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历史上的文化名人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500字作文聊城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500字作文聊城我的故乡就是被誉为“江北水城”的聊城,位于山东省西部,是全国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同志的故乡。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著名的"江北水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山东省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
全市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典籍荟萃,历史名人辈出。
汽车总站位于柳园北路,建设西路交叉口,市内多路公交车经过。
坐2路,6路车可达到水城最具风味的酒店——国际饭店和昌润大酒店。
集餐饮、住宿、会务、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
向西步行5分钟即为聊城市火车站,交通非常便利。
聊城这几年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文化发展都是很快的。
其中:有色金属、农业装备、造纸、食品、电力、汽车、纺织、化学、医药和信息产业等十大支柱产业。
农用车行业的时风集团、双力集团,肉鸡加工业的凤祥集团,阿胶行业的东胶集团,更是全国“前三强”,带领聊城经济的飞速发展,聊城市一个有水的城市,东昌湖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城市中间。
东昌湖畔沿岸垂柳摇曳,绿草成茵,玉栏轻绕,荷叶田田,漫步湖畔,望湖光波影,看拱桥捧月,让人不觉醉入画楼,心止若水。
除了游玩东昌湖,泛舟湖上,赏碧波荡漾外,光岳楼、运河风光、山陕会馆、湖心岛雪景都是非常好的去处。
提到聊城不得不说的名人:孙膑、张自忠、季羡林、李苦禅、孔繁森。
孔繁森纪念馆也是值得去瞻仰的地方。
聊城的特产:聊城毛笔、乌枣、雕刻葫芦,东阿的阿胶更是全国文明,来游玩的时候可以带一些回去,也不妄来一次。
“江北水城”——聊城,将以她独特的风韵,欢迎您的到来。
聊城红色故事人物及事迹

聊城红色故事人物及事迹
聊城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的红色历史和文化。
以下是一些聊城红色故事人物及其事迹:
1. 革命先驱杨根思:他是聊城堡垒革命的开拓者之一,曾在1885年加入了兴中会,后参加了辛亥革命。
他发起了聊城的第一次农民运动,被誉为“聊城的孙中山”。
2. 陈毅元帅: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开国元勋之一,曾在聊城担任过公安局长。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他率领部队参加了多次战斗,取得了许多胜利,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刘胡兰:她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革命烈士,出生在聊城市东昌府区。
她年仅17岁就投身到革命事业中,并在河北遵化县因抗日活动被捕并遭到处决。
她的英勇事迹激励了无数革命者继续前行。
4. 苏区女战士李希凡:她出生在聊城市茌平县,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活动家和红军女战士。
她曾参加了井冈山会议和长征,为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在新四军中担任过政治委员。
以上是一些聊城红色故事人物及其事迹,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历史上的山东名人

历史上的山东名人1.孔丘(前551——前479),字仲尼,今山东曲阜东南一带人。
春秋末年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史称孔子。
孔丘(公元前551~前479年)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字仲尼,春秋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曾在鲁国做过小吏、他30岁开始私人讲学.50 岁任鲁国中都宰,继任司寇。
不久辞职,率弟子周游列国,但始终不得重用.在外14年。
68岁重返鲁国。
专门从事教育工作.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创办大规模私学的教育家、孔丘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同时又不断地提出和丰富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与学说。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同时精通易经《十翼》孔子所作,孔子率先在理论上突破了这种对自然山水的宗教式态度,我爱大自然更爱自然山水,大自然包涵灾难、地震、龙卷风、恐龙的灭绝等,而自然山水是永存的好风水,提出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的著名美学命题。
2.鲁班(约公元前507年——前444年),姓公输,名般,是春秋末期鲁国人。
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土木建筑工匠和发明家。
被后人尊为“匠师之祖”。
鲁班,姓公输,名般。
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
鲁国人(都城山东曲阜,故里山东滕州),“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
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
3.扁鹊(前357——前307年),姓秦,名越人。
今山东长清县人。
系我国医学事业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发明望闻问切等疗法。
姬姓,秦氏,名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
勃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一说为齐国卢邑(今山东长清)人。
聊城名人

