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停表的使用和匀速直线运动
第一章 机械运动-课堂作业-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梳理知识点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符号是。
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 m,1m= cm,1m= mm,1m= μm,1nm= m。
知识点2长度的测量(1)选择和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刻度尺的、和。
(2)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选、观、放、看、读、记。
(3)读数:正确读取测量数据,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读数时要读到的下一位,一个完整的数据=准确值+估计值十单位。
知识点3时间的测量(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符号是。
还有小时,符号是;分钟,符号是。
(2)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一调(归零);二按(启动);三停;四读。
(3)读数=小盘的分钟读数+大盘的秒读数。
知识点4误差(1)误差是测量值与之间的差异,误差是(填“可以”或“不可以”)消除的。
(2)减小误差的测量方法一般有:①;②;③。
点拨: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能够避免的。
课堂练习1.[知识点2]测量金属块的长度,如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2.[知识点4]误差产生的原因与()A.测量工具有关,但与测量人无关B.测量人有关,但与测量工具无关C.被测物体有关D.测量工具有关,也与测量人有关3.[知识点1]某同学身高是167.4 ,课本每张纸的厚度是73,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0.175,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长约6400。
4.[知识点2]如图所示,用甲、乙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其测量结果分别为:甲测量的结果是,甲尺的分度值是;乙测量的结果是,乙尺的分度值是。
尺测量较准确。
5.[知识点2]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测多算少”的方法,如图中紧密排绕的铜丝,若这些紧密排绕的铜丝一共有20圈,则铜丝的直径为 mm;如果在将细铜丝缠绕在粗细均匀铅笔上的过程中,没有紧密排列,则测出的细铜丝的直径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知识点3]如图甲所示,机械停表的读数是 min s;如图乙所示,电子秒表的读数是。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学习物理不要等到毕业后才后悔当初自己没有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汇总,来,一起整理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吧,下面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一一、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二、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2)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3)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1)曲线运动;(2)直线运动Ⅰ匀速直线运动: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v=s/t变形t=s/v,s=vt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速度图象:Ⅱ变速运动: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C、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D、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
2023年中考物理专项《机械运动》考点精讲(解析版)

第01讲—机械运动一、思维导图二、考点精讲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考点1—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刻度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2)长度单位:○1基本单位:米(m)○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3单位换算:(3)常考长度估测:○1普通中学生的身高大约是1.6 m,腿长大约是80 cm;○2教室每层楼高约为3 m;○3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 m;○4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3 cm;○5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为15 cm;○6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75 m;○7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 cm,宽度约为18 cm.考点2—用刻度尺测量长度1.量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如图所示刻度尺的量程为0~10m.2.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如图所示,常见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0.1cm).3.使用(1)看:看量程、看分度值、看零刻度线.(2)放:零刻度线要对齐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3)读:视线要垂直刻度线,若零刻度线已经磨损,测量时可使待测物体的一端对准某一整刻度线,待测物体的长度等于末端所对应的刻度值减去初始端所对应的刻度值。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记:测量值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4.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测量细钢丝直径、纸张厚度等微小长度时,先测出n个相同长度的物体的总长度L,则有l=L/n。
