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及对策
ICU患者深静脉血栓怎么护理赵阿平

ICU患者深静脉血栓怎么护理赵阿平发布时间:2021-10-22T03:49:57.301Z 来源:《航空军医》2021年7期作者:赵阿平[导读] 就要懂得相关的护理方法。
本文就围绕“ICU患者深静脉血栓怎么护理”展开。
(绵阳市安州区人民医院 622650)近些年来,ICU护理水平不断提高,相应的降低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不过调查发现还是有着31%左右的会发生深静脉血栓,主要是ICU病人与普通病人相比较,血液流变学改变、血管壁改变、血液成分改变,所以更容易形成血栓,一旦深静脉血栓发生会有着更高的致残和致死风险。
为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深静脉血栓,就要懂得相关的护理方法。
本文就围绕“ICU患者深静脉血栓怎么护理”展开。
翻身及运动护理为了预防血栓形成,要减轻双腿血管的压迫,改善血液循环,每两个小时帮助患者做一次翻身;同时,每六个小时要帮助患者按摩一次腿部,并进行被动活动,以便下肢能适当的运动。
运动方法主要有:1、从腿跟腱开始向上对腿部排肠肌做按压,反复进行10-15分钟。
2、足踝关节用手固定住,再握住前足,对足踝部做被动伸展运动。
3、使用相应的压力设备,或是穿上具有良好弹性的压力袜,同时做小腿肌肉收缩活动,在外力作用下,促进下肢血管血压升高,改善腿部血液循环。
血管护理ICU病人进行静脉穿刺或是侵入性操作时,需要避开腿部,不要在腿部穿刺或在腿部采血;不能在病人同一条血管上反复穿刺,防止损伤血管壁。
在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时,要加强管理,滴注速度合理,高浓度的药物不要在下肢血管滴注;如果穿刺部位的皮肤有发红、疼痛等发炎症状,需要更换其它血管。
患肢制动护理疑似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时进行超声波检查,如果发现肢体静脉异常,说明有少量血栓,此时需要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做肢体制动护理,避免进行推拿按摩或热敷,防止栓子脱落诱发急性肺栓塞。
主治医生为其制定溶栓治疗方案,实施过程中注意观察血液凝结或出情况。
一般性护理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除了进行溶栓、抗凝等治疗之外,避免做各种创伤性操作;急性期要严格卧床1-2周,避免栓子脱落,期间要预防静脉压升高;溶栓过程中尽量不要直立性活动。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三大因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三大因素
全球医院网2011-04-08我要评论我要订阅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其形成的三大因素是: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
具体介绍如下:一、静脉血流滞缓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手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内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术后又因切口疼痛和其它原因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二、血液高凝状态这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
各种大型手术是引起高凝状血小板粘聚能力增强;术后血清前纤维蛋白溶酶活化剂和纤维蛋白溶酶两者的抑制剂水平均有升高,从而使纤维蛋白溶解减少。
脾切除术后由于血小板骤然增加,可增加血液凝固性,烧伤或严重脱水使血液浓缩,也可增加血液凝固性。
三、静脉壁的损伤 1、机械性损伤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片创伤均可产生静脉血栓形成。
股骨颈骨折损伤股总静脉,骨盆骨折常能损伤髂总静脉或其分支,均可并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2、化学性损伤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如各种抗生素、有机碘溶液、高渗葡萄糖溶液等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静脉内膜,导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
3、感染性损伤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由静脉周围感染灶引起,较为少见,如感染性子宫内膜炎,可引起子宫静脉的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
以上便是关于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其中静脉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是两个主要原因。
单一因素尚不能独立致病,常常是两个或3个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
(责任编辑:夏天)。
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下肢筋膜内静脉血栓形成,包括小腿深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膝静脉及肌肉静脉窦),以及胭静脉、股深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髂静脉。
ICU 患者病情危重常存在卧床、制动、高凝状态及血管损伤等因素,是DVT的高危人群,在DVT的发生、预防和治疗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特殊性。
有研究[1]报道,ICU患者DVT的发病率31%,远高于普通人群。
因此,加强对患者DVT的观察及预防极其重要。
