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复习实数
中考数学复习之实数的运算,基础过关练习题

2. 实数的运算● 知识过关2. 实数的大小比较(1)直接比较法:正数____0,0___负数,正数____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大的___ (2)数轴比较法: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右边的点表示的实数总比左右的点表示的实数_ (3)差值比较法:对于实数a,b ,若a -b >0,则a>b ;若a -b =0,则a=b ; 若a -b <0,则a<b ;(4)商值比较法:设a 、b 是任意两个正实数,若b a >1;若b a =1,则a=b ; 若ba<1,则a<b ;(5)平方法:如果a>0,b>0,b a >,那么a>b.3.实数的运算先算________,再算_______,最后算________.如果有括号,要先算___里面的,同级运算应_______顺序进行. 4.整数指数幂(1)零次幂:)0(10≠=a a (2)负整数指数幂:),0(1是正整数p a a a pp ≠=- ● 考点分类考点1 实数的大小比较例1 在实数|2|3230---,,,中,最小的是( )A. 32- B.3- C.0 D.|-2|(2)已知实数m ,n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m >0B.n <0C.mn <0D.m -n >0考点2 实数的运算(1) 2302023)21(27)0()1(|3|-+--⨯-+-π(2) 0160cos 2|22|)22()2023(--+-+-考点3 新定义运算例3(1)定义一种新运算:x y x y x 2*+=如221221*2=⨯+=,则(4*2)*(-1)=_______ (2)古希腊数学家把1,3,6,10,15.....叫做三角形数,它有一定的规律性,若把第一个三角形数记为1x ,第二个三角形数记为2x ,....,第n 个三角形数记为n x ,则1-+n n x x =_____ 真题演练1.下列式子中,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12B .√2C .√4D .√22.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 .3√3−2√3=1 B .(√5+√3)(√5−√3)=2 C .√3+√2=√5D .√(−3)2=−33.要使得代数式√x −2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2B .x ≥2C .x <2D .x ≤24.如果y =√3−2x +√2x −3,则x +y 的值为( ) A .32B .1C .23D .0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93|=3 B .√64=±8 C .√(−7)2=−7D .√(−13)33=−136.计算式子(√3−2)2021(√3+2)2020的结果是()A.﹣1B.√3−2C.2−√3D.17.设x=4√5+3,y=√5−3,则x,y的大小关系是()A.x>y B.x≥y C.x<y D.x=y8.若|a﹣2|+b2+4b+4+√c2−c+14=0,则√b2−√a−√c的值是()A.2−32√2B.4C.1D.89.已知√a−3+√2−b=0,则√a +√6√b=.10.若2x﹣1=√3,则x2﹣x=.11.已知x,y是实数,且满足y=√x−2+√2−x+18,则√x⋅√y的值是.12.计算:(1)(√6−√32)×√2+(√3−3)2÷√3;(2)√2sin45°−2cos30°+√(1−tan60°)2.13.计算:(√5+3)(√5−3)﹣(√3−1)2.14.计算:|−√2|﹣2sin45°+(1−√3)0+√2×√8.15.计算:(√2021−π)01√2+1(12)﹣1﹣2cos45°.16.计算|−√2|+(√2−12)2﹣(√2+12)2.17.计算:(﹣3)0+√8+(﹣3)2﹣4×√22.18.计算:(2−√3)(2+√3)+tan60°﹣(π﹣2√3)0.课后练习1.x=591×2021﹣591×2020,y=20202﹣2021×2019,z=√5882+2352+22,则x、y、z的大小关系是()A.y<x<z B.x<z<y C.y<z<x D.z<y<x2.当x=1+√20222时,多项式4x3﹣2025x﹣2022的值为()A.3B.﹣3C.1D.﹣13.设△ABC的三条边为a,b,c,且a,b,c,满足关系式:√(a−3)2+|4−b|+(c−5)2=0,则△ABC的形状为()A.等腰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直角三角形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3)2=3B.√(−3)2=−3C.√12=2√2D.3√2=√3×25.下列运算中,结果正确的是()A.√2+√3=√6B.√5−√3=√2C.√12×12=√6D.√(−6)2=6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是最简二次根式B.√8与√2是同类二次根式C.√a是二次根式D.√(−4)2的化简结果是﹣47.估计(2√5+5√2)×√15的值应在()A.4和5之间B.5和6之间C.6和7之间D.7和8之间8.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12×√8=±2B.(m+n)2=m2+n2C.1x−1−2x=−1xD.3xy÷−2y23x=−9x22y9.函数y=√2−x+1x+1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2B.x≤2且x≠﹣1C.x≥2D.x≥2且x≠﹣110.计算:√2−|√2−2|+(1﹣cos45°)+(−13)﹣2.11.计算:(√3−2)2+√12+6√1 312.计算:|−√2|+(12)﹣1−√6÷√3−2cos60°.13.计算:(1﹣π)0+|√2−√3|−√12+(√2)﹣1.14.计算:√(−3)2+(12)﹣3﹣(3√2)0﹣4cos30°√3.15.计算:√(13−12)2+√221√6sin60°.冲击A+已知,在等边△ABC 中,点D 、E 分别在AC 、BC 边上,AE 、BD 交于点F ,BE=CD. (1) 求证:AE=BD.(2) 如图2,过点D 作DG△AF 于点G ,试确定AE 、FG 、BF 的关系并说明理由.(3) 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连接CG ,若FG=BF ,DC=2,GC=33,请直接写出线段AB 的长度.。
2024年中考数学总复习第一章《数与式》第一节:实数(附答案解析)

2024年中考数学总复习第一章《数与式》第一节:实数★解读课标★--------------熟悉课标要求,精准把握考点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比较有理数的大小;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求实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掌握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方法,知道|a|的含义;3.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4.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会用平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的平方根;5.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以内为主);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中考预测★--------------统计考题频次,把握中考方向1.实数与运算在历年中考中以考查基础为主,也是考查重点,年年考查,是广大考生的得分点,分值为14~28分。
2.预计2024年各地中考还将继续重视对正负数的意义、相反数、绝对值、倒数、数轴等实数的相关概念及实数的分类的考查,也会对有理数的运算、科学记数法、数的开方、零次幂、负整数指数幂、二次根式及运算等进行考查,且考查形式多样,为避免丢分,学生应扎实掌握。
★聚焦考点★--------------直击中考考点,落实核心素养有理数及其相关概念1.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有限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2.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
3.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整数。
4.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数轴 1.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数轴是一条直线。
