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低碳城市之路:反思规划决策流程
低碳城市规划的关键策略

低碳城市规划的关键策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低碳城市规划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低碳城市规划旨在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资源消耗,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低碳城市规划的关键策略,以及如何应对挑战和推动可持续城市发展。
一、提升能源效率能源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
提升能源效率是低碳城市规划的核心策略之一。
首先,城市规划者应该优化建筑设计,采用节能材料和技术,减少能源消耗。
其次,加强能源管理,推广智能电网和智能家居系统,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此外,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如太阳能和风能,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二、改善交通系统交通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实现低碳城市规划,需要改善交通系统,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
首先,推广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提高公交车、地铁和轻轨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鼓励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其次,鼓励非机动车出行,建设更多的自行车道和步行街,提供便捷的步行和骑行环境。
此外,推广电动汽车的使用,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也是实现低碳交通的重要手段。
三、促进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低碳城市规划的重要策略之一,旨在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
城市规划者应该鼓励企业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
例如,建设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将可回收物、有机物和有害物质进行分类处理和再利用。
此外,推广节水和节能技术,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循环经济的实施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低碳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
城市规划者应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的生态效益。
首先,建设城市绿地和公园,增加城市的绿化率,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活环境。
其次,保护水资源,建设湿地和水体净化设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加强生态保护区的管理,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方案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和能源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成为当务之急。
低碳生态城市通过优化城市规划、资源利用、交通运输、建筑设计等方面的综合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二、规划目标1.减少碳排放:降低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排放的减量化。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利用更加清洁和高效的能源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改善城市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空气和水质量,改善生态环境。
4.优化城市规划:合理规划城市布局,提高居民的居住和生活品质。
5.塑造低碳文化:鼓励居民采用低碳生活方式,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
三、规划措施1.能源利用(1)推广清洁能源:优先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城市能源管理,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智能能源系统:建设智能化的能源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调整实现供需平衡和能源的优化使用。
2.交通运输(1)发展公共交通: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2)鼓励低碳出行:推行非机动车与步行交通,建设方便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打造环境友好的城市出行环境。
(3)电动车普及:鼓励居民使用电动汽车和自行车,为居民提供充电设施和服务。
3.建筑设计(1)优化建筑设计:采用节能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的隔热和保温性能,减少能源消耗。
(2)推广可再生能源:设置太阳能光伏板和风力发电设备,在建筑中应用可再生能源。
(3)改善室内环境:设计绿色建筑,提高建筑室内环境质量,增加自然采光和通风。
4.资源循环利用(1)推行垃圾分类:建立健全的垃圾分类和回收体系,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
(2)水资源利用:推广雨水收集和灰水利用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3)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土地利用规划,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减少土地浪费。
对碳排放减少的计划和实施步骤

对碳排放减少的计划和实施步骤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在未来五年内减少30%的碳排放量。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我们将努力降低碳排放并保护环境。
计划1. 能源转型我们将加大投资力度,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使用。
通过增加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比例,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降低碳排放。
2. 能源效率提升我们将鼓励企业和居民采用能源效率更高的设备和技术。
通过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进而降低碳排放。
