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复习
整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整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在数学运算中,整数的加减乘除是最基本的四则运算。
当我们需要进行复杂的计算时,往往会涉及到整数的混合运算,即同时进行加、减、乘、除等多种运算操作。
本文将结合实例,介绍整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并提供一些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
1. 加法运算整数的加法运算即将两个整数相加,结果仍为整数。
例如,计算23 + 17 = 40-10 + 5 = -5解题技巧:对于简单的加法运算,可以直接将两个整数相加。
如果其中一个整数为正数,另一个为负数,则可以将问题转化为减法运算,即将负数变为相应的正数,再进行加法运算。
2. 减法运算整数的减法运算即将两个整数相减,结果仍为整数。
例如,计算28 - 13 = 15-8 - 4 = -12解题技巧:对于减法运算,可以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即将被减数改为相应的负数,然后进行加法运算。
例如,28 - 13 可以转化为 28 + (-13) = 15。
3. 乘法运算整数的乘法运算即将两个整数相乘,结果仍为整数。
例如,计算6 × 5 = 30-8 × -2 = 16解题技巧:乘法运算的结果与两个整数的符号有关。
同号相乘为正,异号相乘为负。
在计算乘法时,可以先忽略符号,将两个整数的绝对值相乘,最后根据规律确定结果的符号。
4. 除法运算整数的除法运算即将两个整数相除,结果可能为整数或小数。
例如,计算15 ÷ 3 = 5-12 ÷ 4 = -3解题技巧:当两个整数相除时,需要注意的是除数不能为0,否则运算无法进行。
另外,如果除不尽时,可以得到一个商和余数。
商为整数部分,余数为除法运算的余数。
5. 混合运算整数的混合运算即将加、减、乘、除等多种运算操作结合起来进行。
例如,计算15 + 8 - 6 × 2 ÷ 4 = 15 + 8 - 12 ÷ 4 = 15 + 8 - 3 = 20解题技巧:在进行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运算的优先级。
第7讲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师版)(知识梳理+典例分析+举一反三+巩固提升)苏教版

第7讲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学问点一: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1.运算挨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假如加号或减号两边同时有乘、除法,则乘、除法可同时计算。
2.关键点: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一看:看清算式中含有哪几级运算;二想:想运算挨次,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算:认真计算;四查:检查是否算错,运算符号和数字是否抄错。
学问点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在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小括号里面的算式也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学问点三: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考点一: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例1】“冰墩墩”和“雪容融”分别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吉利物,“冰墩墩”是以熊猫为原型设计的,“雪容融”是以灯笼为原型设计的。
某单位花费5280元购买了同一型号的“冰墩墩”和“雪容融”毛绒玩偶共35个,作为冬奥学问竞赛的奖品。
“冰墩墩”毛绒玩偶192元一个,“雪容融“毛绒玩偶96元一个。
该单位购买“冰墩墩”和“雪容融”玩偶各多少个?【分析】假设35个都是“冰墩墩”,是用“冰墩墩”毛绒玩偶的单价乘35,得出35个冰墩墩”毛绒玩偶的价钱,再减花的总钱数,除以1个“冰墩墩”毛绒玩偶比1个雪容融“毛绒玩偶多花的钱数,即可得,“雪容融“毛绒玩偶的个数,再求“冰墩墩”毛绒玩偶的个数即可。
【解答】解:(192×35﹣5280)÷(192﹣96)=(6720﹣5280)÷96=1440÷96=15(个)35﹣15=20(个)答:该单位购买“冰墩墩”20个,“雪容融”玩偶15个。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两位数除多位数的应用,本题假设35个都是“冰墩墩”来解决。
