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七年级生物下册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导学案答案不全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学习k12精品七年级生物下册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导学案答案不全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k12精品七年级生物下册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导学案答案不全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学习目标】1.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份的功能;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

2.通过模拟眼球成像原理实验活动和调查活动进一步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自主导学】1.人体感受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是。

2.眼球壁从外向内的三层膜分别是:膜,包括和;中膜,包括、和;膜,即,内含大量的。

3.眼睛的内容物包括、和。

4.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和,并经过的折射,最终在上形成一个的物像。

视网膜上的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然后经过传到大脑的,从而形成视觉。

5.如果晶状体过度,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就形成了近视。

近视眼应配戴加以纠正。

6.耳分为、和。

7.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引起振动;振动通过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产生;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就形成了听觉。

【课堂练习】1.下列情况会使人的听力完全丧失的是A.骨膜破损B.听小骨受损C.半规管受损D.与听觉有关的神经或听觉中枢受损2.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A.视网膜、视网膜B.大脑皮层、大脑皮层C.视网膜、大脑皮层D.大脑皮层、视网膜3.内耳在听觉形成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A.传导声波,产生振动B.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C.传导兴奋,产生听觉D.以上三项都是4.下列感受器中,不能称为感觉器官的是A.眼B.鼻C.耳D.感觉神经末梢5.瞳孔位于A.角膜B.虹膜C.巩膜D.脉络膜6.构成眼球壁外膜的是A.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B.视网膜C.前方透明的角膜和后面白色的巩膜D.角膜、巩膜、晶状体、玻璃体7.眼球内折射光线的主要结构是A.晶状体B.房水C.玻璃体D.瞳孔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眼球附属结构的是A.泪器B.眼睑C.睫毛D.睫状体9.睫状体的作用是A.形成瞳孔,控制入眼光线的强弱B.调节晶状体的曲度,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C.保护眼球D.使眼球产生运动10.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A.虹膜和角膜B.角膜和巩膜C.角膜和虹膜D.巩膜和虹膜11.构成眼球壁外膜的是( )A.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B.视网膜C.前方透明的角膜和后面白色的巩膜角膜、巩膜、晶状体、玻璃体12.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物像是A.倒立的缩小的实像B.正立的缩小的虚像C.倒立的放大的虚像D.正立的放大的实像13.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A.外耳道内B.耳蜗内C.骨膜内D.鼓室内14.视网膜上感光细胞的作用是A.形成视觉B.产生神经冲动C.调节眼球D.形成清晰的物像15.某人失聪(没有听觉能力)后,经检查,医生认为耳的结构没有受损伤,那么可能发病的部位是A.听神经和听觉中枢B.骨膜C.中耳D.内耳16.视觉模糊不清的原因是A.近视B.内容物不能透过光线C.远视D.视网膜上的物像不清晰17.6月6日是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青少年眼健康”.最新统计数字表明:我国高中生近视率近70%,居世界第二位.而从小学生到高中生的近视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分别为30%、40%、50%.近视的成因比较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主要的因素大致划分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营养体质因素.请分析回答:(1)近视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______________凸度过大,使物像落在___________.(2)老师让这些学生到医院检查,检查视力后,大夫给近视的同学配戴了合适的______. (3)根据材料分析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没有近视的同学,你认为应该让他们如何保护视力?(至少写出2点建议)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七下4.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七下4.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导学案(无答案)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两学时)第一学时(眼和视觉)学习目标:1.掌握眼球的结构及其各主要部分的功能(重点)2.知道近视的成因及补救措施和预防措施学习过程:一.导入课题据科学家统计,同学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多是来自视觉,谁知道视觉是如何形成的?二.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认识眼球的结构和功能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课本79页,图4——47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图,认识眼球的基本结构,了解各部分的功能。

并完成下列问题:2.(提示:从外向内依次观察)外层:、眼球壁中层:、内层:眼球的结构2.尝试应用:1)同桌对视,观察眼球的结构。

判断你所观察到的是眼球的什么结构。

2)人们平时所说的“白眼球”、“黑眼珠”分别指的是什么?学习任务二:掌握视觉的形成过程1.请大家结合课本79页最后一段文字,尝试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视觉形成的过程。

