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olog ECO技术分离鉴定古井贡酒大曲微生物
生物标记法剖析传统酿造用大曲微生物群落结构

生物标记法剖析传统酿造用大曲微生物群落结构秦臻;郑佳;彭昱雯;金扬;黄钧;周荣清【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11(032)011【摘要】建立一种基于生物标记物表征大曲类固态发酵体系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生物化学方法.以微生物细胞膜的特征组分磷脂脂肪酸(PLFAs)组成信息为指标,描述大曲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采用麦角甾醇标记物含量估算出样品真菌生物量.结果显示:5种不同生产工艺的大曲样品中共计检出18种磷脂脂肪酸,优势PLFAs是16:0、18:2ω6,9和18:1 ω9,占总PLFAs物质的量的90%以上.从PLFAs组成特征判断5类大曲中优势菌群均为真菌.基于麦角甾醇含量与真菌生物量的关联性,估算出绝干大曲中的真菌生物量分布在(110.45±4.60)~(218.47±11.19)μg/mg.【总页数】6页(P165-170)【作者】秦臻;郑佳;彭昱雯;金扬;黄钧;周荣清【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599【相关文献】1.从枝江大曲酿造微生物状态看产品质量风格的形成 [J], 刘前生;时卫平2.酿造用水对国井大曲微生物代谢的影响 [J], 蔡鹏飞; 石鲁博; 夏晓波; 孙泽青; 白秀彬; 赵纪文3.磷脂脂肪酸生物标记法分析养猪发酵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空间分布 [J], 郑雪芳;刘波;朱育菁;王阶平;陈倩倩;魏云华4.夏秋茶大曲与传统中温大曲中微生物群落及多样性研究 [J], 张杰;程伟;李娜;潘天全;陈兴杰;杨金玉;杜先锋5.传统酿造食醋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及功能优化 [J], 张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用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鉴定大曲中地衣芽孢杆菌的研究

( . 古农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1 内蒙 呼和浩特 0 0 1 ;. 10 8 2 中国食 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北京 10 2 ; 0 0 7 3 . 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乌鲁木齐 8 0 4 ) 3 06
摘 要 : 大曲中分 离到一株 细菌, 从 初步鉴定为地衣 芽孢杆菌 , 用 Boo 利 i g微生物 自动分析 系统对它做 了进一 l 步的鉴 定, 确定其 为地衣 芽孢杆菌。 关键 词 :ilg 生物 自动分析 系统 ; Boo 微 地衣 芽孢杆 菌; 定 鉴 中图分类号 : S 6 .; S6 . ; S 6 . T 223 T 2 11 T 2 1 3 7 Bo g微生 物 自动分 析系 统是 美 国 Bo g 司 从 18 io l io 公 l 99 年开始推出的一套微生物鉴定 系统 ,发展到现 在已经能鉴定 文献标识码 : B I . B G+M+T培养基 .3 2 U 制备方法( 按配制 1O L培养 基 )称取 5 g U 0r a : . S G培养基 7 和 9m 9 L蒸馏水 于容 器中煮沸溶解 ,冷却至 2  ̄调整 p 5C H至 73 0I 1 1C . ± .,2 下灭菌 1mi, o 5 n 冷却至 4 — 0C, lm 5 5  ̄ 加 O L已灭 菌的麦芽糖 ( 浓度 2 %)混匀倒平板 。 M, 5 , 巯基 乙酸钠( ) T 应该在富集培养前加入 到培养基上 , 易 不 过早加入 , 具体方法如下 : 8 取 滴巯基乙酸钠( . m ) O2 L 加入 到 4 3 L无菌水中 , m 将棉 签浸入到溶液 中蘸湿 , 出棉签 , 取 在平板 直径 方向划条线 , 与线 条垂直方 向来 回划线 , 再 均匀涂布 , 将 平板 转动 9 。后 , o 均匀涂 布 , 直到巯基 乙酸钠溶液均 匀涂布
试析微生物分类鉴定技术在白酒酿造领域的应用