1.脱式计算.35×(320﹣170)÷50(36×54﹣984)÷24150÷[90÷(67﹣52)]【分析】本题依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计算即可: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35×(320﹣170)÷50计算过程中可运用乘法结合律计算.【解答】解:35×(320﹣170)÷50=35×150÷50,=35×(150÷50),=35×3,=105;(36×54﹣984)÷24=(1944﹣984)÷24,=960÷24,=40;150÷[90÷(67﹣52)].=150÷[90÷15],=150÷6,=25.【点评】在完成脱式计算题目时,要留意计算过程的完整性,中间不要有太大跳动.2.如图是星美花店玫瑰花的进货价和零售价状况。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数学专题复习(1)——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一、整数的认识知识归纳1. 整数:像-2,-1,0,1,2这样的数称为整数在整数中,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1、-2、-3、…、-n、…(n为非零自然数)为负整数.则正整数、零与负整数构成整数.2. 整数分类:常考题型例:正数和负数都是整数.×.(判断题)分析: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0.解: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0.所以正数和负数都是整数,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根据整数的意义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0,强调整数包括0.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知识归纳1.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1)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2)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中,已知的两个加数的和叫做被减数,其中一个加数叫做减数,求出的另一个加数叫差.(3)乘法的意义:一个数乘以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或是求这个数的几倍是多少.(4)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在除法中,已知的两个因数的积叫做被除数,其中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的另一个因数叫商.四则运算分为二级,加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2.方法点拨:运算的顺序: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常考题型例1:72-4×6÷3如果要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应选择()A、72-4×6÷3B、(72-4)×6÷3C、(72-4×6)÷3例2:由56÷7=8,8+62=70,100-70=30组成的综合算式是()A、100-62+56÷7;B、100-(56÷7+62);C、不能组成1.你能用两种方法表示出256这个数吗?2.800可以看成个百,也可以看成个十,也可以看成个一.3.(1)一个计数器的最右边一位是个位.如果在这个计数器的右起第十位上拨9颗珠,拨出的数表示9个;(2)700400是由个万和个一组成的.(3)1枚1元硬币大约重6克,一万枚1元硬币大约重千克,一百万枚1元硬币大约重千克.4.一家银行的保险柜上的密码锁是四位数,千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3,百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小3,四个数字都不相同,四个数字的和比25大,这个密码是多少?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1÷□+0÷28+28÷1+□×28=□+28=296.森林医生,(将不对的改正过来)126﹣96÷3=30+3=10381+120﹣272=400﹣272=1287.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29+12÷45+38;813÷7+17×613;2﹣613÷926﹣23;125×(56+34 )+45.8.列式计算(1)96减去35的差,乘63与25的和,积是多少?(2)480除以6的商,加上20,再除以25,得多少?9.小明把一个数乘6看错了,结果把这个数除以6,接着他想再加上19,却又减去了19,出了这样的差错后,得数就变成36.假设小明不出错,正确的得数应该是多少?10.有一个四位数,个位上的数是7,和个位相邻的数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少3,百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的数字的2倍,千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的积是35。
第七单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复习课件)-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核心考点集训(苏教版)

考点精讲练
考点05 表内乘除混合的计算
【真题强化】(2021秋•钟楼区校级期末)计算下面各题。
96﹣80÷16×13
解:96﹣80÷16×13 =96﹣5×13 =96﹣65 =31
856÷8×(12+18)
解:856÷8×(12+18) =856÷8×30 =107×30 =3210
100÷[(108﹣33)÷3]
解:方法一:20×14+8×2 =280+16 =296(个)
方法二:20×6+22×8 =120+176 =296(个)
