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某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监控方案
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监控计划

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监控计划高速公路桥梁的建设是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工程,其施工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道路的正常运行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确保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全面的施工监控计划。
一、工程概述首先,对高速公路桥梁工程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包括桥梁的位置、长度、跨径布置、结构形式(如梁桥、拱桥、斜拉桥等)、设计荷载标准等。
同时,还应说明施工的总体进度计划和预计的竣工时间。
二、监控目的和意义施工监控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桥梁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安全和质量,保证桥梁的成桥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变形、应力、内力等参数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处理,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
此外,施工监控还可以为后续的桥梁运营和维护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三、监控内容1、结构变形监控对桥梁的墩柱沉降、梁体挠度、桥面高程等进行监测。
采用水准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定期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设计值进行对比分析。
2、应力监控在桥梁的关键部位(如墩柱底部、梁体的跨中、支点等)布置应力传感器,实时监测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应力变化情况。
通过应力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结构的受力状态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超应力现象。
3、温度监控温度变化对桥梁结构的变形和应力有较大影响。
因此,需要对施工期间的环境温度和结构内部温度进行监测,为变形和应力分析提供温度修正依据。
4、施工荷载监控对施工过程中的临时荷载(如施工机具、材料堆放等)进行监控,确保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允许值,避免因施工荷载过大导致结构损伤。
四、监控方法和手段1、测量仪器的选择和布置根据监控内容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如高精度水准仪、全站仪、应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仪器的布置应遵循科学合理、便于观测和保护的原则。
2、数据采集和传输采用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采集,并通过无线传输或有线传输的方式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
高速公路监控施工安全方案

高速公路监控施工安全方案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高速公路建设已成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维护过程中,施工工人面临着许多潜在的危险和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我们需要制定一套高速公路监控施工安全方案。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确保高速公路施工期间的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方案内容1. 人员培训与管理- 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必须参加安全培训,并获得相应的工作证书。
- 施工现场的人员管理应严格执行,确保只有受培训并普及安全知识的人员才可以进入工作区域。
2. 施工现场标识与路障- 在施工现场的入口处,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司机注意施工区域。
- 在施工区域内设置路障,限制车辆的速度,并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3. 监控设备与技术应用- 在施工现场安装摄像头,定时拍摄并记录施工过程。
- 使用监控设备对施工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应急措施。
-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时分析监控数据,预测潜在的安全风险。
4. 安全巡检与报告- 设立专职安全巡检人员,定期巡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得以执行。
