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康复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中国医大《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中国医大《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2. 041.0. 1课程名称: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开课(二级)学院:针灸推拿学院课程性质:限选课学分:2. 5学分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其中:课堂讲授36学时,实验0学时,教学见习0学时。

前期课程:西医诊断学授课对象:运动医学、中西医结合七年制。

考核方式:考试100%。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康复医学是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等问题,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一门医学。

它通过来源于不同医学与医学相关专业的人员以小组工作方式, 采取综合性康复的方法解决各种功能障碍问题。

本课程涉及康复医学的概念、基础理论、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的手段及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等。

大纲内容:一、前言【课程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渐提高。

健康的概念,医学的模式,都已发生了变化。

世界卫生组织对医学体系、对医学生的要求近年来也都有了根本的变化。

全面医学已将康复医学包括在内,成为医学的第四个方面。

医学不仅要治病救命,而且要解决存活后的身、心、社会和职业能力等,因而以功能障碍为中心的康复医学,成为所有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康复医学的概念、基础理论、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的手段及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等。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方法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目的要求】1.掌握康复定义及范围、目标、服务方式;熟悉政策法规。

2.掌握康复医学定义、对象、范围、工作方式及其与其他临床学科的关系。

3. 了解康复与康复医学形成与发展。

4. 了解康复医学迅速发展的原因。

5.掌握康复医学基础的基本构成。

6.掌握康复评定的重要性及其与临床诊断的区别。

7.掌握常用康复治疗方法。

8.掌握康复治疗小组的工作方式。

9.掌握痊愈与康复的区别;了解康复服务网络体系。

10.康复医学的疗效评定等级。

11.熟悉康复疗效分级标准。

12.掌握开展康复医学工作的迫切性。

《内外科疾病康复课程》教学大纲(理论、实验)

《内外科疾病康复课程》教学大纲(理论、实验)

《内外科疾病康复课程》教学大纲(理论、
实验)
内外科疾病康复课程教学大纲(理论、实验)
1. 课程背景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内外科疾病康复的理论和实验知识的掌握,使其能够在康复领域中发挥积极作用。

课程涵盖了康复的基本
概念、疾病诊断与治疗、康复方案设计和实施等内容。

2. 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以下技能和知识:
- 理解内外科疾病的康复原理和方法;
- 掌握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基本知识;
- 能够制定并实施针对不同病例的个性化康复方案;
- 熟悉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方法;
- 具备相关实验技能,能够进行康复实验研究。

3. 课程内容
3.1 理论部分
- 康复概念及原理
- 内外科疾病康复的分类与特点- 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 康复方案设计与实施
- 康复评估与效果评价
- 康复技术与方法综述
- 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技巧
3.2 实验部分
- 康复实验室的使用与操作规范- 康复实验技术的训练与实践- 疾病康复实验的设计与执行- 实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4. 评估方法
- 课堂参与与讨论(20%)
- 作业与实验报告(40%)
- 期末考试(40%)
5. 参考资料
- 《康复学导论》
- 《康复医学概论》
- 《康复实验技术与方法》
以上内容为《内外科疾病康复课程》教学大纲的简要概述,以
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详情请参阅具体的教学大纲。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完成
作业和实验,并在期末考试中充分展现所学知识和技能。

(完整版)康复医学教学大纲完整

(完整版)康复医学教学大纲完整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康复医学英文名称:Rehabilitative Medicine课程代码:ZB32010995课程性质:限定选修课总学时数:34学时;理论学时:26学时;实训学时:8学时;开课学期:6课外实践:其他学时:考核性质:必修学分:2学分;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1.课程性质1.教学对象:公共事业管理(健康管理)专业2.课程特点:康复医学是使功能障碍者的潜在能力和残存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医学科学体系,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独特治疗技术的医学学科,它与临床医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本学科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促进病、伤、残者康复。

