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说课7菩萨兵_苏教版

合集下载

三年级语文下册苏教版教学第三单元7.菩萨兵

三年级语文下册苏教版教学第三单元7.菩萨兵

朱总司令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 的。
齐读第7自然段
用“热火朝天”写一句话
默读8自然段
藏胞返回家园,看到干干净净的院 子、平平展展的土地后,会怎样做 ,会说出怎样的话,红军会怎么说 ?
“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 一样的兵呀!”
我们这节课品读了朱德同志亲自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胞春 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得到了藏胞的信任和感激。一路长 征,一路故事,在红军到达的每一个地方,他们都会用自 己的实际行动与当地的百姓建立浓浓的鱼水情。正因如此 ,这群菩萨兵才赢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和帮助,最终取 得了长征的胜利,革命的成功。
藏族 翻译 动员
地区 糊涂 感激
一段 同胞 春耕 播种 怨不得 尽心尽力
菩萨 糟蹋 不饶人 挨饿 干干净净 平平展展
“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 菩萨一样的兵呀!”
长征途中,红军来到藏民
居住地区,准备休整一段时间 。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 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 ,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 露面。这下可急坏了朱德总司 令。
朱德总司令对藏胞疾苦的关切之情。 D、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朗读)。
• “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
• 乌云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乌 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
• 乌云指藏胞对红军的不信任, 有误解。
• 把红军也当做反动军,不敢下 山
“ 现在已经是春耕了,节气不饶 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 上.”
A、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总司令着急的心情?他急 得又是什么?
(已经、节气不饶人、赶紧、抢)担心藏胞耽 误春耕,急藏胞所急。
B、朱总司令一想到藏胞来年可能忍饥挨饿,真 是心急如焚!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菩萨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菩萨兵

躲藏
读好轻声:
踏实
紧挨
菩萨
糟蹋
糊涂
怨不得 ——埋怨 哀怨 任劳任怨
挠 náo ——不屈不挠 阻挠 播 种 ——传播、传扬;迁移、流亡
广播、播音;播迁
同 胞 —— 胞衣
同母所生 同一国家或民族的人
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糟蹋 糊涂 尽心尽力 热火朝天
糟蹋:侮辱;蹂躏。
糊涂:不明事理,对事物的认识模糊或混乱。 尽心尽力:费尽心思,用一切力量。
第一句表明了朱德同志对帮助藏 胞春耕工作的关心和重视,感情 真挚。 第二句一语双关,字面上是说农 作物的生长过程,暗喻要让红军 形象在藏胞心中生根,使藏胞知 道红军是一心为民的。
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 生根、开花、结果
一语双关,既是指农作物的生长 过程,又是暗寓要让红军形象在藏胞 心中生根,使他们知道红军是一心为 民的。
说说带点语句的意思。 “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 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 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 花、结果……”

〃 〃〃〃〃 〃〃 〃〃〃〃〃〃 〃 〃 〃
〃 〃 〃
表面上是说春耕,让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实际 上是说要让红军一心为民的形象在藏胞的心中发芽、生根、开 花、结果,把红军爱民的优良传统永远地铭刻在藏胞的心中。
军 心 民 心 心 心 相 印
军 情 民 情 鱼 水 情 深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 人民好比土地。 我们到了一个地方, 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 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 得(de)了呢?得(děi)想办法动员他 们回来呀!”
“唉,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 那些藏胞一见到我们就跑,真糊涂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实录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实录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实录及反思(一)教学时段及班级情况教学日期:XXXX年X月X日教学时段:第X节课教学对象: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X)班教学主题:《菩萨兵》教学时长:X分钟教学地点:教室(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菩萨兵》的主题和情节。

2.能够认识并掌握部分生字词。

3.懂得通过绘画反映读书的看法和感受。

过程目标1.能够积极参与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活动。

2.通过课堂上积极讨论,培养小组合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通过读书绘画和创意活动等,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精神。

2.通过读书的教育,激发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

3.激发学生的美感和情趣,培养其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佛教文化和佛教教义。

教师简要介绍哪些事情是佛教讲究的,如尊重生命、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净化等。

2.讲授(1)教师开始讲述《菩萨兵》的故事情节,同时将课文图片上的人物形象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形象化理解。

