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宿迁市中小学教师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小学)
宿迁中小学中级职称考试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下面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1.下列哪部法律确定了我国教师的法律地位。
DA.《中华人民国宪法》B.《中华人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C.《中华人民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国教师法》2.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指BA.幼儿园、小学阶段B.小学、初中阶段C.初中、高中阶段D.幼儿园、高中阶段3.《中华人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未成年人指 D 的公民。
A.未满十四周岁B.未满十六周岁C.未满十七周岁D.未满十八周岁4.小学教育的根本性质是 AA.培养公民的基本素质B.为升入中学打基础C.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D.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力量5.素质教育的三大要义是BA.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自主发展B.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C.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个性发展D.面向全体、自主发展、主动发展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BA.课程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课程目标7.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AA.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B.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C.学校管理方式的变革D.后勤服务方式的变革8.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DA.人的身心发展规律B.人的自然发展学说C.人的本质观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9.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了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具有一定的B A.交往能力B.研究能力C.管理能力D.学习能力10.教育过程中的学生是BA.未成熟的人B.发展中的人C.成熟的人D.被塑造的人11.学校的中心工作是AA.教学B.完成当地领导机关布置的重要任务C.思想品德教育D.完成教育行政部门布置的突击任务12.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学生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13.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A.备课B.上课C.作业布置D.学生学业检查和评定14.“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 B 对人的重要影响。
宿迁市2012年中小学教师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理论考试试卷

宿迁市2012年中小学教师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理论考试试卷一.单选题(80小题,每题0.5分,共40分)1.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这是我国GDP预期增长目标八年来首次低于8%。
A 6.8%B 7 %C 7.5%D 7.8%2.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编制预算,地方财政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
A 3%B 4%C 5%D 6%3.2010年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是指()。
A 2010-2015B 2010-2020C 2010-2025D 2010-20504.下列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内容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5.“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句话强调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连续性特点B创造性特点C长期性特点D示范性特点6.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A基础性课程B拓展性课程C研究性课程D发展性课程7.“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句话强调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因材施教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8.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A演示法B实验法C实习作业法D练习法9.学校的()是校园文化的核心A精神或观念文化B物质环境文化C建筑与设计文化D自然生态文化10.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并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目标融为一体,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式,属于班级()A民主管理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D松散管理11.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的问题A现代化B综合化C系统化D理论化12.在教学活动进行之前实施的评价是()A总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静态评价D诊断性评价13.如果一个人确认某种情景不能改变或控制时,()就取代焦虑成为主要症状。
宿迁市2008年中学教师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理论考试题

宿迁市2008年中学教师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理论考试(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下面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A.未满12周岁的公民B.未满14周岁的公民C.未满16周岁的公民D.未满18周岁的公民2.确定我国教师法律地位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3.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A.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B.教师教的方式的变革C.学校管理方式的变革D.后勤服务方式的变革4.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合作者,在教育教学中起A.主体作用B.主导作用C.辅助作用D.决定作用5.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教育思想D.教育理论素养6.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A.选修课B.必修课C.辅导课D.课外活动7.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A.自觉性B.自律性C.主动性D.主体性8.编写教科书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依据是A.课程内容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课程目标9.“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这主要说明教学中教师应注重A.传授科学知识B.注重练习巩固C.培养学生能力D.加强“双基”教学10.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A.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B.学生学习的方法C.教师讲授课程的方法D.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11.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兴趣D.共鸣12.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13.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14.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教师资格证结构化面试真题及答案(中小学)

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教师资格证结构化面试真题及答案(中小学)1、教师资格证结构化面试真题及答案(中小学)(共110题)1. 【题目考察知识类型】逆反、屡教不改、性格孤僻、不合群、精神忧郁【题目】班级学生乱扔垃圾,被监控拍到,还拒不认错,怎么做?【答】积极应对。