2.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一定都是有理数。
3.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表示正数的点在原点的右侧,表第1页共44页。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代数部分第一章:实数基础知识点:一、实数的分类:⎪⎪⎪⎪⎪⎩⎪⎪⎪⎪⎪⎨⎧⎭⎬⎫⎩⎨⎧⎪⎪⎪⎭⎪⎪⎪⎬⎫⎪⎪⎪⎩⎪⎪⎪⎨⎧⎩⎨⎧⎪⎩⎪⎨⎧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1、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总可以写成q p 的形式,其中p 、q 是互质的整数,这是有理数的重要特征。
2、无理数:初中遇到的无理数有三种:开不尽的方根,如2、34;特定结构的不限环无限小数,如 1.101001000100001……;特定意义的数,如π、45sin °等。
3、判断一个实数的数性不能仅凭表面上的感觉,往往要经过整理化简后才下结论。
二、实数中的几个概念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1)实数a 的相反数是 -a ; (2)a 和b 互为相反数⇔a+b=02、倒数:(1)实数a (a ≠0)的倒数是a1;(2)a 和b 互为倒数⇔1=ab ;(3)注意0没有倒数3、绝对值:(1)一个数a 的绝对值有以下三种情况:⎪⎩⎪⎨⎧-==0,0,00, a a a a a a(2)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从数轴上看,一个实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3)去掉绝对值符号(化简)必须要对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实数进行数性(正、负)确认,再去掉绝对值符号。
4、n 次方根(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设a ≥0,称a ±叫a 的平方根,a 叫a 的算术平方根。
(2)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3)立方根:3a 叫实数a 的立方根。
(4)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三、实数与数轴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称为数轴。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
2、数轴上的点和实数的对应关系: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而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唯一的点来表示。
中考数学专题:实数与代数式

专题一 数与式中考要求:实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及性质;掌握实数的分类、大小比较及混合运算;会用科学记数法、有效数字、精确度确定一个数的近似值;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代数式:了解整式、分式、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及意义; 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对整式进行因式分解; 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意义及其性质; 根据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求值.考查方式:本专题内容在中考中涉及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多以填空题、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科学记数法、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往往与生产生活及科技领域中的实际问题相联系,具有较强的应用性,是中考的热点. 关于代数式的概念与运算,往往是单独命题,试题以填空题、选择题及计算题的形式出现,试题难度为中、低档. 试题设计有的带有开放探索性,覆盖面广,常常以大容量、小综合的形式考查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备考策略:1. 夯实基础,理清考点.2. 对课本中的典型和重点题目做变式、延伸.3. 注意一些跨学科的常识,加强学科整合.4. 关注中考的新题型.5. 关注课程标准中新增的目标.6. 探究性试题的复习步骤:(1)纯数字的规律探索.(2)结合平面图形探索规律.(3)结合空间图形探索规律,(4)探索规律方法的总结.第1课时 实数的概念课时核心问题:数系的扩张及实数相关概念的理解应用. 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实数1. 有理数: ,它包括 、 .2. 无理数: .3. 实数及分类:注意: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注意“无限不循环”,归纳起来有四类:(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 的数,如π23+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4)某些三角函数,如sin60o 等. 二、绝对值一个数的绝对值指的是表示.几何意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叫做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代数意义:(1)正数的绝对值是 ;(2)负数的绝对值是 ;(3)零的绝对值是 .也可以写成:(0)||0(0)(0)a a a a a a >⎧⎪==⎨⎪-<⎩.说明:(1)|a |≥0,即|a |是一个非负数;(2)|a |概念中蕴含分类讨论思想;(3)“| |”有括号的作用.三、相反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 若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a +b =0, 反之也成立.四、倒数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 =1,反之亦成立.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 零没有倒数.五、平方根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a≥0),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正数a的平方根记作“”.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1.(0) ||(0)a aaa a⎧==⎨-<⎩≥.2.与2的联系:3.0)<0)aa>=⎩.六、立方根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立方根(或a的三次方根). 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注意:(1)=,说明三次根号内的负号可以移到根号外面;(2)=3.典例解析考点一、实数的分类【例1】下列实数是无理数的是().B. 1C. 0D.1-听课记录:【举一反三】1.下列四个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A. 0B. 3-D.3112. 下列选项中,属于无理数的是().A. 2B. πC. 32D. 2-3. 下列各数:227,π,cos60︒,0,,其中无理数的个数是().A. 1B. 2C. 3D. 4考点二、绝对值【例2】|2|-等于().A. 2B. 2-C.12D.12-听课记录:【举一反三】2的绝对值是().A. ±2B. 2C. 12D. 2-考点三、相反数【例3】5的相反数是().A. 5B. 5-C. 15D.15-听课记录:【举一反三】1. 2014的相反数是().A. 2014B. 2014-C.12014D.12014-2.15-的相反数是().A. 15B.15-C. 5D. 5-考点四、倒数【例4】12-的倒数是().A. B.C. D. 听课记录:【举一反三】1. 12的倒数是().A. 2B. 2-C. 12D. 12- 2. 14-的倒数是( ). A. -4B. 4C. 14D. 14- 考点五、平方根【例5】得( ).A. 100B. 10C.D. 10± 听课记录:【举一反三】1. 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2,则这个数是 .2. 的平方根是 .3. 若2y =,则()y x y += .4. 