(2)通过读课文,让学生熟悉生字词的认读和运用情况。

(3)教师让学生一起合作、讨论本文的主题,引领学生从文本生动的人物形象中把握到了佛教思想中的关爱生命、平和宽容等主旨内容。

3.练习(1)让学生自己朗读一段文本,教师在旁边引导和纠正读音。

(2)将文本分给小组,通过小组讨论和讲述,为大家创造阅读情境,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4.创作(1)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菩萨兵》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想法和指导。

(2)教师布置“创作伴读”任务,让学生在组内自由发挥,谈谈读后感受,体验学习的乐趣。

5.评价教师针对本节课的讲授策略、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估,同时也可以以一些创意活动、课堂口算等形式让学生自我评价,并总结学生的表现,并为学生学习的动因注入新的力量。

(四)反思记录通过本节课结束,我有一些自己笃定的感受和体会,这对于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说课稿《菩萨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说课稿《菩萨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说课稿《菩萨兵》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报告了在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领导赤军兵士资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种,以现实举措使藏族同胞返回了本身的故里,赢得了藏族同胞的信托与感谢.课文语言朴素,却字字包罗真情,是训练学生朗读,引发学生想像,造就学生情绪,态度,代价观的好课本.由于故事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对红军与藏族同胞之间的深情,学生又缺乏一定的生活和情感基础,因此,理解当时情况下,红军的想法与做法将会有一定的困难.基于以上的教材简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依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目标,情感与态度三个纬度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故事.2.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格多音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尽心尽力"造句.the Spring Festival the Chinese have a family feast. After that they stay up till midnight to welcome the Spring Festival with firecrackers. On New Year’s Day, people visit their relatives and friends to exchange New Year’s greetings. Children receive a lot of gift money.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其中目标1和目标2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目标3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要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把课堂这一个广阔的舞台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素质,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学生采用:看、听、读、品的方法学习。

三级《菩萨兵》第二课时说课稿【推荐下载】

三级《菩萨兵》第二课时说课稿【推荐下载】

三级《菩萨兵》第二课时说课稿三年级《菩萨兵》第二课时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菩萨兵》。

一、关于教材:课文主要写红军长征途中朱德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胞春耕,以实际行动赢得他们的信任,被藏胞称为“菩萨兵”。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记述了事情的前后经过,条理清楚。

主要通过朱总司令的语言反映他和红军对藏胞的一片深情。

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所以我将目标定位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语句;抓住朱总司令的语言体会红军对藏胞的关心和爱护,体会军民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而在他的语言中,“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是理解的难点。

二、关于教法1、注重背景资料的补充。

因为课文讲述的故事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所以在课前和学生一起了解了长征、红军等历史背景,藏族人的宗教信仰。

学生知道藏民大多数是信佛的,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菩萨在藏民心中有着很神圣的地位,藏民把红军比作菩萨,这是对红军最高的评价。

这些内容的补充对学生理解藏胞把红军称为“菩萨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紧扣人物语言,以此为教学的主线。

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了朱德同志与翻译的三次对话,让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去感受朱德同志对藏胞的关心,对春耕被耽误的急切心情,弄清“急坏”的真正原因。

引导学生集体读、分角色读、个别读,边读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让学生对朱德总司令、红军战士从内心产生敬意,从而理解藏胞称朱德与红军战士为“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兵一样的兵”的含义。

3、引导学生结合上写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

新课标要求第二学段“能练习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借助生活积累,理解词语的意思。

”文中“尽心尽力”“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等都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对于这些重点词句,我主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相结合来进行理解,这也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做法。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菩萨兵_苏教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菩萨兵_苏教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第七课菩萨兵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认读4个生字,能够书写10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先生领会朱总司令和红军兵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点】理解朱总司令的话,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难点】领会藏胞对朱德总司令、红军兵士的感激之情。

【教学方法】合作、探求、交流【课前预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师:同学们,你知道“菩萨”是怎样的吗?你知道哪些菩萨的名称?师:菩萨,顾念天下苍生黎民,想救众人于苦难。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地藏菩萨等。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与菩萨有关。