- 根据巡检结果编制详细的安全报告,提出改进建议,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5. 应急预案和演练- 制定全面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突发情况下的应对方法和责任分工。
- 定期组织演练,提高施工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应急措施的有效性。
结论通过实施高速公路监控施工安全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期间事故发生的概率,并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此方案的成功实施将为高速公路建设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促进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稳步发展。
桥梁监控工程施工方案

桥梁监控工程施工方案第一章绪论1.1 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逐渐增大,其中桥梁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其建设和维护尤为重要。
随着桥梁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桥梁监控工程的施工及维护同样受到了重视。
本工程旨在对桥梁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维护,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保障交通安全。
1.2 项目概述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桥梁监控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以及相关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将分为多个阶段进行,其中包括前期准备、设备采购、安装调试、系统联调和最终验收等环节。
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案和严格的施工管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1.3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最终目标是建设一套全面、稳定、可靠的桥梁监控系统,确保对桥梁的全面监控,并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通过建设和完善桥梁监控系统,提高桥梁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降低事故风险,从而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
第二章前期工作2.1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桥梁监控工程的施工前,首先要做好相应的前期准备工作。
包括桥梁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同时要对项目所需要的设备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论证。
在此基础上,确定设备采购方案,并与供应商进行充分的洽谈和谈判,确保设备的质量和供应周期。
同时,在施工前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勘察,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计划。
2.2 设备采购设备采购是桥梁监控工程的重要环节,采购的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效果。
因此在采购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采购,同时对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进行认真的审核,确保设备的质量和供货周期。
2.3 施工方案制定针对不同桥梁的特点以及具体的监控需求,需要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在制定施工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安全、质量和进度等多个方面因素。
通过合理的施工调度和流程设置,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延误。
第三章施工阶段3.1 设备安装设备安装是桥梁监控工程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某高速公路连续刚构大桥的施工监控

要进行第二次拌和 , 二次拌和后仍 不符 合要求时 , 不 待混凝土灌 注完成 2h后方可 凿除桩 头松散混 凝土 , 凿到离 不符合要求 , 得使用。6 灌注混凝 土时 , ) 要控制好 导管 的埋深 , 防止发 生断桩。
7 在灌注过程 中, ) 当导管 内混凝 土不满 , 含有空气 时 , 后续混凝土 灌注应徐徐灌人 , 以免在导 管内形成 高压气栓塞 , 导致导管漏水 , 造成混凝土 出现夹层或离析 。
头处不得用水 冲洗 。5 整个 桩 的灌 注要 在混凝 土 的初凝 时间前 4 钻孔灌 注桩施 工 时, ) ) 确保平 面位 置 准确 和混 凝土 质 量符 合要
完成 。6 为 了保证桩头质量 , 灌 5 H~10CI ) 超 0c 1 0 l。 T 1 2. 凿桩头 . 9 系梁底 5C I l 左右加水进行养护 , 2 T 待 8d后进行声波检测 。 求。严 格按 照试 验室 下达 的配料单进 行拌 和 , 确保混 凝土质 量。 5混凝 土拌 合物运 至灌 注地 点时 , ) 要检查 其均 匀性 和坍落 度 , 如
