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三上 第三单元教学初探

合集下载

找寻单篇的关联,形成单元的脉络——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琐思

找寻单篇的关联,形成单元的脉络——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琐思

智行教苑拔萃基于单元视角建构任务群来引领教与学是一线教师实践探索的重要方向。

单元的学习任务设计,要从文本内容、关键能力、文体特征出发,寻找共性的学习主题、理清能力梯度、提供阅读策略。

找寻单篇的关联,形成单元的脉络,单元学习任务设计才能真正具有“内在逻辑关联”。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单元脉络;关键能力;文体特征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童话为主题,选编了四篇中外童话,不同作家笔下的童话风格各异,但都充满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颁布后,基于单元视角建构任务群来引领教与学,成为一线教师实践探索的方向之一。

新课标指出:“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

”“特定”如何“定”?“内在逻辑关联”又是如何“关联”的?笔者在思考这一单元该如何教时想到:单元的学习任务设计,要从文本内容、关键能力、文体特征出发,来找寻各篇课文间的关联,形成整个单元的脉络。

一、从文本内容出发,在个性化的单篇内容中寻找共性的主题统编教材单元组织以文本为核心,每篇课文都是一个完满自足的个体。

教师要从单元整体出发,在个性化的文本内容中找寻共性的主题,发现各篇课文围绕主题所展现的不同侧面。

单从文章内容看,本单元四篇课文似乎是单列的个体。

但细细分析,四篇课文存在着紧密关联——都通过童话这一形式展现了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让读者得到深刻而真实的启示。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现实主义的童话,讲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下着雪的大年夜挨饿受冻,她五次擦燃火柴,看到了虚幻之景,而人们在新年的清晨发现了冻死的小女孩。

作者通过奇幻的想象,对小女孩的苦难加以救赎。

《那一定会很好》讲的是种子变成一棵大树,变成手推车、椅子、地板的故事,展现了一粒种子的积极乐观心态。

《在牛肚子里旅行》讲的是红头蟋蟀躲在草堆里被牛吞进肚里,青头蟋蟀安慰它并告诉它牛胃的结构与反刍行为,最后牛打了个喷嚏,红头蟋蟀被喷了出来,展现找寻单篇的关联,形成单元的脉络——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琐思蒋从雨68智慧教学 2024年3月了朋友间的温情与关怀。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小鸟与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树嘛,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运到那边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小鸟与小姑娘“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火柴已经用光了。

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4.想一想,说一说:伐木人来砍大树的时候,树对伐木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延伸拓展,自主发展。

1.师:大树还在吗?鸟儿又怎么认为的?2.有感情地回读大树与小鸟的对话,再次体验大树与小鸟的情意。

3.出示:“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出示:跳跃的灯火、抒情音乐。

学生自读思考:鸟儿盯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鸟儿唱完歌儿,对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学生静悟,对着灯火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第二课时一、演一演1.小组分角色表演故事,进行评价,评出最佳演员。

2.鸟儿明年还会来吗?续编故事。

二、写一写1.你想对鸟儿说些什么呢?请想一想,再写下来。

2.大家交流,评价。

板书设计去年的树树与鸟儿相约鸟儿寻找树信守诺言珍惜友情教学反思《去年的树》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鸟儿和树之间的真挚情谊。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我确立了两个重要教学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的友谊,初步体会到诚信的可贵。

在教学中,把学生带入文本,带入作者的心灵,为了更好地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首先让学生走进课文中的种种角色,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思想感情.让学生重点抓住课文中小鸟的三次问话的语气,让学生们体会鸟儿和大树分别时的难分难舍,小鸟寻找时的焦急与艰辛,越来越明朗。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2.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学生能够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4. 学生能够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并能正确地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理解词语,如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意识。

3.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2.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秋天的雨》1. 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2.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第二课时:《金色的草地》1. 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2.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能正确地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

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2.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1. 课文PPT。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插图。

学具1. 课本。

2. 笔记本。

3. 橡皮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秋天的雨》1. 导入:通过PPT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秋天的氛围。

2. 学习生字词:通过生字词卡片,学习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含义。

3. 朗读课文: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 学习修辞手法:通过PPT展示课文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理解并学习如何运用。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的主题和表达的情感。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第三单元(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和默读能力,学会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能够正确书写、拼读和运用。

2. 课文内容: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复述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语文园地:通过学习语文园地,使学生了解更多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和默读能力,学会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光盘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字典、词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歌曲等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4. 探究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第三单元2. 课时:共5课时3.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生字词学习- 第二课时:课文内容学习- 第三课时:语文园地学习- 第四课时: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第五课时: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4.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生字词掌握、课文内容理解、朗读和默读能力提高- 教学难点: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七、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抄写生字词,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分析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分析