3. 交通改革我们将推动绿色交通的发展。
鼓励使用电动车辆和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以降低交通领域的碳排放。
4. 工业减排我们将制定更为严格的环保法规,鼓励工业企业减少碳排放。
通过采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减排措施,降低工业领域的碳排放。
实施步骤1. 制定政策和法规我们将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来约束碳排放。
这些政策和法规将规定各个领域的减排目标和要求,推动碳排放减少的实施。
2. 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我们将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碳排放减少的认识和意识。
通过宣传活动和教育培训,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碳排放减少的行动。
3. 提供经济激励措施我们将提供经济激励措施来鼓励企业和个人减少碳排放。
通过给予减税、奖励和补贴等经济激励,推动碳排放减少的积极行动。
4. 监测和评估我们将建立碳排放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监测和评估减排措施的效果。
通过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措施,确保实施步骤的有效性。
结论通过制定明确的计划和实施步骤,我们有信心在未来五年内实现碳排放减少的目标。
减少碳排放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还能推动可持续发展,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实施低碳发展的规划方案

实施低碳发展的规划方案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低碳发展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
低碳发展旨在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资源消耗,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实施低碳发展的规划方案,旨在为各国政府和企业提供参考。
一、加强政策支持实施低碳发展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和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以鼓励企业和个人采取低碳行动。
例如,政府可以设立低碳基金,用于支持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同时,政府还可以提供税收优惠和补贴,以鼓励企业和个人购买和使用低碳产品和服务。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对高碳排放行业的监管力度,推动其转型升级。
二、加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实施低碳发展的关键。
各国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并提供支持和激励措施。
例如,政府可以设立低碳技术创新基地,吸引和扶持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此外,政府还可以建立低碳技术创新基金,用于支持企业和个人开展低碳技术创新项目。
三、加强能源转型能源转型是实施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
各国政府应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例如,政府可以制定并实施可再生能源法律法规,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和使用可再生能源。
同时,政府还可以提供财政和税收支持,降低可再生能源的成本。
此外,政府还可以推动能源系统的智能化和网络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加强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是实施低碳发展的核心内容。
各国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例如,政府可以制定并实施节能减排目标,要求企业和个人在生产和生活中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同时,政府还可以提供财政和税收支持,鼓励企业和个人采取节能措施。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对节能产品的认证和宣传,提高市场需求和消费者意识。
五、加强国际合作实施低碳发展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和共同努力。
各国政府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例如,各国政府可以加强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推动低碳技术和政策的传播和推广。
低碳绿色发展路径与实践

低碳绿色发展路径与实践
低碳绿色发展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旨在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低碳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以下是一些低碳绿色发展的路径与实践:
1.能源转型:减少对高碳能源的依赖,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如
太阳能、风能、水能和核能。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温室
气体排放。
2.能效改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这可以通过改
进建筑设计、制造业流程和交通运输等方式实现。
3.碳市场和政策:建立碳市场和实施政策,以鼓励企业和个人减
少碳排放。
这包括碳排放权交易、碳税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
等。
4.可持续城市规划:改善城市规划,促进公共交通、自行车道、
步行街和绿化空间的发展,减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5.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减少资源浪费,促
进可持续林业、渔业和农业实践。
6.科技创新:投资研发和创新,以发展更环保和资源节约的技术
和解决方案。
7.教育与宣传:提高公众和企业对低碳绿色发展的认识,鼓励可
持续消费和生活方式。
8.国际合作:跨国合作是解决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关键。
国际协议如《巴黎协定》鼓励各国采取行动减少碳排放。
9.循环经济:鼓励循环经济模式,减少废弃物和资源浪费,提高
资源的再利用率。
低碳绿色发展是一项综合性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它旨在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以确保未来世代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规划

