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7·21”特大暴雨看NGO在城市暴雨灾害救助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北京大雨

北京大雨

北京61年来最大降雨与中国的救灾机制啃咸菜谈天下[导语]7月21日,北京城遭遇今年以来最大的雨,总体达到特大暴雨级别。

一天内,市气象台连发五个预警,暴雨级别最高上升到橙色。

截至22日2时,全市平均降雨量164毫米,为61年以来最大。

城区平均降雨量212毫米。

已有10人在大雨中丧生。

一、每个国家都有自然灾害,关键是未雨绸缪自然灾害总是会有的,地球是一个并不友善的地方,上次看过美国的一个讲述自然灾害的纪录片,说是如果黄石公园下面的巨型火山喷发的话,会在全球造成1亿人死亡。

这个巨型火山每60万年喷发一次,而现在距上一次喷发已经过去了64万年。

每个国家都会有自然灾害,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个不稳定的地方,地壳的运动、灾害性天气、太空陨石、火山、海啸等等都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但是自然灾害的发生不可避免,并不代表我们人类只能逆来顺受,我们人类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从来也没有停止过。

从神话传说中就可以看到许多与自然灾害斗争的例子。

女娲补天,其实是对史前特大地震的集体记忆,后羿射日,是对特大旱灾的集体记忆,而大禹治水,则是对特大洪灾的集体记忆。

自然灾害从来没有停息过,而人类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人类与自然灾害的斗争,最重要的武器有两个,一个是科学,一个是组织。

科学让我们掌握灾害的发生规律,找到战胜灾害的最佳方法。

而组织则是群居动物特有的活动方式,简单说就是团结起来力量大。

今天的政府组织,是人类群居生活组织的最高形态,在很大程度上,政府组织可以动员、组织、安排抢险救灾工作。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我们中国准备好没有呢?北京是首善之区,很遗憾地说,我们的准备还很不够。

一场暴雨马上成为一片泽国,经济损失难以估量,还有10个人死亡,我们不能说这是一种准备充分的状态。

二、科学目前差强人意,差的是政府的组织能力我们国家对自然灾害的科学研究水平当然是不高的,我们的科研机构官僚化的倾向很严重,不过因为我们的科研人员责任心还比较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官僚制度给科研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应对及启示

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应对及启示

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应对及启示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应对及启示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了一场特大暴雨,导致严重的洪涝灾害。

这场灾害给北京城区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重要的警示和启示。

暴雨开始之初,北京市气象局就发布了红色预警,警示城市居民做好防范措施。

然而,由于短时间内降雨过大,城市排水系统难以及时承载庞大的雨水,导致多个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内涝情况。

洪水淹没了道路、地下通道和低洼区域,交通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居民因为无法回家或者外出受困。

同时,洪水还导致建筑物坍塌、电缆线路短路以及暴雨造成的滑坡等次生灾害。

整个城市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慌之中。

在这场灾害中,我们也看到了政府的应急响应能力和人民的互助精神。

不仅政府采取了及时有效的行动,加强了对受灾民众的救助和安抚,还动员了军队和公安力量参与抢险救援工作。

此外,在困境中,人民之间展现出了相互帮助和支持的情感,许多志愿者组织成立,帮助受灾民众疏散和提供救助物资。

然而,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也提醒我们认识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加强。

北京作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其城市排水系统在面对短时间内大量降雨时的容量是不足的,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善和加强。

其次是应急预案的完善。

虽然政府在此次灾害中做出了积极响应和行动,但是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对灾害的应对能力和响应速度。

另外,也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广大市民的自救能力和防灾意识。

这场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对北京城市建设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它让我们认识到自然灾害的无情和破坏力,也让我们明白了要保护好生命和财产的重要性。

我们需要吸取这次灾害的教训,采取更加科学和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和应对能力。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的排水系统。

北京是一个低洼地区,且多为硬质城市,因此在城市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雨水的排放问题。

