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热点题型归类:分子和原子

合集下载

分子与原子初中知识点梳理

分子与原子初中知识点梳理

分子与原子初中知识点梳理在化学学科中,分子与原子是非常基础并且重要的概念。

深入理解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对于初中化学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别对分子和原子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一、分子的基本概念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粒子。

分子是物质构成的基本单位,它们通过不同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性质的物质。

下面分别介绍分子的组成、性质以及分类。

1. 分子的组成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

不同的原子组合在一起,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例如,氧气(O2)分子由两个氧原子结合而成。

2. 分子的性质分子的性质受到分子内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分子内化学键决定了分子的结构和稳定性,而分子间相互作用则影响了分子的物理性质。

不同的分子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 分子的分类按照分子中原子的数量和种类,分子可以分为单质分子和化合物分子。

单质分子是由相同种类的原子组成,例如氧气(O2)、氮气(N2)等。

化合物分子是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例如水(H2O)、二氧化碳(CO2)等。

二、原子的基本概念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化学反应的最小单位。

了解原子的性质和组成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原子的组成、性质以及分类。

1. 原子的组成原子由电荷均衡的质子、中性的中子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

原子的中心部分称为原子核,其中包含质子和中子。

电子以高速在原子核周围的轨道上运动。

2. 原子的性质原子的性质主要由原子核和电子数目决定。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目决定了原子的元素,即不同的原子核对应不同的元素。

原子的电子数目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

3. 原子的分类根据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目,原子可以分为不同的元素。

目前已经发现的元素有118种,每种元素都有独特的原子核构成。

不同元素之间的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不同,从而使得元素的性质也不同。

三、分子与原子的关系分子和原子是化学研究中密切相关的概念。

中考化学复习热点题型:分子和原子

中考化学复习热点题型:分子和原子

分子和原子例1 将40mL水与40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80mL。

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分子间是有间隔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解析本题考查分子的基本性质。

水和酒精混合体积变小是分子间有间隔,混合时,两种分子互相穿插,各自占据了对方的分子间隔中。

答案 A例2 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可分C.花香四溢说明分子间有间隔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够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花香四溢说明分子能不停地运动。

答案 D例3 ()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或事实,其中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原子不同B.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出现——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D.校园里的栀子花发出诱人的香味——分子之间有间隔解析本题考查分子性质的应用。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物质,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一样,导致物理性质不同,A错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氯化氢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成盐酸小液滴,形成白雾,B正确;水银温度计中的汞热胀冷缩,是因为汞原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不是汞原子的大小发生变化,C错误;校园里的栀子花发出诱人的香味是因为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而不是分子之间有间隔,D错误。

答案 B变式训练1.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D.20mL水与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数目减少2.从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滴水中含有约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很小B.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D.25m3的石油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说明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3.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2024年初中化学分子、原子和离子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初中化学分子、原子和离子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初中化学分子、原子和离子必考知识点总结2024年初中化学考试中,分子、原子和离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下面是一份关于这些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分子1. 分子的概念:由两个或更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并保持一定空间结构的粒子。

2. 分子的种类:分子可以分为单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两种类型。

单原子分子由同种元素的原子组成,如O2、N2等;多原子分子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如H2O、CO2等。

3. 分子的化学键:分子中的原子通过共享电子或转移电子形成化学键。

化学键可以是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

4. 分子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种类和原子数目的式子。

分子式中一般会用下标表示原子的个数,如H2O表示一个水分子。

5. 分子结构:分子的结构由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决定。

分子可以是线性的、非线性的、平面的或立体的。

二、原子1. 原子的概念:是物质的基本粒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原子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单位。

2. 原子结构:原子由带正电荷的质子、不带电的中子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位于原子核外的能级轨道上。

3. 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是表示元素的化学符号,由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组成,用于表示元素的种类。

例如,H表示氢,O表示氧等。

4. 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也是该元素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同时也是元素符号上面的小数。

三、离子1. 离子的概念:通过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带有电荷的粒子。

正离子由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带正电荷;负离子由原子获得电子而形成,带负电荷。

2. 价电子:位于原子外层能级的电子称为价电子。

原子通过失去或获得价电子形成离子。

3. 离子的命名:正离子一般采用元素名称加“离子”的形式命名,如氢离子(H+)、钠离子(Na+)等;负离子一般采用元素名称加“化合物根离子”的形式命名,如氧化物离子(O2-)、氯化物离子(Cl-)等。

4. 离子化反应:指发生在化学反应中的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中考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汇总一

中考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汇总一

中考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汇总一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3、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分子构成。

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1、基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很小;⑵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⑶分子间存在间隔。

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①××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②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和几个××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⑵纯净物与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与化合物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2、分子与原子的比较分子原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3、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初中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分子、原子、离子

初中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分子、原子、离子

初中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分子、原子、离子一、必考知识点一原子:化学转变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必然质量。

关于原子的熟悉远在公元前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

但没有科学实验作依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境尔顿依如实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1803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马上点题目下蓝字"初中化学"关注可获取更多学习方式、干货!)分子:维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维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维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非是单个分子所能维持的。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维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分子的性质(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老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速,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距离。

一样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距离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紧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整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距离。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咱们都有如此的生活体验:假设口渴了,能够喝水解渴,同时吃几块冰块也能够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相同的。

二、必考知识点二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但并非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组成的。

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确实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而每一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因此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024年初中化学分子、原子和离子必考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初中化学分子、原子和离子必考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初中化学分子、原子和离子必考知识点总结____年初中化学考试中关于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必考知识点总结如下:一、分子和原子1. 原子概念-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 质子带正电荷,位于原子核内;电子带负电荷,绕原子核运动;中子是电中性的,位于原子核内。

