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周围的材料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我们周围的材料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我们周围的材料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我们周围的材料(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周围的材料,包括它们的性质、特点和用途。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材料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不同的材料。

2. 讲解:介绍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常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第二课时:材料的鉴别1. 导入:通过小实验,引导学生学会鉴别不同材料。

2. 讲解:讲解鉴别材料的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鉴别给出的材料。

第三课时:材料的用途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材料为何有不同的用途。

2. 讲解:介绍材料用途与性质的关系。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给出的材料可能的用途。

第四课时:保护资源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材料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2. 讲解:讲解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保护资源的措施。

第五课时:综合实践活动1. 导入:引导学生总结本单元所学内容。

2. 讲解:讲解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如制作简易物品等。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评价学生对材料的认知、鉴别能力以及保护资源的意识。

五、教学资源1. 教室内的各种材料制品。

2. 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滴管等。

3. 教学课件和素材。

4. 综合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

六、教学内容第六课时:材料的分类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总结材料的分类。

2. 讲解:详细讲解材料的分类,包括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常见物品的材料分类。

七、教学内容第七课时:材料的加工与改变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材料是如何被加工和改变的。

2. 讲解:介绍材料加工和改变的方法。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1《我们周围的材料》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1《我们周围的材料》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1《我们周围的材料》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周围的材料》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常见的材料,并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这些材料。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的一些材料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对材料的深入了解还不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能够让学生对材料有更深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常见的材料,如纸、塑料、金属、玻璃等。

2.让学生知道不同材料的特性,如硬度、韧性、透明度等。

3.让学生能够分辨生活中的材料,并理解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常见的材料,知道不同材料的特性。

2.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这些材料。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材料,如纸、塑料、金属、玻璃等,以便学生观察和实践。

2.准备PPT,展示不同材料的图片和特性。

3.准备问题卡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材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各种材料,如纸、塑料、金属、玻璃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这些材料的特性,如硬度、韧性、透明度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材料,进行实际操作。

如,用纸制作纸飞机,用塑料制作小桶,用金属制作小挂钩,用玻璃制作杯子等。

在操作过程中,让学生体验不同材料的特性。

4.巩固(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制作的物品,并介绍所用材料的特性和制作过程中的感受。

其他学生倾听并提问,共同巩固所学知识。

第1课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第1课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1课《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我们周围的材料》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

材料指的是那些具有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物理性质的物质。

小学生从材料的角度开始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适合他们的认识需要和年龄特点的。

本课将通过观察和辨认来引导学生探究材料。

分辨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找出常见的材料,描述它们的特性。

这使我们有机会了解学生在材料方面的已有经验。

然后他们将观察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书包和教室里的设施。

引导学生从材料的角度观察物体,引发他们对材料的研究兴趣,明确研究材料的意义。

教材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知道的材料。

第二部分:调查身边的材料,通过认识身边的物品,知道不同材料可以制成不同的物品,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材料”的概念。

【学情分析】因为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无不与材料打交道。

所以,他们对材料可谓“已经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另外,他们对于“塑料”“金属”“木头”“纸”等表示材料名称词汇,也早已“耳熟能详”。

这一课,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材料”,一个十分重要额目的就是让他们把“具体事物”与“词汇”再次建立联系。

当然,学生们在区分和辨别各种物品所使用的材料时,也难免会出现问题和困难,学生们遇到了问题和困难,他们就产生了对“材料”进一步探究的需求和欲望。

这也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过程与方法能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教学准备】6种用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带来了一个百宝盒。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教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常见材料包括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过程与方法:1.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观察和辨认周围不同的材料。

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常见的材料。

教学准备】1.6种常见物品,由最常见材料制成。

2.教室里物品组成材料调查表。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引入一个纸箱,询问学生箱子里是否有什么东西。

2.引导学生猜测箱子里的物品,提出玩游戏来猜测箱子里的物品。

3.游戏规则:老师描述物品的特征或用途,学生根据描述猜测物品。

共有六件物品,每两个学生描述一件物品。

4.游戏开始,老师描述物品,学生猜测并回答。

5.学生回答正确后,老师询问学生该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6.引导学生回答该物品的材料。