若实数x , y 满足|4|0x -=,则以x , y 的值为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5. 若1a <1-= .6. 2210b b ++=,则221||a b a +-= .7. 设1a =,a 在两个相邻整数之间,则这两个整数是 .第2课时 实数的计算课时核心问题:实数的灵活运算.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实数大小的比较1. 数轴:规定了、、的直线叫做数轴. (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三要素缺一不可)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且能灵活运用.2. 实数大小比较的几种常见方法.(1)数轴比较: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在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2)求差比较:设a, b为实数,有a-b>0⇔a>b;a-b<0⇔a<b;a-b=0⇔a=b.(3)求商比较:设a, b为两正实数,有a>1⇔a>b;ba<1⇔a<b;ba=1⇔a=b.b(4)绝对值比较法:设a, b为两负实数,则a a b>⇔<.b(5)平方比较法:设a,b为两负实数,则22a b a b >⇔<.二、科学计数法和近似数1. 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它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起到右边精确的数位止的所有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2. 科学计数法:把一个数写成10n a ±⨯的形式,其中110a <≤,n 是整数,这种计数法叫做科学计数法.三、实数的运算1. 加法交换律:a b b a +=+.2. 加法结合律:()()a b c a b c ++=++.3. 乘法交换律:ab ba =.4. 乘法结合律:()()ab c a bc =.5.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a b c ab ac +=+.6. 实数的运算顺序:先算乘(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 典例解析考点一、实数的大小比较【例1】下列各数中,最大的数是( ).A. 0B. 2C.2-D.12- 听课记录:【举一反三】1. 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数是().A. 0B. 1 3C.13- D.3-2. 在数1,0,1,2--中,最小的数是().A. 1B. 0C. 1-D. 2-考点二、科学计数法与近似值【例2】“着力扩大投资,突破重点项目建设”是遵义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据统计,遵义市201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762亿元,“1762亿”这个数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A. 1762×108B. 1.762×1010C. 1.762×1011D. 1.762×1012听课记录:【举一反三】1. 据统计,2015年河南省旅游业总收入达到3875.5亿元. 若将“3875.5亿”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3.8755×10n,则n等于().A. 10B. 11C. 12D. 132. 将6.18×10-3化为小数是( ).A. 0.000618B. 0.00618C. 0.0618D. 0.6183. 20140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保留3位有效数字)为 .考点三、实数的运算【例3】计算:201(π2014)sin 6023-⎛⎫+-+︒ ⎪⎝⎭.听课记录:【举一反三】1. 计算:2(2)(3)2-+-⨯.2. 2014(1)2sin 45--︒+-3. 计算:1011)23-⎛⎫-+-- ⎪⎝⎭.第3课时整 式 课时核心问题:整式的相关概念及运算.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单项式1.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2. 单项式.只含有数字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注意:单项式是由系数、字母、字母的指数构成的,其中系数不能用带分数表示. 例如,2143a b -就是错误的,应写成2133a b -.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如325a b c -是6次单项式.二、多项式1.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项,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为多项式的次数.统称为整式.用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指出的运算计算出的代数式的结果,叫做求代数式的值.注意:(1)求代数式的值,一般先化简再代入.(2)求代数式的值,有时求不出具体字母的值,此时需要利用技巧“整体”代入求值.2. 同类项.所含 ,并且 的项叫做同类项. 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3. 去括号法则:(1)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一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2)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一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三、整式的运算法则整式的加减法:(1)去括号;(2)合并同类项.1. 幂的运算法则:(1)同底数幂相乘:m n m n⋅=(m, n都是整数,a≠0).a a a+(2)幂的乘方:()m n mn=(m, n都是整数,a≠0).a a(3)积的乘方:=⋅(n是整数,a≠0, b≠0).()n n nab a b(4)同底数幂相除:m n m n÷=(m, n都是整数,a≠0).a a a-2. 整式乘法.(1)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作为积的因式,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2)单项式乘多项式:m(a+b)=ma+mb.(3)多项式乘多项式:(a+b)(c+d)=ac+ad+bc+bd.3. 乘法公式.(1)平方差公式:(a+b)(a-b)=a2-b2.(2)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4. 整式的除法:(1)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注意:(1)单项式乘单项式的结果仍然是单项式.(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结果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因式中多项式的项数相同.(3)计算时要注意符号问题,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同时还要注意单项式的符号.(4)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展开式中,有同类项的要合并同类项.(5)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数,也可以表示单项式或多项式.(6)011(0),(0,)p pa a a a p a -=≠=≠为正数. (7)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单项式除以多项式是不能这么计算的. 典例解析考点一、整式的加减运算【例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x -x =xB. 326a a a ⋅=C. (a -b )2=a 2-b 2D. (a +b )(a -b )=a 2+b 2听课记录:【举一反三】已知x 2-2=y ,则x (x -3y )+y (3x -1)-2的值是(). A.2- B. 0C. 2D. 4考点二、同类项的概念及合并同类项【例2】下列各式中,与2a 是同类项的是( ).A. 3aB. 2abC. 23a -D. a 2b听课记录:【举一反三】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2323a a a +=B. 2()a a a -÷=C. 326()a a a -⋅=-D. 236(2)6a a =考点三、幂的运算【例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33a a a ⋅=B. 33()ab a b =C. 326()a a =D. 842a a a ÷=听课记录:【举一反三】1. 