北京暴雨灾害的管理反思

北京暴雨灾害的管理反思

北京暴雨灾害的管理反思作者:民生民意来源:《人民论坛》2012年第24期规划应该立千年大计,建设可以由几代人去实现。

彻底解决暴雨灾害和水资源严重短缺难题,远比北京是不是一个“世界城市”来得重要北京“7·21”特大暴雨灾害的发生,向全国各级政府城乡建设与管理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发出了“警示”:敬畏大自然,提升公共管理水平,在学习与借鉴中科学行政。

综合运用战略思维与系统思想,构建城市战略管理体系北京“7·21”特大暴雨向全国城乡建设与管理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发出了“管理警示”。

第一,“管理”意味着“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环节缺一不可;计划不周全,组织、领导不力,忽视过程控制,势必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

第二,公共部门需要战略管理。

一个地区或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绝不是有些人认为的“规划,规划,办公室搞搞,墙上挂挂”之类可有可无、可轻可重的东西,绝不能被当作是应付上级和社会公众的一纸“文稿”。

战略规划的制定要慎重,一旦制定和颁布,就要遵照执行,在执行中评估与完善。

第三,发展需要管理,要讲战略性和系统性。

有专家指出,科学发展观中蕴含着战略思维与系统思想,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在工作中“综合运用战略思维与系统思想”,在工作中坚持五项原则——战略导向原则、整体推进原则、纵向联动原则、横向协作原则和竞争发展原则,即从战略高度认识事物、规划工作,以系统优化和整体推进为导向,协调指挥,有效执行,纵向联合行动,横向协同作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科学发展。

城市的发展,既要根据国家战略制定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又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工作的系统性。

实践中,应该尽可能规避和解决领导者“拍脑袋”决策、干部任期制导致的短期行为、部门利益最大化、工作条块分割、有规划无落实等不符合战略管理要求的问题。

把地下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作为城市中长期发展的重点工作北京“7·21”特大灾害提出了“学习警示”:向古人学习,向先进国家学习。

由北京市“7.21”特大暴雨分析北京市城市内涝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由北京市“7.21”特大暴雨分析北京市城市内涝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由北京市“7.21”特大暴雨分析北京市城市内涝的成因与防治措施【摘要】:北京市“7·21”特大暴雨引发了严重的城市内涝,笔者前往北京市对本次灾害和城市的排水系统进行了现场查勘,通过对北京市城市内涝成因的认真分析,并结合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建设和管理经验,提出了针对北京市城市内涝的防治措施和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排水系统;成因;防治措施;建议引言近几年来,北京市特大暴雨造成城市内涝频频增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7·21”特大暴雨的侵袭更是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正常生活。

因此,指出并分析北京排水系统的诟病,消化和吸收国际先进的城市排水系统技术,提出对北京市的城市内涝的防治措施和建议势在必行。

1.北京市“7·21”特大暴雨基本情况1.1降雨情况北京市“7·21”特大暴雨整个过程中呈现出雨量大、降水急、范围广的特点。

雨量大:强降雨持续近16小时,全市平均降雨量170毫米(水文+气象),其中城区平均降水量215毫米(水文+气象),西南部213毫米,东北部170.7毫米,东南部189.1毫米,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房山河北镇,达460毫米(水文站),突破历史记录(1951年以来完整气象记录最大降雨量为朝阳418.4毫米),城区最大降雨出现在石景山模式口为328.0毫米。

降雨急:降雨过程中,降雨区普遍出现40-80毫米/小时,最强降雨出现在平谷挂甲峪,20-21时达100.3毫米/小时。

范围广:除延庆外均出现100毫米-250毫米以上大暴雨,占全市90%以上的行政区域。

1.2城市内涝灾情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这场特大暴雨已致约190万人受灾,死亡77人,转移群众65933人;主要积水道路63处,路面塌方31处,房山区12个乡镇交通中断;民房多处倒塌,楼房漏雨191栋,雨水进屋736间,地下室倒灌70处;京广铁路南岗洼路段一度因水淹而停运。