聊城名人季羡林———生于1911年,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
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孔繁森———山东聊城人。
他主动报名到西藏工作。
担任了阿里地委书记。
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
他牺牲后,江泽民记总书记于1995年4月29日亲笔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
武训———堂邑县(今冠县)武庄人。
1888年创建义学,花钱4000余吊,在柳林镇东门外建起第一所义学,取名“崇贤义塾”。
清光绪帝颁以“乐善好施”匾额。
清朝授以“义学正”名号,赏穿黄马褂。
其名声由此大振。
孙膑———战国时齐国阿(今阳谷县阿城镇)人。
著名军事家,孙膑所著兵法失传久已,1973年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之竹简,经鉴定内有《孙膑兵法》残编,整理得440简,11000余言。
伏羲———远古时期部族领袖,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传说为中华远古帝王“三皇”之一。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聊城人。
历史学家,“五四”运动中的学生领袖,民国时期的学界领袖。
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台湾大学校长。
张自忠———(1891-1940),1891年出生,山东临清人,爱国将领,参加过察北抗战。
1935年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
1938年,在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中担任主要指挥官之一,表现卓著。
1940年在对日作战中壮烈牺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的五十多个国家中,张自忠是阵亡将士中军衔最高的将领。
李苦禅———山东高唐人,著名画家,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
尤德民———山东高唐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淄博市美协理事,淄博市周村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傅衍鲲———山东聊城人,原聊城第三中学语文教师。
“金三角”卧底人员,为禁毒机关作出卓越贡献。
徐本禹———山东聊城人,1982年出生,高中就读聊城市第三中学,大学就读于华中农业大学。
聊城历史文化名人研究

聊城历史文化名人研究制作者:黄晓彤,刘偌冰聊城是中华文明较早的发祥地之一。
悠悠数千载,这片土地上无数的英才相继辉耀,茂郁林立,其中既有万民敬仰的人文始祖,又有彪炳史册的哲后高士;既有治国安邦的名卿贤相,又有青史留名的清官良吏;既有经纶满腹的鸿儒硕学,又有名扬天下的学者文人……这些人或出生在聊城,或在聊城生活过,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们构筑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品格,放射出光照千秋的文化精神。
一:伏羲:人文始祖曾在阳谷定居伏羲,远古时期部族领袖,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传说为中华远古帝王“三皇”之一。
据史志记载,伏羲在今阳谷县北境长期居住生活。
清康熙十二年修《阳谷县志》载:“阳谷北境有宓城,太皓伏羲氏之城也。
故宓城传言为伏羲城。
伏羲或谓宓羲。
城在阳谷安乐镇以北,阳谷在伏羲城以南,为伏羲教民种谷之地。
”伏羲对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仰观于天,俯察于地,推出了24节气,开辟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新纪元;他以超人的智能,将观察到的一切用一种数学符号描述下来,制作了八卦,用阴阳八卦来解释天地万物的演化规律和人伦秩序。
相传,他造书契、正婚姻、创乐器、教人结网,从事渔猎畜牧,使原始社会进入渔猎畜牧经济时期。
二:孙膑:著名军事家孙膑(约前380~前320),战国时齐国阿(今阳谷县阿城镇)人,孙武的后代,大致与商鞅、孟轲同时。
著名军事家,本名失传。
因在魏国受过“膑”刑(古代酷刑,即挖掉膝盖骨),故名孙膑。
孙膑少时家贫,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得老师鬼谷子真传。
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后,忌其才能,骗他到魏国,将其处以膑刑(去膝盖骨)。
从此,孙膑发愤读书,研究兵法。
后由齐国使者秘密将其载回齐国,被齐威王任为军师。
齐威王十三年(前344),庞涓率魏军围困赵国国都。
赵国向齐国救援,孙膑围魏救赵,避实击虚,大败魏军于桂陵(今河南长垣附近)。
齐威王十五年(前342),魏军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
孙膑先带军队攻入魏国境内,后又用减灶法,诱敌深入,大败魏军于马陵(今山东莘县),庞涓兵败自杀。
【聊城历史上的文化名人】

聊城历史上的文化名人(一)聊城是中华文明较早的发祥地之一。
悠悠数千载,这片土地上无数的英才相继辉耀,茂郁林立,其中既有万民敬仰的人文始祖,又有彪炳史册的哲后高士;既有治国安邦的名卿贤相,又有青史留名的清官良吏;既有经纶满腹的鸿儒硕学,又有名扬天下的学者文人……这些人或出生在聊城,或在聊城生活过,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们构筑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品格,放射出光照千秋的文化精神。
伏羲:人文始祖曾在阳谷长居伏羲,远古时期部族领袖,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传说为中华远古帝王“三皇”之一。
据史志记载,伏羲在今阳谷县北境长期居住生活。
清康熙十二年修《阳谷县志》载:“阳谷北境有宓城,太皓伏羲氏之城也。
故宓城传言为伏羲城。
伏羲或谓宓羲。
城在阳谷安乐镇以北,阳谷在伏羲城以南,为伏羲教民种谷之地。
”伏羲对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仰观于天,俯察于地,推出了24节气,开辟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新纪元;他以超人的智能,将观察到的一切用一种数学符号描述下来,制作了八卦,用阴阳八卦来解释天地万物的演化规律和人伦秩序。
相传,他造书契、正婚姻、创乐器、教人结网,从事渔猎畜牧,使原始社会进入渔猎畜牧经济时期。
仓颉:制字先师长眠东阿县仓颉是上古时期黄帝的史官。
相传中国汉字在今东阿县境内由其创造。
汉许慎《<说文>序》中载:“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相别,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
”自他创字后,中国结束了“结绳而治”,进入以字记事时代。
仓颉死后葬于今东阿县铜城镇王宗汤村东南。
颛顼:上古帝王多次临视聊城颛顼乃上古帝王,系黄帝之孙,“初国于高阳,故号高阳氏,都于帝丘(今河南濮阳),在位七十八年,寿九十八岁”。
他是上古时期华夏族与东夷族融合的部族首领,主要活动在冀、鲁、豫一带,聊城为其属区并多次临视。
其墓葬于何处,历来说法不一。
《一统志》载:"帝颛顼高阳氏陵有二:一在开州,一在东郡城西北二十里。
山东名人榜强悍的山东历史名人榜