计算:2()ab 的结果是( ).A. 2abB. a 2bC. a 2b 2D. ab 22. 计算:63m m ⋅的结果是( ).A. m 18B. m 9C. m 3D. m 2考点四、整式的乘除法.【例4】计算:23(2)()a a ⋅-=.A. 312a -B. 36a -C. 12a 3D. 6a 2【例5】计算:2x (3x 2+1),正确的结果是(). A. 5x 3+2x B. 6x 3+1C. 6x 3+2xD. 6x 2+2x听课记录:【举一反三】1.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4416x x x ⋅=B. 325()a a =C. 236()ab ab =D. 23a a a +=2.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323a a a += B. 2()a a a -÷=C. 326()a a a -⋅=-D. 236(2)6a a = 考点五、整式的混合运算及求值【例6】先化简,再求值:2(3)()()a a b a b a a b -++--,其中11,2a b ==-. 听课记录:【举一反三】1. 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 235a b ab +=B. 326(3)6a a =C. 623a a a ÷=D. 32a a a -+=-2.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m +n )2=m 2+n 2B. (x 3)2=x 5C. 5x -2x =3D. (a +b )(a -b )=a 2-b 23.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a 2)4=8a 6B. a 3+a =a 4C. a 2÷a =aD. (a -b )2=a 2-b 24. 化简:2()()()2a b a b a b ab ++-+-.5. 化简:2(1)2(1)a a ++-.6. 已知x (x +3)=1,求代数式2x 2+6x -5的值为 .7. 先化简,再求值:(x +1)(2x -1)-(x -3)2,其中2x =-.。
中考数学复习第1课时《实数及其运算》说课稿

中考数学复习第1课时《实数及其运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实数及其运算》是中考数学复习的第1课时,主要内容包括实数的定义、分类、性质以及实数的运算规则。
这部分内容是初中数学的基础,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材中,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两大类,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无理数主要包括π和开方开不尽的数。
实数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和乘方等,运算规则遵循数学的基本规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实数及其运算》时,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运算规则,对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无理数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与有理数混淆。
此外,学生在实数的运算方面容易出错,如不熟悉运算顺序、忽视运算律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巩固实数的定义和性质,提高运算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实数的定义、分类和性质,了解实数的运算规则,提高实数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实数的定义、分类、性质和运算规则。
2.教学难点: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实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和教学道具等,直观展示实数及其运算的过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实数的概念和性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有理数的运算规则,引出实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实数的定义、分类和性质,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实数的运算规则,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实数的相关概念中考考点梳理

实数的相关概念中考考点梳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实数是数学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它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两类。
在数学的学习中,实数的相关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在中考中,实数相关的考点也是比较多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实数相关概念中中考的考点梳理。
1. 实数的分类实数可以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两类。
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包括整数、分数和循环小数。
无理数是不能表示为有理数的数,如π和根号2等。
在中考中,同学们需要了解实数的分类,并能够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2. 实数的运算实数的运算是中考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同学们需要掌握实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的运算。
在中考中,常见的考点有实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以及混合运算等。
3. 实数的大小比较在实数的概念中,同学们也需要学会对实数进行大小比较。
无论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都可以通过大小比较符号进行比较,如大于等于、小于等于、大于、小于等等。
在中考中,通常会出现实数的大小比较题目,同学们需要根据实数的性质进行判断。
4. 实数的分数表示实数可以表示为分数的形式,分数是有理数的一种形式。
在中考中,同学们需要能够将实数表示为分数的形式,并且能够进行化简和计算。
分数的化简和运算是中考数学的常见考点之一,同学们需要多进行练习,掌握分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则。
5. 实数的应用问题实数的概念在中考中不仅仅是为了考察同学们的概念掌握程度,还可以通过应用题目考察同学们对实数的应用能力。
实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长度、重量、体积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实数进行表示和计算。
在中考中,同学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需要用实数进行求解,这就需要同学们将实数的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实数的相关概念在中考数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学们需要充分理解实数的分类、运算、大小比较、分数表示以及应用问题等知识点。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巩固,可以帮助同学们提高实数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从而在中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中考数学(湘教版全国通用)复习课件:第1课时 实数的有关概念

考点聚焦
归类探究
回归教材
第1课时┃ 实数的有关概念
探究四 非负数的性质的运用
命题角度: 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值.