2. 板书课题《菩萨兵》。

师:甚么是“菩萨兵”?藏胞为甚么称红军为“菩萨兵”呢?让我们一同来读读课文吧!二、初读感知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在浏览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经过熟字加偏旁识字:月——胞、胡——湖、余——涂、番——播、井——耕教师指点先生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段”摆布结构。

左小右大,留意右侧最初一笔是“提”。

“藏”上下结构。

上小下大,下半部分笔画要紧凑。

“区”半包围结构。

里面是两笔。

“译”摆布结构。

左小右大,留意右侧的笔画。

(2)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标出自然段。

2. 课文次要写了甚么?红军长征途中,朱德带领红军兵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种,以实践行动使藏族同胞返回本人的家园。

3.理解词语。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妨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yì bō yuàn hú tu zāo tà bāo gēng zàng qū ráo翻译播种怨不得糊涂糟蹋同胞春耕藏民地区富饶A. 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多音字认读āi 紧挨挨ái挨打词语理解:糊涂:描述人脑子不灵活,犯傻,分辨不了是非。

《菩萨兵》说课稿

《菩萨兵》说课稿

《菩萨兵》说课稿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意思。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表达等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体会中国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奋斗、互相扶持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一些比喻和象征意义,理解中国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团结互助精神。

三、教法与学法教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通过探究式学习,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关于红军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主题。

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意思。

讲解生字词: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分析课文: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总结全文:总结课文主题,强调中国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团结互助精神。

五、教学评价设计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他们对生字词和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小组讨论表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考试成绩:通过考试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后反思教师教得如何: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有改进的地方。

学生学得如何: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7菩萨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7菩萨兵

课件PPT
课文详解
他们说:“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 菩萨一样的兵呀!”
“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 兵”,这是藏族同胞对红军的最高评价, 赞扬了朱总司令与红军战士一切为老百 姓着想的高尚品质。
图解结构
课件PPT
起因:藏族同胞吃尽
苦头 躲进深山
菩 萨 兵
经过 动员
待在深山 受不了 想 急
耽误春耕
造句 位于我国南海南部的南沙群岛拥有难以计数的宝藏。
字词乐园
课件PPT
造会 qū 字 意
笔顺
写法:“ㄈ” 上横短,下横

结 构

包 围
繁 体

Q

笔 画
4画
组词 形近 运用
山区 开发区 区 分 自治区
驱(qū)驱赶 臣 (chén)大臣 闹市区做生意—— 买卖兴隆
长,竖折折角 宜方。 郊 区
区 区区
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 人民政府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 和国元帅军衔。主要著作编入《朱德选集》。
课件PPT
预习检查
1. 通过找出红军和反动军队对待藏族 同胞的不同,以及藏族同胞对红军前后态度 的不同,体会运用对比手法的好处。
2.抓住课文最后一句藏族同胞对红军的 评价,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一切为老百 姓着想的高尚品质。
字词乐园
课件PPT
造形 zàng 字 声
笔顺
写法:“艹” 横略长,“戈”
结上 藏 构下
繁 体

组词 形近
藏族 藏民 西藏 宝藏
臧(zānɡ)臧老师 臧否
斜钩与撇相 协调。
西 藏
Z

笔 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语文说课-7菩萨兵苏教版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课《菩萨兵》。

课文讲述了在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种,以实际行动使藏族同胞返回了自己的家园,赢得了藏族同胞的信任与感激。

课文语言朴实,却字字包含真情,是训练学生朗读,激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好教材。

全文一共9个自然段,条理清晰。

事情的起因是:藏胞由于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对红军的到来非常害怕,“躲”进了深山。

事情的发展:讲朱德总司令很着急,翻译去“请”藏胞回来,结果是藏民把自己“藏”起来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总司令怕耽误了春耕的大好时机,决定帮助藏胞“抢”种。

总司令召开了春耕动员大会,与战士们一起“帮”藏民春耕。

春耕行动深深地“感动”了藏族同胞,他们纷纷返回了家,称赞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是“菩萨司令、菩萨兵”。

