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导学案

合集下载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Unit 1: XXX1.1 XXXXXX:1.Through us activities and methods。

understand the land and sea territory of our country and XXX。

and be proud of it.2.Understand the n of our country。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having a XXX.3.XXX' abilities in obtaining n。

n。

XXX.XXX:Lesson 1: How big is our motherland?I。

Setting the XXXn: XXX.Looking at the map of our motherland。

how big is it。

What does it look like。

In this lesson。

let's feel how big our XXX.II。

Calculating and comparing。

XXXActivity 1: "Hiking" to feel the length of the border of our motherland.1.Play the game of "hiking," first。

let's take a look at the "route" we will be taking。

(Learn to read the map and recognize the nal border and coastline.)2.Let's start our journey。

Where do we start。

(Understand where Tangshan。

冀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品德的定义、种类和培养方法,并掌握一些基本的社会规范和交往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互动、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品德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品德的定义和种类2.培养良好品德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交技巧三、教学重难点:1.品德的种类和培养方法2.社会责任感和社交技巧的培养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一幅描绘人们互相帮助的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然后随机请几位学生描述一下图片中的场景。

通过对学生的描述和讨论,引入品德和社会教育的话题。

2.学习品德的定义和种类(20分钟)a)老师向学生简单解释品德的含义,品德是指一个人在道德规范指导下的言行举止。

请学生说出自己对品德的理解。

b)老师介绍品德的种类,如:诚实、守信、友善、勤奋等。

通过举例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品德的具体含义和重要性。

3.培养良好品德的方法(30分钟)a)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良好品德”的问题,然后请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列出一些具体的培养方法。

b)各小组派一位学生代表,把小组讨论的结果汇报给全班听。

c)老师再根据学生的意见,总结和扩展一些培养良好品德的方法,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实践等。

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交技巧(30分钟)a)老师让学生小组合作,分析并列出自己认为的社交技巧和具体的社会责任。

b)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自己的观点。

c)老师通过讲解和互动,帮助学生理解社交技巧的重要性和培养社会责任感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目标进行总结,并着重强调培养良好品德和社交技巧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请学生回家后,与父母讨论一下什么是好品德,并写一篇关于“我能做的好事”或“我如何与人友善相处”的作文。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品社教案及计划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品社教案及计划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引导学生学习做人与做事的基本知识,关注周围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良好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本期任教五年级三个班级,多数学生思维活跃,诚实守信,有着良好的思想素质。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嫉妒、上课不发言、不爱动脑等)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

三、教材分析1、课标构成本册教材结合现代社会,从可爱的中国、民族团结一家亲、丰富多彩的生活等三个单元的篇幅构成《课程标准》的依据。

2、教材的特点(1)教材的呈现方式上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结构创新,主题构建,范例原则。

讲究层次,引发问题,信息单元丰富)。

(2)教材内容最显著的变化是点式呈现,课程观念和目标发生了根本变革(强调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3)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4)教材的使用,突出学习方式的转变。

(5)教材引导教师自主引发教学思考。

四、教学措施1.拉近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都源于生活。

有的是学生的直接生活,有的是他们间接可以触摸到的生活。

由于间接生活与学生有距离,教学中的困难可以用如下方法解决:(1)帮助学生运用直接生活经验来感悟。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部导学案冀教版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部导学案冀教版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部导学案冀教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导案(冀教版)制导设计教学时间学习方法主备教师自读自悟合作探究学科课题辅备教师品德与社会课时1我的祖国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我国的疆域面积,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学习目标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利用资料看待事物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祖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教具学具初步了解我国的疆域面积。

让学生根据地图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学案第(一)课时导学设计一、温故互查导课件出示:欣赏祖国风光图片学1、看祖国的地图,祖国有多大?它像什么?2、通过寻找自己的家乡位置理解祖国的疆域有过多大程二、设问导学(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中学设计的两个小组互相交谈,老师们在巡逻-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导案(冀教版)制导设计导学设计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要全面认识我们的祖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本课的学习中,请你从收集的资料中多方面去认识我们的祖国。

(二)、设问导学。

1、结合地图,了解首都、省级行政中心、一般城市等图例?2、了解祖国疆域有多大?三、自学解疑1、同学们自读祖国疆域真辽阔,不同季节同时过,导国土九百六十万,位居世界第三位,东西时间各不同,南北冷暖有强弱。

了解祖国疆域有多大?(1)、二人小组讨论交流学(2)、小组汇报(3)、教师板书: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过2、观察第3、4页图,看看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程(1)、二人小组讨论交流(2)、小组汇报(3)、教师引导点拨3、观察地图和我国相邻的国家有哪些?四、巩固练习帮他算一算:小明从祖国最南端的乌苏里江开始向西走,如果做火车每小时走140千米,到达最西端用了35.7小时,祖国的最东端到最西端共多少千米?教师点拨二次设计-2-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导案(冀教版)制导设计导学设计教师板书:东西长5000千米五、拓展延伸1、小调查。