第一,和这个同学单独谈话,了解当时的情况,及时解释,防止误会。
第二,向他说明学校的规定,要求他爱护环境,后续持续关注该生的行为,相信他会改变自己的做法,及时鼓励。
第三,作为未来的中小学老师,遇到事情后我要注意调查研究,不武断,公平公正对待每位同学,耐心教育,帮助其改正错误。
2. 【题目考察知识类型】逆反、屡教不改、性格孤僻、不合群、精神忧郁【题目】有人说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你怎么看?【答】我认为这句话非常正确。
第一,教师的根本使命是教书育人,而育人又是我国的百年大计。
所以优秀的教师能教出优秀的学生,从而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第二,夸美纽斯曾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教师是社会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园丁,所以当一名好教师非常重要。
第三,我今后要做一名提倡的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3. 【题目考察知识类型】观点辨析【题目】互联网对教师行业的冲击?【答】冲击确实存在,但无法用互联网代替老师的作用。
第一,互联网和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互联网会促进教育的发展,例如在疫情期间,许多学校都会进行网上授课,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对同学进行线上教育,因此我认为互联网对教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教育还会促进互联网的发展,例如现在网络信息专业的兴起,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教育与互联网是相互促进的。
第二,互联网无法取代教育。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同学的关怀,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促进,这些都是现实教育场景中无法用技术取代的因素。
第三,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我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我会利用互联网的优点,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更好的课堂教育,共同进步。
宿迁市200607080910职称考试试题

宿迁市2006。
2007年小学、幼儿教师中级职称晋级试题(二)(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下面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1.下列哪部法律确定了我国教师的法律地位。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指A.幼儿园、小学阶段B.小学、初中阶段C.初中、高中阶段D.幼儿园、高中阶段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未成年人指的公民。
A.未满十四周岁B.未满十六周岁C.未满十七周岁D.未满十八周岁4.小学教育的根本性质是A.培养公民的基本素质B.为升入中学打基础C.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D.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力量5.素质教育的三大要义是A.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自主发展B.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C.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个性发展D.面向全体、自主发展、主动发展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A.课程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课程目标7.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A.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B.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C.学校管理方式的变革D.后勤服务方式的变革8.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人的身心发展规律B.人的自然发展学说C.人的本质观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9.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了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具有一定的A.交往能力B.研究能力C.管理能力D.学习能力10.教育过程中的学生是A.未成熟的人B.发展中的人C.成熟的人D.被塑造的人11.学校的中心工作是A.教学B.完成当地领导机关布置的重要任务C.思想品德教育D.完成教育行政部门布置的突击任务12.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学生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13.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作业布置D.学生学业检查和评定14.“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对人的重要影响。
2013年宿迁中学一级教师职称考试试卷(含答案版)

宿迁市2013年中小学一级教师职称考试试卷和答案一.单选(每题0.5分,共40分)1.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A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知识分子和工农相结合D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2.在学生品德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3.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A)A课程标准B课程C课程计划D课程目标4.“思想和未来”是人生纳个阶段的重要特征(B)A童年期B少年期C成年期D青年期5.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D)A赫尔巴特B卢梭C洛克D杜威6.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B)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7.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B )的关系A相辅相成B互相促进C教学相长D互相制约8.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A )A内容型策略B形式型策略C方法型策略D综合型策略9.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B )A教育者,受教育者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10.“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A )A体谅模式B认知模式C价值澄清模式D社会模仿方式11.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B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目标管理D民主管理12.班主任工作的在中心环节是(D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13.《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B )A循序渐进原则B启发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4.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D )A加涅B推孟C韦克斯勒D加德纳15.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A )A外部分组B内部分组C设计教学法D道尔顿制16.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该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D)A省教育厅B当地县人民政府C地市教育局D当地县教育局17.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A)A心理健康教育B价值观教育C素质教育D人生观教育18.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A)A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B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19.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提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C)A个别教学B分组教学C班级教学D设计教学2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D )A备课B考试C练习复习D上课21.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D )A管理能力B学习能力C交往能力D研究能力22.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B )A孟子B孔子C墨子D荀子23.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 B )A道德品质B实践能力C健壮体魄D创造能力24.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A )A谈话法B讲授法C讨论法D实验法25.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最新2013年宿迁市教师职称考试成绩8月29日

