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指导书表格

合集下载

楼板测厚仪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含表格)

楼板测厚仪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含表格)

楼板测厚仪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ISO9001-2015)
1.0目的
检查验证楼板测厚仪在检定周期内的仪器示值误差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0范围
本方法适用DJLC-A楼板测厚仪,其它楼板测厚仪亦可参照此规程进行期间核查。

3.0基本要求
50-260mm 误差±1mm
261-350mm 误差±2mm
4.0核查条件
4.1标准块:混凝土的方块 60mm、100mm、300mm。

4.2 环境条件:温度0-40℃;湿度:<85%
5.0核查项目和方法
5.1打开主机的后背电池盒,取出电池盒,正反面各3节5#电池,共6节电池。

安装好电池,盖好盒盖。

5.2插好主机和接收探头的连接线(直接插拔,不可旋转),按下电池开/关键,主机已开机。

5.3把仪器发射和接收探头分别放在标定器两个对面测试厚度,记录示值误差。

6.0核查结果处理及核查周期
6.1将核查结果记录到期间核查记录表中。

6.2期间核查不合格的仪器提交校准或维修。

6.3期间核查的周期为一季度,时间应在计量检定后5~8月期间。

7.0记录表格
楼板厚度测定仪期间核查记录表
楼板厚度测定仪期
间核查记录表.doc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记录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
记录表.doc。

sop标准作业指导书模板

sop标准作业指导书模板

sop标准作业指导书模板标准作业指导书(SOP)模板。

一、概述。

标准作业指导书(SOP)是一种详细描述组织内部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的文件。

它旨在确保工作流程的一致性和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本模板旨在帮助您创建符合标准的SOP,以确保您的工作流程得到规范和管理。

二、适用范围。

本SOP适用于以下工作流程/操作:1. 工作流程/操作名称1。

2. 工作流程/操作名称2。

3. 工作流程/操作名称3。

(依此类推)。

三、责任部门。

本SOP的执行和管理由以下部门负责:1. 负责部门1。

2. 负责部门2。

3. 负责部门3。

(依此类推)。

四、操作流程。

1. 流程/操作1。

(详细描述流程/操作1的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流程/操作2。

(详细描述流程/操作2的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

3. 流程/操作3。

(详细描述流程/操作3的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

(依此类推)。

五、相关记录。

在执行本SOP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相关记录:1. 记录1。

2. 记录2。

3. 记录3。

(依此类推)。

六、质量控制。

在执行本SOP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质量控制措施:1. 质量控制措施1。

2. 质量控制措施2。

3. 质量控制措施3。

(依此类推)。

七、风险管理。

在执行本SOP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1. 风险1。

2. 风险2。

3. 风险3。

(依此类推)。

八、修订记录。

记录本SOP的修订历史,包括修订日期、修订内容、修订人等信息。

九、附录。

在本部分列出本SOP执行过程中需要使用的相关附表、表格、图表等内容。

以上是SOP标准作业指导书模板的内容,希望能够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以确保SOP的实际有效性和适用性。

万用表作业指导书

万用表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让操作人员在使用数字万用表时能规范操作环节,以避免由于操作不当引发的品质事故或仪器损坏。

2.范畴
数字万用表
3.定义

4.权责
4.1品管课﹕数字万用表校验。

4.2有关部门:数字万用表日常维护,保养。

5.操作环节
5.1开机
5.1.1按下红色开关按钮。

5.2检查仪器与否正常
5.2.1将旋钮旋至红色箭头处,将红色和黑色插线插入COM 和VΩ处,将两支测试
笔的金属部分接触,若显示的数字从1 越来越小最后趋近于零,同时红色批示灯亮,则表达仪器正常。

5.3调至测试状态
5.3.1将旋钮调至200MΩ处
5.4测试办法
5.4.1生产线作接地测试时:用其中一根测试笔的金属部分接触灯具的地线,用
另一根测试笔的金属部分接触灯头的顶高或其它需与地线导通的部位。

5.4.2生产线作导通测试时:将其中一支测试笔的金属部分接触灯具的火线或
零线,用另一支接触灯具的灯头弹片或灯头的口铜, 若仪器鸣叫,同时显
示数字趋近于零则表达合格。

6.鉴定办法:
6.1若仪器鸣叫,同时红色批示灯亮,显示数字趋近于零则表达合格。

7.附件﹕
无。

工艺文件管理作业指导书(含表格)

工艺文件管理作业指导书(含表格)