据初步统计,北京在此轮暴雨中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透过北京7.21水灾浅谈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意义

透过北京7.21水灾浅谈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意义
设施 的 负担 。
工或 自 然水体 、池塘、湿地或低洼地对雨水径流实施调蓄 、净化和利 用 ,改善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 ; 通过各种人工或 自 然渗透设施使雨 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资源。
3 . 1收集雨 水 的可能性
收集雨 水首先要有 一个集水面 ,再配一套输水管 ,最后是 蓄水 池 。收集 雨水 的系统并不复 杂 ,投入最大 的是 蓄水池 ,其次是 输水 管 。就 目 前 的条件而言 ,收集 屋顶的雨水 ,集水 面也有 ,输水 管也 有 ,缺的只是蓄水池。而建蓄水池也并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 ,只要在 每栋房前 的花园或绿地底下建一个蓄水池 ,上面 留一供取水和清扫池 底垃圾的口,顶上复盖土并种上绿化。这样 的蓄水池还可以和人防建 筑相结合 ,一方面满足了人防的建设指标,另一方面又增加 了一条收 集利用雨水 的投资渠道。路面 的雨水收集也是一样 ,只要在高速公路 的边上每隔一定 的距离建一蓄水池 ,再把各个蓄水池串联起来 , 把一 一 个个分散的小蓄水池变成一个统一的蓄水系统 ,结合高速公路 的绿化 带的用水 ,这样就可以方便的收集和取用雨水。
水 系统 能力 的 不足 。
关 键字 :城 市排 水 ;雨水 收集 ;雨 水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我 国雨水收集与利用的背景与现状 我国有5 0 0 0 年的文明历史 , 关 于雨水的收集与利用也并非什么新 鲜事 , 前人 已有过智慧的体现 ,比如秦汉时期就有修建池塘拦 蓄雨水 用 于生活 的记录 ,而西北地 区水窖的修筑 已有几百年的历 史,而真正 现代意义上 的雨水收集利用 尤其是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是从2 o 1 1 t 纪8 O 年代 到9 0 年代约2 O 年时间里发展起来 ,相 比于西方国家 ,我国在这一 方 面起步较晚 ,经验不够充足 ,技术也相对落后 。而我国是一个水资 源相对贫乏 、时空分布又极不均匀 的国家 , 对水资源进行合理 开发 、 高效 利用 、全面节约 、 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 ,已成为一项重要 的战略 任务 ,因此 ,现阶段重点谈论雨水 的收集与利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就现状 来说 ,我 国城市化建设 在逐渐加 快 ,城市规模 在不断加 大 ,城市不透水面积的扩展给城市排水系统带来 了严峻考验。有数据 显示 , 北 京超过8 0 %的路面被混凝 土 、 沥青等不透水材料覆盖 , 雨水 无法渗透 ,因而不得不 进人城市 的排 水管网被排走 。而上海 中心城 区的排水管 网系统在2 0 0 7 年已达到8 1 o o 公里,虽然明显改善了过去逢 暴雨必涝的现象 ,但 目前设计标 准依 旧偏低 ,一般按照 “ 一年一遇” 的标准设计 , 仅能应付每小时降水小于3 0 毫米的暴雨 ,我国其他主要 城市也都有类似 的现状。而 目 前对雨水利用的主要是缺水地区的一些 小型 、局部的非标准性应用。比较典型 的有山东的长 岛县 、大连的獐 子岛和浙江省舟 山市葫芦岛等雨水集流利用_ T 程。大 中城市的雨水利 用基本处于探索 与研究阶段 ,但已显示 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北京 、上 海 、大连 、哈尔滨 、西安等许多城市相继开展研究。总体来说 ,我围 目前的雨水利用还处在起步阶段 ,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 收集与利用雨水的紧迫性和意义 城市规模在扩大 ,城市供水越来越紧张。一方面 , 城市的浇灌绿 化 、冲洗马路等公益用水及洗车等新兴的用水行业加重了 自 来水供应 的负担 ,而另一方面,每年的暴雨季节 , 泛滥 的雨水又给城市排水造 成 了极大的闲难 。通俗 的说 ,水少了是 问题 ,水多了还是问题 ,那么 我们为什么不以艰攻艰 呢?雨水 的收集和利用就是最好的办法 , 它正 好可 以合理地缓解这两大矛盾 ,不仅可节约水源 ,还可减轻城市排水