方法三:22×14﹣6×2 =308﹣12 =296(个) 所以解答错误是选项B。 故选:B。
考点精讲练
考点01 表内乘加、乘减的计算
【真题强化】(2022秋•兴化市月考)在横线填上“>”“<”或“=”。
480÷8÷3
4001毫升
401升
13升
13000毫升
点拨:450÷30×3=45,450÷(30×3)=5,据此比较;据除法的性质直接比较; 401升=401000毫升,据此比较; 13升=13000毫升,据此比较。
解:450÷30×3>450÷(30×3) 480÷24=480÷8÷3 4001毫升<401升 13升=13000毫升 故答案为:>;=;<;=。
解:(367﹣215)÷4 =152÷4 =38(页) 215÷(9﹣4) =215÷5 =43(页) 答:一本儿童读物有367页,小芳已经看了4天,还剩215页,平均每天看38页。如果这本 书要用9天看完,从第5天起,平均每天要看43页。 故答案为:38;43。
考点精讲练
考点04 表外除加、除减的计算
考点精讲练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数学复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题讲义(知识归纳+典例讲解+同步测试)(含解析)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数学复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题讲义(知识归纳+典例讲解+同步测试)(含解析)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下面算式中,()的结果最大。
A.100-51÷3B.1000-51×17C.40-(85÷5)2 . 下面的结论正确的是().A.220÷4÷2=220÷(4÷2)B.220÷4÷2=220÷(4×2)C.把330÷(3×2)的括号去掉,计算结果没有变化3 . 小朋友做纸花,第一小组5个小朋友做了120朵,第二小组5个小朋友做了140朵,平均每个小组做几朵纸花?正确列式是().A.(120+140)÷5B.(120+140)÷(5×2)C.(120+140)÷24 . 40除以8与3的差,列式是()A.(40÷8)﹣3B.40÷(8﹣3)C.40÷8﹣35 . 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小的是()A.300÷(3+2×6)B.300÷3+2×6C.300÷[(3+2)×6]D.(300÷3+2)×66 . 下列每组算式中的得数不相等的是()A.125×48;125×8+125×40B.125×48;125×8×6C.990×55+990×45;990×(55+45)D.990÷55+990÷45;990÷(55+45)7 . 2个西瓜和1根香蕉共重8100克,2个西瓜和3根香蕉共重8300克,则1个西瓜重克,1根香蕉重克.A.4000B.200C.100.8 . 王阿姨5分打字350个,照这样计算,她打840个字需要()分.A.10B.12C.139 . 计算600-15×4÷3时,最后一步算()法。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复习课

练习
2、根据运算顺序添加小括号或中括号。 ( 90-54+)27÷9 (先减法再加法最后除法) 【 9(0-54+)2】7 ÷9 (先加法再减法最后除法)
第19页/共26页
练习
3、把下面每组中的算式列成综合算式。
(1)105÷15=7
(2)58+12=70
14×7=98
280÷70=4
第6页/共26页
异级运算
(含有两级运算)
先“×÷”后“+-”
5×173- 356 675+252÷12
=865-356 =675+21
=509
=696
第7页/共26页
说课标
不含括号的 混合运算
含有小括号的 混合运算
整数 四则 混合 运算 第8页/共26页
含有中括号的 混合运算
12 ÷ 3+15×4 280 -300 ÷ 6×2 300-(220 + 25×2)
=100÷100
=440-5
=2700
=1
=435
540÷[(3+6)×2]
=540 ÷[9 ×2 ]
=540 ÷18
=30
第15页/共26页
74×45+74×55 =74×(45+55) =75×100 =7500
74×45+74×55 =74×(45+55) =74×100 =7400
第16页/共26页
第11页/共26页
660÷[(91-79)×5] =660÷[12×5] =660 ÷60 =11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 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 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第12页/共26页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课件(共15张PPT)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
本学期,在“数的世界”里,我们 除了学习除法运算外,还学了哪些运 算知识?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根据图中提供的条件,完成下面的问题。(列综合算式,不用计算)
象棋:30元/副
围棋:20元/副
跳棋:10元/副
五子棋:5元/副
(1)购买一副象棋和一副跳棋的钱,比购买一副围棋多多少元? (2)购买2副象棋的钱,可以购买几副跳棋? (3)购买一副围棋和2副跳棋,一共要多少元? (4)购买2副围棋比购买2副五子棋多多少元? (5)小明拿100元去购买一副象棋和2副围棋,还剩多少元? (6)小明拿100元先购买一副象棋和一副跳棋,再用 剩下的钱购买五子棋,能买多少副五子棋?
