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拍的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乒乓球的起源与发展变革

乒乓球的起源与发展变革

乒乓球的起源与发展变革1890年,几位驻守印度的英国海军军官偶然发觉在一张不大的台子上玩网球颇为刺激。

后来他们改用空心小皮球代替弹性不大的实心球,并用木板代替了网拍,在桌子上进行这种新颖的网球赛,这就是Table tennis得名的由来。

Table tennis出现不久,便成了一种风靡一时的热门运动。

20世纪初,美国开始成套地生产乒乓球的比赛用具。

它是美国头号持拍运动,有超过20万美国人在打乒乓球。

最初,Table tennis 有其它的名称,如Indoor tennis。

后来,一位美国制造商以乒乓球撞击时所发出的声音创造出Ping-pang这个新词,作为他制造的乒乓球专利注册商标。

Ping-pang后来成了Table tennis的另一个正式名称。

当它传到中国后,人们又创造出乒乓球这个新的词语。

在日语里,乒乓球叫做桌球。

乒乓球运动的很多用词是球变来的。

打乒乓球所用的球叫Ping-pong ball或Table-tennis ball,乒乓球台叫Ping-pong table,台面称Court,中间的球网称Net,支撑球网的架子叫Net support,乒乓球拍叫Ping-pong bat。

乒乓球单人比赛原来一般采取三局两胜或五局三胜制(每局21分),2001年改为七局四胜制或五局三胜制(每局11分),所谓局,英文是Set。

发球叫Serve。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欧洲人至今把乒乓球称为桌上的网球,由此可知,乒乓球是球发展而来。

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于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

20世纪初,乒乓球运动在欧洲和亚洲蓬勃开展起来。

192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了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后被追认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同时成立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

乒乓球运动的广泛开展,促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进。

最初的球拍是块略经加工的木板,后来有人在球拍上贴一层羊皮。

关于乒乓球“直拍横打”技术的历史演变研究_体育教育

关于乒乓球“直拍横打”技术的历史演变研究_体育教育

关于乒乓球“直拍横打”技术的历史演变研究_体育教育
乒乓球“直拍横打”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它是指在反手侧
使用直拍方式打出横向旋转球的技术。

这个技术一直在乒乓球的发
展历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经历了多种演变过程。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乒乓球队开始使用“直拍横打”技术。

当时,这个技术还比较简单,主要是在球拍的反面涂上胶水,使球
拍可以更好地控制回旋球。

但这种技术的效率还不高,需要大量的
技巧和经验才能掌握。

随着乒乓球的发展,技术不断升级和改进。

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乒乓球队开始使用反手直板,这大大提高了“直拍横打”的效率。

在70年代和80年代,中国乒乓球队又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实践,将直拍横打技术发挥到了极致,成为了当时世界乒乓球界的霸主。

在21世纪,随着乒乓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和球拍技术的进步,直
拍横打技术又有了新的变化。

现在的球拍涂层更加粘合,能够更好
地掌握回旋球。

同时,运动员也具备了更高的反应速度和更强的肌
肉控制力,使得这项技术更加精细和高效。

总的来说,乒乓球“直拍横打”技术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不断升
级和完善的过程,它展现了中国乒乓球人员为创新和提高乒乓球水
平所付出的努力和智慧。

简析乒乓球球拍的演变与革新

简析乒乓球球拍的演变与革新
与纯木底板相比较而言,复合底板在 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纯木底板的诸多不足。 如果旋转与速度完美结合是现在乒乓球技
投稿日期:2016-11-02 作者简介:刘琼(1987—),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2016 年 12 月第 152 期
135
大众体育
术的典型特征,那么复合材料底板的出现 无疑使运动员在这方面如虎添翼。在市场 上复合材料底板有碳素纤维、芳基纤维、 基碳混编纤维和玻璃纤维 4 种底板,它们 初期振幅大小:碳素纤维 < 基碳混编纤 维 < 玻璃纤维 < 芳基纤维,它们的硬度 正好跟初期振幅相反,芳基纤维最小,而 触球的时间比较长,适合弧圈为主打法, 而碳素纤维硬度最大,触球的时间相对短, 适合快攻为主打法;震动衰减时间:芳基 纤维 < 基碳混编纤维 < 碳素纤维 < 玻璃 纤维,说明芳基纤维底板的底劲和手感最 好而玻璃纤维底板稍逊色,另外,基碳混 编纤维底板刚柔并济,手感相当,如表 2。 2.1.3 目前乒乓球底板品牌特征 目前 我国市场上的乒乓球品牌琳琅满目,国外 的底板品牌主要有瑞典生产的斯蒂卡,德 国的挺拔、多尼克、尤拉,日本的蝴蝶、 尼塔库、亚萨卡等;国内的底板品牌有红 双喜、银河、世奥得、拍里奥以及早年的 郗恩庭等。不管是国外生产还是国内自产 的各种底板都具有自身品牌特点,然而, 仔细分析发现:国外底板的生产时间比我 国足足早了 15 年;国外生产底板品牌的 理念非常明确,他们重视技术的研发和产
134
2016 年 12 月第15 2 期
大众体育
Sport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24.074
简析乒乓球球拍的演变与革新
刘 琼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体育部(中心校区),广东 广州 510425)