2.课程目的通过学习使医学生树立现代康复理念,了解现代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康复治疗,掌握临床常见病损的康复治疗方法及原则,能采用恰当的方法行床旁早期康复,选择适当的疾病、恰当的时机送诊康复,积极开展二级预防和选用矫形器等。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章节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康复医学概论康复医学相关基础康复医学评定康复治疗技术神经系统常见病损的康复骨关节病损的康复内脏疾病的康复其他常见疾病康复临床常见问题的康复处理12446512112410 合计26 8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讲授内容]1.掌握:康复和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残疾的国际三级分类与我国五级分类要点2.熟悉:康复医学的对象、内容及工作方式;残疾的三级预防3.了解:康复医学发展简史;残疾的概念、形成重点:1.康复与康复医学定义、内涵 2.康复医学的组成与工作方式 3.康复服务的三种方式4.康复医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5.临床医学与康复医学的关系第二章:康复医学相关基础[讲授内容]1.掌握:运动引起的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反应、运动对肌肉、骨代谢的影响;制动对机体的主要影响、应力对骨生长的作用2.熟悉:神经损伤的反应、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可塑性3.了解:人体的力学杠杆、肌肉的收缩形式、影响神经再生的因素重点: 1.运动引起的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反应、运动对肌肉、骨代谢的影响2.制动对机体的主要影响、应力对骨生长的作用3.神经损伤的反应、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可塑性第三章康复医学评定[讲授内容]1.掌握:康复评定的定义、目的、基本要求;关节活动范围测定时注意事项;手法肌力检查的分级标准及注意事项常用的ADL评定方法:Barthel指数分级法及其意义2.熟悉:引起常见异常步态的原因与表现3.了解:电诊断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重点:1.康复评定的目的.基本要求2.关节活动范围测定:测量工具.主要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方法、测量时注意事项3.肌力测定:手法肌力检查的分级标准及注意事项4.肌张力的定义.修订Ashworth痉挛评定标准 5.步态分析:正常行走的步行周期及引起异常步态的原因与表现6.常用的ADL评定方法7、平衡的概念与分类8.生存质量的概念第四章康复治疗技术第一节物理治疗[讲授内容]1.掌握:运动疗法基本技术及临床应用。

临床康复学教学大纲

临床康复学教学大纲

临床康复学教学大纲临床康复学教学大纲一、前言临床康复学是涉及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恢复的医学领域。

它强调康复过程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医生、康复治疗师、护士、社工等。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临床康复学教学大纲,以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1、临床康复学概述:介绍临床康复学的概念、目的、方法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康复评估:教授如何进行身体和心理功能的评估,包括观察、测试和量表等。

3、康复治疗技术:教授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康复治疗技术。

4、康复护理:教授如何在康复过程中提供护理,包括预防并发症、协助日常生活活动、心理支持等。

5、多学科合作:介绍如何与其他学科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康复计划。

6、康复设施和社区资源:了解不同类型的康复设施和社区资源,包括医院、康复中心、日间医院等。

7、康复目标和效果评估:教授如何设定和评估康复目标,包括短期和长期效果评估。

8、康复伦理和法律问题:探讨与康复相关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包括患者权利、医疗保密、医疗事故等。

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临床康复学的概念和方法。

2、实践教学:安排学生到康复设施进行实践学习,接触不同类型的患者,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3、导师制度:为学生安排导师,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临床康复学的知识和技能。

4、跨学科学习:组织学生参加跨学科学习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学生和教师交流,加深对多学科合作的理解。

5、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相关文献、视频资源等,拓宽知识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四、评估方式1、书面测试:通过课堂测试、作业和期末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临床康复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2、实践技能评估:在实践学习中,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进行评估,包括治疗技术、护理技能等。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评估学生对临床康复学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日志:要求学生记录学习过程和反思,以评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

康复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康复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康复医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一、课程简介随着经济、科技进步,人口老化,自然灾害及战争(恐怖事件)无法防止消除,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渐提高。

