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初中美术《巧用身边的材料》教案1

合集下载

八年级美术上册 第9课《巧用身边的材料》教案1 浙美版

八年级美术上册 第9课《巧用身边的材料》教案1 浙美版

巧用身边的材料1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体验例外材料的质感,发现例外材料本身具有的美。

2、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和制作技法,设计制作生活装饰物或简单学具。

3、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和动手创作能力,在提高审美情趣的同时培养环保意识。

2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处于好奇心较重的阶段,本课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感悟力、表现力和创新能力。

加之“巧用身边的材料”,能让学生取材便当,如:自然材料、事件、环境材料等),养成“变废为宝”的优良环保意识。

3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从材料、空间造型、制作等几个方面了解各种艺术作品的创作特色。

2、教学难点:如何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制作,材料中的美怎样精巧地表达出来。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学生)剪刀、双面胶、垃圾袋、矿泉水瓶、易拉罐等。

(教师)课件、垃圾袋及示范作品等。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教师现场示范:用垃圾袋现场制作一只水母。

(我们日常生活的用品也可以变成艺术品,美无处不在)同学们说说垃圾袋有什么特点?(轻佻、飘逸、松软、有光泽等)(2)展示垃圾袋制作的作品2、展开教学(1)观察与思考:在生活中可以经常接触到哪些材料?这些材料给你什么感受呢?(2)欣赏教材第30-31页鱼的造型图片,提出问题:艺术家使用了例外的材料来表现这些造型,它们分别是用哪些材料制作的?这些例外材料制作的鱼给你带来什么样的美感?(运用的材料例外、制作出来的质感、形状和造型也有差异,产生了例外的美感。

它们都精巧的运用了各种材质的特性,利用各种废弃物“变废为宝”进行创作。

)(2)教学深入分类赏析:按材料分类、按空间造型分类、按制作方法分类。

1、按材料分类:金属、布材、塑料、纸材等)。

2、按空间造型分类:(平面、半立体、立体等)3、按制作方法分类:(焊接、切割、卷曲、编织等)。

(3)教师简单示范,运用多见工具进行现场示范作品,并让学生来体验剪、贴的欢乐。

(4)学生练习(小组合作)同学们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课内进行折、剪、切、刻的练习,感受材料造型的便利性和易操作性。

《巧用身边的材料》【初中美术教学PPT课件】

《巧用身边的材料》【初中美术教学PPT课件】
图片欣赏
欣赏并思考: 这些作品都使用了那些材料?
问题:除了这些材料 可 以制作外在我们身边还有 那些材料?
下面欣赏各种材料“鱼”的作品 回答书本上的问题
1.你能说出这些“鱼”有什么不同之 处? 2.它们各有什么巧妙之处?
3.同学们要分析什么材料适合做什么东西?
一条“愤怒”的鱼,它的材料是什么呢?i
好生猛的一条黑鲷(diao)! 它实际就是一块石料而已。
两条“怪鱼” “内脏”是废弃的电子垃
“皮肉”是半透明的塑胶材料
这是什么材料制成的鱼
这个是什么材料制成的鱼呢?
刚才欣赏到的艺术品主要运用了哪几类材料?
废旧材料 塑料 橡胶 纸材 电脑部件 五金材料 纺织等
以金属为例,不同金属的特点是什么? 1.同一题材不同的材质造型效果。 2.同一材质不同的题材造型效果。 3.我们可以采用哪些加工方法。
铁:给人感觉较冷峻,坚固。 铜:给人感觉比较温暖,有光泽。 铝:给人感觉有点冷,有光泽,易操作。 铁丝 电线:比较柔软,易造型。
切,贴,割,拼 等多种手法 Nhomakorabea以塑料瓶为例制作过程
设计以纸为材料的装饰物
吉他 (纸板) 网(纸浆 铁丝)
特别提醒:用金属制作时,最好戴上手套。 使用铁丝时要保护好眼睛 使用电焊,切割时,不要让碎末伤到自己。

巧用材料初中美术教案

巧用材料初中美术教案

巧用材料初中美术教案【篇一:拼贴画教案】卡通拼贴画课题分析: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性,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及观察能 力。

教学目的:1、学习利用现有材料完成一幅画面2 了解不同材料展现 出不同的肌理效果。

3提高学生对画面的控制能力。

教学重点:如 何引导学生使用现有材料,在色彩上要有一定变化。

教学难点:如何控制画面的能力。

教学对象:12岁学生教具准备:图片。

学生画材准备:纸张,表现机理物体如:各类豆子或旧报纸,毛线 或吸管,以及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1、引导进入,今天来学习如何将现有材料制作张好看的拼贴画,提问学生打算要用什么材料来拼贴?要怎么样来拼贴?要求 轮廓线的颜色不要与填充的颜色太过接近,尽量采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更加大胆夸张。

