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旱灾统计

合集下载

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序言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全面、客观、深度分析当下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情况现状及趋势脉络,通过专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手段,剖析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情况重要指标即旱灾受灾面积,旱灾绝收面积等,把握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情况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情况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处理。

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给与大众更深入的洞察及更精准的分析,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情况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为机构和个体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目录第一节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情况现状概况 (1)第二节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指标分析 (3)一、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现状统计 (3)二、全国旱灾受灾面积现状统计 (3)三、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占全国旱灾受灾面积比重统计 (3)四、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旱灾受灾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旱灾受灾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同全国旱灾受灾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河北省旱灾绝收面积指标分析 (7)一、河北省旱灾绝收面积现状统计 (7)二、全国旱灾绝收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三、河北省旱灾绝收面积占全国旱灾绝收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四、河北省旱灾绝收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河北省旱灾绝收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旱灾绝收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旱灾绝收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河北省旱灾绝收面积同全国旱灾绝收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图表目录表1: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旱灾受灾面积现状统计表 (3)表4: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占全国旱灾受灾面积比重统计表 (3)表5: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2016-2018)统计表 (4)表6: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旱灾受灾面积(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旱灾受灾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同全国旱灾受灾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河北省旱灾绝收面积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旱灾绝收面积现状统计表 (7)表12:河北省旱灾绝收面积占全国旱灾绝收面积比重统计表 (7)表13:河北省旱灾绝收面积(2016-2018)统计表 (8)表14:河北省旱灾绝收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旱灾绝收面积(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旱灾绝收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河北省旱灾绝收面积同全国旱灾绝收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河北省旱灾绝收面积同全国旱灾绝收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第一节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情况现状概况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情况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情况现状统计表第二节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指标分析一、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现状统计表2: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现状统计表二、全国旱灾受灾面积现状统计表3:全国旱灾受灾面积现状统计表三、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占全国旱灾受灾面积比重统计分析表4: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占全国旱灾受灾面积比重统计表四、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表5: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2016-2018)统计表五、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表6: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旱灾受灾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表7:全国旱灾受灾面积(2016-2018)统计表七、全国旱灾受灾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表8:全国旱灾受灾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同全国旱灾受灾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9:河北省旱灾受灾面积同全国旱灾受灾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三节河北省旱灾绝收面积指标分析一、河北省旱灾绝收面积现状统计表10:河北省旱灾绝收面积现状统计表二、全国旱灾绝收面积现状统计分析表11:全国旱灾绝收面积现状统计表三、河北省旱灾绝收面积占全国旱灾绝收面积比重统计分析表12:河北省旱灾绝收面积占全国旱灾绝收面积比重统计表四、河北省旱灾绝收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表13:河北省旱灾绝收面积(2016-2018)统计表五、河北省旱灾绝收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表14:河北省旱灾绝收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旱灾绝收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表15:全国旱灾绝收面积(2016-2018)统计表年份指标数量(千公顷)七、全国旱灾绝收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表16:全国旱灾绝收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河北省旱灾绝收面积同全国旱灾绝收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17:河北省旱灾绝收面积同全国旱灾绝收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2018 -56.81% 22.59%。

镇旱灾情况汇报

镇旱灾情况汇报

镇旱灾情况汇报
近期,我镇遭遇了严重的旱灾,给农作物生长和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下是我对镇旱灾情况的汇报:
一、旱情影响农作物生长。

由于连续干旱天气,我镇大部分农田缺水,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

据初步
统计,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受灾面积占比高达80%,其中部分田地已
经出现了枯死情况。

这将对我镇的粮食产量和农民的收入造成严重损失。

二、旱情影响居民生活。

由于旱情的影响,我镇部分地区的居民供水出现了紧缺现象。

居民生活用水严
重不足,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断水现象。

这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给镇政府增加了许多应对工作。

三、政府应对措施。

镇政府高度重视旱情的影响,迅速行动,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首先,加强
了旱情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向农民发布旱情预警信息,指导农民采取抗旱措施。

其次,调集了抗旱物资,组织了抗旱抢险队伍,加强了抗旱救灾工作。

同时,政府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保障居民的生活用水,尽最大努力减轻旱情带来的影响。

四、未来工作展望。

面对严重的旱情影响,我们将继续加大抗旱救灾工作力度,全力以赴做好抗旱
工作。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对农民的抗旱宣传和技术指导,帮助他们尽快度过难关。

同时,镇政府也将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抗旱能力,为今后避免类似旱灾的发生做好充分准备。

