长阶段”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规划前的地域结构略图,该市工业以茶叶、食品加工为主,辖区内有世界级自然风景名胜(距市中心直线距离40多千米)。

读图回答3~4题。

3.为增强该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规划中应优先扩大A.绿化用地B.工业用地C.交通用地D.商业用地4.从完善该城市主要功能出发,需合理布置功能区。

新建住宅区应选在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下图为华北某城市功能分区和等时线示意图。

图中等时线是指汽车从城市P 点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

读图回答5~7题。

5.从P 点出发,车速最快的去向是 ( ) A .东 B .南 C .西 D .北 6.与图中甲、乙、丙、丁四类城市功能区依次对应的是 ( ) A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绿地 B.商业区、住宅区、绿地、工业区 C .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绿地 D .工业区、住宅区、绿地、商业区7.对该城市环境质量影响较大的是()A .钢铁厂B .印染厂C .化肥厂D .服装厂读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曲线图。

高一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探究教案

高一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探究教案

高一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探究教案一、教学内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探究二、教学目标:1.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和形态。

2.掌握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组成、分布、特点。

3.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城市全局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和形态。

四、教学难点:不同功能区的组成、分布、特点。

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1.教师通过地图、PPT和图片等多媒体工具,向学生介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和形态。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深入了解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组成、分布、特点。

并在讨论结束后,向全班汇报。

3.教师选取一个典型城市案例,进行详细讲解,并逐一分析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组成、分布、特点。

4.学生分组,自行选择一个城市,并就其内部空间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进一步加深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理解。

七、教学评价:1.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评价学生对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理解深度和分析能力。

2.评价学生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研究和分析能力。

3.综合考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八、教学资源:1.PPT2.地图3.图片4.典型城市案例九、教学拓展:1.配置更加丰富的案例,进行多样化的教学。

2.加深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对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分析和研究能力。

十、教学总结: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探究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分支,本次教学活动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全面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和形态,掌握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组成、分布、特点。

通过实际操作、讨论、汇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分析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他们成为能够独立进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和分析的科学研究者。

高中地理必修2学案 第二章 第一节

高中地理必修2学案 第二章 第一节

北大附中成都实验学校“超前善后”模式
学案第二章--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活动:我是成都之王
一、活动必备知识:
1、城市内部因的不同,一般可将城市用地分为、、、
、、、等不同类型。

2、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产生聚集的原因:。

3、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形成不同的。

举例:、
、。

4、功能区之间(是否)有明显的界限。

举例:
判断功能区的依据:
5、试分析各功能区:
名称定义特点作用地点(合理规
划)布局影响因素
住宅区
商业区
工业区
行政区
6、城市地域结构概念:
7、城市主要地域结构::特点:
:特点:
:特点:
8、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在OC上标出三种土地利用方式的界限。

理由:
9、除了经济因素,还有哪些因素影响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分析)
10、活动:我是成都之王
内容:现在你就是成都之王,大成都范围内全部由你来重新设计。

结合所学的城市布局的知识,重新构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规划大成都各功能区位置,并说明理由。

方式:分组讨论。

参考:大成都区域图成都市区图成都主导风向:NNE(东北偏北风)
北大附中地理教研组。

城市与城市化(含答案A4)

城市与城市化(含答案A4)

城市与城市化(含答案A4)《城市与城市化》复习学案⼀.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城市区位因素-----掌握(1) .⾃然因素:①地形:世界上的⼤城市多数位于平原地区。

因为此处地势平坦,⼟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分布理想的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在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所以,城市多分布在⾼原上;⼭区城市⼀般都沿河⾕或在⽐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②⽓候:世界上的城市⼤多分布在中低纬度⽓温适宜、降⽔适度的沿海地区。

③河流: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运输和供⽔功能上;城市最容易出现在河运的起点或终点(赣州)、河流的交汇处(武汉)或河流⼊海(上海)⼝,过河点(伦敦、南京)。

④⾃然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地⽅易形成⼯矿业城市;矿产资源枯竭或利⽤发⽣结构变化影响城市发展。

(2) .社会经济因素:①交通:沿江(河)、沿海、沿铁路⼲线、沿⾼速公路线形成城市轴线。

——促进城市发展②政治:世界上⼀些国家的⾸都只作为政治中⼼,如美国的华盛顿、巴西的巴西利亚、澳⼤利亚的堪培拉、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等。

