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全册 2.3.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案3(无答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五课 第二框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案1 新人教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五课 第二框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案1 新人教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教学设计说明1、指导思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属于知识课型,又能渗透责任感和国情教育,因此教学中要以详实的历史史实、民族文化为依据,以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为认识基础,通过感性材料的积累和历史典故、名言警句的收集归纳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伟大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当今时代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从而以实际行动传承民族精神。

据此,本课教学设计遵循新课程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

2、整体思路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和本课的特点,本课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为主线,以“分析民族精神内涵和作用,增强青少年责任意识”为宗旨,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方式,以质疑解疑衔接各个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第五课第二框题。

本节课通过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重大作用,感悟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从而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由于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本课成为第五课的重点内容。

2、教学对象分析从知识基础来讲,学生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历史典故、历史事件和名言警句,有利于本课的教学。

从思想方面来说,学生面对的文化,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各种文化相激荡,一些中学生对中国文化、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盲目认同。

如果不能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就会导致一些学生盲目迷信外国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本节课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以及教材内容的特点,同时为了体现新课标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位一体的要求,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了解民族精神对于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作用。

[推荐学习]九年级政治全册 2.5.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案 新人教版

[推荐学习]九年级政治全册 2.5.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案 新人教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导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民族精神的涵义。2、知道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重点
民族精神的涵义
难点
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课型
综合型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任务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见性问题
及解决对策
பைடு நூலகம்情景导入
鲁迅先生名言:


1、知道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 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板书设计
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内涵——核心
青少年怎样弘扬
不同时期不同体现
教学反思
参与到学生组内交流中,及时引导学生对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性正确理解。
精讲: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
1、大屏幕展示,多给学生实例 。
2、 注重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形 成民族精神。同时教育学生做民族精神的传承者。
3、告诫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
1、独立组内互助完成任务。
2、整 理任务,准确的标识在书中。
3、小组 成员互相监督完成情况。
1、明确对任务的认识。
2、通过小组展现感悟民族精神的伟大。
3、关注生活中的民族精神的培养。
学生谈收获
问题: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容及不同的理解,学生有可能有误区。
对策 :联系实例进行精讲。
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培养民族精神, 学生可能想的都是大事件。
对策:引导学生找出现 实生活中、自己身边中的民族精神。例如: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求知精神等。
2、民族精神的作用: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的力量之源。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通过学习铭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懂得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内容。

②通过学习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理解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

③根据自身经历,结合搜集的资料,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核心,宣传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能力目标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感悟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用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对课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特殊重要性。

②培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和热爱,意识到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成果的重要性。

③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作用,认识民族精神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

二、教学重点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三、教学难点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四、教学方法教师点拨与学生探究相结合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结合六、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名人名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通过学生阅读名言,让学生们自己谈谈阅读名言之后的感受,我们一定要弘扬民族精神。

2.正式讲课:板书:一、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探究活动一:阅读教材中的鲁迅的文章,并思考:(1)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及其表现是什么?表现: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文化传统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案无解答新人教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案无解答新人教版
5. 为什么中华民族在艰 难困苦面前没有退缩过并最终在挫折中奋起?
(问题二)民族精神我传承
6.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合作探究】
1.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独学 、对学中解决不了的问题。
2.小组展示合作成果。
【点拨引导】(归纳小结)
重要性:
民族精神 内涵:
(时代精神)
如何弘扬和培育?
【知识运用】(考点链接)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分别是( )
A.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改革创新
C.改革创新、爱国主义 D.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
【检测反馈】
2011年10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辛亥革命100年来的历史表明,爱 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应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那么发展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要( )
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坚持与时俱进,为民族文化增添新的生命力③全盘吸收西方的一切文化 ④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课题 :第五课 第二节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科目
思品
课型
新授
年级
初三
印刷时间
主备人
同伴
组长签字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懂得民族精神的重要性;知道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及核心;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用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
学习重点
伟大民族的 精神含义及其重要作用

九年级政治 5.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政治 5.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材料二:俄罗斯之声电台报道说,天宫一号的发射,标志着中国建立空间站计划正式开始实施。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专家在发射成功后表示,天宫一号顺利进入太空轨道意义重大。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天宫一号”发射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1)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为航天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全体航天人发扬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民族精神)。
(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天宫一号”探月成功的重要意义。
(2)“天宫一号”有利于迅速提升中国的科技实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从而激发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材料三:美联社的报道称,尽管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起步晚,发射次数远少于美国,但每一次取得的进步都更为突出。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为中国迈向世界航天大国地位进一步奠定了基础。尽管未来还将面临诸多挑战,但总体而言,中国政府有能力克服困难,达成既定目标。
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④需要青少年继承和发扬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
(2011四川宜宾)2011年5月7日至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四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强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灾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汶川地震三年来的事实充分证明,党和国家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引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既创造了人类抗震救灾史上救援的奇迹,又创造了安置群众的奇迹,更是创造了恢复重建的奇迹。据此回答4-5题
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及其重要作用。
学习难点
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自学导引
☆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个个都是最棒的!☆浏览预习目标、重点难点,自主阅读,查找资料,合作完成。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2框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2框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案 新人教版

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二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苦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作用;民族精神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丰富与发展;每一个中华儿女培育民族精神。

2、能力目标:能够从历史与现实角度感悟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在新时代条件下,用自己实际行动弘扬培育民族精神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悟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精髓,是凝聚各族人民巨大精神力量,用实际行动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精神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新课:二、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一)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活动1:用人物或事例说明对“中国的脊梁”的理解。

