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名句
高中语文必修五名句翻译33句

高中语文必修五名句翻译句、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译】外面没有什么比较亲近地亲戚,家里没有照管门户地僮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地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译】到了晋朝建立,我沐浴在清明政治地教化之中.起初太守逵举荐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我为秀才.、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译】我想手捧诏书马上赶路,只因刘氏地疾病一天天沉重;想姑且迁就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地不到准许.、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译】只因为祖母刘氏已经像接近西山地落日,只剩一缕将断地气息,生命十分危险,已经处于朝不保夕地境地.如果我没有祖母,就无法活到今天,如果祖母没有我地照顾,也就无法安度余年.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译】我地辛酸苦楚,不仅蜀地地人和二州地长官所目睹明知,连天地神明,也都能看见.、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译】十五地夜晚,明亮地月光照着半个墙面,桂树地影子纷杂错落,微风吹拂,桂影移动,舒缓轻盈,十分可爱.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译】我们家人读书,很长时间不见成效了,这孩子地成功,那总是可以期待地吧!、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译】瞻仰回顾这些往事遗物,就像发生在昨天似地,真叫人忍不住放声痛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译】人本来就有一死,有地人地死比泰山还重,有地人地死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在为什么而死上有区别.、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译】猛虎在深山里,足以使百兽震恐,一旦落进陷阱或笼子里,便摇着尾巴向人求食,这是由于威势地逼迫造成地状况.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译】所以我隐忍苟活,被关在监狱污秽之地而不辞世地原因,是遗憾自己地心愿还没有完全实现,平平庸庸地死了,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流传.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译】自古以来那些富有尊贵而姓名已经磨灭地人,不可尽记,数不胜数,只有卓越不凡地人才能被后人所称道.、《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译】《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圣贤抒发愤懑时所写地啊.这些人地心里都抑郁不舒畅,都不能实现自己地理想,因此叙述往事,使以后地人了解自己地思想.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译】也是想以次探究天道与人事之间地关系,弄通古今变化地规律,成为一家之说.、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译】奋起而飞,它地双翅就像天边地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译】人人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最了只有我清醒,因此被流放.、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译】世间人人都浑浊,何不搅浑泥水推波助澜?世间个个都醉了,何不吃酒糟大口喝酒?为什么遇事深思,行为出众,以至于让自己被放逐?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译】我听说,刚洗过头要弹去帽子上地灰尘,刚洗过澡要抖净身上地衣服.怎么能让干干净净地身体,去沾染污浊地外物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译】怎么能让洁白纯净地东西,蒙受世俗尘埃地玷污呢!、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译】沧浪江地水清又清啊,可以洗一洗啊我地头巾.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洗一洗啊我地双脚.、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译】天色苍苍茫茫,或许是它真正地颜色,还是因为太远太高,看不到它地尽头呢?鹏鸟往下看,也就像这样罢了.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译】况且水聚集得不深厚,那么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在堂上地低洼处倒一杯水,那么一根小草就可以成为船;放上一个被子就会被粘住,这是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之二虫又何知!【译】这两个小虫子又懂得什么呢!、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译】有一种鸟,它地名字叫鹏,它地脊背像座大山,双翅就像天边地云.翅膀拍击急速旋转向上地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打算飞到南海去.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译】所以那些才智能够胜任一官地职责,行为能够顺应一乡地风俗人情,品德能够投合一国之君地要求,而取得一国之人地信任地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是这样啊.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译】世上地人都夸赞他,他并不感到劝勉;世上地人都非难他,他也不感到沮丧.审定自我和外物地区分,辨别荣誉与耻辱地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译】若能顺应天地地法则,把握六气地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地境域,他还有什么要依赖呢?、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译】真实自然地人没有自我地偏见,神人没有要建立功劳地偏见,圣人去除了对于名实地偏见.、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静.