321302198410260819 321302198210160848 321321198312104643 321324198207163827 321302198409120843 321321198505107023 320881198112112414 321321198203153657 321321198609026826 321321198105115622 321302198406058829 342524198101173213 320881198203203426 321321198601023444 321321198210026437 321321197211146225 321321198205170426 32082519811109572x 320819196507170822 321302198502020812 513621198311245288 320881197807227248 321321197907062927 321321198403064667 321302198506070825 321321198010190021 321302098403010846 321321198509224510 32132119820510762X 321321197608060040 321321198705227820 321321198610115842 321321198405211835 321321198410164244 321321198510056814 320881198109060852 321321198402264632 321321198405044619 321321198101124644 321321196705210026 321302198208150819 321321198209114632 321302198506080038 32132119860518363X 32132119820703361X 321321198211087688 320211198106154122
宿迁市中学教师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宿迁市中学教师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下面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0.5分,共3 0分)1.下列哪部法律确定了我国教师的法律地位D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C.《屮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冇法》D.《屮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B A.课程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课程目标3・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A A.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B.教师教的方式的变革 C.学校管理方式的变革 D.后勤服务方式的变革 4.制定我国教育冃的的理论基础是 D A.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B.人的自然发展学说 C.人的本质观 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5.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了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具有一定的B A.交往能力B.研究能力C.管理能力D.学习能力6.教育过程中的学生是B A.未成熟的人B.发展中的人 C.成熟的人D.被塑造的人7.学校管理的冃标和尺度是C A.校长政绩B•学校升学率C.学校绩效D.学生考试分数8.学校的屮心工作是AA.教学B.完成当地领导机关布置的重要任务 C.思想品徳教育 D.完成教育行政部门丽置的突击任务9.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 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学生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B.上课C.布置作业D.学生学业检杳和评定11.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DA.自觉性B.自律性C.主动性D.主体性12.由实际教育工作者(通常是教师)担任研究者,以学校或教学中亟待改进的实际教育问题为研究内容,并以改进这些教育活动为冃的的研究方法是AA.行动研究法B.观察法C.问卷法D.访谈法13.“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对人的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宿迁市中小学教师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考试试卷(小学)注意:1、本卷共有三部分,总分为100分,限时90分钟2、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填涂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判断题:(正确填A,错误填B,每题1分,共计20分)1、“勤能补拙”表明了能力发展和良好个性的形成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A)2、2010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工作重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
(A)3、学校应把智育放在首位,努力提高及时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B)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A)5、学校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
(A)6、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A)7、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品质。
(A)8、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学习者、参与者、评判者、促进者。
(B)(引导者、组织者)9、听到“月落乌啼霜满天”诗句,头脑中出现的图景属于创造想象。
(B)10、“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属于感觉的“后像”现象。
(B)(适应)1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相邻”概念,对学习邻角、邻边有促进作用,这体现了对过去经验概念掌握的影响。
(A)12、“勤能补拙”说明了能力发展和良好个性的形成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A)13、只有集中注意力,才能搞好学习,因此,我们的一切学习活动,都必须“一心不能而用”。
(B)14、良好的自信感是建立在适当、正确的自我评价的基础上。
(A)15、教学是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
(A)16、美育即艺术教育。
(B)17、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要用探究式学习取代接受式学习。
(B)18、教师对学生进行模拟考试是一种诊断性评价。
(A)19、在班级活动中,自我教育的重心在班集体层次上。
(A)【分析】原因在于班主任应当为班集体寻找发展的新目标,提出实现目标的方案和措施。
只有提高班级活动的质量,才能通过集体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20、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的是行为主义个体心理发展理论。
(A)二、单项选择题。
(共计100题,每题0.5分,共计50分)21、2009年9月15日至18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式下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 )A.思想建设 B.党的建设 C.新农村建设 D.经济社会发展22、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该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根据新修改的选举法,我国城乡居民选举首次实现( A )A.同票同权 B.间接选举 C.差额选举 D.直接选举2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C )A.促进公平B.德育为先C.育人为本D.改革创新24、2009年12月18日,哥本哈根会议领导人会议在丹麦举行。
我国政府向世界郑重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B )A.金融危机 B.气候变化 C.绿色环保 D.社会公平25、2009年10月29日,我国历史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天河一号”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成功,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A )A.五千 B.一万 C.十万 D.千万亿26、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 A 年义务教育制度。