工艺文件管理作业指导书1.0目的规范图纸的收集、绘制、发行、变更和保管的作业程序,使图纸及工艺资料维持最新的版本状态。

2.0适用范围客户提供的原图和公司内部加工使用的图纸、工艺文件和资料均属管理范围。

3.0职责3.1工程部:负责绘制加工图纸、编制工艺流程,并对其进行变更管理。

3.2品质部:QE负责编制检验工艺,文控中心负责图纸及工艺文件和资料的保管、分发和回收。

3.3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所使用的图纸及工艺文件和资料的妥善保管。

4.0定义无5.0工作程序5.1图纸接收和工艺编制5.1.1工程部收到顾客提供的原图后,应仔细检查图纸,若有疑问,需及时以书面方式联络客户。

5.1.2图纸检查合格后,由工程部直接使用顾客图纸的编号,完成图纸转换工作。

5.1.3工程部和品质部按产品要求,编制工序图、《加工作业指导书》和《检验作业指导书》,需注明一些技术要求或特别注意事项等。

5.1.4对于有RoHS要求的产品,应加盖绿色“RoHS”章印或标识“RoHS”字样。

5.1.5工艺文件经校对后,附顾客原图,由部门经理审核后批准。

5.2图纸的归档管理经审批后的工艺文件,统一送往文控中心,文控中心根据《文件和资料管理程序》进行管理,并登录在《工艺文件管理台帐》上。

5.3发行和回收5.3.1文控中心根据《生产指令》复印工艺文件,在复印件上加盖“受控文件”和“副本”印章后,分发给各个需要的部门。

5.3.2工艺文件若需回收,由文控中心统一负责,在回收的文件上加盖“作废”章,予以作废,不需保存。

5.3.3所有工艺文件的发行和回收,需记录在《工艺文件分发和回收记录表》中。

5.4变更管理5.4.1变更分为顾客要求变更和公司内部调整变更两种。

5.4.2若顾客提出变更要求,由其以书面的形式说明变更细节。

工程部根据顾客要求进行变更的初步评估和可行性评估后提出变更联络。

若评估通过,由工程部组织进行变更调整,并由各相关部门收回现场已经发行的旧版图纸和工艺;若评估不通过,由工程部通知顾客,进行沟通说明。

服装(服饰)制造:21钉扣机、大白扣机作业指导书+表格(3)

服装(服饰)制造:21钉扣机、大白扣机作业指导书+表格(3)
3.2电脑钉扣机钉出来的扣子要检查底线是否牢固,大白扣机要检查打出来的扣子是否完整,有没有破损。
3.3钉扣机(大白扣机)每工作1-2小时需要再次钉打两、三个扣子重复1、2条的步骤,同时在此期间生产的产品只能放在缓冲区内,只有等检验小样合格后,才能流入下道工序。
3.4对于还没有到下次检测时间,却要换锁芯的,在换好锁芯后,用订扣机先在一块不用的布上面钉两个扣子看看线脚是否牢固,只有好的才能继续生产。
3.5每次做出的小样,在做完拉力测试后,并把测试的结果记录在《拉力测试记录表》中,并把测试小样粘贴于《拉力测试记录表》中贴小样的空白处。
3.6如果订扣机工作时,发生了断针,一定要拿找针的工具和负责人一起,把断掉的针部分找到,如果找不到,一定要拿机器四周围的产品,一起拿到检针机处进行检针,通过检针机找断针部分,如果通过检针机也找不到,则检针机负责人可以开具证明,说明断针实在是找不到,方可进行正常的生产,并且拿证明去领针处领针。
四眼扣订扣、拉力测试记录
款号:
序号
日期
换锁芯记录
拉力测试记录
备注
时间
PO号
机器编号
结果
订扣员
测试员
时间
测试结果
测试员
1
2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钉扣机、大白扣机作业指导书
版本/版次:A/0
修改记录
项次
修改内容
修改前版次
修改后版次
修改日期
1
首次发行

作业指导书表格

作业指导书表格
作 业 指 导 书
DLAA
产品名称: 作业手顺:
编 号 版 次 页 次 日 期 制 □试生产 □生产
一.作业前准备:
1.清理工作台面,保持工作台清洁 2.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确认自工位资材,治工具准备齐全。所使用的资材 和工具必须与作业指导书的型号和规格相同. 3.打开热铆机设置好规定的温度,等温度平衡后试铆,确认治具是否 能正常使用
型 号
NO.
使用资材名
材料描述
规格
数量
NO 使用资材名
材料描述
规格
数量
改订 改订理由及日期
批准
使用治具的注意事项:
ZE-001G(保存3年)
二.作业顺序:
1 2 3 4
图片说明区域
三.作业完毕
1.确认自工位的作业内容,不可漏做及组装不到位等不良流到下工位。 2.生产线休息或出现异常停线时,必须将作业完毕的产品和未作业完毕的 产品区分好。
四.注意事项:
1.作业员一定要严格按照作业指导内的作业内容进行正确的作业。
使用治具的名称
型 号
使用治具的名称

抽样检验作业指导书(含表格)

抽样检验作业指导书(含表格)

抽样检验作业指导书(ISO9001-2015/IATF16949-2016)1.0目的1.1.为了使品质人员能正确运用执行抽样检验计划以及AQL允收水准,提高产品检验效率,降低产品检验成本,并将检验所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化;1.2.为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并能满足客户质量需求,减少品质判定失误,提高检验品质与效益,生产制程产品或技术试制样品出现常规缺陷或潜在性缺陷时能够及时发现与判定,并加以控制与改善,让后续工序或工作能够顺畅进行,特拟订本检验指导供检验人员作业使用。