乒乓球器材十大品牌

乒乓球器材十大品牌

斯帝卡主要生产底板和套 胶。其特色产品有斯帝卡 碳素底板系列、Oversize 系列套胶等,以其专业性 和高性能而受到消费者的 喜爱。
优拉的产品线涵盖了底板 、套胶和配件等。其特色 产品有优拉JET系列底板、 G2系列套胶等,以其卓越 的性能和创新的外观设计 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红双喜的产品线包括底板 、套胶、球鞋等多个系列 。其特色产品有红双喜狂 飙系列底板、天极系列套 胶等,以其创新的设计和 卓越的性能而广受好评。
加强与国内外乒乓球协会、国际奥委会等组织的合作, 共同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拓展海外市场,特别是在亚洲和北美地区,进一步扩大 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计划
不断优化现有产品的设计和性 能,推出更加人性化、舒适度 和安全性更高的乒乓球器材。
开发新型乒乓球器材,特别是 针对不同水平和需求的个性化 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
产品线和特色产品
01 双鱼
02 蝴蝶
03 斯帝卡
04 优拉
05 红双喜
双鱼主要生产各种类型的 乒乓球底板、套胶以及球 拍等产品。其特色产品包 括双鱼7星系列底板、双鱼 三星系列套胶等,以其稳 定的性能和亲民的价格深 受消费者喜爱。
蝴蝶的产品线主要包括蝴 蝶底板、套胶以及服装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特色产品有蝴蝶王系 列底板、Sriver系列套胶等 ,以卓越的性能和创新的 设计著称。
蝴蝶品牌源自日本,是世 界知名的乒乓球器材制造 商。自1950年代成立以来 ,蝴蝶一直致力于生产高 品质的乒乓球器材,并凭 借其创新的设计和卓越的 性能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 喜爱。
斯帝卡是瑞典的一家乒乓 球器材制造商,创建于 1944年。斯帝卡以其专业 性和高品质的产品而闻名 ,其底板和套胶系列在市 场上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乒乓球拍介绍及粘拍技能2012.11.3

乒乓球拍介绍及粘拍技能2012.11.3

乒乓球拍底板材料
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 , 增强了乒乓球拍底板的性能 一拍的性能变化很大。在底板中加入碳纤维 , 使 之具有碳纤维的一些特点 , 击出的球爆发力强 ; 同 样 , 加入芳基纤维、芳 / 碳混编纤维和玻璃纤维 , 也表现出 各自的特性。可以根据需要 , 配合相应 的复合材料 , 使各种球拍的性能更突出。
乒乓球胶皮品牌【国外品牌】 尼塔古 :哈蒙德(紫尼)
斯蒂卡 :超轻一诺王
乒乓球胶皮品牌【国内品牌】 红双喜:狂飙 2 ;狂飙 3 友谊: 729—2 ;焦点 大维: 388D—1
乒乓球胶水
有机胶水
有机胶水 : 由 于相似相溶原 理,含有机物 的胶水可以渗 透到球拍的海 绵里充起气泡 ,让海绵迅速 膨胀,增加击 球后的速度。 但这种胶水易 挥发,产生有 毒气体。对运 动员的身体产 生负面影响。 所以在乒乓球 比赛前,会有 一个专门贴球 拍的地方。
葫芦柄( AN) :
乒乓球拍底板材料
国际乒乓球联合会规定 , 乒乓球拍底板至少含有 85% 的天然木材 , 底板的黏合层可用诸如:碳素纤维、芳基 纤维、芳碳混编纤维和玻璃纤维等。 每一黏合层不超过底板总厚度的 7.5% 或 0.35 mm, 取其数小的一种 ( 即总厚度的 7.5% 超过 0.35 mill 时 , 则 每一黏合层不能超过 O.35 mm; 总厚度的 7.5% 不超过 0.35 mm 时 , 则每一黏 合层不能超过总厚度的 7.5%) 。
乒乓球拍胶皮介绍
正胶 短颗粒胶皮 ,特点是弹性好 、速度快、击球 稳、不易吃转, 适合近台快攻, 尤其是左推右攻 打法,是直板快 攻选手最常用的 胶皮。如果你觉 得自己手腕足够 灵活,而大臂和 腰腹力量不够, 不妨试试以速度 制胜的正胶球拍。