第一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判断正误,错的请改正。
X
X
X
改正
改正
改正
第二关
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步骤
1
2
1
3
1
2
1.观察算式 2.弄清顺序 3.细心计算 4.回顾检查
3
2
1
3
1
2
第三关
将下面的算式列成综合算式
综合式:
综合式:
第四关
对比练习
括号能改变算 式的运算顺序, 从而导致结果 不同。
第五关 根据运算顺序添加小括号或中括号。
上午运的大米+下午运的大米=一共运进的大米
140千克 上午
下午
50千克 一共?千克
答:这一天一共运进大米470千克。
3、
先求平均每行收几筐, 再求平均每棵收几筐。
先求一共有几棵苹果树, 再求平均每棵收多少筐。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复习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回忆、整理、和巩固有关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及运算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难点:理解并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旧知,激发兴趣通过回顾之前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和运算律,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具体操作如下:* 提问:什么是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举例:请学生举一个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例子。
* 引入:今天我们来一起复习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2. 讲解与示范:梳理知识,强化理解教师结合具体的例题,详细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及注意事项,如先乘除后加减,括号内的优先等。
并示范解题过程,强调计算的准确性。
3. 小组讨论:互动交流,深化理解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些练习题。
小组内互相讨论,共同完成题目,并总结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和注意事项。
教师巡视指导,参与讨论。
4. 练习与反馈: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布置一系列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教师进行批改,针对错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并纠正错误。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进行答疑解惑。
5. 课堂小结:总结知识,明确重点对本节课所复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注意事项。
同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节课主要采用讲解与示范、小组讨论、练习与反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复习
复习内容:总复习的相关内容
复习目标:
1.帮助学生系统的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熟练的进行计算。
2.通过多层次的估算,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
3.提高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过程:
一、导入
1.口算下面各题
80 ÷4= 720 ÷90= 12 ×5=
480 ÷80= 0 ×45= 10 × 5÷10 × 5=
96 ÷6= 16+64= 8 ×80=
2.思考:我们观察最后三道口算题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把这三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吗?
3.板书课题: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复习
二、理一理
1.出示课前学习要求
我们本学期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一下吗?
2.组织学生组内汇报
3.大组交流,大致有以下2种:
(1)一是没有括号的:①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②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二是有括号的:①只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②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2)①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②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③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④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练一练
1.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各是怎样的?你能用①②③④在练习纸上标出来吗?
① 840+840 ÷42 ② 151+(32+68÷4)
③ 840 ﹣840 ÷42 ×2 ④ 12 ×【162 ÷(21 ﹣3)】
(1)学生在练习纸上标记
(2)展示学生标记的结果后让学生计算
(3)引导学生估算
①我们看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个算式,不计算你能看出谁的结果打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②不改变数字的大小及运算符号你能想办法让第一道的计算结果发生变化吗?
③第三题呢?
2. 不计算,你能找出每组中的得数小的算式吗?
(1) 15 ×4 + 16÷4 15 ×(4+16÷4)
(2)18 ×20+ 4÷2 18 ×(20+ 4÷2) 18 ×【(20+4)÷2】
3.简便计算的整理
(1)看到720÷23 这个算式,大家一般情况下都会选择什么方法计算呢?(列竖式)
(2)如果改成“720÷18”还有必要列竖式计算吗?为什么?
板书:=720÷9÷2
=80÷2
=40
(3)小结连除的性质并板书
(4)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810÷(90 ×3)
720 ÷45 ÷2
4. 解决问题
(1)某小学的630名学生参加团体操表演,平均分成5个方阵,每个方阵有9行。
平均每行有多少人?(用两种方法解决)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评讲(略)
(2)列综合算式解决下列问题。
(只列式不计算)
①一本故事书有326页。
小红前3天平均每天看36页,剩下的平均每天看24页,还需要多少天才能将这本书看完?
②一本故事书有326页。
小红前3天看了36页,剩下的平均每天看24页,看完这本书一共需要多少天?
引导学生比较两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四、全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