例4 (1)[2012·长沙] 若实数a,b满足|3a-1|+b2=0, 则ab的值为_____1___.
解析
依题意a=13,b=0,∴ab=130=1.
依题意a=13,b=0,∴ab=130=1.
第1课时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时┃ 实数的有关概念
考点聚焦
考点1 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 按定义分类:
实数
有理数
整数
分数
正整数 零
负整数
正分数 有限小数或 负分数 无限循环小数
无理数
正 负无 无理 理数 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考点聚焦
归类探究
回归教材
第1课时┃ 实数的有关概念
2. 按正负分类:
正有理数
正实数
正整数 正分数
实数
正无理数 零
负有理数
负实数
负整数 负分数
负无理数
[注意]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0是自然数.
考点聚焦
归类探究
回归教材
第1课时┃ 实数的有关概念
考点2 实数的有关概念 1. 数轴的三个要素是__原__点____、_正__方__向___、_单___位__长__度___.
归类探究
回归教材
第1课时┃ 实数的有关概念
(2)[2014·岳阳] 实数2的倒数是( D )
A. -12
B. ±12
C. 2
1 D.2
解析
∵2×12=1,∴实数2的倒数是12.故选D.
(3)[2014·株洲] 下列各数中,绝对值最大的数是( A )
中考数学总复习1.实数的概念

3 ⎩ ⎩1.实数的概念一、知识要点1. 实数的分类(两种分类方式——①按定义分类;②按性质分类):⎧ ⎧ ⎧正整数 ⎫ ⎧ ⎧ ⎧正整数⎪ ⎪ ⎨零⎪ ⎪⎪ ⎪正有理数⎨ ⎪ ⎪ ⎪ ⎪ ⎪ ⎪正实数⎨ ⎩正分数 负整数 小数或 小数; 正无理数 ⎪ ⎨ ⎩ ⎬⎪ ⎩ (1) )实数⎨ ⎪⎪ ⎨ ⎪ ⎪ ⎪ 实数⎨零 ⎪ ⎧⎪ ⎪ ⎩ ⎩ ⎪⎭ ⎪负实数⎪负有理数⎨ ⎪ 小数. ⎪⎩ ⎨ ⎬ ⎩⎪ ⎩ ⎭ ⎪⎩⎪负无理数 ()2 数轴上的点与 一一对应;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面上的点与 一一对应. (3) 常见无理数的 4 种形式:①字母型:如π和 ;②构造型:如 0.101001…和 ;③根式型:如 和 ;④三角函数型:如sin150和 等.2. 数轴:数轴的三要素是、 和 ......... 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是 左边的数;3. 相反数:实数 a 的相反数为. 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a + b = ............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原点除外)分别在两侧,且与原点的 .................................4. 倒数:非零实数 a 的倒数为 . 若a ,b 互为倒数,则ab = ................ 5. 绝对值: ⑴性质:正数的绝对值是 ,负数的绝对值是 ,0 的绝对值是 .... 即a = ⎧⎪ ⎨ (a > 0)(a = 0)⑵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 ................................... ⑶任何数的绝对值都是,即 a0 ;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 a b ;⎪ (a < 0) ⎧3 a 3 ① ( ) 若 a = b ,则a b 或 a + b = .6. 科学计数法:把一个数表示成 的形式,其中1≤ a <10 的数,n 是整数. 其方法是:①确定 a , a 是只有一位整数的数;②确定 n ,当原数的绝对值≥10 时,n 为正整数,n 等于原数中整数部分的数位减去;当原数的绝对值<1 时,n 为负整数,如 0.00305=,-0.000236=.7. 若 x 2=a ,则x 叫作 a 的 ,记作,a 叫作 x 的 ........... 任何正数 a 都有个平方根,它们互为,其中正的平方根 叫,没有平方根,0 的算术平方根为 ........8.若 x 3=a ,则 x 叫作 a 的 ,记作 ;a 叫作 x 的.任何实数a 都有立方根,记为 .............9. 非负数: a 0;a 20; a 0 ;性质是:若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 0,则这几个非负数同时为 ...........10.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是;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是 ;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 ; 平方是它本身的数是 ;立方是它本身的数是 ;平方根是它本身的数是;算术平方根是它本身的数是;立方根是它本身的数是 .............................二、例题分析【例 1】在 2 , ②3.14, ③π, ④( 2- 3)0 , ⑤ 1 -2 , ⑥0.010⋅⋅⋅, ⑦0.10110111⋅⋅⋅, ⑧tan 450,2 21⑨ 中 , 是 无 理 数 的 是 ( 只 写 序 号 ).π【例 2】(1)在数轴上表示-2 的点,离原点的距离等于 ....................(2)实数 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则下列不等式中错.误.的是( ).A. ab > 0B. a + b < 0C. a < 1bD.a -b < 0 ab(3) 在数轴上的点 A 、B 位置如图所示,则线段 AB 的长度为 ................. AB-5 0 2(4)实数 x 、y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x ,y ,0 的大小是 ...............................x y()5 如图所示,数轴上 A ,B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和 ,点 B 关于点 A 的对称点为 C ,则点 C 所表示的数为 ................C A 0 B【例 3】(1)如果规定向东走 80m 记为 80m ,那么向西走 60m 记为.(2) -2 的相反数是 .............