选择材料进行填充,注意背景的处理,完成画面。

对作品进行点评,讲出优缺点,以鼓励为主。

排队拍照,将作品拿回家。

课后延伸:通过对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 力以及想象能力,体验到不同材料都能成为画面的一部分,甚至是 旧的报纸杂志,提高环保意识。

【篇二:浅谈初中美术教学巧用多媒体】龙源期刊网.cn浅谈初中美术教学巧用多媒体 作者:杨春霞 期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在学生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 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

”因此,采用 何种教学媒体以及如何使用就成为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多媒 体在2、廓 3、 4、 选择自己喜欢的卡通造型,在色卡纸上画出以各大概轮 开始进行轮廓拼贴。

完成造型。

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使用有效增强了美术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手段以“面对面”的直观的知识的传授为手段,讲授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

而在多媒体背景下的初中美术教学,能够使知识打破空间、时间甚至是地域的限制,扩充教学信息的容量,尤其是多媒体以立体的方式再现课本知识,使知识变得动起来,图、文、声、色并茂,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将教学内容展示于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浙美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9课《巧用身边的材料》教案

浙美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9课《巧用身边的材料》教案

浙美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9课《巧用身边的材料》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感受纸杯的特点,通过剪、折、贴等造型方法,掌握纸杯DIY设计制作的要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与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改造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创作乐趣,增强废物利用与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巧用纸杯的特性进行创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创作有特色和有创意的作品。

3教学过程3.1 第一学时3.1.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感受纸杯的特点,通过剪、折、贴等造型方法,掌握纸杯DIY设计制作的要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与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改造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创作乐趣,增强废物利用与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3.1.2学时重点教学重点:学习巧用纸杯的特性进行创作的方法。

3.1.3学时难点教学难点:创作有特色和有创意的作品。

3.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PPT 1)师:之前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使用过的一次性纸杯,都带了吗?生:……师:纸杯里的水喝完了,我们一般会怎么做?来看一下,这是上周的有一天,我在你们班拍到的一张照片(PPT 2)生:扔掉。

师:是的,扔掉。

据报道,250个纸杯就可以毁掉一棵树,按我们每个人平均每天用三个纸杯来算,一年算下来,那该是多少啊?又要毁掉多少的树?。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环境,我们能不能赋予它新的生命?活动2【讲授】欣赏大师作品师:我们的民间艺术家利用业余时间,收集使用过,但形状仍保持完好的纸杯,来进行艺术创作,欣赏下!这节课就让我们赋予纸杯新的生命,巧用身边的纸杯,进行DIY设计。

(点题PPT 7)活动3【活动】探究一探究一:纸杯的特性(PPT 8)师:请同学们观察下手中的纸杯,分组讨论下纸杯有哪些特性?生:……师小结:1、纸杯是立体的,是圆柱体(形状)2、纸杯是有硬度的,可以站立纸杯可以剪切、挤压、变形(质感)3、纸杯是有颜色的,有图案(有颜色、有图案)活动4【活动】探究二探究二:DIY的方法(PPT 9)1、剪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张图,用的是什么方法?两种剪法的区别在哪?还可以怎么剪?(在剪的基础上教师演示卷曲、折叠、编织、揉、搓……)2、添加法如果要保持纸杯的形状不变,你们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装扮纸杯?生:……(PPT 10)师:这种方法我们称为添加法3、组合法。

浙美八上 9巧用身边的材料 教案设计(1)

浙美八上 9巧用身边的材料  教案设计(1)

八年级美术(学科)《巧用身边的材料》课题:第九课巧用身边的材料课型:设计与应用课时:一学习目标知道不同材料的功能和用途,让学生到达对不同材料的基本认知归纳能力。

能够掌握基本的制作废旧材料的过程和方法,做出简单实用又富有美感的模型。

对废旧垃圾的污染有所感悟,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学习重点感受不同材质的质感,掌握废旧材料造型的常用方法。

学习难点体验制作过程中的方法和用途,制作出既环保又实用的作品。

一、视频导入1、复习往常的手势用语(温故知新)旧:开始、停止新:起立、坐2、播放《环保少年》1)在视频中找出不同材料2)归类材料归纳:将视频或生活看到的分类归纳。