A、九B、十C、十一D、十二27、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素质,根据 A ,制定本法。
A、宪法和教育法B、未成年保护法C、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2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最低年龄是( C )A、4周岁B、5周岁C、6周岁D、7周岁29、《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未成年人指 C 公民。
A、未满14周岁B、未满17周岁C、未满18周岁D、未满20周岁30、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是( A )A、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B、教学方式的变革C、学校管理方式的变革D、后勤服务方式的变革31、小学教育的根本性质是( A )A、培养公民的基本素质B、未升入中学打基础C、未社会主义建设服务D、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力量32、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应当酌情减免( B )A、杂费B、学费C、饭费D、书费3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D )A、基础作用B、决定作用C、主体作用D、主导作用34、《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B )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一般责任D、行政责任35、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
这种说法违反了( B )A、《学校管理条例》B、《教师法》C、《教育法》D、《劳动法》36、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 D )A、三年B、二年C、四年D、三到五年3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是( A )A、1986年B、1987年C、1988年D、1989年38、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 C 津贴。
A、特殊岗位津贴B、生活补助C、贫困地区补助D、特殊奉献补助39、教师未经学生同意按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或让学生分发试卷即侵犯学生的( A )A、隐私权B、名誉权C、受教育权D、人身自由权40、中学、小学校园周围 A 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A、200米B、300米C、400米D、100米41、下列哪种课程观没有体现“学习者是课程主体”的思想( A )A、课程即知识B、课程即复杂对话C、课程即活动D、课程即经验42、新课程特别强调引导学生建立哪种新的学习方式( C )A、合作学习、接受学习和体验学习B、探究学习、实践研究和反复巩固学习C、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D、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和班级学习43、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 A )A、1862年B、1882年C、1902年D、1911年【分析】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清政府于1862年设立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
...44、实行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为的是增强课程的( B )A、统一性B、适应性C、规范性D、选拔性【分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45、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 D )A、传授知识的过程B、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双基的过程C、交往互动过程D、生命意义的实现过程46、与新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不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是( A )A、教学过程的预定性B、教学设计预留空间C、培养学生多向思维、求异思维的习惯D、善于利用“突发事件”47、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D )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知识,技能和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48、“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强调哪一类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 A )A、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文化知识49、教师教学反思的最主要研究视角是( D )A、以回顾学生的视角进行反思B、通过约请同事、专家观察自己的教学C、通过阅读理论文献来反思自己的教学D、以教师的视角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50、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 A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51、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的情绪理论是( C )A、机体知觉理论B、丘脑情绪理论C、认知—评估说D、机体—分化理论【分析】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的一种情绪理论,叫“情绪的认识_评估说”。
?52、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感觉、意象和感情这些基本元素构成的心理学理论学派是( B )A、机能主义心理学B、构造主义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认知心理学53、对单一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是(A )A、个案法B、调查法C、测验法D、实验法54、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思维品质称为思维的( B )A、广阔性B、灵活性C、逻辑性D、深刻性55、与人的责任心有关的情感体验属于( A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热情56、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属于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C )A、安全B、爱与归属C、自我实现D、尊重57、人们对科学研究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产生好奇感,这种情感属于( C )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认识【分析】理智感主要包括:对科学研究或学习进程中,出现的复杂而不理解的现象,而产生的求知欲和惊讶感。
58、具有容易保持和恢复特点的记忆是( C )A、语词B、形象C、情绪D、概括【分析】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其特点是容易保持和恢复。
59、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称为( C )A、思维B、感觉C、知觉D、概括60、注意的两个特点是( A )A、指向性和集中性B、选择性和集中性C、指向性和选择性D、调节性和集中性61、按照一定目的、任务,利用自己以往经验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称作( B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无意想象D、联想62、一名熟练的汽车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一面观察道路的情况,同时操纵方向盘,这种现象属于( C )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集中63、长时间记忆和短时记忆在时间上的划分界限为 A 。
A、1分钟B、10分钟C、1小时D、1天64、强一不平衡的神经类型,对应于 C 气质类型。
A、抑郁质B、多血质C、胆汁质D、粘液质65、与意志品质的自觉性相反的不良品质是( A )A、盲目性B、散漫性C、顽固性D、果断性66、在练习曲线上可以看出技能形成过程中工作效率、活动速度和 A 的变化。
A、灵活性B、自动化C、准确性D、熟练化67、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表现除较少依赖文化知识,主要依赖个人先天禀赋的能力称为 B 能力。
A、晶体B、流体C、模仿D、创造68、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C )A、能力B、气质C、性格D、意志【分析】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达出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