低碳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规划一、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环境污染、能源消耗、交通拥堵等问题。
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低碳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各地政府重要的发展目标之一。
二、低碳城市建设的概念和意义低碳城市建设是指通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能源结构优化、节能减排、相关产业发展等措施,减少城市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以低碳为特征的城市发展方式。
低碳城市建设的意义在于:1. 降低城市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提高城市的能源安全。
2. 促进相关的产业发展,带动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就业。
3. 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缓解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
三、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措施低碳城市建设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考虑和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改善建筑设计、提高环保技术、合理使用能源等,提高城市的能源利用效率。
2. 能源结构优化。
通过推广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比例等方式,优化城市的能源结构。
3. 节能减排。
通过推广节能技术、提高工业生产的能源利用效率、优化交通运输等方面,实现城市节能减排。
4. 发展相关的产业。
通过发展新能源、环保技术产业和绿色产业等,促进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四、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必要性和意义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的同时,不影响未来人类发展的能力。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规划部门在城市发展规划中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和分析。
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必要性和意义在于:1. 促进城市的健康经济和社会发展。
2. 降低城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3. 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增强城市的抗灾能力和稳定性。
5. 保护社会公正和公平性。
五、可持续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可持续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水利、电力等。
同时,考虑这些设施对环境的影响,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低碳城市建设的路径与策略研究

低碳城市建设的路径与策略研究
路径一:能源结构转型
能源结构转型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传统城市主要依赖化
石能源,导致碳排放量高,建设低碳城市需要转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
因此,通过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煤炭、石油等
化石能源的依赖,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
路径二: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
路径三:交通绿色化与低碳出行
策略一:政策支持
政府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鼓励企业和居民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并提供相应的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低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应用。
策略二: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
加强科技创新,研发和应用低
碳技术,比如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储存技术等,可以有效降低城市能耗
和碳排放。
同时,推广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和能源调控中的应用,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也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策略。
策略三:社会参与
低碳城市建设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包括企业、居民等各个群体。
政
府应当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对低碳城市建设的认知和理解,引导公
众更加重视能源节约和碳排放减少。
同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推动低碳产业发展,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合力。
综上所述,低碳城市建设的路径与策略在于转变能源结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交通绿色化与低碳出行,并在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和社会参与方面制定相应的策略,共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建设中的低碳规划方案

城市建设中的低碳规划方案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低碳发展成为了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
低碳规划方案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策略,减少碳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文将从交通、建筑、能源等方面探讨城市建设中的低碳规划方案。
一、交通领域的低碳规划方案交通是城市发展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实现低碳交通,城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发展公共交通: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资,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面和服务质量,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减少交通拥堵和碳排放。
