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国人的教育观看儒家文化的影响
在韩国感受儒家文化

在韩国感受儒家文化在韩国感受儒家文化自古以来,朝鲜半岛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
朝鲜王朝时代,以儒教立国,影响深远。
2003 至2005年,笔者先后在韩国釜山市的庆星大学任客座教授两年,其间,从方方面面,注意体察中韩两国文化的异同。
印象深刻之一是,在韩国,只要留心,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子。
这使我长期在外产生的孤独感和思乡情绪多少得到些排遣,也往往在心中产生出许多难以名状的感叹。
笔者在庆星大学文科大学的中语中文系任教。
文科大学,也称文学院。
该院有13个系,分别为国文系(即韩语系)、中语中文系、汉文系、历史系、哲学系、日语系、英语系、德语系、法语系、教育学系、伦理教育系、幼稚教育系及文献情报学系。
汉文系与中语中文系的区别是,前者学生学习汉字的韩语读法和解释,多不学习说汉语;后者则学习汉语语言和文学。
法学、经贸等另有学院。
文学院单独一个院子,有一座6 层的教学楼。
笔者住在校外的一座海滨公寓,校内有一间约30平方米的研究室。
每天早出晚归,上课之外,主要在研究室活动。
来到这里后,我常在楼道或院子里看到手中拿着《论语》、《孟子》(汉韩双语)的学生,或去上课,或才下课。
询问后得知,中语中文系、汉文系、韩文系、哲学系、历史系的学生,不少人选修《论语》、《孟子》两门课。
其中,汉文系学生几乎是必修,韩语系、中语中文系的学生虽非必修,选修者常在百分之五六十。
如果晚上我没课,下午五六点钟即回到公寓。
这时打开电视,很可能有的台正在由资深教授进行儒家思想文化的讲座。
电视台早晚时段讲朱熹和庄子作品的节目,我也多次见过。
至于各电视台及其平面媒体广告节目中,推销《三国演义》(从全本大书到连环画)的画面,更是时不时地会映入眼帘。
令我触动极大的是参观韩国传统的成人仪式。
冠礼和笄礼,??乃我国古代男女的成年礼仪。
冠礼亦称男礼或丁礼,为“礼之始”。
男孩子加冠后,自己的言行举止就要符合社会的规范,他人也要以成人之礼相待了。
据《礼记•士冠礼》载,冠礼仪式庄重繁复,要经过十几道程式。
浅谈儒学文化对现代韩国的影响-2

浅谈儒学文化对现代韩国社会的影响摘要:儒学发源于中国,它的创始人是孔子。
孔子的言论集《论语》被译为多种版本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论语》中涉及的思想以及后来的各种儒家思想在东南亚及东亚地区,尤其是在韩国、日本广为流传,其中韩国是目前世界上儒教传统保留的最多的一个国家。
韩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有着深远的儒教传统。
儒学思想在韩国被称为儒教,之所以谓“教”,是因为在韩国儒学被大多数人所信仰,认定其为指导自身行动和生活的道德标准。
儒教文化在朝鲜盛行了千年,它对朝鲜民族的影响不可低估,它已深深扎根于朝鲜民族的思想意识之中了。
儒教的传统思想对韩国社会的影响以及其对韩国社会全体价值观念的实现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关键字:儒教韩国思想意识政治经济影响在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中,在西洋文明的强烈冲击下,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韩国也曾出现过一股激烈批判和否定儒教的所谓“儒教亡国论”的思潮,认为只有抛弃儒教,韩国才能走向近代化。
而同时,也有相当一批儒教学者则认为,韩国亡国的原因不在儒教,而在于没有真正地去实践儒教的真理。
所以,他们主张要认真研究和把握儒教的本质,真正地去实践儒教,以匡救亡国之恨,并因此提出了“儒教勃兴论”。
这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至今尚在一些人中争论不休。
但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超越了这两种极端论的思维模式,而以开放的、现代的眼光来审视儒教思想,以现实的、可行的态度来继承儒教思想。
让我们暂时把这些理论上的争论放在一边,看一看儒教在现代韩国社会生活中究竟有多少影响。
(一)、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二战后,韩国经济遭到了彻底的破坏,1961年人均国民收入只有82美元,人民生活贫困,为了恢复经济,韩国政府对经济进行了干预,通过各种有效途经来进行经济政策。