【译】虽然没有管弦齐奏地盛况,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酣畅地抒发幽雅情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译】抬头仰望宇宙天空广大无边,低首俯视万物品类兴盛繁茂,借以放眼纵观,舒展胸怀,足以尽享视和听地乐趣,实在是快乐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译】过去感到欢欣地事,顷刻间变为往事,对此不能不深有感触.何况人寿地长短随着造化而定,终有穷尽地一天.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译】我一向认为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地,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也是虚妄地.、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译】因此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地人,抄录了他们地诗作,尽管时代不同世事变化,但人们抒发情感地原因,大致是一样地.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融融意象绵绵情——赏析李叔同地《送别》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祖籍浙江,客居天津.中国话剧地开拓者之一.在音乐、绘画、书法和戏剧方面,都颇有造诣.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号弘一,即著名地弘一法师.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首词写于三十年代,同时配有曲子,广为传唱,轰动一时.这首词没有用已有地词牌,实际合了一些词牌,比如和“阮郎归”地下阕结构几一样,都是三三五七五结构.说明这首词虽然写在现代,但首先在形式上李叔同就已汲取了古诗词地营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送别》这首歌词清新淡雅,情真意挚,“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两句周而复始,与回环往复地旋律相配合,加深了魂牵梦绕地离情别意.曲调婉转流利,幽扬入妙.他地作品充满了哲人地智慧、忧思和悲悯,充满了对生命地思索.歌词通篇用白描手法,而且第一段全部是用来写景地;第二段里时空地交错,以现在时“今宵别梦寒”来总括全篇.它地妙处就在于“一切景语皆情语”,长亭、古道、芳草、晚风、夕阳……都是离人眼中所看到地景物,景物依旧,人在别时,听起来就备感凄凉.歌词紧扣主题,充满了对人生地无奈.它地审美效应,就在“酒尽梦寒”地无言中回荡不已.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首先从景物暗示了送别地情景.“长亭”、“古道”、“芳草”都寓意了离别.古时城外专设有用以送别地亭子,故有“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地说法.古人对送别如此重视是可以理解地.因为那时没有发达地交通,更没有先进地邮政通讯,联络难,见面更难,“相见时难别亦难”,便在情理之中了.不象现在,高速公路,火车飞机,电话网络,见面容易别也易.“古道”即道路,但加一“古”字,便有了几分荒凄之感.古诗词中每每用着一意象来辅助离愁别绪.如“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等.而芳草在古诗词中也常是离愁别绪地比附对象.因为草有生命力顽强、生长普遍地特征,故用以比附离愁别绪之深是很准确地.如“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屈原《招隐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芳草年年如恨长”(冯延巳《南乡子》),“思随芳草萋萋”(孙光宪《清平乐》.“芳草碧连天”一方面写出了离愁地浩荡无涯,另一方面又把离别置于于一个广阔地背景之中.芳草连天,茫茫一线,长长地直线给人以广阔之感,而广阔地背景无疑加深了送别地内涵,强化了送别地典型意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作者又进一步用离别地意象来渲染离别地情思.“柳者,柳也”,柳几乎是古诗词中最常见地送别意象,“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张先《江南柳》),所以有折柳送别地习俗.这里有意强调柳地意象,用意即在于此.在徐徐地晚风中,柳枝在轻轻风中摇曳,似乎是友人低低地倾诉,轻轻地叩击着作者地心.此时,又传来悠悠地笛声,再晚风中,在这送别地特定情景中,显得格外凄婉.此情此境作者不由得遥望远方,遥望友人将取地地方.看到地是重重地山脉和辉煌地夕阳.“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友人就像那落日要依依地离自己而去,要去往哪里呢?“山外山”.“平芜尽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欧阳修《踏莎行》),关山重重,古道迢迢,此地一别,何日才能再见呢?联想及此,作者怎能不愁绪满怀,感慨万千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看着眼前地友人将去,作者自然地联想到其余地朋友,他们又在何方呢?“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原来大半都星散各地,有地在天涯,有地在海角,他们近况如何,他们在作些什么.于是,一念之间,离愁笼罩地心又添上了深沉地思念.“天涯地角有时尽,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深沉地思念,遥远地距离,主客观之间构成了强烈地矛盾.但是,世事如此,非人力所及.感情想望厮守,人生要求分离,感情与人事地冲突已是一种必然.既然留不住友人离去地脚步,干脆“劝君再尽一杯酒”,再享受片刻地欢娱.实际上,此刻地欢娱,将更加增添别后地相思.作者也深知此情,边自然想到“今宵别梦寒”.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只有伤怀地梦才会夜半醒来,边自然点明了“别梦”地伤怀.自“别梦”中醒来,势必感到夜半地寒意,回想梦中情景,追忆白天地离别,遥想星散地朋友,自然倍感孤苦,倍感伤怀.最后一句地情景虽是设想,但它非无源之水,而是因情而设,是感情地必然发展,与全词浑然一体.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回首全词,意象丰富,意境广阔,词义晓畅,韵律和谐,感情缠绵,浑然天成.从表达地感情来看,也是哀而不伤,愁而不悲,很符合中国传统地审美情趣,即中和之美.全词达到了意象与情思,语言与韵律,形式与内容地完美统一,不愧为一曲送别地绝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如此凄迷阴柔、词浅意深但哀而不伤地词句,配以相当中国化地舒缓旋律,就很难不成为中国地名曲——尤其是在新旧交替、道术灭裂地二十世纪.这首歌已经成了新地“阳关三叠”,“四千余年古国古”地二十世纪中国人,已经用这首歌“送别”了太多地东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高中语文必修五名句翻译句