③宗教:如世界三⼤宗教都誉为圣城的耶路撒冷、伊斯兰教的第⼀圣城麦加、天主教中⼼梵蒂冈、藏传佛教中⼼拉萨等。

④军事:如⽢肃的嘉峪关市等。

⑤科技:如⽇本的筑波、北京的中关村、印度的班加罗尔等。

⑥旅游:如湖南的张家界市、海南的三亚市、安徽的黄⼭市等。

在影响城市的社会经济因素中,①因素⼀直都很重要,⽽③、④两个因素的影响在减弱,⑤、⑥两个因素属于新兴因素。

⼀个城市区位是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的结果,其中往往有⼀到两个主导因素。

2.城市主要外部形态(1)概念:城市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

(2)类型及特征①团块状(集中式)影响因素:地形。

⼀般分布在平坦开阔的平原地区。

特征:城市各部分⽐较集中,连成⼀⽚。

主要特点(分为优点和缺点)优点:便于集中设置较完善的⽣活设施,各种设施的利⽤率⾼,⽅便居民⽣活;便于城市管理;节省建筑投资。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单元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共1课时)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单元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共1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展示一组国内外城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请大家观察这些城市的图片,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是如何分布的?”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学生分享自己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认知和疑问,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城市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4.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交流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2.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案例,分析其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演变过程和未来发展趋势,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介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特征。
2.详细讲解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如历史、经济、政策等。
3.通过案例分析,介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4.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分析城市内部空间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要求:
1.作业内容要紧密结合所学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2.表述清晰,逻辑严谨,注意使用地理学科的专业术语。
3.作业提交时间:下周三下午放学前,以电子邮件或纸质形式提交给教师。
2.案例研究: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深入了解其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和未来发展趋势。通过查阅资料、访谈等形式,收集相关信息,并撰写一篇案例研究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必修2第2章第1节城市空间结构学案

必修2第2章第1节城市空间结构学案

必修2第2章第1节城市空间结构学案【课标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

2.了解经济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

3.了解城市的空间布局特点。

4.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差异。

【学习重点】1、城市区位分析和城市的空间结构2、中心地理论。

【学习过程】一、城市区位分析【结构预习】1、城市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特点?2、区位指的是什么?什么是城市区位?【协作指导】1、阅读教材内容结合教材 P27-28页探究活动,分析影响城市区位因素有哪些?2、阅读教材回答城市的空间布局有什么特点?3、阅读教材回答城市区位的选择应遵循那些原则?二、城市土地利用【结构预习】1、城市土地利用可以反映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教材p30 图2-4“大、中、小三类城市的土地利用”,说出城市土地的主要类型。

三、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结构预习】城市可分为那些功能区?【协作指导】1、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有哪些?2、什么是中心商务业区?中心商务区有什么特点?四、中心地理论【结构预习】阅读教材解释中心地理论的基本概念。

【协作指导】阅读教材P35图2-10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等级与其数量的关系,为什么?2)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有何特征?3)城市等级与其服务范围有何关系?【巩固训练】1、城市功能区是指A.不同的城市功能聚集的地区B.相同功能活动集中的地区C.城市中由交通线路分割开的地区D.城市人口的统计区2、城市最基本的功能用地是A.商业区用地B.工业区用地C.住宅区用地D.绿化用地3、城市中所共有的功能区是A.商业区、行政区和文化区B.工业区、行政区和休养健身区C.行政区、住宅区和旅游度假区D.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4、彼此独立和排斥的中心地是指A.相同级别的中心地B.高级中心地与低级中心地C.门槛人口小的中心地D.服务范围大的中心地5、有关中心地理论的正确叙述是A.高级中心地数目少,彼此相距较近B.正六边形服务范围在实际中到处存在C.北京城内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大致可以划分为正六边形D.不同级别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是彼此独立和排斥的6、读某城镇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必修(2)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学习目标
1.了解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
2.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城市功能区以及它们的特点 知识点自主梳理: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____用地、政府机关用地、____用地、休憩及绿化
用地、____用地、农业用地