(要求课本标出并能口头描述)2.说说物像是在什么地方形成的?视觉是在什么地方形成的?3.想一想:失明有哪些可能的原因?学习任务三:近视及其预防请大家认真阅读P81---P82页,思考以下问题:(要求在课本上做标注)1.什么是近视眼?2.造成近视眼的原因?3.如何预防近视眼?组长组织组员交流自主学习内容,重点解决有疑点的问题。

四.归纳提升,成果展示1.小组完成后,把所得结果归纳总结。

小组进行课堂展示。

2.小组交流学习收获。

3.小结归纳。

五.达标检测(认真检测一下自己,要求不看课本哟!)下图是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填写各部分名称:C E F H I2.A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

3.图中能够折射光线的结构是[]。

4.G是,内含有许多对的细胞,能够感受的刺激。

学后反思:第二学时(耳和听觉)学习目标:1.掌握耳的结构及其各主要部分的功能(重点)2.知道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和预防措施学习过程:一.导入课题美妙的歌声是如何被我们感受到的呢,谁知道听觉是如何形成的?二.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认识和掌握耳的结构和功能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83页“观察与思考”内容,交流耳的重要性。

七年级生物下册 4.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4.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4.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人体通过眼获取信息情况;2.能说出眼球的组成结构名称;3.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1.眼球的结构;2.导致近视和远视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等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

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2.人的眼球中调节负担过重,过度变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那么,远处物体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方,这样看到的则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像。

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

二、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3. 如果把眼球比做一架照相机,请你分析照相机的镜头、光圈、暗箱壁、胶卷分别相当于眼球的哪个结构。

镜头视网膜光圈晶状体、角膜胶卷脉络膜暗箱壁瞳孔学习任务二4.小组同学互相观察在明亮和黑暗环境中瞳孔的大小,对观察结果作出解释。

三、反馈检测5.在眼球结构中,能改变曲度使人可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是( )A.角膜B.房水C.晶状体D.玻璃体6.眼球里具有的保护内部结构功能的是( )A.脉络膜B.巩膜C.角膜D.视网膜7.眼球里具有感光细胞结构是( )A角膜 B.视网膜 C.脉络膜 D.视神经8.识图作答:根据右图完成下列各题(1)你能看到远处的一棵树,是因为它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像是落在[]上,这个信息通过[],传到,而形成视觉。

(2)眼球里有一个能灵敏调节曲度的结构,即[],它有折射光线作用。

(3)在我们眼睛最前方的一个小孔叫做,当光线由弱变强时它会。

(4)图中⑥是⑦是。

四、生活链接1.眼屎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每天早上起来都有眼屎,这些东西到底从哪来的呢?原来在睡眠时,眼睛里会不断产生黏液和泪水。

它们会湿润眼球表面,清除灰尘和杀菌。

夜间,黏液、灰尘和杂质在眼角处堆积,这就是眼屎。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六章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复习)课型:复习课 班级 学习小组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1.描述眼球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功能。

2.通过分析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示意图以及相关资料,了解视觉形成的过程。

3.说出近视的成因以及预防的方法;认同视觉卫生,关爱、帮助视觉有碍的人。

4.知道耳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了解听觉的形成。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梳理复习课本内容,独立解决下列习题。

(一)、眼球的结构和功能(二)、视觉的形成1、视形成的路线:光线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玻璃体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像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

视觉形成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健康用眼1、近视的形成和矫正:物像只有落在 上人才能够清晰地看到,近视眼的形成是由于晶状体 ,甚至 ,远处物体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 ,这样看到的则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像。

可佩戴 加以矫正。

2、预防近视应该做到_______________。

(四)耳和听觉眼球壁 中膜内膜 脉络膜 (中央有瞳孔)晶状体 眼球的结构( ) (感光)(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外膜 (透光)(保护)1、耳的结构和功能2、听觉形成的路线:外界声波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遇到巨大声响是该怎么办?要迅速_______,使咽鼓管张开,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以免震破鼓膜。