6 r, 0c 腹板厚度 5 H~10c , n 0c 1 3 r 上部 箱梁 采用悬 臂浇筑 方法施 n
2 主桥 监控 方法
. 工, 上部箱梁纵向预应 力束 采用高 强低松 弛钢 绞线 , 吨位 的群 2 1 箱梁 立模标 高的 计算和 预测 大 箱梁立模标高 的理论计算公式如下 : 锚体 系 , 横向预应力束 亦采 用高强 低松 弛钢绞 线 , 扁锚体 系配 以
计和规范要求。 关键 词 : 梁 , 工 监 控 , 工 控 制 , 梁 挠 度 主 施 施 箱
中图分类号  ̄ 4 . U4 5 4
文献标 识码 : A
湖南某高速公路上的一座跨越铁路 的公路连续 刚构桥梁 , 其 墩基础 直径 17r 的钻孔灌注桩 , 1 l r 空心墙式 墩身。 主桥为 :0+7 6 5+9 0+7 5+6 =3 0m 的 5 刚构连续组合 梁桥 , 1 主桥监 控 内容 0 6 跨 主桥箱梁分左 右 两 幅。每 幅箱 梁截 面为 单箱 单 室 , 梁顶 宽为 箱 该 大桥不是 国内最 大 , 由于其要跨 过在运营的铁路进行施 但 1 2 底宽为 8m, 0m, 6 悬臂长 度 4 5r , 板厚度 3 H~5 r, 1 l顶 r 0c 1 0c n 工 , 由于 主桥结构是 刚构 连续梁 组合体 系 , 且 其施工 过程 比一般 底板厚 度 3 5锄 ~10c , 4 n 腹板厚度 5 H~1 0CI为减轻 自重 , 刚构桥要复杂。因此 , r 0c 1 0 T, l 欲想达到较好 的合拢精度和线形 吻合程度 箱梁顶面做成 2 %的 向外 侧 的单 向横坡 。主墩 、 次边墩 的墩顶 中 ( 成桥线形与设计线形 ) 必须做好施工控制Ll 。其施工监控主要 1 J 2 心梁高 为 12 0r , 2 l各跨跨 中和边跨跨 中现 浇段 梁高均为 4r, r l r 其 有两方面 内容 : 线形监控 和应力监控 。 间梁底下缘按二 次抛 物线 变化 , 边跨 现浇段 的底板厚 度 3 H~ 0 c1
桥梁监控方案

六、法律法规与标准
1.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
2.参照行业标准,如《公路桥梁养护技术规范》、《城市桥梁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等;
3.遵循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确保项目合规、安全、高效运行。
七、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成立项目组,明确职责,加强协作;
2.人员保障: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3.技术保障: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4.资金保障:合理预算,确保项目资金充足;
5.安全保障: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安全防护。
本方案旨在为桥梁监控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科学有效的监测体系,为桥梁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希望相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4.数据存储与分析
数据存储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实现海量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桥梁结构健康状态进行实时评估。
5.预警与报警
当监测数据超过预设阈值时,系统自动发出预警信号,并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通知相关人员。
五、实施步骤
1.调研与评估:对桥梁进行现场调研,评估监测需求,确定监测方案;
2.设备选型与采购:根据监测方案,选型采购相关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等;
3.系统集成与调试:将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等集成到监测系统中,进行系统调试;
4.数据采集与分析:启动监测系统,实时采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5.预警与报警: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实施预警与报警;
6.养护与管理:根据监测数据,制定桥梁养护计划,指导养护工作;
5.数据采集与处理:启动监测系统,实时采集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高速路工程监控施工方案

高速路工程监控施工方案一、总则为确保高速公路工程施工顺利进行,保障行车安全和施工人员安全,减少对交通的影响,提高监控和施工效率,特制定高速公路工程监控施工方案。
二、施工监控目标1. 保障施工人员和过往车辆的安全。
2. 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工期顺利进行。
3. 减少对行车路段的影响,最大程度维持交通畅通。
4. 提高监控效率,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施工质量。
三、监控措施1. 实施区域划分根据施工计划和工程情况,将施工区域分为不同的监控区域,分别设置监控点,并合理确定每个监控点的位置和角度,以最大程度的覆盖施工区域,确保对施工全过程的有效监控。
2. 安装监控设备针对不同的监控区域和施工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控设备,包括摄像头、监控屏幕、监控终端等,并采用现代化的监控技术,例如高清摄像头、红外线夜视等,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全天候、全方位监控。
3. 联网监控将各个监控点联网连接,建立监控中心,实现对所有监控点的集中管理和实时监控,同时可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监控,方便随时随地了解施工情况。
