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美术说课稿;小挂饰
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7课 小挂饰》说课稿1

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7课小挂饰》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第7课小挂饰》是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的一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对小挂饰的观察、分析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各种风格和材质的小挂饰,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手工制作和小挂饰有一定的兴趣,但审美观念和创作能力尚在培养之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创作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小挂饰的基本特点和制作方法,能够独立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小挂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小挂饰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小挂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分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展示、实物观察等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各种风格和材质的小挂饰,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教师讲解小挂饰的基本特点和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小挂饰的制作过程。
3.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制作一个小挂饰,让学生跟随步骤进行制作。
4.实践:学生分组合作,独立制作小挂饰,教师巡回指导。
5.展示:学生将制作完成的小挂饰进行展示,互相欣赏、交流。
6.总结: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小挂饰的制作方法、步骤等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文字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堂内容。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小挂饰试讲稿

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美术第7课
小挂饰试讲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你们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试讲题目是《小挂饰》,在讲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
一、激趣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大家请坐!
师:同学们,在你们会制作小挂饰吗?我们在制作的时候应当注意什么?
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小挂饰》;
二:制作演示:
师:老师用找到的材料制作小挂饰,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说一说老师制作的步骤有哪些;
师:大家说的很好,说明刚才大家观察的很认真;
三、作品鉴赏:
师:(课件出示几幅关于小挂饰的学生美术的作品,)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他们是如何制作的;师:大家说的很好,说明刚才你们学习的很认真!
四、分组实践:
师: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用你们手中的工具进行小挂饰的制作。
师:大家的作品很有创意,让我也深受启发。
以上是我的试讲内容《小挂饰》,敬请各位评委老师点评,指导。
谢谢大家!。
《小挂饰》教案(精选13篇)

《小挂饰》教案(精选13篇)《小挂饰》篇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学习用折、剪、粘的方法制作一个居家小挂饰。
(2)通过启发联想、培养形象记忆、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手工操作的技能技巧。
2、技能目标:在合作探究中掌握新知。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关爱生活环境,自觉参与美化生活环境,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依据挂历纸、画报纸上的颜色、图案的特点,进行动物挂饰的联想制作。
难点:动物形象特征的体现和纸质颜色、花纹的巧妙利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范作,制作材料工具等。
学生准备:挂历、画报、剪刀、胶等。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小挂饰,你们喜欢吗?那谁能说说你喜欢哪一件?为什么?师小结:那你们想不想在这中秋来临之际,拥有一件漂亮的挂饰,送给你的老师,同学,朋友,家人,或者来装扮一下你的房间呢?好,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种新本领——制作《家居小挂饰》。
二、课堂发展1、请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制作材料和形状。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小挂饰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生答:卡纸、彩纸、彩绳、相片等)。
(2)这些小挂饰都有什么形状的?(圆形、扇形、棱形、长方形、方形等。
)2、引领学生分析结构。
很好,别看这些小挂饰形状各异,制作方法可都是一样的。
那就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挂饰的结构。
以这幅名为“母子快乐成长”为例说说。
(生答:有图案、照片,中国结)看看同学们的分析与老师的一样吗?(点击)同学们回答基本正确,真不错。
挂饰的结构包括主体图案和用途装饰,主体图案包括主要形象和背景,用装饰包括“相片”,“警句卡”,“挂历”等,这回挂饰的结构你们明确了吗?3、演示讲解挂饰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明确了,我们开始学习它的制作方法。
你觉得做挂饰时应该先做什么?(生答:应先想想做什么,再根据所想选择材料)同意吗?(出示课件)对简单说就是“构思选材”,老师现在想好了准备用卡纸彩纸做一条鱼,你呢?你打算做什么的挂饰?(生汇报)真好!那么现在老师把鱼的设计稿画一画,仔细看如何设计?老师打算把这条鱼放在这样一个版面里,加一个警句卡,那鱼的形状大体是这样的,好,请同学们也来设计一下吧。
《小挂饰》小学美术说课稿范文