试析微生物分类鉴定技术在白酒酿造领域的应用摘要:很多现代微生物技术都已经被用在白酒酿造之中,本文对几种当前广泛应用的方式进行了介绍,尤其对以PCR为基础的DNA指纹图谱分类鉴定技术做了重点的介绍和说明,并且说明了几种鉴定技术在当前白酒酿造领域方面的应用情况,希望可以有助于以后对于微生物群落进行研究奠定基础,进而推动我国白酒酿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基因;微生物;多样性;菌株;分离我国酿造白酒的历史由来已久了,其酿造环境有很多外在的影响因素可能会影响到白酒生产的质量,其中最空气、水源和土壤等等都会影响到环境微生物的构成,而在发酵过程中,窖泥和微生物环境共同决定了微生物多样化的情况,进而对传统白酒的产品风格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把现代微生物技术和传统的白酒酿造技术结合起来,并且在发酵工艺中进行推广应用,就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白酒酿造技术的发展,弥补技术和理论方面的空白。
1 传统的微生物鉴定分类的方法传统的微生物分类坚定方式就是用最直接的方式来鉴定白酒中的微生物。
过程按照先后顺序分为5个步骤,分别是采样、计数、培养和分离以及最后的鉴定。
首先在采集步骤们对于不同部分都采集一部分样品,包括酒曲、酒醪、窖泥以及周围的水和空气。
对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计数就是第二个阶段了。
这个阶段主要有三种方式可以进行。
第一种最为简便快捷的就是显微镜法,但是这种方式无法区分死菌和活菌。
第二种是活菌计数方式,可以直接显示活菌的数量,即有繁殖能力的微生物群,第三种是最大可能计数法,这种计数方式可以用来测定具有特殊功能的菌群。
第三个步骤是富集培养,富集培养阶段起到的作用是扩大微生物的数量,增加可以研究的样本,为接下来的研究打好基础。
第四个步骤是把菌群分离,其方式是进行平板划线,采用的是梯度稀释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实现分离菌群的效果,更加方便研究。
最后一个步骤是生化实验,按照相应的手册和规范,对菌落进行生化试验,然后将试验的结果运用显微镜来进行观察,最后坚定菌株,这样就完成了微生物鉴定的工作2 基于PCR的DNA指纹图谱分类鉴定技术生物技术在近年已经在分子水平方面得到了完善,其中PCR技术进步最为明显,这样一来,就可以用分子来鉴定微生物了。
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在大曲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初探

的利用能力则是表征微 生物 生长情况 的主要指标【 l 】 。因此
中图 分类 号 : Q9 3 — 3 3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0 2 5 4 — 5 0 7 1 ( 2 0 0 9 ) 0 4 — 0 0 9 2 — 0 3
Ap p l i c a i t o no f b i o l o gmi c r o b e s i d e n i t i f c a i t o n s y e t e mi nt h e s t u d yo f Da q um i c r o b i a l d i v e r s i t y
是将微生物进行 分离培养 ,随着人们对微 生物生存状 态 的研 究深入 , 发现 常规 的分 离培养方 法很难 全面 地估价
微 生物群落 多样性 , 传 统的培养 方法 仅对 占微生物 总数 0 . 1 %一 1 0 %的可培养 微生物进行分 析,不 能反映微 生物 在
自然状态下 的功 能。 B I O L O G E C O 微 平板通过 微生物 对单一碳源 的利 用 来了解其微 生物 的动态 , 与传 统的平板计数法 相 比, 这 种
2 5 3 . 25 7 .
we i g h t r e l a t i o n s h i pf o r e h i t o s a n[ J 】 . J P o l y mS c i P 0 l P l a y s , 2 0 0 0 , 3 8 ( 1 9 ) :
基于Biolog ECO技术分离鉴定古井贡酒大曲微生物

基于Biolog ECO技术分离鉴定古井贡酒大曲微生物梁金辉;李安军;李兰;何宏魁;汤有宏;吴文睿;周庆伍【期刊名称】《酿酒》【年(卷),期】2017(44)1【摘要】古井浓香型酒的生产用曲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通过Biolog-ECO技术,根据不同时期培养的古井大曲微生物的生长特性,采用纯培养法对桃花“春曲”、“伏曲”、“菊花曲”、“冬季曲”中的微生物进行全面的筛选、分离、鉴定,经Biolog鉴定的古井大曲微生物109株,其中细菌55株,酵母菌43株,霉菌11株.在已确认的细菌中,有24株细菌是第一次从大曲中分离得到的,表现出了古井贡酒大曲微生物资源的丰富多样性.【总页数】5页(P28-32)【作者】梁金辉;李安军;李兰;何宏魁;汤有宏;吴文睿;周庆伍【作者单位】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亳州236820;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亳州236820;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亳州236820;安徽省固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亳州236820;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亳州236820;安徽省固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亳州236820;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亳州236820;安徽省固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亳州236820;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亳州236820;安徽省固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亳州236820;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亳州2368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2.3;TS261.1【相关文献】1.Biolog ECO解析不同产地大曲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特征 [J], 周庆伍;李红歌;李安军;刘国英;汤有宏;何宏魁;李晓欢2.基于纯种分离技术对古井贡酒桃花曲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的研究 [J], 周庆伍;汤斌;李安军;汤有宏3.基于Biolog ECO技术对贮存过程中大曲微生物多样性变化规律的研究 [J], 汤有宏;李红歌;李晓欢4.基于Biolog-ECO技术的淮南采煤沉陷区水体微生物代谢多样性研究 [J], 柳炳俊5.基于Biolog-ECO技术分析杂交鳢和大口黑鲈高产池塘水体微生物碳代谢特征[J], 李志斐;谢骏;郁二蒙;王广军;余德光;夏耘;王海英;龚望宝;魏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步骤