因而健康的概念,医学的模式,都已发生变化。

全面医学已将康复医学包括在内。

医学不仅要治病救命,而且要考虑存活后的身、心、社会、职业能力的尽可能恢复。

康复医学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治疗技术的独特医学学科,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

它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

康复医学所面临的人体各种功能障碍包括:运动功能、感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语言交流能力、认知能力、心理功能、社会功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系统掌握总论部分、康复评定、各种常用康复治疗方法、各种常见病康复。

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专科。

二、总体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1.掌握理解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评定及治疗技术、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

2.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能应用于临床。

3.学会与有关临床科室协作为疾病的急性期、恢复早期、后期康复诊疗服务。

4.培养良好的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时数分配四、考核要求1.命题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掌握好命题的广度和深度, 重点考察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情况, 兼顾综合分析和应用性较强的内容。

2.试题内容为本学科重点,即: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3.试题水平相当于教育目标所确定的预期水平。

4.试题提供的信息要准确,目标要求清楚。

5.试题类型及比例: 填空题20%, 选择题20%, 是非题20%, 名词解释l0%, 问答题20%, 病例分析10% 。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康复的定义、内容范围、概念及康复医学的定义、对象、范围;熟悉康复预防三层次、社区康复的基本概念、康复医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临床医师与康复的关系。

课程内容一、康复、康复医学定义范围康复定义、内涵、康复服务方式。

康复医学基础教学大纲

康复医学基础教学大纲

《康复医学基础》教学大纲《康复医学基础》(050312)教学大纲(适用于护理专业运动康复方向)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康复医学基础是康复医治技术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教学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置(医治、训练)等问题,增进病、伤、残者康复的一门医学;本课程别离论述了康复和康复医学的概念、内容、地位、作用、流程。

特别强调了残疾概念、功能障碍和康复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

另外还涉及到重要相关内容,包括流行病学、医学伦理学、科学方式研究等等,并对康复医学学科的设置和管理规范予以说明。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培育,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1)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人体运动学、人体发育学)。

(2)了解临床医学知识,专门是神经、骨科等方面的临床医学知识。

(3)掌握现代康复医学的大体理论知识。

(4)具有相关临床医疗政策法规与行业规范的知识,熟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置条例》、《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等法规或行业指导。

2.能力目标:(1)能具有必然的指导社区康复工作的能力。

(2)能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和训练,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3)能进行感知觉功能评估和训练。

(4)掌握康复预防三层次。

3.素质目标:(1)具有人文关切精神,遵守行业道德性为规范,有良好的医患关系。

(2)能关心患者的全面康复,发挥相当于一个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帮忙患者重返社会。

(3)具有较强的法纪意识,遵纪遵法,能遵守有关医疗工作及康复医治技术有关制度和法规。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康复与康复医学的概念、服务对象、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及相关知识,为本教材后续残疾学、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康复医学的工作内容与组织形式等章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康复、康复医学的大体概念。

难点:理解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康复的大体概念1.康复:(1)康复的概念;(2)康复的内涵。

《临床康复学》实践教学大纲

《临床康复学》实践教学大纲

《临床康复学》实践教学大纲(供普通大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使用)课程名称:临床康复学课程代码:711007课程性质:专业课总学时数:90学时实践学时:28学时授课对象:普通专科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开课时段:第四学期编制单位:针推保健系康复教研室开课部门:针推保健系一、课程实践的目的与任务《临床康复学》是康复医学的专业课程,是前期专业课程的综合运用,直接指导着康复临床的开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教学方式除强调课堂讲授的重要性外,更应加强学生的实践及动手能力培养。

实践课是巩固理论学习的重要手段,更是掌握本门课程实践技能的主要途径,尤应从多方面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

通过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具备临床思维与分析能力,能综合运用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手段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系统康复评定与康复方案的制订与实施;通过实践活动使其能将临床康复学理论知识进一步与实践相结合,以巩固并提高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实践技能和创业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二、实践教学目的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是:1 .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康复训练技术并会熟练操作;2 .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康复评定技术,能对患者进行系统评定。