2.0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产品、技术试制样品及外购外协品的检验作业活动。

3.0 职责:3.1.品质部:3.1.1.检验标准指导性文件制订,并监督实施执行,验证工作实施,产品品质判定;3.1.2.生产或开发产品生产缺陷的预防/分析及改善的跟踪确认。

3.2.技术部3.2.1.产品开发设计不足或失误造成缺陷的预防与改进;3.2.2.生产性重大缺陷的预防/分析与改善及跟进。

3.3.生产部:预防与改善产品生产方面造成的缺陷。

4.0参考使用标准4.1. GB2828/1-2012 / MIL-STD-105E5. 0名词定义:5.1. CR-Critical Defect(严重缺点) MA-Major(主要缺点) MI-Minor(次要缺点) 5.2. AQL-Acceptance Quality Level(允收水平)5.3. GB2828/1-2012:国家抽样检验标准/ MIL-STD-105E:美国军方抽样检验标准(具有国际通用性)。

5.4.储存复检:在仓库长时间储存,产品或物料会受到仓库的储存防护环境(如仓库温湿度、灰尘等)影响品质,为保障产品出货或物料出仓品质持续满足质量需求,产品出货或物料出仓前进行的再次检验(仓储产品或物料一般以6个月为间隔周期进行一次检验,如产品或物料保存了半年,需要出库时,需进行再次检验后再出库使用)。

6.0 检验依据:6. 检验依据:6.1.客户承认原样品,品质临时签认样品(签认人员必须得到公司或客户认可,一般为公司总经理或品质最高领导人),限度样品或客户承认书,产品规格书,产品工程图,国家、国际通用标准,行业标准等;6.2.技术变更资料及公司或客户产品更新资料。

喷塑作业指导书(含表格)

喷塑作业指导书(含表格)

喷塑作业指导书(ISO9001:2015)一、前期手工处理工艺1.准备(1).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酸、防油的劳保用品,备好操作所用的用具。

(2).领出符合技术要求的常温溶剂(除锈剂及磷化液)。

(3).配制除锈溶液(磷化溶液)。

A、按溶剂所要求与水的配比,将清水按比例置入相应的池中,除锈AT-106,磷化AT-102。

B、将溶剂加入池中并充分搅拌均匀。

C、检查磷化溶液的PH值达到要求。

(4).仍存有所使用的溶液,操作前应清除浮于溶体表面的油物几赃物,并随时检查,测量溶液的总量,如不够应及时补充等量的清水及溶剂。

(5).将清漂池注满清水,并保持益流状态,以做除锈及磷化后清洗之用。

(6).将需处理的工件运至工作场地,小件物品置于工艺筐内。

2.除锈(1)处理工件完全浸泡在除锈溶液中,注意工件不能重叠,浸泡时间为15-20分钟。

(2)件从除锈槽取出后,用金属清洗剂擦拭表面残留的污物及酸液,如有微锈用600水砂纸将锈斑打磨干净,如工件受腐蚀严重,锈斑较多,可用锄锈剂锄锈。

(3)经以上处理后的工件置于清水溢流池中清洗,彻底去除浮油及残酸3.磷化(1).经除油、去锈、清洗后的工件即可进行磷化处理。

将工件完全浸泡于磷化池中,磷化时间为10分钟,注意池中工件不能重叠。

(2).磷化后的工件须在清水溢流池清洗,以清除表面附着物几其它赃物。

(3).磷化和清洗后的工件应及时进行干燥处理,一般方式是在阳光下晒干或置于通风处晾干,有时可烘干,即在100℃的烘房内烘烤10分钟。

4.检验经除油、磷化工艺处理后的工件,不应存在有油物及其它赃物,表面应呈现彩虹或蓝紫色,无黄锈斑。

二.前期处理自动线工艺(1)准备清除池中表面杂物及油物,然后启动设备,观其加热及运转是否正常。

(2)工作‘清洗剂温度升至35-40℃,关闭四组加热管,仅留一组继续加热,烘箱温度升至100℃,流水线运行速度调至350转/分。

将工件悬挂在生产线上,每个工件应使用两个挂钩,以免工件转动,打开喷淋开关,工件经清洗、磷化喷淋、钝化、烘烤后,取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名称 图号 工序简图:

车间 照片:

工序名称 工序号


序号 1 2 3 4
பைடு நூலகம்
编制 校对 标准化 会签 设备型号 进给量 管理项目
审核 审定 日期 设备编号 切削液 管理值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夹具名称 夹具编号 重要度 检查频率 签字 日期 共 1 页 第 1 页 辅助材料
工艺装备
数据形式
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相关记录: 1、设备点检表;2、检验记录表;3、点检表。 ★提示:1、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各班负责人,加工立即停机检查;2、品质出现异常严格执行公司质量管理方法程序。
********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