全文按照时间顺序“一天”、“第二天”、“几天以后”三个具体的时间段作交代,使文章一脉相承。

课文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在课题的左上角,朱总司令骑在马背上,象征着他率领着千军万马在长征的征途中奋勇前进。

第二幅描写了藏民返回家园和朱总司令欢聚一堂时的情景,透过任务的神态,让读者感受藏民对红军的信任与感激之情,感受到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很好地表达了中心。

由于故事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对红军与藏族同胞之间的深情,学生又缺乏一定的生活和情感基础,因此,理解当时情况下,红军的想法与做法将会有一定的困难。

二、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教材简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依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目标,情感与态度三个纬度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故事。

2.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一个多音字。

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尽心尽力”造句。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其中目标1和目标2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目标3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四、说设计的理论依据:这是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整个单元都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的。

《菩萨兵》是歌颂革命英雄主义的课文。

按照三年级的阅读要求:要教学生学会读书。

要想方设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好语文,让学生在自己读懂的过程中,去理解内容,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情操,从而不断提高语文水平和素养。

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做到“批文入情”,要让学生的情感活动伴随读书的全过程,真正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根据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特点,抓住文章题眼“菩萨兵”让学生“批文入情”地读课文是教学主脉。

复述课文把学生的语言与文本再次结合,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六、说教学时间: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打算分两课时进行教学。

七、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上课伊始,我向学生介绍红军长征的历程,随后引出课题,引导学生读题质疑,并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初读指导:我指导学生先自学生字,然后自由、放声地朗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在此基础上读通全文。

三、检查初读情况:我先引导学生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适当正音,特别提醒学生“菩萨”、“糟蹋”、“糊涂”中的第二个字都念轻声,“挨”(ái)在课文中读第二声。

指导学生读好比较难读的句子。

接着我引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通过指名读,小组读,分角色朗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等各种读书形式指导读好重点段落,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学习生字: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我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结构,说说记忆的方法以及书写时的注意点。

考虑到学生“翻译”的“译”右边部分易加一撇,因此我借助媒体出示并范红右边部分。

我准备留十分钟给学生当堂练习。

第二课时下面,我主要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本课时我打算分“复习导入,朗读感悟、深入学文,总结课文”三个环节进行教学一、复习导入:上课伊始,我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新词,随后紧扣课文的最后一句,理解课题中的“菩萨”,并质疑,让学生带着“为什么藏胞称红军为菩萨兵呢”这个问题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

(从整体入手,扣住课题,为学习全文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二、朗读感悟、深入学文:本课有9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藏族同胞听说又有部队开进自己居住区,便躲进深山不敢露面的原因。

考虑到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在学生自读的情况下,我引导学生想像藏胞们吃尽的苦头,使藏胞一见红军就跑、躲得情景印入学生的脑海,重点指导学生读好本节的最后一句话,突出朱总司令的“急”。

接着课文重点描写朱总司令的着急与担心,以及他带领红军帮助藏民春耕的事。

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为了完成这部分的教学,我打算分三个步骤进行。

1.紧扣朱德司令的话,引导体会他对藏民的关心。

2紧抓词句,精读感悟(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重在自悟。

教师把充分阅读的机会交给每一位学生,营造一个较大的阅读空间,安排充足的时间(3-5分钟)让每一个学生深入课文,接触文本,产生个性体验。

就本班学生而言,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是很强,生生之间的差异也很大。

因此,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有了充分的自读感悟,才会有精彩纷呈的多元化交流。

)接下来,我引导学生把自己阅读感悟到的说出来与大家共享,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用课件出示重点句段,进行精读感悟课文的2~5小节同过对话的形式写了朱德总司令的着急与担心。

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2~5小节,组织学生交流阅读感受,相信凭着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初步感知朱德司令担心藏胞在深山里会受不了,担心春耕被耽误。

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与文本深入对话。

边读边找出体现朱德司令着急担心的词句,多读读,多品品,揣摩人物的心理,然后组织学生再次交流。

当学生交流到第二自然段时,我出示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抓住反问句想象藏民在深山中的生活,紧扣“这么”、“还在”、“怎么受得了呢”朗读体会由于长时间待在深山里,吃住条件十分恶劣,朱德担心藏胞受不了。