冀教版五年级品社第一课我的祖国第一课时导学案

冀教版五年级品社第一课我的祖国第一课时导学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导学案自主学习,我尝试(10分钟)活动一:看一看——从温差上感受祖国之大出示城市天气预报表。

新华网北京5月1日电中央气象台5月1日下午发布以下中国各大城市5月2日天气预报:城市天气现象温度风向风力北京晴1430<3哈尔滨多云06193-4长春多云08213-4太原多云1526<3南京多云14243-4上海阴17224-5武汉多云1626<3长沙阴19243-4南昌多云2027<3杭州多云1726<3福州中雨2129<3广州多云2632<3香港雷阵雨26303-4澳门雷阵雨25303-4活动二:算一算——从数学上感受祖国之大。

我国南北到底相距多远呢?请同学们先从3页地图上找到祖国最南端和最北端各伸到哪里,在图上把位置标了,再看一看所处的纬度是多少。

请同学们根据提示算一算:1、纬度相关1度,距离约110千米,我国南北跨度约50度,我国南北相距约是多少千米。

2、我国南北相距5500千米,如是一个人每天步行8小时,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从南端走到北端,大约走多少天?通过5500千米,约步行138天等数据,你感受到什么?3、根据图上距离和比例尺,算一算东西相距多少千米?活动三:比一比——从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中感受祖国之大,出示主要国家的国土面积统计表。

国别面积(万平方千米)居世界位次俄罗斯1710 1加拿大997 2中国960 3美国936 4巴西851 5教师补充材料:全世界有独立的国家190多个,我们排第三,位次是比较靠前的。

我国国土面积相当于整个欧洲的面积,中国的国土相当于日本的25倍、英国的40倍、法国的17倍、韩国的97倍,除了这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外,我国还有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面积。

合作交流,我参与(10分钟)1、请在小组内按题顺序交流每个人的想法。

2、如果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用红笔勾画出来,可在其他小组展示时学习。

3、小组达成共识,安排人员展示。

展示探究,我愿意(15分钟)1、展示时,每组选择一个内容作为主要展示内容。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思品导学案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思品导学案
2、揭示课题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教学内容设计
个性补充
3、学生自读课文,找一找,三峡工程创造了那些世界之最?三峡工程的兴建,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哪些影响?
4、小结:三峡工程规模宏大,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将产生重要影响。
5、说一说,在我们唐山有什么水利工程?你能为保护这些水利工程做些什么?
我国最早的核电站是浙江秦山核电站,它于1991年12月正式投产发电,结束了我国无核电的历史。1994年建成投产的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核电站。
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1、谈话导入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修建了刘家峡、葛洲坝的大型水利工程,为祖国的腾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你知道目前我国正在修建的最大的水利工程是什么吗?
课题
中国人民的“争气弹”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总2课时第2课时

学目标ຫໍສະໝຸດ 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与态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设计
个性补充
一、情景导入,合理铺垫
1、播放有关原子弹博扎的录像片。
提问;原子弹破坏力如此巨大,为什么我国还要研制它?
教师向学生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国际形势,认识研制核武器的必要性。理解“争气弹”的含义。投影出示
2、生阅读课文P31\32,思考:我国核武器研制工作是怎样历经艰难,最后取得成功的?
3、投影出示P33教材内容。指名读读。
讨论:为什么中国在拥有原子弹之后却向全世界承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全面认识我国研制核武器的目的是维护世界和平,增强我国的国防力量,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4、介绍我国和平利用核能的两大基地

冀教版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冀教版五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社会》教案(印江二小)课题(第一单元)第1课祖国疆域有多大(总)第1课时首次备课人郑涌课型二次备课人新授课课时 1. 知道我国国土总面积,感受祖国疆域之辽阔。

知识与技能 2. 初步了解我国的区域划分情况。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重点难点过程与方法 3.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看图比较、模拟旅游等活动,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

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教具世界地图中国地图二次备课知道我国国土总面积,了解我国的区域划分情况。

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出示:中国地图 2. 师: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地图,中国地图)看着祖国的地图,你想说点什么?(指名学生发言)是啊,祖国有多大?它像什么呢?这节课,我们来感受一下祖国到底有多大。

3. 板书课题:祖国疆域有多大二、计算比较,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活动一:“徒步旅行”,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

1. 做“徒步旅行”的游戏,出发前,先来看看要走的“路线”。

(学会看图例,认识国界和海岸线。

) 2. 开始旅行吧!从哪里出发?(了解家乡贵州在我国的哪边,复习地图方位。

) 3. 学生“徒步旅行”,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祖国的行政区划,并结合地图,了解祖国的四至点(祖国的最南边、最西边、最北边、最东边分别在哪)。