以上就是我对镇旱灾情况的汇报,希望得到上级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共同努力,渡过难关,恢复我镇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抗旱统计报表填报说明

抗旱统计报表填报说明

*抗旱统计报表填报说明《旱情动态及工程情况统计表》1、地区:市、县。

2、作物播种面积: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3、作物受旱面积: (l)“轻旱”指对作物正常生长有影响,旱作区:作物在播种后或生长期间,土壤墒情低于作物的需水量造成出苗率低于8成,作物叶子出现萎焉或20厘米耕作层土壤相对湿度低于60%,但大于等于40%。

水稻区插秧后各生育期内不能及时按需供水、稻田脱水、禾苗出现萎焉。

(2)“重旱”指对作物生长和作物产量有较大影响。

旱作区:出苗率低于6成,叶片枯萎或有死苗现象,20厘米耕作层土壤相对湿度小于40%。

水稻区:田间严重缺水,稻田发生龟裂,禾苗出现枯萎死苗,(3)“干枯”指出苗率低于3成,作物大面积枯死或需毁种。

4、旱地缺墒:指在播种季节,将要播种的耕地20厘米耕作层土壤相对湿度低于60%,影响适时播种或需要造墒播种。

5、因旱人畜饮水困难:指因干旱造成临时性的人、畜饮用水困难,属于常年饮水困难的不列入统计范围。

6、小型水库蓄水情况:“水库干涸”指因旱水干见底的水库个数。

7、干枯河流:只统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干枯情况。

《抗旱活动情况统计表》1、地区:市、县。

2、投入抗旱劳力:指统计期内投入抗旱人数的最大值。

3、投入抗旱设施:指在统计时段内投入抗旱的各类机电井、抽水泵站、提水浇灌设备、机动运水车辆、水库、塘坝等数量最大值。

4、投入抗旱资金:指本年度以来各级财政投入抗旱的资金累计数量。

包括各级财政用于抗旱服务组织建设的资金以及群众投入抗旱资金累计数量。

(不包括群众投劳折资)5、抗旱用电:指本年度开始以来累计抗旱用电量。

抗旱用油:指本年度开始以来累计抗旱用油量。

抗旱用化肥:指本年度开始以来累计抗旱用化肥。

6、临时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指本年度开始以来,通过采取临时措施,解决因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的累计数、累计大牲畜头数。

7、抗旱浇灌面积:指本年度开始以来实际抗旱浇地面积累计数(正常灌溉面积不列入统计范围)同一块耕地一季作物抗旱浇灌多次,按面积统计时只计一次。

【优质文档】北方部分地区干旱的严重影响调查报告-精选word文档 (13页)

【优质文档】北方部分地区干旱的严重影响调查报告-精选word文档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北方部分地区干旱的严重影响调查报告篇一:干旱对我国农业的严重影响及应对措施干旱对我国农业的严重影响及应对措施干旱是世界上危害最为严重的灾害之一,其出现次数、持续时间、影响范围、造成的损失等均居各种自然灾害之首。

据统计,每年因干旱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高达6×l09 80~10 美元,远远超过了其他气象灾害l1l。

近40年来。

随着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升高,我国气候总体出现变暖变干的趋势.这种趋势对我国农业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研究表明,在现有的种植制度、种植品种和生产水平不变的前提下。

2030-2050年,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气候事件会使我国粮食生产潜力降低约10%。

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3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且对品质也有一定影响,必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圜。

因此,研究干旱灾害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对发展可持续农业极为重要,并具有现实和深远意义。

1 干旱灾害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危害性干旱灾害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影响,尤其是农业生产影响巨大。

历史上.干旱造成的危害就十分严重。

如1876、1879年的华北大旱灾.在总面积100万km 的土地上。

田地龟裂,河流干涸,树木枯槁,青草绝迹,更没有任何庄稼,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

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大旱灾共饿死了l 000多万人f31。

20世纪的前50年中.曾发生过11次死亡逾万人的特大旱灾。

近年来,旱灾更是频繁发生,如201X年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了持续大范围的特大旱灾,给国民经济尤其是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加上其他地区全国耕地受旱面积达773.33万hm ,其中作物受旱604.53万hm 。

重旱190.10万hm 、干枯101.O0万hm ,待播耕地缺水缺墒168.40万hm ;有2 425万人、1 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问;而201X年秋至201X年初华北多省也遭遇严重干旱,部分达到特大干旱,比西南干旱更为严重.甚至湖北这个素有?千湖之省?、?水利大省?等美誉的水乡泽国.也承受了一场与自身禀赋极不相称的干旱剧痛。