(2)滚轮法:待测的长度是弯曲的,并且在长度很长的情况下,无法直接测量,可采用滚轮法.例如,测环形跑道的路程,可以先测出一个轮的周长C,再用轮在待测的路程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n,则有s=nC。
(3)化曲为直法:用此方法测弯曲的物体长度、弧长等较方便.具体做法:将柔软的无弹性的细线与被测物体的弯曲部分重合,并在细线上标出与被测弯曲部分重合的起、终点,然后把细线拉直,用直尺测出其长度即为被测物体弯曲部分的长度.考点3—时间的单位及测量1.国际单位:秒(s).其他常用单位:分钟(min),小时(h)等.2.单位换算:1 h=60min=360s.3.常用测量工具:秒表、电子表、机械表、钟表;在操场和实验室,经常用秒表来测量时间.4.停表的读数方法:a.先观察表盘:如图所示,小盘内示数的单位为分,指针转一圈的时间是15 min,分度值为0.5min,大盘内示数的单位为秒,指针转一圈的时间为30 s,分度值为0.1s;b.确定小盘的示数:小盘内指针刚好经过的刻度线所表示的时间即为小盘的示数;c.确定大盘的示数:若小盘内指针处于前0.5 min 内,则大盘内示数在0~30 s读数,若小盘内指针处于后0.5 min 内,则大盘内示数在30~60 s读数;d.读数:停表示数=小盘示数+大盘示数。
测量初步与简单机械运动(原卷版)-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讲与必刷题型精练(全国通用)

专题10测量初步与简单机械运动【核心考点精讲】一、测量初步1、长度的测量(1)国际单位:m (米)。
(2)课桌高度:约0.75m ,成年人走两步约1.5m 。
(3)其他单位:km (千米),dm (分米),cm (厘米),mm (毫米),m μ(微米),nm (纳米)m km 3101=m dm 1101-=m cm 2101-=m mm 3101-=m m 6101-=μm nm 9101-=242101m cm -=363101m cm -=333101m dm -=311cm mL =311dm L =(4)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刻度尺使用时必须明确量程和分度值。
(5)刻度尺读数: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例如,图中木块长度3.81cm 。
2、时间的测量(1)国际单位:s (秒)。
(2)其他单位:h (小时),min (分钟)1h=60min1min=60s1h=3600s 。
(3)测量工具:停表,电子表;(4)停表读数:小圈分钟,大圈秒钟。
3、误差(1)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2)减小误差的方法: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②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③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不是错误,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能消除。
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
例如人流涌动,江河奔流,天体运动,地壳运动。
除了机械运动,还有分子(原子)运动,电磁运动,生命运动(细胞代谢,人体生长)。
2、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标准。
例如,以地面为参照物,判断路边的汽车和树木。
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卡车和收割机相对静止战斗机和加油机相对静止1.鲁迅《社戏》有句话:山向船尾跑去了,参照物:船。
三、运动的快慢1、速度:路程与时间之比,用v 表示,tsv =,单位:m/s ,km/h ,1m/s=3.6km/h 。
2、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四、测量平均速度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停表、刻度尺。
【划重点】专题1 机械运动(原卷版)-备战2023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精细讲义

第一章机械运动——划重点之精细讲义系列知识点1:长度及其测量1.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用m表示)。
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1km=103m,1m=103mm=106μm=109nm;1m=10dm=100cm。
2、长度测量:(1)测量工具:①常用工具:刻度尺(如各种直尺、皮尺、卷尺、学生用尺等),通常在日常生活、生产的测量中使用。
②精确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激光测距仪等,通常在机械制造或远距离精确测量中使用。
(2)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正确放置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记录数据时:要由数字和单位组成特别注意:(1)零刻度线对准被测长度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保持平行,不能歪斜如因零刻度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时,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2)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如图所示,甲读数为3.2cm,乙读数为3.18cm)(3)选取测量工具时,不是越精确越好,应根据实际测量需要,合理地选择测量工具。
例如测两地间路程时用毫米刻度尺就无法完成测量。
3、误差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1)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3)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知识点2:时间及其测量1、时间的测量常用工具是钟表、秒表。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还有分钟(min)、小时(h)等。
1h=60min=3600s(1h=60min)。
2、停表的读数方法:a.先观察表盘:如图所示,小盘内示数的单位为分,指针转一圈的时间是15min,分度值为0.5min,大盘内示数的单位为秒,指针转一圈的时间为30s,分度值为0.1s;b.确定小盘的示数:小盘内指针刚好经过的刻度线所表示的时间即为小盘的示数;c.确定大盘的示数:若小盘内指针处于前0.5min内,则大盘内示数在0~30s读数,若小盘内指针处于后0.5min内,则大盘内示数在30~60s读数;d.读数:停表示数=小盘示数+大盘示数。