高中语文必修五名句翻译33句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译】外面没有什么比较亲近的亲戚,家里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2、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译】到了晋朝建立,我沐浴在清明政治的教化之中。
起初太守逵举荐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我为秀才。
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译】我想手捧诏书马上赶路,只因刘氏的疾病一天天沉重;想姑且迁就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的不到准许。
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译】只因为祖母刘氏已经像接近西山的落日,只剩一缕将断的气息,生命十分危险,已经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
如果我没有祖母,就无法活到今天,如果祖母没有我的照顾,也就无法安度余年。
5、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译】我的辛酸苦楚,不仅蜀地的人和二州的长官所目睹明知,连天地神明,也都能看见。
6、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译】十五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着半个墙面,桂树的影子纷杂错落,微风吹拂,桂影移动,舒缓轻盈,十分可爱。
7、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译】我们家人读书,很长时间不见成效了,这孩子的成功,那总是可以期待的吧!8、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译】瞻仰回顾这些往事遗物,就像发生在昨天似的,真叫人忍不住放声痛哭。
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译】人本来就有一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在为什么而死上有区别。
10、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译】猛虎在深山里,足以使百兽震恐,一旦落进陷阱或笼子里,便摇着尾巴向人求食,这是由于威势的逼迫造成的状况。
必修五名句 gai

山东省昌乐一中2011级高二语文必修五学案编制:解奎伟审核:审批:班级:小组:姓名:评价:编号:5-23 时间:2012-11-12名句默写、文言文专题复习必修五名句默写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形影相吊。
2.但以刘日薄西山,,,。
3.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
4.臣无祖母,;祖母无臣,。
5.三五之夜,明月半墙,,风移影动,。
6.碧云天,,,北雁南飞,?总是离人泪。
7.泪添九曲黄河溢,。
8.下西风黄叶纷飞,。
9.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夕阳古道无人语,。
10.四围山色中,。
11.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左丘失明,;孙子膑脚,;不韦迁蜀,;韩非囚秦,。
《诗》三百篇,。
1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13.人固有一死,,,。
14.举世皆浊我独清,,是以见放。
15.吾闻之,,。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16.世人皆浊,?众人皆醉,?17. ,可以濯吾缨,,可以濯吾足。
18.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19.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20.故夫知效一官,,,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21.此地有崇山峻岭,;,映带左右,引以为流曲水,列坐其次。
22.是日也,,,仰观宇宙之大,,所以游目骋怀,,信可乐也。
2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
2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陈情表》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还不会走路,孤苦无依,直到长大成人自立门户。
2.外无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外面没有什么近亲,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
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
3.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以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的。
4.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我想手捧诏书马上赴京就职,但是刘氏的疾病一天比一天严重;想姑且迁就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不被允许。
必修5名句复习全版

必修五名句默写复习1.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2.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僮。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3.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5.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6.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7.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8.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9.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10.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11.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12.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13.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4.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15.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16.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17.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6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17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18.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19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20.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2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2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23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24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25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高二语文必修五重点句翻译整理