Biolog微生物鉴定步骤一检测原理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测试的是微生物在鉴定板中利用或氧化化和物的能力。
测试会产生特征性的紫色孔模式,组成代谢指纹。
所有必需的营养物质和生化试剂都预先加进96孔板中,四唑紫是一种氧化还原染料,指示碳源的利用情况。
.鉴定步骤非常简单,纯化分离到的菌株经扩大培养,再制成接种液加到鉴定板中。
在培养过程中,一些孔中的化学物质能被氧化并将显色物质成紫色,对照孔(A-1)和阴性孔仍然为无色。
鉴定板在相应的培养条件下培养4-6小时或16-24小时即可形成代谢模式。
系统软件自动和数据库对比,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匹配,就可以得出一个鉴定结果。
二所需器材和消耗品:培养基、接种液、巯基乙酸钠、长棉签、接种棒、储液槽、八道移液器、移液器头、浊度仪、浊度标准品、控温培养箱和相应的鉴定板。
其中接种液自行配制,接种棒、储液槽可选用国产品牌代替。
三鉴定步骤:第一步:在用户自己的培养基上纯化菌株,如果菌株为冻干或冷冻样品,需要传代培养2-3代,让菌株恢复活力。
对纯化好的菌株做革兰氏染色,确定菌株是革兰氏阴性还是阳性。
观察菌落外部形态或用显微镜观察菌株形态,确定是酵母还是丝状真菌,是球菌还是杆菌。
如果是革兰氏阴性菌,还需要最终确认是肠道菌、非肠道菌或苛生菌。
方法是,氧化酶阳性或氧化酶阴性但三糖铁实验为K/K或K/A w,则该菌株为非肠道菌(GN-NENT),氧化酶阴性以及三糖铁实验为A/A或K/A,则该菌株为肠道菌(GN-ENT)。
如果菌株①需要在巧克力培养基上或需要6.5% CO2培养,②在BUG+B培养基上生长非常差,形成针尖大小的菌落,那么可以认为这些菌是苛生菌(GN-FAS)。
大多数苛生菌都是从哺乳动物的呼吸道里分离出来的,如Actinobacillus, Alysiella, Brucella, Capnocytophaga, CDC Group DF-3, CDC Group EF-4, Eikenella, Haemophilus, Kingella, Moraxella, Neisseria, Simonsiella, Suttonella,和Taylorella。
一种研究白酒大曲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生物化学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研究白酒大曲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生物化学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7319dcd267ec102de3bd8928.png)
专利名称:一种研究白酒大曲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生物化学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熊正河,钟其顶,孟镇
申请号:CN201010266383.9
申请日:20100830
公开号:CN102382874A
公开日:
2012032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研究白酒大曲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生物化学方法,即磷脂脂肪酸谱图技术,它是一种生物化学的方法。
主要步骤如下:1):称取一定质量的大曲;2):加入提取液和有机溶剂,获得含有脂质的有机相;3):有机相经硅胶柱用有机溶剂进行洗脱;4):收集含有极性脂质的洗脱液;5):获得的洗脱液在弱碱条件下进行甲酯化反应,得到脂肪酸甲酯;6):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脂肪酸甲酯进行定性、定量;7):计算磷脂脂肪酸表征的活体微生物的生物量。
这一发明为白酒大曲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种准确、快速的技术手段,对大曲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提升和稳定白酒大曲质量水平有重要和实际意义。
申请人: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地址:100027 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32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青稞酒大曲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可培养微生物变化规律分析