4. 计算:沿祖国大陆的边界走完一圈,至少要花多少时间?通过这样的计算,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学生交流感受)活动二、调查比较,体会面积之广 1. 结合海南地图,比较本地与海南的面积。

2. 结合中国地图,比较海南与中国的面积。

3. 结合世界地图,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面积。

三、模拟旅游,感受祖国幅员辽阔(一)了解行政区划,进一步感受祖国的辽阔。

1. 读读书中的小资料,了解行政区划。

1. 结合地图,了解首都、省级行政中心、一般城市等图例。

冀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单元第一课我的祖国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活动和途径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充分感受我国幅员宽阔,为祖国感到骄傲。

2.了解我国人口有多少,了解人口多有哪些好处和不利。

3.造就学生获得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实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通过提问,使同学们思索自己对祖国母亲了解有多少。

二、进展新课感受祖国疆域的宽阔老师:看祖国的地图,它像什么?这节课,我们来感受一下,祖国究竟有多大。

通过找寻自己的家乡位置理解住过的疆域有多大。

活动一:“徒步旅行”,感受祖国边界限的漫长。

1.做“徒步旅行”的嬉戏,启程前,先来看看要走的“路途”。

2.起先旅行吧!从哪里启程?3.在“徒步旅行”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祖国的行政区划,并结合地图,了解祖国的四至点。

4.通过视察地图,了解祖国的各个邻国,感受我国疆域的宽阔。

活动二:模拟旅游,充分感受祖国幅员宽阔。

1.说说自己小组打算去哪旅游。

2.小组沟通旅游前了解的状况。

3.汇报沟通:〔1〕路程。

〔尝试依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通过路途遥远感受祖国的宽阔。

〕〔2〕温差。

〔通过南北温差感受祖国的宽阔。

〕〔3〕时差。

〔通过东西时差感受祖国的宽阔。

〕我国的人口有多少1.通过数字调查了解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和状况。

2.结合人口密度图,进一步了解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三、总结升华老师:本课我们主要了解“祖国的疆域有多大”和“我国的人口有多少”,通过这节课,我们对祖国母亲多了一份了解,同学们通过学习,有什么感受和观点,大家一起来共享!其次课江山如此多娇教学目标:1.观赏祖国大好河山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

2.通过观赏,造就酷爱祖国的情感,造就民族骄傲感。

3.使学生自觉产生爱护我国自然和文化遗产的责任感,自觉爱护文物和爱惜景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我们的祖国地域宽阔,自然风光多姿多彩,奇异奇丽。

置身于大自然的美景中,你确定会流连忘返。

下面哪位同学情愿介绍一下给自己印象比拟深的自然景观?学生答复:略老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大家没有去过的漂亮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具学具
学案
第(一)课时
导学设计
二次设计




一、温故互查
大自然和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a、小组讨论交流
b、小组汇报
二、设问导学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这悠久的历史中,我们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文化,本课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介绍一下我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
(二)设问导读
导学设计
导学设计
五、拓展延伸
1、小调查。
俄罗斯
加拿大
中国
美国
面积(万平方千米)
1707
997
960
936
人口(亿)
1.48
0.34
13.40
3.1
中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超过其他三个国家人口总数的2倍。与面积相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7倍,是美国的4.7倍,可见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
读读上表,再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说说庞大的人口资源给我们国家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我国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2、通过寻找自己的家乡位置理解祖国的疆域有多大
二、设问导学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导学设计
导学设计
二次设计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要全面认识我们的祖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本课的学习中,请你从收集的资料中多方面去认识我们的祖国。
(二)、设问导学。
1、结合地图,了解首都、省级行政中心、一般城市等图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祖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学习重点
初步了解我国的疆域面积。
学习难点
让学生根据地图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教具学具
学案
第(一)课时
导学设计
二次设计




一、温故互查
二人小组互说,教师巡视。
课件出示:欣赏祖国风光图片
1、看祖国的地图,祖国有多大?它像什么?
4、观察19页图片,说说上面介绍的是什么地方?
a、小组交流
b、小组汇报
5、观察20页图片,说说图片上的名胜古迹?
学生自由说
教师点拔:
三、巩固练习
说一说你还知道有关孔子的哪些名言?
四、自学检测
1、黄山有四奇,分别是()、()、
()、()、
导学设计
导学设计
二次设计




2、我国不仅有奇异多彩有自然风光,五千年的(),还在全国各地留下了丰富的名胜古迹,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和()。
2、远古先人获取火种的方法是()。
3、在陕西蓝田发现的“蓝田人”距今已经()年了。
四、巩固练习
1、传说大约()年前,()、()
导学设计
导学设计
二次设计




是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后世的汉族人把()和()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自称是“”
五、拓展延伸
你知道古代人把文字写在什么材料上吗?请同学们收集资料。下课交流。
b、教师点拨:天下第一奇山是黄山,黄山四奇分别为:云海、奇松、怪石、温泉。
三、巩固练习
1、把你了解的五岳,概括其特点填写在下面空白处?
导学设计
导学设计
二次设计




四、拓展延伸
1、将收集到的有关祖国风光和名胜古迹的照片、明信片和文字介绍资料汇集在一起,编一本《美丽的祖国》画册吧!