由于政策适当,在短短30年间,经济奇迹般的崛起。
到1996年,韩国人均GNP达10736美元,成功地跨入了世界第11经济强国行列。
这一时期的经济复苏被称为韩国人创造的“汉江奇迹”。
从韩剧看儒家思想对当代韩国的影响

尚 欢 1315090212
•
中国几千年源源流长的儒家思想,不仅在中国 影响深刻,也流传渗透到邻邦韩国,并发扬光大。 我们通过韩剧可以看到儒家思想的一些内容。 • 本文通过《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屋塔房 王世子》《浪漫满屋》《加油,金顺》《冬季恋 歌》《蓝色生死恋》等几部在中国的热播韩剧, 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浅谈儒 家思想对当代韩国的影响。
孝
• 孝,电视剧中晚辈对长辈的尊敬, 对权威的绝对服 从, 对上级的毕恭毕敬都体现了韩剧对孝的提倡。 子女要赡养父母, 并且长子要和父母住在一起,使 得儿子、媳妇能够早晚问安、伺候公婆的起居, 父 亲的话要绝对服从, 不能顶撞; 在重大的节日, 要对 长辈行跪拜大礼。和长辈一起吃饭时, 长辈不动手, 不下达吃饭的命令, 小辈就不能吃饭; 吃饭时, 不得 在长辈面前说笑; 喝酒时, 不能面对长辈喝, 只能侧 过身去饮酒。对祭祀, 韩国人也是非常重视的, 如 《人鱼小姐》里的葬礼、《加油! 金顺》《浪漫满 屋》里的祭祀都是子女必尽的孝道。
智
• 智:同“知”,指知道、了解、见解、 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 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 几方面。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 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
• 在韩剧《加油! 金顺》中, 那金花的母亲在生活穷 困潦倒, 飘摇不定的窘境 下, 铁了心地支持女儿完 成学业。当女儿告诉她, 自己想辍学去打工养家 的时候, 这个平时对女儿 关怀备至的母亲, 完全被 激怒了, 她拼命扭打着女 儿, 竭尽全力地想让她重 返学校继续学业。对于 女儿能完成学业的愿望, 是她活着的唯一精神支 柱。
• 等到晚上的时 候,才想起和王世 子的约定。急速冒 雨赶去, 王世子在 雨中瑟瑟发抖,气 愤朴荷没有诚信的 行为,大发雷霆: “你这个不守信用 的人,就算做生意 也没有用,你做的 生意,不用看也知 道会失败”
韩国学校德育中的儒家思想

韩国学校德育中的儒家思想中韩两国比邻而居,唇齿相依,这种地理上的便利条件,加上政治、经济原因,使儒学很早就传入古代韩国——朝鲜。
儒学进入朝鲜后,经过朝鲜学者的理解和消化,深深融入到朝鲜的传统文化之中,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儒学。
有人说:“朝鲜是典型的儒教国家。
”一、儒家思想在韩国学校德育中的历史演变韩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由于地缘关系,韩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自公元前10世纪起就受到周朝文化的影响,被称为“在中国文化的摇篮里孵化出来的韩国文化体”。
韩国受儒家思想的浓烈熏陶是东亚其他民族无与伦比的。
儒家思想在韩国历史上经过了三次时代更新。
第一次是“实学运动”,实学运动的实质是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藉以批判被偶像了的朱熹体系和过于追求严格纯粹的僵化思想,它克服了儒家思想中的“轻商”和“坐而论道”的弱点;第二次是开化派运动,这是18世纪后期在列强开始用大炮瓜分朝鲜,继而西方哲学和技术大量涌入,国内寻求变革所形成的一种新思潮,这次运动吸纳了西方社会民主、平等、自由、法制、重商等内容,促使韩国完成了东西方文化的结合。
经过战后的重大历史演变,儒家文化又获得了新的重大改造,被看成是韩国儒学的第三次诞生。
这是儒家文化的时代变革的集中点,主要表现为在儒家伦理的基础上建构富有时代特征的强有力的韩民族精神。
朴正熙总统在他的《我们国家的道路》中对这一文化变迁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深刻地概括并阐明了儒家伦理的这第三次历史转型的时代意义。