《2024年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的多尺度特征》范文

《2024年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的多尺度特征》范文

《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的多尺度特征》篇一一、引言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了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雨。

这场暴雨不仅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旨在从多尺度特征的角度,对这场特大暴雨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未来暴雨灾害的防范和应对提供参考。

二、暴雨概况2012年7月21日,北京地区遭受了大规模的强降雨天气。

这次特大暴雨的特点是雨量大、降雨范围广、强度高。

其中,一些区域的降雨量达到了历史罕见水平,对城市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三、多尺度特征分析1. 气候尺度特征这次特大暴雨是在特定的气候背景下发生的。

在暴雨发生前,北京地区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的高温天气,大气湿度较大,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季风气候的影响也是导致这次特大暴雨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地理尺度特征从地理尺度的角度来看,北京地势复杂,地形地貌多样。

这种地理环境为暴雨的传播和影响提供了条件。

在暴雨过程中,地势较低的区域容易积水,导致城市内涝等问题。

同时,山区地势陡峭,容易发生山洪等灾害。

3. 城市尺度特征在城市尺度上,这次特大暴雨暴露出了一些城市基础设施的不足。

例如,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滞后,导致雨水无法及时排出,加剧了城市内涝的程度。

此外,城市绿色空间的不足也加剧了雨水的冲击力。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城市在应对特大暴雨等自然灾害时显得尤为脆弱。

四、应对措施及建议针对这次特大暴雨暴露出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应对措施及建议:1.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排水系统的建设,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

2. 增加城市绿色空间,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减轻雨水的冲击力。

3. 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提高对暴雨等极端天气的预测和预警能力。

4. 加强公众对暴雨等自然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提高社会的整体抗灾能力。

五、结论通过对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的多尺度特征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场暴雨给城市带来的巨大影响和挑战。

如何发挥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在自然灾害中的作用

如何发挥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在自然灾害中的作用

如何发挥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在自然灾害中的作用摘要
自然灾害是全球各地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

政府通常承担着保护和支援受灾群众的责任,但非政府组织(NGOs)和社会力量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发挥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在自然灾害中的作用,包括提供紧急救援、提供庇护所和基本生活物资、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组织志愿者服务、推动灾后重建和可持续发展等。

引言
自然灾害经常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政府作为主要责任方,负责制定政策和措施来保护受灾群众。

然而,单靠政府行动往往难以应对灾害的规模和复杂性。

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的介入可以提供额外的资源和支持,帮助政府更好地应对灾害。

1. 提供紧急救援
1.1 协助救援人员进行搜索和救援
1.2 提供紧急医疗援助
2. 提供庇护所和基本生活物资2.1 设立临时庇护所
2.2 提供食品和饮用水
3. 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
3.1 在灾后心理援助
3.2 协助社会融合和重建
4. 组织志愿者服务
4.1 招募和培训志愿者
4.2 协调志愿者活动
5. 推动灾后重建和可持续发展5.1 提供重建和恢复计划
5.2 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结论
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在自然灾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提供紧急救援、庇护所和基本生活物资、心理和社会支持,组织志愿者服务,并推动灾后
重建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和协调至关重要,以确保资
源的有效利用和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通过加强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的作用,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挑战。

北京市_7_21_特大暴雨对城市水土保持和监测工作的启示_陈吉虎

北京市_7_21_特大暴雨对城市水土保持和监测工作的启示_陈吉虎

第33卷第6期2013年12月水土保持通报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Vol.33,No.6Dec.,2013 收稿日期:2013-10-22 修回日期:2013-11-29 作者简介:陈吉虎(1976—),男(汉族),山东省聊城市人,博士,主要从事水利风景区管理、水土保持监测和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等工作。

