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分类: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
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分类: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已知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7种不同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其中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F、G三种物质类别相同,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1)G的化学式是_____。
(2)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A与F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答案】H2O CaCO3+2HCl=CaCl2+H2O+CO2↑(或CaCO3高温CaO+CO2↑) Ca(OH)2+2HCl═CaCl2+2H2O或Ca(OH)2+H2SO4═CaSO4+2H2O 置换反应【解析】【分析】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D为碳酸钙。
E能和D(碳酸钙)相互转化,则E为二氧化碳。
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C能转化为碳酸钙,则C为氢氧化钙。
B能和C(氢氧化钙)反应,则B为盐酸或稀硫酸;B可转化为A,A为单质,则A为氢气。
A、B、C、D、E都能转化为G,且E、F、G三种物质类别相同,则G为水。
F能和A(氢气)反应,也能转化为E(二氧化碳),则F可为氧化铜、氧化铁或四氧化三铁。
【详解】(1)G物质是水,化学式是H2O。
(2)D→E可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H2O+CO2↑;也可以为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高温CaO + CO2↑。
(3)B为盐酸或稀硫酸,C为氢氧化钙,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或Ca(OH)2+H2SO4═CaSO4+2H2O;(4)A为氢气,F可为氧化铜、氧化铁或四氧化三铁,A与F反应生成铁和水,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此特征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点睛】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沈阳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分类:推断题综合题汇编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走进“化学村”。
“化学村”的布局如下:(1)认识“居民”。
①10户“居民”中,俗称熟石灰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
②“居民”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盐酸有5户相邻的“居民”:Fe2O3、CO、Na2CO3、NaOH、CaCO3,其中不能与它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
(2)认识“村中的路”。
只有相邻且能相互反应的“居民”间才是通路。
例如,上图中涂成黑色实线的是一条从“Fe2O3家”到达出入口的路。
请你在图中涂出一条从“CO2家”到达任一出入口的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OH)2 CO2、CO、Fe2O3 Fe2O3+3CO 高温2Fe+ 3CO2 CO CO2→Ca(OH)2→Na2CO3→H2SO4→出入口【解析】【分析】【详解】(1)①氢氧化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其俗称是熟石灰;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的有CO、CO2、Fe2O3;②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高温2Fe+3CO2。
③Fe2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CO不与盐酸反应;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NaOH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Ca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2)CO2可以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从“CO2家”到达任意出入口的路是:CO2→Ca(OH)2→Na2CO3→H2SO4→出入口。
【点睛】2.现有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五种溶液。
鉴别它们可按下图所示的步骤进行操作。
沈阳中考二轮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沈阳中考二轮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含答案)一、中考化学推断题1.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在常温下是液体,F是人体胃液中助消化的酸,E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A和B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_____,B_____。
(2)B和G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G和F之间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4)C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
【答案】H2O CO2 CO2+2NaOH=Na2CO3+H2O 复分解建筑材料(或补钙剂等)【解析】【分析】A在常温下是液体,则A可能是水;F是人体胃液中助消化的酸,则F是盐酸;再由A (水)和B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可知B为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另外,二氧化碳和水在植物光合作用下能反应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由于A(水)还能和D反应,则D为氧化钙;又D能转化为E,且E能和F盐酸反应,则E为氢氧化钙,符合E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说法;再结合图示可知,G能分别与B二氧化碳、F盐酸反应,则G为碱液(如氢氧化钠);由于C能转化生成D(氧化钙)或A (水)或B(二氧化碳),故C为碳酸钙,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详解】(1)由分析知AB是水和二氧化碳,化学式为:H 2 O、CO2; E是氢氧化钙,F是盐酸,盐酸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2)B是二氧化碳,G是氢氧化钠,两者反应的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3)G是氢氧化钠,F是盐酸,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4)C是碳酸钙,可以用作建筑材料。
2.某化学老师用自己的华为手机屏幕解锁图“Z”来构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关系。
沈阳1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

沈阳1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一、中考化学推断题1.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2)A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其反应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_;B转化为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写出物质F和H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Cl2Fe+2HCl=FeCl2+H2↑置换反应Ca(OH)2+CO2=CaCO3↓+H2O供给呼吸重要的建筑材料【解析】【分析】A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那么A是稀盐酸;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B是熟石灰氢氧化钙;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根据反应条件可知C是水,D是氯化钙;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稀盐酸能转化为E,故E是氢气,那么F是氧气;氯化钙能与碳酸钠等物质反应生成碳酸钙,即白色沉淀物是碳酸钙。