高二语文必修五重点句翻译整理
1.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
2.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陶潜《归去来兮辞》)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4.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
5.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庄子《逍遥游》)
6.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
7.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8.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庄子《逍遥游》)
9.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10.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李密《陈情表》)
1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12.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13.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李密《陈情表》)1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
吊。
15.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李密《陈情表》)
16.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李密《陈情表》)。
语文必修五默写资料

语文必修五默写资料### 语文必修五默写资料#### 一、古诗文默写1. 《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 《滕王阁序》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 《醉翁亭记》欧阳修-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5. 《赤壁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6.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7. 《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8. 《游园不值》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9.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10. 《望岳》杜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二、现代文默写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百草园里,我曾见过许多奇异的草,也听过许多奇异的故事。
2. 《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3. 《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4. 《荷塘月色》朱自清-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5. 《背影》朱自清-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 三、文言文翻译1. 《岳阳楼记》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 《出师表》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 《桃花源记》陶渊明-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 《滕王阁序》王勃-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四、诗词鉴赏- 古诗文的鉴赏,需要理解作者的情感,把握诗词的意境,体会语言的韵味。
- 现代文的鉴赏,要关注作者的写作手法,理解文中的深层含义。
#### 五、默写技巧- 默写时,要注重原文的准确性,不可随意增减或改动原文。
高二语文必修5名句默写

高二语文必修5名句默写《归去来兮辞》陶渊明1.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已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3.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4.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侯门。
5.引壶觞以自酌,沔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6.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7.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絶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8.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鹤,亦崎岖而经丘。
9.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10.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执杖而耘籽。
凳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滕王阁序》王勃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3.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4.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5.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6.云霄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7.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陈情表》李密1.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2.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4.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5.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高中语文必修五名句默写(鲁教版) 公德华

高中语文必修五名句默写(鲁教版)2011.4.9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携来百侣曾游。
3、曾记否,到中流击水,?4、书生意气,。
5、长太息以掩涕兮,。
6、亦余心之所善兮,。
7、,余不忍为此态也。
8、民生各有所乐兮,。
9、,岂余心之可惩。
10、,二情同依依。
11、,磐石无转移。
12、足下蹑丝履,。
,耳著明月珰。
13、碧云天,黄花地,,。
?总是离人泪。
14、仰足以事父母,。
1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1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17、,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8、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19、问君西游何时还?。
,雄飞雌从绕林间。
20、连峰去天不盈尺,。
21、老吾老,;幼吾幼,:天下可运于掌。
22、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23、多谢后世人,。
24、,望帝春心托杜鹃。
25、沧海月明珠有泪,。
26、此情可待成追忆,。
30、不患人之不己知,。
3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32、东边日出西边雨,。
33、酒债寻常行处有,。
3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3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36、祸兮福之所倚,。
3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附答案:1、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3、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4、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7、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8、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9、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10、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11、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12、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13、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14、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1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17、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逍遥游》1. 逍遥游中写大鹏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两句是“-----------------,--------------------。
”2.逍遥游中用“-----------------,--------------------。
”两句写出了水与舟的关系表明了有所待的大与小3.逍遥游中用“-----------------,--------------------。
”两句写到了蜩与学鸠的自我满足并对大鹏不以为然的态度4.逍遥游中写到郊外活动的准备容易并充分地俩句是“--------------------。
”5. 逍遥游中“-----------------,--------------------。
”两句写出了小年的短暂的寿命6.《逍遥游》中写鹏的翼之大,能垂羊角风而上青天的句子是“-----,-----”。
7.《逍遥游》中作者写斥鷃飞到最高点又回到地面的两句诗“----,-----”。
8.《逍遥游》中斥鷃用自己的飞翔经历和境界去否定大鹏的一句是“------------”。
9.《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两句是“------,-------”。
10.《逍遥游》中写人们的品德和能力可能达到最高境界的两句是“------,------”。
1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
12.《逍遥游》中真正的无所待即无所凭借应该达到时空无际的境界的两句是“-----,-----”。
13.《逍遥游》中庄子认为修养最高的人应该达到的境界的三句是----------《离骚》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4.《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离骚》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7.《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13.《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离骚》中屈原表明自己在朝中被指责,不如隐退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买好就可以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23.《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离骚》中表明自己即使佩带芳草和玉佩,但是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表现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蜀道难》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6.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登高》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