美丽的自然风光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历史、探究社会发展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古老的中华民族的过程,感受中华文化的久远,认识古老文明的灿烂。
学习重点
知道我国境内早期的古代人类,知道“炎黄子孙”的传说。
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历史、探究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次设计




1、阅读课文完成下面问题
(1)、在祖国境内,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在(),被称为(),距今()万年。在陕西蓝田发现的(),距今已经80万年了。在北京周口店还发现了北京人的(),你知道它距今有()万年。
(2)、远古人先人最先获得火种的方法是什么?
(3)、在考古的过程中,发现了北京人烧过的灰烬,说明他们会使用火。运用所学的知识,说说他们怎样取得火种呢?
导学设计
导学设计
二次设计








祖国的疆域有多大
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东西长5000千米
南北长5500千米




导学设计
教学时间
学科
品德与社会
课时
1
学习方法
自读自悟
合作探究
课题
我国的人口有多少
主备教师
辅备教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知道我国人口的数量、运用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2、了解我国人口和人口策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导学设计
导学设计
二次设计




日成立的:澳门别行政区是在()年()月()日成立的。




我国的人口有多少
人口多的弊端:就业困难、粮食不足、耕地减少。




导学设计
教学时间
学科
品德与社会
课时
1
学习方法
自读自悟
合作探究
课题
美丽的自然风光
主备教师
辅备教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自然风光
通过做游戏说出人口稠密所带来的弊端?
(1)、小组互说。
(2)、教师引导点拨
四、巩固练习
1、我国的人口约有()亿,居世界第()。
2、全世界每()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
3、全球现有()多少人口。
4、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五、拓展延伸
1、我国地势总的质点是西()东()。2、香港别行政区是在()年()月()
五、拓展延伸
1、让我们把家乡的名胜古迹做成手册.向大家展示
2、把了解到的名胜古迹有关知识记录下来.




瑰丽的名胜古迹
泰山曲阜
敦煌莫高窟
秦始皇兵马俑




导学设计
教学时间
学科
品德与社会
课时
1
学习方法
自读自悟
合作探究
课题
古老的中华文明
主备教师
辅备教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境内早期的古代人类,知道“炎黄子孙”的传说。
二人小组互查互说。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祖国疆域到底有多大?
2、我国相邻的国家有哪些?
二、设问导学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祖国疆域有多大,你想知道祖国的人口有多少吗?这节课我们继续来了解。
板书课题:我国人口有多少
(二)设问导学
导学设计
导学设计
二次设计




1、学生观察第6页图并朗读第7页中间的话。




古老的中华文明
我的祖国多悠久
远古先人
炎黄子孙




导学设计
教学时间
学科
品德与社会
课时
2
学习方法
自读自悟
合作探究
课题
古老的中华文明
主备教师
辅备教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大运河,知道四大发明以及它们的作用,知道一些主要传统节日的内容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初步学会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设问导学
(一)、情景导入,激发情趣
同学们,我国不仅有奇异多彩的自然风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还在全国各地留下了丰富的名胜古迹,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文明成果。
(二)、设问导读
1、我们每到一处旅游,可积攒旅游景点的门票,
导学设计
导学设计
二次设计




这些门票既是我们参观旅游的纪念,也是增长知识的学习资料。你注意收藏了吗?
导学设计
导学设计
二次设计




1、大家知道赞美祖国自然风光的诗文佳句吗?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们把收集到的资料互相交流一下。
a、小组交流
b、小组汇报
c、教师点拨:
描写泰山的诗句有:万古此山先得日,诸峰无雨亦生云
2、观察第13、14页地图,同学们相互说一说分别介绍的是什么地方?在什么行政区?
a、二人小组交流、汇报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祖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学习重点
使学生知道我国人口的数量、运用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学习难点
理解我国人口分布及问题的对策
教具学具
学案
第(一)课时
导学设计
二次设计




一、温故互查
导学设计
教学时间
学科
品德与社会
课时
1
学习方法
自读自悟
合作探究
课题
我的祖国
主备教师
辅备教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我国的疆域面积,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