(五)人体的其他感觉器官鼻---------__________舌---------___________皮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讲评点拨三、合作探究1.位于眼球最前方的是( )2.我们说的黑眼球指的是( )白眼球指的是( )3.眼球的结构中具有感光作用的是( )A.巩膜B.视网膜C.角膜D.虹膜E.晶状体F.脉络膜4.晴天的中午,你看完电影,走出电影院时,瞳孔会 ,使进入眼球的光线 。

七年级生物下册 4.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4.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一、耳的结构(图)
二、听觉的形成
三、其他感觉器官
教学反思
归纳总结:学生谈收获,教师补充。
检测练习:
1.下列各项中,不是起感受作用的器官的是()
A.眼B.耳C.鼻D.感觉神经末梢
2.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应将口微微张开,其目的是()
A使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避免鼓膜受伤B减缓紧张情绪
C避免呕吐D进行深呼吸,以适应气压变化
3.有的人乘车、乘船时会晕车、晕船,你知道这与下列哪个结构有关()
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自主学习:自学教材,完成以下内容,并在书中勾画圈点,记忆,同学间互考。
1.耳的结构:填图
2.听觉的形成过程: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讨,各抒己见,代表发言,展示成果。
1、想一想,哪些结构受损能导致耳聋?
2、为了保护听力,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做?
3、飞机起飞和降落时,乘务员会给乘客发糖果类的食物咀嚼,为什么?
7.听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其目的是()
A.防止声响从口腔进入,听不清楚B.防止鼓膜内外音响度不同,听不准确
C.防止鼓膜内外气压不平衡,损伤鼓膜D.防止脑震荡
组织、引导学生的自学活动,播放视频,使学生对知识形成总体印象
组织学生的讨论活动,与学生共同探讨
巡视、指导
个别交流
板书设计
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2)
A鼓膜B耳蜗
C前庭和半规管D听小骨和鼓室
4.某人失聪后,经检查,医生认为耳的结构没有受损伤,那么可能的发病部位就是()
A听神经和听觉中枢B鼓膜
C中耳D内耳
5.人的听觉产生于()பைடு நூலகம்
A听小骨B耳蜗
C听觉中枢D鼓膜
6.中耳炎是因为病菌从()

七年级生物下册 4.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导学案3(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4.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导学案3(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眼球的结构及其各主要部分的功能技能目标:了解近视的成因及补救措施和预防措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眼球的结构及其各主要部分的功能难点:视觉的形成过程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二、课堂助学1、情景引入:一学生在闭目的前提下,用手摸不同的物体。

分析:为什么人不用眼看,用手摸也能知道某物体的形状、大小、凉热等特点。

2、交流讨论:学生展示交流自主学习成绩,讨论自主学习中提出的问题。

3、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感受器和感觉器官阅读P78最后一自然段,回答:什么叫感受器?人体的主要感觉器官有哪些?学习任务二:认识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观看教材P79图4-47,认识插图中眼球各部分的名称,小组成员互相指认眼球的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及功能。

学习任务三:掌握视觉的形成过程(1)阅读教材P79最后一自然段,结合图4-48尝试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视觉形成的过程。

(2)物像是在什么地方形成的,视觉是在什么地方形成的?(3)失明有多少种可能的原因?学习任务四:瞳孔的作用人的瞳孔大小能改变吗?怎样改变?学习任务五:近视及其预防自学教材:根据视觉形成的过程,结合教材提供的资料,理解近视的形成过程。

(1)近视的学生想一想自己的近视是怎样形成的?(2)结合教材中给提供的预防近视的措施,(“三要”和“四不看”)反思自己的用眼习惯,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如何正确用眼。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二课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耳的结构及其各主要部分的功能技能目标:了解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和预防措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听觉卫生;关爱和帮助有听觉障碍的人群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耳的结构及其各主要部分的功能难点:听觉的形成过程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1、观察P84图4-52,认识耳各部分结构。

1.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波经过传到,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刺激了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传给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生物下册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生物下册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生物下册4.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生物下册4.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生物下册4.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学习目标】1、说出眼球的基本结构。