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第六章 第一节 课时1 洪涝与干旱

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第六章 第一节 课时1 洪涝与干旱

第一节气象灾害课时1洪涝与干旱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学习目标1.运用资料,说明洪涝与干旱成灾的原因和危害。

2.结合实例,说出洪涝与干旱的防御措施和避灾方法。

一、洪涝灾害1.概念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2.分布:主要受气候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1)气候: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2)地形: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

3.危害(1)洪水常常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等。

(2)洪涝还会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3)洪涝过后易发疫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4)人口越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洪涝造成的损失越大。

4.我国的洪涝灾害我国洪涝频繁且灾害严重,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

此外,广大山区也常受到洪水侵袭。

思考如果洪涝发生在无人区,会不会形成洪涝灾害?答案不会。

洪涝只有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区域,并且带来灾害时,才能称为洪涝灾害,简称洪灾。

二、干旱灾害1.概念(1)干旱: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

(2)旱灾: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简称旱灾。

2.频发区: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

3.危害:极易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乃至颗粒无收;也会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还会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严重时甚至影响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

此外,干旱极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

4.我国旱灾: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是旱灾多发区,其中华北地区的旱灾发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

判断1.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旱灾最为严重。

( × )2.我国北方地区干旱成灾率高于南方地区。

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国家)

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国家)

目录(一)总则(二)统计范围和主要内容(三)灾害信息的统计报送二、报表目录三、调查表式(一) 《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快报表》(二) 《救灾工作情况统计快报表》(三) 《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年报表》(四) 《救灾工作情况统计年报表》(五) 《受灾人员冬春生活需救助情况统计表》(六) 《受灾人员冬春生活已救助情况统计表》(七) 《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台账》(八) 《因灾倒损住房户台账》(九) 《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政府救助人口台账》四、指标解释五、附录(一)灾害种类术语解释(二)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规程(三)附则(一)总则1.为及时、准确掌握自然灾害情况,为救灾工作和其他有关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和《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制定本制度。

2.自然灾害情况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反映自然灾害情况和救灾工作情况。

3.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组织、协调和管理,并接受同级政府统计机构的业务指导。

民政部负责全国自然灾害情况的汇总、发布等管理工作。

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开展自然灾害情况统计报送工作,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本制度的规定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漏报、迟报,不得伪造和篡改,应当严格执行本制度中有关的自然灾害统计报表格式、指标设置、统计口径等规定。

5.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使用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报送灾情,提高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二)统计范围和主要内容1.本制度以乡镇(街道)为统计单位,县级以上(含县级)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为上报单位。

2.本制度所称的自然灾害是指干旱、洪涝灾害,台风、风雹、低温冷冻、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生物灾害等。

3.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内容包括灾害发生时间、灾害种类、受灾范围、灾害造成的损失以及救灾工作开展情况,统计范围包括农垦国有农场、国有林场、华侨农场中的受灾人员。

河北水资源现状

河北水资源现状

这个问题应该分为两方面来说首先是降水时间上我国处在季风地区夏秋时节降水多冬春时节降水少所以时间上旧分布不均空间上来自太平洋上的潮湿气流可以增加我国的降水但是我国的山川较多阻碍了暖湿气流的北上以致于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降水的分布不均其次是与各个河流的汛期有关我国一般春夏时各个流域的水量会增大还有就是相对与北方来说南方流域的水资源较为丰富所以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一、水资源现状河北自古就是一个水旱灾害频发的地区。

据史料记载,在1949解放以前的580年中平均每3年就要遭受4次洪灾或旱灾;平均每20年发生淹没100个州县以上的大水;平均每30年发生一次受灾面积占耕地一半左右的大旱。

1946年以后,河北灾害转为主要以旱灾为主。

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基本上年年有旱灾,农作物受灾面积也由最初的1000万亩增加到现在2000的多万亩。

河北省七大水系多发源于境外,由于发源地内蒙古、山西、河南、北京等均为缺水地区,其在上游修建水库以及蓄水工程,造成我省入境水量减少,年入境量由20世纪50年代的99.8亿立方米减少到90年代的30亿立方米,而如今地表河流除拒马河以外其它的是“有河皆枯,有水皆污”的危机局面。