本文就我院ICU自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DVT患者15例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以预防和降低ICU患者DVT的发病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我科收治的患者中发生DVT 15例(多普勒超声均显示单侧或双侧深静脉血栓形成),累及左下肢9例,右下肢3例,双下肢3例。
其中脑出血后遗症患者7例,骨科手术患者3例,大隐静脉手术患者1例,结直肠手术患者2例,其他2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实施深静脉血栓风险因素评估表。
目前国际医学界未有公认的标准应用于ICU住院患者DVT的风险评估,故借鉴ACCP会议和科室制定的深静脉血栓风险因素评估表[2],具体见表1。
具体治疗方法:对有中危和高危风险者,推荐使用充气压力泵、低剂量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梯度和压力袜等预防方式;对有超高风险者如择期进行下肢大手术,髋部、骨盆或下肢骨折,急性脊髓损伤及瘫痪患者,推荐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联合物理预防及口服抗凝剂。
2 危险因素分析DVT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是指没有诱因的突发性,占总发病率的15%~20%,多数与用力过度相关,如运动员手臂用力过猛,导致管壁受压损伤,引发急性血栓累及臂静脉。
继发性DVT是指由各种诱发因素,如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植入心脏起搏装置,或癌症引起的血栓,占总发病率的75%~80%[3]。
ICU危重患者DVT主要是后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与对策1.静脉壁损伤:静脉损伤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静脉壁损伤可能是由于外伤、手术、静脉穿刺或注射药物等导致的。
损伤后,血液凝块易于附着于损伤的静脉壁上形成血栓。
2.血液凝固机制异常:血液的凝固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平衡过程,需要多种凝血和抗凝机制的参与。
如果生物体中的凝血或抗凝机制出现异常,可能会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常见的凝血异常疾病有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抗凝因子缺乏、血小板功能异常和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异常等。
3.高龄和肥胖:高龄和肥胖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高龄和肥胖会导致下肢静脉的血流速度减慢,从而增加血液凝块形成的风险。
4.长时间静卧或长时间久坐:长时间静卧或长时间久坐会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血液在静脉内滞留,增加了出现血栓的机会。
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提高人们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认识:加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该疾病的认识,让大家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和预防措施,提高预防的意识。
2.积极预防静脉壁损伤:在手术和注射药物时,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减少对静脉壁的损伤。
患者应避免过度运动或外伤,以减少下肢静脉壁的损伤。
3.定期进行血液凝固功能检测:对有凝血异常疾病家族史或个人史的人群,定期进行血液凝固功能检测,及时发现凝血功能异常,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4.保持适当的运动和体重控制: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防止血液滞留。
控制体重可以减少下肢静脉压力,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5.避免长时间久坐或长时间静卧:长时间久坐或长时间静卧会导致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应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如果需要长时间久坐或静卧,可以适当进行下肢运动,帮助促进血液循环。
总之,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对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这一疾病的发生。
同时,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保持适当的运动和体重控制,避免长时间久坐或静卧,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发布时间:2021-11-24T08:02:20.78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9期作者:魏冬冬[导读] 综述了ICU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如卧床时间久,血容量不足,反复、多次静脉采血和深静脉置管的位置,以及预防评估、护理的中西医常用方法。
魏冬冬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 200032)摘要:综述了ICU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如卧床时间久,血容量不足,反复、多次静脉采血和深静脉置管的位置,以及预防评估、护理的中西医常用方法。
关键词: ICU;下肢静脉血栓;预防评估;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下肢深静脉中的血液因为各种因素发生不正常凝结,堵塞血管,影响机体内血液的正常流通【1】。