可以说,韩国儒家思想一方面在较大程度上保留着它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又结合本民族文化特色,从国家实际出发,广泛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用内容,具有宽广的兼容性和开放性以及顽强的生命力,形成了富有民族特点的儒家伦理体系。
这一体系的形成与韩国学校德育有着重大的联系,儒家思想的每次变迁,得益于国际形势的压力,但最直接的动力仍来自学校德育上的发动;而儒家伦理的每次变革成果又积淀于学校教育之中,依靠学校德育转变为民族道德体系和行为规范,反过来又影响和指导着学校德育的发展。
儒家思想对韩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韩国文化的影响第一篇:儒家思想对韩国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在韩国的发展【摘要】:中国与韩国是友好近邻,两国地缘相近,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关系密切。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 ,已有近4000 年的文字可考的历史。
韩国人则善于学习,总以开明的态度欢迎中国文化和现代的西方文化,吸收中西方文化的精华,创造了具有本国特色的优秀文化。
特别是中国儒家文化在古代朝鲜半岛就已影响深远,对韩国现代化和当今社会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关键词】:中国儒家文化;古代朝鲜半岛;韩国现代化;韩国当今社会【Key words】:China’ s Conf ucianism;ancient Korean Peninsular;Korea’ s modernization;Korea’ s modernsociety 中国与韩国是友好近邻,两国地缘相近,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关系密切。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已有近4000 年的文字可考的历史。
韩国人则善于学习,总以开明的态度欢迎中国文化和现代的西方文化,吸收中西方文化的精华,创造了具有本国特色的优秀文化。
虽然韩国现代社会采用欧美的经济模式 ,但是其主流文化仍然是儒教文化 ,即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
本文重点探讨儒家文化在古代朝鲜半岛的传播 ,及其对韩国现代化和当今社会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一、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在古代朝鲜半岛的传播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延续至今 ,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
儒家文化起源于我国的春秋末期 ,是由鲁国人孔子在公元前 500 年创立的。
自孔子创立儒学以来,这一思想经治国安邦长期锤炼成为系统而又精纯的思想和博大而严谨的理论。
儒学的历史沿革,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重大演变过程:(一)先秦儒学。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只是百家争鸣中的一家。
孔子去世后,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后来形成了儒学基本范式,先秦儒学奠定了中国儒学的发展基础,影响并规范着后世儒学。
从韩国人的教育观看儒家文化的影响

从韩国人的教育观看儒家文化的影响摘要:韩国作为东亚儒家文化圈中的重要成员,在教育观念中,自古以来都传承着儒家文化中“礼治”主义、“人治”主义、“德治”主义等思想的观念。
现今的韩国社会家庭中,也有诸多现象体现着儒家文化的深刻内涵,这让我们儒家文化的发源国很值得深思。
关键词:韩国;儒家文化;教育观念韩国与中国无论是在疆域边境还是民族文化上,都有着源远流长的紧密关系。
韩国是新兴国家中快速实现现代化的典型国家。
近年来,通过大量的韩国影视剧以及韩国人来华生活工作学习,韩国这个神秘的国家逐渐摘下了面纱。