于是人们把眼光瞄向了地下水。

大规模的开凿机井取水从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

但是我们的开采是“入不敷出”的盲目开采,从而使地下水位由最初的几米、十几米、几十米下降到现在的100多米。

在过去的20多年河北累计超采地下水超过1000亿立方米,为全国之最,而且其中有很难补给的深层后备水源。

沿海的沧州、唐山因地下水位的下降已被海水侵入。

针对目前的情况,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我省中东部平原深层地下水有可能在20年后被采光。

如今的燕赵大地因为缺乏水分的滋润而变的“满目疮痍”,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河北省陷入了尴尬的局面。

二、相关因素分析(一)、自然因素第一,气候方面的影响。

河北大部分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大约有530毫米。

中国旱灾史

中国旱灾史

中国自古经常饱受天灾、旱灾、水灾、瘟疫袭扰。

邓拓编著的《中国救荒史》中介绍:“中国历史上水、旱、蝗、雹、风、疫、地震、霜、雪等灾害,自商汤十八年(前1766年)至纪元后1937年止,计3703年间,共达5258次,平均约每6个月强便有灾荒一次。

”李约瑟统计,在过去的2100多年间,中国共有1600多次大水灾和1300多次大旱灾。

陈达在《人口问题》中统计,自汉初到1936年的2142年间,水灾年份达1031年,旱灾年份达1060年[1]。

旱灾(drought)其实即是缺乏水,农产品因此而枯萎,导致饥荒。

干旱大部分发生在中国北方地区。

水灾则多在江南地区。

商朝成汤十八年至二十四年(前1766-1760年间),曾有连续七年的大旱,《管子·轻重篇》曰:“汤七年旱,民有无子者。

”管仲还认为:“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

”[2]周朝厉王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前858-853年),连续六年大旱[3]。

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史载“三川竭,岐山崩”。

伯阳父认为“山崩川竭,亡之征也”[4]。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大饥”汉朝《盐铁论·水旱》:“六岁一饥,十二岁一荒。

”《史记·孝景本纪》载后元二年“大旱。

衡山国、河东、云中郡民疫”。

《前汉书·武帝本纪》载,(前114年),“四月,关东旱,郡国四十余饥,人相食”。

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国大旱,“赐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食。

”[5]王莽建平四年(前3年)发生大旱灾。

东汉安帝初,“连年水旱灾异,郡国多被饥困……时饥荒之余,人庶流迸,家户且尽”[6]桓帝延熹九年(166年),“青、徐炎旱,五谷损伤,民物流迁”[7]南北朝北魏太和十一年(488年),“大旱,京都民饥,加以牛疫,公私阙乏,时有以马驴及橐驼供驾挽耕载。

诏听民就丰。

行者十五六,道路给粮禀,至所在,三长赡养之。

遣使者时省察焉。

”[8]隋朝大业八年(612年)大旱,“时发四海兵,帝亲征高丽,六军冻馁,死者十八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时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本年度以来,针对已经发生因旱 饮水困难的人、畜,通过采取应急抗旱措施累计解决的饮水 困难的人数和大牲畜头数。 注:多次解决的同一人(畜)的饮水困难,只算一人(畜)。
(三)浇地进度和服务站抗旱活动统计表(实时报)
浇地面积
浇果树
服务站活动情况
合合 计计 地区 亩 面 次积
大田 (万亩)
河北省旱灾统计
一、报旱制度
1.旱情统计报表分类(按报送时段划分): (1)实时报表
➢ 农业旱情动态统计表 ➢ 农业抗旱情况统计表 ➢ 浇地进度和服务站抗旱活动统计表(冀) ➢ 因旱临时性饮水困难情况统计表
一、报旱制度
(2)年报
农业抗旱情况统计表 农业旱灾及抗旱效益统计表 抗旱服务组织基本情况统计表 抗旱服务组织抗旱能力及效益统计表 部分行业因旱受灾情况统计表 城市干旱缺水及抗旱情况统计表 服务站抗旱活动统计表(冀) 河北省抗旱活动情况统计表(冀) 抗旱协会情况统计表(冀)
一、报旱制度
2.报送时间要求
(1)实时报(《农业旱情动态统计表》、《农业抗旱情况统计 表》、《因旱临时性饮水困难情况统计表》)
在出现旱情并开始报旱后,至启动Ⅳ级抗旱应急响应期间, 实行周报,即每周二上报;
在启动Ⅲ级和Ⅱ级抗旱应急响应期间,实行每周两报,即每 周二和周五上报;
在启动I级抗旱应急响应期间,实行日报,即每日上报。 注:旱情发生期间,具备浇地条件的情况下,除报送上述三张 报表外,还需同时报送《浇地进度和服务站抗旱活动统计 表》。
(六)抗旱服务组织基本情况统计表(年报)
➢ 抗旱设备固定资产:抗旱服务组织现有的用于解 决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困难的提灌设备、维修设 备、机动运水车辆等固定资产。“累计”指抗旱 服务组织从开始组建到本次统计时,抗旱设备固 定资产的累计值。“新增”指本统计年度新增加 的抗旱设备形成的固定资产。“完好率”指现有 抗旱设备固定资产中可保证正常运转的设备资产 所占百分比。
级防汛抗旱部门应与民政、农业、气象等相关 部门核实灾情并上报。
(一)农业旱情动态统计表(实时报)
在田 地 作物 区 面积
作物受旱面积
缺水缺墒 面积
因旱人畜 水利工程 饮水困难 蓄水情况