【详解】(1)D是氯化钙,D的化学式为CaCl2。
(2)A是稀盐酸,E是氢气,A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其反应基本类型属于置换反应;B是熟石灰,H是碳酸钙,故B转化为H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3)物质F是氧气,氧气可以供给呼吸,H是碳酸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考点:物质的推断2.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图转化关系。
(1)若反应①为置换反应,则单质A 为_______或______;(2)若B 为非金属氧化物,则反应③为____________;(3)若A 为一种碱,B 为一种盐,则反应①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 2 C Na 2CO 3+2HCl=2NaCl+CO 2↑+H 2O Na 2CO 3+Ca(OH)2=CaCO 3↓+2NaOH【解析】【详解】若A 为一种碱,B 为一种盐,反应①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沈阳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分类:推断题综合题汇编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
A为暗紫色固体,X、F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X具有消毒杀菌作用,E为产生温室效应的常见气体,Y是一种金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1)X的化学式为_____,Y的化学式为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④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
(4)我们家乡大庆家用燃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当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时,说明_____,燃气发生不完全燃烧。
【答案】H2O2 Cu 2KMnO4K2MnO4+MnO2+O2↑化合反应有炭黑生成【解析】【分析】甲烷和B可以点燃生成E、F,所以B是氧气,A为暗紫黑色,所以A是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D是锰酸钾,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C是二氧化锰,X、F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X具有消毒杀菌作用,所以X是过氧化氢,F是水,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E为产生温室效应的常见气体,Y是一种金属,所以E是二氧化碳,Y是铜;铜和氧气和二氧化碳生锈得到绿色的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和二氧化碳和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1)所以X的化学式为H2O2,Y的化学式为Cu,故填:H2O2、Cu;(2)反应①是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ΔK2MnO4+MnO2+O2↑,故填:2KMnO4ΔK2MnO4+MnO2+O2↑;(3)反应④是铜、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故填:化合反应;(4)家用燃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当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时,说明有炭黑生成,燃气发生不完全燃烧,故填:有炭黑生成。
【点睛】推断题的突破点在一些物质的特殊用途如作消毒剂,特殊的组成如常温下反应物与生成物都是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特殊的物质颜色如暗紫色的高锰酸钾等。
沈阳1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

沈阳1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一、中考化学推断题1.除去难溶性杂质后的食盐中往往含有少量的Na 2SO 4、MgCl 2、CaCl 2等杂质,为了将这些杂质除去,可向食盐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①NaOH 、②BaCl 2、③Na 2CO 3溶液,然后过滤除去沉淀,再加入盐酸调至溶液pH=7,最后蒸发得到精盐.加入NaOH 溶液后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不能将BaCl 2、Na 2CO 3溶液的加入顺序颠倒的原因是_______,证明过滤后加入盐酸前所得的溶液中含有NaOH 溶液的方法是_____。
【答案】()22MgCl + 2NaOH= Mg OH + 2NaCl ↓ 碳酸钠中的碳酸根离子会与钡离子和钙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碳酸钙沉淀,加入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钙、钡离子,所添加223BaCl Na CO 、溶液的顺序不能颠倒 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碳酸钠跟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过滤后,在剩下的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有氢氧化钠溶液存在。
【解析】【分析】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碳酸钠反应会除去剩余的氯化钡,如果加反了,过量的钡离子就不能除去,离子沉淀完全过滤,最后加盐酸,除去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除去氯化钙用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必须放在氯化钡之后,过滤后加入盐酸前所得的溶液中含有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检验氢氧化钠的存在就应该先排除碳酸钠的的影响,即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过滤后,在剩下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有氢氧化钠溶液存在。
【详解】加入NaOH 溶液,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2MgCl + 2NaOH= Mg OH + 2NaCl ↓。
沈阳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分类: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