(1)你认为“中国的脊梁”是什么?(答:对中华民族作出巨大贡献的具有中华民族精神人物:战死的战士,就义的志士,工人、农民、教师等。

)(2)请用具体的人物或事例加以说明。

(答:①当中华民族遭受侵略和欺凌的时候,那些不甘屈服、奋起反抗的人们,是民族的脊梁;②为保卫祖国的安全,无数远离自己的父母而守卫在祖国边陲的解放军战士,是民族的脊梁;③为了振兴祖国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是民族的脊梁;④坚守自己的岗位,奋力拼搏的千百万工人,是民族的脊梁;⑤千千万万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父老乡亲们,是民族的脊梁……总之,不要以为只有英雄人物才是民族的脊梁,千干万万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中华儿女,都是民族的脊梁。

)1、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活动2: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描绘了当时一幅怎样的历史画卷?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答:描绘了中华儿女坚贞不屈,英勇的抗击日本侵略者历史画卷。

表达了诗人对当时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命运、全民族奋起抗战、不屈不挠、英勇抗战,为争取民族独立不惜牺牲一切的爱国主义情感。

)问题1:为什么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P68中、69下、71中上)问题2: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何意义?(P69中上)2、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2.5.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2.5.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情境探究型教案(建议配套“《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情境探究型课件”使用)一、教材分析<一>本框的地位和作用本课主要学习民族精神的含义,它对中华民族起的支撑作用,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问题。

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学生面对各种文化浸染,很难把握住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因此,加强青少年的道德修养,提升青少年的思想素质,都需要从民族精神中吸取有益的精华,这样对于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故本课的教学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结构和九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如下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懂得民族精神的重要性,知道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内涵;知道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对中华民族精神丰富和发展。

2、能力目标:能够感悟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重大作用;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

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作用。

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伟大的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民族团结奋进的力量源泉。

难点: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二、学情分析初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观还处在不断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

一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盲目认同。

所以,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方面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三、教学方法根据九年级学生的学龄特点和认识水平,主要采取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在情境中体验探究得出结论,从而达到提高认知、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九年级政治全册 2.3.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 2.3.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
4、材料:2008年10月8日,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胡锦涛指出,面对特大地震灾害,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强领导、科学指挥,始终与灾区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民运;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公安民警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全国人民心系灾区、情系灾区,形成了齐心协力抗击灾害的磅礴力量。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组长组织组员对学案进行讨论,帮助组员高效完成任务。
课型:综合课
自主学习:
是民族的根,是民族的魂,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2、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

3、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而是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并最终在挫折中起。其所以如此,就是因为。
4、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表现为。新时代条件下集中表现为。
(1)抗震救灾的行动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精神?
(2)全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凝聚力。这种强大凝聚力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3.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学习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使学生明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学法指导:
1、结合学习目标和导学案,自学课本内容,用笔在课本标记重点。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内容。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民族的魂分别是:()
A、爱国主义社会主义B、爱国主义民族精神
C、社会主义民族精神D、爱好和平民族文化
3、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学习目标:
用实际行动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了解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感悟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魂;懂得民族精神是不竭的力量之源;知道民族精神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感悟民族精神的作用,用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学习难点:理解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魂
学法指导:
首先认真阅读教材,在课本上勾划重点句、关键词并标示知识点。

其次围绕导学案,完成相关任务。

一、自主学习:(完成填空,并在课本的相应处划线表示)
(一)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1.民族精神的重要性:______________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__________,就会失去__________和就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于世界民族之林。

2.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内涵: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丰富和发展的具体体现: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中国成立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革开放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__________使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______________。

又使民族精神在保持______________的同时更具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二)民族精神我传承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1)______________是民族的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民族的魂。

(2)面对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历史使命,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_________和_________民族精神。

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
(1)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正确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3)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要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共同谱写民族精神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篇章。

二、合作探究:
1.中国革命史上有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等,你知道在新中国成立后还有那些民
族精神?
(2)结合材料写出民族精神在当代有哪些丰富和发展?(至少写出三种)
(3)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三、展示交流:
1.分组分别展示课前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以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第二部分展示内容是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四、总结归纳:请同学们总结本课所学内容,相互点评。

五、达标检测:
(一)判断题
1.民族文化是民族的魂,民族精神是民族的根。

()
2.弘扬民族文化,就必须抵制外来文化。

()
3.我们对西方文化,应该全盘吸收和继承。

()
4.中华传统美德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
展。

()
5.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
竭的力量之源。

()
(二)单选题
1.关于民族精神,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②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③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④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形成强大凝聚力的力量源泉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2.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这表现在()
①民族品格②民族志向③民族理想④民族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3.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______________的伟大民族精神。

( )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②团结统一、爱好和③勤劳勇敢、自强不息④社会主义、爱国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①传播者②弘扬者③缔造者④建设者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有()
①井冈山精神②长征精神③延安精神④抗美援朝精神⑤西柏坡精神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6.“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个方面()A.勤劳勇敢 B.自强不息 C.爱好和平 D.团结统一
7.2020年9月是全国第六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日”下列符合这一主题的活动( )
①开展以“嫦娥飞天”精神为主题的两页设计评选活动②举行向“载人航天精神”学习的主题班会③向汶川地震灾区人民献爱心④举行读书比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三)简答题:
1.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内涵?作用?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有哪些?
3.我们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4.在新的时代,我们应怎样弘扬民族精神?
六、学习反思:同学们把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写出来,相互交流。

收获:
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