合计
牧区 受旱
其中 无抗 旱条
轻旱
重旱
干枯
水田 缺水
旱地 缺墒
面积
人 口
件面
大 牲 畜
蓄 水 总 量
河水比道 库现有服务 Nhomakorabea组织数量 (个) 地区
县级
乡 级
现有抗 旱协会
数量 (个)
个户 数数
从 业 人 员
(人) 合计
专 项 资 金 投 入 (万元)
累计
本年度
中央 地 与省 (市)、 自 级财 县财 筹
政政
合计
中央 地 与省 (市)、 自 级财 县财 筹
政政
抗旱设备
固定资产 (万元)
累 计
新 增
完 好 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五)农业旱灾及抗旱效益统计表(年报)
➢ 作物受灾面积:在受旱面积中作物产量比正 常年产量减产1成以上的面积。 注:1.同一块耕地多季受灾,累计各季受灾面 积最大值。 2.作物受灾面积中包含成灾面积,成灾面积 中包含绝收面积。
➢ 成灾面积:在受旱面积中作物产量比正常年 产量减产3成(含3成)以上的面积。
重旱
影响程度
旱地作物
水稻
对生作长物有正影常响。出萎湿苗蔫度率或低低2于0于6厘08米%成但耕,大作作于层物等土叶于壤子4相出0对%现。
插秧后各生育期内 不能及时按需供水, 稻田脱水,禾苗出 现萎蔫。
对作物生长 出苗率低于6成;叶片枯萎或有 田间严重缺水,稻
和产量有较 死苗现象;20厘米耕作层土壤 田发生龟裂,禾苗
➢ 因旱直接经济总损失=粮食损失+经济作物损失+其 它行业直接经济损失。
(五)农业旱灾及抗旱效益统计表(年报)
➢ 抗旱效益:采取抗旱措施与不采取抗旱措施 相比,减少损失的粮食数量和产值及经济作 物产值。 注:抗旱挽回粮食产值(亿元)=粮食数量 (万吨)×单价。
(六)抗旱服务组织基本情况统计表(年报)
一、报旱制度
(2)年报:为全年发生的灾害过程的累计报表, 统计时段为每年1月1日至9月30日。每年9月 底上报年报。在上报年报时,同时上报年度抗 旱工作总结,严重灾害年份要附受灾分布示意 图。
一、报旱制度
3.其他要求
(1)发生旱情并启动抗旱应急响应期间,除正常 填报上述抗旱统计报表外,应另报旱情和抗旱行 动方面的文字材料和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大影响。 相对湿度小于40%。
出现枯萎死苗。
干枯
出苗率低于3成,作物大面积枯死或需毁种。
(一)农业旱情动态统计表(实时报)
无抗旱条件面积:既无灌溉水源,又无灌溉设施, 无法实施抗旱浇灌的作物受旱面积。
水田缺水:水田缺水只针对稻田。在水稻栽插季节, 因水源不足造成适时泡田、整田或栽插秧苗困难。 水田秧苗栽插后受旱,应视为作物受旱。
➢ 本年粮食总产量:全年各季粮食作物产量之 和。
(五)农业旱灾及抗旱效益统计表(年报)
➢ 粮食因旱损失:干旱对粮食作物造成的损失。即与 正常年相比因旱减收的粮食数量和产值。
➢ 经济作物因旱损失:干旱对经济作物造成的损失。 即与正常年相比因旱减收的经济作物产值。
➢ 其它行业因旱直接经济损失:因干旱灾害造成林牧 渔业、工业、交通航运业、水力发电等行业及水利 设施直接经济损失的总和。
株面 数积
活 动打修 机井井 具
维 修 机 泵
安 装 防 渗
浇 地
浇 果 树
万 亩 次
万 一 二三四五 白 万 万 亩 水 水水水水 地 株 亩
台 套