医疗领域认为DVT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分别为血液高凝状态、血液回流较为缓慢、静脉壁内膜有明显损伤【2】。
DVT也是ICU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护理工作进行干预,可降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是ICU临床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一、ICU中DVT的危险因素1.绝对卧床: ICU患者病情危重,多数患者处于昏迷状态,需绝对卧床休息,或使用保护性约束,肢体主动运动减少,下肢肌肉收缩力下降,静脉瓣膜功能丧失。
Hock等【3】报道,卧床时间>10d,DVT 发生率可达60%以上。
李春燕等【4】报道,大于 80 岁的患者下肢DVT 发生率高达33.3%,60~70岁的患者,占 26.0%。
2.血容量不足: ICU患者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大剂量使用脱水、利尿剂,加上创伤、糖尿病等原因,均可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凝血酶原释放,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增加了DVT发生的诱因。
3.反复、多次的静脉采血: ICU患者常因病情需要而频繁地进行诊断性抽血。
过多、过频的静脉采血加重了对静脉内壁的损伤。
4.深静脉置管的位置:深静脉置管是ICU中常见的治疗手段。
经股静脉穿刺置管患者DVT的发生率为21.5%,而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患者DVT的发生率为1.9%【5】。
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进行 分组并统计各 组深静脉血 栓发生率 ,结 果未显示深静 脉血栓发生 率 随体质量增加 而增加的趋势 ,故 不认为体质量 是深静脉血 栓发生 的
危 险因素 。
2 . 5其 他
原发疾病为 脑卒 中和严重感染 的患者深 静脉血栓 的发生率 较高 。脑卒
中患者多合 并有高血压 、糖尿病 以及肢 体瘫 痪 、行 动不便 等情况 ,加 上 长时 间应 用脱水药 物 ,患者 血液浓缩 ,血浆黏度 增高 ,同时肢体活
1一般 资料 2 0 1 1 年1 月 至2 0 1 1 年1 2 月 ,我科 共收治 了1 0 7 例 患者 ,其 中严重外 伤 骨折患者2 5 例 ,脑 卒 中患者4 1 例 ,严 重感染患者2 0 例 ,肿瘤 患者 1 8
2 . 3深静 脉血 栓形成与卧床时长 的关系 有不少研 究报道长期 卧床患者肌 力会降低 ,肌 肉收缩活动 下降 , 静 脉瓣膜功能丧 失 ,容易发生 深静 脉血栓 。我们观察此组 患者 ,住 院
护 理 能够 减 少其 发生 。
【 关 键 词 】深静 脉血 栓 ;形成原 因 ;护理 对 策 中图分 类 号 :R 4 7 3 . 6 文 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3 0 — 0 5 4 5 - 0 2 将患者按 年龄分组 ,统计各 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详 细结果
者 年龄 、卧床 时 长 以及静脉 瓣 膜损 伤 有 关。重视 高危 患者 的护理 , 密切观 察患者 下肢 皮肤 情 况、给 予 患者被 动活 动下肢 、鼓励 有 条件 的患
者 主 动 活动 并尽 量 减 少对下 肢静 脉 瓣膜 的损 伤 有助 于 减 少深静 脉 血栓 的 发生 。结论 I C U 患者深静 脉血 栓 发 生有 多方 面危 险 因素 ,有 效 的
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分析ICU 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寻找有效的护理方法减少其发生。
ICU 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与患者原发疾病类型、患者年龄、卧床时长以及静脉瓣膜损伤有关。
重视高危患者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下肢皮肤情况、给予患者被动活动下肢、鼓励有条件的患者主动活动并尽量减少对下肢静脉瓣膜的损伤有助于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标签:ICU;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的不正常凝结致使血管发生阻塞,导致下肢血液供应发生障碍,严重者可致下肢伤残,一旦血栓发生脱落形成肺血栓可危及患者生命[1]。
由于ICU患者多为病情严重患者,行动极不方便,长期卧床以及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2]。
有报道,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DVT的发病率为31%,远高于普通人群。
李晓玉[3]等研究报道,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达17.O1%,且有28.57% 的患者无临床症状。
李春燕[4]指出ICU患者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很容易发生DVT,而其潜在的多系统疾病病变经常会掩盖DVT的症状和体征。
一、危险因素1、血流减缓1.1 活动减少ICU患者大多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长期卧床,部分患者由于使用镇静剂、肌松剂、约束带致肢体活动受限,主动运动减少,肌力下降,下肢静脉失去肌肉泵作用和血管舒缩反射,对血管壁支撑力减弱,导致血流缓慢,外周静脉扩张,使血栓形成。
1.2 机械通气不当患者胸腔负压状态在应用机械通气时改变,使胸腔内压增高,血流因静脉回流受限而相对缓慢,特别是下肢血流淤滞。
1.3 病情和年龄患者年龄越大,VTE发生率越高,老年患者血液黏稠度高,血管弹性差,伴发基础疾病多,易有血栓形成。
2、静脉壁损伤2.1 骨折骨折后血管破损多种微粒入血,骨折本身破坏静脉壁的内皮细胞,从而使血小板黏附,纤维蛋白沉积,导致血栓。
2.2 药物血管内皮因刺激性药物输入而引起损伤,如脂肪乳、高渗液体、抗生素等,继而使凝血系统激活,血栓易因血液在血管壁附着而形成。