山东名人榜强悍的山东历史名人榜山东名人榜强悍的山东历史名人榜文圣1.孔丘(前551——前479),字仲尼,今山东曲阜东南一带人。
春秋末年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史称孔子。
青年时期做过看管牛羊的小官和管理仓库的小官。
中年后开始授徒讲学。
51岁时任中都(今山东汶上县)宰。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2.孟珂(约前372——前289年),即孟子。
今山东邹县人。
着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被称为“亚圣”。
3.曾参(前505——前435),今山东平邑县人,亦称曾子。
编着了《大学》、《孝经》两书,对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后世称为“述圣”。
兵圣4.孙膑(前378——前301年左右),今山东鄄城县人。
战国时期着名军事家,着有《孙膑兵法》一书。
5.诸葛亮(181——234年),三国时期着名政治家、军事家,今山东沂南县人。
医圣6.扁鹊(前357——前307年),姓秦,名越人。
今山东长清县人。
系我国医学事业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发明望闻问切等疗法。
匠祖7.鲁班(约公元前507年——前444年),姓公输,名般,是春秋末期鲁国人。
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土木建筑工匠和发明家。
被后人尊为“匠师之祖”。
书法家8. 王羲之(321——379年),今山东临沂城北人。
东晋大书法家。
9.颜真卿(709——785),唐代大臣,书法家。
今山东临沂市人。
10.刘墉:诸城人,1719—1804,号石庵,清代书法家,后人称为清四大书家(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之一。
文学理论家11.刘勰(约465——532年),今山东莒县人。
南朝梁杰出的文学理论批评家。
所着《文心雕龙》一书,在文学批评史上影响极大。
经学家12.郑玄(127——200年),汉末着名经学家。
今山东高密人。
画家13.张择端:诸城人,字正道,北宋风俗画家,代表作有《清明上河图》。
14.高凤翰(1683——1749年),清代着名书画家,今山东胶县城西三里河村人。
时人常将其与扬州八怪并称,或补列为扬州八怪之一。
山东名人录