2. 鼓励非机动交通:建设更多的自行车道和步行街,鼓励居民使用自行车和步行代替短途出行,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降低碳排放。
3. 推广电动车:鼓励居民购买和使用电动车,减少传统燃油车的使用,降低尾气排放。
二、建筑领域的低碳规划方案建筑是城市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也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
为了实现低碳建筑,城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推广节能建筑:鼓励采用节能建筑材料和技术,提高建筑的能耗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2. 加强建筑节能管理:建立建筑节能评价制度,对新建和改建的建筑进行严格的能耗限制和评估,鼓励建筑主体采取节能措施,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3. 推广可再生能源:鼓励在建筑中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三、能源领域的低碳规划方案能源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实现低碳能源,城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发展清洁能源: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和开发,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励居民和企业使用高效节能设备,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
3. 加强能源管理:建立能源管理制度,对能源消耗进行监控和评估,鼓励居民和企业采取节能措施,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历史上对文明生存的最大挑战。
可以说,没有一个国家或城市能在气候变化挑战下独善其身;中国政府于2008年10月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城市规划在建设低碳经济中有重要的角色,作为可以影响城市发展的土地、资源、建筑、交通等范畴的专业,对城市化过程中合理资源分配和使用都有协调和调整的能力。
应对气候变化,城市规划必需有两大城市规划策略:“减缓”和“适应”。
本文归纳对目前不同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规划手段分析,反思传统的城市规划决策过程,通过指出其可以进一步调换,以新思维、目的和手段去建立一“无碳化”的城市规划过程。
“无碳化”(D e-car boni ze )就是把城市规划现有的决策程序优化,达到使决策成果配合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思维,具体引导新规划管理工具、手段的产生和应用。
要把规划决策流程“无碳化”,首先要向在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下,反思目前规划管理过程是否有足够的政策深度和弹性,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方法、日常规划管理的工具。
笔者从四个方面提供了城市规划带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一、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历史上对文明生存的最大挑战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历史上对文明生存的最大挑战。
可以说,没有一个国家或城市能在气候变化挑战下独善其身。
气候变化引至的全球温度上升。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前后发表了四个评估报告书,分别在1990、1995、2001及2007年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科学性的分析。
第四次评估报告(AR4)乃是最近期的文件,其中明确地指出:·全球气候变暖现象是不可置疑的,全球平均空气及海洋温度正在上升,而北半球广大面积融雪已引致海平面上升(图1);·在各大洲的观察所得,自然生态系统已受到影响及破坏;·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自1970到2004年间上升了70%;·地球表面平均温度高了0.69℃,在20世纪内升高了0.76℃。
温室气体排放量上升导致全球暖化及大规模的生物及自然系统变化;·自1850至2005年间,气候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受破坏、农作物歉收。
面对挑战及问题的急切性,不同国家、专业团体、非政府机构及研究学者都有提出应对的方略及手段,已有大量文献报导,本文不再重复。
一般来说,不少建议把全球温度上升的幅度控制在2℃门槛,从而制定一稳定大气层中二氧化碳CO 2浓度指标。
同时,亦有不少研究指出如2℃的门槛被跨过,全球温度上升的趋势将不能制止,后果是极为严重(Lynas2007;Mckinsey ,2007)。
把气温上升控制在2℃的意义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需要在2015年左右达到最高峰,而大气层中CO 2浓度稳定在400PPM (2005年全球平均浓度为发展低碳城市之路:反思规划决策流程叶祖达图1全球平均温度、海岸线平面、雪覆盖变化资料来源:C l i m at e C hange 2007-The Four t h I PC C A ssessm ent R epor t北半球雪覆盖面积全球平均海岸线平面全球平均温度379PPM)。
从CO2排放目标来看,2050年的总排放量要从2005年的总量下降50%-85%。
二、中国低碳经济之路:气候变化白皮书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低碳经济”一概念被提出。
最先是于2003年英国在发布政府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将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作为英国能源战略目标。
英国白皮书建议的低碳经济目标具体包括:·到2050年英国的CO2排放量减低60%;·保持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促进国外内市场可持续增长;·保证每个家庭都以合理价格得到充分能源供应。
之后,有关低碳经济的概念均被不同学者和研究机构广泛讨论。
总体来说,低碳经济是指一种发展模式,在达到经济增长时,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以高能源效率产出,推动可持续的社会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及主要CO2排放国,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并逐步迈向“低碳经济”。