韩国人非常重视家庭生活,许多家庭观念深刻受到儒家文化当中“礼治”主义、“人治”主义、“德治”主义等思想的影响。
在韩国的家庭中强调父母要对子女养、爱、教,儿女要对父母养且敬,夫妇间择德结婚、恒其爱情、夫义妻柔、忧乐与共,长者对幼者的表率、宽容、友爱、劝导和幼者对兄长的尊敬等。
儒家的思想体系是由孔子及其弟子建立的,后来历经各朝各代的儒家学者的继承与发展,逐渐被东亚国家社会主流思想所接受。
特别是儒家思想传入朝鲜半岛时,也逐渐成为朝鲜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
总的来说,儒家文化的特点归纳为:一、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包容性,二、重视整体观念,偏重直觉思维。
①中国儒家文化因提倡“尊王复礼”,“封建家长制”等思想不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发展与继承,同时也影响和制约着东亚社会主流思想以及精神风貌。
韩国社会从古至今总是能找到儒家思想深刻的烙印。
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治国模式基本上符合韩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朝鲜半岛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一、儒家思想在韩国家庭教育观中的影响。
在韩国家庭教育中,非常注重礼治教育。
辽宁省沈阳市的西塔地区是继美国洛杉矶以外朝鲜族第二大海外生活区。
随着1988年中韩两国建交之后,越来越多的韩国人、朝鲜族人以及朝鲜人来到沈阳西塔地区,许多韩国家庭也随之来到中国定居生活。
论韩剧中的儒家文化底蕴

历史文化论韩剧中的儒家文化底蕴王俊忠(黎明职业大学人文社科系,福建泉州 362000)摘 要 近年来,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韩国电视剧在儒家文化圈,特别是在中国传媒市场上获得巨大成功,并呈现出不断扩张和延伸的强劲趋势。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究其原因,是什么让韩国影视文化成功崛起,并且向外输出,可以说,儒家文化的传播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本文试从几个方面来阐述韩剧中所折射的儒家文化。
关键词 韩剧;儒家文化;底蕴作者简介 王俊忠(1973 ),男,河南固始人,黎明大学人文社科系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凯尔纳说:当今,电视是文化象征的主要表现者。
电视剧上的图像既是主观规范性的又是客观描述性的。
它不仅用图像展示社会上的新鲜事,而且还引导人们去适应社会秩序。
此外,它还表明如果不适应就会受挨罚。
很显然,作为意识形态的电视,必然带有主流文化特征的影子。
电视剧作为电视节目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因其题材广泛,形式灵活,内容丰厚,当之无愧地成为宣传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韩剧能在短时间内异军突起,取得骄人的实绩并赢得世界的关注。
儒家文化的传播应该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韩国,人们十分热切地、一丝不苟地接受儒教,以致于中国人自己都认为韩国儒教信奉者比他们自己更讲求品德。
韩国人也把自己称为!东方礼仪之邦∀,一丝不苟地遵循儒教教义所定的仪式的所有方面,以至于许多在中国失传的儒教礼仪,在韩国却十分完整地保留下来。
时至今日根深蒂固的儒教行为举止和社会关系模式仍然是在韩国人想事和行事中起重大作用的因素。
!儒教的基本理念,诸如#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之大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大经∃,#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等,已经深深地根植于韩国文化之中,成为韩国民族精神的基石,并且一直延续至今∀[1]。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韩剧中表现的儒家文化也不尽相同。