纸塑料玻璃金属报纸、纸箱、卫生纸、废本等塑料袋、饮料瓶、吸管等奶瓶、罐头瓶等铁丝、罐头瓶、废旧电池等板书: 9、巧用身边的材料二、自主讨论1、每个小组课前准备了自己做的手工作品并展示小组疑惑:这四位朋友的用途、制作过程、材料是什么?请填写表格2、学生自主讨论,每组选一个代表上台书写结果教师指导方法构成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述。

讲解专业术语。

相连而成。

注意卫生的穿插。

成。

心拼搭方法组合切割缠绕拼搭过程和方法重点讲解小结: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材料可以用作艺术创作。

这些材料软硬不同、轻重不同、粗细不同、色彩不同、质地不同。

从而产生特殊的材质美感。

我们应该选择适合的材料做出不同的质感。

三、实践演练1、题目:帮卧室、书桌、校园、教室添置新物。

创新发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能够用已知方法运用到现实运用中2、介绍各种的材料出处和性能。

出厂号:JO103学名:塑料泡沫出处:物理实验室原用于装载物理天平的外壳。

优点防震防损伤质地坚固柔软。

出厂名:22002学名:纸浆压缩物出处:物理实验室原用于存放音叉的包装纸箱优点易存储拼接,可塑性强。

出厂名:不详学名:编织绳、塑料袋出处:马路上原用于捆绑货物装载物品等优点方便耐用3、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挑选材料,(之前回答问题优秀的组队优先)四、展示点评1、每个小组派代表讲解所做物品的用途和制作方式。

巧用身边的材料

巧用身边的材料

巧用身边的材料巧用身边的材料说课稿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巧用身边的材料》是浙美版美术教材十五册第五课的课题。

教材中选用了生活中常见的纸、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的作品,如用各种材料制作的鱼,用不同的纸张制作的各种形式的作品,用金属材料制作的老鼠、马、恐龙等,激发学生展开想象,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观察、体验、表现,培养学生美的感悟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已具备初步的线造型能力,且普遍对动手制作兴趣较浓,而“巧用身边的材料”正符合了这个年龄段的特征,动手动脑相结合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八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通过发现、巧用身边的材料进行设计实践,掌握设计制作立体装饰物的基本要素和技法,并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2、让学生感受不同材料的质感,以及所塑造的作品的艺术美,提高审美素质3、培养学生美的感悟力和创造力,在提高审美情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美术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发现身边材料的不同质感与美感,并在设计实践中巧妙运用。

教学难点:如何巧妙运用身边材料的不同质感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五、说教法我认为巧用身边的材料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创造能力的一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八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

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展思辩能力。

巧用身边的材料说课稿

巧用身边的材料说课稿

巧用身边的材料说课稿巧用身边的材料说课稿作为一名悄悄奉献的教育工,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巧用身边的材料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巧用身边的材料说课稿1《巧用身边的材料》是浙江人民出版社《美术》八年级第五课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所针对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

因为是技法课再加上这个年龄段学生自身的一些特点,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跟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感受不同材料的质感,通过觉察、巧用身边的材料进行设计实践,把握设计制作立体装饰物的基本要素和技法,并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2、培育学生美的感悟力和创造力,在提高审美情趣的同时,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是:学生感受、觉察身边材料不同的质感,并在设计实践中奇异运用,以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难点是:如何奇异运用材料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本节课我预备用1个课时来讲解。

主要的教学方法有:观看法、商议法、演示法和讲解法等。

课前预备:〔教师〕课件、综合材料造型作品,〔学生〕画纸、笔等自备的材料。

主要教学过程是这样的:1、以“鱼的造型特殊丰富,假如表现时不用笔画,而是用其他材料进行造型,你会用什么材料来做”来突出本课的特点,导入新课。

2、出示各种材料的“鱼”的图片并提出问题:这些作品表现的都是鱼,艺术家们使用了不同的材料。

你能说出这些“鱼”有什么不同吗?它们各自有什么奇异之处?学生商议,抽生个别回答。

3、师总结:运用的材料不同,所制作出来的样子、质感也有不同,他们产生的美感有不同。

假如我们利用身边的一些常见的材料就能做出很好的作品。

4、师: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还有那些材料呢?学生小组商议,可能出现〔塑料、麦杆、纸杯、磁带、牙签等〕 5、师:收集废弃物品进行改造,可以培育我们环境爱惜的意识。