市 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集中
土 特点:无明确____,某一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类
型的用
地 地
利 最广泛的土地利用形式,占据城市空间的________(百分比) 用 功 住宅区 ____住宅区
城 和 分化
市 功 能 低级住宅区
内 能 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 分 分 形状:点状、条状
空 区 商业区 商业活动中心
间 区 中心商务区(CBD ) 结 服务中心
构 工业活动的特点:专业化程度高、协作性强
工业区
位置:靠近河流、铁路、公路
城 城市地域结构:城市不同功能区在城市内部空间的分布和组合 市 城市地域 同心圆模式
内 结构模式 扇形模式
部 模式
空 影响地租 ____________ 间 经济因素 的因素 距离市中心远近
结 (主要因素) 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 ____最强、____其次、____最弱 构 形 (付租能力) 土地价格和租金有高低起伏,而非直线变化 的 成 收入(社会地位)导致________分化 形 因 社会因素 知名度
成 素 种族和宗教团体常会形成聚居区
和 原有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在的功能分区
变 历史因素 城市的发展和更新要考虑继承和保持原有特色 化 昔日的土地利用,现在也可能完全改变
发展变化:随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课堂探究
举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分析功能区的形成原因
举例说明商业区的形成因素
商业网点和商业区的分别
举例说明工业区的形成因素
搜集资料 新加坡的工业分布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
城市土地租金分布
城市功能区的变化因素(以内江为例)
学生提问
课堂随练
1.下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回答下题。

b图中距市中心8千米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A.商业区B.行政区C.工业区 D.住宅区
2.中心商务区具有的特征是()
A.位于城市几何中心,是城市生产活动最繁忙的地带
B.建筑物高大而稠密
C.人流车流昼夜川流不息
D.这里全是商业企业构成
3.右图(图2-3)所示的城市地域结构同心圆模式中,①~⑤分别是()
A、中心商务区、工人住宅带、过渡带、中产阶层住宅带、通勤带
B、中心商务区、过渡带、工人住宅带、中产阶层住宅带、通勤带
C、中心商务区、中产阶层住宅区带、过渡带、工人住宅带、通勤带
D、中心商务区、过渡带、通勤带、中产阶层住宅带、工人住宅带
4.分布于某城市商务区的一幢大厦,办公室应安排在
A.地下室
B.第一层
C.楼的中间层次
D.楼的上部层次
5.工业区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这是出于下列哪些原因()
①为了降低生产成本②为了寻找交通方便的地方
③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④为了进一步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6.影响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决定性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历史因素
C.经济因素
D.社会因素7.有关历史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影响的正确叙述是()
A.早期土地利用对日后土地功能分区有深远的影响
B.城市的土地利用不会随着历史而变化
C.城市的发展和更新改造就是要改变城市的特色
D.一个城市的历史背景,不会对城市功能分区产生更大的影响
读“某城市交通线路分布”图,回答8—9题
8.图中各点按其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9.在该城市市中心附近也会出现住宅,原因是
A.在市中心,住宅的付租水平最高
B.住宅首先选择交通便捷,最繁华的地段
C.市中心某些地段远离公路,交通不便,租金较低
D.在市中心地理位置好,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
10.关于经济因素对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市场经济越发展,经济因素的影响就越小
B.城市中心对商业、工业和住宅这三种活动的吸引力大小是一样的
C.商业用地的地租从市中心到边缘变化是最大的
D.在市中心附近出现住宅区,是因为这里的通达度较高
11.读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该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2)该市的城市功能分区沿___________分布,在工业区中,
______________分布合理,__________________分布不合理,并简
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推断该市所在的省区所具有的优势资源是___________,
劣势资源是___________。

(4)该市所在的地区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过
程中,最关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图是某城市简图。

当地夏半年盛行东南风,冬半年盛行东北风。

完成下列要求。

(1)用连线将该城市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绿
地分别与相应字母符号连接,以示合理的厂址选择。

商业区 A
工业区 B
居住区 C
绿地 D
(2)用连线将该城市水厂、污水处理厂、重型机器厂和
印刷厂分别与相应数字符号连接,以示合理的厂址选择。

水厂①
污水处理厂②
重型机器厂③
印刷厂④
(3)在A、B、C、D四区中,土地价格最高的应是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