4. 人员配备每个监控点都设置专门的监控人员,配备专业的监控设备,保证全天候的监控。
五、监控内容1. 路况监控监控车流情况、路面情况、道路状况等,及时发现交通事故、堵塞、拥堵等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施工现场监控监控施工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包括施工人员的作业情况、施工设备的使用情况、现场安全情况等,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 环境监控监控施工区域周边的环境情况,包括气象、大气、水质等各项环境指标,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六、应急保障1. 紧急事件响应一旦发生紧急事件,监控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通知施工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区域、通知交通管理部门协助疏导车流等,确保事态不扩大。
2. 应急预案在项目实施前,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通讯联络机制、物资储备等,以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紧急事件。
桥梁施工监控方案

目录1 工程概况 (1)2 施工监控的目的、原则与方法 (1)2.1 施工监控的目的 (1)2.2 施工监控的原则 (2)2.3 施工监控的方法 (4)3 施工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 (4)3.1 施工仿真计算 (4)3.2 施工控制有关的基础资料试验数据的采集 (4)3.3 施工过程结构变位、应力和应变观测 (5)3.4 监控与实施 (6)4 施工控制的精度与总体要求 (6)4.1 控制精度要求 (6)4.2 实施中的总体要求 (6)5 组织机构 (7)5.1 机构组成 (7)5.2 各单位分工 (7)5.3 施工控制工作程序 (8)6 施工控制表格 (8)6.1 表格类型 (8)6.2 表格编号规则 (9)附表1 桥梁施工控制指令表 (10)附表2 主梁标高实测数据记录表 (11)附表3 中心线偏离值实测数据记录表 (12)附表4 混凝土应力应变测试数据记录表 (13)附表5 混凝土应力应变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表 (14)附表6 钢筋应力应变测试数据记录表 (16)附图1 施工控制框图 (17)附图2 施工控制工作程序 (18)附图3 线形监控测点布置图 (19)附图4 全桥测点截面示意图 (20)附图5 各截面混凝土应变测点布置示意图 (22)附图6 各截面钢筋应力测点布置示意图 (23)附: 桥梁施工监控报价231 工程概况感化溪特大桥: 起点桩号: K58+967.3, 左幅终点桩号K59+418.7, 桥长451.4m;右幅终点桩号K59+422.7, 桥长455.4m。
桥跨组合: 30+(70+130+70)+(5×30)m。
第一联简支, 桥面连续;主桥连续刚构;第三联为先简支后连续。
桥跨在3%的全超高段上。
主桥上部结构: 三向预应力连续刚构箱梁, 单箱单室截面;箱梁顶宽12米, 底宽6.5米, 顶板悬臂长度2.75米;悬臂根部厚70cm, 端部20cm;0#块高度7.8米, 跨中梁高2.7米, 顶板厚28cm;箱梁高度及箱梁底板厚度按二次抛物线变化: H=2.7+A×2, 底板厚D=0.3+B×2, 从根部90cm变化到跨中30cm;腹板厚度从根部的70cm分三段变化到60cm及中部的40cm;0#节段长9.8米, 每个T构对称划分16个节段, 梁段数及梁段长从根部至跨中分别为: 7×3.3m, 9×4.0m, 节段悬浇总长59.1米;合龙段长2米, 边跨现浇段长4米。
桥梁施工监控方案

桥梁隧道桥梁施工监控方案桥篡篡篙嚣蓁葚施工过程中结构处于安全状态.以及根据结构的实际状态,对利用各种测试及监测手段获取的数据进行跟踪修正计算,给出后续各施工阶段的标高及内力反馈数据,用以指导和控制施工过程,保证桥梁线形及内力符合设计要求。
验测出。
回归方程的精度检验两变量R和T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的相关程度,可用变换后的新变量Y和x之间的相关程度,即相关系数Y来检验,根据数理统计理论有:.,酗驴吉酗’善y,y-—;====三兰兰====二三兰兰===苎兰======√【砉J?一去c;|;xI)2,【砉y?一寺c砉咒,2,(5)桥梁概况青(岛)兰(州)高速公路邯郸支线与南水北调总干渠交叉,总干渠渠顶正断面宽度55.1m,设计大桥上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全长119.86m,上部结构为单承载面下承式钢管砼系杆拱桥,下部结构采用重力式U台.钻孑L灌注群桩基础。
将方程组系数代入得:YA=0.965,vB=0.959查相关系数检验表可知:Y0.05=0.811,V0.01=0.917由于vA.YB>v0.01>v0.05.所以表2中的公式无论都有在0.05或0.01的可信度。
结论预应力的长期损失是造成竖向预文/刘振勇施工控制的必要性为了确保主桥在施工过程中结构内力和变形始终处于安全范围内.成桥后拱肋拱线和桥面线形符合设计要求.结构恒载受力状态接近设计期望,在拱桥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施工控制。
对于大跨径桥梁.必须及时纠正实际施工状态与设计理想状态之间的误差,需要采用的反馈控制或自适应控制都是建立在结构已施工部分的大量实测数据基础之上,这些实测值包括施工过程中各块段应力、标高及温度等。