(3)对于式子“ -(-8) ”,有下列理解:①可表示-8 的相反数;②可表示-1与-8 的乘积;③可表示-8 的绝对值;④运算结果等于 8.其中理解正确的是 (只写序号). 【例 4】(1) - 1 的倒数为 ;2的倒数为;(2)若 x = (-2) ⨯ 3 ,则x 的倒数是 .................【例 5】(1)-5 的绝对值是 ;- 的绝对值是; 3 -27 的绝对值是 .....................(2)式子“ | 6 - 3 |”在数轴上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 6 的点与表示 3 的点之间的距离”.类似地,3 2b +1 9 9 b -3 式 子 “| a + 5 |” 在 数 轴 上 的 几 何 意 义 是 “ ”. (3)①如果 a 与 1 互为相反数,则| a + 2 | =. ②若 a = 3 ,则a 的值是 .................(4) 若 m - n = n - m , 且 m = 4 , n = 3 , 则 (m + n )2 = . (5)若 a = 5,b = -2,且ab > 0,则a + b = .(6)如果实数 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1- a | + a 2 =----------------- 1 0 a 1【例 6】(1)16 的平方根是 ,16 的算术平方根是 , 16 的平方根是 ;16 的算术平方根 ;-8 的立方根是 .....................(2) 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为a ,则和这个自然数相邻的下一个自然数是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3 B. - 3 = -3 C. - = -3 D. - 32 = 9(4)在实数﹣2,0,2,3 中,最小的实数是( ).A.-2B.0C.2D.3 (5)若 ab ≠ 0 ,则a +b 的取值不可能是().bA.0B.1C.2D.-2【例 7】(1)目前,我国人口总数大约是 13.7 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人.(2) 港珠澳大桥工程估算总投资 726 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 元,精确到万位是 .................(3) “鸟巢”的建筑面积达 25.8 万平方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约为 平方米.(4) 太阳内部高温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辐射能”功率为3.8⨯1023千瓦,而到达地球的仅占 20 亿分之一,到达地球的“辐射能”功率为 千瓦(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5)已知空气的单位体积质量为1.24⨯10-3g /cm 3,1.24 ⨯10-3用小数表示为 g /cm 3.(6) “黄金分割比”是= 0.61803398…,将“黄金分割比”精确到 0.001 的近似数是.2(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似数 3.9×10 3 精确到十分位B.按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 8.04×10 5 其原数是 80400C.把数 50430 精确到千位是 5.0×10 4D.用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 8.1780 精确到 0.001 【例 8】(1)若 a - 2 + + (c - 4)2= 0 则 a - b + c = .(2) 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 a ,一边长b ,且(2a -b )2+ 9 - a 2 = 0 ,则它的周长为 .....................(3) 已知 a + 3 += 0 ,则实数a + b 的相反数 .........................5 -1 aa +b(- 2)2873 3 3 3(4) a,b 互为相反数,c,d 互为倒数,m 的绝对值是 2,则2m2 +1+ 4m - 3cd = ......................(5) = 0,则a +b = ......................三、课后作业1.在22,π,0,,sin60°,(cos60°)-1,2-, 2.313131…,0.010010001…,3- 64 中,无7 2理数有个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没有最大的有理数B.没有最小的有理数C.有最大的负数D.有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8⨯1+( 2)0 的结果为( ).3.计算2A.B.C.3 D.54.下列各组数中是互为相反数的一组是( ).A.- 2与B. - 2与3- 8C. - 2与-1D. - 2 与225.如图A,B,C 三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b,c ,根据图中各点位置,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a -1)(b -1) > 0B. (b -1)(c -1) >0C. (a +1)(b +1) < 0D. (b +1)(c +1) < 0C O A B-1 0 a 16.数轴上的点并不都表示有理数,如图中数轴上的点P 所表示的数是这种说明问题的方式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叫做( ).A.代人法 B.换元法 C.数形结合D.分类讨论7.如果将三个数“ - 3,7,”表示在数轴上,其中被如图所示的墨迹覆盖的数是.8.如右图所示的数轴上,点B 与点C 关于点A 对称,A、B 两点 B A C对应的实数是3 和-1,则点C 所对应的实数是( ).-1 0 3A. 1+B. 2+C. 2 -1D. 2 +19.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5,估计它的边长大小在( ).A.2与3之间B.3与4之间C.4与5之间D.5与6之间10.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8.8×10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精确到十分位B.