2、视觉形成的过程。

3、近视眼形成和预防。

【重点难点】视觉形成的过程.【学法指导】1、自主学习,人的眼球的结构。

2、小组合作探究,视觉的形成过程。

3、用颜色笔做好疑难问题记录,以备讨论时做到有的放矢和高效。

【自主学习】——请相信,你可以的!1、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等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

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2、人的眼球中调节负担过重,过度变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那么,远处物体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方,这样看到的则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像.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

3、眼的卫生保健:近视:由于眼球__________过长,或晶状体______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戴透镜。

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戴透镜。

【探究与展示】秀我风采,透析重难点4. 把眼球比做照相机,请你分析照相机的镜头、光圈、暗箱壁、胶卷分别相当于眼球的哪个结构。

2018七年级生物下册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导学案(答案不全)(新版)新人教版

2018七年级生物下册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导学案(答案不全)(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学习目标】1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份的功能;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

2•通过模拟眼球成像原理实"验活动和调查活动进一步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自主导学】1人体感受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是3. 眼睛的内容物包括 4•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加以纠正。

6.耳分为【课堂练习】1.下列情况会使人的听力完全丧失的是A.骨膜破损 B. 听小骨受损C.半规管受损D.与听觉有关E 的神经或听觉中枢受损2•视觉形成过程中, 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A.视网膜、视网膜B.大脑皮层、大脑皮层2.眼球壁从外向内的三层膜分别是:膜,包括;中膜,包括膜,即,内含大量经过 的折射,最终在上形成一个的物像。

视网膜 上的 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然后经过传到大脑的,从而形成视觉。

5•如果晶状体过度,甚至眼球的前后径 ,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就形成了近视。

近视眼应配戴,并7•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 “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引起振动;振动通过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产生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就形成了听觉。

C.视网膜、大脑皮层D. 大脑皮层、视网膜3.内耳在听觉形成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A.传导声波,产生振动B. 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C.传导兴奋,产生听觉D. 以上三项都是4.下列感受器中,不能称为感觉器官的是A.眼B.C. 耳D. 感觉神经末梢5.瞳孔位于A.角膜.B. 虹膜C. 巩膜D. 脉络膜6.构成眼球壁外膜的是A.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B. 视网膜C.前方透明的角膜和后面白色的巩膜D. 角膜、巩膜、晶状体、玻璃体7.眼球内折射光线的主要结构是A.晶状体B. 房冰C. 玻璃体D. 瞳孔&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眼球附属结构的是A.泪器B. 眼睑C. 睫毛D. 睫状体9.睫状体的作用是A.形成”瞳孔,控制入眼光线的强弱B.调节晶状体的曲度,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C.保护眼球D.使眼球产生运动10.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A.虹膜和角膜B. 角膜和巩膜C. 角膜和虹膜D.巩膜和虹膜11.构成眼球壁外膜的是A.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B. 视网膜C.前方透明的角膜和后面白色的巩膜D.角膜、巩膜、晶状体、玻璃体12.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物像是A.倒立的缩小的实像B. 正立的缩小的虚像C.倒立的放大的虚像D. 正立的放大的实像-13.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A.外耳道内B. 耳蜗内C. 骨膜内D.鼓室内14. 视网膜上感光细胞的作用是 A.形成视觉B.产生神经冲动C. 调节眼球D.形成清晰的物像15. 某人失聪(没有听觉能力)后,经检查,医生认为耳的结构没有受病的部位是16. 视觉模糊不清的原因是 A.近视 B. 内容物不能透过光线 C.远视 D.视网膜上的物像不清晰17.6月6日是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青少年眼健康”.最新统计数字表明:我国高中生近视率近70%居世界第二位.而从小学生到高中生的近视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分别为30% 40% 50%近视的成因比较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主要的因素大致划分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营养体质因素.请分析回答:(2) 老师让这些学生到医院检查,检查视力后,大夫给近视的同学配戴了合适 (3) 根据材”料分析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有:(4) 对没有近视的同学,你认为应该让他们如何保护视力?(至少写出参考答案:()晶状体;视网膜前方;(2 )凹透镜;H 损伤,那么可能发A.听神经和听觉中枢B.骨膜 C.中耳D.内耳(1)近视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凸度过大,使物像落在.的2点建议)3)晶状体变厚或眼球前后径变长(4)①不要长时间用眼,一般在45〜60分钟左右,要让眼睛休息10分钟;②不要在光线太强或太暗的地方读书写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学习目标】
1.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份的功能;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