机械停表的使用和读数及量筒的读数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项标题 量筒的读数
机械停表的使用和读数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机械停表的使用和 读数
机械停表的构造
机芯:机械停表的核心部件负责计时和驱动指针 指针:显示时间分为时针、分针和秒针 刻度盘:显示时间的单位如小时、分钟和秒 发条:提供动力驱动机芯运转 调速机构:调整机芯的转速保证计时准确 外壳:保护机芯和指针防止灰尘和湿气进入
机械停表的读数规则还包括:秒表和分表的指针都是顺时针方向转动秒表 的指针每过一秒钟就会前进一格分表的指针每过一分钟就会前进一格。
机械停表的读数规则还包括:秒表和分表的指针都是顺时针方向转动秒表 的指针每过一秒钟就会前进一格分表的指针每过一分钟就会前进一格。
机械停表读数的注意事项
确保停表处于静止状态避免读数误差 读数时注意观察指针的位置避免误读 读数时注意观察刻度盘的单位避免误读 读数时注意观察指针是否在刻度盘的范围内避免误读
机械停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检查停表是否正常工作如 有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
调整停表至所需时间确保 准确无误
启动停表开始计时
停止计时读取时间记录数 据
关闭停表保存数据以便后 续分析使用
机械停表的读数规则
机械停表分为秒表和分表两种秒表用于测量较短时间分表用于测量较长时 间。
机械停表的读数规则是:秒表从0开始每过一秒钟指针就会前进一格分表 从0开始每过一分钟指针就会前进一格。
03
量筒的读数
量筒的构造
量筒由玻璃制 成具有透明性
量筒的刻度线 清晰便于读数
量筒的刻度线 分为主刻度和 副刻度主刻度 表示整数副刻
度表示小数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总复习讲义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讲义重点:长度,时间的单位及测量,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的计算,平均速度的测量难点:长度测量时的读数,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方法:实验法,图像法一、知识点通关站【知识点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
2.长度的主单位是,用符号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米. 3.长度的单位关系是:1千米= 米,1分米= 米, 1厘米= 米,1毫米= 米。
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 ;地球的半径约6400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和;(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5.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2)辅助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则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4)化曲为直法7.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
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 ,它的常用单位有、。
1h= min= s.【知识点2】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的物体)叫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4.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
(速度不变)5.速度:用来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6.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内通过的。
公式是: ;速度的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是:。
7.1米/秒= 千米/小时。
8.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除以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教案3篇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教案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物理机械运动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2.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3.知道测量有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和时间的方法;2.通过实验,学习刻度尺和停表的正确使用方法.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2.认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养成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教学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停表测量时间.【教学难点】测量长度时读取估计值.【教学准备】教师用:习题及图形(事先写或画在后黑板上)、刻度尺(量程0~1m,分度值1cm)、钢卷尺(量程0~2m,分度值1mm)、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石英钟、电子手表、J1202机械停表(精确度0.1s)、J1202电子停表(精确度0.01s)等.学生用:刻度尺(量程0~15cm或0~20cm,分度值1mm)、铅笔、金属块、J1202机械停表(精确度0.1s)、J1202电子停表(精确度0.01s)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课件导入【展示课件】展示几个有趣的“视觉错视”实例.1.图甲中两根紫色的线是直的吗?2.图乙中红色的线哪根长?【过渡语】靠我们的感觉器官去判断,很难精确,而且有时会出错.所以,要作出准确的判断,得到精确的数据,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设疑引题】尺、秤、钟表、温度计等是我们熟悉的测量工具或仪器.它们都有刻度,测量时需要正确使用它们,正确记录测量结果.那么如何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呢?(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感觉不可靠,测量有必要,从而引出课题.)1.