3 .通过实践,能综合运用几种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手段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康复方案的制订与实施;4 .通过实践,能识别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典型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5 .通过实践,了解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四、主要仪器设备1硬件:训练床、训练凳、运动垫、轮椅、软枕、倾斜垫、哑铃、平行杠、肋木、训练用阶梯、平衡垫、拐杖、巴氏球、X片读片灯、多媒体教室、实训室、电教片、康复评定量表等。

6 .软件:带教老师、实践教学指导用书、实训报告。

五、实践教学形式1 .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脑卒中、脑瘫、脊髓损伤)主要采取实训室操作和医院见习两种实践教学形式。

要求学生温习脑卒中、脑瘫、脊髓损伤的康复主要内容和方法,分小组进行角色模拟操作,结束后由“患者”和教师共同点评。

《临床康复工程学》教学大纲(理论、实验)

《临床康复工程学》教学大纲(理论、实验)

《临床康复工程学》教学大纲Ⅰ、课程概况Ⅱ、课程简介1.课程的目的与任务:临床康复工程学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工程的方法和手段使伤残者康复,促使其功能恢复,重建或代偿。

对由于脑血管意外和脊髓损伤,以及意外损伤造成的肢体伤残者,借助工程手段是主要的,有时甚至是唯一的康复方法。

因此,康复工程在康复医学中占的重要地位,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康复工程服务的主要手段是提供能帮助残疾人独立生活、学习、工作、回归社会、参与社会的产品,即康复工程产品或称残疾人用具。

残疾人用具从残疾人实际康复中提出问题,界定问题,提出设计,进行试制,临床试用,使用效果信息反馈,产品鉴定到批量投产,产品咨询,产品使用指导等,是个系统性工作。

为做好残疾人用具的服务工作需要康复工作者,特别是医生在康复工程技术人员的分工合作。

2.教学组织与方法:强化《临床康复工程学》理论课堂上的知识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的操作、案例分析、病例讨论等掌握矫形器制作方法,树立多动手观念,并将其运用到临床疾病康复治疗的实际工作中,为今后从事医学教学、科研、临床康复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矫形器选择、取模和穿脱的方法,患者残端的评价方法,处理的方法、熟悉假肢、矫形器的的使用、维护和保养方法、穿戴方法。

3.教学保障:多媒体、模拟教学设备、各种运动康复实验设备及各级医院教学实际操作。

4.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教学网站①选用教材: 《临床康复工程学》,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康复工程学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舒彬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康复工程学实训指导》,舒彬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②参考书目:康复工程学,刘夕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版假肢与矫形器的临床应用,武继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版假肢矫形器原理与应用,喻洪流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康复工程与生物机械学,金德文、张济川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创伤康复学,舒彬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版③教学网站:,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康复学》教学大纲(供普通大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用)课程名称:临床康复学课程代码:711007课程性质:专业课学时安排:9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2学时,实践教学28学时)授课对象:普通大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开课时段:第四学期编制单位:针推保健系康复教研室开课部门:针推保健系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临床康复学》是康复医学的专业课程,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临床各科疾病的康复治评定和康复治疗技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增强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使学生成为面向各级康复诊疗机构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康复治疗专门人才。

临床康复学以临床各科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为中心,每一章均按照学生学习思考的逻辑顺序,从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特征、临床诊断和治疗、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等几方面进行描述,并重点突出康复治疗,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课程教学目标依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以培养面向基层的融知识、能力、素质与一体的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掌握、熟悉或了解临床各科疾病的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的方法。

具体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分别如下:【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临床各科疾病的康复评定和现代康复治疗技术。

2.熟悉临床各科疾病的基本知识、临床特征、诊治方法。

3.了解临床各科疾病的理论体系。

【能力培养目标】1.熟练掌握临床各科疾病的康复训练技术。

2.具备综合运用几种治疗技术对临床常见疾病(主要是神经康复和骨科康复常见疾病)进行系统康复的能力。

3.能针对性地开展临床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健康教育及宣传工作。

【素质教育目标】1.具有良好的医德和敬业精神,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以及为康复事业献身的精神。