【2019年整理】乒乓球器材的演变和发展对乒乓球运动的影响

【2019年整理】乒乓球器材的演变和发展对乒乓球运动的影响

• 另一方面,随着体育商业效益的进程,为 方便电视转播,增加广告时间,因此,国 际乒联开始执行11分7局4胜赛制,这是近 年来国际乒联的第二次大演变,是乒乓球 运动有史以来的力度最大的赛制改革,比 大球改革带来的影响更大
“11分制”的特点
• 11赛制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四快一大”即 进入状态快、发接发球转换快、比分变化 快、竞赛节奏快、精力消耗大。
• 1902年英国人库特(GOodea)发明了胶皮颗粒 拍,它的出现和使用。增加了球拍击球时的弹性 和摩擦力,随之产生了旋转和削球打法。当时的 比赛器材网高台窄,网高17.3厘米,球台宽146.4 厘米,不利于攻球而利于削球。 • 虽然削球打法增强了乒乓球的旋转因素,丰富了 乒乓球运动的内涵。但是由于当时对比赛时间没 有规定,使得一些比赛冗长而乏味。为了解决这 一问题,在器材上进行了改进。球台宽由146.4厘 米增加至152.5厘米;球网高度由17.3厘米降至 15.25厘米,球从软球改为硬球。
• 速度和旋转,速度和速度,旋转和旋转 的较量越演越烈,快的观众来不及看清 技术动作,甚至球是否落在了球台上都 未看清楚,旋转的变化,使观众看不懂 它的奥秘,感到迷惑,回合数量的减少, 降低了观众的兴趣,严重地影响了乒乓 球项目的观赏性,长期发展下去就会不 利于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和推广。

因而,于2000年2月在马来西亚举行的 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一致通过了 40 毫米大 球的使用,2000年10月1日起启用,达到了 国际乒联改变这次规则的目的,的确通过 降低击球速度,降低旋转强度而带来的增 多了击球的回合数量,使广大的观众,再 一次品到了乒乓球的魅力。
乒乓球器材的演变和发展 对乒乓球运动的影响
林 敏
• 最初的乒乓球是用软木或橡胶做成,有时在外包 上一层轻而结实的毛线。大约在1890年,英珞兰 一位退休的越野跑运动员詹姆斯· 吉布(James Gibb)到美国旅游时,偶然发现了一种用赛璐珞 制成的空心玩具球,弾跳力很强,于是产生用这 种小球来替代软木球和橡胶球的想法。 • 当赛璐珞球出现后,随之就有了木板拍代替空心 的小网球拍,而且拍柄也比以前缩短了。木板拍 虽然表面平整、坚硬,但球拍击球的摩擦力和弹 性较小。产生不了多大的旋转,速度也慢,只能 进行平挡与直扣,故打法单调,技术简单。

乒乓直拍是中国人发明的吗?

乒乓直拍是中国人发明的吗?