台 套
万 米
万 亩 次
万 株
合计
浇地面积:本年度以来实际浇地面积累计 数。同一块耕地一季作物抗旱浇灌多次, 按面积统计时只计一次,按面积·次统计时 计多次。万亩次≥万亩
➢ 从业人员:各级抗旱服务组织现有的正式和非正式工作 人员的总数。
(六)抗旱服务组织基本情况统计表(年报)
➢ 专项资金投入:用于抗旱服务组织专项建设的各种 资金投入。“累计”指开始组建抗旱服务组织到本 次统计时,累计投入的资金数额。“本年度”指本 年度用于抗旱服务组织建设的资金数额。“中央与 省级财政”指由中央和省两级财政安排的、用于抗 旱服务组织建设的专项资金数额。“地(市)、县 财政”指由地(市)、县级财政安排的、用于抗旱 服务组织建设的专项资金数额。“自筹”指抗旱服 务组织自筹的资金数额。
(二)农业抗旱情况统计表(实时兼年报)
投入
抗旱
地区 人数 机 电

投入抗旱设施
泵 站
机动 抗旱 设备
装 机 容 量
投入抗旱资金
机动 运水 合计 车辆
中央 拨款
省级 财政 拨款
地县 级财 政拨 款
抗抗 旱旱 群 用用 众 电油 自 筹
抗旱浇 灌面积
临时解决 人畜 饮水困难

人 口
大 牲 畜
万人 万眼 处 万台套 万千瓦 万辆 万元 万元
合计
(六)抗旱服务组织基本情况统计表(年报)
➢ 现有服务组织数量:经当地有关部门正式批准、符合有 关规定要求的县、乡两级抗旱服务组织(含片站)数量。
➢ 现有抗旱协会数量:拥有抗旱机具和抗旱能力的农民或 集体,按照平等、互助、互利、自愿的原则,在抗旱服 务组织的指导下,成立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 发展”的各类群众性抗旱组织。“户数”指参加抗旱协 会的农户数量。
旱地缺墒:旱地作物播种期,种子出苗前,待播种 或已播种的耕地20厘米耕作层土壤相对湿度低于 60%,影响适时播种或需要造墒播种,或播种后未 能及时出苗的。播种出苗后应统计为作物受旱面积。
(一)农业旱情动态统计表(实时报)
牧区受旱面积:牧区因降水不足影响牧草正常生长 的草场面积。
因旱饮水困难:因干旱造成的临时性人、畜饮用水 困难。
(四)因旱临时性饮水困难情况统计表(实时报)
序号 县(市)乡(镇) 村
饮水困难
人口
大牲畜
缺水 原因
出村拉 水人口
拉水 距离
开始拉 水时间
备注
(人) (头)
合计
饮水困难:因干旱造成的人、畜饮用水困难,即由 于干旱导致人、畜饮水的取水地点被迫改变或基本 生活用水量低于20升/人·天且持续15天以上。在统 计牲畜饮水困难时要将羊单位按5:1比例换算为大牲 畜单位。
抗旱用电:本年度以来累计抗旱用电量。 抗旱用油:本年度以来累计抗旱用油量。
(二)农业抗旱情况统计表(实时兼年报)
抗旱浇地面积:本年度以来实际抗旱浇地面积累计数。 注:1.正常灌溉面积不列入统计范围; 2.同一块耕地一季作物抗旱浇灌多次,按面积统计时只计 一次,按面积·次统计时计多次; 3.两者逻辑关系:万亩次≥万亩。
抗旱设备数量的最大值。 装机容量:统计时段内投入抗旱的机电井、泵站、
流动抗旱设备及其他抗旱设备装机容量合计数的最 大值。
(二)农业抗旱情况统计表(实时兼年报)
机动运水车辆:统计时段内投入抗旱的各种 机动运水车辆最大值,包括给饮水困难群众 送水的车辆。
投入抗旱资金:本年度以来各级财政、地方 集体、企事业单位和群众投入抗旱的资金累 计数量,不包括群众投劳折算资金。
因 旱 直 接 经 济 总 损 失
抗旱效益 挽回
挽回粮食 经济 作物
万亩
万亩
万亩
万亩
万亩 万亩 万人 万头 万吨
万 吨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 元
万吨 亿元 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