E-mail:chenlihuxiu_110@163.com。

北京市“7·21”特大暴雨对城市水土保持和监测工作的启示陈吉虎(水利部综合事业局,北京100053)摘 要: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暴雨洪涝灾害。

从北京“7·21”洪灾的雨洪特点、灾害情况以及水土保持设施受损情况出发,通过对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对“7·21”暴雨的减灾和生态调控作用,小流域综合治理对暴雨洪水减灾作用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如下建议:加强水土保持常规监测工作和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加快建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预报模型以及加快水土保持监测预警系统等防御措施的建设。

关键词:暴雨洪灾;水土保持监测;城市水土保持;北京市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8X(2013)06-0313-04 中图分类号:S157.1Enlightenment of Torrential Rains on 21st July in Beijing City onUrba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MonitoringCHEN Ji-hu(Comprehensive Business Bureau,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Beijing100053,China)Abstract:On 21st July in 2012,the most severe disaster resulted from extra torrential rains since 1949hap-pened in Beijing City.Based on the traits of the floods and rains and the disaster situation,as well as thedamag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facilities,the vegetation measures for both disaster mitigation and eco-logical regulation and the function of watershed management on storms disaster reduction were analyzed.Theproposals of strengthening the efforts of regular monitoring o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acceleratingthe constructions of defensive measures on monitoring and predicting model,as well as monitoring,andwarning system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were put forward.Keywords:disaster of torrential rains;monitoring o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urba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Beijing City 暴雨是北京地区夏季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常给人民生命财产及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 场 接 人 .其 中 望 京 地 区 超 过 1 0 0 辆. 接 走滞 留旅 客超 过 5 0 0名 。“ 双 闪
重要力 量 。其作 用 主要 表现 为 :
在 自然灾 害 防治 、 传染疾 病控 制 、 环 境
保 护 、弱 势群 体保护 等方 面进 行 了不
少有 益 的探索 . 但 对 NG O在城 市灾 害
河 等 河 流 形成 1 9 6 3年 以来 的 最 大 洪
科普方 面 . N G O也发挥 了一定作用 例 如 .著名 的 民间科普性 N G ( ) . ~ 科 学 松 鼠会 通 过 主题 网站及 同名 微 博 “ 谣
言粉碎机 ” 对“ 7 . 2 l ” 暴 雨灾害 中涉及 的
统计 . 全 市 平 均 降 雨量 1 7 0 l / l m. 城 区
高速积水 路段 潜水 救援 、石景 山 门头
沟搜救 活动 、房 山东大桥 乡东 沙 村救
平 均 降雨 2 1 5 I B m. 石 景 山模式 口降 雨 量 3 2 8 m i l 1 . 为城 区最 大 点 . 达 到 百 年