乒乓直拍是中国人发明的吗?
"直拍" 这个握法是日本人发明的!
乒乓球於1881年由英国人发明。

1902年,日本人坪井玄道、下田次郎,从英国带著桌球运动到日本,这是亚洲地区最早接触桌球的记录,日本人发明了另一种握拍方式,也就
是『日式直拍』。

而中国最早接触到桌球运动始於1904年,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午从日本买回10套乒乓球器材。

从此,乒乓球运动传入中国。

但是中国真正提倡乒乓球的是在1915年的上海,由上海青年会的美籍刻劳凯式〈J.H Grocker〉及国人童星门及赵士瀛两位人士开始提倡,
中国人吃饭用筷子,当然也是用日式直拍!
而中国式直拍则是在日本人发明日式直拍之后,由中国人发明的!
所以就直拍这种握法来说,当然是日本人先发明的!
就中国式直拍这种球拍来说,当然就是中国人先发明的!。

乒乓球技术发展趋势

乒乓球技术发展趋势

乒乓球技术发展趋势首先,球拍和球的变化。

过去乒乓球球拍一般都是木质的,球拍的重量和形状也相对固定。

而现在球拍材料的发展,如碳纤维、Kevlar纤维和玻璃纤维等的应用,使得球拍变得更轻、更硬,有更好的控制和发力能力。

此外,乒乓球也采用了更好的材料,使得其速度和旋转更高,对运动员的要求更高。

其次,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普及和竞技水平的提高,各种新的技术层出不穷。

例如,快速反击、雷霆扣杀、旋转发球等技术的出现使得比赛更加激烈和有趣。

运动员们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将这些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得比赛更加具有观赏性和挑战性。

再次,训练方法的改进。

如今训练方法的改进也对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代的训练方法更加科学、系统,并且更注重个人化和针对性。

运动员的训练周期和强度都更加合理和科学,通过这些训练方法的改进,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得到了长足的提高。

最后,科技的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使用的工具、设备和数据分析技术都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例如,使用高速摄影机和运动追踪技术可以更加精确地掌握打球时的动作和力量变化;使用虚拟现实等技术可以让运动员在训练中更好地模拟比赛场景;使用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和对手的弱点和优势。

这些科技的应用为运动员的技术提升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总之,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球拍和球的变化、技术的创新和进步、训练方法的改进以及科技的进步等方面。

这些发展趋势的出现,使得乒乓球运动在技术上更加精湛,比赛更具观赏性和挑战性,也为运动员的训练和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将继续前进,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和享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乒乓球拍的发展历程
在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人们使用的球拍还是光光的木头板,如同现在板羽球(三毛球)的拍子.就好象两人在桌子上打网球,所以乒乓球的英文名字就叫tabletennis.五十年代初,有人在球拍表面蒙上一层胶皮,既利用胶皮增强了球拍的弹性又延长了球与球拍的接触时间,这样就增加了球受力的时间,打出的球更快更有力.
五十年代初,有人把蒙皮的表面制成颗粒状,增大了摩擦,可以加强球的旋转.这样,拉球和削球等控制球的战术就应用而生了.此后又有人在胶皮与木板之间增加了一层发泡橡胶(俗称海棉),更增大了弹性和攻击力量,同时也保持了表面的颗粒状胶皮,利用粗糙的表面来增大摩擦,控制球的方面.这种格局基本上保持到今天,人们把它称为正胶海棉拍.这种胶粒出球速度快.人们绞尽脑汁革新胶皮和海棉材料.到六十年代初,一家日本球拍公司,突发奇想,研制了一种粘性很强的橡胶材料,并把它反过来(凸起的橡胶颗粒朝里贴在海棉上).它不是靠表面粗糙而是靠增加粘度和增加球与胶皮的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力.这无疑是球拍的一次革命,既而就引起了乒乓球技术的一次革命.
因为此前的打球技术主要是靠推挡、抽杀、扣杀,这些技术的共同点都是迎面击球,把球档回去,主要靠力量和速度制胜.自从出现了反贴海棉拍,拉攻就成了另一种主要技术手段.拉球其实就是在击球的同时再沿球的切线方向使劲地蹭它,使它一边前进一边旋转.以前也有拉攻,但球旋转不剧烈,所以那只是个过渡手段,缓解对方的进攻,创造抽杀或扣杀的机会.用反贴强力拉攻不仅提高了攻球的稳定性,而且靠球的强烈旋转造成对方接球下网或出界等直接失误直接得分.这种战术有极大的杀伤力.一时成为一种锐不可挡的秘密武器.由于球在前进方向上高速旋转,它的运行路线就不是直线也不是由于重力造成的抛物线,而是一种质心运动加上阻力和强烈旋转作用形成的特殊弧形路线.人们把它称为弧圈型上旋球.一些著名的足球明星踢出的“香蕉球”也就是由于这种力学原理形成的侧弧形路线,使人无法判断它的前进方向.弧圈型上旋球比香蕉球的旋转更强烈百倍,一时间所向披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