如何预防ICU患者的深部静脉血栓

如何预防ICU患者的深部静脉血栓深部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血栓形成在深部静脉系统中的一种疾病。
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室)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内皮损伤等因素的影响,深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为了预防ICU患者的深部静脉血栓,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一、行动与活动ICU患者长时间卧床会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适量活动是预防深部静脉血栓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进行主动的肢体活动,包括活动双腿、进行足踝运动等。
对于无法主动活动的患者,床边抬腿运动和被动运动(如翻身)也能有效刺激血液循环,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二、合理的药物预防药物预防是预防深部静脉血栓的重要措施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凝血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
抗凝血药物如肝素等能够抑制血栓的形成,而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以防止血小板的聚集。
然而,药物预防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使用方式和剂量。
三、穿戴弹力袜弹力袜是一种可以提供渐进式压力的袜子,能够增加下肢静脉回流,减少下肢静脉压力,从而降低深部静脉血栓的形成风险。
对于ICU患者,尤其是卧床不起的患者,穿戴弹力袜能够有效地帮助预防深部静脉血栓。
四、保持血液稀释ICU患者长时间卧床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增加深部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
因此,保持良好的水分平衡十分重要。
医护人员应确保患者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同时,定期检测患者的血液黏稠度水平,根据实际情况酌情给予血液稀释药物。
五、教育和宣传教育和宣传工作对于预防ICU患者的深部静脉血栓同样重要。
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解释深部静脉血栓的危害和预防方法,同时提供相关宣传资料和指导,增强患者的预防意识。
此外,医护人员还应定期开展相关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护水平和认识。
综上所述,预防ICU患者的深部静脉血栓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通过合理的行动与活动、药物预防、穿戴弹力袜、保持血液稀释以及教育宣传等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深部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 肢深静 脉 血栓 是一 种 下肢 深 静 脉 的急性 非 化 脓性 炎 症 , 并 伴有 继 发性 管 内血 栓形 成 , 在 足部 跖 静 脉 从至 髂骨 静脉 系 统 之 间 具 有 可 能 发 生 血 栓 , 其 主 要 表现 为下肢 患 侧 局 部 肿 痛 , 可 扪 及 皮 下有 压 痛 的
深静脉血栓 的发 生。 关键词 : I C U; 下肢深静脉血栓 ; 形成原 因 ; 脑血 栓 ; 偏瘫 ; 卧床 中图分 类号 : R 5 4 3 . 6 文献标 志码 : B 文章编 号 : 1 6 7 2— 4 2 0 8 ( 2 0 1 4 ) 1 2— 0 o 8 5— 0 2
患者需要长期 卧床 , 肢体缺乏运动 , 并且 由于其基础 病情和用药导致患者血 流动力学参数异常 , 血管 内 膜易损伤 , 因此 I C U患者 常病发下肢 深静脉 血栓 ,
或发生并发症 , 严重危害患者 的身体健康 。本 文 旨在探讨 I C 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 的形成原 因, 并
社 区医学杂志 2 0 1 4年 6月第 l 2卷第 l 2期
J C M, J u n . 2 0 1 4, V o 1 . 1 2, N o . 1 2
・
社 区临 床 实践 ・
I C U患 者 下 肢 深 静 脉 血 栓 的形 成 原 因及 对 策
华玉琦
东港 市 中心 医院 I C U, 辽宁 1 1 8 3 0 0
栓患者 2 2 例 。其 中, 男 1 2 7例 , 女9 1 例; 年龄 4 9— 7 8岁, 平均( 6 3 . 7±1 . 3 ) 岁; 原发性 脑卒 中患者 3 9
例, 严重外伤患者 7 3例 , 食物 中毒患者 l 5例 , 外科
手术患者 9 l 例; 机械通气时间大于 7 2 h有 7 7例。 1 . 2 方 法 统计 患 者 的 卧床 时 间 、 采 血 检 验 次数 、 基础病情 、 机械通气 时间 、 年龄 、 药物的使用 等参数 情况 , 探 讨 其与 I C U患 者 下 肢 深 静 脉 血 栓 的对 应关
系。
1 . 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 S P S S 1 9 . 0进行统计分
析, 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 , P< 0 . 0 5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 义。
社 区医学杂志 2 0 1 4 年 6月第 l 2 卷第 1 2 期
J C M, J a n . 2 0 1 4 , V 0 1 . 1 2 , N 0 . 1 2
在2 1 8例 I C U患者 中 , 发生 下肢深静 脉血 栓
有4 9例。患者 的机械通气 时间 、 年龄、 卧床时间 、 采 血次数 、 脑 卒 中、 手术 史等 情况 为 I C U患者形成 下肢深静 脉血 I C U患者下肢深 静脉血栓 的形成 原因较多 , 进 行有针 对性 的干预措 施可 减少 I C U患者下肢
3 讨
论
.