本文试从几个方面说明韩剧中彰显的儒家文化底蕴。
一、韩剧强调家庭、社会伦理观中国的封建伦理之核心是!三纲∀,即所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简述儒家思想对韩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简述儒家思想对韩国近代教育的影响中韩两国比邻而居,唇齿相依。
这种地理位置上的便利条件,使得两国从很早就开始有着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的交流。
中国的儒家思想,经历了几千年的承传,在中国产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极大地影响韩国,而且至今仍然在影响着韩国。
从韩国现代社会的各方面都能看出来儒家思想的巨大影响,特别是在韩国教育中儒家思想仍然是韩国教育的基础,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今天的儒家伦理不但体现了韩民族的精神,更成为韩国教育主体,是韩国学校德育的灵魂。
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儒家伦理已成为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不可否认韩国人从小进行儒教道德教育和熏陶,在现代韩国社会,昔日儒教的统治地位正在受到严峻挑战。
韩国为继承传统,传承儒教,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从教育入手已成为其成功的根本。
1960年以来,韩国为传承儒教,正式把儒教的道德伦理列入大、中、小学的教育科目。
韩国小学道德伦理教育的科目名为《正经的生活之道》。
在这一科目中,设有“国家生活”、“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三大部分。
“个人生活”中,主要进行“端正、诚实、节制、创造、深思”的教育。
“社会生活”中,主要对学生进行“宽容、爱家庭、和睦、亲切、公益精神、责任意识、团结合作以及公正”教育。
在“国家生活”中,向学生进行“三爱”教育,即爱国家、忠诚、爱民族——继承传统文化、爱人类。
中学道德伦理教育科目中,分初中“道德”科目和高中“国民伦理”科目。
初中道德科目主要是关于“人际关系与各种礼节”:它以家庭内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为起点,提倡学生之间相敬互爱和协作精神,同时培养学生敬老孝亲思想。
在高中的“国民伦理”科目中,主要对学生进行尊重人的生命与价值,“诚”与“敬”的修养以及“以德业相劝、礼俗相交、过失相规、患难相恤”等教育。
大学里把过去是必修课的“国民伦理”科目现改为选修课。
科目中设有“韩国传统思想的源流(儒学部分)”、“实学思想”、“开化思想与近代化”等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吸收近代科学技术与自立自主意识结合起来,奠定为国家发展作贡献的精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 家 思 想 在 韩 国 家庭 教 育观 中的 影 响 。 在韩 国家庭教 育中 ,非常 注重礼治 教育 。辽 宁省沈 阳市 的 西塔 地区是继美 国洛杉矶 以外朝鲜 族第二 大海外 生活 区。随着 1 9 8 8 年 中韩两 国建交之后 ,越来 越多 的韩 国人 、朝鲜 族人 以及 朝 鲜 人来 到沈 阳西 塔 地 区 ,许 多 韩 国 家 庭 也 随 之 来 到 中 国定 居 生活 。在韩国家庭 中,父母 非常重 视孩子 的教育 ,从 儿时就 培 养他们按照韩国传 统礼 仪来尊敬 长辈 以及爱护 晚辈。笔者在 这 里 接 触 到 很 多 韩 国 家 庭 ,对 于 韩 国 家 重 视 教 育 的 态 度 深 有 感 悟 。孩 子 见 到 长 辈 一 定 要 起 立 鞠 躬 并 问 好 ;在 家 庭 聚 餐 时 长 辈 们 要 入 座 之 后 晚 辈 才 能 入 座 ;长 辈 再 给 晚 辈 倒 酒 的 时 候 ,晚 辈 定 要 双 手 持 杯 或 者 右 手持 杯 ,另外 左 手 放 在 右 肘 部 表 示 尊 敬 , 同 时不 能 面对 长 辈 饮 酒 ,要 侧 过 头 饮 酒 ;这 些 简 单 的礼 节 虽 然 简单 ,但 是 却 反 映 了 儒 家 孝 、仁 、礼 思 想 在 韩 国 家 庭 教 育 中 的 影响。