疼惜环境,爱惜环境,疼惜环境。

还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丰富乐趣。

甚至还可以成为一个小小发明家哦!6、出示图片,介绍制作方法:①以点为主的制作方法②以面为主的材料③以线为主的制作方法A、构思 B、制作C、调整〕7、学生思索与实践,课堂练习:利用纸张的特性,设计制作一件作品。

巧用身边的材料

巧用身边的材料

巧用身边的材料临川十中周菊梅我要说的课题是《巧用身边的材料》,这是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08年6月第1版第15册八年级课本第五部分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这本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融入了新时代元素,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

学生被放在主体地位,参与到教学中,不光要“听”“看”,还要“想”和“做”,真正体现“为我所学,为我所用”的教学思想。

教师在学生参与过程中作引导、监督和评价。

《巧用身边的材料》,符合十二、三岁少年思维、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培养学生动手创造能力为核心,以提升学生审美情趣为基础。

教材选用了生活中常见的纸、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的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感受不同材料的质感,体验不同造型表现出来的美感。

在让学生了解各种材料的不同质感、掌握造型方法之后,充分运用身边的材料(特别是一些废弃的材料)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创造力,做出漂亮的立体装饰品、玩具或生活用品。

学生在找、想、做的过程中,既提高了观察力,又拓展了思维,还发挥了想象。

这样一种具象化的、充满趣味性也富有操作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深受学生欢迎。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内容主要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美的感悟力和动手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学生了解不同材料的特征,感受不同材质的美感,掌握造型方法并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如何巧妙运用不同材料进行实物造型,恰当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内容:①欣赏不同材质做成的立体艺术作品。

(以书本图片为主)②学生用准备的材料设计制作各种造型物品③作品评价三、教学方法根据美术学科和学生特点,确立了以下教法:1、观摩、讲解教材我给学生放映录象图片时,边放边讲,引导学生观察材料的不同特性和各个作品的造型方法。

学生掌握了材料“质”的不同,对材料的运用相对来说就容易多了。

2、创作活动法则本着教育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学习特点,尊重个体差异的原则,我没有要求学生具体做什么,而是把学生分成两人一组,他们自己分工合作,一起找材料,一起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用身边的材料》教案
教材分析:
在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材料,有人造的,也有自然的。

这些材料软硬不同、轻重不同、粗细不同,使得构成材料的物理特性也不同。

不同的材料有它自身特有的质地,对它的运用组合,能使人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

充分利用材料的质感创作的美术作品,往往有着特殊的材质美感。

本课通过欣赏不同材料的设计作品使学生对身边一系列材料的再次利用和整合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实践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享受创造的快乐。

教学目标:
体验材料的质感,学会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饰物和学具。

教学重点:
整合利用材料的不同质感进行创造。

教学难点:
不同材料的组合搭配。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在艺术家的心目中,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质感,它们都具有特殊的美感,将它们设计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件件艺术品。

板书课题:巧用身边的材料
师: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感受一下创造的魅力!注意观察运用了哪些材料。

(出示图片)
二、欣赏图例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课本上的图例运用了哪些材料?
师:总结一下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哪些方便我们用来设计创作?
1、石材;
2、废弃电子垃圾;
3、纸材;
4、木材;
5、塑料;
6、废弃金属,易拉罐等。

(鼓励:同学们都说的很好,说明大家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师:那么我们又应该运用哪些方法来让它们改变外观呢?请同学们根据课本上的设计作品思考制作方法。

学生思考,讨论。

三、步骤解说
师:我们先看看纸类的作品:这些作品都用了哪些方法呢?
(课件展示纸质设计作品)
1、扭曲变形;
2、添加;
3、拼贴;
4、组合;
5、镂空。

师:当然啦方法肯定不止这一些,留着给同学们去探索发现!
师:在美术创作中,除了用纸、金属以外,还可以用塑料、木材、布、石等材料。

此外,还往往综合地使用多种材料,把各种材料的特质都充分利用起来,会使作品呈现出特别的韵味。

所以各种各样的身边所有的物品都可以做材料,只要你善于发现……
老师相信同学们肯定跃跃欲试了吧?那接下去的时间就给大家来创造吧!
四、实践学习
1、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件作品。

2、根据所学的其他学科知识,综合地使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一件学习用具,并利用该作品进行相关的学习。

注意要求:
巧妙利用课前准备的现有材料,小组合作合作完成设计制作,各展特长。

内容不限,创作生动有趣的作品,突出小组个性化创意。

四、作业评价
请小组代表上来谈谈创意。

(鼓励表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