2. 分子概念-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粒子。

- 分子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3. 原子间力和分子间力- 原子或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力被称为原子间力或分子间力。

- 原子间力包括电子云间的斥力和吸引力,分子间力包括范德华力、氢键等。

4. 原子的排列方式- 原子可以排列成链状、环状、网状等不同的结构,影响物质的性质。

5. 元素和化合物- 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称为元素,如金属铁、非金属氧等。

- 由两种或多种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称为化合物,如水(H2O)。

6. 化学键- 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吸引力,使原子组合成分子或离子。

- 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等。

二、离子1. 离子概念- 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 正离子带正电荷,由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形成;负离子带负电荷,由得到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形成。

2. 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 金属离子是由金属原子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形成的离子。

- 非金属离子是由非金属原子得到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形成的离子。

3. 离子键和离子晶体- 离子键是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之间的强电子吸引力。

- 离子晶体是由大量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结构。

4. 电负性和共价键- 电负性是原子吸引和结合电子的能力。

- 共价键是由共享电子对形成的。

5.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中,正负电荷分布不均匀,有正负电极。

- 非极性分子中,正负电荷分布均匀。

三、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1. 化学式- 化学式是用符号和数字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种类和比例关系。

- 分子式表示分子中各元素的个数,离子式表示离子中各离子的个数。

2020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复习:分子和原子

2020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复习:分子和原子

2020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复习:分子和原子知识梳理一、分子1.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意:(1)“保持”指物质的每一个分子的化学性质和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如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2)物理性质是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现的属性,是宏观的,所以单个分子是不能表现物理性质的。

例如,单个二氧化硫分子没有刺激性气味。

(3)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除分子外,还有其他粒子。

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铁原子是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问题(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未变,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

(2)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果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则是纯净物;如果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则是混合物。

二、原子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注意:(1)原子概念的理解,关键把握两点:化学变化;最小。

即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是最小的粒子。

脱离化学变化这一条件,原子仍可再分。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2.原子的基本性质(1)原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

(2)原子在不停地运动。

(3)原子之间有一定间隔。

(4)同种原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化学性质不同。

3.原子和分子的联系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如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稀有气体、铁、硅等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4.原子和分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重点考点考点一用微粒基本性质解释常见现象典型例题典例1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C.10 mL酒精和1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解析】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酒精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被人们嗅到,故此项说法正确;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间隔随温度改变而改变,分子本身大小不变,解释错误;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酒精分子和水分子进入彼此的空隙中去了,解释正确;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随温度升高而加快,解释正确;故选B【答案】B拓展1.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快速鼓起,其原因是A.分子的体积变大B.分子分解变成了原子C.分子的间隔变大D.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2.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A.分子的质量变大B.分子的体积变小C.分子的数目减少D.分子的间隙变小3.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对学习化学十分重要。

中考化学:分子、原子、离子的知识,是一道易错的题目

中考化学:分子、原子、离子的知识,是一道易错的题目

中考化学:分子、原子、离子的知识,是一道易错的题目一、介绍在中学化学课程中,分子、原子、离子是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概念。

它们是化学反应与物质变化的基础,也是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和错误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分子、原子、离子的定义、区别和性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二、分子、原子、离子的定义1. 分子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

它可以是同一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分子,也可以是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分子。

2. 原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原子是化学元素的最小单位,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是构成分子的构件。

3. 离子离子是由原子或分子通过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形成的,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粒子。

根据电荷的性质,可以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它们可以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离子晶体或离子化合物。

三、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1. 结构差异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稳定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是分子的组成部分。

而离子是由原子或分子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形成的,具有带电性。

2. 数量差异一个物质中可以含有多个分子,分子的数量不受限制。

而原子是构成分子和元素的基本单位,其数量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组成。

离子的数量也是根据化学反应过程中电子的转移而确定的。

3. 化学性质差异分子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其内部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和键的强度。

原子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其自身的电子排布和核电荷数。

离子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其带电性质和相互作用。

三者之间在化学性质上有较大的差异。

四、分子、原子、离子的性质1. 分子的性质分子具有形状多样、运动自由、能量转化等性质。

它们在化学反应中能够通过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而参与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单位。

2. 原子的性质原子具有稳定的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具有原子量、化学价、电荷数等性质。

原子的核外电子参与化学反应,决定了其化学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和原子
例1 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一个水分子的是( )
解析本题考查分子的结构模型。

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其微粒示意
图为“”。

答案 A
例2 将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200mL。

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是很小的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解析本题考查分子的基本性质。

两种液体混合后的体积小于二者的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答案 D
例3 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可分
C.花香四溢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够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花香四溢说明分子能不停地运动。

答案 D
例4 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将25m3的气体加压到0.024m3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隙,且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
B.液态氧和氧气都能支持燃烧——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C.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运动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解析本题考查分子性质的应用。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气体受热,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增大的缘故,而分子的体积大小并没有变化。

答案 D
变式训练
1.分子模型可以直观的表示分子的微观结构(分子模型中,不同颜色、大小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右图所示的分子模型表示的分子是( )
A.HCHO
B.CO2
C.NH3
D.CH4
2.娄底是一座美丽的宜居城市,到处鸟语花香。

能闻到花的香味,说明( )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之间有间隔
3.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没有间隔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C.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分子在不断运动
4.对于图理解错误的是( )
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B.可用表示氢分子的行程过程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D.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坦合
5.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下列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热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
B.降温时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C.反应时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
6.对下列现象或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梅花扑鼻香自来——分子在运动
B.给篮球打气——分子变小了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构成二者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7.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2)水通电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

(3)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

(4)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

答案 1.A 2.C 3.D 4.C 5.D 6.B 7.(1)水分子(2)氢原子和氧原子(3)水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水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去了(4)分子间间隔变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