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西柳林第一中学七年级历史学案: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北师大版上册)
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全国文章

一、春秋五霸
1、你知道“春秋”、“战国”名字的由来 吗? “春秋”源自鲁国史书《春秋》
“战国”源自诸侯国连年混战
2、你知道“春秋五霸”吗?他们争霸的原因是什么
齐桓公、 晋文公、楚庄王、 秦穆公、宋襄公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
6、西周时期的贵族包括哪些人?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东周是谁在哪一年建 立的?
前770 公元前
周平王 年,周平王 洛邑 迁都洛邑, 东周开始。
东 周
春 秋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6年
战 国
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221年
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
为什么把这一段时期称为“春秋”?
1、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
2、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授民授疆土;规定了受封者的义务 3、奴隶社会由哪些等级构成? 贵族、平民与奴隶 4、夏商西周国家为了统治人民采取了什么 手段? 建立军队、制定刑法、实行礼仪教化
复习题
5、“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的是 西周的什么制度? 分封制
6、河姆渡和半坡原始人定居的最主要原因是 ( B) A、火的使用 B、农业生产的发展 C、能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 7、河姆渡和半坡原始人不可能都有的是( ) A A、种植水稻 B、建造房屋 C、使用磨制石器 D、饲养家畜 8、华夏族的主体是由(A)部落形成的 A、炎帝和黄帝 B、蚩尤 C、尧舜 D、禹
1.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 A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 ( D )。 ①齐 ②吴 ③楚 ④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初一上册历史第七课知识点: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初一上册历史第七课知识点:春秋五霸与战
国七雄
1、公元前770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时期。
当时出现了、、、、等五个霸主,史称“春秋五霸”。
其中最先称霸的是。
2、稳定内政以后,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
公元前651年,在葵丘举行的诸侯盟会上,周天子派代表参加,正式承认在中原霸主地位。
3、楚军在打败晋国,楚庄王跌升为霸主。
4、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历史上的时期。
晋国分裂成、、三个国家,与原有的、、、并称“战国七雄”。
5、称为“合纵”; 称为“连横”。
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1、人们通常在贵族的田地中集体耕作,古书中把这种大规模的集体耕作描写为“ ”。
2、铁器的广泛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的发展。
铁梨铧的出现,是耕作技术的一大进步。
3、,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全生产成为可能。
4、“ ”、“ ”,反映个体生产取代大规模强制性
集体耕作,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
5、公元前356年,开始变法。
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以及意义。
这篇初一上册历史第七课知识点: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是精品小编精心为同学们准备的,希望大家认真对待!。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教学设计

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教学设计课标要求: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教学立意:本课教学中依托春秋时期的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战国时期合纵联横的斗争策略等基本史实,以大国争霸为教学主题,让学生认识到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的前提)、诸侯争霸(代表国家和过程)、民众苦难但又从分裂走向统一的时代(大国争霸的后果),并由此感悟成为一个强国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教学目标:1.说出东周的基本分期、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
2.通过阅读教材初步分析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基本原因。
3.通过观看历史图画来叙述晋楚两国争霸的史实。
4.观察历史地图说出战国的位置,分析他们之间如何进行斗争。
5.总结本课内容,阅读史料分析大国争霸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并感悟成为一个强国的基本条件。
教学重点:齐桓公首先称霸、晋楚争霸、合纵连横教学难点:大国争霸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和在大国争霸中成为强国的基本条件。
教法学法:根据初一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以及史料教学的基本要求,针对性地设计以讲故事、读史料、解问题、重思辨为主要手段的“神入历史”式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从提高教学有效性出发,整合文字、图画、音乐、视频、动态地图等多种资源的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
板书设计:一、一个霸主竟起的时代二、三例争霸称雄的斗争1.尊王攘夷——齐桓首霸2.退避三舍——晋楚争霸3.合纵连横——七国争雄三、两点争霸的理性思考1.何以称霸: 国家实力、战争策略、外交关系2.历史影响:国家日渐统一人民承受苦难教学流程:情景导入:播放《东周列国志》视频剪辑(《东周列国志》电视剧的经典镜头及东周大事年表)。
教师讲述:金戈铁马的战争画面把我们带到了那个久远的年代,电视剧反应的是不是历史的真实,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将会对这些问题有所解答。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从公元前770—前476年属于春秋时期,从公元前475—前221年属于战国时期。
让我们跟随视频一起回到那金戈铁马的年代,共同学习第7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七年级历史教案)历史教案-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历史教案-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七年级历史教案教学目标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的起迄年代;“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周王室的衰微;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与城濮之战;战国时期的起迄年代;“战国七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
通过学生对齐国强大、称霸的过程的学习,让学生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从而培养学生理解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的具体分析,使学生逐渐理解诸侯争霸的作用,认识诸侯争霸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虽然给劳动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但具有加速统一步伐、促进民族融洽的积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齐国、晋国称霸的原因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诸侯国得以强大的根本原因。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教学重点:齐桓公称霸和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
齐桓公称霸: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其称霸的背景、手段和活动教材中介绍的比较详细,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其称霸过程的分析,了解到诸侯争霸的实质认识到齐桓公称霸的根本原因是改革,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