《小挂饰》小学美术说课稿范文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课内容包括认识一两位小数和它的读、写法。
认识一位小数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它的学习,不仅为学生准确清晰地理解小数的含义,也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的知识打下初步基础。
同时,小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广泛,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第一部分:说教材(一)教材简析本课是《义务教育美术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第七课《小挂饰》,其课型为综合·探索练习。
这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一种造型表现上的飞跃。
它既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技巧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
人文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人性观认为:在优化的人文环境、心理环境中人会全面发展自己的潜能。
因此我采用人性化的方法指导,在为学生创设尊重,情性,理解的人文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启发教给学生听、说、做、玩、画、演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思维真正获得解放的状态下自然会展开想象进入美术创作的境界。
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教师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在这节课中将关注学生的学法,用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
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受到熏陶感染,再把学生的感悟与老师、同学交流。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初步了解小挂饰的制作方法。
技能目标:较熟练安全地使用工具并对各种废旧材料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与他人的感情纽带关系,培养尊敬他人的思想情感并感受装饰物的美。
(三)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我把它定位在学生能否始终保持学习过程的自觉性、趣味性,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
而难点为用不同材质的小挂饰串联方法的掌握。
第二部分:教法、学法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直观动作性思维,为了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师要注重教法的趣味性、多样性。
第三部分:课前准备上学期只是简单让学生学玩泥,手捏出大致动物造型,大部分时间是用颜料来绘画装饰,初步接触了陶艺。
[2.0微能力获奖优秀作品]:小学一年级美术上(第7课 小挂饰)说课稿
![[2.0微能力获奖优秀作品]:小学一年级美术上(第7课 小挂饰)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c16be8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3c.png)
[2.0微能力获奖优秀作品]:小学一年级美术上(第7课小挂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第7课《小挂饰》是一节非常有趣的手工制作课程。
本节课通过制作各种可爱的小挂饰,让学生感受美的创造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挂饰的制作方法、材料选择、设计思路等方面,既有文字描述,又有图片示例,便于学生理解和模仿。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天真烂漫,好奇心强,对手工制作充满兴趣。
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动手欲望,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然而,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逐步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挂饰的制作方法,学会简单的剪、折、粘等手工技巧,能够独立制作出具有创意的小挂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感受美的创造乐趣,增强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培养热爱生活、关注美的情感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挂饰的制作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作品。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发挥创意,制作出具有个性的小挂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挂饰作品,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提供各种制作材料,满足学生的动手需求;通过小组讨论、示范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图片展示的形式,让学生欣赏各种精美的小挂饰,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作欲望。
2.讲解与示范:教师简要讲解挂饰的制作方法,并进行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3.学生动手制作: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开始制作小挂饰。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小挂饰说课稿

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美术第7课小挂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你们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说课题目是《小挂饰》,在说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一、说教材:本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7课的内容,学好本课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用找到的材料做小挂饰,难点是让学生知道如何搭配材料的颜色和形状,才能让挂饰更漂亮。
同时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二、说学生:我们的学生对美术充满了好奇,可塑性强,个性鲜明,具有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
他们渴望学到更多更有趣的美术知识。
在教学中为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能有效的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我确定本课的目标为:知识目标:知道哪些东西适合做小挂饰;技能目标:能用找到的材料做小挂饰;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四、说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情况我确定本课的重难点为:知道如何搭配材料的颜色和形状才能让挂饰更漂亮;五、说教法学法:基于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实际情况我打算采取:问题驱动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更好的完成我的教学任务。
同时积极引导学生采用分组讨论法、探究法、尝试法等学习方法积极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六、说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线、扣子、钥匙、彩纸等;学生准备:彩线、扣子、钥匙、彩纸等;七、说教学的过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特点、本课的实际情况、教学策略的分析等内容,为更好的实现此次的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在你们会制作小挂饰吗?我们在制作的时候应当注意什么?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小挂饰》;二:制作演示:师:老师用找到的材料制作小挂饰,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说一说老师制作的步骤有哪些;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师:巡视指导;生;积极举手回答;师:大家说的很好,说明刚才大家观察的很认真;三、作品鉴赏:师:课件出示几幅关于小挂饰的学生美术的作品,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他们是如何制作的;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师:巡视指导;生:积极举手回答;师:大家说的很好,说明刚才你们学习的很认真!四、分组实践:师: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用你们手中的工具进行小挂饰的制作。
三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9课 小挂饰丨赣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9课小挂饰丨赣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挂饰的制作方法及使用场景。
2.培养学生的手工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
3.了解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并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小挂饰的制作方法和使用场景。
教学难点:如何设计出个性化的小挂饰,并通过手工制作实现。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3.1 教学内容本次课程将学习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中的小挂饰,并通过手工制作实现。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了解小挂饰的定义及传统文化内涵。
2.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小挂饰的种类和使用场景。
3.演示制作方法,自由设计并手工制作小挂饰。
3.2 教学步骤3.2.1 导入新课老师先通过图示和话语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具有地域特色的小挂饰,并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3.2.2 知识讲解1.小挂饰的定义和传统文化内涵。
如何从小挂饰的形状、颜色、材质等方面,反映出作者的创意和民族文化内涵。
2.小挂饰的种类和使用场景。
挂饰种类繁多,有的挂饰用于佩戴和装饰,有的挂饰用于祈福和纳福,还有的挂饰用于表达情感和传播信息。
3.2.3 操作演示老师对自己所确定的小挂饰进行操作演示,范示其制作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3.2.4 实践操作学生分小组进行操作,发挥自己的个性创意,自由设计并手工制作出小挂饰。
3.2.5 展示和讨论学生完成后,老师组织学生将各自的作品展示出来,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考察学生在制作小挂饰时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3.2.6 总结和评价老师对学生在本次课堂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要求和评价体系4.1 教学要求1.理解小挂饰的意义和传统文化内涵。
2.了解小挂饰的种类和使用场景,掌握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
3.自由设计、创新并手工制作出符合自己审美和文化特色的小挂饰。
4.2 评价体系1.学习态度和热情。
2.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视觉效果。
3.制作质量和成果呈现。
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7课 小挂饰》说课稿2