精确到个位C.精确到百位D.精确到千位11.某市 2014 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545.35 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元.112 ”,(a - 3b)2 +a2 - 4a + 212.近似数 13.7 万是精确到位.3 + 1 b - c 2 12 3 3 64 x 2 a -1 13. -5 的倒数是 , -3 的绝对值是,绝对值大于 1 小于 4 的整数的和是 .................14. 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3x - 2 和5x + 6 ,则这个数是 ,若 a > 0 且a x = 2 ,a y = 3 ,则a x - y的值为 ................. 的 立 方 根 是 ;若 = 5, 则 x = ; 若 3 15. 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3x - 2 和 x + 6 ,则这个数是 ..................... 16. 已知, + a + b +1 = 0 ,则 a b = . 17. 把 7 的平方根和立方根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 -1= 5,则x = ...........18.计算: ( ) 3- (3 - 3)0 - 4 sin 60︒+ 12 =.19.已知 a = 3 ,且(4 tan 45︒ - b )2+ = 0 ,以a ,b ,c 为边组成的三角形面积等于 .................20.计算: 2-1﹣3tan30° +(2 + 2)0 + .参考答案:三、例题分析 【例 1】①③⑦⑨;【例 2;(1) 2; (2)C ; (3)7; (4)0<x <y ; (5) -2- ; 【例 3】 (1)-60m ; (2) -2; (3)①②③④;x 3336【例 5】(1) 5, - 2 ,3;;(2)数轴上表示 a 的点与数轴上表示-5 的点之间的距离; (3) ①1; ② ±3 ; (4) 1 或 49; (5)-7; (6)1;【例 6】(1) ±4,4,±2,2,-2; (2)a 2+1; (3)C ;(4) A ;(5) B ;【例 7】(1) 1.37×109;(2) 7.26×1010,7260000 万元;(3) 2.581.37×105;B ;(4) 1.9×1014;(5) 0.00124; (6) 0.618; (7) C ;【例 8】(1) 3; (2)15; (3)4; (4) 5 或-11; 8(5) ;3四、课后作业 1.5;2. C ;3. C ;【例 4】(1)-2, 3 ,(2) - 1;7 3 7 7. 7 ;4. A ;5. D ;6. C ;8. D ; 9. B ; 10. C ;11.1.54535×1011; 12.千; 13.- 1,3,0;5 49214., , 3 4 , ±5 ,5;4 315.25; 16.1;17. - < < 7 ; 18.2;19.6;20.3 + 2 3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有理数的运算
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一、有理数的基本概念
1.负数: 在正数前面加“—‖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判断: 1)a一定是正数; × 2)-a一定是负数; × 3)-(-a)一定大于0;× 4)0是正整数。 ×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2.有理数:
整数 有理数 分数 正有理数 有理数 正整数(自然数) 零 负整数 正分数 负分数 正整数(自然数) 正分数 负整数 负分数
1.x≥0(即 a ≥0 ),2.a≥0 ; 3.( a )2=a ;4. a 2 =a.
± a ‖ 中.其隐含的条件有:
在“如果x2=a,那么x=
1.a≥0
; 2.(± a )2=a ; 3. a a 0
2
a a 0 a 0 a a 0
12.平方根的性质与开平方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 x2=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square root),记为“ ±a ‖,读作“ 正负根号a‖ .特别地,我们规定0的平方 0 根是0,即± =0.
•你发现它们的区别了吗!
11.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
在“如果x2=a,那么x= a
‖中.其隐含的条件有:
[例1]在下列实数中,无理数共有( C )
2 1
3
8
3 7
0.2121121112 cos 45 tan 44 cot 46
C.4个 D.5个
A.2个 B.3个
有理数总复习 一、有理数的基本概念
1.负数 2.有理数 3.数轴 4.互为相反数 5.互为倒数 6.有理数的绝对值 7.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8.科学记数法、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2)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 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即
a-b=a+(-b)
例:分别求出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 ①表示2的点与表示-7的点; ②表示-3的点与表示-1的点。
解:①︱2-(-7)︱=︱2+7︱=︱9︱=9 ②︱-3-(-1)︱=︱-3+1︱=︱-2︱=2
3)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① 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 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 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 时,积为正. ② 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 积就为0.