诸侯称霸的历史作用:这是本课的落脚点,学好它对于后面历史学习作了铺垫。
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作用,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是难点。
从战争的性质看,春秋无义战,其实质是奴隶主贵族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丁深重的灾难.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争霸战争中大国兼并小国,实现了区域性统一,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它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丁奴隶主集团的势力,便利了新兴地主势力的发展,它客观上使华夏族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
这些问题相对比较抽象,理论难度又比较大,而且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对于初一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析争霸战争的实质和结果,要明白这个问题比较困难。
教学方法: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讲故事、图示等方法。
七年级历史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2

教学难点:
时间跨度长,国名多,人物多,头绪杂,学生不易掌握。理 解春秋战国各自战争的特点及趋势。
三、学情分析
1.初一的学生对成语故事很感兴趣,有一定的 基础,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展示。
2.本课国名多,人物多,学生不易掌握,教学 中要关注。
四、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嚣。柳绿桃红藤紫,满目春色也罢,昔日皇族的休闲园址,也该平常百姓流连赏目,门票从五角涨到二十五元也罢,这遗址这偌大的园子要人管理也得养活自己。装饰华丽的人力车左右缠着:去福海?去绮春风?就十元,拖您去西洋楼您哪!谢了您哪,我说,我就是想自个儿走走。 ⑥往前,
沿着湖边再往前,穿过紫藤架,右拐,是了,是遗址,大水法遗址。 ⑦想不到的是西洋楼遗址这儿,竟也有这许多的人!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少男少女咬着棒棒糖儿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走过来走过来”;几位看上去
摇头也没有点头,班长已经打开她的背包啃起馒头来。其他几个同学也纷纷走过来拿起馒头一边嚼一边说,其实还是学校食堂做的馒头好吃。转眼,女孩带来的馒头都被同学们吃完了,女孩子看着空了的背包只有无声地落泪。 ⑥第二天,到了吃早饭的时候,女孩子偷偷一个人走了出去。
雨已经停了,女孩子的心却在落泪,本来可以不来的,干吗非要央求父亲借钱交春游费呢?女孩子一边后悔一边默默地落泪。班长找到女孩子,拉起她的手就走,说:我们吃了你带来的馒头,你这几天的饭当然要我们解决呀!女孩子喝着热腾腾的粥,吃着软软的馒头,b眼圈红红的。 ⑦
学挤在一把伞下,为了不因为自己而使同学淋湿,女孩子不住地把伞往同学那边移,等到达目的地千岛湖时,女孩子身上的背包也已湿漉漉的了。大家纷纷冲向饭馆吃饭去了,女孩子一个人呆在招待所里,从背包里取出馒头。可是,由于塑料袋破了一个洞,湿透背包的雨水将馒头泡透了,
(七年级历史教案)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七年级历史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掌握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晋分三家,合纵连横的历史事实,从地图中找出春秋五霸及战国七雄的具体地理位置,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收集、阅读、讲解有关争霸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通过识图了解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名称及具体地理位置,思考地图上形势发生变化的原因并做出适当的解释;通过查阅资料、收集成语、讲有关争霸的故事,如老马识途、卧薪尝胆、围魏救赵、朝秦暮楚等故事,归纳出争霸胜负的主要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和讲述退避三舍、卧薪尝胆、朝秦暮楚等故事,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学习立志、勤奋、持之以恒的优良品质。
〖重点与难点〗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斗争,培养历史学习的兴趣;分析争霸斗争的胜负因素。
〖教学过程〗导入:出示西周社会网络示意图,复习提问:这是西周的什么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周王与诸侯的关系是怎样的?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争霸斗争成为时代特征。
一、齐桓公称霸:1.春秋五霸:春秋时期的起止时间:前770年~~前476年。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春秋名称的由来。
提问: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为何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指导学生回答,帮助理解诸侯争霸的目的,成为霸主,就可以在政治上号令诸侯,在经济上从小的诸侯国榨取财物。
所以诸侯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享受的政治、经济特权。
诸侯争霸中先后出现了五个霸主: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提问:你还知道另一种说法吗?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2.齐桓公称霸: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最早称霸的诸侯。
指导学生观察《春秋形势图》,提出问题:你认为五霸中地理位置最好的是谁?有哪些优越性?指导学生回答问题。
齐国位于今山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为其争霸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
七年级历史:第7课 春秋五霸(教学方案)

( 历史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七年级历史:第7课春秋五霸(教学方案)History is a highly comprehensive subject, and its effect on student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outlook on life, world outlook, and moral beliefs.七年级历史:第7课春秋五霸(教学方案)湖北襄樊市教研室特级教师杜继红(一)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了解春秋时期在周王室日益衰微的背景下,一些较大的诸侯国通过改革,增强实力,争夺“霸主”地位;认识诸侯争霸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虽然给劳动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但具有加速统一步伐、促进民族融洽的积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在第6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中,我们学习了哪些朝代的科学文化?这些朝代的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怎样?学生回答(略)2.导入新课小结学生回答导入新课。
“中华文明的勃兴”,讲的是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科学文化。
这三个朝代在我国历史上先后是奴隶社会的确立和繁荣时期,时间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
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西周过了是东周。
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请同学们看课文下面的注解,了解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共295年。
)的历史。
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内容十分丰富、生动。
你们看,“春秋五霸”不就是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标题吗?请同学们读一读标题下方框内的学习提示吧!好,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学习课文,解答导言提出的问题,看看这一课的内容是怎样地丰富和生动?(板书课题)3.讲授新课一、周王室日益衰微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七年级历史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1、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2、识读春秋战国形势图,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东周是谁在哪一年建 立的?