沈阳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分类: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如图中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已知B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金属,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有某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的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E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2)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3)①②③④⑤五个化学反应中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是(填序号)_________.【答案】(1)Fe,灭火;(2)Fe+H2SO4═FeSO4+H2↑; Ba(OH)2+2HCl═BaCl2+2H2O;(3)②④⑤。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已知B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金属”,则推测B为铁,结合图框,则推测A可能为稀硫酸,C可能为硫酸铜,D可能为氢氧化钡,E可能为二氧化碳,F可能为氯化钡,代入检验,符合题意.(1)根据分析,B为铁,E可能为二氧化碳,故B物质的化学式Fe,E物质的一种用途灭火;(2)根据分析,A可能为稀硫酸,B为铁,故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根据分析,D可能为氢氧化钡,F可能为氯化钡,故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OH)2+2HCl═BaCl2+2H2O;(3)反应①为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铁,为置换反应;反应②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为复分解反应;反应③氢氧化钡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反应④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为复分解反应;反应⑤氢氧化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为复分解反应。
沈阳1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1)

沈阳1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1)一、中考化学推断题1.图中A~G表示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O、C、Al、Fe、Cu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的。
在通常情况下,A、B、D与其他物质的状态不同,其中D、B为化合物,D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3:8;F为紫红色固体,图中“ —”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写出C合金的一种名称_______________。
(2)写出G→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和B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_反应。
【答案】CO2钢等2Al+3CuSO4= Al 2(SO4)3+3Cu化合【解析】在通常情况下,A、B、D与其他物质的状态不同,其中D、B为化合物,D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3:8,可知D为CO2,则B为CO,E为C;由ABC的转化关系可知A为O2;由CGF的转化关系可知C为Fe,G为Al;F为紫红色固体,则F为铜。
解:(1)写出D的化学式CO2;由CGF的转化关系可知C为Fe,则C的一种合金为钢、生铁等;(2)由CGF的转化关系可知C为Fe,G为Al。
G→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3CuSO4==Al 2(SO4)3+3Cu,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2+2CO点燃2 CO2,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
点睛:找到题中的关键点,根据相互间的转化关系分析解答。
2.A~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通过一步反应直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 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水溶液呈蓝色,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属于碱:E属于盐。
(1)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现有A、B、C、D、E五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是一种常见的酸,由两种元素组成,C是种金属氧化物,A在通常状况下为气体。用两侧间的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箭头“→”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以上反应均在初中知识范围内)
(1)写出A和C物质的化学式:A_____,C_____;
(2)写出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过量粉状E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
【答案】CO2Fe2O33C+2Fe2O3 Fe+3CO2↑黑色粉末逐渐减少,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且放出热量
【解析】
【分析】
B是一种常见的酸,由两种元素组成,C是种金属氧化物,A在通常状况下为气体,BC都可以生成A,则B稀盐酸,C是氧化铁,A是二氧化碳,A和D反应,也可以由D生成,故D是碳,D可以生成E,E可以和B反应,则E是铁。
【详解】
(1)A是铁,D物质的化学式是CuSO4。
(2)E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 。
(3)C+D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4)B物质是H2SO4,在实验室中常用来制取氢气。
【点睛】
要顺利解决推断题,就要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特点、用途、常发生的化学反应,甚至反应条件。
(4)F是水,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产生的氢气不纯(合理即可)。
6.A~E分别是由钙、铜、铁、碳、硫、氢、氧七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如图所示,有相邻边的物质间能反应,对顶角物质间能转化)。请回答:
(1)A物质的名称是____,D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
(2)写出E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____。
【答案】H2SO4红色固体溶解,生成淡黄色溶液2NaOH+CO2=Na2CO3+H2O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E是常见的溶剂,故E是水,能与水反应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故D是二氧化碳,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物质是氢氧化钠,故C是氢氧化钠,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是硫酸,故B是硫酸,因此A是氧化铁,据此解答。(1)B是硫酸(或H2SO4);(2)A是氧化铁,B是硫酸,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会观察到红色固体溶解,生成淡黄色溶液;(3)C是氢氧化钠,D是二氧化碳,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2)物质B的一种用途:_______。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O中和酸性土壤Ca(OH)2+Na2CO3=CaCO3↓+2NaOH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F是碳酸钙;根据酸、碱、盐的性质,能与碳酸钙反应的,只能为酸,故推测E可能为稀盐酸;而E反应生成的D和A可以相互转化,所以D是氢气,A是水,水和B可以相互转化,根据“B是一种常见的碱”,所以B是氢氧化钙,C会与氢氧化钙、盐酸反应,会转化成碳酸钙,所以C是碳酸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H2O;
(2)根据分析,B是氢氧化钙,故B可以中和酸性土壤;
(3)反应①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8.取混有少量氧化铜的锌和铁的混合物,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浅绿色滤液。
(1)滤渣中一定有_____,滤液中溶质一定有_____;
(1)写出A、D、F的化学式:A_____,B_____,D_____.