2.通过模拟眼球成像原理实验活动和调查活动进一步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自主导学】
1.人体感受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是。

2.眼球壁从外向内的三层膜分别是:膜,包括和;中膜,包括、和;膜,即,内含大量
的。

3.眼睛的内容物包括、和。

4.视觉的形成过程是: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和,并经过的折射,最终在上形成一个的物像。

视网膜上的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然后经过
传到大脑的,从而形成视觉。

5.如果晶状体过度,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就形成了近视。

近视眼应配戴加以纠正。

6.耳分为、和。

7.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引起振动;振动通过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产生;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就形成了听觉。

【课堂练习】
1.下列情况会使人的听力完全丧失的是
A.骨膜破损
B.听小骨受损
C.半规管受损
D.与听觉有关的神经或听觉中枢受损
2.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A.视网膜、视网膜
B.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C.视网膜、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视网膜
3.内耳在听觉形成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A.传导声波,产生振动
B.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C.传导兴奋,产生听觉
D.以上三项都是
4.下列感受器中,不能称为感觉器官的是
A.眼
B.鼻
C.耳
D.感觉神经末梢
5.瞳孔位于
A.角膜
B.虹膜
C.巩膜
D.脉络膜
6.构成眼球壁外膜的是
A.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
B.视网膜
C.前方透明的角膜和后面白色的巩膜
D.角膜、巩膜、晶状体、玻璃体7.眼球内折射光线的主要结构是
A.晶状体
B.房水
C.玻璃体
D.瞳孔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眼球附属结构的是
A.泪器
B.眼睑
C.睫毛
D.睫状体
9.睫状体的作用是
A.形成瞳孔,控制入眼光线的强弱
B.调节晶状体的曲度,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C.保护眼球
D.使眼球产生运动
10.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
A.虹膜和角膜
B.角膜和巩膜
C.角膜和虹膜
D.巩膜和虹膜11.构成眼球壁外膜的是( )
A.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
B.视网膜
C.前方透明的角膜和后面白色的巩膜角膜、巩膜、晶状体、玻璃体12.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物像是
A.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B.正立的缩小的虚像
C.倒立的放大的虚像
D.正立的放大的实像
13.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
A.外耳道内
B.耳蜗内
C.骨膜内
D.鼓室内
14.视网膜上感光细胞的作用是
A.形成视觉
B.产生神经冲动
C.调节眼球
D.形成清晰的物像
15.某人失聪(没有听觉能力)后,经检查,医生认为耳的结构没有受损伤,那么可能发病的部位是
A.听神经和听觉中枢
B.骨膜
C.中耳
D.内耳
16.视觉模糊不清的原因是
A.近视
B.内容物不能透过光线
C.远视
D.视网膜上的物像不清晰
17.6月6日是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青少年眼健康”.最新统计数字表明:我国高中生近视率近70%,居世界第二位.而从小学生到高中生的近视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分别为30%、40%、50%.近视的成因比较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主要的因素大致划分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营养体质因素.请分析回答:
(1)近视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______________凸度过大,使物像落在___________.(2)老师让这些学生到医院检查,检查视力后,大夫给近视的同学配戴了合适的______. (3)根据材料分析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没有近视的同学,你认为应该让他们如何保护视力?(至少写出2点建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课堂练习】
17.(1)晶状体;视网膜前方;
(2)凹透镜;
(3)晶状体变厚或眼球前后径变长
(4)①不要长时间用眼,一般在45~60分钟左右,要让眼睛休息10分钟;②不要在光线太强或太暗的地方读书写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