中国政府于2008年10月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其中指出:·中国近百年来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1.1℃;·近50年来降水分布格局有明显改变,西部和华南地区降水增加,而华北和东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减少;·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表温度上升了0.9℃,而海平面上升了90毫米;·气候变化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会进一步加剧。
然而中国走向低碳经济的路亦有其挑战及制约(金乐琴等,2009;刘传江等,2009)。
中国现处于高速度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人口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基建等都对能源需求有很多压力,因而提高CO2排放量。
中国一向以来的发展模式都是粗放型,对能源、土地、水都消耗极高及低效率使用。
粗放型发展会大大阻碍节能减排的力度。
中国中期内还要依赖煤炭为最重要初级能源。
在中国的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了94%。
此能源供应结构使中国要长期使用化石燃料,而单位能源燃煤释放的CO2极高(为天然气的2倍)。
在全球化分工的体系中,中国出口有相当部分为高能耗、高度依赖原料加工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商品,直接为全球贸易付出巨大环境代价。
三、低碳经济:城市是应对控制CO2排放的前线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路途上,其中最主要的实施平台就是城市。
国外过去十年已有大量文献研究指出城市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前线,也是成败的关键点。
城市规划和管理在此问题上的角色最为重要,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城市作为控制CO2排放的主体原因可以总结为三点:·城市对海水平线上升及极端无氧变化带来的影响最为敏感;·城市化过程中消耗大量能源及产生大量排放,为全球气温暖化的主要源头;·同时,目前已存在的提高能耗效率和减少排放技术,有大部分成本合理手段都可以在城市内规模化地应用。
在具体可应用的手段成本方面,根据McKinsey有关CO2减排手段的不同技术成本分析,如果把成本低于60欧元1吨CO2e(“二氧化碳等量”)的现有技术排列,不少是负成本的技术(负成本代表该技术可以由市场推动而达到正投资回报)。
重要的是:这些经济可行的技术均和城市基建、建筑和交通直接有关,如:·照明设备·住宅家电·现有住宅和商业建筑加强保暖·混合电/汽油小汽车·堆填区产生的能源·垃圾回用·工业节能·新建筑节能事实上,国外专业规划学会已就有关气候变化挑战作出大量讨论,并已有相应行动呼唤规划师和规划工作者关注。
例如,加拿大规划师学会在其《气候变化政策文件》中说明“气候变化是事实而迫切需要关注的,而规划师会就支援加拿大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负起重要的角色。
”(CIP,2008)。
加拿大规划师学会在此文件中指出其目的为:·提升会员在缓和及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能力;·提升有关知识、缓和手段及适应方法;·提高城市规划和气候变化间的关联;·建立专业网络支持协作力量及方案。
美国规划协会(APA )亦于2008年发表了《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其中突显规划师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角色(APA,2008):·影响社会从而把气候的步调减慢,减缓及适应全球暖化的冲击;·推动合理化社区规划设计、有效交通网络、可持续土地发展及保育战略;·告知公众及决策者气候变化会带来的潜在社会成本,及应对的政策。
在此形势下,城市必需要加速发展一可持续,低碳经济的路向,加深通过城市规划、建造、管理创新思维和手段,支持及实现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
城市规划工作者和决策者需要把城市规划传统的决策思维和管理手段重新以低碳角度评核及改革。
四、城市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缓”(Mitigation )和“适应”(Adap -tation )战略城市规划在建设低碳经济有重要的角色。
作为可以影响城市发展中的土地、资源、建筑、交通等范畴的专业,对城市化过程中合理资源分配和使用都有协调和调整的能力。
应对气候变化,城市规划必需由两大城市规划策略:“减缓”(Mitigation )和“适应”(Adaptation )(图2):1、“减缓”规划:减缓规划策略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不同手段去减低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少潜在的反面影响。
相关的手段可包括编制推动低碳城市建设的法规、规范和标准、提供节能减排的激励政策,鼓励使用减低CO 2排放的城市规划、设计和建造方式。
有关的政策必需有一既定的减排指标为依归,作为量度各减缓规划手段的可行性及成效。
2、“适应”规划:全球气候变化已进入危机阶段,事实上,由于全球暖化带来的生物、自然、地理系统变化已产生,而部分预计的改变亦已不能避免。
因此城市规划要由“适应”的角度去分析那些将会无可避免的生物、自然和社会转变的实质后果,从而制定政策和行动去“适应”,把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有关的问题可包括未来预知海岸水面升高如何破坏城市现有基建设施、经济活动如何受农业生态平衡改变而减产、强烈天气现象如何影响民生,及如何应对这些避免不了的转变。
(一)实验创新:低碳示范社区项目在不同城市和地区与近年推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政策和手段,包括以示范项目为主体的实验性社区规划出现。
此类项目都以单一个别项目为载体,由地方政府或发展商推动,其目的是以实验项目寻找可以实施推广的低碳发展规划建造模式。
有关的示范项目受到国外内的关注。
虽然所谓“低碳社区”并未有在此等不同的项目间有共同定义,但这些项目都以生图2城市规划管理应对气候变化:减缓Mitigation 与适应Adaptation(资料来源:Y i p,2007,2008b,笔者整理)表1国内外部分低碳社区示范项目之比较态、低碳、节能减排为规划目标。
笔者对其“低碳社区”的定义可以总结为:“以节能减排,包括减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规划目标而推动的社区。
其规划、建造及管理都以综合资源管理手段,带动可持续发展、能源使用及建筑设计方法和手段”。
部分近年以此宏观目标为主旨的城市规划示范项目包括:·英国百定顿零能源社区(Bedzed)·瑞典哈马湾(Hammarby Sjostad)·上海东滩生态城·天津中新生态城·唐山曹妃甸生态城·亚联酋马士打零碳城市(Masdar)有关此等城市示范项目的详细介绍已有不少文献分析,本文不再复述(Yip,2007,2008b;粟德祥等,2008)。
表1把各项目的地点、规模、土地用途性质、时间表及其在CO2减排的目标作出比较。
虽然各项目都有其特别的背景和重点,笔者把在各规划方案中分析后得出的相似共同的规划设计方向总结如下:·对能源供应和需求管理视为规划重点;·推动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可再生能源使用推广(如风能、太阳能、生物等);·以综合资源(能源、水、废物)管理策略带动城市规划方案;·大量使用被动式建筑设计手段;·采用高水平绿色建筑标准;·减少/免除小汽车出程,大量引导步行、自行车及公共交通使用;·优化微气候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