援 等都 是蓝 天救 援 队的救 援行 动
4 . 通 过 网络 平 台 , 进 行防 灾 救
遇标 准 。降雨 导 致 了 拒 马河 、 北 运
2 . 整 合 市 民志 愿者 资 源 , 提 供 灾 的科普 宣传 灾害往 往 与谣 言伴生 .在辟 谣 和 被困群众接送服务
特 大 暴 雨 导 致 大 量 民众 滞 留 路
日.得 知 首 都机 场 大 量 旅 客 滞 留后 . 组 织 者 用 微 博 号 召 北 京 私 家 车 主 在
支重 要力 量 大多 数学 者 同意将 非政
府组织 ( N G O. N o n — G o v e mm e n t a l O r .
g a n i z a t i o n )界定 为 由志 愿 者 组 成 . 不
望 京 奔 驰 大 厦 楼 前 集 合 .一 路 开 着
“ 双闪” 信 号 灯奔 赴 机 场 接 客 据 “ 望 京 网” 称 . 在 历 时 约 6个 小 时 的 救 助
中. 有 3 0 0余 辆 爱 心 车 辆 响 应 号 召 赴
以营 利 为 目的 . 致 力 于 公 益 价值 目标 实现 , 独立于政府 、 企 业 等 组 织 之 外 的社会 性组 织 很 多学 者 已经 就 N G O
中图分 类 号 : D6 3 2 . 5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0 — 1 1 2 3 ( 2 0 1 3 ) 0 3 — 0 0 5 9 — 0 2
在城 市 暴 雨 灾 害 的救 助工 作 中 . 来 自民 间 的非 政 府 组 织 日益 成 为 一
几乎 成 为北 京精 神 的象征 1 . 运用专业搜救手段 , 直接参与 的车 灯 ” 救援脱 困工作 3 . 组 织捐 赠 和 发放 物 资 , 满 足 暴 雨 灾 害发 生 后 . 大 量群 众 被 围 民众基本 生活需 要
困. 人身安全受 到巨大威胁 . 保 障 人 民群 众 的生 命 安 全 是 救 灾 的 首 要 任 务 由热 心于公 益事 业 的户 外运 动 爱 好者 发起 的“ 蓝 天救 援 队” 是 救援 表 现 抢眼的 N G O 之 一 .该 团 体 成 立 于 2 0 0 7年 . 是 中国第 一 支 由民 间专 业人 员组 成 的救 援公 益组 织 蓝 天救 援 队 从 7月 2 1日开 始 . 3天 内共 出 动 1 0 1 人次 . 共解 救群 众 2 8 8人 . 并 在现 场对 轻伤 员进行 了包 扎处 理 其中. 京 港澳 首 都 慈 善 公 益组 织 联 合 会 、 北 京 市 慈 善协 会 等规 模 大 、 资 源 整合 能力 强 的 非政 府 组 织 是 在此 次 暴 雨 灾 害 中进 行 社 会 募 捐 、组 织 物 资 发 放 的 重 要 力 量 7月 2 4 —2 5 日. 首 都 慈善
1 9 0万 . 经 济损 失百 亿元 特 大 暴 雨 既 是 一场 自然 灾 害 . 也 是一 次 社会 性 突 发 事件 . 其 社 会 性决 定 了 这 类 事 件 需 要 社 会 广 泛 参 与 才 能更加 妥 善解 决 在北 京 “ 7 . 2 1 ” 特大 暴 雨 中 ,各 类 民 间组 织 成 了联 系 、 组 织 和 整 合社 会 资源 . 帮 助 化解 灾 情 的
京 慈 善 协 会 共 接 收 暴 雨 救 灾 捐 款 约 1 9 0 0万 元 此 外 , 很 多 民 间 团体 , 如 蓝 天救 援 队也 组织 了物 资 捐 赠活 动 . 并 根 据 实 际 情况 进 行 了应 急 物 资 的 紧 急发放 工作
的 N GO 行 动
2 0 1 2年 7月 2 1 —2 2 日.北 京 市 遭 遇 了新 中 国成 立 以来 最 大 的 一 次 暴 雨 根据北 京 市 防汛抗 旱指 挥部 的
预防、 治理、 救助 等方 面发挥 的作 用关
注较 少 。 基 于此 . 将 以北京 “ 7 ・ 2 l ” 特大 暴雨 灾害 为例 . 探讨 N GO在我 国城市 暴雨 灾害 中发挥 的具体 作用 、存 在 的 问题 和可 资运用 的改 进策 略


北京特大暴 雨灾害 中
公 益组 织联 合会 会 员单位 共募集 善款 2 0 8 5万 余 元 :至 7月 2 5日 1 7时 . 北
防汛 与 抗 旱
2 0 1 3 . 3 中 国水 利
从北京“ 7 ・ 2 1 ” 特大 暴雨看 N G O在城 市暴雨灾害救助 中的作用
营 立 成
( 东 北 师范大 学 , 1 3 0 1 1 7, 长春 )
关键 词 : 北京: “ 7 ・ 2 1 ” 特 大暴雨 : 城 市暴 雨 灾 害; N G O; 灾 害救 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