公元前770 前770 年,周平王 周平王 洛邑 迁都洛邑, 东周开始。
东 周
春 秋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6年
战 国
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221年
一、春秋争霸——相继称雄
吴王阖闾
称霸未成
春秋五霸
公元前 770 年公元 前 年 476 晋文公
退避三舍
楚庄王
问鼎中原
秦穆公
越王勾践
称霸西部
下一页
二、战国七雄
七国是怎样形成的?
(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
1、战国七雄 赵 晋 三家分晋: 赵、魏、韩 春秋原有的国家:齐、 楚、秦、燕
魏
2、七雄
韩
战国七雄形势图
合战 纵国 连七 横雄
1、齐国在什么位置?地理环境怎样? 2、齐国争霸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为了称霸齐桓公采用了什么高明的手段? 4、齐桓公称霸的标志是什么?
之
1、齐桓公首霸
齐桓公最先称霸的原因:
1 齐国地近渤海,拥有山海渔盐之利,
是东方大国;(物质条件)
2 任用管仲为相,国力大增(根本原因); 3 运用“尊王攘夷”的谋略,提高了齐
奴隶社会逐渐瓦解的时期
“春秋”名称来源于鲁国的编年体史书《春秋》
※历史特征: 1、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 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2、强大的诸侯通过争夺首领地位,成 为“霸主”。
春秋形势图
( 前春
秋 前五 霸
) 476
770—
齐桓公 晋文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长平之战 5、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 点 ( A.征战激烈,加剧分裂趋势 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周王室中兴,推广分封制 (二)材料分析题 “合众弱以攻一强” , “事一强 以攻众弱” 请回答: (1)“合众弱以攻一强”指什么 是 )
2
政策?其主要代表是谁?
(2)“事一强以攻众弱”指什么 政策?其主要代表是谁?
之
收获
④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 A. B.④ C. ④ ④
、
D.④ 4、下列战役不属于战国时期 的 ( A.围 ) 魏 救 赵 是
韩、
利用六国直接的矛盾,
B.马陵之战 二、合作探究(合作共赢,5 分钟) 春秋时期,诸侯之间不断进行兼并战争的原因是什 么?这些兼并战争是否有积极作用?为什么? C. 城 濮 之 战
初
一
年级
历史
学科
自主探究 时间
师: 教学
班级
姓名
学习 内容
主备:
审核人:
三、展示反馈 (运用所学知识, 正确选择,并大声陈述理由,5 分钟) (一)选择题 1、 “退避三舍”这一成语出于 哪 两 国 的 争 霸 战 争
1、识读“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 , 学习 目标 知道其名称并找出具体地理位置 2、通过了解与本课有关的历史故事,培养 表达和理解能力 重 春秋战国的形势和齐桓公称霸 点 难 合纵连横的含义和实质 点 一、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 34-38 页内容,并用 __、﹏、 ( )等符号勾画你的收获,完成下面知识 结构,10 分钟完成) 春秋时间: 春秋五霸: 公、 、宋襄
”的口号 标志:公元前
师: 教后 反思
3、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下 史 ( 实 ) 城濮之 勾践灭吴 , 正 确 的 是
年,在
会盟。
晋楚争霸
之战,晋文公称霸
公元前
年,
生: 学习
管仲改革 战
问鼎中原, 战, 称霸 战国时间: 三家分晋: 、赵、 战 国 战国七雄:齐、 、 七 雄 、魏、 合纵:东方六国联合, 连横: 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设计 生: 学习 疑惑
( A. 齐 C.秦
) 晋 赵 B. 晋 D.宋 楚 齐
2、战国七雄中,各国为了强大 自己在政治外交上的策略是 ( A. ) 合 纵 连 横
B.远交近攻 C. 互 惠 互 利
春 秋 五 霸 与 战 国 七 雄
春 秋 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霸
、
、楚庄王 原因:任
齐桓公称霸
D.朝秦暮楚
1
用
,提出“
(3)上述事件发生在什么时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