7.学生回答正确后,老师表扬学生。

8.游戏继续,老师描述下一个物品。

9.游戏结束后,老师总结游戏的原因是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和辨认常见材料,并用适当的词语描述。

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金属、塑料、纤维等材料都是常用的材料,当然还有其他的材料如石料、棉和陶瓷等。

在这些材料中,我们选取了六种最常用的材料进行研究。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了解和研究这些材料。

通过刚才的游戏,大家已经初步了解了我们周围的材料。

现在,我们将进行一个同样有趣的活动:调查活动。

请大家翻到课本第46页,查看表格并记录身上穿戴或携带的物品所使用的材料。

在进行调查之前,我们应该先认真观察物品的形状、结构和组成材料,然后用铅笔记录在表格中。

我们周围的材料(最终5篇)

我们周围的材料(最终5篇)

我们周围的材料(最终5篇)第一篇:我们周围的材料我们周围的材料1、观察我们周料【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过程与方法:1.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教学准备】6种用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教学过程】一、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1.这个单元我们将开始学习“材料”,板书“材料”。

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名称?什么物品是用这种材料做的?教师将学生说到的材料一一板书出来。

2.看看自己和小组里的同学,身上穿的、佩戴的和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试着把它们写在书中的表格中。

3.交流记录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出错。

4.这些材料在我们身边应用很广,书包里的物品、教室里的物品,它们又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调查表,对于难以判断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物品,请作出标记。

5.调查结束后,在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①调查了多少物品?使用了多少种材料?②哪些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

③哪种材料使用得最多?6.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哪些材料在我们身边被广泛使用着,为什么大量使用它们呢?二、观察描述几种常见材料的主要特点1.我们周围的物品,往往都是由各种材料组成的,比如一扇门,就使用了木头、玻璃、金属等材料,不同的部位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举例说说你的想法。

2.四人小组选择两种材料讨论它们分别有什么主要特点和用途,并记录下来。

3.交流各组的记录情况,有不同意见的及时补充,若认同其他组的观点,及时将它补充在自己的记录单上。

4.请保管好记录单,下次还要再使用。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2、哪种材料硬【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比如硬度、柔韧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我们周围的材料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我们周围的材料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我们周围的材料(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材料,如金属、塑料、纸张、木材等。

2. 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能够分辨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常见的材料:金属、塑料、纸张、木材等。

2. 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3. 实践活动:观察和实验不同材料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材料。

2. 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分辨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材料,了解其特点和用途。

2. 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不同材料的特点。

3. 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教案示例:一、导入:1. 教师出示各种材料(金属、塑料、纸张、木材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材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二、新课:1. 教师介绍金属的特点和用途。

2. 学生观察和实验金属的特点。

3. 教师介绍塑料的特点和用途。

4. 学生观察和实验塑料的特点。

5. 教师介绍纸张的特点和用途。

6. 学生观察和实验纸张的特点。

7. 教师介绍木材的特点和用途。

8. 学生观察和实验木材的特点。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四、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总结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五、作业:1. 学生回家后,观察和思考家里的材料,了解其特点和用途。

2. 学生第二天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六、教学内容:1. 进一步了解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2. 学习材料的鉴别方法。

七、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2. 培养学生学会鉴别不同材料。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精选5篇)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精选5篇)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 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 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过程与方法1. 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 用语言描述常见材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养成教育训练点】1.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

2. 培养学生对不同材料认真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教学准备】用几种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出示袋子,描述袋内物品的作用与特点,同学们根据描述猜测物品的名称,并说说它们分别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师随机板书学生说出的材料。

)2. 揭示课题师:金属、木头等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生活中的材料还有很多。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我们周围的材料”。

(板书课题)二、观察探究1. 观察我们身上的物品(1)请同学们观察小组其他同学穿的、佩戴的、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制成的,试着把观察结果填写在记录表中。