第三单元
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童话”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去年的树》《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和《一块奶酪》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童话的主要内容,感受童话中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培养想象的能力;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2.本单元重点:
(1)感受童话中生动有趣的形象。

本单元的四篇童话,都塑造了生动有趣的人物形象,如《去年的树》中信守诺言的小鸟;《那一定会很好》中牺牲自己、把方便献给大家的大树;《在牛肚子里旅行》中遇事冷静、见多识广、机智的青头;《一块奶酪》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蚂蚁队长。

教学时,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人物鲜明的形象,体会童话给予我们的启示。

(2)学会讲故事、演故事、编写童话故事。

每篇童话都非常生动有趣,易于把握内容,学完后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最好会演一演故事。

还要在了解童话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

部编版三语上第三单元教案

部编版三语上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童话”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由《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和《一块奶酪》四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握童话的主要内容,感受童话中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培养想象的能力。

1.《古诗三首》本课描写了秋天的美丽风景,重点是朗读和理解古诗,领略秋天的美好风光,体会古诗包含的情感。

【单元核心素养】1.文化自信: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背诵或默写诗文片段,感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懂得信守诺言的道理。

感受课文中丰富的想象,能发挥自己的想象体会诗词意境,感受祖国文字的优美。

2.语言运用:让学生发挥想象,运用所学方法,写作并修改习作。

学会讲故事、演故事、编写童话故事。

展开丰富的想象,根据提示词语来创编童话故事。

3.思维能力:抓住动作和语言的语句,感受人物的遇事冷静、机智的品质和精神。

发挥想象,根据例词写童话。

感受童话故事的奇妙。

4.审美创造:感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懂得信守诺言的道理。

抓住动作和语言的语句,感受人物的遇事冷静、机智的品质和精神。

【教学重难点】1.学会讲故事、演故事、编写童话故事。

2.展开丰富的想象,根据提示词语来创编童话故事。

【课时安排】8.卖火柴的小女孩………………………………………………2课时9.那一定会很好…………………………………………………1课时10.在牛肚子里旅行……………………………………………2课时11.一块奶酪……………………………………………………1课时习作《我来编童话》……………………………………………2课时语文园地三…………………………………………………………2课时快乐读书吧…………………………………………………………1课时8.卖火柴的小女孩1.说出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看到的情形及表达的愿望。

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说出自己的感受。

2.认识“旧、饿”等11个生字,读准“挣、几”等4个多音字,会写“柴、旧”等13个字,会写“火柴、围裙”等15个词语。

部编(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
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童话”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去年的树》《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和《一块奶酪》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童话的主要内容,感受童话中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培养想象的能力;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2.本单元重点:
(1)感受童话中生动有趣的形象。

本单元的四篇童话,都塑造了生动有趣的人物形象,如《去年的树》中信守诺言的小鸟;《那一定会很好》中牺牲自己、把方便献给大家的大树;《在牛肚子里旅行》中遇事冷静、见多识广、机智的青头;《一块奶酪》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蚂蚁队长。

教学时,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人物鲜明的形象,体会童话给予我们的启示。

(2)学会讲故事、演故事、编写童话故事。

每篇童话都非常生动有趣,易于把握内容,学完后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最好会演一演故事。

还要在了解童话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根据提示词语来创编童话故事。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第三单元的内容,使学生掌握生字词的读写,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 过程与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阅读、写作、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同时,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三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寓言故事、神话故事、诗歌、散文等不同体裁的文章。

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生字词的读写,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如何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黑板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学习: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分析文章结构,体会作者情感。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第三单元2. 内容:课文标题、作者、生字词、文章结构、主题思想等。

七、作业设计1. 课后阅读:布置相关阅读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童话”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去年的树》《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和《一块奶酪》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童话的主要内容,感受童话中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培养想象的能力;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2.本单元重点:
(1)感受童话中生动有趣的形象。

本单元的四篇童话,都塑造了生动有趣的人物形象,如《去年的树》中信守诺言的小鸟;《那一定会很好》中牺牲自己、把方便献给大家的大树;《在牛肚子里旅行》中遇事冷静、见多识广、机智的青头;《一块奶酪》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蚂蚁队长。

教学时,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人物鲜明的形象,体会童话给予我们的启示。

(2)学会讲故事、演故事、编写童话故事。

每篇童话都非常生动有趣,易于把握内容,学完后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最好会演一演故事。

还要在了解童话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根据提示词语来创编童话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