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7课小挂饰》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第7课小挂饰》是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习制作简单的小挂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小挂饰的样品,如风铃、挂链、胸针等,并指导学生如何制作。
教材还配以生动的图片和步骤详细的文字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制作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动手欲望,他们对于制作小挂饰这样的活动充满兴趣。
然而,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细心指导。
此外,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造力也处于初步形成阶段,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至关重要。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制作小挂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动手制作,培养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到制作的乐趣,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小挂饰的制作,并掌握基本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设计自己的小挂饰,形成独特的审美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分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了解制作方法;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小挂饰,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制作小挂饰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进行示范。
3.学生制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分组合作制作小挂饰。
4.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小挂饰,进行互评和教师评价。
5.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提出拓展思考。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课题《小挂饰》和制作步骤。
制作步骤可以用关键词表示,如剪、折、粘、穿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本课是《义务教育美术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第七课《小挂饰》,其课型为综合·探索练习。
这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一种造型表现上的飞跃。
它既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技巧性。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初步了解小挂饰的制作方法。
技能目标:较熟练安全地使用工具并对各种废旧材料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与他人的感情纽带关系,培养尊敬他人的思想情感并感受装饰物的美。
(三)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我把它定位在学生能否始终保持学习过程的自觉性、趣味性,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
而难点为用不同材质的小挂饰串联方法的掌握。
第二部分:教法、学法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直观动作性思维,为了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师要注重教法的趣味性、多样性。
第三部分: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各种材质的小挂饰以及供学生欣赏的图片。
学生准备:各种彩色纸、纽扣、吸管等生活中常见的废旧材料以及剪刀、双面胶、针线等工具材料。
第四部分:教学程序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上我实行了开放式教学,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积极生动地参与。
(一)导入1设疑:上课一开始,教师先对学生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漂亮的东西,你们想不想看看?”2激趣:把小挂饰挂在黑板上,问:“好看吗?老师这儿还有呢。
”3揭题。
板书课题:“小挂饰”
(二)新授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得让他们通过观察探讨、自主尝试、自主感悟、自主质疑等实践活动实现自我的发展。
1研究探讨,自主感悟。
出示课题后,开始教学的新授部分。
2欣赏图片,拓展思维。
看过老师的这些挂饰后,再让学生来欣赏一下其他挂饰的图片。
我给学生欣赏的图片共分三个块面:通过欣赏这组图片,让学生感受古今中外工艺大师制作的装饰物的美感。
看完这组图片后教师再提问:“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其他的小挂饰吗?”这个时候,学生会回答出很多,譬如,手链、脚链、风铃等等……通过挂饰的欣赏,让他们知道在自己身边有很多不起眼的材料都能通过我们灵巧的双手把它们变成各种美丽的挂饰。
学生在欣赏了这两组图片后,已经个个跃跃欲试,急于想自己动手实践了。
这个时候,我的教学过程也就进入了第三个环节。
(三)学生实践操作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受和认识,应当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感受、体验等方法自我发现问题、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制作前,我让学生自主选择:是一个人单独制作小挂饰,还是两个人做,或者是几个人合作。
想选择手边的
哪种材料来做。
还要提出制作要求:(1)有创意,跟别人不一样。
(2)注意针线运用的安全性。
(四)作品展示交流这也是我这堂课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个环节我是这样安排的:先要求学生把自己或和同学合作的小挂饰佩戴在身上或者拿在手里上台来随着轻松欢快的音乐自由展示。
教师也戴上预先做好的挂饰走在学生中间带领他们一起随着音乐节奏自由表演,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
当表演的时候,教师提出:“同学们,我们可以把自己做的小挂饰送给好朋友或者老师,也可以挂在墙上来打扮我们的教室。
”这时,教师把自己的挂饰送给最有进步的几个学生。
学生兴奋极了,他们兴高采烈地互相赠送着自己的作品,有的还把小挂饰挂在了黑板上、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