苦矣十年呤一赋,悠哉百读覆千樽。
可怜世外屠龙手,屈做人间弼马温。
五、鲁仲连
铁骨铮铮不帝秦,甘为排难解纷人。
功成蹈海诚高义,遁迹民间可患贫?
六、颜歜
蔬糠晚食如尝肉,寡欲安闲步当车。
非是无心求富贵,形神俱损使人嗟。
七、王士祯
一帆风顺壮心酬,文苑宗盟五十秋。
(一)
宗圣曾子,名曾参,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也就是现在的我市平邑县人。曾子是孔子的著名弟子,他以修身和孝行著称,又颇多著述,是一位很有名的儒学大师,后人尊为“宗圣”。
曾子年轻时,家道已经衰败。为维持生计,他跟母亲一道,从事劳动,过着“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清贫生活。孔子周游列国期间,曾子拜其门下。他忠诚老实,谦恭勤谨,有大丈夫之勇,深得孔子喜爱。由于孔子悉心教授,自己勤奋学习,严格修身,曾子很快就学有所成,他去莒国当了一个“得粟三秉”的官。父母死后,他南游楚国,也做过“尊官”,然而后来还是告别了政坛,专心致力于忠、孝、仁、义的学业和教授弟子,终成一代儒学大师。他是春秋继孔子之后的又一著名教育思想家。
由于曾子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从南宋起,曾子被尊为“宗圣”,与复圣颜子、述圣子思、亚圣孟子并列配享孔子。他一生著述颇多,撰有《孝经》、《曾子》、《大学》等多种著作,是孔门弟子中著述较多的一个。战国后期,诸子百家争鸣,荀子作为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独树一帜,提出了许多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政治主张,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荀子涉足学术领域和政治舞台时,齐威王、宣王当政,据《史记》记载,当时,齐国有一个闻名遐迩的文化教育中心“稷下”,荀子曾到程稷下学宫授徒讲学,齐襄王时还三次担任过学宫祭酒,那时,荀子已是出类拔萃的教育家了。后来荀子到楚国,公元前255年被春申君任命为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公元前238年,春申君死,荀子免职,便定居兰陵,从事著述和教育活动,直至去世并葬于兰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聊城历史上的文化名人(一)
聊城是中华文明较早的发祥地之一。
悠悠数千载,这片土地上无数的英才相继辉耀,茂郁林立,其中既有万民敬仰的人文始祖,又有彪炳史册的哲后高士;既有治国安邦的名卿贤相,又有青史留名的清官良吏;既有经纶满腹的鸿儒硕学,又有名扬天下的学者文人……这些人或出生在聊城,或在聊城生活过,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们构筑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品格,放射出光照千秋的文化精神。
伏羲:人文始祖曾在阳谷长居
伏羲,远古时期部族领袖,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传说为中华远古帝王“三皇”之一。
据史志记载,伏羲在今阳谷
县北境长期居住生活。
清康熙十二年修《阳谷县志》载:“阳谷北境有宓城,太皓伏羲氏之城也。
故宓城传言为伏羲城。
伏羲或谓宓羲。
城在阳谷安乐镇以北,阳谷在伏羲城以南,为伏羲教民种谷之地。
”
伏羲对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仰观于天,俯察于地,推出了24节气,开辟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新纪元;他以超人的智能,将观察到的一切用一种数学符号描述下来,制作了八卦,用阴阳八卦来解释天地万物的演化规律和人伦秩序。
相传,他造书契、正婚姻、创乐器、教人结网,从事渔猎畜牧,使原始社会进入渔猎畜牧经济时期。
仓颉:制字先师长眠东阿县
仓颉是上古时期黄帝的史官。
相传中国汉字在今东阿县境内由其创造。
汉许慎《<说文>序》中载:“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相别,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
”自他创字后,中国结束了“结绳而治”,进入以字记事时代。
仓颉死后葬于今东阿县铜城镇王宗汤村东南。
颛顼:上古帝王多次临视聊城
颛顼乃上古帝王,系黄帝之孙,“初国于高阳,故号高阳氏,都于帝丘(今河南濮阳),在位七十八年,寿九十八岁”。
他是上古时期华夏族与东夷族融合的部族首领,主要活动在冀、鲁、豫一带,聊城为其属区并多次临视。
其墓葬于何处,历来说法不一。
《一统志》载:"帝颛顼高阳氏陵有二:一在开州,一在东郡城西北二十里。
……在东郡者有庙,民间称’聊古庙是也’。
"
聊古庙位于聊城城西北7.5公里处(现东昌府区闫寺镇申李庄东),据文物考古调查,此处系一古文化遗址则确凿无疑。
该遗址为方形高台地,暴露面积500平方米,为黑灰土堆积。
遗址表面散布着不少陶片,可识器形有龙山文化时期的罐、杯、南瓦、豆、盆、殷代的鬲,周代的绳纹筒瓦等,属龙山文化至商周时期的遗址。
聊古庙遗迹有三:一是颛顼庙,又名"聊古庙"、"聊王庙",原有一座用以祭祀颛顼的庙宇,该庙规模宏大,远近闻名。
庙内有钟楼、彭楼、大殿、廊房、后楼等建筑。
大殿内供一高约7尺的颛顼帝执圭坐像。
大殿后二层阁楼内,塑有颛顼帝及后妃神像。
1945年庙毁,现仅存遗址。
二是颛顼墓,在颛顼庙后(北),传说为颛顼帝之冢,为长方形高台地。
三是圣水井,为一古井,在颛顼墓旁,为一近似圆形的普通砖井,壁饰青砖,逐层叠压垒砌,砖面布满青苔井水甘冽清澈,一眼便可望至井底。
圣水井因人而圣,因水而圣,其水千年不竭,风韵犹存,因此井而形成的“圣泉携雨”为聊城古八景之一。
巢父:唐尧圣贤大隐于聊
唐尧时的一位高士,为世人所崇敬,尧闻其贤,欲以天下让之,坚拒不受,隐居在聊城,营巢而居,以放牧了此一生,人称巢父。
去世后埋葬于此,后人称其墓曰巢陵。
“后晋二年(945年),黄河决口,平原郡治所王城(即聊城)淹没,州县治南迁巢陵,筑起城郭,曰巢陵城。
宋淳化三年,黄河再度决口,巢陵城毁,州县治迁至今所。
”巢陵遗址在今东昌府区许营村西北1公里处,史志称此处“为巢父放牧处,碧草如茵,蝶舞鸟鸣,古为“聊城八景”之一,曰“巢父遗牧”。
晋皇甫谧《高士传》中记载: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而逃去,于是遁耕于中岳,颖水之阳,箕山之下。
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也,洗耳于颖水滨。
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
问其故。
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
是故洗耳。
”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谁能见之?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声,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