对实桥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不仅可以避免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而且可以为丰富设计理论、完善施工技术及保证施工质量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施工控制的原则和方法控制原则为了实现施工控制的目的,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修正各种影响成桥目标实现的参数误差的影响.以确保成桥后结构内力和线形满足设计要求.青兰高速应力损失过大的主要原因,而且影响时问长,改进张拉工艺并不能消除预应力的长期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监控方案XX至XX高速公路D12合同段XX特大桥桥梁施工监控方案XX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20XX年1月目录1 工程概况32 施工控制重点分析42.1主跨预拱度计算42.2合拢施工的控制42.3预应力损失的长期效应影响分析53 施工控制方案63.1 施工控制的目标和方法63.1.1监控目标63.1.2监控方法63.2 施工控制工作计划83.3 施工控制工作内容93.3.1施工控制仿真计算93.3.2施工控制现场监测113.4 提交监测成果形式174 施工控制实施组织184.1 施工控制组织机构184.2 桥梁建设参建单位在施工控制中的职责194.3 现场施工控制的协作事项要求214.4 现场施工控制的协作事项要求224.4.1 现场实施组织224.4.2 现场施工控制数据信息交流与工作流程225 施工控制人员及设备配备245.1 人员及设备配备245.2 施工监控全过程的软件系统介绍246 施工监控业绩261 工程概况XX特大桥位于宣汉县XX镇,是XX至XX高速公路跨越小河沟的一座特大桥。
主桥平面位于半径为1500米的圆曲线上,小河沟不通航,桥高不受设计洪水位控制,由路线标高决定,桥面至沟底水面约115m。
XX特大桥跨径组合右幅为(2x40m)简支T梁+(95m+180m+95m)连续刚构+(6x40m)简支T梁,桥梁全长707m.;左幅为(2x40m)简支T梁+(95m+180m+95m)连续刚构+(5x40m)简支T梁,桥梁全长667m.。
主桥箱梁为三向预应力结构,采用单箱单室截面,箱顶板宽12.1米,底板宽7米。
主墩为空心薄壁墩,截面为7×10m,壁厚1米,墩身采用翻模或滑模施工。
主墩桩基采用5米厚承台下设8根(半幅桥)直径 220cm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尖嵌入弱风化岩层大于16米。
3号主墩墩身高度:84m,4号主墩墩身高度:72.3m。
图1-1XX特大桥主桥总体布置图2 施工控制重点分析大跨径连续刚构、连续梁桥针对此类桥梁结构特点,我方的施工控制工作将从以下几个着重点展开进行。
1)施工过程中主跨预拱度的准确分析计算;2)多跨连续梁连续刚构组合体系合拢的控制;3)预应力损失的长期效应影响分析;2.1主跨预拱度计算就施工控制而言,传统的方法是通过预抛高(预拱度)的准确计算使成桥线形满足设计线形的要求,同时通过应力监测确保施工过程中桥梁结构的安全性。
这套方法在技术上已基本成熟,但从多年的实践效果看,始终未能克服大跨径混凝土梁桥下挠和开裂的通病。
因此,有必要通过对设计、施工方案的优化,提出施工中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降低问题出现的风险及程度,并努力实现成桥使用阶段的主动控制。
在施工控制前期计算分析阶段,我单位可以利用在该领域丰富的积累和已取得的成果,针对连续刚构桥的主要问题,对本桥的设计方案提出优化意见,并根据施工方案和具体流程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为出色完成施工控制任务,避免后期使用中出现类似的通病提供保证。
2.2合拢施工的控制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连续刚构桥,在悬臂施工过程中结构处于静定状态,结构受力简单明确,合拢过程中发生体系转换,结构受力复杂,合理的组织安排多跨连续梁连续刚构组合体系的合拢施工工艺,是为此类桥梁线形控制成败的关键点。
在合拢施工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的合拢顺序不能随施工进度等因素的影响而进行随意更改;2)合拢段立模时,普通钢筋对跨中底板混凝土防崩裂的影响;3)合拢配重、荷载分布及合拢的标高控制;4)合拢过程温度的控制;5)合拢后体系转换。
我监控方会通过对施工过程的模拟计算分析,对于合拢工艺提出合理优化建议,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跟踪观测服务,及时对上述各类施工中常出现的影响合拢的关键问题提出处理措施意见。
2.3预应力损失的长期效应影响分析由长期变形计算理论可知,长期挠度计算与两个因素有关:结构内力状态以及徐变特性。
对于徐变特性而言,国内外学者均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虽然离散性较高,但是各种理论的总体规律基本是一致的。
因此,计算可信度可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对于结构内力状态,主要与结构自重、二期恒载、预应力效应以及其他附加作用有关。
而根据目前的结构计算理论水平,结构在自重、二期恒载以及其他附加作用的内力计算精度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存在疑问的则主要是用来平衡结构内力的预应力效应。
随着预应力的损失,箱梁每个截面自重和预应力产生的弯矩差会变大,从而使徐变造成的挠度也增大。
因此,根据我方对预应力损失影响分析的经验,建议在本桥施工及使用阶段,对预应力效应进行长期跟踪监测,根据实测的预应力效应判断桥梁的健康状况。
3 施工控制方案3.1施工控制的目标和方法3.1.1监控目标通过对桥梁施工中的结构标高,关键截面温度、应力进行跟踪测量,对施工支架等进行复核计算,掌握施工中结构受力情况,对事故起到预警作用,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本监控最终目标是使成桥后的线形与设计线形在各测点的误差均控制在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的范围之内。