2.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和丰富的人文知识。

3.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4.具有事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临床第一线工作所需的创业、创新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的需要。

5.具有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技术人才应有的文化修养,具备自学、独立思考和继续教育的学习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总论【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临床康复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临床康复的基本领域和基本目标。

2.熟悉临床康复学的工作特点、方式、临床康复学与康复医学的关系。

3.了解临床康复医师的资格与职责。

【能力培养目标】1.具有熟练阐述临床康复学的基本概念、基本领域和基本目标的能力。

2.具有明确临床康复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和职责的能力。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第一节临床康复学概述1.重点阐明临床康复学的基本概念、基本领域和基本目标。

2.讲述临床康复学与康复医学的关系。

3.简介临床康复医师的资格与职责。

4.重点内容:临床康复学的基本领域和基本目标。

5.难点内容:临床康复学的基本领域的理解。

第二节临床康复学的工作特点及工作方式1.重点阐明临床康复学的工作特点及工作方式。

2.重点内容:临床康复学的工作特点和工作方式。

3.难点内容:临床康复学的工作特点和工作方式的理解和应用。

第三节临床康复医师的资格和职责1.简介临床康复医师的资格与职责。

2.重点内容:临床康复医师的资格考试制度和职责。

第二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脑卒中、颅脑外伤、脑性瘫痪、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

2.熟悉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功能障碍特点。

3.了解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康复预后和预防。

【能力培养】1.具备对脑卒中、颅脑损伤、脑性瘫痪、脊髓损伤等常见神经系统疾病进行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方案的制订与实施能力。

2.具备应用相应的康复评定方法对患者进行具体评测的能力。

3.能熟练操作以下治疗技术:醒脑技术、认知训练;牵伸技术、体位转换、轮椅训练、辅助具的应用、膀胱直肠的处理、减重训练;功能点刺激、肌电反馈治疗技术、感觉训练、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范围训练、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第一节脑卒中1.重点阐明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及现代康复治疗方法。

2.讲述脑卒中的基本概念、分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

3.简介脑卒中的康复预后和预防。

4.重点内容:脑卒中Brunnstom6阶段评价法及各期康复治疗方法。

5.难点内容: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第二节颅脑损伤1.重点阐明颅脑损伤的康复评定及现代康复治疗方法。

2.讲述颅脑损伤的基本概念、分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

3.简介颅脑损伤的康复预后和预防。

4.重点内容: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认知功能评定方法及认知功能训练方法。

5.难点内容:颅脑损伤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第三节脑性瘫痪1.重点阐明脑性瘫痪的康复评定及现代康复治疗方法。

2.讲述脑性瘫痪的基本概念、分型、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

3.简介脑性瘫痪的康复预后和预防。

4.重点内容:脑瘫分型、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定及脑瘫现代康复治疗方法。

5.难点内容:脑性瘫痪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第四节脊髓损伤1.重点阐明脊髓损伤评定及现代康复治疗方法。

2.讲述脊髓损伤的基本概念、分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

3.简介脊髓损伤的康复预后和预防。

4.重点内容:脊髓损伤平面和损伤程度的评定方法及各期康复治疗方法。

5.难点内容:脊髓损伤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第五节脊髓灰质炎后遗症1.重点阐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康复评定及现代康复治疗方法。

2.讲述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

3.简介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康复预后和预防。

4.重点内容: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定及现代康复治疗方法。

5.难点内容: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第六节周围神经损伤1.重点阐明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评定及现代康复治疗方法。

2.讲述周围神经损伤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

3.简介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预后和预防。

4.重点内容:常见周围神经损伤的运动功能评定及现代康复治疗方法。

5.难点内容: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第七节帕金森病1.重点阐明帕金森病的康复评定及现代康复治疗方法。