56
酿酒科技 2021 年第 6 期(总第 324 期)·LIQUOR-MAKING SCIENCE & TECHNOLOGY 2021 No.6(Tol.324)
CAATAAGCGGAGGAAAAG) NL4 (GGTCCGT-
GTTTCAAGACGG);PCR 采用 50 µL 体系,扩增反
应条件如表 1,反应完成后,取 3 µL PCR 产物进行
(Huzhu Highland Barley Liquor Co. Ltd., Huzhu, Qinghai 810500, China)
Abstract: Using traditional microbial separation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PCR sequencing, we analyzed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and diversity composition of microbes in Daqu of highland barley liquor. 37 strains of yeasts, 22 strains of bacteria, and 13 strains of mould were isolated from the Daqu samples, which were further identified as 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 Wickerhamomyces anomalus, Bacillus subtilis, Staphylococcus vitulinus, Rhizomucor pusillus, Pantoea, etc. The cultivable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bacteria in the Daqu samples was the largest, which stabilized after reaching the peak in about 3 to 4 days, and decreased slightly in the later stage. The number of yeasts reached the peak in 5 days, and stabilized in the later stage. The number of mould was the smallest, which increased slowly. Key words: highland barley liquor; Daqu; cultivable microorganism; change rule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I AN G J i n h u i ,L I A n j u n ,L I L a n ,H E H o n g k u i ,T A NG Y o u h o n g wu We n r u i ,Z H O U Q i n w u
p u i r i f e d f r o m v a r i o u s f o u r Gu J i n g - l f a v o u r d a q u w h i c h s h o w e d Gu J i n g d a q u h a s a r i c h mi c r o b i a l r e s o u r c e s , wh a t ’ S mo r e , t h e r e we r e 2 4
s t r a i n s o f b a c t e r i a wa s i f r s t i s o l a t e d f r o m d a q u .
Ke y wo r d s : Gu J i n g — l f a v o u r L i q u o r s ; Da q u mi c r o o r g a n i s ms ; B a c t e r i a ; Y e a s t ; mo l d
中 图分 类 号 : T S 2 6 2 . 3 ; T S 2 6 1 . 1 文献标识码 : B
S e p a r a t i o n, I d e n t i i f c a t i o n o f Mi c r o o r g a n i s ms i n Gu J i n g Li q u o r Da q u Us i n g
c u l t u r e a n d B i o l o g E C O m e t h o d .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m u l t i p l e s t r a i n s o f b a c t e i r a( 5 5 ) , y e a s t( 4 3 ) a n d mo l d ( 1 1 ) w e r e i s o l a t e d a n d
i t wa s ma d e i n S p in r g , s u mme r , a u t u mn a n d wi n t e r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S c r e e n i n g , i s o l a t i o n a n d i d e n t i i f c a t i o n o f d a q u mi c r o o r g a n i s ms b y p u r e
Ab s t r a c t : G u J i n g - l f a v o u r L i q u o r c o n t a i n s a b u n d a n t mi c r o o r g a n i s ms , a c c o r d i n g o n t h e g r o wt h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o f mi c r o o r g a n i s ms i n d a q u t h a t
( 1 . A n h u i G u j i n g D i s t i l l e r y C o m p a n y L i m i t e d , B o z h o u , A n h u i 2 3 6 8 2 0 , C h i n a ;
2 . A n h u i G u j i n g S o l i d - s t a t e F e r m e n t a t i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R 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 ,B o z h o u ,A n h u i 2 3 6 8 2 0 ,C h i n a )
2 3 6 8 2 0 )
摘
要: 古井浓香型酒的生产用曲中含有丰富的微 生物 , 通过 B i o l o g — E CO技术 , 根据不 同时期培养的古井大曲
微 生物的生长特性 , 采用纯培养法对桃花 “ 春曲” 、 “ 伏曲” 、 “ 菊花 曲” 、 “ 冬季 曲” 中的微 生物进 行全面的 筛选、 分
离、 鉴定 , 经B i o l o g鉴定 的古井大曲微 生物 1 0 9 株, 其 中细菌 5 5 株, 酵母 菌 4 3株 , 霉菌 1 1 株。在 已确认 的细菌
中, 有2 4 株 细菌是第一次从 大曲中分离得到的 , 表现出了古井贡 酒大曲微 生物资源的丰富多样性。
关键词 : 浓香型 白酒 ; 大曲微 生物 ; 细菌; 酵母 菌 ; 霉 菌
第4 4卷
第 1 期
酿
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V0 1 . 4 4 . N o . 1
2 0 1 7年 1月
NG L I Q U O R M AKI
J a n. , 2 01 7
文章编号: 1 0 0 2 — 8 1 1 0 ( 2 0 1 7 ) 0 1 — 0 0 2 8 — 0 5
基于 B i o l o g E C O技术分离鉴定古井贡酒大曲微生物
梁金 辉 , 李安 军 , 李 兰 , 何 宏魁 1 , 2 , 汤有宏 , 吴文睿 t , 周庆伍
( 1 . 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 司, 安徽毫州 2 3 6 8 2 0 ;
2 . 安徽省固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安徽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