0 H J 7r 匕
●
^ ’
从 韩 国 人 的 教 育 观 看 儒 家 文 化 的 影 响
刘 大 伟
摘 要 :韩 国作 为 东亚儒 家 文化 圈 中的 重 要 成 员 ,在教 育观 念 中 , 自古 以 来都 传 承 着 儒 家 文化 中 “ 礼治 ”主 义、 “ 人 治” 主义、“ 德 治 ” 主 义等 思 想 的 观 念 。现 今 的韩 国社 会 家庭 中 ,也 有 诸 多现 象体 现 着 儒 家 文化 的 深 刻 内 涵 ,这 让 我 们 儒
变 的治 国圭 臬
趣 ,并很快在上层 社会普遍 传播 开来。公元 3 7 2年 ,高句 丽设 立了传播儒学 的最高学 府——太 学 ,设置 了国子博 士和太 学博 士 ,主要讲授 五经 、三史等儒 家经典 。 ④因此 ,在韩 国教育观 深 受儒家尊师重道思想 的影响 , 自古 传承 至今。今天 的韩 国人 对 教育 的关注度丝毫不 亚于 国人。在韩 国人 的观念 中 ,教师 和学 校对孩子的影响甚 至堪 比家 庭。即使再 年轻 的教 师 ,享受 的礼 节 也 遵 照 家 长 的 形 式 。 同时 ,在 韩 国 社 会 中 ,教 师 的社 会 地 位 直 以来 都 受 到 全 社会 的认 同 。 儒 家 认 为 只 有 尊 师 ,才 能 重 道 ;只 有 重 道 ,才 能 在 全 社 会 形成 重视 教 育 ,尊 重 教 育 的 良好 风 尚 。这 一 点 在 韩 国社 会 得 到 了很好的继承 ,笔者曾经和韩国著 名国乐教育学者李义 兰交 流 , 他认为当代社会价值 取 向正 处于一个 混沌交 流期 ,如何 使个人 在做人处事上找到 标准 的生活规 范,在 传统文化 与现代 文 明的 融 汇 中 ,传统 的儒 家 伦 理 仍 然 具 有 现 代 意 义 。 韩 国把 儒 家 伦 理 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1 )儒家文化 中的性本善论 。这类似 近代 管理学 中的 Y理 论 ,人们 的存在不应 以物质 的丰裕来衡 量 ,而应该把 自己放在 社会 中,用 自己在社会 中的贡献来衡量个人 生命 的价值 。 ( 2 )儒家的 “ 君子” 与 “ 天地 人 和 ” 思 想 ,人 和 社 会 以 及 自然 比起来 ,只能是 沧海一 粟 ,如果人 只是一味 的追求个 人利 益 ,而 忽视 了个 人 与 社 会 的 关 系 。 那 么 社 会 将 处 于 一 种 失 衡 的
敬等 。
儒家的思想体系是 由孔子及 其弟子 建立 的,后来 历经 各朝 各 代 的儒 家 学 者 的 继 承 与 发 展 ,逐 渐 被 东 亚 国家 社 会 主 流 思 想
所接受 。特别是儒 家思想传 人朝鲜半 岛时 ,也逐 渐成 为朝 鲜传
统 文 化 的 主 导 思 想 。 总 的 来 说 ,儒 家 文 化 的 特 点 归 纳 为 :一 、
家文 化 的发 源 国很 值 得 深 思 。
关 键 词 :韩 国 ;儒 家 文化 ;教 育 观 念
韩 国与 中国无论是在 疆域边 境还是 民族文 化上 ,都有 着源 远流长 的紧密关系。韩 国是新兴 国家 中快 速实 现现代化 的典型 国家 。近 年 来 ,通 过 大 量 的 韩 国 影 视 剧 以 及 韩 国 人 来 华 生 活 工 作 学 习 ,韩 国这 个 神 秘 的 国 家逐 渐 摘 下 了面 纱 。 韩 国人 非 常 重 视 家 庭 生 活 ,许 多 家 庭 观 念 深 刻 受 到 儒 家 文 化当中 “ 礼 治 ” 主 义 、“ 人 治 ” 主 义 、“ 德 治 ” 主 义 等 思 想 的影 响 。 在 韩 国 的 家 庭 中 强 调 父 母 要 对 子 女 养 、爱 、教 ,儿 女 要 对 父 母 养 且 敬 ,夫 妇 间 择 德 结 婚 、恒 其 爱 情 、 夫 义 妻 柔 、忧 乐 与 共 ,长者对幼者 的表率 、宽容 、友爱 、劝 导和 幼者对 兄长 的尊
具有顽强 的生 命力 和强大 的包容性 ,二 、重 视整体 观念 ,偏重 直觉思维 。 中国儒 家文化 因提倡 “ 尊王复礼 ” ,“ 封建家 长制” 等 思想 不 仅 在 不 同 的 历 史 时 期 有 了 新 的 发 展 与 继 承 ,同 时 也 影 响 和 制 约 着东 亚社 会 主 流 思 想 以 及 精 神 风 貌 。 韩 国社 会 从 古 至 今总是能找到儒家 思想深刻 的烙 印。儒 家伦理道 德为 中心 ,以 法 家 的严 刑 峻 法 为 辅 助 ,以 道 家 权 术 政 治 为 手 段 的 治 国模 式 基 本 上 符 合 韩 国 古 代 的 国 情 ,成 为 历 代 朝 鲜 半 岛 统 治 阶 级 奉 行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