学生相互谈谈自己的感觉,并请2~3名同学回答感觉的结果.2.去掉背景后,再次观察,发现:甲图中两根紫色线都是直的;乙图中红色线一样长.3.认识到感觉不可靠,要想获得准确结果,应该进行测量.二、新课讲授1.长度的单位(1)长度单位的符号(2)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3) 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2.长度的测量(2)实验: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过渡】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布置自学】1.阅读P15科学世界“国际单位制”.2.阅读“长度的单位”部分(P10-P11).(时间2分钟)【提出问题】1.在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2.现在又知道长度有哪些新的单位?它们同米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反馈练习一】指导学生完成下列问题:1. 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①中学生身高大约15.7②一支铅笔直径约为102、完成单位换算:③人头发直径约7×10-5m= μm④一张纸的厚度约10-4m= nm【温馨提示】要注意换算格式,正确的格式是数字不变,把相应的单位作等量代换,示范如下:7×10-5m= 7×10-5×106μm=70μ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1h30min=
5400
s
对机械停表的认识
使用(只有一个按钮) ①第一次按下,表针开始走动 ②第二次按下时,表针停止走动 ③第三次按下时,表针回零 长针(大表盘)为秒针,短针(小 表盘)为分针 (读书时认清分度值)
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
B 1.用手紧握停表,
大拇指按在按钮 上。2.按一次A键 表针开始走动, 再按一次A键表针 停止走动。3.按B 键表针回零。
退出
回到主菜单
100m 0m 00:00 5秒
200m 300m 400m 10 10 秒 秒 15 15 秒秒 20秒
数据列表:
t (s)
s(m) 0 0 5 100 10 200 15 300 20 400
这辆小车做什么运动?说 出判断的理由。
图像
s(m)
400
路程—时间图像
D
S-t图像
300
补充知识
一、时间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
1. 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秒(s)
常用单位:时(h)、分(min)等 2. 测量时间的工具:钟、表 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
手表
石英钟
电子停表
机械停表
单位换算
1h= 60
min 1min= 60 s 3 1s= ms
10
1ms=
10
3
us
计算
C
200
B
A 100
0
数据
5
10
15
20
t(s)
图像反映的物理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一条 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表示作 s=vt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 o 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s
t
应用: 1、读出任一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 2、读出物体通过一些路程所用的时间 3、求出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 4、在同一坐标系中比较两运动物体的快慢
1、v-t图像是水平直线,表示速度不变 2、纵轴上的截距表示速度大小
小结
s-t图像与v-t图像的转化 1、由s-t图像可唯一作出v-t图像 由s-t图像唯一求出速度(v=s/t) 2、由v-t图像转化成s-t图像
由v-t图像得到速度,再任取一时间, 由s=vt计算得到相应的路程,用描点法 得到对应点,用直线连接坐标原点与 该点,即为对应的s-t图像。
A
结构
分针 小表盘 秒针
大表盘
机械停表的使用
对机械停表的认识
大表盘指针转一圈量度的时间是
30S(大表盘的单位是秒) 小表盘指针转一圈量度的时间是 15min(小表盘的单位是分)
读数方法
1.若小盘的分针数大于半分钟,则大盘
读31,32……若小盘的分针数没过半 分钟则大盘读0,1,2…… 2.大表盘的分度值是:0.2s 3.小表盘的分度值是:0.5min 4.读数:小盘读数+大盘读数(min+s) 注意:有时要进行单位转换。
s0
o
t0
t
o
t
图像的灵活应用:
例一:试判断右图所示1、2各阶段的运动情 况。
s
1 o S/米 10
2
t
甲 A 乙
例二:右图是甲、乙两车运动的s-t图像, 你能否判断出甲、乙分别处于什么状态? 图中A点的含义是什么?
O
1
2
3
4
5
t/秒
V-t图像
答案:
s
第一阶段:路程随时 间不断增大,且图像 2 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1 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 o 动。 第二阶段:物体的路程不随时间的改 变而改变。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S-t其他形式
a
S/米 10
b
A
B
求物体A、B 的速度
t/秒
4
o
2
读出任一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
S/米 10
B
A
4
o
2
t/秒
读出物体通过一些路程所用的时间
S/米 10
A B
在同一坐标系中比较两运动物体的快慢
S/米
A
s2
B
s1
o
t0
t/秒
S-t图像的其它形式:
(1) s (2) s
返 回
t
答案: 甲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乙物体静止在 离甲物体出发点10米处 的位置。 在距起点10米处。
S/米 A
甲 乙
10
O
1
2
3
4
5
t/秒
A点表示甲物体在第5秒时与乙物体相遇
返 回
v-t图像 与s-t图像一样,v-t图像也可由 描点法得出
v 一条平行于时 间轴的直线
v0
o
t
图像反映的规律
小结
面积法求路程
物体通过的路程数值上等于v-t图像 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
v
S=v0t0
v0
0
t0
t
回到主菜单
四: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s-t图像和v-t图像。
s-t图像和v-t图像比较直观完整地描
述了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s-t图像
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而v-t图 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