(2)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图中物质相互间发生的反应.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4)实验室为什么不能用F制取氢气_____
【答案】O2CO2H2SO4灭火Ca(OH)2+Na2CO3=CaCO3↓+2NaOH置换反应产生的氢气不纯(合理即可)
根据“C+B→白色沉淀,再加硝酸沉淀则转化为C”,则可推测生成的沉淀为不溶性碱氢氧化镁,而C为硝酸镁;化学方程式为:Mg(NO3)2+Ba(OH)2=Ba(NO3)2+Mg(OH)2↓;2HNO3+Mg(OH)2=Mg(NO3)2+2H2O
故A为硫酸钠,B为氢氧化钡,C为硝酸镁,D为氯化铜。
故答案为:
(1)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D可以是稀硫酸,故填:O2;CO2;H2SO4;
(2)B是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C是碳酸钠,E是氢氧化钙,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填:灭火;Ca(OH)2+Na2CO3=CaCO3↓+2NaOH;
(3)图中物质间的转化有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氧化钙与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的复分解反应,没有涉及到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点睛】
B是一种常见的酸,由两种元素组成,B是稀盐酸,C是种金属氧化物,A在通常状况下为气体,,A是二氧化碳。
5.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己知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俗称纯碱,F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请回答:
(3)写出C+D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B物质在实验室中。
【答案】铁CuSO4 复分解反应H2(或氢气)
【解析】
【分析】
B是酸,根据所给元素的种类,B是H2SO4,碱C和盐D有相邻的边,则碱C能与盐反应,所以C必须是可溶性的盐,C是Ca(OH)2。盐D能与Ca(OH)2、单质A反应,则A是金属单质,结合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及所给元素的种类,D是CuSO4,A是Fe。氧化物E能与稀硫酸反应,且能转化为Ca(OH)2,所以E是CaO。
沈阳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分类: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
1.如图所示,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X常用作食品干燥剂,Y为单质。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B的俗称为。
(2)H的化学式为。G必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填符号)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
【分析】
【详解】
C俗称纯碱,故C是碳酸钠;F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故F是水,水能与A相互转化,故A可能是氧气,C能与B相互转化,B能由A生成,故B可能是二氧化碳;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F能生成E,故E可能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能与酸反应,故D可能是酸,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解析】
【详解】
(1)根据金属活动性锌>铁>氢>铜,取混有少量氧化铜的锌和铁的混合物,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硫酸先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再分别和锌、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硫酸亚铁,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再根据亚铁离子显浅绿色,可推导出滤渣中一定有铜,一定没有锌,滤液中溶质一定有硫酸锌、硫酸亚铁;
【详解】
根据“A+B→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则为Ba2+和SO4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则推测A可能为硫酸钠;B为氢氧化钡;化学方程式为:Ba(OH)2+Na2SO4=BaSO4↓+2NaOH;
根据“B+D→蓝色沉淀”,则为Cu2+和OH-作用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则推测B为氢氧化钡,而D为氯化铜;化学方程式为:CuCl2+Ba(OH)2=Cu(OH)2↓+BaCl2;
9.已知某固体样品A可能是NH4NO3和MgCO3或两者之一,另有一固体样品B,其中可能含有Na2SO4、BaCl2、CuSO4、KCl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计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2)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滤渣成分和与滤渣成分对应的滤液中溶质成分,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及结论。_____
【答案】铜硫酸锌、硫酸亚铁取少量滤渣放入干燥洁净的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浅绿色,则滤渣为铁和铜的混合物,如果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为铜;取滤液少许放入盛有锌粒的干燥洁净的试管中,如果有气泡产生,滤液由浅绿色逐渐变为无色,说明滤液中有硫酸、硫酸锌和硫酸亚铁,如果没有气泡产生,滤液由浅绿色逐渐变为无色,说明滤液中有硫酸锌和硫酸亚铁.
(2)请写出B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2SO4CuCl22HNO3+Mg(OH)2=Mg(NO3)2+2H2O
【解析】
【分析】
题目中的突破口“A+B→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则为Ba2+和SO4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根据“B+D→蓝色沉淀”,则为Cu2+和OH-作用生成氢氧化铜沉淀;“C+B→白色沉淀,再加硝酸沉淀则转化为C”,则可推测生成的沉淀为不溶性碱氢氧化镁,而C为硝酸镁。又因为“每种离子只能选用一次”,每个物质只有一种可能,所以推测出各物质,带入验证符合题意即可。
(2)取少量滤渣放入干燥洁净的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浅绿色,则滤渣为铁和铜的混合物,如果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为铜;
取滤液少许放入盛有锌粒的干燥洁净的试管中,如果有气泡产生,滤液由浅绿色逐渐变为无色,说明滤液中有硫酸、硫酸锌和硫酸亚铁,如果没有气泡产生,滤液由浅绿色逐渐变为无色,说明滤液中有硫酸锌和硫酸亚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