⑤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 行近似计算,并按问题的要求对结 果取近似值。 ⑥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 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 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 ( 不要求分 母有理化)。
一、实数的分类(基本概念):
正整数 ( 自然数 ) 正整数 正实数正有理数 正分数 整数 零 负整数 有理数 正无理数 实数 零 正分数 实数 分数 负整数 负分数 负有理数 负实数 正无理数 负分数 无理数 负无理数 负无理数
④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 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⑤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 的问题。 ⑥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 合理的解释和推断。[参见例1] (2)实数 ①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 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 根、立方根。
②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 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 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 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③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 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④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 大致范围。[参见例2]
•一般地,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有两种: •1.根据乘方意义求平方根; 2.用计算器求平方根.13.ຫໍສະໝຸດ 方根与开立方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立方等于a,即x3=a, 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cube root), 记为“3 a ”,读作“3次根号a‖ .特别地,我 3 们规定0的立方根是0,即“ ” 0 0. 在“如果x3=a,那么x=3 a ‖ 中.其隐含的条件是 x、a都可以是任意数 ;
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即
a÷b=a×
1 b
(b≠0)
②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 得0.
5)有理数的乘方
即a· a· a·· · ·· a=a
n 个
n
①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幂
a
n
指数
底数
②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用数学语言描述有理数乘法法则:
①同号相乘 若a>0,b>0,则 ab=+︱a︱×︱b︱ 若a<0,b<0,则 ab= +︱a︱×︱b︱ ②异号相乘 若a>0,b<0,则 ab= - ︱a︱×︱b︱ 若a<0,b>0,则 ab= -︱a︱×︱b︱ ③数与0相乘 a为任何有理数,则 a×0= 0
4)有理数除法法则
a a 4. a 0, b 0; b b
3.
a b a b a 0, b 0;
5.将
a aa 0与(a b)( a b) a b 结合运用 .
2 2 2
★20.计算: (1)加减法——把带根号的数看作“字母”,仿“通分”、 “分解因式”、“合并同类项”运算; (2)乘除法——①运用性质:
③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用数学语言描述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相加: 若a>0,b>0,则a+b=︱a︱+︱b︱ 若a<0,b<0,则a+b= -(︱a︱+︱b︱) ②异号相加 若a>0,b<0,︱a︱>︱b︱, 则a+b=︱a︱-︱b︱ 若a>0,b<0,︱a︱<︱b︱, 则a+b= - (︱b︱-︱a︱) 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 0 ③与0相加 a是任一个有理数,则a+0= a
a b a b a 0, b 0; a a a 0, b 0. b b
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完全适用于实数.
16.有关实数的非负性:
1a
2
0;
2 a 0; 3
a 0 (a 0).
若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0,那么这几个非负数都0. 17.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记成 a 10n 的形式,其 中 1 a 10 ,n 为整数。这种记数方
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18.近似数与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 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
2. 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 的数字起到,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 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9.有理数的五种运算
1.运算法则 2.运算顺序 3.运 算 律
1.运算法则
1)有理数加法法则
2)有理数减法法则 3)有理数乘法法则
4)有理数除法法则 5)有理数的乘方
1)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 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 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 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 的两数相加得0;
2.运算顺序
1)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2)先算乘方,再算乘除,
最后算加减;
3)对只含乘除,或只含加减的 运算,应从左往右运算。
3.有理数的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
a+b=b+a ab=ba
(ab)c=a(bc)
2)加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交换律
4)乘法结合律 5)分 配 律
a(b+c)=ab+ac
问题情境 无理数的引入
实 数 的 应 用
算术平方根 无理数的表示 平方根 立方根
概念
分类
实数及相关概念
绝对值,相反数
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
实数运算和比较大小
10.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 x2=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 根,记为“ a ”,读作“根号a‖ .特别 0 0,即 地,我们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 =0.
1)可通过数轴比较: 在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 总比左边的数大;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即:若a<0,b<0,且︱a︱>︱b︱, 则a < b.
8.科学记数法、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1.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 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 的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
1.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
且它们互为相反数; 2.0只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 本身; 3.负数没有平方根. 4.(± a )2=a ; a.a 0 5. 2 a a.a 0
开平方: 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 运算,叫做开平方 (extraction of square root),其中a叫做被开 方数. 开平方运算与平方运 算互为逆运算.
(a是任意一个有理数);
2)0的相反数是0. 3)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0.
-4
-2 2 4
-4 -3 –2 –1
0
1
2
3
4
5.倒 数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
1)a的倒数是
1 (a≠0); a
2)0没有倒数 ; 3)若a与b互为倒数,则ab=1.
例:下列各数,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1 1 8, ( ) ,-1,+(-8),1, 8 8
零 负有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