2.讲述帕金森病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

3.简介帕金森病的康复预后和预防。

4.重点内容:帕金森病运动功能、定性和定量评定方法及现代康复治疗方法。

5.难点内容:帕金森病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第八节多发性硬化1.重点阐明多发性硬化的康复评定及现代康复治疗方法。

2.讲述多发性硬化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

3.简介多发性硬化的康复预后和预防。

4.重点内容:多发性硬化的康复评定及现代康复治疗方法。

5.难点内容:多发性硬化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第三章精神疾病的康复【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老年痴呆症、儿童孤独症、失眠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

2.熟悉常见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功能障碍特点。

3.了解常见精神疾病的康复预后和预防。

【能力培养】1.具备对老年痴呆症、儿童孤独症、失眠症、抑郁症等常见精神疾病进行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方案的制订与实施能力。

2.具备应用相应的康复评定方法对常见精神疾病进行康复评定的能力。

3.能熟练操作常见精神疾病现代康复训练方法。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第一节老年痴呆1.重点阐明老年痴呆的康复评定及现代康复治疗方法。

2.讲述老年痴呆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

3.简介老年痴呆的康复预后和预防。

4.重点内容:老年痴呆的康复评定及现代康复治疗方法。

5.难点内容:老年痴呆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第二节儿童孤独症1.重点阐明儿童孤独症的康复评定及现代康复治疗方法。

2.讲述儿童孤独症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

3.简介儿童孤独症的康复预后和预防。

4.重点内容:儿童孤独症的康复评定及现代康复治疗方法。

5.难点内容:儿童孤独症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第三节失眠症1.重点阐明失眠症的康复评定及现代康复治疗方法。

2.讲述失眠症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

3.简介失眠症的康复预后和预防。

4.重点内容:失眠症的康复评定及现代康复治疗方法。

5.难点内容:失眠症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第四节抑郁症1.重点阐明抑郁症的康复评定内容。

2.讲述抑郁症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

3.简介抑郁症的康复预后和预防。

4.重点内容:抑郁症的康复评定及现代康复治疗方法。

5.难点内容:抑郁症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第四章骨关节疾病的康复【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软组织损伤、肩关节周围炎、骨折、手外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症、截肢、关节置换术等骨关节疾病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

2.熟悉常见骨关节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功能障碍特点。

3.了解骨关节疾病的康复预后和预防。

【能力培养】1.具备对常见骨关节疾病进行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方案的制订与实施能力。

2.具备应用相应的康复评定方法对常见骨关节疾病进行康复评定的能力。

3.能熟练操作颈椎、腰椎牵引术,颈、肩、腰、背及四肢肌力训练技术,关节的手法治疗技术及能量节约技术。

4.具备正确选择理疗方法、使用支具与辅助器具并熟练操作的能力。

5.能选择性地进行推拿按摩,针灸和关节松动术的操作。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第一节软组织损伤1.重点阐明软组织损伤的康复评定及现代康复治疗方法。

2.讲述软组织损伤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

3.简介软组织损伤的康复预后和预防。

4.重点内容:软组织损伤的康复评定及现代康复治疗方法。

5.难点内容:软组织损伤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第二节肩关节周围炎1.重点阐明肩关节周围炎的康复评定及现代康复治疗方法。

2.讲述肩关节周围炎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

3.简介肩关节周围炎的康复预后和预防。

4.重点内容:肩关节周围炎的康复评定及现代康复治疗方法。

5.难点内容:肩关节周围炎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第三节骨折1.重点阐明骨折的康复评定及现代康复治疗方法。

2.讲述骨折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

3.简介骨折的康复预后和预防。

4.重点内容:骨折的康复评定及现代康复治疗方法。

5.难点内容:骨折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第四节手外伤1.重点阐明手外伤的康复评定及现代康复治疗方法。

2.讲述手外伤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

3.简介手外伤的康复预后和预防。

4.重点内容:手外伤的康复评定及现代康复治疗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