血流 滞缓 现象 和血 管 内膜 受 损 , 减 少下 肢 深静 脉血 栓 的产生 ; 如 患 者 无 长 期 固定 姿 态 要 求 , 可 不 定 时 的进行 下肢 缓慢 活动 , 促进 静脉 血 的 回流 , 加 快血
结果 显 示 , I C U患 者 下 肢 深 静 脉血 栓 的发 生 与 多重 因素相关 , I C U监 护 和 诊 治 常 规 采 用 的镇 静类
2 结
果
I C U患者 的临床资料参数与病发下肢深静脉血 栓 的关 系情 况 , 见表 1 。
表1 I C U患者的 临床资 料参数 与并发 下肢深静脉血 栓的关系情况 [ 例( %) ]
条索状硬物或伴有静 脉 回流受阻 现象…。 当血栓 发生脱落时易造成肺栓塞等其 他严 重并发症 。I C U
药物和机械通气等的使用会导致患者病发下肢深静 脉血栓 ; 患者的卧床时间会影响患者病发下肢深静 脉血栓 的发 生 ; I C U患 者 的基 础 病 情 会 引 起 下 肢 深 静脉血栓的形成。因此 , 通过对临床资料参数 的分 析, 确定 I C U患者 并发下 肢 深静 脉血 栓 的机制 。
总 结其 治疗对 策 , 现报 道 如下 。
l 资料 与 方法
1 . 1 一般 资料
选择 2 0 1 1年 6月— 2 0 1 3年 6月 我
院收治的住院患者 2 1 8例 , 所有患者行 下肢彩 色多 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其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 , 其 中单
左侧血栓患者 l 6例 , 单右侧血栓患者 l 1 例。 双侧血
液流速 , 防止血栓现象的发生 , 尽可能减少患者卧床 时间, 对 于 昏迷 和姿 态 固定 的患 者 , 可 由专业 的 I C U
护理 人 员对 患者进 行 下 肢 局 部 的按 摩 , 保 证 血C U患者 下肢深静 脉血 栓的形成原 因 , 并总结其治疗 对策 。方法
选择 2 0 1 1年 6月—2 0 l 3年 6
月我院收治 的住 院患者 2 1 8例 , 统计患者 的卧床时 间、 采 血检 验次数 、 基 础病情 、 机械 通气 时间 、 年龄 、 药物 的使 用 等参数情况 , 探讨其与 I C U患者下肢深静 脉血栓的对应 关系 。结果 栓 的影 响因素。结论
目前 , 临床上 认 为深 静 脉 血 栓 的形 成 主 要有 静 脉血 流滞缓 、 血液 高凝状 态 、 静脉 血 管 内壁 损 伤三大 因素 。对 实验进 行 整体 的 回顾 和 分 析 , 对 各 个 临床 资料参 数进 行分 类 。药 物 的使 用 : 由于 I C U患者 需 长期使 用 脱水 、 镇定类药 物, 会 导 致 血 液 血 容 的降 低, 血液粘 度升高 , 血 液在 血管 中 的阻力 及粘 滞系数 升高 [ 3 ; 并且 药 物 易 刺 激 血 管 壁 , 会对 静 脉 血 管 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