(2)学生分组观察,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2.观察书包里的物品(1)观察书包里的物品,猜测它们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并完成记录单。

(2)生观察记录,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3.观察描述一种常见材料的主要特点(1)师描述一种材料的特征,生猜测是什么材料。

(2)说出教室里以及生活中的木制品。

(3)知识延伸,认识到每种材料都有自己的主要特征。

三、巩固发展1. 观察教室里的其他物品,说出制成这些物品的材料。

科学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精选)

科学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精选)

我们周围的材料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件生活中常用的物品,看,这是什么?(出示杯子)这个杯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为什么叫塑料杯子)。

这个杯子是用塑料做的,我们就说塑料是制作这个杯子的材料,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材料”。

2、塑料是一种材料,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用到了塑料这种材料?3、这个杯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玻璃)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用到了玻璃这种材料?4、同学们,这是什么呀?(小刀)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小刀是用塑料和铁两种材料做的。

5、同学们,今天能来和你们一块儿学习,我非常高兴,特意穿上了自己最喜欢的一件衣服,漂亮吗?那这件衣服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布、线、塑料、金属、颜料)谁能用准确又完整的语言说说这件衣服用到了哪些材料?这位同学说的准确又清楚,我们大家都听明白了吧!原来这件衣服用到了这么多种材料呀!6、你还知道哪些材料?什么物品用到了这种材料?7、课前,我把同学们说的材料也记录了下来,谁来读一读?(你的声音这么宏亮呀!大家肯定都听清楚了。

)(课件出示:常用的材料:塑料、纸、玻璃、木头、布、线、丝绸、金属(包括铁、铝、铜、不绣钢等)、石墨、油漆、颜料、磁铁、橡胶、陶瓷、砖、瓦、水泥、沙子等。

)二、活动一1、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很多的材料。

接下来我们要进行三个活动。

老师这儿有一些漂亮的小星星,要送给在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小组。

我们先来进行第一个活动:“观察我们身上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2、活动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活动要求,谁来读一读?•小组中快速地指定一名记录人和一名被观察对象。

•记录人负责记录,其他三人负责调查和汇报。

•填表时一定要看清表头,可以模仿老师填的内容来填。

•对于难以判断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物品,可以向老师请教。

•观察得认真、判断得准确、完成得又快的小组可得一颗“合作星”。

3、大家都听明白了吧?现在,活动开始。

4、老师发表并巡视指导。

5、集体交流。

活动结束,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先坐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我们周围的材料课时 2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认识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过程与方法:
1.能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的特点。

2.能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通过调查发现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学生学会观察和辨认我们周围不同的材料。

教学难点:能辨认我们周围不同的材料,并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

二、评价方案
考查范围具体内容
能够辨认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材料,可以用适当的词语描述
其特点。

三、教学过程
1、前置学习(学生前测)
2、课堂教学
教学结构教师活动(如何教)学生活动(如何学)设置意图技术
应用时间安排
一、导入一、出示木夹
1、问:由什么制成
2、解释材料,把像木头
这样能制作成物体的叫
做材料
生回答
使学生注
意力到课

1分

二授课部分一、举例常见的材料
1、说一说你常见的材料
有哪些,举例说明
生举例了解学生
对材料的
认识程度
5分

二、了解身上的材料
1、调查
寻找身上穿的、佩戴的、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呢?
2、记录
结果记录在一张白纸上3、交流
记录的情况汇报给大家
三、调查教室中的材料
1、小组讨论
2、记录结果
3、小组汇报
四、描述材料特点
1、木头的特点:
为什么用木头做桌子?2、铁特点
提问:钉子为什么要用铁做?
3、塑料特点
提问:为什么水壶要用塑料的?生完成
生记录
生回答特点
认识辨别
生变的材

15分

8分

1、板书设计
材料木头:
铁:
塑料:
4、作业安排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课堂教学方案框架
拓展课程教学方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课时
一、学习目标:
二、学习内容:
三、教学过程
(10分钟学、10分钟问、20分钟做)
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安排
附件:1、下载相关资料。

2、课件制作
四、学习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