(目的让学生紧扣文本,体会藏民在深山中的生活时间之长,条件之恶劣,进一步体会朱德对藏民的担心、对藏民的关怀)接着紧扣感叹句,引导学生揣摩朱德的心理活动,进一步体会朱德司令对藏胞的无比关切。

从而引导学生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出司令的着急与担心,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标点符号所表达的意思。

当学生交流到第五小节时,我先抓住“怨不得”,引导学生朗读体会朱德司令表现出的深深的体谅。

接着紧扣“节气不饶人”、“赶紧”、“抢”等词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朱德司令急藏民所急,想藏民所想,关心藏胞疾苦的爱民情感。

此时,我引导学生说说朱德是个什么样的司令,继而发问这么好的司令,为什么藏民一见到就躲进深山呢?再次让学生联系上文交流藏民躲的原因,从而过渡引出翻译的话:“唉,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那些藏胞一见到我们就跑,真糊涂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谈谈对乌云遮住眼睛的理解,进一步理解藏胞是因为不了解红军,把红军当成了反动军队才会躲进深山。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指导读出翻译的无奈在学生充分朗读感悟朱德司令的两段话后,我紧扣课题小结:朱德和他带领的红军关心藏民疾苦,就像菩萨一样有着救苦救难的心肠。

让红军像菩萨一样的为民着想的形象深入学生的脑海。

2.抓住红军帮助藏胞春耕一事,进一步体会红军对藏胞的关爱。

课文的6~7小节写了朱德带领红军帮助藏民春耕,以实际行动关心爱护藏民。

教学时,我让学生带着“朱德是这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呢?”这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试着体会人物的感情,揣摩人物的心情。

在学生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取长补短,抓住“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等词句,指导学生读好朱德司令的第三段话,体会朱德对藏胞的关心和爱护。

接着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朗读理解“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这句话,进一步体会朱德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藏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要让红军一心为民的形象在藏胞的心中开花结果。

随后我紧扣“热火朝天”,引导学生朗读,理解,并让学生借助图片,展开想像,练习说话。

(这样设计不仅丰富了课文的内容,锻炼了学生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无形中红军为民着想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也逐渐高大,丰满,对文本的感悟更深刻了。

)3.深华感情:在学生充分朗读,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我播放音乐,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朱德司令的三段话,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朱德和他带领的红军战士像菩萨一样,急藏胞所急,想藏胞所想,关心藏民疾苦,是一支人民的军队。

让红军菩萨一样的一心为民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课文的8~9小节写了春耕行动深深感动了藏胞,他们赞颂朱总司令率领的红军是“菩萨兵”。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朗读想象藏胞为何会流下感激的泪水,体会藏胞对红军的感激,然后引导学生紧扣:“干干净净”、“平平展展”,借助课文插图,想象藏胞返回家园后和红军相见时的感人情景,并进行说话训练。

(通过说话练习体会藏民的歉意与感激之情,这种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得到落实。

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在此基础上,引出最后一段,引导学生说说对“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的理解与感悟,从而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读出藏胞对红军的感激与信任之情。

三、总结课文:在学生深入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我总结:朱德同志亲自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得到了藏胞的信任和感激,怪不得藏胞称他们为菩萨兵。

引导学生回读课题,使学生对“菩萨兵”一题有更深的理解,随后再读课题,让学生把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深深印入脑海。

四、布置作业:课后,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文插图,展开想象,藏胞们返回家园,看到干干净净的院子、平平展展的土地后,会说出一番怎样的话语呢?写一段话。

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始终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为主,以朗读和感悟为主,以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及时生成教学,以和谐、民主、深情的教学风格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还语文课一个“情”字,实现教师情、学生情、文本情的三情合一。

五、板书设计:7.菩萨兵朱德急受不了春耕(红军)(动员)(帮助)关爱藏胞躲返回感动(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始终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为主,以朗读和感悟为主,以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及时生成教学,以和谐、民主、深情的教学风格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还语文课一个“情”字,实现教师情、学生情、文本情的三情合一。

以上说课仅仅是我对本课的一种教学预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达到“无为而治”的教学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