根据这一目标,按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D60—2004)要求,在施工中制定如下的误差控制水平:全桥建成后在15°C基准温度下:1)施工监测总目标是成桥后梁底曲线与设计值误差控制在±3.0cm以内;2)最大悬臂时合拢段两端高差控制在±2.0cm以内;3)主梁竖向线形误差:控制在±2.0cm以内,且线形匀顺;4)桥面中线偏位:1.0cm;5)桥面宽偏差:±1.0cm;6)桥头高程衔接误差:±2.0cm。
根据以上总目标,每个施工循环阶段分目标为:1)挂篮定位标高与预报标高之差控制在<+1.0cm以内;2)预应力索张拉完后,如梁端测点标高与控制小组预报标高之差超过±2.0cm,需经施工监控单位研究分析误差原因,以确定下一步的调整措施;如有其它异常情况发生影响到标高和应力控制,其调整方案也应经施工监控单位分析研究,提出控制意见。
3.1.2监控方法目前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经过多年的施工控制实践,在节段施工桥梁的施工控制方面提出了自适应控制的思路。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中每个工况的受力状态达不到设计所确定的理想目标的重要原因是计算模型中计算参数的取值问题。
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1)混凝土弹性模量;2)材料的容重;3)混凝土收缩、徐变系数;4)永存预应力等。
与施工中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以及环境温度、临时荷载的影响。
要得到比较准确的控制调整措施,必须先根据施工中实测到的结构反应来修正计算模型中的这些参数值,以使计算模型在与实际结构磨合一段时间后,自动适应结构的物理力学规律,当计算模型与实际结构相吻合后,再用计算模型来指导以后的施工,这就是自适应控制的基本原理。
在闭环反馈控制基础上,再加上一个系统辩识过程,整个控制系统就成为自适应控制系统。
见图3-1所示。
图3-1自适应施工控制基本原理当结构测量到的受力状态与模型计算结果不相符时,通过将误差输入到参数辩识算法中去调节计算模型的参数,使模型的输出结果与实际测量到的结果一致,得到了修正的计算模型参数后,重新计算各施工阶段的理想状态。
这样,经过几个工况的反复辩识后,计算模型就基本上与实际结构相一致了,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施工状态进行更好的控制。
图3-2为常采用的施工控制框图。
图3-2连续刚构施工控制框图桥梁的施工控制是一个预告-施工-量测-识别-修正-预告的循环过程。
3.2施工控制工作计划施工控制单位将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及桥梁施工进度情况安排进驻施工现场的时间,控制工作计划如下:1)签订合同后,收集资料,编写大纲及细则;2)施工控制前期结构计算;3)设计、施工方案的优化建议;4)施工控制方案确定后结构计算;5)从上部结构施工开始,监测控制人员进驻现场,进行现场施工监测;6)全桥合拢后现场施工控制人员撤离现场;7)桥面铺装期间监测人员不定期到现场进行监测;8)桥面铺装后一个月内提供施工控制监测报告。
严格按照施工控制方案的要求进行各方面的工作,保证技术人员的投入,努力与各参建单位保持良好的协作与沟通,及时向建设单位汇报工程进展情况及工程问题的处理方案建议,确保大桥安全竣工通车,施工协作中出现的其它未尽事宜,通过施工控制工作小组讨论解决。
3.3施工控制工作内容3.3.1施工控制仿真计算(1)施工控制参数的选取施工控制计算参数主要来源两方面:1)来源施工设计图纸,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深入的分析,把握桥梁结构计算模型的坐标、依据图纸对桥梁结构构件进行面积和重量计算;2)另一方面来源于设计、施工(加工)、监理等单位,通过对设计图纸的深入理解,向有关单位收集计算的实际参数。
影响施工控制计算的参数有:1)混凝土主梁重量的误差;2)混凝土配合比及弹性模量等的不准确;3)桥面施工荷载重量的误差;4)混凝土徐变及收缩参数的不确定引起的应力重分布;5)永存预应力;6)临时荷载的不确定性影响;7)环境温度的影响因素等。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以上参数与前期计算取用参数不同,需要对前期计算得到的控制参数结果进行修正,以保证结构施工的结果能够与设计吻合。
上述参数拟通过试件或试块试验、现场测试等手段选取。
为了保证施工监控仿真计算的准确,在施工监控工作正式开展前和施工时进行必要的数据收集与对数据的分析计算。
当出现误差时,分析误差出现的原因,确定调整误差的措施、调整以后的施工要求。
(2)设计施工图复核计算分析在施工控制开始前,根据施工图及施工方案(考虑分阶段挂篮悬臂浇筑、预应力张拉、体系转换等工况),对结构进行全施工过程模拟计算,计算采用我们自编的桥梁综合分析程序进行,并用Ansys建模复核。
主要计算分析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全施工过程模拟计算;2)临时结构复核计算;3)主跨预拱度设置计算;4)预应力损失长期效应影响计算分析;5)对桥梁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应力按规范要求进行验算;6)对使用阶段桥梁结构的应力、变形以及承载能力进行验算;7)从构造方面来检查其预应力钢筋和普通钢筋的布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3)施工过程仿真模拟计算根据施工单位提供的施工技术方案对结构进行全施工过程模拟计算,主要内容有:1)各梁段挂篮前移定位的结构内力、应力和挠度;2)各梁段浇筑梁段混凝土后的结构内力、应力和挠度;3)各梁段张拉预应力后的结构内力、应力和挠度;4)合拢段临时连接后的结构内力、应力和挠度;5)合拢段浇筑混凝土后(假定为荷载)的结构内力、应力和挠度;6)合拢段浇筑混凝土后(已成为结构)的结构内力、应力和挠度;7)桥面铺装完成后的结构内力、应力和挠度。
(4)立模标高的确定及调整在本桥的悬臂施工过程中,梁段立模标高的合理确定是关系到主梁的线形是否平顺、是否符合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